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象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艺术形象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舞蹈艺术有舞蹈艺术的形象,舞蹈音乐有舞蹈音乐的形象,二者结合形成了舞蹈这一神奇的艺术,她既是流动的画卷、吟诵的诗歌,又是可被聆听的交响音乐。在享受舞蹈美的同时,人们既能看到画面的壮观,又可读到诗歌的韵味,还可听到音乐的奔泻,所以神奇。因为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门类,包含很多,研讨的东西也很多。本文就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两者统一问题,说点沮浅的认识。

第一篇:艺术形象论文范文

运用空白艺术塑造人物形象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世界上最短的微型小说,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这篇小说出手不凡,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运用空白艺术,抓住了读者的心理:地球上怎么就剩下最后一个人了呢?谁在敲门?为什么敲门?空白艺术的运用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从而使小说充满了吸引力。

所谓“空白”,是指作品中字面上没有写出的、需要读者想象、联想和体味才能领会的内容及思想。“空白”一词最初源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指的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境界,如马致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音乐在演奏过程中有时也会在高潮中突然暂时停顿,从而造成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写作如同书画、音乐一样,并不能用有限的语言把丰富无限的客观对象穷尽,而必须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进一步体味、升华。

一.描摹外貌

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深入人心,空白艺术应该功不可没。文中以时间为线索,先后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肖像,通过肖像的变化来展现人物命运和精神状态的变化。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家时,“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第二次,“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第三次,“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刻画祥林嫂的肖像时,没有做面面俱到、细致入微的精笔刻画,仅寥寥数语,言简意赅,抓住眼睛的变化,强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一次比一次残酷的迫害、打击、摧残。这种简洁、白描式的刻画,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二.描写语言

鲁迅在描写人物语言时,同样善于运用空白艺术。小说《祝福》在写祥林嫂初到鲁镇,在“四叔”家里帮佣不久,就被“婆婆”抢了回去之后,对“四叔”有两次语言描写,第一次是“‘可恶!然而……。’四叔说。”后来听到卫老婆子的解释、道歉和许诺“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后,有了第二次语言描写:“‘然而……。’四叔说。”这里,四叔两次说到“然而”,就戛然而止,后面究竟要说什么呢,两处“然而”之后的内容相同吗,这就为读者留下了空白,激发读者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对四叔这个道貌岸然的封建卫道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中学生在描写人物语言时,一定不能繁冗拖沓,要简洁凝练,学会用最简单的语言传达最多的信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的空间。

三.展示动作

动作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成功的人物的动作描写具有以一当十,言简意赅的空白之美。

孙犁的《荷花淀》写到正在编芦苇的水生嫂听到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的消息时,这样写到,“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手指“震动”这一动作描写,非常传神,“震动”不仅写出了苇眉划破手指,更写出了水生嫂心里的震动,写出了她没有心理准备,不忍丈夫离去的细微心态。这里,如果换用一段直接的心理描写,就显得太过直白,读者没有了想象的空间,文章就失去韵味了。同样的例子在鲁迅的作品里比比皆是:孔乙已的酒钱是“排”出来的,阿Q进城回来后酒钱是“扔”出来的,康大叔把人血馒头“塞”过去,七斤嫂生气时给七斤端饭是“操”的。这一“排”一“扔”一“塞”一“操”, 可谓精炼之至,内蕴丰富。

中学生在进行动作描写时,就要择其扼要,删除余赞、枝节,留下大量空白,与言简意赅之中有力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空白的艺术魅力。

四.刻画心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写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过来后,有一段心理描写,“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五处省略号,留下五处空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去理解去填满,这种写法,使得“桑娜”这个形象更加真实,从而也更感人,起到了“此时无声更有声”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巧留空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陈卫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作者:陈卫玲

第二篇:舞蹈艺术形象应与舞蹈音乐形象相统一

舞蹈艺术有舞蹈艺术的形象,舞蹈音乐有舞蹈音乐的形象,二者结合形成了舞蹈这一神奇的艺术,她既是流动的画卷、吟诵的诗歌,又是可被聆听的交响音乐。在享受舞蹈美的同时,人们既能看到画面的壮观,又可读到诗歌的韵味,还可听到音乐的奔泻,所以神奇。因为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门类,包含很多,研讨的东西也很多。本文就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两者统一问题,说点沮浅的认识。

一、舞蹈艺术形象

舞蹈艺术形象是由舞蹈的文学形象和舞蹈的表现形象相结合形成的。大家都知道,舞蹈是通过人体动作姿态的表演,再通过眼、脑、心对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思考与体验,用精炼的形象和技巧,集中某些特点,叙述和塑造一些有个性的人物和故事,而当这些人物和故事产生舞蹈诗、舞蹈小品、舞蹈剧的时候,舞蹈艺术形象就展现在广大的观众面前了。

在舞蹈艺术形象产生的过程中,舞蹈的文学形象极为重要,什么是文学形象?说白了就是舞蹈的文学剧本,它和舞蹈中的音乐一样,是舞蹈的灵魂。舞蹈不仅仅是用肢体语言来表演,而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文学性。文学,她是诗歌、小说、散文;舞蹈,她是人体、动作、姿态。舞蹈表现要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提炼一种内在的思想、深沉的涵义,还要有可舞性。在舞蹈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舞蹈的文学性占据主要位子,有时候不光是对日常生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舞蹈文学性的理解,如何让舞蹈艺术形象具有文学性,具有深刻的意境,具有较强的感召力、生命力,那就要善于把握日常生活中的亮点,到人们的情感世界中去寻觅、发现,展开遐想与思维的翅膀,去获取灵感,产生激情,让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唯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文学性的舞蹈艺术作品。

在塑造舞蹈艺术形象的同时,舞蹈的表现形象也是舞蹈艺术的一个要素,她是在舞蹈文学形象的基础上,通过舞蹈家的直观感受,以人体动作的色彩、线条、神韵作为手段,来渲染和表现主题,吸引人们对生活情景的自由联想。在舞蹈艺术作品中,舞蹈表现形象的情感活动为主体意识,通过客观规律,通过各种技巧的走向,在表现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把情感活动提升到第一位,由它来左右舞蹈构思和创作,要真正达到表现形象的深度,必须从认识上通过形象思维,在舞蹈家的表演中塑造真正的舞蹈艺术中的表现形象,而这种形象的产生是建立在舞蹈文学形象的基础上的,从而达到与舞蹈文学形象的有机结合,产生舞蹈艺术的艺术魅力。

