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制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以机制设计理论为视角,审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发现其存在信息沟通效率较低、议价成本较高等信息效率较低的问题,以及企业“免费搭便车”、行业协会“作用弱化”等利益相关者激励不足的问题。

第一篇:教育机制论文范文

创新教育人才工作机制

恰当合理的荣誉是推动专业人才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创建教师专业荣誉制度,创新教育人才工作机制,是推进宜昌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需要,也是破解宜昌教师队伍发展困境的现实需要,更是完善教育人才工作机制的改革需要。近年来,宜昌市教育系统不断加大教育人才工作力度,以推动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制度为突破口,从人才管理各流程出发,积极创建教育人才工作系列制度,创新全流程、系统性的教育人才工作机制。

2015年,宜昌市正式出台了《宜昌市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制度》及系列配套制度,构建了专业分系统、晋升讲梯次的教师专业荣誉体系和全流程系统性的教育人才管理主体框架。市级各系统教师专业荣誉称号、层级如下表:

[系统&荣誉层级&一级&二级&教学系统&宜昌名师

(学科教师)&宜昌市学科

带头人&德育系统&宜昌名师

(班主任)&宜昌市明星

班主任&教育管理系統&宜昌杰出校长&宜昌市明星

教育管理者&]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才选拔机制

统一规定专业荣誉选拔对象。教学系统专业荣誉选拔对象为在岗学科教师(含兼任副校长及以下教学管理工作的学科教师)或教研员,德育系统专业荣誉选拔对象为在岗班主任,教育管理系统专业荣誉评选对象为在岗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杰出校长评选对象仅限学校正职校长)。

统一制定专业荣誉评选标准。依据教师专业标准,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水平、教育创新能力等专业要素,统一制定各级各类专业荣誉称号的参评条件、量化评审标准,先后制定《宜昌杰出校长量化评审标准》《宜昌名师量化评分细则》等。

统一实行逐级梯次晋升制度。宜昌名师原则上在宜昌市学科带头人、明星班主任中选拔产生;宜昌杰出校长原则上在宜昌市明星教育管理者中选拔产生。

统一规定人才选拔的工作原则和方式。选拔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师德、知识、能力、业绩并重的原则,业内公认和社会公认的原则,统筹兼顾、一线教师为主的原则;选拔采取教师自荐、学校推荐、组织评审的方式进行。

建立跟踪培训的人才培养机制

为助推教育人才专业发展,依据教育人才发展层级,建立配套的培养培训工作机制。

全面实施宜昌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和名校长培养工程。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以“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宜昌市明星班主任”和“宜昌名师”等优秀教师为对象,设置中小学名师培养项目、明星班主任培养项目和专家型教师培养项目等,建立螺旋上升的梯队培养结构,力争培养一批中小学专家型教师。

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以“宜昌市明星教育管理者”和“宜昌杰出校长”为对象,设置中小学优秀校长培养项目和中小学名校长培训项目,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等形式,力争培养若干在省内外知名的杰出校长。

2015年以来,共投入培训经费90余万元,培训“宜昌名师”“宜昌杰出校长”等教育人才500余人次,有力推动了教育人才的专业发展。

建立引领示范的人才使用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教育人才引领示范的基本职责,要求其必须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引领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发挥其在立德树人、学科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完成相关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培训的任务等。

二是加强教育人才工作平台与机制建设,积极创设市、县、乡、校多层级,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校本研修、专题研修等多形式,形成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重点探索创建宜昌名师工作室和宜昌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截止目前,共创建3批27个宜昌名师工作室和首批2个宜昌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积极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制定系列配套制度,如《宜昌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宜昌职業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宜昌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指南》等。保障经费投入,每个名师工作室在工作周期内拨付工作经费10万元。提供系列管理服务,开展名师工作室初期创建工作检查、工作培训和工作考核等。

三是大力提升人才资源辐射信息化水平,以宜昌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建立教育拔尖人才和宜昌名师工作室的教育空间,实现教育创新成果及时有效的辐射和传播,进一步提升教育拔尖人才使用效益。

建立动态调整的人才管理考核机制

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建立教育人才联系制度,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与教育人才经常联系,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帮助解决相关困难,要求所在学校和单位应为教育人才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供便利;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教育人才的工作岗位、职务、职称变动情况,进修学习、出国考察、参与重大活动情况,要求所在学校和单位及时上报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

