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育故事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故事生动形象,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日渐疏离生活的教育要回归本真,就需要故事:链接生活,活用资源演绎知识故事;激发潜能,引导学生成就个性故事;倾注真情,以身垂范书写师爱故事。

第一篇:教育故事论文范文

未完待续的教育故事①

摘 要:一所无比丰富的学校,学校的丰富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校长的丰富性。以扬州市梅岭小学70年波澜壮阔的办学历史为样本,重点聚焦其办学经验。经过70年办学历史的积淀,这所学校在文化创新、教育管理、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绿色质量的学生评价等领域都展示了超越人们想象的创造力。

关键词:梅岭小学 文化自觉 生态管理 绿色质量

正如陈文艳校长在梅岭小学70周年校庆活动上的致辞,“当记忆像河流缓缓穿越70年的光阴流淌到今日,汇聚到梅岭,这是一种怎样的百感交集!”从她1985年来到梅岭这块热土,时间已经过去了33年。33年对有着70年办学历史的梅岭来说几乎就占去了一半。33年,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个有着鲜明办学思想的校长。33年,她把自己的人生交付于这所学校的成长与发展。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如今,无论是纷至沓来参观梅岭小学的人们,还是刚刚踏入学校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或许以为,梅岭小学的现在也应该是她的过去。其实不然,在梅岭小学发展的历史上遭遇过无数次危机,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学校招不到学生,发展萎缩,面临裁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的陈文艳肩负起了这所学校的发展使命,那是2002年。16年转瞬而逝,谁又能够想到,一所曾经濒临关门的学校,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个校区、110个班级和5076名学生的省内外基础教育的名校。16年的引领和开拓,虽不是“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却早已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因而才有了“现时的明艳”。

岁月不负勤勉人。33年的教育生涯,16年的校长经历,陈文艳带领着梅岭小学始终在嬗变与坚守中不断突破与创造教育的美好未来。

素颜梅岭

如果你第一次来到梅岭小学,它给你的感觉一定是不施粉黛、青春自在的樣子,用梅岭人的话表达就是:素颜梅岭。在《执守童年的教席》一书的序言中,成尚荣先生这样写道:“梅岭小学是有诗意的,美丽的,但她并不张扬,一如她的沉静,在默默的耕耘劳作中,收获应有的果实,因而,她的风格独特;一如她的踏实,在一步一个脚印里,寻觅春天的信息,演绎着秋天诗意的期待,因而,梅岭中有一种质朴;一如她的爱心,执守着教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童话。”这是对“素颜梅岭”内涵的深刻解读。梅岭虽是素颜,却是丰富的安静与积极的低调。

1999年,由于区域教育发展定位的调整,一所新兴的双语学校在梅岭校园内悄悄诞生,人员的调整、政策的倾斜、招生的萎缩以及校内资源的重新分配,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存在既定的走向,即不久的将来会被新学校兼并或取代。未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学校受到极大的震荡,在迷茫的道路上,人心动荡、情绪焦躁、信心丧失、理想陨灭,梅岭小学以及梅岭人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这对刚刚以副代正主持学校工作的陈文艳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接受顺境的安逸,还是迎接逆境的劳苦;是接受既定命运的安排,还是开拓进取为学校生存增加可能性。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是我们仍然清醒地认识到,不同的选择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对梅岭小学来说,选择了陈文艳也就是选择了未来。

在陈文艳的坚守下,梅岭终于走出了困境,然而迎接她的并非坦途。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梅岭先后经历了3次行政区划调整,先后隶属于4个不同的行政区域管辖;与此同时,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承担了创办梅岭小学西区校和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的任务,并成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功案例。

梅岭小学的发展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梅岭小学于1947年由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后裔史鉴先生在史公祠内创办,这一文化渊源赋予了学校和教育以绵延不息的生命。学校的发展,实则上就是建立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联系,以“寻找一种培育年轻生命、塑造未来社会的最佳途径,让学校真正拥有灵魂。”回顾梅岭的发展,正是“文化自觉”给予了学校生生不息的力量。