二、舞蹈音乐形象

舞蹈音乐形象是由主题音乐形象和情绪音乐形象相结合而形成的。舞蹈音乐形象,在舞蹈艺术中同舞蹈文学形象一样的重要,是舞蹈中的主心骨,没有音乐的舞蹈是没有灵魂和色彩的,因此舞蹈更需要有有声的音乐来依衬。说到舞蹈音乐形象,首先是主题音乐形象。主题音乐形象是在一个舞蹈作品中贯穿始终的主线,舞蹈的表现形象是沿着这根主线并在文学形象的支配中进行拓展延伸的。主题音乐形象是非常明朗,她是舞蹈文学形象的解释,观众通过听、看来享受舞蹈艺术。在舞蹈中主题音乐形象是多种的,作曲家是根据舞蹈文学形象提供的文学内容进行创作,不管是舞蹈剧、舞蹈诗,还是舞蹈小品都有主题音乐形象,这当中包含着情节、人物、故事叙述的内容等等,英雄人物有英雄人物的主题音乐形象,反派人物有反派人物的主题音乐形象,主要人物有主要人物的主题音乐形象,一般人物有一般人物的主题音乐形象。如芭蕾舞蹈剧《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有洪常青的主题音乐形象,吴清华有吴清华的主题音乐形象,南霸天有南霸天的主题音乐形象,其他如《白毛女》、《沂蒙颂》等也与此类似。而情绪音乐形象则不同,情绪音乐形象是在主题音乐形象的发展中行进的,情绪音乐形象包括很多,如激烈的、缓慢的、快乐的、痛苦的、美好的、丑陋的、抒情的、发泄的、庄严的、豪放的、喜的、悲的等等,这些都是在主题音乐形象的空间中,根据舞蹈表现形象的需要对舞蹈艺术进行丰满,使舞蹈的形象更具典型化、个性化、更具强烈的艺术感召力。主题音乐形象和情绪音乐形象结合,形成整个舞蹈音乐的形象,然后与舞蹈艺术形象结合一体、才能达到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

三、舞蹈艺术形象与舞蹈音乐形象的统一

前面说了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的粗浅概念,下面说说二者之间的统一。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其舞蹈艺术形象与舞蹈音乐形象应严丝合缝、珠联璧合,这样才能使人们对舞蹈这门综合艺术,达到更深层的了解,并为她那超越寻常的艺术魅力而陶醉、倾倒。

我们试将一则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和狼》改编成一个童话舞蹈小品,时间五分钟左右。首先请A先生作为舞蹈文学形象的改编者。A先生认为原故事中的文学性非常清楚,其精髓是“人不能上狼的当,一旦上当便会被狼吃掉”。根据这一中心和故事中提供的人物形象进行人物设计。首先寓言故事的名字叫《东郭先生和狼》,那么东郭先生和狼自然成为主要表现形象,经A先生和B舞蹈编导商榷,另外的猎手和农民可采取二角一饰方法处理。在确定好文学形象和人物表现形象后,下面请C先生为《东郭先生和狼》的童话舞蹈小品作曲。C先生认为虽然是5分钟的舞蹈,却五脏齐全。既要有主要表现形象的主题音乐,也要有一般表现形象的主题音乐并赋予他(它)们个性和特点,于是C先生对东郭先生和狼以及猎手进行主题音乐形象设计,通过人物分析,C先生认为东郭先生是个老实憨厚、仁慈之人,骑着毛驴,晃晃荡荡的这一形象并为他设计(23 23 2176 56|12 12 1765 10|)……的主题音乐形象,而狼是狡猾的,它总是改变不了凶恶狰狞的本性,于是C先生为狼设计了(654 3|3 6654|3-|2343 4344|45·|5-|)……主题音乐形象。而猎手是一个精干灵敏的人,应以寻觅、搜索的姿态来表现他,于是C先生给猎手设计了的是0052|3-|3.5 3432|3-|3 051|2-|2.5 5|21 |20|55 55|55551)……主题音乐形象。在三个主题音乐形象设计完毕后,接下来C先生将根据舞蹈文学形象提供的内容和B先生舞蹈编导对舞蹈表现形象的整体设计的全过程进行作曲,而后,这则童话舞蹈小品的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就基本统一了。

在多年之前,有一则舞蹈小品《担鲜藕》曾轰动全国的专、业余舞坛,这是一个反映江南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得大变化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舞蹈,她是通过村姑踩藕、担藕、卖藕的舞蹈艺术形象把农村的新貌展示给观众的。舞蹈上演后给全国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舞蹈表现形象非常明快,意境也很深刻,舞蹈家表现也很生动。但采用的音乐却是江苏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民歌《拔根芦柴花》。尽管这首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情绪形象和舞蹈形象也一致,但本人认为从完整的音乐形象来说不够统一,《拔根芦柴花》与《担鲜藕》是两回事,在江苏来说,《拔根芦柴花》是苏北民歌,舞蹈《担鲜藕》是出自苏南,村姑的打扮都带有苏南风情。音乐情绪和舞蹈情绪相吻合,不一定风格意境相吻合。如果采用苏南音乐音调,作曲家再根据舞蹈表现形象进行作曲,我以为更统一、更完整、更吻合。应该说《担鲜藕》是靠舞蹈的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而不是整个舞蹈艺术作品的全部。可能人们不会去计较音乐形象的贴近,且情绪形象已经把握住了,所以人们一般不会再去深究,这也只能作为我一个曲作者的一种看法罢了。因为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如果只要求情绪吻合,那么在所有的舞蹈作品中只要遇上抒情的舞蹈形象都可以采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题音乐来表现,轻快的也都用《拔根芦柴花》,那么感觉就不成统一体,所以舞蹈艺术形象与舞蹈音乐形象有机结合才是舞蹈艺术作品的全部,否则则不然。当然本文只是从音乐形象的角度来谈。

