音乐评论传播音乐论文

2022-04-19

摘要:2009年4月25日,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于杭州师范大学举办了“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并以“建国60周年以来的音乐评论”为主题。文章从历史回顾、学科现状、学科建设及学科关系4方面对与会代表们的观点进行了阐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评论传播音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音乐评论传播音乐论文 篇1:

探究音乐评论的本质与属性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音乐评论是一种从理论角度对音乐现象进行研究的社会实践活动,属于人文科学范畴,是音乐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包括音乐评论的本质与属性、对象与内容、目的与作用、原理与依据等。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后,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追求。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具有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等作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对音乐现象的科学解读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音乐,欣赏音乐,最大化的发挥音乐的艺术价值。本文在介绍音乐评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音乐评论的本质与属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评论;本质;属性

前言

音乐现象是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音乐的创作、演奏、传播、欣赏和评价。其中,音乐评价即音乐评论,其理论研究伴随着音乐艺术发展的整个过程。由于音乐艺术本身具有较高抽象度的艺术形象,所以音乐评论相对于其他艺术评论也更加复杂,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等。如果不能从本质出发,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容易使音乐评价出现片面化和极端化的现象,阻碍音乐艺术的更好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音乐评论的本质和属性进行深入探讨,建立完备的音乐评论体系,对音乐艺术作出正确的解读。

一、音乐评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音乐评论与音乐艺术并存,是音乐学的重要分支,也是艺术评论的主要类型。在研究音乐评论的过程中,可以将音乐评论当做一门独立的学科,确定研究对象。商品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新闻现象是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相应的,音乐评论的研究对象就是音乐现象。更具体的说,音乐评论学就是研究音乐评论的原则、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研究音乐现象的特征与基本规律。在研究过程中,要从音乐评论的本质、属性、原则、依据、目的、作用、类型、方法等全方位着手。音乐评论现象是音乐现象的特定类型,其研究范围相比于音乐现象要小很多,所以可以将音乐评论当做音乐学的分支[1]。

音乐评论在音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广度和深度也随着音乐学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音乐评论的范围覆盖了音乐现象的方方面面,对音乐艺术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音乐评论在众多类型的艺术评论中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对音乐评论本质和属性的认识。如果对其本质与属性认知不足,就会导致音乐评论片面化或极端化,容易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误导和影响,打消艺术家的音乐创作积极性,对音乐艺术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应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对音乐评论的本质和属性建立正确的认识,真正发挥音乐评论对音乐艺术的促进作用[2]。

二、音乐评论的本质

在进行音乐评论的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点,即音乐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每一位音乐评论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的问题。作为音乐评论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音乐评论的本质和属性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音乐评论本质与属性,而不是某个特定类型的音乐评论所关注的本质和属性。因此,从这一研究角度出发,对音乐评论本质和属性的认识要通过与音乐活动中其他环节的比对进行。即区别于音乐创作、演奏、传播、欣赏等环节的音乐评论本质和属性。

探讨音乐评论的本质,相当于对音乐评论进行概念界定,即什么是音乐评论。许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因为评论是对音乐刺激的反映,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心理活动,这种反映即是对音乐艺术的评价。也有学者认为,音乐评论的本质就是音乐评价,是对研究对象所具有的艺术价值的评判。《艺术概论》中关于艺术评论的定义为“从一定的阶级立场、观点出发,对艺术作品和文艺家的成败得失、是非功过作出评价,便是艺术批评,也可以叫做艺术评价。”这些对音乐评论本质的探索都局限在音乐评价的范围之内,但是对音乐的评价不能完全概括音乐评论的全部,在音乐评论过程中,还包括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和总结,研究与创新[3]。

《全方位音乐教育实践》中贺绿汀先生对音乐教育实践的评论,是对其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青主音乐美学思想述评》中对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评论则侧重于分析研究的层次。因此,音乐评论的本质包括但不局限于音乐评价,应将其理解为对音乐现象的理论研究,是音乐评论、分析、研究、总结与评价的总和。在进行音乐评论时,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只有有所侧重即可[4]。

音乐评论的研究对象与音乐学相同,都是从音乐现象出发,进行相关的研究活动,但音乐评论学作为音乐学的分支,其研究范围更具有针对性,观察角度和研究目的都有一定的侧重点。音乐现象属于艺术现象的一种,音乐学对其进行研究,是为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音乐的本质、属性、作用、功能、产生、发展等各方面的艺术规律。如果把音乐学的研究看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那么音乐评論学则是从微观角度对音乐现象进行解读。把音乐现象作为艺术活动中的具体环节,不直接研究其艺术规律,而是通过对音乐现象的分析、评价、总结等行为,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弘扬时代主旋律,避免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音乐评论对于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音乐艺术的把关人和引导者[5]。

三、音乐评论的属性

(一)创造与继承属性

关于音乐评论属性的研究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因为音乐评论的属性有较高的复杂性,包含多重内涵。首先音乐评论具有创造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作为一门与音乐艺术共同发展的社会学科,音乐评论的内容和内涵也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在不断丰富与改变,经常需要对位置的领域进行探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音乐评价。因此音乐评论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评论者不断地提出对音乐现象的新认识和新观点。但是这种创造性不同于音乐作品的创作,音乐评论虽然包括对音乐作品创作的评论研究,对音乐作品创作有一定影响,但不直接参与音乐创作。其创造性表现为对音乐现象理论认知的创新性。音乐评论创造性属性的根本形成原因是音乐评论的具体化要求,不能简单地对音乐现象进行“好”与“不好”的定性评判,而是要具体阐明其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所以音乐评论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表现出新的观点与看法[6]。

