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象的欣赏

2024-05-11

艺术形象的欣赏(精选九篇)

艺术形象的欣赏 篇1

一、艺术创作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构成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艺术创作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创作内容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艺术创作作品的内容是整个艺术创作的核心,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形式的方式和运用直接影响着作品内容的好与坏。而且创作作品的形式感受又具有其独特意义,作品形式本身具有符号意义,每个艺术创作作者具有自己特有的符号概念,在实际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创作作品的形式和创作符号即可判断出是哪个艺术家的创作作品;多种表现形式构成了艺术创作的内容,作品内容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内容是灵魂、是主体,艺术创作作品的内容折射艺术创作者的创作意图、社会感受。生动的内容会给人们以强烈的社会认知感受,进而反映出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如果只是强调艺术创作作品的形式,就“形式而形式”则创作作品的内容是空洞的,失去了表现的意义;反之要是忽略艺术作品创作的形式,也就是不讲究技巧,忽视了表达方式和有效信息传递,违背了艺术创作作品的创作发展规律,让作品黯然失色,失去了艺术创作作品的审美价值,没有了艺术创作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创作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创作作品的形式和创作内容构成了做作品的审美价值,审美价值也影响着作品的内容和构成形式。

二、艺术创作作品的形式与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创作的形式和画面内容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作品的审美价值。审美的客体必须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创作者在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精神性实质时,“艺术化完美的形式”是必须的。艺术创作作品传达艺术创作者的个人感受和满足一定审美需要而创作,艺术创作者在构图、创作感受、艺术造型的创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统一、自然、均衡、对比、融合等具象的形式感符号法则,使画面的对称、色阶、点线面、造型感、色彩均衡高度均衡的完美结合到一起。首先形成艺术创作作品的外在的形式感受,让艺术欣赏者进一步增强艺术创作作品的艺术美感,让人们抒发情感及感受,时欣赏者强烈达到强烈的较高价值的审美注意力,进而高度欣赏艺术创作作品。

艺术创作作品的形式与审美价值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艺术创作作品的审美价值决定着艺术创作作品的形式感受,相反,艺术创作作品的形式感受又影响着艺术创作作品的优劣。一幅优秀的创作作品是要具备艺术创作作者的较强审美价值和社会认识,同时还要具备较高形成画面的形式感受的技艺技术方法方式。优秀的创作作品的表现方式和构思,直接表现作品的好坏,甚至直接构成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艺术创作作品的形式感受和画面构成直接影响着创作作品的内容,同时也是艺术创作作品的是否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所以说艺术创作作品的审美价值就要求艺术创作中高度重视画面的形式感受,对画面的审美规律、审美形式、韵律感受等。艺术创作作品的构成和形式感受直接影响到艺术创作作品的审美价值规律。

三、艺术作品审美价值与艺术形象关系

艺术形象就是根据现实社会活动中多种社会角色和形象经过艺术创作者的生活再造加工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再创作具有高于生活品质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的含义是很多层次、多领域的形象。它可以是是人物、动物、风景、物品、活动场面等。艺术创作作品中人物、动物、风景、物品、活动场面等所有艺术形象完全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形象,它们共同构成艺术创作作品的整体的艺术形象。也可以成为艺术形象体。艺术形象同时也是文学艺术创造形式所反映社会人们生活的特殊艺术形式。艺术作品反映这个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表达就是艺术创作形象,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有机整合,相辅相成,相互贯通,并由艺术创作工作者创造出来的高于生活的特殊艺术成果展示。

创作艺术通过特殊艺术形式反映现实社会生活,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有机整合,相辅相成,相互贯通,并由艺术创作工作者创造出来的高于生活的特殊艺术成果展示。艺术形象可以分为多种表现形式。但是它们作为艺术创作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形式,创作艺术作品形象是艺术品的源泉和核心。艺术作品创作的最基本形象特征却是完全相同的。艺术创作作品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整体统一、艺术创作作品形象是画面形式和具体内容的相辅相成、创作艺术作品形象是共性与创作个性相互贯通的有机统一。以上三方面就构成了艺术形象的要素。

《蒙娜丽莎》是一幅世界著名画作。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画作中妇人的恬静、端庄。秀丽的长发、温润的神色、微微抿嘴的双唇,体态自然,有着女人不尽的“韵味”。美得让你又痴如醉。所有的一切,欣赏到最后你会发现最让人回味的还是画作中妇人的“微笑”。

但是,艺术家的创作,就是为了表现他们想要表现的创作作品的情感和社会经验,例如对社会的感受、认知、人情冷暖、体验、形成的社会观念等。当艺术创作者感受到、观察到社会、自然景物、甚至是一个静止的具体物品给他们做带来的较强认知感受的时候,给艺术创作者精神上极大的创作热情和灵感。艺术创作者就会以极大的热情通过这种“感受”进行创作作品的内容,暨“通过独有的形式美感表现作品内容本身”艺术创作作品不仅要求艺术创作者通过美的、韵律性的画面形式感受表达艺术创作作品的内容,塑造自己对社会认知的感受形象,艺术创作作品的精彩内容是以创作形式完成的呈现的。当艺术创作作品的内容通过独特的艺术形象表现形成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时候,也就自然的形成了创作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创作作品的审美反过来又直接影响了艺术创作的形式感受和作品的内容的构成。总之,凡是优秀的画面感受、充分的画面构成、生动的艺术形象创造了优异的艺术形式,丰富了艺术创作作品的内容,今儿形成了深刻创作作品意义,今儿造就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四、总结

我们研究创作作品的审美价值,还要了解创作者的社会感受,艺术创作的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形成优良的艺术创作环境,提高艺术创作者的审美价值,通过美的感受形成优秀的艺术形象,进而早就优秀的创作作品内容。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艺术形象的美感应该的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主观感受,以及自然舒心的客观形式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创作者通过高于当代社会生活意义的创作形式和内容塑造出较强审美价值优秀创作作品,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较强的社会感染力。优良的艺术形象和作品内容是创作作品的重要特征,让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完善自己的创作形象、进而创造艺术想象的更高审美价值,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孙文莲;有意味的形式——谈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追求[J];长城;2011,(6).

