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术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教育学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融入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主题学术生涯教育,不仅拓展了专业发展领域职业生涯辅导的空间,而且彰显了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学术生涯教育功能。

第一篇:教育学术论文范文

深化学术交流,共享教育成果

由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音乐教育研究中心、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主办,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音乐课程承办,香港音乐教育家协会协办的“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于2013年5月13至15日在澳门理工学院举行。论坛旨在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探讨音乐教育理论与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等相关问题,是继2011年华南师范大学和2012年香港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两届后的又一次音乐教育盛会。为了吸引更多从事音乐教育的学者和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关注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会议研讨主题为“媒体时代的学校音乐教育”,活动分为各地经验交流、论文宣读和澳门中小学音乐教学现场观摩两大部分,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简朴务实,集中高效,努力构建音乐教育学术交流新平台

自创办至今,论坛始终坚持以学校音乐教育为中心,促进基础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师教育发展一体化为宗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富有时代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本次论坛参会人员由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学术机构以及一线教师共同构成,目的在于落实国家艺术教育方针,强化学术交流,共享音乐教育成果。因此,政策引领,专家解读,突出实践,及时总结,共同研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成为本次论坛的最大亮点。其中主旨演讲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巡视员万丽君博士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推进策略》,就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细致分析和前瞻愿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音乐课程标准》制定负责人王耀华教授的《面向全体学生,凸显学科特色——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看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向》,就修订依据、思路、重心、内容及对教师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阐述。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的《让传统音乐走进媒体时代》则针对传统音乐在当下存在的危机,呼吁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育人教化功能。三位专家讲解鞭辟入里、深入透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反思差距与不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政策性和前瞻性并重,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得,可操作性强。在其间提问及之后的交流中,有的老师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征求专家们的意见,积极思考寻找解决方案;有的专家与一线教师交流学术性话题如何真正获得实践效果;特别是两岸学者们相互尊重,彼此学习,体现出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良好氛围和精神状态。

就目前来看,我国艺术教育还比较滞后,全国艺术课程开课率仅为45%左右,无论设施、师资以及教育质量都与时代发展有较大距离,尤其是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着数量大,教学任务重,音乐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严峻形势。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经济强、文化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壮大,人民物质、精神文化才能真正提高。首先,必须改善当前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社会认可度较低的局面,必须打破艺术教育的“精英式”、“特长式”、“门窗式”的陈旧观念,深刻理解音乐教育的价值、功能、作用和存在意义。艺术教育既要体现出文化的先进性、多元性,又要尊重艺术教育的公平性,体现出每个人获得艺术教育的基本权利。其次,学校音乐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的过程,是一种培养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审美教育过程。所以从形式与内容、精神与物质上既要表达社会的审美理想,又要集中体现人的审美需求,把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传授和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即是对人的尊重,也是社会公平的最好表达。再次,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如今全社会都在提倡建设创新型社会,音乐的独特性和音乐教育的价值就成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最后,音乐的民族性也不容忽视,理解、传承民族音乐,离不开音乐教育,尤其是学校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文化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民族音乐审美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心,是尊重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保证。

二、围绕主题,深入研讨,分享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澳门理工学院代百生的《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社会因素》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不仅有音乐教育学研究中给予很多关注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更有诸多的社会因素。香港教育学院刘永慈和黄树诚在其《新颖的音乐肢体课程对在职幼师于信念、态度、技能和知识上的改变》认为,在学前教育中,音乐肢体课程在发展幼儿的生活技能、社交技能、美育智能和创造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台南科技大学陈资光《流行音乐录音带文本分析之研究》认为,在学校音乐课程中进行流行音乐录影带文本分析的教学,不但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同时也能提升他们在音乐性和媒体认识上的能力,是值得音乐教师多加重视的教学活动。台南大学音乐系谢苑玫、许芷葳的《自由软件操作与教学策略结合的音乐教师培训》以自由软件musescore的应用为例,分享其教学行动中逐步的改变。华中师范大学张业茂认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及国际地位也不断攀升,国内学校音乐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世界音乐教育话语权重构过程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广东东莞桥头镇第二小学音乐教师叶剑波认为,媒体资讯辅助教学的出现,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了课堂教学感染力,让教师能够更系统更灵活地进行教学。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马达教授则从目前内地普遍开展的综合大学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结合自身对“院团结合”新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做了有益的尝试。华南师范大学王朝霞《教育信息化时代音乐教师的角色定位与重构》认为,多媒体时代催生的教育信息化给音乐教育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王培喜《音乐教师教育应体现基础教育的需求》认为,音乐教师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具备对音乐教育进行研究的基本能力,更强调作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音乐专业技能。