音乐评论的继承性则是指对已经存在的音乐现象的再认识,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已经建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观点和看法上的创新,这就是音乐评论继承性的集中体现。音乐评论的创新性往往建立在继承性的基础之上,只有先建立对音乐现象相关评论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从中吸取、借鉴,形成更有价值的新的观点。在进行音乐评论时,评论者还需要对评论对象进行深刻了解,经常需要与音乐作品的作者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是音乐评论继承性对评论者的基本要求,没有音乐评论的继承性,也就谈不上创作,或者说只是无意义的创造。

(二)独立与附加属性

音乐评论的附加性是指音乐评论活动依托于音乐活动和音乐现象而存在,音乐评论随音乐活动而产生,也会随着音乐现象的消失而消失。在音乐艺术和音乐评论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音乐评论活动的繁荣总是随着音乐艺术的繁荣而出现,如果音乐艺术处于低迷时期,音乐评论活动也会非常萧条。这是音乐评论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其重要的内在属性。因此,音乐评论要找准自身的定位,超出音乐艺术活动范围的音乐评论是没有意义的。同时,音乐评论活动的进行要紧紧围绕音乐艺术实践,以发展的观点进行音乐评论[7]。

音乐评论的独立性是指音乐评论是音乐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与其他音乐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音乐评论具有独立的本质和属性、原则和依据以及独立的音乐评论方法。这与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等其他领域的运作规律和研究内容都有明显的不同。应正确理解音乐评论的独立性与附加性,即音乐评论附加于音乐艺术而存在,又独立于音乐学领域内的其他研究内容[8]。

(三)主观与客观属性

音乐评论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评论结果是根据音乐评论的方法原则得出的客观结论,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与音乐作品创作有本质的区别,音乐艺术作品可以是虚构的,采用夸张的表现形式,但音乐评论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要有理有据。因此,评论者在进行音乐评论活动时要采取严谨认真的态度,避免评论的片面性和极端化。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客观地进行评论。

音乐评论的主观性是从评论者的角度出发,是评论者主观理性思维活动的结果。音乐评论结果的形成与评论者自身的评论经验、生活经验、音乐素养、评论角度、评论方法等都有密切联系,这些都属于音乐评论的主观性影响因素。所以音乐评论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是同时存在的,应尽量消除主观因素对音乐评论的负面影响,使音乐评论结果更加客观。同时,在看待音乐评论结果时,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将其主观性和客观性一分为二,避免以偏概全[9]。

(四)历史与时代属性

音乐评论的时代性是指音乐评论与音乐现象共同发展,与音乐现象一样具有时代特征。在进行音乐评论活动时,也必须与时代思想紧密结合,不能脱离时代对音乐现象进行片面的评价。这也是发挥音乐评论对音乐艺术引导作用的关键,只有具备时代性,音乐评论才能与音乐艺术和谐发展,并促进音乐艺术的更好发展。音乐评论的历史性主要是相对于音乐艺术的其他环节,音乐评论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受音乐评论附加性的影响,音乐评论活动在时间上发生在音乐创作、演奏、欣赏等活动滞后,这是音乐评论重要的客观规律之一[10]。

(五)批判与指导属性

音乐评论要想发挥对音乐艺术的引导作用,不可避免地要对音乐现象进行批判,指出音乐现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促使音乐艺术的更好发展。艺术创作灵感源于生活,随着现代生活形式的多样化和生活复杂性的提升,音乐现象也表现出较高的复杂性,既有生活中消极的一面,传递出消极、颓废的思想情感,也有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可以通过音乐现象向人们传递正面能量。每个音乐现象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某方面的缺陷,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完美的音乐作品,所以在进行音乐评论时,不能一味的评论音乐现象的优点,也应看到其存在的不足,并勇敢指出。只有敢于对音乐现象进行批判,才能促使音乐艺术获得更好的发展。但这种批判应有理有据,不能进行盲目的批判,否则只会打消音乐艺术家的积极性,甚至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错误的引导。

指导性既是音乐评论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音乐评论的重要属性之一。对音乐现象的指导作用具有两个完全对立的方向。健康的音乐评论可以促进音乐艺术的积极发展,使音乐艺术活动表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形态。而病态的音乐评论则会对音乐艺术产生消极影响。所以音乐评价发挥对音乐艺术的健康引导作用,需要建立在批判性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四、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音乐评论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既依托于音乐艺术而存在,又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因此,每一名音乐评论者都应该深刻认识音乐评论的本质和属性,将创造性与继承性结合,将批判性与指导性结合,采取客观的评价态度,对音乐现象做出公允的评论,促进音乐艺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宗权.中国音乐评论:何作何为与何去何从——“第九届上海当代音乐周·乐评高峰论坛”综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04):151-157.

[2]欒皎钰. 张若谷的生平、音乐评论及文论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3]智凯聪. 从《琴声中的朝圣》看杨燕迪的音乐评论[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01):113-118.

[4]谈音.论舒曼音乐评论的个性特征与表现方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05):57-59.

[5]王安潮.基于学科建构语境下的“音乐评论”现状反思[J].皖西学院学报,2011(06):147-152.

[6]金凯.试论音乐评论的本质与属性[J].肇庆学院学报,2009(01):63-65,78.

[7]杨燕迪.音乐评论实践的方法论札记 从陈宏宽独奏会乐评谈起[J].音乐爱好者,2005(07):11-15.

[8]何舒曼.科普兰的音乐评论及其特点[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9]陈志音.关于音乐评论个性化与类型化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1):100-105.

[10]陈虎.论音乐评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J].甘肃高师学报,1999(01):113-116.