作者:朱秀清

第三篇: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终极意义上,国家必然消亡。然而在人类历史上,自国家出现直到可见未来,国家一直是国际社会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存在,并且成为古今中外艺术家之精神召唤、文化归依、艺术抒咏的诗意家园。因此,当前学术界对于国家概念、国家意识、国家形象的呼唤以及艺术作品塑造我国国家形象诸范畴的讨论,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性这一国际语境下提高国家软实力、对内增强全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外弘扬我国国家形象的现实需要;在这场讨论中,我们提出“中国艺术与艺术中国”这个命题,意在通过中国艺术塑造“艺术中国”,在当代各类艺术中自觉承担起艺术地塑造中国形象的神圣使命,从而以更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更精湛的艺术创造,参与到当代中国全面构建国家形象的宏伟任务之中。

关键词:艺术作品;国家形象;塑造策略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终极意义上,国家必然消亡。然而在人类历史上,自国家出现直到可见未来,国家一直是国际社会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存在,并且成为古今中外艺术家之精神召唤、文化归依、艺术抒咏的诗意家园。因此,当前学术界对于国家概念、国家意识、国家形象的呼唤以及艺术作品塑造我国国家形象诸范畴的讨论,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性这一国际语境下提高国家软实力、对内增强全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外弘扬我国国家形象的现实需要;在这场讨论中,我们提出“中国艺术与艺术中国”这个命题,意在通过中国艺术塑造“艺术中国”,在当代各类艺术中自觉承担起艺术地塑造中国形象的神圣使命,从而以更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更精湛的艺术创造,参与到当代中国全面构建国家形象的宏伟任务之中。

一、艺术作品与国家形象的现实思考

在当前关于全球化语境中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个性、文化走向等诸问题的讨论中,有两种意见较有代表性。一种认为,随着全球化所推进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民族文化也将相应地趋向同化,甚至认为,由于美国在世界各领域的霸权地位,所谓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实即美国化;另一种意见由美国当代学者亨廷顿所提出,在他看来,未来世界文化的总体格局应以世界各国的文化冲突为主导特征,并且,这种文化冲突还将愈演愈烈。

对于上述这两种意见,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所谓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实质昭示的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个性正在以美国文化为导向的全球化浪潮中迅速地、大面积地流失,而亨廷顿所谓的文化冲突加剧说其实是针对世界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为维护本民族文化所作的各种努力,站在美国文化的立场上,为美国文化的霸权地位所作的理论辩护并为之出谋划策。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有着悠久的历史、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保持住自己的文化传统、资源与个性,如何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彰显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特色、伸张自己的文化诉求,以及如何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平等对话的同时为整个世界文化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等,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文学艺术急需研究的关键问题,而有关“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的探讨以及“中国艺术与艺术中国”这一命题的提出,也正是中国艺术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

1.1 理论界关于“国家形象”的界定

所谓“国家形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已有若干探讨,综合考察各家的学说,关于国家形象的阐述,较早也较有影响的观点是,“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参见管文虎著《国家形象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在其后的探讨中,认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参见杨伟芬著《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的意见比较普遍;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构成国家形象的基本要素应包含物质要素、制度要素和精神要素三个方面:所谓物质要素,“是指支撑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和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其中既包括疆域、人口、自然资源,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体育等综合国力要素”;所谓制度要素“包括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实行上述制度的各种机构设施以及个体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形式等”;所谓精神要素“包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两个层面的内容,它是国家形象在国内民众的文化心态及观念形态上的对象化”参见张昆著《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185页。。

综合上述意见,结合“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这一具体论域,我们认为,所谓“国家形象”是指以该国的物质要素(包括自然、地理、民族及物质生产等)、精神要素(包括政体、国防、教育、科学、历史、文化及价值观念等)为内在基础、能引起关于一个国家整体想象的特定的具象符号。

1.2 国外公众与中国形象

作为备受世界瞩目的东方文明古国和当代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家形象在国外公众心目中已经形成了某些特定的形象符号。根据不少学者的考察,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有论者认为,“早期(14至16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多半是传奇和历史的结合,人们心目中的东方(中国)世界是一个神秘、奇幻、瑰丽的乐土”,17至18世纪,“耶稣会士的中国报道,展现在欧洲人面前的首先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文明之邦,遂成为启蒙思想家们理想的天堂”。然而就在这一时期,英国作家笔下出现了另一种否定性中国形象,“在他们看来,中国无异于一个野蛮、愚昧、异教的民族”参见葛桂录《“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一文,《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尤其是西方主流媒体对于中国形象要么缺乏了解,要么就是出于其战略利益需要,有意丑化中国形象。如英国媒体在编辑方针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常常“将中国描绘成落后、缺少民主、腐败成风、问题成堆的国家”参见江和平《英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一文,《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2期。,而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也“一直是消极、负面的,还经常用容易引起美国人敌意的标题、词汇或漫画”参见武曼兮《试析美国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及对策思路》一文,《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针对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隔膜甚至歪曲,我国学术界也曾从多方面予以批驳并提出过种种认识或设想。如有论者认为,目前对我国的形象定位大致应包括:“一,改革开放的形象;二,社会主义的形象;三,安定团结的形象;四,‘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五,爱好和平的形象。”参见王仲莘《论邓小平的中国形象观》一文,《福建论坛》,1994年第6期。另有学者指出,“中国国家形象最具代表性的侧面聚焦为‘和平崛起’四个字,这正是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战略目标所在。”参见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一文,《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国外、特别是西方公众对于中国形象的隔膜和误解,从一个特定侧面强化了通过中国艺术塑造“艺术中国”这一宏大使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真正的艺术创造和艺术经典足以超越意识形态偏见及民族、语言和文化隔阂,把一个“艺术中国”的诗意形象袒露在世界人民面前;这样的艺术魅力是不可抗拒的和潜移默化的,在它面前,善良人类对我国国家形象的种种偏见、隔膜和误解之逐渐被感化、被消融、被澄清,犹可期也。

1.3 塑造国家形象:全球化语境中艺术作品的重大使命

如何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需要中国政府以及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所有的领域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严格地说,近年来我国对“国家形象塑造”的理论研究与具体操作更多集中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新闻传播领域,而对文学与艺术这两个重要方面则有所忽略。事实上,塑造国家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我国今后的一切文学艺术不可回避的、首要的、长期的使命。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古典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一直到新中国的诞生,近、现代知识分子关于中国形象的塑造也曾有过一些言说,比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就曾提出过“少年中国”的主张。但总的说来,在现代艺术实践中关于“中国形象”的构建实质一直处于自在自为的阶段。即这一阶段的艺术作品虽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中国形象,却并没有有意识地追寻国家形象的构建。