建立年度绩效考核机制,将教育人才履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建立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各县市区教育局按照相应职责对所辖的教育人才进行专项年度绩效考核,考核情况及时上报市教育局。市直属学校和单位的教育人才考核工作由市教育局直接组织。目前已经完成全市第一层级教育人才“宜昌名师”“宜昌杰出校长”的2015-2016年度绩效考核工作,认定40名宜昌杰出校长,包括优秀14名、合格22名、不合格1名、取消荣誉称号3名;239名宜昌名师(学科教师),包括优秀79名、合格158名、取消荣誉称号2名;105名宜昌名师(班主任),包括优秀20名、合格75名、取消荣誉称号10名。第二层级教育人才“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宜昌市明星班主任”和“宜昌市明星教育管理者”的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正在进行中。

建立届期管理机制,对获专业荣誉称号的教育人才队伍实行届别管理制度,每3年为一届。

建立科学的教育人才奖补淘汰机制

明确规定教育人才在任期内享受以下待遇:管理期限内,鼓励各地按照相关规定,将教育人才纳入党委、政府人才管理部门的管理范畴,发放一定数额的教科研津贴,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纳入政府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在晋升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时,同等条件下教育人才优先评聘;评选国家、省、市更高层级的专业荣誉称号的推荐对象原则上在宜昌名师、宜昌杰出校长中选拔产生;在党委、政府及人社、教育等部门的综合性评先表彰时,同等条件下教育人才优先推荐;在省、市级校长教师高端培训的安排上,教育人才优先。明确规定教育人才的退出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教育人才的专业荣誉称号及相关待遇: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受到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的;有违反社会公德行为、造成社会影响的;有弄虚作假、谎报工作经历与学术成果的;专项年度绩效考核不称职的。教育人才调离其相关专业工作岗位,教育人才的专业荣誉称号及相关待遇也自行取消。

夯實教育人才产生的厚实基础

教育拔尖人才是引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力量,具有较高整体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拔尖人才产生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打造本土教育拔尖人才队伍,必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夯实教育人才产生的厚实基础。

一是完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2015年4月中旬,宜昌市组织召开了全市首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推进会,全面实施该市首个教师培训战略性行动计划——《宜昌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不断加大市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近两年,市级集中培训投入经费共计430余万元。全面实施教师培养培训十大重点工程,近两年,实施市级教师集中培训项目38个,培训教师6597人次,新高考专题培训、名校长培训、“青蓝工程”等项目受到参训学员和基层学校的一致好评。健全市、县、校三级运转高效、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制度规范的教师培训工作管理机制。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探索确立了“问题导向、专家引领、互助协同、实践反思、共享发展”的教师培训模式,突出实践与反思两大基本环节,坚持班级建制的分段反思培训与专家授课的短期理论集训相结合,优秀人才的长期跟踪培训与基本素养的定期全员轮训相结合,高等院校的高端培训与基层学校的实践培训相结合,专业竞赛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网络远程研修与面对面集中培训相结合。不断规范宜昌市级教师集中培训项目管理流程,认真落实培训需求调研、培训方案设计、培训活动实施、培训绩效评估等环节,全面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积极创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机制。学校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校本研修是教师全员参与,整体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基础性制度。市教育局积极致力于探索和建立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机制。专门成立课题组,研究和制定中小学校本研修制度规范,出台《宜昌市中小学校本研修指南》。

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基层学校,充分認识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意义。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提升为目的,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种常态化的专业研修行为。我们将校本研修看作教师从事教育教学专业工作的分内之责,看作打造现代化学校的重要内容,看作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求着力构建校本研修工作的评价激励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把校本研修工作情况作为教师专业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努力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专家团队、教师的专业发展合力。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领导。注重统筹规划,协同实施,校本研修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统一领导下,由各级研训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各中小学学校具体组织实施。注重校长负责,落实到人。中小学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立足本校实际,制订科学可行的校本研修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我们将校本研修与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每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研修计划。注重建立团队,专家引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加强校本研修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布局均衡、结构合理、数量适当、水平较高的教育人才队伍,为校本研修提供人才支撑。各学校立足本校、吸纳外智,成立学校教师校本研修指导团队,为教师研修活动提供及时、全面、有效的帮助。注重加大投入,强力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的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对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各中小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的政策,确保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积极为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创造条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面向全员、整体推进,区域协作、资源共享,以校为本、突出特色,聚焦课堂、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建立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宜昌市中小学校本研修指南》,出台校本研修工作评估细则,加快建立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基本制度框架与评价体系。