作者简介:杨莉莉(1976—),女,湖北荆门,本科,湖北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音乐教师,研究方向:声乐和视唱练耳教学。

作者:杨莉莉

音乐评论传播音乐论文 篇2:

学术争鸣 百花齐放

摘要:2009年4月25日,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于杭州师范大学举办了“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并以“建国60周年以来的音乐评论”为主题。文章从历史回顾、学科现状、学科建设及学科关系4方面对与会代表们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音乐评论学会;音乐评论;高层论坛

2009年4月25,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了“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论坛以“建国60周年以来的音乐评论”为主题,专家们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激烈讨论。参会的代表有王次炤、梁茂春、杨燕迪、乔建中、韩钟恩、钱仁平、谢嘉幸、明言、杨民康、刘再生、田耀农、杨和平、郭克俭、彭根发、龚妮丽、王晡、靳卯君等,《人民音乐》、《音乐研究》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音乐学术期刊的负责人也出席了论坛。学会会长王次炤教授在开幕式发言中回顾了学会历史,肯定了已有的成绩,也对学会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杭州师范大学丁东澜副校长代表学校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

一、主题发言

此次会议,无论是代表们阐述的主题,还是深刻思考的问题,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一次实至名归的“高层论坛”。笔者将与会代表们文论中阐述的观点分为四类,即历史回顾、学科现况、学科建设以及学科关系,分别进行阐述。(同篇文论多次出现时,后文中仅以作者名代替)

(一)历史回顾

中国的音乐评论伴随着复杂的社会环境走到今天,道路曲折、漫长,它涉及到一些人物的评价以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甚至是一些“禁忌”。刘再生在其《导向作用与实践检验》一文以“编者按”作为音乐批评的一种存在方式切入,选择我国80年来音乐期刊中几种不同类型的“编者按”加以介绍并作简要点评,目的在于回顾这种音乐批评方式对于历史及现实所起到正(创造力)、负(破坏力)面之作用与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音乐批评界80年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并呼吁我们应当总结并接受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事件、现象的争论,通过对这些事件与争论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出音乐评论家思想变化的轨迹。彭根发在《回眸<乡恋>》一文中,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乡恋争鸣”的回顾与反思,提出歌曲的社会功能、歌曲的音乐批评、流行歌曲的创作、演唱、传播、理论研究的问题,还是值得继续深入思考的。龚妮丽在《新中国“主旋律”音乐评论的回顾与研究》一文中,将主旋律音乐评论分为3个时期:1、改革开放前27年,音乐评论作为批评的武器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几乎是一种以社会评论为主的评论模式,并承担着对当下文艺政策解读的任务;2、改革开放以后—1993年,音乐评论观念有了新的拓展,并且对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给予了充分重视,加强了对主旋律音乐的自律性研究;3、1993年—今,主旋律音乐的批评话语出现了复杂的多重文化元素,如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对传统美德的眷顾等,为建设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音乐评论以其批评的武器艰难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郭克俭在《多维时空的演绎与互动》一文中,通过对新中国声乐学术热点的回眸,作出了自己的理性思考,他认为:以具有学科建设意义的“唱法科学”命名取代“科学唱法”的概念,并提出了“摈除名利思想、更新学术观念和开阔艺术视野”的建议。田耀农在《多元文化与个性写作背景下的音乐评论》中,回顾了新时期3个背景中音乐评论的定位:在后冷战时期的政治背景下,音乐评论应充当“桥梁”的作用,使中国真正融入不受歧视和制裁的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大家庭;在多元文化主义旗帜下的文化背景中,音乐评论应提倡此背景下的音乐艺术形态和音乐艺术理念,为确立中国音乐为世界多元音乐中的一元提供理论的、舆论的支持;在作曲家个性写作的艺术背景下,更应多评介富有个性的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等形成和谐共融的音乐理解环境和宽广的音乐接受胸襟。明言在《透过文本看人物》中,对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音乐批评家作出了自己的“人文关怀”,并将建国以来的音乐评论分成4个阶段:1、“建国初期”,音乐批评是一个围绕着《讲话》精神展开音乐批评的时代,这个批评群体在与官方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性的同时,以自己创造性的智慧,积极展开音乐批评实践活动;2、“文革”时期,音乐批评是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里,音乐批评家们处于一种“集体失语”的状态中;3、“新时期”,音乐批评是一个“三足鼎立”、“思想解放”的时代,还是一个“接续历史”的时代,在这个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时代里,批评家们不辱历史使命,联手完成了一幅宏大历史画卷的绘制任务;4、“后新时期”音乐批评是一个“多元并存”、“各行其是”的时代,还是一个“承续辉煌”的时代,从事音乐批评的人物更多,涌现出来的批评文献更众,批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梁茂春在《文革中的音乐评论》一文中,通过对文革时期音乐评论的梳理,总结出以下4个特点:政治方向上——“工具乐评”、“武器乐评”;思想方法上——简单的“阶级分析方法”,绝对主义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美学观念上——片面崇尚“英雄美”、“雄壮美”;文字风格上——推崇一种盛气凌人、奴颜婢膝、随风摇摆的文风。王晡在《音乐评论的基本资质》中,认为1950年以来的中国,把“文以载道”的中国传统思想曲解成为政治服务,把政治的、社会的、阶级的分析作为音乐评论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20世纪80年代国家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音乐评论在总体上、主体上非但没有成为中国音乐发展的促进因素,反而成了阻滞力量。杨和平在《多变语境下的新中国音乐评论60年(提纲)》中,将60年的发展分为两类: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建国至50年代末,音乐学者们主要以翻译、介绍的形式,传播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音乐批评研究成果;开始运用音乐美学原理,来研究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并取得显著成绩;涌现出许多音乐评论家,如贺绿汀等。改革开放以后音乐评论研究取得了新成果,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员遍布全国一些主要省市和院校,促成了对西方音乐评论的翻译、介绍与研究,并收集、整理、校释与研究了中国古代音乐评论遗产,在中国音乐评论基本原理研究、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广泛的成就。乔建中在《一个甲子的求索》中对一个特定的“乐派”进行回顾与思考。其中如何促进其发展,是他思考的核心,并提出此领域理论探索尚缺乏的问题,应给予更多关注。