二、既往艺术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从古到今数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和艺术家在运用舞台艺术、造型艺术等艺术形式塑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团结的古代中国形象以及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和平发展、团结和谐的现代国家形象方面,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和创造天才,涌现大量艺术精品,其成就堪称辉煌。

2.1舞台艺术中的国家形象

本文所说的“舞台艺术”,包括音乐、戏曲、话剧、舞剧等以舞台作为主要展示平台和传播空间的艺术样式。

2.1.1传统舞台艺术经典中的国家形象

由古代先民创造并传承至今的传统舞台艺术经典,例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古琴艺术、昆曲和新疆十二木卡姆,以各自的久远传承历史和辉煌艺术成就而在在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展示了中国“多元一体”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艺术哲学、表现体系和艺术构造上的鲜明独特性。此外,作为我国国剧的京剧以及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川剧、粤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皮影戏、提线木偶等地方剧种,作为我国“国乐”的传统民族器乐,特别是其中的琵琶艺术、二胡艺术、古筝艺术以及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等民间器乐合奏艺术,在其本体形态中无不透见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国际交往中已被当作中国形象的艺术符号。

即便是一首短小的民歌,也会由于它本身的音乐魅力或某种传承的机遇而被赋予了某种国家形象的寓意。例如《茉莉花》,不仅在国内各地广泛流传并有各种不同的变体,而且也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为歌剧《图兰朵》音乐的主要主题而在全世界广为人知,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同样地,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之所以被称为“东方小夜曲”,乃是因为其动人的悠长旋律结构中浸透了“痴情的等待,凄美的思念”这一人类最美好最纯净的情愫而感动了不同时代、不同肤色的人们,并将它与遥远的东方古国联系起来。

2.1.2现代国家以立法形式所确定的国家形象

在现代艺术中现代国家通过立法确定的指代国家的诗词和音乐,这便是国歌。国歌凝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宗教、地理诸多特征,是一国之国家理念、民族性格和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与国旗、国徽一样,在国际社会中,国歌是国家识别和国家形象的主要标志;在国内生活中,是民族认同和国家形象的主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通过立法形式确定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从那时起,它那战鼓般的节奏、号角般的音调和铿锵激越的诗情,不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居安思危,万众一心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每每回荡于国际交往的各种重大礼仪场合,在世界人民心目中一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

2.1.3现代中国音乐家所创造的国家形象

现代中国音乐家创作的某些经典作品,因其对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以及令人神往的音乐艺术魅力,而在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例如歌曲《歌唱祖国》(王莘词曲)的词情曲意充满对新中国、对五星红旗的由衷赞美和无比自豪,道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常在国内各种隆重场合被万众咏唱,因此自诞生以来便有“第二国歌”的美誉。

此外,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郑律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李焕之编配的合唱《东方红》,吕其明的管弦乐《红旗颂》等,由于它们深刻表现了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抒发出全民族内心最深切的情感,因此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国家形象的寓意。

2.1.4代表当代中国文学艺术整体发展国家水平的舞台艺术作品

更为大量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因其积极的主题内容与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当时我国同类艺术体裁的最高境界,不仅受到国内受众的热烈欢迎,而且在文学艺术国际交往中代表着中国文学艺术整体发展的国家水准,由此而具有某种国家形象的寓意。

这类舞台艺术作品,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何占豪和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钢琴协奏曲《黄河》、陆在易的音乐抒情诗《祖国,我可爱的母亲》、朱践耳的《第十交响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舞蹈《红绸舞》、《荷花舞》、《孔雀舞》,话剧《日出》、《雷雨》、《茶馆》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以及越剧《梁祝》、豫剧《穆桂英挂帅》、黄梅戏《女驸马》,民族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和《江姐》以及歌舞剧《刘三姐》和严肃歌剧《原野》等等,都从不同侧面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和生活化为精湛的代表各个历史时期国家水准的舞台艺术精品,国内外观众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产生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美好联想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近几年来文化部、财政部施行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际上也是舞台艺术之国家形象的塑造工程,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舞台艺术形象在国内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当代文化的创造成果、在全国和世界人民面前树立并强化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在近四年的评选中诞生了大批优秀的舞台艺术精品,其中川剧《金子》,话剧《商鞅》、《黄土谣》、《立秋》,越剧《陆游与唐琬》,豫剧《程婴救孤》,桂剧《大儒还乡》,京剧《贞观盛事》,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舞剧《红梅赞》、《妈勒访天边》、《红河谷》,歌剧《苍原》,以及杂技歌舞《依依山水情》,悬丝傀儡《钦差大臣》等,堪称现阶段各种舞台艺术形式的国家最高水准的杰出代表。相信经过艺术家的精心打磨和市场检验,一定会从中产生能够引起国家形象联想的真正艺术精品。

2.1.5舞台艺术大师与我国国家形象

20世纪以来,在舞台艺术各领域诞生了一批艺术大师,而京剧大师梅兰芳、话剧大师老舍和曹禺、音乐大师贺绿汀等,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些艺术大师身上,不仅凝聚了中华文化精神和艺术哲学,体现了我国当代艺术家对人生、对社会、对艺术的深刻思考、独特体悟和精湛的艺术创造力,其艺术造诣、人格魅力代表着各自领域的最高成就,而且,他们的名字和经典作品早已享誉国际、蜚声海外,被视为中国艺术乃至中国国家形象的指代符号,在各国人民心目中常常把他们自然而然地将他们与中国联系起来,并把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当作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2.2造型艺术中的国家形象

本文所说的“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工艺美术及设计等不同艺术品种。

2.2.1传统视觉艺术经典与现代国家形象符号

五千多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创造了许多视觉艺术的经典,它们充分地体现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承传至今,在国际范围内,它们最能引起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联想和崇敬,同时,也最能起到强化对现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和认同的作用。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和国家形象的象征。在这方面,中国龙、长城、远古的青铜器、秦代雕塑的兵马俑、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北京故宫、传统建筑中飞檐穹顶和红墙碧瓦、我国的象形文字及历代书家的书法、传统工艺产品的瓷器和漆器等最具代表性。