学校音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初等、中等、高等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尤为重要,而并非仅仅指中小学音乐教育。然而现实中其连贯性和整体性往往被人忽视或轻视,高师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出现割裂或断层。高等师范院校无视基础音乐教育现状,一味地强调专业性,忽视基础性,以至于出现“你改你的,我教我的”,缺乏相互沟通和了解,教师教育的质量便无从保障。否定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性,否定“动局部而牵扯全身”的客观现象,就是否定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基础音乐教育实施改革,必然会深刻影响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

三、主题演讲与现场观摩并重,彰显学校音乐教育的连贯性

会议期间,为了推动一线教师与教师教育的进一步交流,主办方安排与会人员参观了澳门当地的学校音乐教育现场,使得大家对其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成为本次论坛的另一大亮点。浸信中学由澳门浸信教会创办于1955年9月,开办初期仅办幼稚园及小学,1967年增办初中,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相当的“一条龙”学校。全校共分幼稚园、小学部及中学部三个教学部,学生1600名,教师200余人。学校突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提倡从多方面表扬、肯定及欣赏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自我形象。学校为与会者安排了一场小学音乐课观摩。小学部借鉴“愉快教育”和“创思教育”的理念,利用多媒体设备授课,强调以学生为本,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行、能力及学科基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使之得到全面发展。授课中多媒体演示、教师弹唱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学生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圆,教学内容简单,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特别多,这种学生参与式教学也是近几年内地普遍提倡和采用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多地体验音乐,提高学生大脑的灵敏度和音乐鉴赏力和想象力,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基础。该校与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合作,为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开设小提琴及大提琴课,每周进行两节课,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这种联合式培养模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毅力、组织力、协作能力以及处事能力。中学部设有合唱团、管乐团、管弦乐团、舞蹈组等多种学生兴趣组织,并参加教青局的“融合教育计划”,为在音乐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学生,专门聘请老师,学校专设浸信中学高中职业技术课程,期望透过这种课程重点培养音乐人才,提升他们音乐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从事专业音乐教育学习奠定基础。培正中学1889年创办于广州,是中国第一所由华人基督徒开办的新型学校。1938年为了躲避战乱,迁至澳门。该校以“至善至正”为校训。教学包括幼稚园、小学及中学,全校学生超过3200人,教职员工260位。该校的管乐队、弦乐队、中乐团很有特色,一方面作为实施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渠道,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普及高雅音乐文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则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使其为将来从事专业音乐教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表演弦乐四重奏的四位成员即是本校学生,也是澳门青年管弦乐团的成员,经常代表澳门外出演出。

观摩的两所学校,学校艺术教育各有所长,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学校音乐活动平台面向所有学生,学校的艺术活动也丰富多彩。只要每位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再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素质一定能够得以全面发展,个性得以突出表现。

四、培养感情,强化沟通,健全音乐教师培养机制

正如华南师范大学郭声健教授总结本次论坛时所言,论坛的初衷即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与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搭建一个学术的交流平台,通过对话和交流,建立起情感机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反思以往教师教育的得与失,积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随着近几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院校注重办学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加之专业定位模糊,管理者缺乏自觉意识和时代意识,使得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合格率不足30%。对于高师音乐教育而言,一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应具有专业技能与视野,更主要在于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既懂得学校音乐教育基本规律,又能驾驭学校音乐教学和实践。高等师范院校的关键不是如何追求“窄、专、深”的教育模式,而首先在于培养和加深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感情。基础音乐教育和高师音乐教育本没有高低之分,只是社会的分工不同,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两者只有多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协调的机制,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艺术教育质量才能得以保障,高师院校办学特色才能彰显。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带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为了进一步强化高师育人目标,教育部相继制订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等相关政策和组织举办了“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就是推动基础音乐教育与教师教育相互协调,一体联动,就是要为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如今中国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历史机遇。由于学校音乐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影响,对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心理、能力、情操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艺术教育必然随着社会物质文化发展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必将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担任重要角色。然而,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情况参差不齐,音乐设施及音乐师资分布不均,甚至有些地方严重匮乏;地区之间、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音乐教育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贯通而有机的联动机制等等。以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认识到位,思想统一,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学校音乐教育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王晓平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作者:王晓平