(二)学科现况

针对曲折的历史发展道路,“先天不良”的音乐评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杨燕迪在《中国音乐评论现况判断》一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的音乐生活中缺乏音乐评论的声音,原因有5点:音乐生活尚欠发达;一般公众(包括音乐家自身,多指文化人)对音乐的文化含量与精神品格尚没有足够认同;公共媒介和出版领域在音乐评论方面尚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具有全面素养和广泛影响的音乐评论家群体尚待形成以及音乐评论的内在思路和理念尚待廓清。杨民康在《中国音乐批评应该提倡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中认为:音乐批评的对象性差异及其所享文化权益处于不平和状态;中国音乐批评的研究队伍状况,目前乃是以国家级和各地音乐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学者为主,而如何来加强学术批评队伍的自律、自省、自控诸学术环节,以利于在具体的音乐研究实践中去正确地处理和调节不同阶层、族群之间的音乐文化关系,如何有效地对之开展音乐文化批评,这是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梁茂春认为:现今音乐评论中大批判、大吹捧的文风时而出现,与文革评论有着密切关系。陈荃有在《学院、学会、学刊与音乐评论事业的发展》中指出现今音乐评论的发展与学院、学刊、学会的发展成反比,其主因在于“三学”:学院注重技能,忽略传道;学会走向民间,关心音乐生活;学刊沦为职称评审的工具,成为论文集,丧失了主体性、引导性的功能。龚妮丽认为:21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多元景观使批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的困境。总之,音乐评论走向了深刻,也走向了艰难的选择。王晡认为:应该否定作为政治性附庸的音乐评论;应当公正无私保持其独立性,保持其和商品经济的必要距离;“音乐学分析”也应是音乐评论所必备的资质。杨和平认为:中国音乐评论一直滞后于社会音乐实践;学科建设和评论队伍的建设相对其他领域而言,发展相对缓慢,还缺乏健康、诚恳的评论风气。

(三)学科建设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学科建设像一座大山一样摆在学者们面前,音乐评论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参与评论的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音乐评论的受众群体应当如何界定等,都是值得探讨与深思的。杨燕迪认为在音乐评论的建设中音乐评论家的自身建设尤为重要,从广义的角度看,他们是特定社会中音乐意识的公共代言人,应同时具备音乐素养、审美敏感、深厚学识、辛辣文笔、广阔视野、文化理想和社会关怀等资质。至于音乐评论的对象、任务、目的、方法、文风、要求、指向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思索、商讨。他还认为:音乐评论应以作品为中心。韩钟恩在《音乐批评与音乐美学的关系》一文中指出,在音乐评论具体的教学中,既要有基础性的内容,又应有转换性的方式(转换:将专业性强的术语及内容转换成浅显易懂的文字给公众),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并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学科发展。杨民康认为:中国音乐批评应该注重和借鉴人类学及当今哲学社会科学界所提倡的批评性文化反思精神。{1}谢嘉幸在《音乐批评的基本理论学科》一文中提出:音乐批评是历史的追问;是三个话语系统的耦合及理论切入音乐形式、主体体验、社会意念(音乐分析、美学阐释、观念批评)几种音乐学分析的理论流派。刘再生认为:音乐批评与实践检验是一对矛盾统一物,音乐批评必须接受实践检验;同时,实践检验反过来又促使音乐批评升华到一个更为接近“真理”的理论高度。田耀农认为:音乐评论应提倡温和的、善意的、真诚的、恳切的、商量的语体风格,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判,多评论一些具体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思想,少论争一些抽象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把音乐评论定位为作曲家、表演家和理论家的挚友而不是法官;做音乐家与音乐听众的桥梁而不是高深莫测的智者;做音乐实践的导师而不是音乐活动的指挥。乔建中认为反思也是一种批评:音乐学进入活跃时期已有30年,应进行全面的反思,即把对对象的研究变为研究对象,这对整个学术的推动有很大的作用。明言认为:现实社会是批评人物的成长环境,批评人物是批评文本“之父”。立足社会看文本,透过文本看人物,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人物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当代音乐批评研究的三元素:文本、历史、人物,是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的。梁茂春认为:追求音乐评论的独立地位和品格,追求音乐评论家的独立人格,追求音乐评论中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是学科建设中长远与艰巨的目标。陈荃有认为:评论人应该时时以社会主人翁的身份,承担起文化健康发展的重任,匡正抑邪、褒优贬劣,甘做文化发展的“护花匠”。同样地,众多由专业人士所供职的音乐学院、学会、学刊,作为含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织或机构,理应担当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培育、造就富有公共责任心的优秀专业人才,同时组织、引导、光大健康有为的音乐文化发展方向。王晡认为:学科应面对“当代”所面临的现实环境,面对尚正存活着的一切音乐,人物、事物、实物三者并重。钱仁平在《没有树木 哪来森林》中指出,文本分析是音乐评论的基础,应当引起重视。杨和平认为:音乐评论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以及完善不是一日之功。郭克俭认为:批评光是纸质文本影响力不够,应利用更多媒体发挥其作用。