三是探索建立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评价激励机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教师自我意识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充分尊重和唤醒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组建“宜昌市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评价激励机制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评价激励机制,以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坚持发展性原则、诊断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采取模块化、积分制的管理与评价方法,积极探索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和标准。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制定发展目标,厘清存在的专业不足,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个人与组织共同进步”的局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宜昌市教育局教师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 徐世兵)

作者:刘艾华 赵运兵 王明铸

第二篇:基于机制设计理论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摘要]以机制设计理论为视角,审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发现其存在信息沟通效率较低、议价成本较高等信息效率较低的问题,以及企业“免费搭便车”、行业协会“作用弱化”等利益相关者激励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策略:一是提高校企合作的信息效率,包括搭建校企合作沟通与协调机制、健全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制度;二是构建校企合作的激励相容机制,包括构建选择性激励机制和不完全劳动力市场机制。

[关键词]机制设计理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潘丽云(1979- ),女,浙江温岭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何兴国(1980- ),男,湖北荆州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博士。(浙江 杭州 310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经济新常态下‘校政企’在人才培养中的联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6SCG15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度课题“新制度主义理论视域下的职业院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研究”(项目编号:19YJC880031)和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地项目“校企合作机制及政策保障研究”(项目编号:2018JD10)的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以职业院校和政府为主导,形成了一条供给引导型(准市场)发展路线。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等诸多困境,可以说校企合作仍旧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更是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置顶宏观政策层面。从制度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其实质就是合理合法地建构合作机制的过程。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已有相关研究多侧重管理学视角,对校企合作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及角色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事实上,校企合作具有跨界性,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学问题,需要多视角分析。就经济学视角来看,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是双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场域中的市场行为,其必然遵循着一定的经济规律。借鉴机制设计理论,从校企合作的信息效率和各参与主体的激励相容等方面,发掘我国校企合作机制中的固有缺陷,并进行合理的机制设计,能够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机制设计理论要义及适切性

机制设计理论由赫维茨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较好地回答了“什么样的经济机制才是好的”的问题。借助此理论,人们可以确定最佳和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助于识别在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效,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效。概括地說,经济机制理论所讨论的问题是,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设计出一种使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机制设计者的既定目标相吻合的管理机制。无论是整个经济社会的制度设计,还是具体经济组织管理,机制设计理论都具有适应性。

借助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为分析各种形式的组织或配置机制提供统一框架,着重解决与信息、激励相关的问题,核心在于关注“如何在信息分散及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包括两大核心思想:一是信息效率(Informational efficiency)。信息效率是关于机制运行的成本问题,是关于经济机制实现既定社会目标所要求的信息量多少的问题。信息效率要求所设计的机制只需要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和较低信息成本。机制设计理论认为,实践中可以从一个经济机制信息空间维数的大小来评价机制的好坏。从这个角度出发,机制设计过程就是针对想要实现的既定社会目标,寻求既能实现此目标,又要信息成本尽可能小的设计过程。在赫维茨看来,任何机制通过信息传递运转,可以说是一个信息交流系统,而信息传递是存在效率和成本的,效率的高低意味着成本的高低。因此,高效的机制以信息的高效率、信息空间的维数越小越好为追求。二是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激励相容由赫维茨在1972年提出,他认为如果参与者在给定机制下如实报告自己信息是其占优策略均衡,那么这个机制就是激励相容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对自我利益有所追求的同时,机制实施的客观效果也能够达成既定的社会目标。在机制设计理论看来,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一致是社会常态,并且信息不完全、个人自利行为下隐藏真实信息的假定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在信息不完全的假定下认为,除非是在获得收益的情况下,否则参与者一般不会真实地显示自我个人真实信息。因此,机制设计理论希望,制度或规则的制定者在不能了解所有参与者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制定一个对每个参与者都激励的规则,使参与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达到设计者所设定的整体目标。

虽然机制设计理论起源于对经济机制的考察,但具有一般方法论的价值,体现了不同机制的共同属性。机制设计理论不仅提供了机制好坏的甄别标准,还提供了机制构建的策略。机制设计理论具备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对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无论是经济管理问题,还是社会管理问题,如企业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等,机制设计理论都能提供良好的分析框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是机制在教育领域的具体问题,作为方法论的机制设计理论具有一般化的指导意义。以机制设计理论为视角,探讨校企合作机制具有较强的适切性。