艺术形象欣赏之我见 篇2

关键词:艺术形象;欣赏;乐记;情绪;联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76-1

所谓艺术形象,是指一部作品所创造出的艺术人物、情境或意境,它可以是一个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也可以是一种情绪或意境,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表现出的英雄不屈不挠的精神,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得意之境;更可以是一段故事,包括序幕、发展、高潮、结局等,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运用了各种民乐器来表现一个为世人传诵、经久不衰的美好爱情故事,使情感中有故事,故事中有人物,人物中又有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或听到,感觉到一种形象,应多方位的感觉与思考。既然艺术形象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把握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简言之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音乐?

早在《乐记》中,作者就揭示了艺术形象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在《乐记》中指出,欣赏分为“审声”“审音”审乐”三个层次。“审声”就是指把握艺术表现手段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强度、时值、音色等,这一点是基础,因为“音”由“声”变化而来。《乐记》中有这样说过“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例如我们在第一次接触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听到进入主题的音乐是由小提琴奏出的,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小提琴代表主旋律,而且是协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由此,我们可以先通过小提琴的音色及音乐速度,初步感知到《梁祝》中藏入内心的细腻的感情表达。接下来是“审音”,即把握音乐的“文采节奏”之“饰”。所谓“文采节奏”之“饰”,则是指音乐作品中使用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比如在作品《兰花花》第四部分旋律中就使用了摇板手法,充分表现了主人公“兰花花”从地主周家偷跑出来的紧张心情,这样就与后面豁然开朗的紧张情绪形成对比,使矛盾达到高潮,充分表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恶处。第三个层次是“审乐”,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就是说不能光听音乐作品的“热闹”,而应通过热闹的表象来领会作品的“合”,通过想象与联想来听出作品的“合音”,弦外之音,从而得到情感体验,达到物我合一,产生共鸣。如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开始采用紧张的三连音烘托气氛,一下子就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同时,乐队的所有小提琴齐奏该旋律,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这时候,作为欣赏者应深切地体会出在熊熊的气势后面,隐藏着一种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因为该交响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后完成的,这需要的是一种英雄气概,一种奋勇向前,永不屈服的精神,我们只有体会出了这些情绪,才算真正把握了作品,真正做到了“审乐”。

其次,在欣赏过程中,音乐形象的情绪与欣赏者本身的情绪也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主体的情绪与音乐作品的情绪相类似时,才能更准确的体会出音乐作品的情绪,想象出音乐作品的形象。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知音难寻》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春秋早期时,伯牙善琴,经常弹奏乐曲给好友钟子期听,当伯牙心情高远,弹奏出的琴声辽阔宽广时,钟子期就评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当伯牙心情欢愉,弹奏出的琴声流畅悦耳,钟子期就论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能够通过琴声准确地了解伯牙的心思,以至于钟子期死后,伯牙就再也不抚琴,因为再也没有人像钟子期那样了解他的琴声,听懂他的心事。当我们的心情与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一致时,才能最准确地听懂音乐在诉说什么,在讲述什么。

最后,音乐的联想要素使我们获得审美体验的生命力,包括音色与力度。音色之所以能表达某种意义,是因为我们把它与某些事物联想在一起所致,例如圆号的声音把人带进森林或狩猎场,双簧管和大管的声音使人看到牛羊成群、草木参差的田园风光,二胡的声音使人富有月下凄凉孤单的心境。

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将联想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一部作品。全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描写梁、祝的相爱、抗婚和化蝶。开始是短短的引子,长笛在清朗的弦乐器泛音和轻柔的走音鼓震音的背景上,吹出秀丽的华彩句,使人联想起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明媚春光;接着独奏小提琴和木管乐器一唱一合的爱情主题,描写了梁、祝在草桥结拜的情景。在展开部中,故事开始有了转折,为了表现出惊慌不安的气氛和不祥之兆,大提琴和大管不断重复着一个阴沉而下行的音调,音乐急转直下,进入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了倾诉一般的插部主题,使人仿佛看到祝英台在梁山伯的坟前跪倒、泣不成声的感人状态。突然,鼓、板、锣、钹齐鸣,祝英台纵身投坟,音乐达到全曲高潮。最后,乐器重新奏出主部主题,表现出一种飘渺悠远的意境,使人联想起化为蝴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正在双双起舞。正是通过联想的作用,這部乐曲才能够如此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我们也只有通过联想才能够理解每一个音符所代表的情节和传达的意境。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余丹红.放耳听世界——约翰凯奇传[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谈声乐形象艺术的再现 篇3

形象性也是声乐艺术的主要特性之一, 但音乐的形象性又有很大的特殊性, 作为声音形象, 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它需要表演者与欣赏者一起充分调动审美感受力与审美创造力, 用全部身心去体验、联想、想像, 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象, 从而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与再现。

与此同时, 音乐形象又与戏剧形象、舞蹈形象、绘画形象、雕塑形象、书法形象、摄影形象、建筑形象、园林形象等其他各种艺术形象不同, 它不占有空间位置, 只在时间的流动中存在, 即“流动的建筑”。

由此形成不同的音乐理论:一种是戏剧性欣赏理论, 强调欣赏音乐的戏剧性内容;另一种是技术性欣赏理论, 也称之为“学院派欣赏理论”, 强调“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音乐美来自乐音的各种组合形式”;再一种是情感性欣赏理论, 强调音乐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

但不论何种音乐理论, 其共同之处都在于:音乐艺术最终实现的是欣赏者头脑之中的心理图像, 音乐形象是通过音响作用于人们的听觉, 给人以情感冲击力, 使观众由此产生联想和想像, 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艺术形象。