梅岭的“文化自觉”主要有三层意蕴。第一,在熔铸历史的过程中,凸显学校的可法文化。具体体现在:一是在历史中寻找,让可法精神启迪梅岭人的文化发现;二是在历史中提炼,让可法精神引发梅岭人的文化理解;三是在历史中认同,让可法精神成为梅岭人的文化心灵。第二,在立足当下的行动里,发展学校的可法文化。具体体现在:一是始终坚持价值引领,让教育成为信仰;二是始终坚持实验精神,在课程改革、制度创新、育人模式等方面勇于开拓与探索;三是始终坚持自我反思,让超越自我成为习惯。第三,在透视未来的思考中,展望学校的可法文化。具体体现在:一是思考学校的文化走向,二是定位学校的文化基因,三是重塑学校的文化图腾。

我相信,拥有“文化自觉”的灵魂,梅岭小学将会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未来。

向着未来生长

有人问陈文艳,教育是什么? 她这样回答:教育是一棵枝繁叶茂、根深枝虬、摇曳生姿、缀满果实又花开四季的大树。对于这样一株曾根植于每个人生命中的大树,实用者看见的是栋材,唯美者看见的是风景,功利者看见的是效益……而我,欣赏的是它在清风流岚中慢慢生长的姿态,流连的是它在吐故纳新中悠游自在的存在,沉醉的是它在倾情哺育中智慧奉献的泰然与欢喜…… 陈文艳欣赏“生长的姿态”,流连“自在的存在”,沉醉在“智慧奉献的泰然与欢喜”之中,同时,她又是如此理性地认识到:教育是为孩子的明天准备的,而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莫过于给予他们生长的力量。作为教育者,我想,没有比“向着未来生长”更令我们激动与向往的了。“向着未来生长”成为梅岭的鲜明办学主张,也成为梅岭教育鲜明的办学特色。

首先,“向着”是教育的姿态。“向着”也是“朝向”的意思。朝向是一种姿态,在教育中,朝向是一种教育追求的永恒姿态,具体来说,朝向是追求有意义、有价值、有希望的教育,用朱永新先生的话来说,朝向就是“过一种幸福和完整的教育生活”,用陈文艳的话来说,朝向就是“用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教育”。既然“向着”是一种教育姿态,那么这种教育姿态必定是立足于当下,同时,它也是根植于学校的历史与发展愿景的,也就是说,在教育追求的背后蕴藏着梅岭的教育情怀,这种教育情怀是积极的,是阳光的,是向上的。

其次,“未来”是教育的方向。陈文艳一直认为,未来在哪里,教育就在哪里。“未来”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未来是一个时间概念,作为时间概念,这是注定要发生的,正如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最后所描述的那样: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因而,作为时间概念,“未来”是“即将来到的日子”。第二,未来是一个教育概念,作为教育概念,未来是一种预言,是一种愿景,也是一种准备,未来使我们始终处于教育的“不满足”之中,使我们始终不忘寻找“新的教育目光”。

第三,“生长”是教育过程。作为教育学上的“生长”不同于生理学中的概念,从古典的教育理论到当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其实都在想方设法地揭示“生长”的规律。柏拉图坚信人类灵魂的不朽与轮回,“他认为有效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激励学习者回忆或有意识地唤醒他们已获得的知识”。蒙台梭利认为“孩子是积极的、不满足的理性者”。杜威则希望“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究者,探究那么些对他们来说是真实的真正问题”。当代建构主义发展并丰富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知识的建构是生理和心理共同活动的一个过程”。对“生长”的教育历史的剖析,我们坚信“生长”是自我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33年的教育生涯中,陈文艳深刻认识到,学校办学当崇尚、顺应自然而不妄为,让学校的发展符合自身教育规律;学校办学主张当追求道法自然,尽可能以隐性的方式达成教育的本质诉求;学校当无为而无不为,尊重它,感应它,顺应它,方能形成葱茏的教育生态,进而实现学校办学主张的核心价值追求——让师生成为积极、自由、快乐、有意义的生活者。

构建“未来课程”

经过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作为校长,陈文艳常常思考如何帶领教师进入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如何真正回归课程改革的本质,提升课程实施的品质,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求。从最初的关注课堂教学到关注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再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到学校课程的系统建构,在陈文艳的带领下,梅岭人紧紧围绕“办面向未来的学校”的目标,紧紧锁定“为了儿童发展”的命题,踏上了课程探索与创新的道路。经过近5年的实践探索,梅岭构建了一个以“未来课程”命名的课程体系。

