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教案

2024-04-27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教案(精选8篇)

篇1:《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教案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

了解古代传说、神话认为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辨别古代传说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著名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2)分析和描述神话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兴趣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声音或教师独白,让学生猜猜故事中是谁在说话。

2、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段,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猜测。

3、结合范例导赏,体验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

(1)他在干什么呢?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

(2)他的本领可大了,把你知道的告诉周围的同学好吗?

(3)你最喜欢他的哪些方面?为什么?

4、出示课题,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设计意图:a.以声音猜测人物,设置悬念。b.安排动作模仿的小游戏,在课堂开始时就让学生情绪兴奋起来。c.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将他们的记忆激发出来。)

二、课堂发展。

1、探讨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现在进入第一轮挑战。同学们对这个课题有疑问吗?有没有不明白、想弄清楚的地方?(什么是神话?什么是艺术形象?)

(2)请同学们利用收集的神话资料,小组探讨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看哪个小组在第一轮挑战中捷足先登。

(3)教师给每个小组发“小锦囊”,有需要时才可以打开。小锦囊:神话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古代人民在自然和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幻想出来的;

它是许多人的创作成果,先有口头创作,后来才出现汇集而成的文学作品。神话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传!课题所指的艺术形象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独特的造型,就像电影、电视剧中的各种角色一样。古代传说中的日恩、鬼、神、动物等等,这些都属于神话艺术形象。(设计意图:a.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b.准备小锦囊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同时,又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辅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在总结时可打开小锦囊,揭开谜底。)

2、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1)小组代表扮演教师预先指定的艺术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其他组员猜演的是谁,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猜对最多。

(2)为什么我们能凭动作表情就能猜出这个艺术形象呢?

小结:每个神话艺术形象都有其独特的造型特色。

(3)有时候凭动作也不能猜到是谁,为什么?

小结:古代传说人物除了表情、语言、动作之外,还有服饰、道具,综合起来,他们的形象就变得更加可爱了。

(设计意图:以角色扮演的游戏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学生了解个各个神话艺形象的特点。

3、细节欣赏,品位艺术形象。

(1)我们该如何欣赏这些神话艺术形象呢?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好呢?请同学列举一下。

(2)我们选一个神话人物明星来分析一下。

(3)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事迹?表现出他怎么样的性格呢?

(4)出示哪吒的图片,这是《哪吒闹海》中哪吒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如何表现出哪吒的各种特征?(板书:动作、表情、衣服、兵器)

(5)你想象中的哪吒跟这个“哪吒”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与我们身边的小朋友有什么区别?

(板书:造型简洁、装饰性强、有时代特点)

(6)通过分析哪吒这个神话艺术形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结: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都有鲜明的性格和时代特色,艺术家们就是以此为想象的依据,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设计意图:a.引导学生探讨欣赏艺术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b.通过关键词与美术语汇的板书内容,使学生认识艺术形象的主要造型要素。)

4、比较分类,扩展欣赏范围。

(1)同一个古代传说里的艺术形象是唯一的吗?你可以从哪里找到证据呢?

(2)课本的人物造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谁能说说这些造型之间有何不同?

(3)你势能说说神话艺术形象都有些什么类型吗?(善与恶、正与邪、人、动物、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课文图片的比较。认识到同一种神话形象、在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有所不同。)

5、欣赏评述。

(1)再次观看一个学生喜欢的古代传说电影。

(2)用简单的线条描绘自己喜爱的神话人物形象。(设计意图: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加深对艺术形象的了解。)

篇2:《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教案

也作“混沌”,是古代的凶神。传说它形状肥圆、象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说法称浑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篇3:《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教案

学者们在考察唐代以前的木构建筑时, 由于缺乏直接的实物资料, 往往借助间接媒介进行研究, 如绘画、画像砖石、石窟雕刻、建筑明器、石阙、房屋形棺椁等。人们多以此为依据, 来认识当时建筑的外观形象、平面布局甚至结构做法。