当然, 由于观众的经历、思想、兴趣、爱好、素养的不同, 同一首歌曲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形象, 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我的太阳》。”

歌唱表演艺术再现音乐形象, 主要是通过表演与歌唱塑造观众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可以感受到的音乐形象。如果说, 歌曲创作是塑造观众心中所有、眼中所无的音乐形象的话, 那么歌唱表演则具有塑造观众心中与眼中均设有的音乐形象的双重重任。

具体而言, 歌唱表演再现的音乐形象, 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再现, 指歌唱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将歌曲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给观众, 使观众通过联想与想像在头脑中形成人物形象。例如歌曲《纤夫的爱》, 男、女演员分别再现“小妹妹”和“哥哥”两个人物形象;又如《没有眼泪, 没有悲伤》, 女演员要再现韩英的人物形象。

第二类是动物形象。动物形象的再现, 指歌唱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将歌曲中的动物形象塑造给观众, 使观众通过联想与想像在头脑中形成动物形象。例如歌曲《两只老虎》, 就通过演唱者的虚拟、夸张等表演动作, 塑造出“一个没有耳朵, 一个没有尾巴”的两只奇怪的老虎的外形特征, 从而再现出老虎的音乐形象。

第三类是景物形象。影物形象的再现, 指歌唱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将歌曲中的景物形象塑造给观众, 使观众通过联想与想像在头脑中形成景物形象。例如歌曲《洪湖水, 浪打浪》就再现了洪湖的景物形象。

第四类是植物形象。植物形象的再现, 指歌唱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将歌曲中的植物形象塑造给观众, 使观众通过联想与想像在头脑中形成植物形象。例如歌曲《红梅赞》、《好大一棵树》, 就分别再现了梅花、大树等植物的音乐形象。

第五类是器物形象。器物形角的再现, 指歌唱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将歌曲中的器物形象塑造给观众, 使观众通过联想与想像在头脑中形成器物形象。例如歌曲《五星红旗》, 就通过表演再现了五星红旗的音乐形象。

文学类文本形象欣赏题解题点津 篇4

而散文的人物形象欣赏题更具有代表性

(得低分零分的极多)。

究其失分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阅读不得要领。

二、 未能遵照题干指令答题(或不理解指令要求)。

三、 不知从什么角度回答,或摘用原句,或同意反复,或漏点太多。

四、 缺少规则意识,混乱、啰嗦、无条理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是阅读能力较差,缺乏整体把握和信息整合能力。

二是缺少有效训练,以致不得解题要领,答不到点子上。

形象欣赏题有多种出题方式,或概括特征,或结合言行等作简要分析,或联系其他内容作答等等。因此,考试时必须严格按指令答题。题型举例:

典 型 例 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文段一

当年,他率领着一个北方部落,穿越中原腹地,跨长江,过洞庭,走进了一片神赐的土地。他用双手抠出荒草下的泥土,原本就是最懂得土地的他,使劲地揉搓着手中的闪烁着奇异光泽的黝黑泥土,喊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心愿:上苍啊,给我种子!呼唤中一只火红色的神鸟缓慢地飞过天空,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稻穗,穗上的谷粒一粒粒坠落在地上,炎帝(神农氏)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上苍啊,给我灌溉!呼唤中自然涌现了九眼泉井,井中的水脉彼此相连,他从一眼井中汲水,其他八眼井的水都会一起波动。上苍啊,赐我阳光!呼唤中,太阳立刻便发出光和热来,让五谷孕育生长,让天地间渐渐弥漫着成熟的味道……

(选自陈启文《天子坟》)

1. 此语段是如何塑造神农氏形象的?(6分)

文段二

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

吩咐长工

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

(选自琦君《桂花雨》)

2. 此语段刻画了母亲怎样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5分)

解析 这类题型是训练重点(分数不能小觑)。表面看,两题指向明确,信息区域易找,事实或恐非是。应注意几点:①第1题答案应包括手法和形象特点两个方面。

②“手法”是个很宽泛的概念,要视题而定,细看文段二,主要指描写手法。

③赋分分别是6分、5分,应分点,不可一点了之。

④要细读语段,不要漏点(参看答案,第1题第①点易漏,第2题“长年辛劳”一点易漏,而其它各点信息区域易找——见着重号)。⑤要认真组句,简洁明了,严密有序,通达流畅,用好整句。

答案 第1题:①想象:赋予神农氏呼唤上苍,有求必应的神力,突出其形象的神奇。②排比(铺陈):用整齐铿锵的句式(许愿的三个片段)突出神农氏初种谷物的艰难和执著。③细节描写:“双手抠出”“使劲地搓揉”,表现出神农氏对生长谷物的土地的热爱。(6分,每点2分;每点写出写作手法1分,写出形象特点1分)

第2题:长年辛劳、善良温厚、心地虔诚(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应 对 策 略

欣赏作品形象(大都为人物形象,但也有物象),我们要求:①阅题时,从题目读起,关注作者和注释,以便更好理解文章内容;读通原文(须两遍,不要急着做题,磨刀不误砍柴工),抓住首尾与过渡,大致

弄清文章结构;注意勾画圈点(作好标记,以便作答),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内容。②解题时,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重点及具体要求;确定好相关问题的答题信息区域;尽可能运用原语(特别关注关键言行等描写),

注意整合,如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也要转换好有关意思。③答题时,要有层次,按序依次回答;注意分值,有时可据此分点答题(不丢三落四);规范表达,答完后,还要复看,写畅文句,不要有病句或错别字。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记张自忠将军(节选)