首先,确立“未来课程”目标。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因此,教育所涵盖的一切都应具有未来性,放眼当下,没有什么可以超越“未来”而又能够更为准确地概括出教育的本质来。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梅岭小学将“未来课程”定位于:传递社会和世界文化的精华,赋予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实现自己的文化能力。进而明确“未来课程”的目标:基于“发现、创造、适应、改变”,培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的梅岭学生。

其次,建立“未来课程”结构。结构决定品质。为了使学生既能达到甚至高于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又能使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梅岭提出了“过去+现在+未来”的课程结构。三者之间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实际上表达的是梅岭对“未来课程”的理解,即“未来课程”是过去的经验、现在的知识和未来的创造的融合与整合。

再次,整合“未来课程”内容。梅岭围绕着“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的目标,对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了“求知与发现,实践与创造,合作与适应,发展与改变”四大门类课程。第一,求知与发现类。整合数学、语文、英语,突出儿童最基本的“求知”需求,同时强调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发现世界。第二,实践与创造类。整合美术、音乐、综合实践、模拟联合国,既凸显“实践”的意义,又强调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造的能力。第三,合作与适应。整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男孩·女孩”,突出“合作”,同时又关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第四,发展与改变类。整合“可法”课程、体育、科学、信息,既关注课程给予学生的基础性的素养,又关注给予学生的发展性素养。

最后,开展“未来课程”实践。“十二五”以来,陈文艳领衔了许多关乎学校未来发展、重大变革的课题项目,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儿童发展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以及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时光轴:小学生自主学习支持系统建构”。在陈文艳的带领下,学校确立了“未来课程”的核心主题,以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为“未来课程”的研究载体,以“学习方式变革”为“未来课程”的突破环节,以学习科学、教育技术相互融合为“未来课程”的重要手段,梅岭正在实现以“儿童为中心的,重视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追求真善美和幸福人生”的教育。

2014年,陈文艳因此获得了全国“课改杰出校长”的称号。早在5年前,陈文艳校长就发出“从桥梁走向跳板”的课程愿景。如今,梅岭小学的“未来课程”正在将愿景变成现实。

建立“生态管理”范式

2017年9月,随着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梅岭小学形成了以史可法路、吕庄和花都汇三个校区共同组成的大型学校。面对超大规模学校,如果再用传统的管理办法,不仅不能实现学校追求卓越的管理效果,甚至还会降低学校品质。而事实上,在学校超速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赖以生存的教育生态显得如此脆弱,卓越的发展标准还没有完全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教育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能力还有待提升。面对发展的内部困境与外部挑战,陈文艳带领管理团队寻找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寻求自我的突破与革新。基于对学校管理的系统理解,她提出并构建了“生态管理”范式。所谓“学校生态管理”,是指借助生态学的视角,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和自我维护的特性,从而促进学校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构建一个自然和谐与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体系。

首先,学校生态管理是一种“循环渐进式”管理。学校生态管理注重的是管理的目标、内容以及方式的循环渐进,它不以暂时的目标为追求,而是将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目标融入当下的教育生活细节中去,以每一个当下的改变为目标,积聚发展的动能,从而累积创造未来的力量。这是从传统的“线性”管理向“循环渐进式”转变的管理。

其次,学校生态管理是一种“整体系统性”管理。学校管理的对象是生命,而生命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学校生态管理注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方式,同时更加注重生命之间的相互影响,充分关注并运用这种影响,从而构建起一个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生命场域。这也就决定了生态管理的特征,即用整体的、系统的视角去构建工作思路,运行工作程序。

最后,学校生态管理是一种“民主多元化”的管理。学校生态管理强调的是更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更广泛的参与,生态管理是一种以实现生命内在意义为目标的管理,它离不开每一个师生的参与,而每一个师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学校发展的重要决策过程中,来自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的参与又使得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因而,学校生态管理是一种民主的而非保守的管理方式。

学校生态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以及持续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以整体性的眼光去梳理、研究学校环境中的每一个组成因素,并将学校的任何决策和管理行为都纳入到教育整体环境中进行评估;动态性原则,是指不以简单外部标准来衡量,不以固化外在标准来评估,而是充分考虑到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成长的过程性,在紧扣管理目标的情况下,在动态中调整,在动态中发展;多样性原则,是指管理要能够真正服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能从不同的视角去重新发现学生、发现教师,并以这种新的发现和理解为基础,重新构建学校管理的体系,为教师、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留下空间;持续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不能注重短期效应,要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衡量标准。