然而, 一个根本问题是——这些媒介中反映的建筑形象是否完全可信?如汉代石阙 (图1) 的屋顶坡度通常远小于汉画像石中所见的建筑屋顶坡度, 这表明两者中必有一种存在不真实的成分。假如盲目地以某种媒介所表达的信息作为唯一依据, 势必造成对当时建筑的严重误读。

对于建筑形象真实性的探讨, 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傅东光[1]、刘娟[2]、郑岩[3]、缪哲[4]等学者曾在论文中有所涉及, 杨煦[5]较明确地提出“兼论古代绘画中建筑图像作为建筑史研究材料的可信度问题”, 已将此问题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但这些学者研究的对象大多局限于绘画类媒介, 研究思路则多围绕作者的创作理念与当时的文化背景, 并未特别关注如媒介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也并未普遍地探讨各类媒介中的建筑形象可能在哪些地方存在改变和虚构, 又如何尽量真实地解读和还原这些建筑信息。因此, 本文将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2. 不同艺术媒介在表达建筑信息时的优劣

汉代的石阙若按照真实的屋顶坡度来制作, 就会因顶部荷载过大而有倾覆的危险, 所以要刻意降低坡度来减轻上部重量。这表明建筑信息在传达时会因媒介的自身特性而发生改变。各种媒介其实在“转述”着它们各自版本的建筑形象, 因此有必要首先对媒介本身进行研究。

从媒介的维度来看, 绘画、画像砖、画像石属于二维媒介;建筑明器、石阙、房屋形棺椁属于三维媒介;在石窟雕刻中, 浅浮雕仍属于二维媒介, 而高浮雕则接近三维媒介。从媒介的材料及加工方式来看, 绘画一般是用笔蘸颜料绘制在绢布或墙壁之上;画像砖为陶质, 由黏土剔刻或压模后烧造而成;画像石则直接在石材上用凿子雕刻;建筑明器多数为陶制, 一般由黏土手工捏塑后烧造而成, 也常配合压模、施彩等工艺;石阙由石块及石板垒叠搭建而成;房屋形棺椁一般由多块石板拼合而成, 也有由木材榫卯式搭建而成的;石窟雕刻是在岩石直接用凿子雕出, 有的施以彩绘。

基于以上信息, 可以对各种表达媒介的优劣势作一简要分析。

(1) 绘画。优势是无须真实建造, 在表现建筑形象时受限最少, 画中的线条、色彩不受物理材料的限制, 只受创作者的建筑认知能力和绘画水平的限制。如果创作者确实了解并试图表现一座房屋的形象, 那么绘画中的屋顶坡度应比石阙的坡度更可信。绘画还能展示使用者与建筑的关系, 这是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但绘画作为二维载体也有天然劣势, 唐以前中国人尚未掌握精确的透视画法, 因此难以准确表达有空间深度的建筑场景 (图2) 。

(2) 画像砖石、石窟浅浮雕。优势是不需要实际搭建, 表现时受限较少。劣势是无法像绘画那样表达建筑色彩, 也无法准确表达空间场景。傅熹年先生认为战国铜器上的建筑图像“是兼用剖面图和立面图两种画法的”[6], 笔者认为, 画像砖、画像石由于凿刻技法的限制也存在这种表达倾向——尽量去展示建筑的侧面而非空间形体 (图3) 。另外, 画像砖石等媒介往往采用线刻手法表达, 对于建筑构件等细部的刻画十分有限, 甚至直接忽略。

(3) 建筑明器。优势是直接用黏土塑造出三维形象, 在加工制作和解读时都有着很强的直观性, 它在表达建筑形体和建筑空间布局时十分便利。劣势是受限于捏塑的制作方式, 通常无法准确把握比例, 还可能按照制作器物的理念掺入一些并不属于建筑构件的要素, 或将某些建筑特征艺术化, 如某些建筑明器会采用力士或蹲熊的形象作为支撑 (图4) 。