(四)学科关系

在这个方面则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关系,即音乐评论与作曲、作品、表演、公众等之间的关系和音乐与其他姊妹学科之间的关系。正常的音乐评论可以促进音乐创作、表演和音乐生活健康地持续发展;而将音乐评论与音乐的其他各科门类联系起来看,在方法论的探索上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在相互渗透、交织的关系中,力求发展新的方向与道路。韩钟恩认为:尽管两者在根本上存在差异,但在具体进程中,依然可以进行协同处理,充分利用两种不同姿态以及两条不同路径可能产生的有效误读、合法偏见、正当错觉,通过适度整合,产生出更丰富多姿的综合效应。杨民康认为:要在音乐批评中接受民族音乐学或人类学方法,不仅强调它所注重的文化研究的外在倾向,而且看重它强调批判性文化反思的实质精神。谢嘉幸认为:1、音乐批评,须臾离不开对音乐的本体、美学观念及其社会内涵的观照;2、音乐批评,需要“音乐学分析”来弥合纯粹形式分析与纯粹观念批判之间的鸿沟;3、体验与诠释,是音乐学分析的灵魂,也是音乐批评发生的前提;4、音乐批评是音乐解释学{2}循环中能动的一环。

二、主题讨论

代表们各抒己见的主题讨论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每次学术火花相撞的瞬间都为中国音乐评论增添了色彩。讨论主要围绕着学科建设的内外因素问题而展开。

(一)外在因素

杨民康针对杨燕迪的发言补充说明:1、音乐批评是涵盖文化品格、社会良知的学科,要发展音乐批评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2、需要更宽广的学术环境——中国的音乐批评在音乐学院中,从而对其他社会科学的知识掌握不足,今天怎样提高综合素质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3、音乐批评的对象(除严肃音乐外)对流行音乐、传统音乐等均涉及社会学问题的音乐,怎样从不同社会阶层与群体进行社会批评?杨燕迪针对杨民康发言引申内容——民族音乐学是一门具有强烈反思性的学科,而民族音乐学家进入音乐批评的领域,能带来新的视角,对音乐批评很有意义。钱仁平针对明言与梁茂春的发言,发表了两点感想:1、音乐评论的历史的当代感与当代的历史性,在教学、学习中有很高的价值; 2、音乐批评与音乐评论是两个意义相同可以混用的词,音乐批评更具学术性、音乐评论更大众化。钱仁平认为韩钟恩提出的音乐美学与基础分析是音乐批评的两大基石。对于刘再生与彭根发的发言,韩钟恩认为:意识形态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利用这些不同的立场、存在的差异来挖掘积极的东西。

(二)内在发展

针对韩钟恩对审美的强调,杨民康提出是否可能对阐释者进行阐释,即对研究对象的审美的批评。杨燕迪针对谢嘉幸的发言认为:音乐批评如何去理解或怎样划分其范畴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张弦认为音乐批评应该回归到音乐本体,在音乐教育中应作为学科存在;而对于中国音乐评论学会来说,应多组织些较有规模性的活动,从而来推动中国批评的发展。靳卯君认为:评论应分为学术性、普及性和商业性,而其发展落后于音乐发展,所以需要学术性的作者更多关注群众音乐的需要,普及型作者加强自身修养、文章深度,降低商业化。金兆钧认为:应将非职业乐评人纳入音乐评论的视野——非职业乐评在特定年代产生重要作用(无论好坏),在将来,非职业的乐评为音乐评论的一个方面军,他们将强烈影响大众;建议年轻一代快速占领大众传媒,尽早进入音乐评论,积极将他们推向第一线,有效地影响社会生活。针对乔建中与田耀农的发言,刘再生认为:在音乐创作中关注到现存的已有一定影响的并已有作品支撑的流派给予音乐批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任何流派的形成都是水到渠成的,不应过早的规划;现今的评论应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他与对象的关系应摆正,表扬和批评都是需要的。韩钟恩认为:音乐评论应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也应该透过人物看文本(的真实性),丰满人物的形象应从多角度挖掘。靳卯君认为音乐界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事随处可见,应深入考察才能还原历史之原貌。金兆钧针对钱仁平、王晡与杨和平的发言深入思考:就评论而言同样需要好的分析,而“平民式的音乐分析”能与大众更好的对话;音乐评论如何存活:1、向老百姓解释清楚什么是音乐、现象,这是评论者的使命;2、承认当下,通过学识与观察,得出自身带有价值判断的观点。他认为乐评永远是建设中的乐评,应通过研究、传播促进沟通及学科完善。叶继红认为:音乐评论的领域应更宽广一些,应主动的将音乐教育纳入音乐评论的视野;同时也希望音乐教育本身关注到音乐评论,在课程设置中应包含音乐评论;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普遍存在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体现了音乐评论滞后的问题,但中小学生喜欢的音乐取向仍需要音乐评论的指导。于庆新认为:音乐评论应该呼唤真诚,因面对政治强权的干预与人性自身的弱点难以克服,音乐评论完全处于失语状态。谢嘉幸认为:直面评论还要与人为善,不同观点不一定是势不两立,也可为不同角度的探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高拂晓认为:音乐批评的对象应加入对作品表演的诠释,应与作品联系起来,包括手稿与书信、史料研究、国际评介、个人感悟,再此基础上应深入考虑到历史表演与风格演变的问题;音乐评论的种类应更多样化,如CD、录音、录像的评论、书评(国内较薄弱)、对音乐现象的评论等。此外,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也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意见,他们的发言成为新生力量对音乐评论热切关注的代表性声音。