“学校中的学校”

2013年,梅岭小学的“常春藤学院:教师校本研修的创新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早在2009年,陈文艳和她的管理团队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稀释的严重问题,尤其是优质师资的稀释,同时她和她的管理团队还要回答时代赋予的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命题,这似乎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她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内部资源将面临常规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唯有另辟蹊径去谋求学校可持续发展。于是,源于学校文化的呼唤以及学校主体性的觉醒,一个叫作“常春藤”的学院在梅岭小学诞生了,人们称它为“学校中的学校”。

经过近9年的实践探索,“常春藤学院”的内涵已经逐渐清晰。在陈文艳看来,“常春藤学院”是以倡导文化自觉、激励教师专业发展、追求师生同步成长为价值旨归,以系统化的校本研修为行动方式,以遏制学校人力资源结构性贫血为突破口,以创造更好的教育生活为愿景,不断发掘、有機整合资源,紧紧依靠自身力量,应对现实变化,化解发展困境,生成支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

“常春藤学院”校本研修的特质,首先是从工具存在转向本体存在。从开始关注学校、教师的工具存在,即空间存在,到关注本体存在,即文化存在,这一转变是“常春藤学院”校本研修的最为根本的特质。将人的存在上升到文化层面,意味着学校不再以一种浅表的眼光看待发展中遭遇的问题,而是深入到问题的背后,从问题本身所折射出的文化的因素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使得梅岭小学“常春藤学院”校本研修从一开始就关注本质,紧扣核心。而其核心或者本质就是一种学院文化,具体来说,是胡适先生所说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它使得梅岭的师生成为“自我、自律、自为”的文化主体。

其次,是从教育边缘走向教育中心。过去,校本研修常常无法关注到教育的核心问题,以致常常停留于教育的边缘,而无法走向教育中心,而“常春藤学院”校本研修的特质在于努力尝试从教育边缘走向教育中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学校问题的关注最为主动和积极的是学校自身,在过去的校本研修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思想,这使得学校对于自身发展的意识与规划在不经意间被边缘化了。二是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最为迫切和需要的是教师,这使得教师不再是学校发展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最终使得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实现互动与统一,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三是以上两个关注最终落脚点都是在儿童身上,因而回到了教育的本原。

最后,是从单一建构变为系统建构。基于对学校发展所面临问题的理解与分析,陈文艳意识到,仅仅依靠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校本研究制度方式的改变,或者仅仅依靠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支持等研修方式的改变,或者仅仅依靠学校宏观层面的文化创设和环境营造,都不能应对当下学校的发展诉求,亦或者说难以真正解决学校面临的发展问题,因而促使学校重新审视校本研修如何从单一建构变为系统建构。梅岭小学“常春藤学院”校本研修的第三个特质正是从单一建构变为系统建构。在“常春藤学院”校本研修的系统中,包含了班主任、教师专业、管理者、家长等等子学院,建构起一个多维的、立体的、全面的可以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结构。

对梅岭小学的教师来说,“常春藤学院”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从2009年创建以来,这座“学校里的学校”早已成为梅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了教师们的精神家园。

“真的种子”生长记

来到梅岭的人曾经惊讶地发现,学校居然不再评“三好学生”了。2015年1月26日,中国江苏网这样报道:“三好学生”,这个实行了60年的荣誉称号即将淡出历史舞台。也难怪人们那样惊讶。但是,当你走进梅岭,深入了解她之后,你就会发现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梅岭的变革永远都是进行时。变革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智慧。对此,作为这场评价变革的研究者、实践者,陈文艳感同身受。为什么要变革评价方式?如何进行评价变革?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评价改革的成败,更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梅岭对此有足够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为什么要变革评价方式?梅岭如此理解:首先是“时代发展”的担当,其次是“面向未来”的需要,再次是“绿色质量”的呼唤,最后是“创新突破”的选择。梅岭小学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就是为了打破原来固有的对于好学生的观念,立足“关注每一个、激励每一个、发展每一个”,通过评价机制的改变,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样的评价机制比过去评选“三好学生”更加多维,覆盖面也更广,并且强调过程性。因而,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具教育意义。