(4) 石窟高浮雕。优势是较画像砖和画像石更具有立体感, 能将建筑构件的空间位置表现出来。劣势是只有一面可供展示, 无法较好地表达建筑空间布局, 也无法准确表现各构件的挑出距离。且石窟雕刻多以表达佛教人物为主, 建筑形象仅作为辅助, 因此在建筑体量、各部分比例等方面多有失真之处。例如敦煌石窟雕刻中, 常见菩萨坐于高浮雕的佛殿中, 而为菩萨量身定制的佛殿, 其体量规模只是意会而已 (图5) 。

(5) 石阙、石质房屋形棺椁。优势是属于真实搭建的小型构筑物, 与实际建筑之间有诸多相似处, 而且通常会将建筑细部特征极力刻画, 例如瓦当纹饰、斗栱构件等 (图6) 。其劣势是受制于石材本身的受力特性, 它们会刻意改变如屋顶坡度等某些极重要的建筑特征;也会因石材难以出挑而采用变通方法, 如缩短斗栱出挑距离或将其变为高浮雕。

因此, 在二维媒介中, 绘画真实度较高, 长于表达建筑的外观形象、颜色、细部以及与使用者的关系;画像砖石、石窟浅浮雕次之, 但往往会采用立面图和剖面图来表达建筑形象。在三维媒介中, 建筑明器真实度较高, 善于展示建筑物的布局和空间关系;石窟高浮雕次之, 但仅适合展示建筑的立面形象和部分构架做法;石阙、房屋形棺椁再次之, 虽能将建筑的构件刻划地细致入微, 但整体形象却因石材属性所限而改变得较多。

3. 艺术媒介传达建筑信息时的基本规律及解读原则

笔者发现, 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 任何媒介和材料都有着自身的属性, 要顺应和遵循这种属性才能达到美与和谐。中国的绘画以及建筑彩画始终是以展现二维形象为主的, 并不试图强化光影来突出立体感;建筑明器很少直接去用手来塑造各种细节, 而更多地去展示体块和空间, 或用施彩、模印等手法补充手工表现的不足;浮雕则多以立面呈现而不试图表达建筑整体布局。

以建筑明器为例, 它很少会把门、窗等构件塑造出来, 而通常是在墙上直接开洞, 因为更便于制作;有的房屋安设了真实可转动的木质小门, 水井的井绳也往往采用真实的线绳;一些重要构件如梁、柱、斗栱、阶梯等常用彩绘或线刻的方式表达在墙面上;甚至有的明器上会用文字写下它试图传达的寄托。这表明, 建筑明器的制作不拘泥于手工捏塑, 如果要表现更具体和细致的特征, 它会借助其他更有效的表达方法。可以说, 中国古人要么是用某种材料去表达其所易于展现的那种形式, 不要求它与真实形象完全吻合, 如石阙刻意降低屋顶坡度;要么就选用其他更便利的材料或手段来展现建筑形象, 如明器上用彩绘而非捏塑来表达细部。

所以, 当解读不同艺术媒介中的建筑形象时, 应注意以下两方面原则:

(1) 应着力关注媒介自身特性, 分析其擅长和不擅长表现哪些形象或做法。应格外留意媒介中局部的特殊表现方式, 这是创作者想要表达却难以用原有表现方式实现的。

(2) 应理解“真实度”在一件艺术表现媒介不是均匀分布的, 整体形象较真实可信的其细节却未必可信, 反之亦然。探讨每一处细节的“真实度”都要根据媒介自身特性甚至比较不同媒介中的类似细节来做具体分析。