以中国龙为例,它在“朕即国家”的中国封建社会既是皇权的象征,也是国家形象的象征,它以雄壮威严、腾云驾雾的气势凸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国家的强大昌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龙的象征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对当下的我国民主社会和国家体制而言,中国龙原有的政治内涵和政体意义已经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它在文化、历史等领域中对现代国家形象的诠释。必须强调的是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我们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不能以西方中心论为判断标准。不能因为龙在基督教文化中具有恶的属性,就来否定中国龙形象和内涵中的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会用自己的语言来了解别人的思想,我们更应该借助别人的语言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再以天安门为例,天安门无疑是传统建筑艺术中的光辉典范,更因为它是新中国成立的最为重要的历史场所,进而也富有了特殊的政治意义和时代精神,将它作为图案运用在国徽设计中更是在法律上对这一意义和精神的确立。现在,天安门作为新中国的形象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已经深入人心,大凡到过天安门广场的人,无论老少,无论中外,当他们面对这座雄伟壮丽的建筑时,都会对它以及它所代表的国家产生崇敬之情。

2.2.2专门为确立和打造国家形象而创作的艺术作品

在专门为确立国家形象而创作的造型艺术作品中,国旗和国徽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它们也是国家形象最为集中的表现,其形式与内容都蕴含着一个国家的国家理念、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民族性格、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在国际和国内社会中,国旗和国徽是国家识别、国家形象以及民族认同的最主要标志。

人民币也是国家形象在经济领域中的一种体现,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货币本身所传递的数字和图像信息,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政策调控的风向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以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币的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知名度以及作用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经济大国的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以及申奥标志也是国家形象的一种体现。前者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印章与奥运五环完美组合,后者则将奥运五环作为巧妙的变体,将中国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融入其中,从而使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得以完美结合。一枚印章,一个变体,尽显国家形象。

此外,中国旅游标志中的长城和天坛等图案,同样也具有国家形象的寓意。

2.2.3现代中国美术家所创造的国家形象

在现当代许多的视觉艺术作品中,有一些作品的创作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即专门为树立国家形象而创作,最典型的代表即为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这幅作品以恢宏的气势描绘了新中国成立时的宏大场面,将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庄严的历史瞬间定格在画布上,并以写实的手法刻画了开国领袖们的神采和广场上的群众游行队伍。整个作品的红色基调也具有象征意义,预示着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和繁荣昌盛。在这幅作品中,新中国的国家形象不仅在领袖人物身上得以体现,同时在飘扬的彩旗、整齐的游行队伍以及雄伟的天安门城楼等方面也得以充分的体现。

同类的作品还包括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碑体上的浮雕——焚烧鸦片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和解放全中国,以纪念在创建新中国的漫长历程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和人民英雄的方式来显现国家的形象。

现当代的美术家对祖国和人民怀有深切的热爱,将他们对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自觉艺术地化为绚丽的色彩、昂扬的线条和气势恢弘的画面,其中,徐悲鸿的《奔马》总是蕴含着一种激越向上的精神,而齐白石的《祖国万岁》则用万年青来祝福祖国的生日。傅抱石和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刘海粟《黄山云雾》、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陈之佛《松林鹤寿》、钱松喦《锦绣江南鱼米乡》等人的作品用饱含深情的画笔来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王盛烈《八女投江》塑造了八位视死如归的抗联女战士,赵延年《鲁迅像》、汤小铭《永不休战》则刻画了民族魂——鲁迅的形象,而罗中立的《父亲》精心描绘了一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而又富有乐观精神的陕北老农民形象。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反映出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蕴含了国家形象的寓意。

2.3影视艺术中的国家形象

本文所说的“影视艺术”有别于一般的“影视产品”概念,其实际所指是以电影银幕和电视银屏为媒介演绎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艺术作品,即电影中的故事片和电视剧。

2.3.1早期电影中的国家形象

从1905年到1931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无声片时期。

严格地说,处于一阶段的我国电影艺术实践,国家形象塑造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自在自为的状态,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虽然没有在中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问题上有所建树,但从国家形象的呈现角度看,其在中国当时所拥有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的层面上仍或多或少地有所探索。归纳起来,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揭示历史转型之际趋于解体、或不可避免地发生变故的理想中国家庭形象。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有张石川和郑正秋联合执导的《难夫难妻》、根据舞台剧改编的《黑籍冤魂》、根据新闻事件改编的《阎瑞生》、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等等。这些影片的主题无疑都与家庭有关,《难夫难妻》批判的是中国封建家庭沿袭了两千多年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包办婚姻;《黑籍冤魂》在当时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因为其不仅控诉了帝国主义的鸦片倾销对中国人民的身心所造成的极大危害,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在影响中国家庭稳定的若干传统因素中又增添了新的“品种”:帝国主义的侵略;《阎瑞生》表面上看似乎与家庭无关,实际上由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身份“洋行买办”与“妓女”可以看出,阎瑞生与王莲英都是因为脱离了中国人赖以为依靠的家庭而混迹于对于整个古老中国还很陌生的十里洋场上海滩才导致其悲剧的发生;至于《孤儿救祖记》所呈示的,则更是无数传统中国家庭内部司空见惯了的财产继承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片无论是对中国人传统的家庭价值的维护(如《黑籍冤魂》、《阎瑞生》、《孤儿救祖记》),还是希冀顺应潮流,改变传统家庭价值之中的不合理部分(如《难夫难妻》),其所推导的,均是一种古典中国社会心理之中的理想家庭形象——和谐、稳定与安康。