二、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审视

(一)校企合作信息效率较低

任何机制内部都存在信息传递,可以说机制是一个信息交流系统,而信息传递是存在效率和成本的,高效率意味低成本。对于高效的机制而言,自然追求信息的高效率,也意味着信息空间的维数越小越好。就当前我国校企合作机制而言,仍存在信息沟通效率较低和议价成本较高等问题。

1.校企合作信息沟通效率较低。无论是在校企合作的谈判阶段,还是在校企合作的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双方为了促进合作目标的实现而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流,但信息传递受到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双方如果没有完善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保障,则很难做到信息完全对称,这会影响到双方的合作。当前,在校企合作达成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校企合作信息的发布和获取渠道均较为单一,大多数由学校主动联系或企业主动寻求,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合作供求信息对接效率较低,政府、行业协会、社会服务机构在校企合作信息沟通上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同时,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面对现实问题或冲突时,其信息沟通或协商还是处于浅层次,主要通过私人关系协商解决,制度化的信息沟通和解决机制仍未有效建立。

2.校企合作议价成本较高。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重要体现,由于校企双方主体性质差异及信息不对称,使得校企双方对于合作相关事项的达成及实施过程的议价成本较高。教育系统的学校和社会经济系统的企业,就职业教育育人而言,是两类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特性和目标。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正式开展合作以前,必然要对双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合作的条件、违约的赔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磋商,这一过程不仅需要花费校企双方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会涉及相关法律法规问题。例如,围绕着教育目标的确定、学生的受教育权、企业资源投入、企业的合理回报、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管理与安全等充满着利益博弈和讨价还价。这可以说是我国当前校企合作还是以企业提供师生生产实训基地、安排企业技术人员等浅层次合作形式为主,而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目标确定、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深层次的合作相对比较少,在技术研发、员工培训等领域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意愿也不强的重要原因。随着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校企合作议价成本较高这一问题也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二)利益相关者激励不足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作为教育举办者,职业院校作为教育办学者,对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较高。但是,企业基于投入成本等自利因素考虑,往往存在“免费搭便车”现象,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行业(企业)与教育的分离,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也存在“作用弱化”现象。

1.企业“免费搭便车”。职业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就使得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存在“免费搭便车”现象。企业是理性的经济组织,追逐经济利益是其本质属性,在是否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上取决于企业的投入成本与收获之比。在当前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中,在其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付出成本和努力后,没有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招聘或高薪“挖人”的方式引进自身所需要的技能人才,从而一方面能够享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高水平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能逃避校企合作培養技能人才过程中所需的成本。没有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同样可以不劳而获,故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另外,贝克尔将技能划分为通用技能和专门技能,认为在完全劳动力市场中,雇员会自我投资通用技能,并成为投资受益人,而企业投资通用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提供的多为通用技能培训,而非专门技能教育的情况下,企业在通用技能培养上的投资难以得到补偿。

2.行业协会“作用弱化”。行业协会是本行业内所有企业的自治组织,代表了行业的共同利益,是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与纽带,理应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办学及校企合作中发挥出天然的组织优势,在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后,随着行业(企业)与教育的分离,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存在弱化现象。一是校企合作的组织优势没能充分发挥。有调查表明,只有22%的样本企业通过行业组织获得合作信息,大多数校企合作都不是通过行业协会达成的。二是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不足。由于行业协会在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弱化,行业组织在行业人才培养上参与度不高、话语权不高。有调查表明,90%以上的样本认为行业在当前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不足,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三、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策略

(一)提高校企合作的信息效率

信息效率的高低是衡量机制好坏的重要标准。我国校企合作机制创新,需要将校企合作的信息效率纳入政策视野,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对校企合作的信息成本进行创新设计,以降低校企合作的信息成本,保障校企合作的高效开展。

1.搭建校企合作沟通与协调机制。信息的沟通与协调机制是校企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企合作其他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当前,健全校企合作的沟通与协调机制,意味着降低合作所需要的信息成本,包括降低信息的维度、获利信息的便利性、增强合作各方信息的对称性等,最终提高校企合作的信息效率。对此,一是建立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或理事会,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二是构建教育和产业的沟通与协作机制。三是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教育主管部门的中介桥梁作用,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各类网络和现实的合作交流平台,同时做好信息统计、合作信息发布等,搭建校企合作信息的发布渠道和促成机制。