4. 材料及手段的匹配式解读——一种解读媒介中建筑信息的新方法

在不同表达媒介中, 建筑形象会同时受其自身材料属性和表达媒介材料属性的双重影响, 这看似增加了解读的困难, 实则却提供了一条特殊的解决途径。

笔者认为, 如果艺术媒介的材料及手段和真实建筑中采用的材料及手段相同, 那么这种双重影响就会被抵消, 这种新的解读方法可称为“材料及手段的匹配式解读”。

例如, 河南博物院所藏洛阳出土的隋代陶屋, 其上有模印的乳钉纹瓦当形象。真实的瓦同样为陶制, 其纹饰也由泥坯模印而成。相同的材料, 如出一辙的制作方式, 使我们认定此陶屋上的瓦当形象应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而这种形式的瓦当恰恰就在隋唐洛阳城遗址中有出土 (图7) 。再如山西寿阳县北齐库狄迴洛墓出土的房形木椁[7], 虽已坍塌但仍存留不少构件 (图8) 。这件木椁与木构建筑使用的材料相同, 加工方式非常类似, 也都采用榫卯连接, 笔者认为其构件形象及做法有很高的可信度。而在此前, 傅熹年先生已通过研究发现其构件尺寸与宋代对应的建筑构件尺寸大体相当, 表明木椁构件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 并得出“唐宋建筑中‘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在南北朝时已经基本形成”[8]的结论, 这无疑是对笔者论断的一种肯定。

另外, 在相同材料和加工手段下, 不同媒介产生的形象“失真”也会十分类似。比如, 石阙 (图1) 和石质房屋形棺椁 (图6) , 它们的材料相同, 也都采用石板及石块垒砌搭建而成。两者的屋顶坡度都远比正常木构建筑屋顶坡度小。这恰恰表明由于材料和手段的限制, 降低屋顶坡度是两者共同且合理的选择。

可见, 对于复杂的各类媒介, 利用“材料及手段的匹配式解读”的方法能为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5. 结语:艺术媒介真实性的更多探讨

张存刚认为“艺术真实是一种精神现象, 艺术的创造是从具象到具象这样一个过程, 前一个具象是指现实生活外在形象, 它是客观的, 自然形态的东西;后一个具象是指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处理, 典型化的艺术形象, 它是一个主客观统一的产物。”[9]这种真实性的探讨是针对创作者的, 是辨证地看待了艺术品生成时对原素材再创作的这一过程。

而本文则试图指出, 在创作之前, 艺术媒介已由于自身的属性差异而产生了诸多限制和不同。除了关注创作者的因素外, 应认识到不同艺术媒介在表达某类信息时天然存在着真实性差异, 需要有差别地去解读和还原其中所反映的信息。

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所论的对象集中在被误读较为严重的唐代以前之艺术媒介。而唐宋以后, 尤其是明清时期, 大量的建筑实物和艺术媒介都较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些时代稍晚的艺术媒介看似误读较少, 实则因建筑实物留存, 人们并未将艺术媒介当成极关键和重要的参考标准, 也并没有必要关注和苛求其真实度。不过, 这些时代稍晚的艺术媒介仍颇有研究价值, 通过对比当时实物与媒介之间的异同, 便能了解媒介中产生“信息变异”的具体部分和变化方式。

关于艺术媒介真实性的大讨论理应更持久、更全面、更深刻, 它既是对古代建筑信息解读的一种必要准备, 也是对艺术媒介自身属性的一种再认识。

参考文献

[1].傅东光.画中楼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建筑画[J].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9 (2) :52-66

[2].刘娟.论清朝时期的建筑绘画[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3].郑岩.阿房宫:记忆与想象[J].美术研究, 2011 (3) :55-69

[4].缪哲.重访楼阁[M]//巫鸿主编.古代墓葬美术研究 (第二辑)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3

[5].杨煦.两幅宫廷绘画所见建筑图像表现比较研究——兼论古代绘画中建筑图像作为建筑史研究材料的可信度问题[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1 (10) :104-120