第二,从1931年到1949年,中国民族经历了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激于时代的感召以及由于30年代左翼进步人士对电影的介入,本时期的电影主题、题材有了全方位的转换和扩大,由原来对“家庭”的关注扩大到整个社会方方面面、各个阶层的透视,塑造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挣扎与抗争以及由此构成的既苦难深重又坚韧跋涉的中华民族形象。代表作有:表现农民阶层的《狂流》、《春蚕》,表现渔民阶层的《渔光曲》,表现手工业阶层的《小玩意》,表现妇女阶层的《三个摩登女性》、《新女性》、《神女》、《姐妹花》、《太太万岁》,表现儿童阶层的《迷途的羔羊》、《三毛流浪记》,表现市民阶层的《城市之夜》、《压岁钱》、《马路天使》、《万家灯火》、《假凤虚凰》、《乌鸦与麻雀》,表现青年知识分子阶层的《桃李劫》、《夜半歌声》、《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这些电影的一个共同特色是,不仅能从一个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下去表现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惨遭遇,而且能通过各式各样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来反映整个大时代的特征或变迁。此外,虽然在艺术上不一而足,但最能体现出在民族的危亡关头挺身自救、在烈火中重生的中华形象的,无疑是那些表现社会各阶层奋起抗战的影片,如《大路》、《狼山喋血记》、《青年进行曲》、《八百壮士》、《塞上风云》、《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风雪太行山》、《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如果说二十年代的中国电影还基本游离于时代的重大主题之外的话,那么,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在关于现代中国的形象刻画方面也许不及同时期的文学细致、深刻,但其基本上可以说用影像的方式较为全面地记录下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面影,就国家形象的呈现角度而言,其成就应该说可与同时期的文学比肩。

第三,即将消逝的古典中国的形象。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本片的故事发生在经过八年战乱之后的江南的某个破败的小城,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也没有大起大落的矛盾,整个三四十年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在片中难觅踪影,因此本片在当时公映时,曾遭到进步理论界的批评。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却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重新发现了《小城之春》,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原因是,人们在《小城之春》中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即该片的电影语言完全不同于现代电影史上其它代表性作品所运用的语言,它不仅更多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中抒情传统,而且也由此使本片的电影语言从戏剧性中解放出来而更多地贴近了电影的本性。对此,我们的看法是:《小城之春》之所以在无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激起那么大的反响,根本原因还在于,它为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古典中国、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古典情怀或古典情结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因为,到《小城之春》上映的1948年9月,新中国建立的曙光已在眼前,一个古典的中国将就此离去。文学艺术的作用不仅在于表现现实、展望未来,它也常常凭吊过去,因此,在辞旧迎新的1948年,费穆以《小城之春》为一种即将消失的社会形态或古典中国形像唱一曲无尽的挽歌,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2.3.2十七年电影中的国家形象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作“十七年时期”。根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新中国一共拍了507部电影。从国家形象塑造的角度看,这一时期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中国形象主要包括:

经过历史唯物主义观念重新审视的古典中国形象。代表作有反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历史片《林则徐》、《甲午风云》、《李时珍》等;反映封建社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的“戏曲片”《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野猪林》、《杨门女将》、《十五贯》等。这些影片展示的古代中国,不再是消极、颓废、落后挨打的形象,而是勤劳、善良、智慧、敢于反抗强暴、抨击黑暗势力、抵御一切外侮的不屈形象。

用阶级斗争理念重新审视的“旧中国”形象。代表作主要有反映旧社会人民生活的、根据名著改编的“改编片”:《祝福》、《林家铺子》、《家》、《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白毛女》等。这些影片大多通过那一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悲剧揭示旧中国的黑暗,从而从相反的角度向观众揭示着新中国形象的光明。

表现中华民族的脊梁形象。代表作主要有反映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争片《红色娘子军》、《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东进序曲》、《回民支队》、《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日》、《红旗谱》、《苦菜花》、《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冰山上的来客》、《柳堡的故事》、《董存瑞》、《刘胡兰》、《小兵张嘎》、《鸡毛信》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战争片《上甘岭》、《英雄儿女》等;反映建国初期我公安干警同潜伏的美蒋特务斗争的“反特片”:《秘密图纸》、《羊城暗哨》、《霓虹灯下的哨兵》、《铁道卫士》等。这些电影塑造了一大批或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或为了保卫新中国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群像如洪常青、江姐、杨子荣、董存瑞、刘胡兰、小兵张嘎、王成等,这些人就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展示洋溢着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的新中国形象。代表作有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农村片”《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老兵新传》、《刘巧儿》等;反映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面貌新风尚的歌颂片《今天我休息》、《大李、小李和老李》、《满意不满意》等;反映少数民族边疆风情的“风情片”《阿诗玛》、《刘三姐》、《五朵金花》等。从这些影片中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真正站立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正以一种饱满的激情、崭新的、公而忘私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各条战线的建设之中,从而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质朴、健康、积极、昂扬、向上的国家形象。

2.3.3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国家形象

以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十年动乱结束为标志,中国电影伴随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1976年到2006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变化多端,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不仅从自在走向了自觉,而且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其中包括:

理性透视下文革中充满动荡的中国形象。代表作有《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芙蓉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这些影片一方面呈现了十年动乱时期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无理性的疯狂盲动之中,社会遭到巨大破坏,人民生活也遭逢了各式各样的悲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劫后余生之后的中华民族理性的复苏,可以说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国家形象之上的“伤痕”以及伤痕痊愈的过程。

重回五四起跑线,以五四精神重新拼贴的近、现代中国形象。主要作品有《老少爷们上法场》,《城南旧事》,《包氏父子》,《子夜》,《骆驼祥子》,《边城》等。这些作品大多能跳脱出阶级斗争的框架,从人性的、美学的角度展现出相对客观的近现代中国形象。

通过当代农民和农村生活所展现的国家形象。如《老井》、《人生》、《野山》,、被告山杠爷》、《乡音》、《凤凰琴》等。这些影片在展示乡村田园风光之美丽、乡土人情之优美温馨的同时,也揭示了当代农村生活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差距,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从乡土中国向现代化中国转型的轨迹。

通过当代都市生活所展现的国家形象。如《庐山恋》,《人到中年》,《本命年》,《都市里的村庄》,《顽主》,《红衣少女》,《甲方乙方》,《没完没了》,《一声叹息》,《手机》,《爱情麻辣烫》,《没事偷着乐》等。这些影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所言说的问题不同,但都共同揭示了当代城市生活、观念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内外观众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窗口。

主旋律影片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如《开国大典》、《开天辟地》、《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南昌起义》、《焦裕禄》、《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生死抉择》、《张思德》等。这些影片一方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另一方面则从不同的角度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创下的丰功伟绩,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具有的重要的形象特征。