2.健全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制度。职业教育质量标准是引领职业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也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完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有利于消除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建立清晰、明确、统一的校企合作的质量和规则信息,有利于提高校企合作的信息效率,降低校企合作谈判成本,以及合作过程中的摩擦,进而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澳大利亚在此方面具有成功的经验。在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下,澳大利亚构建了以国家资格框架、国家质量培训框架、培训包为核心的质量框架体系,提高了校企合作的信息效率,为TAFE学院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支持。

当前,我们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吸纳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课程标准、不同类型校企合作的培训标准,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还应完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形成教育界和产业界共同认可的质量标准,并根据社会和产业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建立校企合作双方的共同预期和教学资源,增进共同理解,有效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合作更好地开展。

(二)构建校企合作的激励相容机制

如何提高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利益相关主体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做到激励相容是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创新的重要内容。对此,可以通過选择性激励机制设计和不完全劳动力市场机制设计等,构建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激励相容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动力机制。

1.构建选择性激励机制。所谓选择性激励机制,是一种对集体成员赏罚分明、区别对待的机制。在奥尔森看来,理性的个体寻求自身利益,很容易产生“免费搭便车”行为,使得个体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采取选择性激励机制设计,运用强制性或其他某种特别手段,促使个人为集体共同利益而行动,是破解“免费搭便车”行为、构建集体行动机制的有效策略。

针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免费搭便车”的自利行为,以及职业教育社会准公共产品性质的特点,可以进行以下选择性激励机制设计。首先,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例如,继续面向全行业所有企业征收职业教育发展经费,以此明确和实现全行业所有企业承担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其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构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例如,在征收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实现财政买单,激励行业组织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购买服务可以包括行业定期发布人才需求预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等。对于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校企合作的形式从财政上给予一定的生均补贴,以弥补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的投入成本,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构建不完全劳动力市场机制。进行一定程度的不完全劳动力市场机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校企合作培养的技能人才的自由流动,能够较好地保护参与企业较高程度地享受校企合作培养的技能人才,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与技能培训的关系,阿西莫格鲁(Acemoglu)等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在不完全劳动力市场中,员工的报酬低于他们的边际产品,员工在一般技能上的收益具有部分专门技能的特点,这使得企业能够较高地享受投资的收益,促使企业产生较大的投资动力,愿意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例如,德国双元制中企业参与学徒培训,就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阻碍了技术工人获得与其边际产品等值的期望工资,这使得雇主可以从其投资的培训中获利,提高了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一定程度的不完全劳动力市场机制设计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通过行业内部的工资谈判和协商制度、强化行业协会对于企业间“挖人”行为的监管、压缩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等,增强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进而为企业参加校企合作自我培训员工提供有利环境。例如,我国江苏太仓地区大量德资企业共同从薪酬等方面约束和限制挖人行为,在内部形成区域不完全劳动力市场,有效地保障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也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二是可以通过学生和企业的培训协议约定(包括双方关于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等),建立信用约束和可信承诺关系,增强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特别是在当前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对于培训企业的履约意识,通过不完全劳动力市场机制,保护培训企业的公益,增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郭其友,李宝良.机制设计理论:资源最优配置机制性质的解释与应用——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经济学理论贡献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1):1-8.

[2]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90-93.

[3]李俊.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基于公共选择理论与劳动经济学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2-58.

[4]刘晓,徐珍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问题转化与发展取向——基于30年来学术期刊载文情况的计量分析与可视化识别[J].教育学术月刊,2016(4):74-81.

[5]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43-148.

[6]田国强.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学,2003,2(2):271-308.

[7]王恒,桂庆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本源新探——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的审视[J]. 江苏高教,2013(4):140-143.

[8]奚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及补偿机制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 (33):43-50.

[9]朱慧.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评介[J].浙江社会科学,2007 (6): 188-191.

[10]Acemoglu D,Pischke J S.Beyond Becker:Training in Imperfect Labour Markets[J].Economic Journal,1999,109(453):112-142.