如何进行评价变革?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2015年1月23日,梅岭小学《“真的种子”生长记》学生成长手册正式发布,标志着梅岭小学的评价变革步入新的阶段。2017年1月,学校又推出《“真的种子”生长记》学生自主手册。首先,评价理念更科学。翻开《“真的种子”生长记》学生自主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乎学生的“成长计划”“成长守则”“成长记”……随着年级的增长,种子也不断长大,低年级收获的是绿种子,中年级收获的银种子,高年级收获的是金种子。其次,评价标准更多元。围绕“好习惯、好体质、好品质、好实践、好成果”五个方面,各设置两颗种子,以一年级的评价标准为例,“好习惯”包括阅读种子和自理种子,想要拿到阅读种子需要每天阅读半小时,至少写一篇读书日记。再次,评价方式更丰富,与以往“三好学生”评价不同的是,“真的种子”评价方式中首次引入家长和同伴作为“见证人”。最后,评价运用更人文。对评价结果的运用尽可能地回避甄别功能,而注重提升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激励。

像这样成功的变革在梅岭还有很多,尤其是在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的建设过程中,陈文艳以她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前瞻视角,在学校建设之初就提出了“空间即课程”的整体建设思路。正如她所言,好的建筑一定是有灵魂的,学校建筑也当如此,它是教育另一种方式的存在,既应当承载无形的校园文化、办学愿景、教育理想等,同时也应当蕴藏有形的具有生命理解的课程系统、特色空间架构、情感表达脉络、生活流转轨迹等。正是因为如此,今天的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充分体现出未来教育的样态,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回顾梅岭小学70年波澜壮阔的办学历史,特别是陈文艳带领下的数十年的探索发展之路,人们可以清晰地得到这样的启示:在这块有着深厚文化土壤的学校里,办学者将目光投向了教育遥远的未来,并构建起了一个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和意蕴深长的“未来课程”,由此引领学校在教育管理、校本教研以及学生发展等等方面的系统变革。这样的发展因其内在的文化自觉而将在未来的岁月不断创造新的教育奇迹。梅岭的故事,未完待续……

(赵庆林,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教科室副主任,扬州市中青年骨干。在《人民教育》《教学管理》等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

作者:赵庆林

第二篇:教育,让孩子在“故事”中成长

摘要:故事生动形象,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日渐疏离生活的教育要回归本真,就需要故事:链接生活,活用资源演绎知识故事;激发潜能,引导学生成就个性故事;倾注真情,以身垂范书写师爱故事。

关键词:故事,知识故事、个性故事、师爱故事

收稿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林宣龙,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江苏宜兴,214206)校长特聘顾问,无锡市名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语文教学。杨敏芬,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故事,是陈述事件的特有表现形式,有情节,有场景,有色彩,有声音,能够直观、动感地呈现事物及其变化过程,因而,特别能吸引人的注意,特别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故事那扣人心弦的情节或生动具体场景能够感染人,这就是故事的教育价值。其实,从揖别猿猴,经狩猎农耕,到走进繁华的工业时代、缤纷的信息世界,人类曲折艰辛的发展历程,无时不是在书写故事,无时不是在将这些层出不穷的故事用以传示后人,教育后人——原始初民将教育与生产、生活融为一体,不正是以现实的当下的“故事”进行教育吗?现代教育日渐疏离生活,日渐陷于知识中心、灌输中心导致教育“失落了另一半”的严峻局面。“没有故事的世界是单调苍白的”(刘铁芳语),没有故事的教育世界更是沉闷的!于是笔者提出:教育需要故事,需要发现故事,需要设计故事,需要呈现故事,需要成就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一、开启慧心——教育要链接生活,活用资源演绎知识故事

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世界形成各种关联所呈现的故事;知识,是生活的意义,是生活的内在规律,是生活给予人的各种启迪。就关系而言,知识,来源于生活,栖居于生活,最终也回归于生活;生活,则是知识的原型,是知识的外在表现,是知识的物质载体,最终也是知识的价值归属:知识与生活从来都是并且永远都是水乳交融、互为依存的,知识只有当它在生活场景中呈现时才是栩栩如生可亲易学的,而生活只有当它孕育和蕴含着知识理念时才是深刻厚重富有品质的。就形态而言,生活是感性的,知识是理性的;生活是具体的,知识是抽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知识是枯燥单调的。感性的、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在知识的轨道上行走,才更有内涵,更有底气,更有前途;同时,理性的、抽象的、枯燥单调的知识,在生活的沃土上萌芽,才更有生机,更有活力,更有价值。