梁实秋

一九四零年一月我奉命参加国民参政会之华北视察慰劳团,由重庆出发经西安洛阳郑州南阳宜昌等地,访问了五个战区七个集团军司令部,其中之一便是张自忠将军的防地,他的司令部设在襄樊与当阳之间的一个小镇上,名快活铺。我们到达快活铺的时候大概是在二月中,天气很冷,还降着蒙蒙的冰霰。我们旅途劳顿,一下车便被招待到司令部。这司令部是一栋民房,真正的茅茨土屋,一明一暗,外间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木桌,环列木头板凳,像是会议室,别无长物,里面是寝室,内有一架大木板床,床上放着薄薄的一条棉被,床前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架电话和两三叠镇尺压着的公文,四壁萧然,简单到令人不能相信其中有人居住的程度。但是整洁干净、一尘不染。我们访问过多少个司令部,无论是后方的或是临近前线的,没有一个在简单朴素上能比得过这一个。孙蔚如将军在中条山上的司令部,也很简单,但是也还有几把带靠背的椅子;孙仿鲁将军在唐河的司令部也极朴素,但是它也还有设备相当齐全的浴室。至于那些雄霸一方的骄兵悍将就不必提了。

张将军的司令部固然简单,张将军本人却更简单。

1.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第一段用了什么描写? 

2. 请概括人物的主要特征(两个字)。

3. 这段文字突出地表现了张自忠将军什么可贵品质?

【参考答案】

1. 侧面描写

2. 简单

3. 自奉俭朴、为官清廉

诗歌的艺术形象之我见 篇5

一、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一般地,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是通过语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能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的社会生活图景, 具有一定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 主要是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要按照一定的创作原则来创造具体的艺术形象, 以实现创作目的。

一首好诗, 也要通过诗的语言, 为读者描绘出一定的生活画面, 或刻画出某一阶层的有血有肉的典型艺术形象, 造成诗的意境。如果认为, 诗歌中的形象也必须是、完全是小说、戏剧所塑造的那种有名有姓 (当代小说尤其是短小之作中有部分也没有了, 只有A、B之类的代号) 的, “看得见, 摸得着”的, 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或者是描绘出来的某个具体生活画画 (自然景象和人的活动场景) , 那么, 有些以议论抒情为表现手法的诗就谈不上有什么“形象”了。如果认为, 艺术形象既包括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 也包括作为表现手段的语言的形象 (比喻、借代、拟人、拟物等修辞手法的具体表现) , 尤其是包括诗的字里行间, 即表面描写的形象和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中所蕴藏着的那个“形象”——含蓄的“象外之象” (唐代诗人司空图语, 主张诗要有“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 那么, 所有的诗也就都有形象了。这种“象外之象”既在诗中, 又在诗外。例如艾青在《礁石》一诗中所赞赏的“礁石”形象在诗中, “战士”的形象在诗外;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历代的封建君主在诗中, 今朝的风流人物在诗外。有的形象是无形的“形象”, 是只有思想、只有性格、只有感情的“形象”。

二、诗歌与其它文学体裁的艺术形象的差异

戏剧、小说和散文中的形象要求形神兼备, 要使人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戏剧表演时, 观众是身临其境, 亲见其人, 亲闻其声的) 。诗歌中的形象也力求如此, 尤其是叙事诗。

请看白居易诗中的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见《卖炭翁》) 。情景凄凉, 催人泪下, 激发义愤。

请看李白笔下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见《望庐山瀑布》) 。气势磅礴, 动人心魄。

艺术形象的美还有其他表现形式,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那样的优美;或崇高与优美相谐, 如毛泽东所咏之“梅” (见《卜算子·咏梅》) , 舒婷意象中的“橡树”和“木棉” (见《致橡树》) 。相对地, 这类形象的特点是形神兼备, 具体可感, 是“活”的。这类形象应该说是诗歌中的形象的主体。正如有位诗人所说的那样:“诗是有声的画, 画是无声的诗”。

然而, 并非所有的文学艺术形象都是形神兼备的。杂文中的人物形象就是类型化的, 甚至是漫画化的, 只求神似, 不求形似。诗歌中的形象有部分就是如此——是有神无形的含蓄的“象外之象”。

三、诗歌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

有人指出, 现在的诗歌 (主要指自由体诗) 有“散文化”倾向:议论入诗, 不讲比兴, 不讲形象思维, 没有诗的形象和意境, 有的只是抽象的概念和空泛的议论;句式太散, 没有节奏, 没有韵脚, 甚至没有标点;语言不凝练, 完全的大白话, 没有诗味。这样的批评无疑有一定的道理, 这种“散文化”倾向也的确只会模糊诗歌的特征, 使诗歌失去生命力。

诗歌固然要用形象思维, 要用描写、叙述手法创造具体生动的形象, 但并不排斥议论抒情。有的诗通篇几乎都是议论, 但也不失为好诗。例如, 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之一百二十五) :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个忧国伤时、有社会责任感的仁人志士跃然纸上。

又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格言诗《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这是名副其实的格言诗, 人生哲理诗, 字里行间, 闪烁着一个追求自由的勇士形象。

再看看当代青年女诗人樱子的《面具》:

儿童的世界里

没有你

便没有了乐趣

成人的世界里

有了你

就有了悲剧

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

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

通篇议论, 发人深省, 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戴着面具?