三、会议总结

此次会议主题涉及了音乐作品、表演、观念思想、学术等的评价,但仍应拓宽至经验感受层面、技术层面、音乐学层面,用知识和经验做出评价。王次炤教授对评论学会的建设提出了意见:1、扩展队伍,吸收乐评人;2、组织队伍,让大家从事音乐实践,对实际的音乐评论做出研究,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写乐评;3、组织对音乐评论的理论研究;4、关注音乐生活。

责任编辑:郭爽

注释:

①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是一种由欧美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人类学)学者首先发起的,以多元文化世界观为准绳,旨在对于研究者队伍的文化观念、学术行为和研究结果进行自我约束警省和批判性反思的行为规范或行动准则。其特征表现为:1、由居于主流和强势社会阶层和族群,掌握了一定文化话语权的学者所发现的群体自律性行为;2、表现出某种意图超越不同学术流派和社会文化群体,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也反对极端民族主义以异议的学术倾向;3、对于批评者自己来说,因无异于为自己头上悬一把旨在自律、自省的“达摩之剑”,以至既需要有文化和学术上的敏锐眼光,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胆识和勇气。

② 解释学分为解释学复原和解释学创意。复原中包括聆听、体验、感悟;创意中包括应用——创意、表演、创作、批评。而处于解释学循环中的音乐批评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 灵

音乐评论传播音乐论文 篇3:

音乐评论的传播与写作思路当改进

[摘要]当前艺术评论话语面临的一些窘境,如受众对批评资讯的相对冷漠、批评话语体系的相对滞后等,在音乐领域都有反映,且相当明显。这督促着学术界探索音乐评论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新思路。当前积极型受众较少,而消极型受众的阅读习惯非常碎片化。因此,因势利导地让乐评话语的核心意念更多地占领碎片化阅读空间,就是乐评传播思路改进的要务。假以适当的分工配置,这方面的努力并非不会有所成效。而在写作方面,除了对话语做策略化的“提炼”,还应提倡深度乐评者积极吸纳受众反馈信息,积极进行迭代式的多次评论,以便推进传受双方评论话语的同步与融合,从而更好地塑造音乐社会学理论中较为理想的乐评生态。

[关键词]音乐评论;艺术评论;新媒体;评论话语;社会文化素养

音乐艺术对大众文艺生活氛围的影响力,对群众艺术素养潜移默化的作用,显然都不容忽视。而做好音乐评论工作,提升当前音乐评论话语的效能,亦是社会音乐文化建设题中之义。同时,音乐评论既然属于艺术评论的分支,其使命自然与从整体高度而言的艺术评论有着相通之处。所以,音乐评论面临的问题,也能从作为其上位概念的艺术评论所面对的挑战窥见一斑。

不难看到,当前的艺术评论在很大程度上面临一种困境,或者说,评论者往往被一些困惑所萦绕——这里既有对艺术界话语系统窘境的困惑,也有对自己和自己的评论文字真正价值的困惑:当艺术批评在商业大潮的利诱下只能“好评”而不能“批判”时,其社会效益的萎缩显而易见;而即使是在批评文字有机会与受众见面的情况下,大部分受众对批评文字所抱持的比较冷漠乃至消极和远离的态度,更让艺术批评的理想显得有些微茫。笔者2015年曾受邀在由北京文联举办的“北京文艺论坛”上做主题发言,并参加了2016年的“北京青年文艺评论家读书研讨班”。在这两次活动中,许多年轻的艺术批评者(包括文学、美术、舞台戏剧、舞蹈等领域)都表达了类似的体会,对“批评的沉默”深感惋惜。不仅如此,艺术领域的新现象层出不穷,许多传统的批评话语即便是有人敢写、有人愿读,也会受困于原有理论工具和方法模式,从而显现出某种“无力感”,此现象也可称为“批评的失语”。应该看到,“失语”与“沉默”并不完全是同义词,“沉默”侧重于表现“有言可发但并未能发”的样貌,而“失语”似乎更侧重于传达一种“即便能发言也无言可发”的意思。显然,这又为当前的艺术批评界增添了一道有待解决的难题。当然,解决问题并非全无希望,只是需要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去慢慢积累、摸索和总结。

让话题回到音乐批评的具体领域。无须多言,乐评同样面临着上述的问题,而且相当明显。按笔者愚见,大部分实际上的音乐受众是不看(无暇看,甚至不想看)音乐评论的,不少所谓的乐评文字只乐于“点赞”而不敢做“投枪”,即便有些“给力”、敢言的乐评虽勇气可嘉,也没能更完整地把握这个时代音乐创作思维乃至音乐传播思想方面的新变化,甚至有时还带有一点偏见,以致难以更好地“服众”,在引导创作和欣赏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不够大。固然我们不能以这些情况去否定中国音乐评论界取得的成绩,但这也说明我们确实有必要继续深入思考音乐评论的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思路,以求比过去更加接近我们的理想。下面谈谈笔者在思想上对此做的一点尝试。

一、试论音乐评论的传播方式改进

说到做好音乐評论的传播,其重要问题应当是如何让更多的音乐受众便捷地读到评论,以及让他们在能够便捷地读到评论的前提下真正愿意去看评论,当然如果看完后愿意信服则是更佳。

必须说明,在音乐受众中占少数的“积极型受众”,基本不存在需要我们去引导其阅读乐评的问题。他们对经典形式的音乐评论媒介(如报刊)及其互联网映射(如相关的博客和微信公众号)都能比较主动地关注,也往往更能接受购买正版音乐的做法。所以,更需要重点讨论的是“消极型受众”,他们规模庞大,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音乐产业的发展思路,且多倾向于通过几乎免费的渠道(一般即是电子渠道,特别是移动渠道)接触音乐,而其阅读习惯非常碎片化、电子化,恐怕也往往不具有理解较有深度、较大篇幅乐评文字的意愿与能力。