在教育的视野中,在学校的场域中,当知识融入生活,与生活链接,便具有了故事这种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故事的展开便是知识形成过程的展开;于是,故事拥有了演绎知识的独特价值,拥有了抽象知识具象化的独特价值,拥有了静止知识动态化的独特价值。当知识进入故事,学生便能在故事中投入真实的场景,发现真实的问题,进行真实的探究,经历真实的知识生成过程,获得真实而宝贵的求知体验,进而兴趣得以激发,心智得以开启,灵性得以焕发;反之,如纯粹以抽象符号的形态,以论理说教的方式,以告知传输的策略,将抽象的知识、空洞的道理“植入”学生头脑,不仅认知层面上会遇到不易逾越的障碍,而且在情绪层面上也将导致不易接受的心态。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教育需要故事,需要借助故事融入知识,借助故事走向生活,借助故事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智慧火花,架设认知桥梁,铺设思维台阶。

读过《标点符号歌》吧:“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闹闹,吵个不停的是标点符号。看它们的嗓门提得多高。感叹号拄着拐杖,小问号张大耳朵,调皮的小逗号急得蹦蹦跳。首先发言的是感叹号,它的嗓门就像铜鼓敲:‘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感叹号的话招来一阵嘲笑,顶不服气的是小问号:‘哼,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要是我们不把句子点开,文章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要讲我的作用……哦,不说大家也知道。’水平高的要数句号,它总爱留在后面作总结报告:‘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了。’”我们知道,标点符号的用法,对语言能力尚未充分发展的低中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接受起来也是很勉强的;这个《标点符号歌》,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将标点知识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借助标点符号的自述,将其作用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在开开心心听读故事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就理解并记住了标点知识。链接生活,演绎故事,各种课程均有可能这样做: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用《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来演绎;认识光学中透镜成像原理,可以在《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渗透;学习孝敬长辈的道理,可以借助《黄香温席》的典故作范例。

二、顺应本心——教育要激发潜能,引导学生成就个性故事

人,既是类的存在,也是个体的存在。作为类的存在,所有人都有着他们同属于人的族类特性,亦即共性;作为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个体特性,亦即个性。笔者以为,对于人的本质,仅笼统地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族类特性,或者仅片面地理解为特殊意义上的个体特性,都是有失偏颇的,都不能完整而准确地反映人的“真实面目”。确切地说,人的本质应该是他的族类特性与个体特性——亦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是他所属之类与他所具之体有机融合的存在物。据亚里士多德本体论之义,个体之人,在逻辑上是具有“最本真、最本原、最优先”意义的第一本体,是“触手可及”、“生动具体”的实体存在,是类特性和个体特性“双重价值”的实际承担者;族类之人则是以个体之人的存在为前提并由其“集合”而成的。易言之,人的共性与人的个性二者最终统一于个体之人。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个性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第一要义,只有具备了鲜明的个性,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人,也只有具备了鲜明的个性,人的共性才有植根的土壤。