第五代导演视野中的“文化中国”形象。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所拍摄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活着》、《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土地》、《一个和八个》、《黑炮事件》、《霸王别姬》、《无极》等,不管题材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能够以一种文化眼光展示“文化中国”的形象。当然,这些作品所呈示的“文化中国”,其中不少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包含某些消极因素。

“新生代”导演所着力构建的民间中国形象。代表作品主要有贾樟柯等人导演的《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苏州河》、《十七岁的单车》等。这些作品大多反映边缘生活与边缘人物,从另一个侧面展示着当今中国形象之中的某些不完美、不完善的部分。

2.3.4电视剧中的国家形象

一般说来,中国的电视连续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自8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稳步增长的阶段。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电视剧可以说产量惊人,并也涌现出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从国家形象塑造的角度考察,中国电视剧在这一阶段所呈现的国家形象主要有: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国家形象。主要代表作品有《新星》、《人间正道》、《中国制造》、《至高利益》、《绝对权力》、《省委书记》等。这些作品多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题材,在反映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再现了中国各级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种种积极有效的措施。

法制意识不断普及、法制建设不断深化的“法制中国”形象。在大陆电视剧创作中,警匪题材一直是一个热点,但与香港警匪片不同的是,大陆的警匪电视剧除了展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之外,更多地还向观众灌输着一种法制意识,从而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法制正在逐步健全的中国形象,代表作主要有《燕赵刑警》、《大雪无痕.》、《刑警队长》、《中国刑警》、《红蜘蛛》、《中国大案录》、《12·1枪杀大案》、《黑洞》、《黑冰》、《案件追踪》、《绝对控制》、《谁为你作证》等。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坚守中国传统美德的国家形象。如果说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在对传统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方面并无太大突破的话,那么,90年代初期,一部《渴望》引起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关注。剧中所塑造的贤妻良母刘慧芳可以说集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这一形象的出现,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中光彩的一面,而且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纷纷趋于拜金主义或享乐至上的中国人的头脑上贴了一剂良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类弘扬传统美德的优秀电视剧并不多见,这才导致同样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为题材的韩国电视剧反馈到中国大陆并流行开来。

三、当前我国艺术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策略

在当代艺术中从事国家形象的塑造,通过我们的艺术创作,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塑造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国家形象,既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一份光荣崇高的政治责任,更是一项严肃艰苦的艺术创造使命。因此,无论是从事艺术创造的艺术家,还是担负艺术生产领导责任的宣传文化主管部门领导者,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断不可少。

可惜,少数艺术家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者,在从事艺术生产时却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和警惕的不良倾向;正因为这些倾向性问题的存在,不但损害了当代艺术自身,同时也在广大群众和国际社会中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形象。

3.1国家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

3.1.1宣传性高于艺术性

标语口号式和概念化倾向,借不同的艺术形式简单地、直白地演绎政治概念,进行干巴巴的、枯燥无味的宣传说教,在许多艺术作品中仍然存在。

而理论评论及某些评奖中的“题材决定论”、“主旋律作品优先论”,把粗制滥造的某些平庸之作吹上天,授予各种奖项,则助长、强化了艺术创作中的这种标语口号式倾向。

为要求艺术创作对某些政治理念的简单配合,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人违反艺术规律瞎指挥的现象有所抬头。例如,南方某省省委宣传部置交响乐的创作规律于不顾,以高额稿酬相许诺,硬性规定作曲家必须以某几首群众歌曲的音调作为不同乐章的主要主题创作一部交响曲便是典型一例。其结果也可想而知——花了纳税人几十万元巨款创作出来的作品,交响性很差,根本算不得交响曲,在国内音乐界传为笑谈。这样的作品如果登上国际乐坛,必将对我国国家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3.1.2迎合西方眼光

在当前的艺术实践中,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各种国际评奖活动中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奖项,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为西方社会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形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可否认,也有一些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并没有考虑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正面形象,或创造出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而是揣摩西方某些评委的趣味,过分迎合西方的某些理念或价值观念,钟情于揭示中国社会的落后面。如电影中的伪造民俗现象,部分所谓独立创作的DV作品中对社会阴暗面的有意夸大,当前学术界有人明确提出废止“中国龙”形象的主张,另有人将孙悟空的形象处理成西方漫画中的怪兽形象,等等。表面看来,上述现象似乎具有某种创新意图,而其实际效果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糟踏。

3.1.3消解崇高

自20世纪80年代大众文化在中国大陆崛起之后,在所谓“后现代”思潮的推波助澜下,一股消解崇高、媚俗、将娱乐化、游戏化视为创作的最终、最高目标的风气在创作界弥散开来,譬如,文学界就有人公开声称“不谈爱情”、不读鲁迅了;而在电影、电视剧领域,近年来“戏说”成风,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武则天、康熙、乾隆、雍正、慈禧、包拯等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形象改造,其结果,不仅不能给与观众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正确认识与评价,甚至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在津津乐道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糟粕的同时,整体地回避、遮蔽了一直贯穿于我们民族文化之中的崇高因素;更有甚者,一些编导者或因个人水平低下或为了追求所谓的“商业性”,群在当前的“红色经典改编热”中打起“创新”的旗号,居然对革命历史题材也“戏说”起来,例如《林海雪原》竟然胡编乱造杨子荣与座山雕的女儿谈恋爱,这无疑是对红色经典、对英雄人物的亵渎。所有这些,不仅软化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且也导致了观众对中国形象的误解。

3.1.4大而空助长豪奢风气

一些作品投资巨大、场面宏伟、制作豪华,在珠光宝气、歌舞升平的场景下掩盖不了思想苍白、内容空洞,不但在艺术上毫无价值和感染力,而且助长骄奢靡费之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在国内外对国家形象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国家文化部早在多年前就发文对各种名目的大型综艺晚会进行严格限制,但事实上此类耗资巨大的大而空综艺晚会不仅屡禁不止,而且正以迅猛的势头向其他艺术品种蔓延,例如在部队和地方某些歌舞团中流行一种所谓“歌舞诗”形式,其中虽有一些较好作品,但更多则是这种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最终成了过眼烟云。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在这些大而空作品中非但不可能诞生传世之作,而且对内败坏文艺界风气,对外损害国家形象,故而此风断不可长。