由此可见, 议论不是不可以入诗, 而是入诗的议论要深刻, 要富于哲理, 要有点睛之妙。尤其以形象的议论, 耐人寻味的议论为上;以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强烈的内心激情有机融合的议论为上。议论不仅可以入诗, 而且对诗歌来说很有必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 诗歌不大可能像小说、戏剧那样展示广阔的生活画画, 描写各种人物, 以此反映现实;在更多的时候, 它只是通过诗人对某些场景的直接感受去抒发感情, 感染读者。尤其重要的是, 议论能引起读者对生活的深沉的思索。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看到诗歌中的“形象”的外貌呢?我们听见“他”的声音就够了, 言为心声, “他”的声音足以表现“他”的形象。“他”的声音里已经有自然景象的艺术摄影, 有了社会生活的绘画, 有了鲜花、美酒和战鼓一般的音乐。“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何其芳语) , 诗歌具有“音乐的美 (音韵) ”, “绘画的美 (词藻) ”, “建筑的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 (闻一多语) 。可以说诗歌本身就是美的形象。

总之, 诗歌中的形象既有近似小说、戏剧中所塑造 (描写、叙述为主要手段) 的那种形神兼备的形象 (人物、景物) , 也有类似杂文中的只求神似, 不求形似的形象 (以议论、抒情为主要手段) ——含蓄的“象外之象”。这种形象也足以“惊风雨”, “泣鬼神”。

摘要:文学和其它艺术一样都需要塑造形象。诗歌艺术形象的表现特点及其与其它文学体裁的艺术形象的有明显差异, 这与诗歌这种文体本身的性质特征密切相关:高度概括, 比较含蓄, 多有“象外之象”, 弦外之音, 间接表现。

关键词:诗歌,艺术形象,表现形式,文艺理论

参考文献

[1]余德予.诗歌写作入门[M].花城出版社, 2001.

简析《家》中鸣凤的艺术形象 篇6

一、区别于其他女性形象的独特性

鸣凤出身于社会底层, 不同于《家》中的其他女性形象, 同样是悲剧性人物, 梅是有钱人家的小姐, 和觉新青梅竹马, 只因双方母亲在牌桌上闹意见, 她和觉新的爱情便被轻而易举地断送了。梅后来按照“父母之命”嫁给了一个不认识的人, 更为不幸的是她又青年寡居, 最后凄凉地死去。瑞珏作为少奶奶, 她的婚姻是在“家长主婚, 幼辈不得过问”的封建礼教下由家长们近乎游戏的“拈阄”方式决定的, 她温顺善良, 却惨死在“血光之灾”的谬说之中。

梅和瑞珏是封建大家庭的小姐, 而鸣凤却是一个身份地位的丫鬟, 鸣凤出生在封建社会一个贫苦的家庭, 自幼丧母, 又被卖到高公馆当婢女, 一干就是七年, 其间吃了不少苦头, 在她脑子里只有一种很简单的信仰, 那便是:“命啊, 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她认为命运的安排是无法抗拒的, 她只有忍受。十六岁, 花季般的年龄, 她也有许多天真美好的幻想:“假使我的命跟小姐们的命一样多好!”“她也曾梦想过精美的玩具、华丽的衣服, 美味的饮食和温暖的被窝。像她所服侍的小姐们享受的那样。”然而梦毕竟是梦, 一切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冰冷的现实一次次击碎她的梦想。她的出身也决定了在这个世界上, 她是没有地位可言的, 她只会是受剥削、受压迫的对象。

她的死如同她的生都是孤寂无助的。鸣凤的一生是“无奈”和“无助”交织的一生, 正是在这样凄苦的人生中, 鸣凤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悲凉。她知道, 在那个时代, 像她那样的人是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她已忍受了十六年, 十六年中命运剥夺了她的自由, 泯灭了她的希望, 甚至连爱的权力也不给她。正是在人生苦难的积累下, 她认识到自己是无法获得幸福的, 所以当不幸再次降临时, 她为自己选择了道路, 在湖中找到了归宿, 一方面求得自我的解脱, 另一方面也完成了人生的飞跃。

二、震撼人心的悲剧性

鸣凤身份决定了她和觉慧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 在门当户对的觉新和梅芬尚且听从媒妁之言, 父母之命, 不得相爱成眷属, 更何况三少爷觉慧和丫鬟鸣凤的爱情了。觉慧是鸣凤短暂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作者把他们的爱情关系同他们对各自命运的挣扎结合在一起描写, 使读者从关心人物命运的高度去关注他们的爱情生活, 从而深化了主题。鸣凤十分清楚自己与觉慧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她并不奢望与觉慧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而只希望能陪伴在他身边, 一辈子在公馆服侍他, 做他的丫头。她对觉慧说:“你不晓得我多尊敬你!……有时候你真像天上的月亮……我晓得我的手是挨不到的。只要一生一世在你身边就满意了。”鸣凤把觉慧看作生活的最大希望, 并把那份纯洁真挚的爱情当作精神支柱。鸣凤对觉慧的爱是无私的, 她的爱在含蓄中显露直白, 在细微中带着执著。然而生活对待弱者总是太残酷, 当她得知高家要把她送给冯乐山做姨太太时, “她的希望完全破灭了。人们甚至连她所赖以生活的爱情也要给她夺去了……那一线纯洁的爱情所带来的光明也给人家摧残了”。在孤苦无援的境地中, 她记起了觉慧的“誓言”, 企望觉慧做她的“救星”。当鸣凤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来找觉慧, 并渴望由此改变命运时, 一切好似没有开始便结束了一般。觉慧对鸣凤的事还被蒙在鼓里, 几天来他只顾忙着自己的事而忽略了鸣凤, 当他发现鸣凤满眼忧郁的神情时, 他便用温和的笑和暖心的话安慰鸣凤, 并承诺“再过两天就好了”。之后, “他一阵感情冲动, 连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 他忽然捧住她的脸, 轻轻地在她的嘴上吻了一下, 又对她笑了笑”。或许这一吻蓄含的力量太大, 让地位卑微的鸣凤无法承受, 此刻, 她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了觉慧对她的爱。“她终于得到了安慰, 得到了纯洁男性的爱, 找到了她崇拜的英雄, 她满足了。”她是一个极易满足的人, 尽管觉慧没有救她, 她知道, 即便觉慧救她, 也不见得救得了她, 所以她不愿让心爱的人因为她的事而苦恼, 她只愿自己为这份美好纯洁的爱情去付出。事实上, 也正是这份爱让鸣凤有了勇气和力量去选择抗争的路, 更加坦然地面对死亡。

鸣凤的愿望很简单, 她只是想和觉慧真诚地相爱下去, 而这只不过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美好的、朴素的、合理的理想追求。然而她这点可怜的要求, 在黑暗的封建王国里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于是,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酿成了悲剧冲突。

鲁迅论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不吝笔墨地着意刻划了一个从姿容到心灵全部美好的年轻女性形象, 同时又满怀深情地写了她美丽的青春怎样遭受到封建宗法礼教制度的摧残与蹂躏, 终至遭到被毁灭的悲剧命运, 煽动读者的情感, 引起人们对她们被毁灭的怜爱与痛惜, 激起人们对扼杀美好形象的凶手们的无比仇恨与僧恶。

参考文献

[1]徐慧娟.试论鸣凤悲剧处理艺木[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2 (5) .