教育,是施于个体的,是以具体的人为对象、以具体的人的发展为归宿的;同时,教育只有通过具体的人的活动才得以展开,教育的互动只有在具体的人之间才能发生,教育的效果只有在具体的人身上才能显现。由于具体的人彼此是有差异的,因而教育应该正视差异尊重差异;由于具体的人彼此具有各不相同的潜能,因而教育应该了解人的潜能,基于人的潜能,并以适合不同对象的方式开发其潜能,使其成就鲜明的个性。当我们确认个体的人是人之存在的第一本体,是人的共性与个性的最终统一体,其意义正在于确认人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确认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促进个体人的发展,亦即使每个人都形成其鲜明的个性。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每个独特世界中都会有一段美妙的传奇,都会有一种绚丽的风景;每个人鲜明个性的形成过程,不应是在社会模具里浇制塑像的过程,也不应是描摹他人范本仿作赝品的过程。笔者以为,教育适应和顺应人的本性,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就是要创设有利条件,营造广阔空间,让不同潜能不同禀赋的孩子自由地舒展身心,自由地书写充满个性的学习与成长的“故事”。读过王开东《假如学生是乌鸦》的博文,说到乌鸦老师教乌鸦怎么喝到水,也有种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是在乌鸦不渴时也搬起瓶子,捏着乌鸦脑袋,使劲灌水,结果乌鸦得了“喝水恐惧症”;诱导式教学,是用清华、北大、理想、抱负之类循循善诱一番,然后不厌其烦一口一口地喂乌鸦喝水;启发式教学,是先进行战前动员、唱歌激发士气、示范扔石子等许多“铺垫”之后,倒掉水让乌鸦自己学着老师的样子做;还有就是探究式教学,是先跟乌鸦讨论确定喝到水的目标,然后让乌鸦自己开动脑筋,各自想出能够升高水位的不同办法,这下乌鸦劲头来了,有想到砸掉瓶口的,有想到推倒水瓶的,有想到跟伙伴合力捧起水瓶的,当然更有想到捡来小石子扔进瓶子的。不言而喻,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智慧,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其间会亲身经历选择、尝试、失败、改变、成功等一系列生命体验,这一系列生命体验,正是学生自我教育与个性发展的生动故事,这些故事将成为他们宝贵的人生财富,珍藏在他们的记忆中。

三、滋润童心——教育要倾注真情,以身垂范书写师爱故事

爱,是人类最无私的情感,是世间最博大的情感,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所以人类生命得以繁衍;因为有爱,所以人类生活充满温馨;也因为有爱,所以人类有了教育。由此可见,教育是人类之爱更为深刻的表达,也是人类之爱更为高尚的表现,它超越了生理,摆脱了本能,进入了理性层面,致力于精神塑造和文化培育,成为人类精神成长和文化发展的伟大实践,所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教师应该爱,应该懂得爱,教师的爱,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必备的道德素养,是作为伟大教育使命承担者必备的情感品质。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我们就该钟情教育,既然我们有志献身教育,我们就该探寻教育的真谛,我们就该在心中坚守这份特别的爱,就该用行动去实践这份特别的爱,去诠释这份特别的爱,去书写浸润这份特别的爱的感人故事——这是人类教育实践的本真之义。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人说,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也好,教书育人也好,怎样的教师、怎样的教育才有更好的效果?无疑,学识水平、教育艺术固然不可小觑,然而与学生的情感融洽较之前两者,应该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而与学生具有融洽情感的根源就在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博大的真诚的爱,有了这种爱,学生才能消除传统文化造成的师生角色隔膜,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的可近可亲可信可敬,由衷地爱上教师进而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使教育事半功倍,收到最佳效果——这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

如何书写师爱的故事?笔者想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小女孩摘了校园里的一朵玫瑰。校长亲切地问她:“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摘这朵花呢?”小女孩回答说:“我奶奶生病了,我跟她说‘学校里的玫瑰花开了’,她不信,我想摘一朵让她看看。”听了小女孩的话,校长说:“你做得很好!虽然摘花不对,但你是送给奶奶,这说明你是孝敬老人的好孩子!”说着,校长又从花园里摘下两朵美丽的玫瑰花,递给了小女孩,对她说:“这一朵是送给你的,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生了你这个好孩子。”这位校长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无独有偶,平民教育倡导者陶行知曾经这样“处理”一位打架的同学:一次课间,王友同学用泥块砸同学,陶行知(校长)正好见了,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王友很早等在门口准备挨训。可令王友十分意外的是:陶行知对他的教育没有半个字的教训和斥责,相反,从开始到结束的双方对话中,先后赏给了他四颗糖果,分别用以奖励他的守约守时——能够准时到达办公室;听从劝阻——让他别再打人时他便立即停止了;正直善良——能够勇敢地惩治(打)那些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的男生;知错就改——明白自己打同学是错的并主动要求校长惩罚自己。两位教育家,两件小事,诠释的就是教师的大爱,书写的就是师爱故事,这样的故事,饱含着教师对孩子的真情真爱——尊重孩子的人格,赏识孩子的优点,呵护孩子的心灵,包容孩子的过错,消除孩子的忧虑;这样的故事,能让聪明的孩子读懂教师的真情真爱,感动教师的真情真爱,并在享受这份真情真爱中,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有了故事,教育生活就不再枯燥,教师生涯就充满诗意,学生就会激发其潜能,彰显其个性,成就其愉快而充实的童年。