固然,我们很难运用什么可操作的教育手段去把大量的消极型音乐受众集体扭转为积极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无法将乐评者的观点有效地传达给他们。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消极型音乐受众在其听赏历史中,虽然几乎不去接触通常意义上的乐评文字,但往往不可能不接触一些对其有引导作用的信息——不论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些信息在发生作用。事实上,除了在“非专注听赏”(比如有人习惯在工作或学习的同时听“背景音乐”)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像“百度音乐”里的“随便听听”这样的服务功能,无倾向性地随机接触音乐之外,这种“发挥着引导作用的碎片信息”是相当多见的——比如社交网络的“朋友圈”中转发链接时的评注文字,又比如在线音乐网站为曲目提供的各种“标签(Tag)”和排行榜,乃至某些提到了特定曲目或相关人物并带有描述性词汇的娱乐新闻标题……尽管某些“死忠粉”会不顾这些引导,坚持偏爱自己“偶像”的音乐并给予无理由的正面评价 或许,这种因是某个偶像的“死忠粉”而坚持听赏特定音乐的受众应与其他相对较为“正常”的音乐受众划分开来,并值得在学术上探讨他们到底是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音乐受众”——或者只是披着“音乐受众”外衣的“偶像受众”?因逐渐远离本文主题,不再赘述。,但那些占总数大部分的、不拘泥于“因人赏乐”而只是希望在自己有限的空闲时间内尽量“多找多听好音乐”的受众,是绝对不能避开这些潜在引导信息的影响的。若用词稍微大胆一些,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些零碎但带有引导和评价性质的信息(不论其立场是否受到商业势力或个人偏见的歪曲)称为音乐的“潜评论”。其实,即便“疯狂”如前述的“死忠粉”群体,其对作品做出的近乎偏执的正面评价(以及转发)也可以看作一种“潜评论”,只不过这种特殊的“潜评论”往往只能在其所属的“死忠”圈子内不断自我反馈,制造一种封闭的正向激励罢了。 在带有弹幕功能的内容平台上,由于不乏音乐内容,所以弹幕按说也可以是一种“潜乐评”。之所以正文中没有提到,是因为笔者考虑到当前我国网络弹幕即便在服从于文化部门规制,拒绝了诸多违法违规内容的情况下,也仍然存在较多的“口水”,即重复、空洞、低质的话语,通常足以将偶尔闪现的精妙话语遮蔽,所以是一种效率几乎低到零的“乐评”,就本文论题而言,应不具太多深入思考的价值。

面对这些作为“潜评论”的信息空间,笔者以为,目前的音乐评论话语在传播模式上与它结合得还不够深。这当然不是说让严肃、负责、专业的音乐评论者都完全投身和抢占这些空间, 一旦这种“占领”未来真的在目前我们暂时难以揣测的某种特殊情况下大批量地发生了,也可以推想,有着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受众会纷纷避之不读或一目十行,然后断章取义。事实上有些“潜评论”阵地的信息容量也根本不允许出现太多的文字,例如“标签”不可能太长。 而只是想说我们是否可以尝试,让专业的音乐评论中的那些真知灼见,让那些凝结着评论家心血的“关键词”、那些“点睛”的短语和句子尽量多地在这些零碎而广泛的“滩头阵地”上“竖旗”呢?(如图1所示) 广西艺术学院的杨佳希在这里与笔者有相似观点,并就此做过探讨,参见杨佳希《媒体与乐评的当代新融合简议》,载《音乐传播》2017年第1期。虽然只言片语不可能像较长的文章那样带领读者对某个观点做深入思考和认识,但除了“聊胜于无”的考虑之外,我们也要重视短小词句的力量:点睛之语有可能吸引深度阅读。当前移动互联网掀起了碎片化传播大潮自是不假,然而这股潮流并非不给“整块”的思维留下空间——许多涉及音乐内容的用户界面都支持超链接功能,超链接背后的展示空间无疑是广大的 新浪公司的“微博”近期也变相取消了字数限制,或许体现了部分网民在厌倦了碎片化信息之后朝着深度阅读模式“有限度地”回归的趋势。。即便仍有许多人滞留在“聊胜于无”的层次上,若其接收的信息是源自视野更为深广的音乐评论的,则其所获之益也不应忽略。

进一步推进这些想法的主要障碍和困难,可能在于商业力量是否有意愿、有动机去提升乐评的这种“关键词”或“关键句”在音乐界面上的“出镜率”,以及网民(用户)是否能够适应。笔者认为后者即“适应”,是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音乐使用行为或消费行为而自然发生的,至于前者如何克服,则仍然亟待探讨。至少在理论上,经营者和音乐人所做的刻意的商业推广,以及音乐受众无意中进行的口碑传播,与来自公认的乐评家(或资深乐评者)的相对简短但相当关键的评价词句,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因为标题、评论、注解的数量是可以增加的,即使是“标签”,也有添加和并置的空间。所以说,难点仅在于(但也固结于)如何让网络音乐产业链的传播环节对优质的乐评信息多一些敬重——而这些信息之于音乐经济效益的实现,也并非不会有正面作用。