第二篇:学习自传: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

摘要:融入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主题学术生涯教育,不仅拓展了专业发展领域职业生涯辅导的空间,而且彰显了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学术生涯教育功能。作为质性学术生涯评估工具的学习自传,在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进程中扮演着主题学术生涯教育的角色,进而引导着本科生,在本科新生体验计划、跨学科学习情境、本科课程纵向结构、难以预知的学术生涯发展历程等复杂环境中,成长为学术生涯的自主管理者。学术生涯自主管理能力、可迁移能力、学术素养、创新能力、职业适应力、使命感、职业生涯决策模棱两可容忍度的共同提升,对本科生的学术生涯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学习自传;质性学术生涯评估工具;学术生涯发展;本科生学术生涯教育;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

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对本科新生自主进行学术生涯发展方面的思考有什么帮助?答案或许并不像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设计者预期的那般乐观。例如,一项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被问及“研讨课对你的专业规划、职业选择等有哪些影响”时,许多新生表示“没有太多联系”或是“还没有考虑到”。那么,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学术生涯教育作用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呢?在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中专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模块,应是一个有实践价值的选择。正如我们的干预性研究己初见成效——依托本科生学术素养训练体系,通过于“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中和在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时专设学术认同模块,来纵向引导本科生自主开发与管理学术认同。广义而言,结合学习自传撰写开展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的实践构想,与将就业能力提升融入课程的成功实践,本质趋于一致。在诸多将就业能力提升融入课程的成功实践中,“实施旨在帮助学习者建立经验联结并反思这些经验从而确定如何获得职业生涯发展建议的个人发展档案袋计划”,更是与结合学习自传撰写开展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的实践构想相契合。

一、质性职业生涯评估承担主题学术生涯教育职能

我们曾致力于“通过调查的方式,采用自编质性职业生涯评估工具,和本科生共同思考自我与学术职业之间的关系”。依职业生涯发展的系统理论框架整合观点看,质性职业生涯评估工具有助于支持本科生做出适宜的职业生涯决策。具体而言,质性职业生涯评估工具的支持作用,是通过引导本科生“分析其成为大环境下独特个体的原因,探讨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来实现的。更进一步:学术生活体验研究意义上,质性职业生涯评估工具所设学习目标回顾方面的开放式自述项目,发挥着“透过本科生亲笔书写的学习心得,洞察本科生在其学术生活中成长的心路历程”的作用;超越对质性职业生涯评估工具所设开放式自述项目的思考,认知与行动层面学习目标展望引导下的研究实践,还促使着本科生“听到学术生活的召唤,理解自己的专业志向”。由上述反思可见,参与质性职业生涯评估的过程即接受主题职业生涯(含学术生涯)教育的过程。

希望依托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自主研发的质性学术生涯评估工具,在引发认知与行动层面思考、引起真实行为的同时,能够进而扮演如下主题学术生涯教育角色:学术生涯发展理念的交流者;自主学术生涯管理的辅导者;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教与学的创新者;学科与学科文化理论及应用的传播者;可迁移能力的开发者;本科新生体验计划和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的导向者。

二、适用于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学习自传项目设置概览

针对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教学情境自主研发的质性学术生涯评估工具为“学习自传”。实际上,传记(尤其是自传)作为研究方法,也己用作教学方法。例如,建议研究生开始撰写自传,并根据自传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学习自传特别强调学习者围绕“我是怎样成为今天的学习者”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在写作中“叙述自己接受教育的历史,从而理解学习是怎样影响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使自己发展成现今的状态”。随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逐步深入的主题学术生涯教育要点(即学习自传项目)如表所示。本科新生围绕“学术生涯发展”主题进行的思考,可以涉及“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等多个层面。

就融入式主题本科新生学术生涯教育模式、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建设以及教与学方法创新而言,另有两点需要明确。第一,课程初,本科新生将获得全程化学习自传的各个项目,这样,本科新生就可以针对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动态关注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收获以及尚待解决的学习问题,并藉学习日志动态记录关注结果。第二,与本科新生在课程初撰写学习自传同步,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模块也应加强建设——分析学习自传成稿内容从而集中于学术生涯发展提出即时课程优化建议,正如成功案例所显示的“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诞生,或者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而不断调整”。