作者:潘丽云 何兴国

第三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机制探析

[摘 要]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集中体现对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巨大功能。探索两者融合的机制关键在于分析其融合的基础、条件及实现融合的途径,这对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及实现教育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融合

[作者简介]孙新,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讲师(陕西宝鸡 721007)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社会进入后现代工业化时期,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科技发明层出不穷。尤其在21世纪,以生物基因工程和网络信息为特征的高新技术,有力地改造和塑造着人类社会。当人们津津乐道物质文明繁荣昌盛的时候,却发现人类精神迷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这使得仁人志士忧伤感怀,思索更为严峻的人的地位和精神价值等诸多问题,呼唤复兴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有机融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认识能力有限,人们在进行社会实践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技术能力和人文情怀没有明确的区分。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主体人通过理性思维认识客观世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从此,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形成科学技术能力为主题的科学教育走进学校。大学教育本应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集大成,但由于功利价值观念作祟,人文教育长期不被重视,丧失了唤醒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的最根本功能,成了人们追求利益的知识工具。英国学者C·P·斯诺认为,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确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但两者之间并非不可愈越,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抗与主体人对人和社会,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有关,而两种文化的融合、两种精神的重构要从教育方面人手。

1.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又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涵人的知识、技能、方法、个性、精神、道德等多方面的发展,那种认为只能依靠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提升人精神层次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而否定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更是对科学的一知半解。如果说,在人类社会物质生活不丰富的时代,注重科学教育的功利价值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21世纪,单纯进行科学教育,忽视其非功利价值,旁落人文教育则不是的代和人发展需要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在物质生活极端丰富的今天,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精神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人之所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和至关重要的,失去了精神的人,视追求物质为生命最终存在的人,充其量是物质的奴婢,精神的弃儿,不能理解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另一个方面,物质的需要又能保证人生命的延续,失去了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人的生命将不存在,社会就要灭亡。可见物质和精神对于人和社会是同等重要的。人类只有极大的丰富物质生活资料,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恰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基础,是高等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

2.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教育存在的最终目的,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依赖教育的良性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又具有内在一致性,这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另一个基础。随着科技进步,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提高得很快,有力地改善了人类生存状况,但同时人类主体精神并未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升,相反,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关系屡屡被打破,这迫使人们思索人的精神地位和价值。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科学不是万能之物,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还需要人文。事实上,实施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文价值是解决人和社会、自然问题的有效手段,它可以还原人的本来面目、发挥人的本质力量,使人的主体精神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实践,从而解决人的精神问题和诸多社会问题。可见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于人和社会发展十分有意义。高等学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对人与社会、自然有正确的认识,增强科学能力,完善道德结构,培养优秀品质,使学生立足社会现实,超越社会现实和自身现实,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3.教育是解决人与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教育与人发展之间的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表明,教育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能解决人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尊重教育规律并按教育规律办事是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进一步完善教育的必然要求。如果只注重科学教育,漠视人文教育,它所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缺乏人文教育的“物质人”、“技术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也不是现代社会和教育终极目标实现所需要的人;如果只重视人文教育,轻视科学教育也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能培养出缺乏理性思维和科技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不能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历史证明,任何只重视人文教育或科学教育的教育,都不是完整主义上的教育,不能完全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基于教育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条件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不仅具有融合的基础,而且也有融合的条件。

1.教育的内部条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教育活动的全部,两者能够融合还在于教育自身具有融合的内部条件。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教育最初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活动,人们通过打猎、制造石器等活动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技艺,同时,又教会他们逐步学会礼仪、礼节并养成粗浅的道德规范,可见,教育本来就融合了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不可分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物质产品的逐渐丰富,文字的产生,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正规学校教育内容的分化,及人们进一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需要,学校教育才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重视人文教育或科学教育,人为的分割两者之间的联系。其实,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虽然在研究对象、日的、方法等方面不完全相同,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因其是教育的组成内容,在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等方面有相同的成分,这些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内部条件。其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实质上,只有具有主体

性的人,才能广泛吸纳人类文明的优秀遗产并发扬光大。其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过程具有同一性。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既遵循了教育过程的规律,又不同于人类一般认识规律,人文教育过程和科学教育过程都遵循了教育过程的规律,学生以学习基本理论为开始,再回到社会实践中检验,周而往复,以至无穷。其三,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的制约。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当代大学理工渗透、文理结合的学科专业、课程越来越多,两种教育融合的趋向日益明显。其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目的相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科学教育重在人理性的培育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养成,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