责任编辑:杨孝如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Growth in Stories

LIN Xuan-long & YANG Min-fen

(Yixing No. 2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Yixing 214206, China)

Key words: story; story about knowledge; individual story; teacher-loving story

作者:林宣龙 杨敏芬

第三篇:转化中学体育学困生的教育故事

【摘 要】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既是体育教育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一线体育教师必须面对的事实。对此,体育教师要通过关爱和激励,区别对待。通过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加体育课并进行讨论,是转化体育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转化;学困生;体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最快、最敏感的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学生保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对他们健康成长乃至一生的健康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學生的体育成绩并使之爱上体育,爱上运动,就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故事一】2013届初三毕业生王某同学,少年患有骨质疏松, 跑完1000米需5分35秒。在体育课上只要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膝关节就承受不了。在摸清情况后,我从未歧视过他,放弃过对他的关爱、辅导及鼓励。每当该生膝关节疼痛时,我就减少他的下肢运动,让他做一些膝关节以上部位的练习,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以保持体力,进行体育理论教学,做他疗伤的医生,课余时间同他一起擦药、热敷;当该生膝关节适应时,我专门制定了一套对他适合的训练。通过六个月系统的训练,该生在2013年4月22日体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中不负众望,在1000米测试中跑出3分43秒的好成绩。

爱是学困生转化的启动机。因此,教师对学生要适时激励和关心爱护:“学困生”在学习掌握技术动作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学困生”,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差”的帽子,要分析情况,不要随意或恶意地批评或指责,同时告诫同学,对“学困生”不能歧视,不能冷嘲热讽,应对他们耐心辅导、正确引导,做他们的知音,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宽阔的胸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学困生”的教育应宽容又不放纵,严格要求但不苛刻;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地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效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

【故事二】在2016届初三毕业生中,有两个女生在800米的测试中只能跑出7分30秒的成绩。其中的杨同学身高1米6,体重48公斤,因父亲常年在外奔波,缺乏父爱,家庭教育一团糟,也不明白锻炼对于健康的意义。该生从小就不喜欢锻炼,一跑步肚子就疼,经县医院检查无大碍。我深入了解该生后认为,身体强弱是先天决定的,与锻炼关系不大。在对其进行思想工作之后,效果非常明显,加上平常的关心和锻炼,该生在体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上800米的检测中,跑出3分41秒的好成绩。至于另外的黄同学身高1米6,体重50公斤,因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很少参加体育锻炼。

在了解情况之后,我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对策。对策一:与家长促膝谈心,列举锻炼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和意义,敦促家长进行教育。对策二:邀请家长早操时段亲临学校陪跑。对策三:请该生的好朋友对其进行劝说。对策四,布置体育作业,让其收集关于“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方面的信息。在2016年3月29日参加初中体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该生在800米跑的测验中取得3分34秒的好成绩。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且情况千差万别,对不同的体育学困生应有不同的教法。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不能千篇一律。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深入了解,注意“困”源所在,转变家长的观念,尊重、关心学困生,使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体育学习,时刻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不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营造一种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是可以大幅度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的。

【故事三】2016届初三毕业生季某,身高1.76米,体重95公斤, 跑完1000米需用时5分45秒,因缺乏锻炼,脂肪多,自身体重偏大,腿部肌肉力量不足,身体素质差,致使上体育课很吃力。面对这一状况,我邀请了该生的家长参与体育课,使家长和学生认识体育学科丢分的后果,最终在家长的陪跑、劝说、鼓励下有所转变。通过五个月系统的训练,该生在2016年初中体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中以3分43秒的优异成绩轻松过关,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

家校合作对体育学困生的转化、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家校合作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目前对体育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运动能力的提高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来改善。

学校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定期邀请家长参加体育课并进行讨论,亲自参与到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中来,切身体验孩子上体育课的各种状态,了解孩子的健康水平、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天赋与自信、不足与疑惑。同时学校可借助家长的力量,帮助体育学困生建立锻炼兴趣,掌握动作要领,完成练习任务,实现中考体育满分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刘翠兰. 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0).

[2] 杨磊. 浅谈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 中学体育网,2003(1).

[3] 蒋铭. 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的思考与策略[J]. 中学体育网,2003(3).

作者:李志雄

上一篇:质量控制论文范文下一篇:证券市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