三、适用于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学习自传项目设置详解

学习自传所设项目涵盖对个体“过去、现在、未来”成长经验的回顾与展望,从而体现了学术生涯发展(可理解为具有领域特异性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到特定发展阶段,本科生的学术生涯发展历程是学习者与本科生学术素养训练体系交互作用的结果。例如,一项定量研究基于四个调查结果得出结论,本科生科研项目参与经验能够引起个体对科学类、技术类、工程类、数学类职业以及硕士/博士学位的兴趣,而为“尽早”激发个体对这些职业或学位的热情,向本科低年级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尤其值得重视。重在研究与发现乐趣体验的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含主题学术生涯教育),正是本科生学术素养训练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学习自传所设项目涉及跨学科学习情境、学科/专业规划等环境因素或者自我与环境关系因素的期望在于,进行中的教学/课程改革有待本科新生着眼于学术生涯发展来创造性地审视与应对。一方面,修习跨学科式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可能益于本科新生“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探讨,探寻到自己感兴趣的交叉学科发展路径”。主修跨学科专业、攻读双学位/辅修专业、修习学科大类平台课程或通识课程、转换主修专业等,也为本科生创造了类似的学术生涯探索、决策、规划与适应机会。另一方面,本科通识教育方案可以实现从“重视学科”到“重视能力”的转变——通过“思维与行为方法(新生研讨课也纳入其中)、有效思考、写作与修辞、语言”这四类必修课,来提升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有效表达能力”,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并引导个体未来理智地工作与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经由本科通识课程提升的“思维能力、有效表达能力”等可迁移能力与“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那么在全部本科课程而不只是本科通识课程意义上,关乎学科主题的专业知识能力将反过来成为可迁移能力持续提升的水之源、木之本。换言之,本科生学术素养最终以“通专结合”的方式建基于学科领域及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联系之上。这也是促使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与学科课程体系形成合力背后的逻辑。例如,成功教育实践提示,除了开设跨学科式学术论文写作新生研讨课之外,还应“从导论课程直至毕业设计,顺次将学术论文写作融入学科课程体系”。

不可否认,未来学术生涯发展历程中充满的不确定性,是本科新生难以在学习自传撰写过程中预知的。例如,一项以分析阶段性年度调查数据方式进行的本科生科研项目评估结果证明,和参与项目之前相比,完成环境可持续性主题本科生科研项目之后,学生追求科学或工程领域学术职业的倾向有所下降,尽管其深造的倾向有所上升。这个结果反映出,完成项目之后,学生对自身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的自我评估可能更为实际,或者学生对专业型硕士/博士学位的认知度可能有所上升。所以,尚待研究的问题是:在本科阶段即阻止学生追求自认为兴趣和能力不足的职业是否有益?本科生科研项目参与经验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硕士/博士学位持有者的可能职业选择?上述现象,既提示了开展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又为本科生学术生涯教育养成学术生涯自主管理者的追求,探明了“职业适应力和使命感或职业生涯决策模棱两可容忍度共同形成与发展”这一具体方向。

和在撰写学习自传过程中思考“怎样做”尤为不同的是,本科新生需要在完成学习自传之后,以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为起点不断地自主建构学习经验。需要如此采取真实行动的缘由是什么?横向而言,本科新生体验计划可归为“四种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且呈螺旋式上升态势的类型”,这四种类型包括“课程(如新生研讨课、学习共同体),学术支援(如学术指导、图书馆与信息素养、辅助教育),课外活动(如服务学习),服务(如入学管理、定向辅导活动、宿舍计划)”。纵向而言,“新生研讨课、通识课程、本科生科研项目、大四顶峰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支持的本科课程纵向结构,使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得到了保证”。不难分析出,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的实践价值是,在模式/体系、工具、心理/行为等意义上,支持本科生成长为学术生涯自主管理者。

四、发挥本科生在丰富学习自传应用上的主体作用

本科生是通过学习自传撰写来解决学术生涯发展方面问题的主体。因此,未来的本科生学术生涯教育研究及实践,将寻求发挥本科生在丰富学习自传应用上主体作用的途径和策略。相应的探索,将立足于人才培养,以促进个体毕生发展、终身学习为目标,从自我发展及学习环境/学术职业建设这两个层面展开。当然,整合自我与环境中影响学术生涯发展各种因素的独特方法,有赖于作为学术生涯自主管理者的本科生在行动中尝试。

[责任编辑:周杨]