[2]苏华.封建礼教下美丽的“牺牲”[J].安徽文学, 2008 (10) .

[3]鹿月华.永恒的鸣凤——试析《家》中鸣凤形象[J].现代语文, 2006 (2) .

语文教学的艺术审美欣赏 篇7

一.诗歌的审美欣赏

我国是诗的国度, 诗歌艺术是我国文学宝库的一朵奇芭。语文教学在诗歌的析解方面, 要净化学生的灵魂, 纯洁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在前人创设的浪漫意境中, 追求自身发散的、创造性的思维闪光。

1、诗歌教学的表意理解

高中学生, 学习诗歌的第一步是诗歌字、词、句、段的表意理解。只有理解了字、词、句、段的表意, 才能进一步深入到意境之中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 利用学生手头的工具书读懂诗的表层意义。

2、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审美欣赏, 才是教学的重点。这也是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最好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欣赏中, 并不是所有表象信息和情感信息之间的联系都建在直接的经验之上。许多表象和情感的联系, 被沉淀下来。由于传统的, 历史的, 文化的, 社会的原因, 这种联系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信息。见“春叶绿枝”而知春意浓浓, 生命勃勃, 见“秋果”而知丰收, 见“松菊”而知高洁, 见“松柏”而知友谊长青, 长城、大漠、瀚海总有苍凉的边塞情调;南浦、长亭、兰舟往往连结着离情别绪;夕阳、残月、秋霜常常沟通着凄苦的意韵……等等。

3、诗歌美的欣赏

学生理解诗歌的表意, 领悟诗歌的意境, 只是学习的第一步。诗歌教学, 最终要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美:意境美, 韵律美, 画面美, 情感美……等等。让学生在诗的美的意境中,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锻炼思维。诗歌是诗人多感的心灵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美的独特发现、独特感受、独特理解。诗饱含诗人的感情, 融会了自然美、社会美、人生美于内容之中。创设了和谐的意境, 学生在欣赏诗歌的美之时, 可以锻炼学生的情感知觉, 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

二.小说的审美欣赏

通过对小说中丰富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了解、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斗争的洞悉、对鲜明生动的人物情感心理的感受, 从而丰富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对人生的把握、对内心心理的调适。

苦难是人类进步的教师。一部《平凡世界》把人类前行于抗争与困苦之间的人性拼搏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读者的挫折阅历与对困苦的重新认识。而当前中学教育中, 受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挫折教育、困苦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语文教学特别是小说教学在这一方面, 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小说的审美欣赏应引导学生从心理、思维、情感体验上, 重新认识挫折与困苦, 达到理性的融情。

三.散文的审美欣赏

散文篇幅短小, 题材广泛, 散而不乱, 形式灵活, 长于抒情, 语言优美。它不仅有情韵律动的节奏美, 也有形象鲜明的画面美和直觉美, 更能表达和描写自然的绚丽与质朴、人性的善良与亲切、情感的纯洁与美丽。

散文所写之物不只是以人物为主, 也可广括景、物、事。在散文家的笔下, 万事万物都可以纳入抒情写实中。在散文家的眼中, 万般形象皆有情, 纯客观的描写很少。所以散文的形象具有强烈的作家个性情感, 融入了作家的理想形象美, 是作家心灵感受。而这种形象也是引导学生审美欣赏的最好材料。散文的描写广泛性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 散文的社会生活性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间接的生活阅历。散文的情感性更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净化学生心灵。而散文也正是以它的情感性, 让人深深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 使人的情感世界得以陶冶、丰富、净化和升华。散文是美文, 它最能体现人之常情, 也最能体现人类真善美的最普遍的情感。

谈舞蹈艺术的欣赏与评论 篇8

一、舞蹈欣赏

广大的观众, 也只有通过观看演出, 才能领略和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而从观看演出开始, 观众即进人一个舞蹈欣赏的审美过程, 并随着演员表演的步步深入推进, 激化自身情感与思想上的变化与共鸣。

1、舞蹈欣赏的内容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 表达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欣赏舞蹈作品, 不但是欣赏一种综合了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在欣赏舞蹈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社会生活本质与自然现象中的千姿百态;不仅欣赏舞蹈语言与演员肢体的美感形态, 同时也是在欣赏舞蹈律动中所传递出的情感体验与思想意境。这是观众在舞蹈欣赏中, 在审美思想和审美心理方面出现一种微妙的结合所产生出的艺术感应和感情互动。艺术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从艺术欣赏中人们触摸到了真实的生活, 并深刻地感悟到了那一刻真亦假来假亦真的意蕴与妙趣。

舞蹈的欣赏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即共鸣。当欣赏作品时, 作者通过艺术形象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给观众以感染, 激发观众思想感情的浪花, 使他们随着作者对生活的评价, 爱己所爱恨己所恨, 甚至不自觉地进入角色, 和舞台上的人物同喜同悲同命运。这种现象就是在舞蹈艺术欣赏中激发观众思想的共鸣和感情的交流互动。这正是舞蹈艺术作品带给人们的无穷魅力和吸引力所在, 也是舞蹈艺术永恒发展的动力所在。