二、试论音乐评论的写作方式改进

音乐评论的写作方式也要考虑与时俱进,而且这个过程与它的传播方式的发展密不可分。前面已经谈过,最需要多多接触优质音乐评论的,恰恰是那些不可能对富于知识性、学术性的深度乐评有什么感情的、“消极型”的、习惯于电子化和碎片化音乐的受众。我们在尽量让其接触乐评中的“关键词”的同时,也应该适当注意评论文本本身的“对读者友好程度”——毕竟这些文本是可能在前述的“超链接”背后等待受众前来“进步”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乐评要写得更加简短、口语化乃至被迫媚俗,而是说乐评者可以去思考是否应该多为注意力资源有限的那些音乐受众提供一种可以被相对高效地吸收的“简明”乐评文本。这种“版本”既可以依据篇幅较长的专业乐评,由评论家本人或相关专业人士(如其他评论家,或者后台的编辑人员)缩编改写而成,也可以由他们甚至由资深用户直接写出。有学者指出,“新媒介已经不仅是评论的载体,也影响了评论本身”。并且,“与此同时,评论形态与传统乐评比起来也少了长篇大论,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用户的个性化网络评论语言和表情符号表达”。若更多的专业乐评人愿意将这种写作思路应用于音乐传播实践,则具体的工艺流程和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都可以深入探讨,而且也都不难继续设计和优化。

而这只是音乐评论写作变革的层面之一,或说还是比较浅的一个层面——笔者必须指出,其上还应该存在另一个层面:优质的深度乐评(系面向积极型受众乃至业内人士)的写作,也要考虑如何更紧密地抓住新的音乐生态的特点,拒绝“失语”,同时也避免用旧的话语体系对某些新的音乐创作和传播现象生搬硬套而导致“鸡同鸭讲”。

不过,话语体系的革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笔者因此不敢贸然开列可用思路,这一话题的详细研讨只能有待同人赐教。在此,笔者唯有发挥在自己研究方向(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上的一點心得,提出:深度乐评面对这个“战役”,其可以发力的新思路中不应缺少社会学的视角。

这当然不是说以往的乐评都只顾描述音乐本体、不重视社会因素。恰恰相反,传世的乐评文本中多有或显或隐的社会文化分析。所以,笔者之所以在此“重申”,是想强调一种有望适应于当前音乐传播链条之情势但尚不多见使用的“社会视角”,那就是:尝试关注受众反馈与乐评话语之间的差异,并将其运用于对后来作品的评论,甚至还可以运用于对已受评的作品在传播了一段足够长的时间之后的“再评论”“多次评论”。音乐社会学家曾遂今说:“在音乐批评中……观察环节表现为批评者对音乐对象本身的全面认识以及批评者对音乐对象在社会中传播的信息反馈现状的认识。只有两者结合起来的观察,才是一种完整而全面的观察。”这里提到的对“反馈现状”的认识,无疑是下文思路展开的一个坚强的理论基础。

简言之,如果承认当今的乐评面临某种话语困境,就不妨将这种困境一并吸纳进乐评的具体思考之中。无须多言,完成这种吸纳的一个前提是:要争取成为一种“更积极型”(这个词是相对于受众中的“积极型”而造的)的评论者——一个“更积极型”的评论者不仅会积极关注受众对评论文本的态度(包括阅读率和反馈话语),而且既敢于又善于将前述的那种关注的成果体现在自己后续的评论写作之中。他会通过不断推出带有“自反馈”性质的评论文字,试图摸索原有评论话语不能完全切入社会音乐生态的原因,由此期待解决之道现出端倪,甚或与读者在阐述方式上(不必在内容上)逐渐达成更多一些的默契。我们知道,很多音乐作者和表演者是乐于让自己的作品在自己和受众之间通过互动实现有机循环和演进的,那么如果有足够多的评论者能向他们学习,乐于让自己的评论文字不断对读者的反馈进行对话并由此发生演进,实现这种“迭代”式的有机循环(如图2所示),那么新的乐评写作体系就可能在大家不经意间逐渐成形(尽管目前我们还无法精确地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反之,文艺评论面临的“瓶颈”已经在提醒乐评界,如果写作方式依然不变,则即使将前述的传播方式方面的改进全盘实现,其综合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笔者必须说,在网络时代,音乐体裁比起文学、美术、影视剧、舞台演出等,在大众文化生活中更多地扮演着富于“陪伴性”“随身性”“即时性”“碎片性”特点的角色。以歌曲和音乐视频为主的大众音乐内容,更是逐渐近乎一种非常灵活机动的“微艺术”。诚然,音乐艺术的宏伟殿堂中的宝藏远不止此,但是,在运用专业知识和学术思想去参与社会音乐文化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忽视这些或许“上不得厅堂”但拥有惊人的传播频度和强度的海量的日常音乐内容,更何况我们的理想中还应该包括将人类音乐文化的精华充分、有机地融入日常音乐生活,并点亮日常音乐生活。在这样的责任感的驱动下,音乐评论即使不做“急先锋”,也要力争与关于社会音乐、网络音乐、通俗音乐生态的前沿动向“同步”。而要实现这样的“同步”,就离不开乐评之传播方式和写作方式的有机革新(而非机械改变)。在这个既需要乐评界主动去积极尝试,又需要尊重音乐社会学的规律去耐心守候的历史进程中,笔者前述的初步设想恐难十分全面,也不免有所偏差,但其背后试图依赖的媒介研究视角和传播动力学原理,当是不应轻视的。

[参 考 文 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69—70.

[2] 李小莹.网络文艺评论已成为一种时尚——从网络音乐用户行为看“互联网+”评价体系[J].中国艺术报,2017(24).

[3]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522.

(责任编辑:张洪全)

作者:魏晓凡

上一篇:中职音乐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金融会计风险防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