[6].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79

[7].王克林.北齐库狄迴洛墓[J].考古学报, 1979 (3) :377-402

[8].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137-140

篇4: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鉴赏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包括广义文学形象和狭义文学形象。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含义相同或相近。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应采用广义的形象概念。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

塑造艺术形象的常见手法,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细节刻画、比兴手法等。对比衬托: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纷纷来渲染一种清冷肃杀的悲秋气氛,从而衬托诗人穷困潦倒、飘泊无依的形象;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大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细节的描写。如《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兰芝“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细节,刻画了一个爱憎分明、不忍离去但又无可奈何的女性形象;比兴手法: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诗句以桑树、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

诗歌形象鉴赏,要注意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含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首先可以借助诗歌形象,领会诗人的感情。如,唐朝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刻画了一位新妇形象,实际上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表现自己考前的期待与不安心情。其次,可以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作者着力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静谧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勾勒出恬淡闲适的意境。最后,还可以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中的哲理。在有些古诗中,作者往往在写景状物中渗透议论说理的成分,从而使读者在接受其形象感染的同时,对其中蕴涵的哲理仔细玩味后心领神会。例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以登山所见和所悟,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朴素的哲理。类似的还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形象的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一)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这是从整体上考)解析:艺术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忧国忧民、青衫泪湿,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爱惜人才,儿女情长,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高洁的志士等。回答时,第一步,从上挑选一个(如果找不到,请自己概括),这是概述;然后结合诗句挑出描写形象的词语具体解说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题时,先找出有关诗句,接着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再结合主旨分析比喻或象征了什么形象。

例如:阅读《题李凝幽居》(贾岛),简要地分析“李凝”的形象。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答案: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均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本诗通过描写李凝居住的荒僻,清幽,刻画了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例如:阅读《江雪》(柳宗元),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诗歌刻画了一位清高孤傲的不畏风霜严寒的老渔翁形象。通过读诗,可见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恰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二)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了什么意境?具体分析意境是怎样构成的。

解析:第一问简单,从诗句中找出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诗句。第二问,请积累意境常用词——雄浑壮阔,高远辽阔,雄浑壮丽,宏阔苍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冷寂荒凉,清冷寥落;恬静优美,幽美宁谧,自然和谐,细腻朦胧;热烈高亢,繁丽奇幻,绚丽热烈等。第三问的格式是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什么环境气氛,映衬了什么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虽然学生生活经验不同、艺术经验不同、思想水平不同、艺术灵感的差异,他们在同一首诗中发现的世界也不完全相同,这会使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立足诗歌文本,注重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我们就能大大促进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篇5: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怪兽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篇6:古代传说中的兵器有哪些

用剑的人很多,但会用剑的人不多。同样,世间的剑很多,但名剑终究寥寥。寥寥终究是有,如鱼肠、干将等,辗转着厚重的故事,似乎终能在名剑目录上落下位置。但最出名的一把,应该还是轩辕剑。

轩辕剑的主人,即是我们磕头认作祖宗的黄帝公孙先生。这位公孙先生,“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又因黄帝本名轩辕,故名“轩辕剑”。

篇7:古代传说中的兵器有哪些

关羽的名气,不在项王之下。关羽的人气,更在项王之上。关羽的兵器,自然也比项王有名。

这青龙偃月刀,不仅在民间口口相传,更立于殿庙之上,供众生膜拜。至于诸多刀下亡魂,却成就了关羽不可一世的名声,使之终究被供奉成神,步入仙班。

篇8:《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教案

1. 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中家长形象的正确方法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家长的评价, 不能一概而论, 在传统时代, 讲究“君为臣纲, 夫为妻纲, 父为子纲”的忠孝思想, 直至今日, 这种思想依然有许多的可取之处, 因此, 我们不能单纯地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家长形象与封建家长形象划上等号。不可否认,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家长与封建家长具体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比如在家里拥有至高的地位, 说一不二, 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教育权等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家长都与封建家长基本上是一致的, 然而封建家长只是一味地发号施令, 而不顾及子女的内心感受, 独断专行, 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子女的身上, 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迫, 因此, 对于这一类的家长, 我们往往习惯冠以封建、愚昧、无情、残酷等充满贬义色彩的词语。