作者:刘秋颖 苏彦捷

第三篇:基于专业史学教育的学术道德提升

摘要:针对当前科研浮躁、学术腐败,学者缺少学术品德、学术品格等不良现象,本文指出专业史学教育缺失与不完善的危害是不自觉中使受教育者发展了不健全的人德、人格,不再习惯于传承文化,自身定位,关注自身乃至人类命运,社会历史责任感严重不足,产生急功近利、浮躁、腐败等不道德行为,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素质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认为建立与完善专业史学教育,将专业史学教育定位于以人格、人德教育为中心,以内为主,内外兼修,可以减少科研浮躁、学术腐败滋生的主客观条件,使受教育着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术品德、学术品格。

关键词:专业史学 专业史学教育 学术品德 学术品格

学术界存在的学术腐败行为,使学术规范建设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时断时续,对于科研浮躁、缺少学术创新和学术腐败已成为学界的一致评价,并被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但讨论的问题还过于浅泛和抽象,对各学科具体的规范化问题虽有涉及,但尚有待深入。而对其处理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均为社会舆论谴责、行政和刑事处罚等他律方式,显系事后堵塞和纠偏之举。本文试从专业史学教育角度,通过建立与完善专业史学教育,弘扬优秀的学术研究传统,以此通过教育引导、内化于心的过程,遏制学术浮躁和腐败之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一、专业史学教育概述

(一)专业史学教育的涵义专业史学教育是专业史学与教育两个概念的组合。(1)专业史学的涵义。史学是社会科学中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是史学的根本特点和根本优势。史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概述史学一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史学概论,研究史学本身之发展的史学史,研究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史料学等。专业史学是历史学科与其它专业学科的结合(如会计史、经济史、财政史、金融史,文学史等),属于跨专业的交叉学科,是以各个历史时期各个专业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为其研究对象,探讨专业的历史的连续性,力图揭示专业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专业史学由于其特殊性而被人们提出来单独研究。(2)教育的涵义。专业史学教育概念是教育的属概念,具有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促进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从本质上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强调在注重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身体、道德、审美、情感、态度、品格、价值观、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强调过程与方法、道德情感态度、品格与价值观。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受教育者知识、能力、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过程中;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3)专业史学教育的内涵。专业史学教育则是侧重于传播各专业学科不同历史时期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以培养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是从历史的视角传播各专业的成果、知识和经验从而影响和塑造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其同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史学教育泛指形成和发展各种专业学科史学的传播活动;狭义的专业史学教育主要指通过学校传播各专业史学发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对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施加影响活动。

(二)专业史学教育的内容、目的与方法在内容与目的上,专业史学教育应兼顾专业史学教育的学术性和社会性,分层次培养高质量专业史学人才,建立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生的系统培养模式,本科生教育应以基础知识为主,硕士生主要指导其研究方法,而博士研究生教学则应侧重于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每一阶段都应体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从专业史学学习中自觉形成和主动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实事求是、严谨扎实、承前启后、代代相传,创新始于继承。在方法上,专业史学教育将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传播相关专业知识,坚持古今中外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方法,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注重的原则是一个中心:以人格、人德教育为中心;三个结合: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培养素质三结合。