2、舞蹈欣赏的过程

舞蹈欣赏的过程一般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步骤:

(1) 观舞品技, 悦目赏心。舞蹈是一种形式感和技艺性都很强的表演艺术形式, 所以观众欣赏舞蹈总是从观舞品技开始, 看看舞蹈演员的外形如何, 技巧有多高。

(2) 由形得神, 心领神会。观众渐渐被舞蹈所吸引, 从舞台上反复出现、不断更替、相互关联的各种形态中看到了人

(3) 渐入佳境, 心驰神往。随着情绪情节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观众的情思也走向深层, 深深地被舞蹈所感染, 有时甚至感同身受, 浮想联翩。

(4) 悟其意蕴, 明理净心。舞蹈表演已经结束, 但是舞蹈家创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却深深地留在观众的脑海里, 并通过这些鲜活的形象受到某种启示, 进一步净化自己的心灵。

3、舞蹈欣赏的条件

作为观众, 欣赏舞蹈应该要准备三个方面的主观条件: (1) 要了解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即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载体, 是一种在运动过程中表现生活、塑造人物、宣泄情感的艺术, 然后按照这种要求去欣赏舞蹈; (2) 要对各种舞蹈样式和舞蹈风格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从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舞蹈中领略到各自不同的特色; (3) 要有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主体情感高度开放的审美心境。具有这三项, 观者才会可能在一个高度、精炼、美化的动态中品味到作品的美感, 也才能够迅速地与作品内容产生情感交流和共鸣。

二、舞蹈评论

1、舞蹈评论的意义

舞蹈评论是人们以正确的美学观点, 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是舞蹈学中最活跃的环节, 也是促进舞蹈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而深刻的舞蹈评论对于舞蹈理论的发展、舞蹈创作与舞蹈家的成长, 以及舞蹈活动, 都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2、舞蹈评论的方法

舞蹈评论的范围是广泛的, 方法是多样的, 一般来说, 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形象描绘法:以简洁的文字, 形象地描绘舞蹈作品内容, 边介绍边评述。 (2) 分析品评法:对舞蹈作品的内容不作详细描画, 而是着力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等进行评论剖析。 (3) 书信对话法:采取书信交流或通过采访问答形式对作品进行评议。 (4) 展开讨论法:从作品的一点切入, 然后对具体情节、韵律和风格进行专题分析与探讨, 从中引发更多的议论和见解。 (5) 综合评论法:全面系统地就一台晚会或是一部作品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评述, 从学术和理论角度进行评论分析, 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与学术价值。

《祝福》中柳妈的艺术形象浅析 篇9

一、柳妈的形象特征

柳妈生活的时代, 帝制崩溃, 但封建社会本质并没有根本变化。她身份卑微, 贫穷辛苦、迷信愚昧;她可怜, 也可恨;她善良, 也残忍。是她给了祥林嫂致命的精神痛苦, 但她也是受害者。我们在痛恨她的同时, 更应痛恨那个时代, 更要剖析那样的社会。

1. 柳妈是可怜的。

柳妈的身份是佣人。在旧中国, 由于礼教束缚, 只有在家境衰微到难以维持生计或者像祥林嫂那样丧夫失子、走投无路的妇女才会出来帮佣。作者没交代柳妈帮佣的原因, 但是, 无论是以上哪种原因, 都可以说, 柳妈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 并且她的生活艰难。这从外貌描写中可得到印证:“打皱的脸”“笑起来”“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眼睛是“干枯的”。脸型瘦削, 眼神干涩, 显然衣食不足。柳妈“吃素, 不杀生, 只肯洗器皿”, 显然是佛教徒, 这也折射出她生活的辛酸。因为在宗教文化氛围薄弱的中国, 只有那些被生活压扁了的人才会本能地寻求宗教庇护。就像闰土感到没有出路, 寄希望于老天爷一样。所以, 我们可以想见柳妈苦涩压抑的处境。

2. 柳妈是可恨的。她的可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柳妈对祥林嫂的冷漠。按理说, 柳妈最能同情祥林嫂, 最愿意帮助她, 因为她们处境相似身份相同。但事实是, 柳妈对祥林嫂的痛苦是冷漠的。并且这种冷漠是依照层次逐渐加重的。当祥林嫂开口向她倾诉丧夫失子之痛的时候, 柳妈却“不耐烦地看着她的脸”:“祥林嫂, 你又来了。”在这里, 人类与生俱来的同情心令人心痛地粉碎了。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层次是鄙夷。对祥林嫂再婚, 柳妈诘责道:“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 倒推说他力气大。”柳妈当然了解和她一样守着贞节观的祥林嫂是被两个男人和她的婆婆抢回去, 捆着上了轿子, 按着头拜堂, 并且在堂上拼死撞向几案, 以死来保护名节的。她非但对祥林嫂的婆婆和小叔子没有一点愤慨, 反而呵责祥林嫂。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对祥林嫂人格的鄙视和自我优越感。第三层次是把玩祥林嫂的伤痛。在鲁镇的人们都已熟透了祥林嫂的经历, 她的悲苦经大家咀嚼了许多天, 早已变成了渣滓, 人们心灵正无聊的时候, 柳妈将祥林嫂头上伤疤的秘密宣扬出去, 使得“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但祥林嫂从他们的“声调和笑容中也知道是在嘲笑她, 所以总是瞪着眼, 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 整日闭着嘴, 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伤疤, 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到这里, 祥林嫂成了鲁镇的一个笑柄, 被迫与世人隔绝, 这当然是柳妈的“成就”。

所有人包括柳妈, 都承认祥林嫂可怜。可是为什么还要撕开她的伤口把玩呢?推测有两种原因: (1) 柳妈在鲁镇的地位无足轻重, 她借传播一个不幸人的故事来赢得关注。 (2) 柳妈和大家一样, 需要谈论别人的是非来满足心灵空虚。至此, 柳妈对祥林嫂伤痛的态度, 由漠视到鄙夷再到把玩, 不得不让我们对这个原本可怜的女人产生厌恶。