2.社会的外在条件。除上述融合的内部条件外,社会也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使得两者的有机融合成为可能。其一,人主体精神的失落,社会运行的无序,自然界无情的惩罚,固然是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失衡的挞伐,但也昭示着人们要重视两者的融合,促使人们反思现有的教育模式,提高人们对两者融合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这为两者的有机融合创造了认识条件。其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的提升,使高等教育已突破了马克斯·韦伯“价值无涉”的高等教育理念,大学已摆脱了“探求纯粹客观的学问和传播纯粹客观的知识”的角色禁钢,大学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拓展,社会要求大学不仅要学术自由、精神独立,而且还要关注学生道德养成、人格完善,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等。大学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学生在社会上的表现为中介的,这就要求大学要充分正视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实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贯通教育,使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成为一个逻辑推理严密、思维反应敏捷、科学素养较高、道德结构完善、创新意识较强、人格心理健康的现代化新型人才,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其三,要正确看待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在当前高呼复兴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的热潮中,不能对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持全面否定态度。科学教育固然有功利价值,但也有非功利价值,内隐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科学活动本身不全是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许多卓越的科学家为了科学而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以追求真理的无畏勇气,甘愿寂寞,独守青灯,甚至牺牲生命,推动了科学的不断发展,这种为科学勇于献身的行为体现了科学工作者高尚的人文情怀,这难道不是一笔丰富的人文精神财富吗?诚然,科学的高度发达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但不能以此抹杀科学的积极作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已深入人心,只要不是唯科学主义者,善待科学,尊重科学,以理性的态度认识科学,就能摆正科学在社会历史中的位置。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科学本身不具有功利价值,只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赋予了科学特别的价值取向,才使科学具有功利价值。这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思想条件。

三、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了融合的基础和条件,才使两者具有融合的可能性,两者在教育实践中的完全融合,还需要依托载体,以恰当的途径、合理的方式进行。两者的融合绝对不是两者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相互补充与包容,精神相互渗透和共生共存。

1.重建大学教育理念是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融合的根本途径。传统大学白成一体,以知识传授为己任,忽视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培养,不注重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养成,强行进行分科教育,培养所谓的“专才”;或以研究纯粹客观的知识自居“象牙塔”内,看不到无限广阔的社会需求,使大学教育走了两个极端,这与大学现代化格格不入。张岂之教授在《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提要》一文中指出;“教育家梅贻琦于1931年就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就职演说中说:大学校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可见在70年前,人们对专才教育理念早已产生了怀疑。在现代社会,要实现大学现代化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必须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要树立大学现代化必须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树立大学教育是实现人终身教育的起点而不是归宿的正确指导思想,以塑造人的现代素质为核心,促使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效融合,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实现社会现代化,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实现人和社会发展功能的必经途径。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创建新颖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深受前苏联高等教育体系的影响,中学教育提前分科,大学进行分科教育,人才培养以“专才”为目标,模式僵化、死板,严重地制约了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指导思想的实现,不利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彻底打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通识性基础上的专门教育,不仅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需要,而且也是现代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张岂之对竺可桢的人才培养思想作了精辟的总结与阐发:“大学如果只是为学生谋职业,其要求未免太低,大学是谋道,即追求真理,光大学术,推进科学的场所,因此大学应实行通才教育,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我国学科专业林立,行业办学盛行,单一性质大学过多,客观上给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带来了困难,但我们应以大学合并为契机,整合重组学科专业,提高学科专业综合性,增强学科专业的包容性,使其成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平台。要创建新颖的课程体系,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课程有机地融在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中去,增强课程内在的逻辑联系,做到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互动互补;要逐步改革课程内容,丰富其思想性和科学性,使课程内容蕴含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使两者相互渗透。

3.要从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人手,丰富教师的人文和科学知识,提升教师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正确的人文教育价值观和科学教育价值观,是高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前提条件。作为教育者,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代表社会的要求,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选择教育内容,控制教育进程,影响教育学生,可以说,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作为大学教师,要随着学科、课程综合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还需要有精深、扎实、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不管是哪一学科教师,都要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通过自己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文化修养、完善的人格、博雅的情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4.要改革微观教学管理体制,实行校际之间开放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有效手段。当前,要从实行学分制人手,大力开设通识性教育课程,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的诸如数理语言学、工程控制论等教材,争取开设一批文、理、工兼容的新课程,同时,要鼓励学生选修人文教育课程或科学教育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校际之间要打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将各自开设的公开选修课上网公布,鼓励学生跨校修读课程,并互相承认学分,进一步推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责任编辑:王庆玲)

作者:孙 新

上一篇:妇科肿瘤论文范文下一篇:cg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