二、专业史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一)专业史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学术界流行一句顺口溜:“解放了哲学,活跃了文学,繁荣了经济学,沉默了史学。”史学界的忧患意识相当强烈,“史学危机”影响了专业史学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1)史学的政治功能边缘化,专业史学教育沦落为可有可无。1949年至1979年,因为政治的需要,在历次运动中,史学都活跃其中。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史学的政治功能日益弱化、边缘化,史学对于政治生活和市场经济似乎无用武之地,史学有何社会功能,学科内外产生疑惑。在市场经济思潮下,因为史学不像经济学、法学、金融学等社会科学与现实的关系紧密,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进而影响了专业史学教育的开展。专业史学教育的伦理教育功能、经验借鉴功能、文化积累与传播的功能、对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功能以及对人生的作用等被忽视。表现在大学教育中,专业史学课程教学不受重视,要么财政拨款不足,专业史学研究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太差,资料搜集困难,影响教师教学热情;要么社会对专业史学的态度冷漠,专业史学市场狭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以至于专业史学教育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专业史学教育缺失现象严重。(2)专业史学研究范式的困惑,影响专业史学教育的范式。专业史学作为专业学科和历史学的边缘学科,也作为独立学科,应有其独立范式,其范式必然介于两者之间,既有专业学科范式特点,又带有史学范式特点。但就我国现状来讲,对于专业史学研究范式,专业学者和历史学者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以经济学为例,对于历史学家来讲,经济史是“经济的历史”,仅研究历史中经济的部分,是用历史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经济史属于历史学;而对于经济学家来讲,经济史是从时间上解释经济理论、方法、结构、实绩等的演变,是用经济学方法来理解和阐释历史,经济史应作为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其范式与经济学范式更接近。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经济学者大多不重视经济史的研究,忽视了经济史对于经济理论发展的作用,还没有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经济的历史;另一方面由于从事专业史学研究的学者大多出身于史学界,所接受的专业学科训练比较少,还不习惯于用专业学科知识思维。所以,专业史学教育范式的困惑是用专业学科的信念、观点和方法,以及专业理论模式,传播专业史学的相关知识;还是用史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以及史学理论模式,实现专业史学与历史学的有机结合。专业史学研究,在依靠史实说话时,如何用史实说话,是要依靠专业学科提供的观点和方法,还是依靠历史学为指导。虽然方法论问题已经受到部分学者的注意,然而各专业学者关注的焦点仅集中在专业理论本身,仍忽视对专业史学的关注。这种现象对于经济史、金融史、财政史、统计史等专业学科都存在。(3)专业史学教材、教学方法急需创新。专业史学教材少,大量专业史学教材,叙述形式呆板,多为史料堆积,简单地叙述

史实,史实本身并不是专业史学,而仅是史学的原料,英国历史哲学家沃尔什认为,历史并不单纯是历史材料和历史数据函数。专业史学教学方法多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式的向学生灌输专业历史知识,难以调动其学习专业历史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利用专业史学的内在特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专业史学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中心,偏离了人格教育的主旨。长期以来,专业史学教育的价值,除了反映为政治价值外,就是反映在接受性方面,定位于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成为一种主流,强调对学生知识的教化和能力的发展,这种定位虽能澄清史实,借鉴启迪、传播文化,但却使专业史学教育工具化、实用化,偏离了专业史学教育应有的人格教育的宗旨。人格教育本意应是弘扬人文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信念,使学生具备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等。

(二)专业史学教育缺失及定位不准确的危害一是专业史学教育缺失的危害。专业史学教育缺失,使学生缺乏运用基本的历史分析和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边缘化了史学从更深层面上塑造人文精神,传播道德准则和人生哲理的社会功能;没有了历史文化修养,不自觉中使受教育者发展了不健全的人德、人格,不再习惯于传承文化,自身定位,关注自身乃至人类命运,社会历史责任感严重不足;缺少了沟通过去与现在乃至未来的桥梁,滋生急功近利、浮躁、腐败等不道德行为;长此以往将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思维智愚、言行文野及事业的成功等。二是专业史学教育定位不准的危害。专业史学教育存在,但定位工具化、功利化,只关注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是将育“人”当制“器”,忽视对人的思想与精神的塑造,不注意学生的人格、人德教育,也不注意从社会环境方面去界定人格教育的价值作用,人格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实在价值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使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缺失,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素质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

三、专业史学教育完善措施的对策

(一)探讨专业史学教育对形成良好学术品德、学术品格的功效通过反省专业史学教育缺失对学术道德、学术品格养成的负面影响及危害,探讨专业史学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学术品格的功效:专业理论是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经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专业史学教育可以揭示和探讨学科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认识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专业史学不仅能为理论提供验证的实证资料,也是学科的理论思想来源,是形成学科之源;开展专业史学教育有助于发展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继往开来的襟度;发挥史学应有的人格、人德教育作用,树立博古通今的视野,探究史实中的某种指导思想,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学术品格,养成严谨的学术继承与批判精神等。

(二)开展专业史学范式研究,完善学科体系要建立或完善专业史学范式,首先,必须在世界观层面上明确专业史学家应具有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其次,界定专业史学的任务,即为相关专业理论提供证实与证伪,包括提供更多更可靠的经验事实,证实或修正相关专业的假设和命题,并在历史经验基础上提供更新、更可靠的假设和命题;再次,坚持以专业史实为实证依据,以专业理论为研究出发点,特别强调专业史学与专业学科的有机结合,即会计史与会计学,经济史与经济学,金融史与金融学,统计史与统计学的有机结合;最后,采用共同的专业史学语言、工具和方法,形成为追求科学而百家争鸣的专业史学派研究群体。总之通过专业史学范式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专业学科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为整个专业研究范式的完善创造了良好的逻辑起点。