然而,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家长形象, 并不都是封建的家长形象, 他们会考虑家人, 尤其是子女的真实想法, 在外尽力维护家人的尊严与利益, 在内严格要求家人的行为, 符合儒家思想, 这种做法无疑是有众多可取之处的, 并且当家庭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 他们大多数会为了家庭而放弃个人的利益, 形成了“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的孝悌忠义传统思想, 对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是很重要的补充。因此, 我们在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家长形象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不能将其与封建家长划上等号, 不能将其作为封建时代愚昧残酷的符号, 必须公允地评价, 肯定其先进的行为与思想。

2.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家长形象的个案剖析

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当中, 描绘了一个贪图小利, 目光短浅, 致使本来天赋异禀的儿子, 最后沦为庸人的父亲形象, 这正是封建家长身上各种弊端的充分显现, 这样的家长形象, 我们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过程当中, 严厉批判, 引以为戒的做法是正确的。除了方仲永之父的贪图小利, 目光短浅之外, 还有《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父母的愚昧无知, 棒打鸳鸯, 酿成悲剧;还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李甲之父李布政, 由于介意杜十娘的身世, 而间接逼死了自己的儿媳杜十娘。诸如上述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封建家长形象, 以及其造成的悲剧难以一一历数。

然而, 在中国古代文学当中, 正面的家长形象同样不胜枚举, 他们所信仰的保家卫国的信念, 深深地影响到他们的家人, 尤其是儿女。例如中国四大家将小说之一的《杨家将》, 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杨业, 言传身教, 其保家卫国的思想, 深深地影响了杨门七子;又如《说岳全传》中的岳母形象, 岳飞母亲在其身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忠孝节义, 对岳飞的影响非常大。杨门七子与岳飞, 曾经发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强音, 这与他们父母的影响有着莫大的关系。由此可见, 在中国古代文学当中, 正面形象的家长与反面形象的家长同样存在, 因此, 对其的评价必须要秉持客观的基本原则。

3. 公允地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中家长形象的现实意义

通过公允地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中家长形象, 对于推动我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向着更加科学, 更加客观的方向发展, 帮助青少年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正确的思想内涵, 都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只有当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家长形象不再被统一地贴上封建愚昧的标签的时候, 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工作才真正算有了质的提高, 从而对现代社会的家长教育子女带来相应的启发。消除现代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家长形象一概而论的弊端, 不以反封建作为研究古代文学的最终目的, 只有经过公正的评价, 才能得出最被人所认可的结论, 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必然归宿。

对于现代家长而言, 客观地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家长形象, 从而反省自身的教育方法, 对于子女的教育不应该是单纯地发号施令, 而应该是站在子女的立场上, 充分考虑其感受, 并且在日常的行为举止当中, 向子女传达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于子女而言, 任何的反叛行为都应该有个限度, 杜十娘为情而死, 就代表着反叛行为的最巅峰, 而事实上一死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毕竟只是诗歌作品而已, 在个性与生命两者之间的选择, 毫无疑问应该选择后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家长形象进行客观地评价, 具有艺术研究, 与社会教化两个方面的双重意义,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 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封建时代的缩影, 既有愚昧无知的反面形象, 也有正义慈祥的正面形象, 人物性格十分鲜明, 既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以及研究价值。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家长的形象, 评价标准从来都不应该是一概而论的, 只有采用客观而中肯的评价方法, 做出正确的评价,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古代文学研究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静.中国小说中的父亲形象[D].济南大学, 2013.

[2]王建疆.中国文学的和谐问题刍议[J].贵州社会科学, 2008, 02:64-77.

上一篇:重阳节手抄报简单的下一篇:芒种节气七言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