3.2当代艺术塑造中国形象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中国艺术塑造“艺术中国”,在国内外建构我国的国家形象,有效克服其中的不良倾向,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与此相关的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和各专业领域艺术家认识上的高度自觉和实践中的协同动作。非如此,便不能达成这一战略任务。有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3.2.1在宣传文化主管部门中树立国家形象意识

对宣传文化主管部门各级领导进行艺术创作与国家形象塑造相互关系及其战略意义的教育和研讨,在文艺方针政策制定、重大艺术创作立项与决策中树立国家形象意识和公仆意识,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在国家形象修复与塑造中坚持正确导向,发挥国家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各级领导中坚决反对利用艺术创作创建所谓“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减少乃至根本杜绝艺术创作立项和决策中的主观主义、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特别要警惕在“保护”、“开发”等新型名义下对传统文化遗产所造成的“保护性破坏”和“开发性破坏”。

3.2.2在当代艺术家中树立国家形象意识

对专业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与国家形象相互关系及其战略意义的教育和研讨,在文艺创作实践中树立国家形象意识和公民意识,充分认识自身的重要创作活动事关国家的对内对外形象,兹事体大,必须抱以一颗敬畏之心,胸怀神圣使命感;特别是在通过“主旋律”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承担起这项意义重大的政治使命,更要把它当作一项光荣艰巨的艺术使命来完成,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力戒浮躁和浮华,在创作中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美、制作精良的高度统一,坚决反对粗制滥造、简单配合、标语口号、主题先行等不良倾向。同时,必须全面把握、深刻理解艺术作品塑造国家形象这一战略任务的实质和内涵,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保持爱国热忱、赤子之心和忧患意识,密切关注国计民生中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问题,通过我们的作品来展现当代中国人对此的哲理思考深度和多方面探索的艰辛;而那种将艺术创作的人文理想和终极关怀弃之如敝履、专门沉湎于卿卿我我和歌舞升平的浅薄倾向,正是有使命感的艺术家所不屑为的。

3.2.3充分发挥宣传媒体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导向作用

对各类宣传媒体及其从业者进行艺术创作与国家形象相互关系及其战略意义的教育和研讨,在宣传、报道、评论实践中树立国家形象意识和公民意识,把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对内对外形象塑造作为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尺度,反对迎合西方眼光、消解崇高、无原则追捧庸俗趣味和流行时尚等不良倾向。

3.2.4充分发挥文艺评奖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导向作用

对各类文艺评奖及其主办者进行艺术创作与国家形象相互关系及其战略意义的教育和研讨,在评奖实践中树立国家形象意识和公民意识,规范评奖操作,以是否有利于我国对内对外的国家塑造作为评奖的重要尺度,大力奖掖那些真正塑造积极进取的国家形象而又有思想深度和巨大艺术价值的精品力作,为在各类艺术品种中体现中国精神、中国形象的当代经典的更多出现提供精神和物质鼓励;为此,必须在评奖实践中坚决反对“题材决定论”、“主题先行”等陈腐观念及庸俗吹捧、“平衡学”、“关系学”、“暗箱操作”等错误做法。

3.2.5传统文化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利用

中华民族有着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人物与令人感佩的事迹值得向世人推荐,尤其是,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话中,中华文化有许多珍贵的价值、理念可以融合到世界文明的进程之中,因此,有必要从历史、地理、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各个领域或传统与现实的角度,分析、整理我国的文化遗产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可资利用的资源,使之成为当代艺术塑造国家形象之题材和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

3.2.6借鉴国外国家形象塑造的先进经验

在艺术作品中塑造国家形象,欧美尤其是美国起步较早,且已积累了一整套经验。二战期间,百老汇音乐剧《俄克拉荷马》不但在国内、而且在欧洲战场上对于宣传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起到了巨大作用。再以美国电影为例,其常常在貌似客观、公正的外表下灌输着自己的国家理念,树立自己的国家形象,如其电影中常常将美国人处理成世界警察或世界领袖的形象,其电影中的涉及国家机关的场景总是会出现美国国旗,其对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能够反映国家形象的人物与事件常常会及时地给以艺术的表现:“9·11”之后,关于伊拉克战争以及“反恐”题材影片的数量之多有目共睹。在这方面,近年来我国的艺术创作中除“非典”之后及时地出现过一部《38度》之外,其余的就均很少见了。所以,今后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我们还有必要充分借鉴国外艺术实践的经验。

3.2.7在全球化视角中塑造中国形象

尽管中国自2000年才加入WTO,可以说才仅仅部分地与世界经济进程接轨,但全球化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浪潮,其不仅已经给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化语境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而且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把中国也裹挟进去,并将深刻地影响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教育以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千百万中国人的命运,而且也要深刻影响到作为中华民族的话语资源(其一旦产业化则将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经济资源)与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艺术家从现在开始必须树立全球化观念,把国家形象的塑造置于全球化视野之中,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有地方性、民族性,而且要具有全球性,用外国受众熟悉和乐于接受的艺术语言塑造中国形象。唯其如此,我们才不仅能从比较的角度借鉴国外的某些文化资源,而且能够建立起一条为国内外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融合的路径。

3.2.8为艺术大师的诞生创造良好的土壤

艺术大师本身就是国家形象识别的重要标志。譬如,我国的梅兰芳、齐白石、徐悲鸿等艺术大师,不仅以其杰出的艺术作品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的形象,而且其本身也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上升为我国的国家形象。可以说,中国为世界所认可、熟悉的艺术大师越多,中国的国家形象在世界公众的视线里也就越清晰,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也就越客观。因此,有必要为艺术大师的孕育与出现在人才培养、经济保障、政策扶持等各方面创造条件。

以中国艺术打造艺术中国,通过艺术作品构建中国形象,无疑是一个宏大命题。我们提出的几点对策和建议,当然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如能把上述诸点落实到位,使之成为相关人等的共识和自觉,我国艺术家就有可能创造出更多从不同角度构建我国国家形象的精品力作和当代经典来,让世界各国人民在喜爱这些作品的同时,也正确认识中国,由衷喜爱中国,对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保持一颗尊重、向往和平等友好之心。

(责任编辑:楚小庆)

作者:刘伟冬 居其宏 沈义贞 方 仪

上一篇:项目评价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系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