(三)提升专业史学的社会地位呼吁学界弥补史学研究和教育的空白,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是现代文明危机的思想起源,历史的继承性是研究者的积极定位,良好的内化于心的学术研究惯例,形成于健全完善的学科体系,任何专业的建立健全均不可偏废专业历史,专业史学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整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史学教育缺失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而远见和洞察力来自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理论知识。

(四)以人德、人格教育为中l心人们决不是为了过去而学习历史,也不可能单纯为了发展思维能力而学习历史,更不可能为了附庸优雅而学习历史,否则难以消除“史学教育无力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里的“大道”应是史学教育的核心,人格教育的主旨,即将学生培养成有知识和技能、讲道德、有责任心、懂得社会发展规律、明智的、积极的世界公民,着眼于全人类的责任和幸福。讲道德是指文明社会中人们应崇尚基本的人格准则,包括尊重他人的成果、确立知识产权的观念、恰当运用史料、杜绝抄袭和剽窃等内容,褒扬什么、谴责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应有基本的常规社会准则;有责任心是指学生将对其行为负责任,承担尊重历史知识、历史文化和民族多样性的责任,为自己作出负责任的决策等等;懂得社会发展规律是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充分的史实支撑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社会不可持续发展。成熟的专业史学教育,以人格教育为最高目标,实现对个体人格的培养和整体民族素质的提升。

(五)树立学术品德观,抑制学术腐败面对科研浮躁、学术腐败、缺少创新的现状,我国还没有形成治理学术腐败的规范程序,也没有常设监督管理机构。在现有条件下,从专业史学视角使受教育者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亲历文明薪火的传承,感受每一次科学史上的创新都非一日之功,往往离不开几代人的不懈探索与追求,这种探索来不得半点浮躁与腐败,学术的浮躁与腐败只能导致倒退乃至消亡。历史经验告诉学者良好的学术品德,必须秉持实事求是、资源共享、严谨扎实、承前启后、代代相传、求真创新,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学术成果,创新始于继承的信念,强化学者的道德约束,树立良好的学术品德和共享价值观,从自律角度抑制学术腐败,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使学者养成自愿地履行既定道德规范,自主地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准则。

(六)树立学术品格观,倡导学术创新通过专业史学教育使学生将厚德博学的价值观深深扎根于学术理念之中,严格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与规范,自律自强,夯实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养成学术领域研究的基本风格和态度:淡泊、宁静、诚实、守信、寂寞的纯真品格,以及执着、严谨、求真、创新的奋进精神,塑造行为主体坚韧、持久、纯粹、宁静的力量,不从众,有独立的思维,能够客观的反省自己,对己对人都有益的学术品格。学术品格包含着做人与治学两方面的内涵,同时又延伸到学术道德方面。我们提倡真诚、求实、创新三者相统一,把服务人民大众,探求科学真理,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取向。

五、结论

本文从提倡普及专业史学教育、他律为自律服务、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视角,为治理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提供_种思路和途径,为提高科研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使科研人员养成学风,自觉遵守科研道德,建立科学健全的学科体系。通过专业史学教育和专业史学研究,使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到学术领域的任何创新均成于艰辛,能站在历史成果的基础上是当今学术研究的幸运,而尊重前人及同期的研究成果,则是研究者的历史责任和研究前提;揭示历史虚无主义是现代文明危机的思想起源,强调历史的继承性是研究者的积极定位,良好的内化于心的学术研究惯例,形成于健全完善的学科体系,任何专业的建立健全均不可偏废专业历史,专业史学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整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潜在功能和社会效应不可低估。总之,总好的学术品德、学术品格的重建,绝不仅是加强某个惩治学术腐败组织的力量或重建监督评价体系,更需要完善学科体系,从专业史学教育开始回归人格、人德教育,追求厚德博学的学术大空间。

(编辑 刘姗)

作者:王晓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育学术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教育教育论文范文05-10

教育论文论文范文05-10

教育学教育论文范文05-15

教育实验论文范文04-17

教育论文范文05-08

教育得论文范文05-08

教育发论文范文05-08

教育类论文范文05-08

教育毕论文范文05-08

教育关论文范文05-08

上一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下一篇:基因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