更可憎的是, 柳妈的封建迷信思想直接摧毁了祥林嫂的精神支柱。柳妈要祥林嫂到庙上捐一条门槛, 赎回今生再婚的罪过。祥林嫂今生已经受够苦头, 只期望死后可以安宁, 现在柳妈告诉她死后不但不得安宁, 还要经受更大痛苦, 这对她是何等的精神摧残。为了拯救自己, 她毫不犹豫地用了“历来积存”的“十二元血汗钱”捐了一条门槛。但更可怕的是, 她发现即使捐了门槛, 主人依然不让她参加祭祀活动, 依然认为她不干净。祥林嫂精神上的最后一条支柱折断了。一夜之间, 两眼空洞无神, “消尽了先前的悲哀颜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 最后倒毙在主人祝福时刻的漫天风雪之中。与其说是鲁四老爷将祥林嫂赶出家门, 使她潦倒而死, 不如说是柳妈对她进行了精神虐杀而死。

3. 柳妈也是可悲的。

首先肯定柳妈不是坏人, 正如作者所说, 柳妈是个“善人”, “不杀生, 吃素”, 这是旧社会善良人最具代表性的善行。柳妈劝说祥林嫂捐门槛, 完全出于对她来生的拯救。柳妈宣扬她额头伤疤时, 也绝没有料到会将她推到与人隔绝的困境。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 她的传播是非, 飞短流长, 我的理解是———恶意不足, 粗俗有余。那么她的可恨之处怎么理解呢?鲁迅先生深刻而痛心地道出我们的复杂情感———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因为说到底她也是一个受害者。

首先, 她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 死守贞节, 所以才有对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的残酷建议, 但绝对是善意的批评, 进而鄙夷她的人格。在她的意识里, 祥林嫂改嫁虽是封建秩序的产物, 但后果必须由自己承担。其次, 她对祥林嫂的冷漠态度正是封建等级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折射。

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和伦理道德使得柳妈并不能深切体会祥林嫂的悲苦, 反而以为这些悲苦是她当承受的, 更没有自觉意识到自己正和祥林嫂同样被压迫, 本应该联合起来斗争, 反而将不幸者的悲苦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柳妈这一具有代表性思想, 揭示了封建礼教怎样和迷信结合起来, 对劳动妇女进行残酷的愚弄乃至不流血的虐杀。

二、柳妈形象所承载的社会意义

在旧社会, 像祥林嫂这样再嫁以后又成了寡妇的妇女, 她的命运早已注定。正如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 都一样把她往死里赶, 是一样使她感到精神痛苦。”在小说特定环境中, 由谁告诉祥林嫂有关地狱一切, 给她精神上最后一击才最合理、最具深刻意义呢?是主人吗?不, 像鲁四老爷这样伪善的封建统治阶级代表人物, 根本不屑于拯救她的灵魂。是鲁镇上那些先以听祥林嫂遭遇为满足, 继而又对此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的人吗?不, 被统治阶级长期奴役, 精神麻木的他们也不会来开导祥林嫂。只有柳妈, 因为她“善”, 又和祥林嫂朝夕相处。在小说所的环境中, 换上另外任何人来劝说祥林嫂, 都会使读者觉得缺乏必然性, 合理性。

作者在刻画了整个鲁镇的人对祥林嫂不幸命运的漠视之后推出柳妈, 意在借这一形象对无处不在的腐朽封建思想做生动而深刻的抨击。这是小说主旨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 从分量上说, 柳妈是个小人物;从意义上说, 柳妈绝不是小角色。

柳妈自私, 对苦难同胞冷漠, 对自我不幸命运无意识, 封建思想愚昧, 在鲁迅笔下的许多小人物身上都有折射。比如, 《孔乙己》中那些以孔乙己头上新伤疤逗乐的短衣帮;《阿Q正传》中那些跟在游行囚车后怀着看热闹心情看阿Q行刑的民众;《药》中用烈士鲜血做成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的华老栓, 他们都是“和自己同命运的同胞”的不幸命运的看客, 甚至在无意识中亲手将同胞送上断头台, 在不自觉的情形之下做了封建社会虐杀劳苦人民的刽子手。正是基于对这种国民性的深刻认识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鲁迅先生才弃医从文, 毅然走上了医治中华民族灵魂的艰险道路。

直到今天, 我依然能感觉到中国人际关系“群而不和”的阴影。表面上, 大家和和气气, 热热闹闹, 实际上人心距离相去甚远。对于危难, 我们难过同情激动, 真正的行动又在哪里呢?白岩松曾撰文说, 他多次参加“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 一次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看到观众们也是如此。回到生活, 他感到大家的善良打折, 热情减退, 他深感遗憾。他问:“难道仅有感动就够了吗?”我想, 能感动或许只能说良知尚存。良知让我们看到美好的希望, 真正美好的到来则是需要行动。善良, 是行动。今天, 虽然封建制度已被推翻, 但“做别人命运的看客”的意识肃清了吗?而我以为这正是东西方文化的一大差异。这是今天重读《祝福》, 再析柳妈形象特征的真正意义所在。

摘要:柳妈生活在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依然浓重的辛亥革命之后。此时帝制虽已崩溃, 但社会本质并无多大变化。柳妈身份卑微, 贫穷辛苦、迷信愚昧;她可怜, 但也可恨;她善良, 但也残忍。是她给了祥林嫂致命的精神打击, 但她也是受害者。我们在痛恨她的同时, 更应痛恨那个时代, 更要剖析那样的社会。

关键词:小说《祝福》,柳妈,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黄玉捷.当前我国社会心理状态及其疏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上一篇:青年奥运会下一篇:整合远程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