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欣赏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思政教育艺术赏析艺术赏析是美育的一种形式,在满足个体需要的自由愉悦同时也修正着个体的价值观,能协调学生伦理道德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艺术的欣赏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的欣赏研究论文 篇1:

中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发展与现状比较

【摘要】影视翻译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研究领域,目前在翻译学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而相对于影视作品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影视翻译的相关研究可以说是十分的不足。近年来我国大量引进外国影视作品,影视翻译实践却缺乏相关理论指导。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在影视翻译研究领域起步较早,理论相对成熟和成体系。本文分析了影视翻译研究不足的部分原因,回顾了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介绍了中国影视翻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希望通过对比与学习,引起学界重视,通过与西方学者的交流与学习,早日形成中国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体系和规模。

【关键词】影视翻译;译制片;影视翻译历史;字幕翻译;

【中圖分类号】:G112

电影电视自其诞生之日就注定要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文化交流方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和各国间文化交流的增多,这种交流方式愈发显得重要。如今电影电视作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欣赏外国影视作品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了解和沟通,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途径。随着近年来外国影视作品的流行和我国对外国影视作品的大量引进,影视作品翻译近年来也逐渐兴起。与其它形式的翻译相比,影视翻译的历史还很短,更不用说对于它的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研究了。相对于影视作品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影视翻译的相关研究可以说是十分的不足。钱绍昌教授就曾经指出:“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读者)的数量,但与之相反,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却远不如文学翻译”。(2000:61)

目前,对于影视翻译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仍不太明确,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还是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中外翻译界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多媒体翻译相关联的字幕翻译研究、字幕翻译的策略研究、字幕翻译的质量控制研究以及字幕翻译标准化研究。欧洲由于其语言格局的特殊性,理论研究开展的较为广泛和深入,在翻译策略、翻译规范和质量控制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和规范。反观我国在影视翻译研究方面则相对滞后,没有成体系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文章也是鲜见。

1影视翻译理论的研究不足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影视翻译对翻译人员通常有很高的要求,研究难度也相对较大。对影视翻译理论的研究的不足,可以说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1.1电影电视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出现,不过百余年,尤其在我国的流行只是近三十年的事情。影视作品的翻译历史较之主流的文学翻译等研究来说实在过短,还没有得到学术界足够重视和广泛认同。而在学术界,影视翻译到底属于翻译还是改编这一争论从未停止,导致部分学者索性避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西方学者Whitman-Linsen在1992年其文章Through the Dubbing Glass中就曾经强调“to dispel the disdain of literary intelligentsia, who seem to dismiss film translating and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involved in it as not worthy of their attention”.(1992:17)

1.2在影视翻译的实践中,很多学者发现大部分的翻译概念和理论对于影视翻译并不完全适用。这客观上导致了部分学者仅仅关注影视翻译的实践,而没有进一步研究,建立新的适用于影视翻译的相关翻译理论。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影视翻译长期以来处于边缘的学术地位也不足为奇了。而且综观历史,虽然翻译在不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界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却也并非很长,更不要说在翻译领域地位都还不甚高的影视翻译了,没有相关成体系的研究也是可以理解的。

1.3影视作品本身是由图像,声音,画面色彩等等融合而成的多重符号载体,而并非简单的文字文本。影视翻译也并非单一的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换过程,期间涉及到对于诸多文本外因素的处理,这更加大了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难度。

1.4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翻译,影视翻译的源语言语料获得相对并不容易。这客观上对影视翻译相关研究的推广也形成了一定阻碍。比如,一般只有电影制片厂等译制部门比较容易得到源语剧本和对白,而翻译的原本和译本等资料通常并不会公开发行。在网络上的原本往往是热心网友上传的而非电影公司发行的,并不能够保证其准确性;即使一些电影公司发布的原本,通常也是剪接没有完成时候的版本,经常与上映的版本出入很大,这在一个方面也导致了研究人员很难取得第一手具有说服力的研究资料。如果不能得到源语的剧本或对白,研究影视翻译就需要从原片音轨中转录获得对白和台词,其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当然,近年来随着DVD的普及以及网络上字幕准确性的提高,这一状况会慢慢得到改观。

1.5广大译者中,专业从事影视翻译实践的人群还是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译制厂或者电视台,还有一些其他机构的资深业内人士。这部分专业人员数量太少,而且多半只是凭借经验从事翻译实践,很少有人从事理论研究,连专业人士对于影视翻译理论都并不重视,而外界的又翻译人员通常都没有机会翻译影视作品,对于影视翻译的理论研究谈何发展。以中国为例,由于我国每年引进的电影数量有限,其实目前大量的影视翻译还处于半地下的业余状态。比如近年来在网络上流行的字幕组。网络上的字幕翻译人员主要是社会上的爱好者,他们自发组成字幕组,做流行的电影和电视剧的字幕翻译。这部分人员基本上都是凭着个人的经验和热情,并没有理论指导,更不用说对于理论的研究了。由于对于自己翻译的作品准确与否无需负责,不同字幕组的翻译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他们往往求快甚于求准,又缺乏统一的规范。这样的背景下,这部分业余字幕翻译人员往往也只注重翻译实践,对于影视翻译理论的研究兴趣并不是很大。

2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发展综述

影视翻译领域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西方,如今活跃在该领域前沿的专家也主要是西方学者,尤其是欧洲的研究者。影视翻译及其相关理论研究之所以在欧洲得以迅速发展,与欧洲先进的科技水平是分不开的,电影电视最先在欧洲普及,广大受众的需求和学界的相对重视都促成了影视翻译理论在欧洲的蓬勃发展。而欧洲各国间极为密切的联系,不同语言的高关联程度,文化多元化和相通性等因素也都推动了欧洲影视翻译理论的研究发展。

2.1理论研究发展初期。西方学者从翻译视角进行影视翻译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1956年出版的期刊Le linguiste/De taalkundige 中的Traduction et Cinéma 一文和1960年出版的杂志Babel的特别版Cinéma et traduction可以说是欧洲最早的影视翻译理论研究。

1974年Dollerup在Bable发表的文章On Subtitles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首次单独对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文章详细分析了英语电视节目翻译成丹麦语的时出现的不同种类的错误。Dollerup最大的贡献还在于首次提出了字幕在教学领域的重要意义,指出可以利用影视字幕帮助外语的学习。

而Istvan Fodor则在配音译制领域的研究中是位里程碑似的人物,他的研究可是说是奠定了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在其1976年出版的英文著作Film Dubbing: Phonetic, Semiotic, Esthetic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中,他首次从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美学等多个角度综合系统的研究了影视作品的配音译制。书中首次提出了电影译制要在语音,人物性格和内容三方面达到“同步”的观点。同时他还在书中探讨了不同语言和文化体系中手势语的不同意义,以及镜头拍摄角度对电影人物话语感知造成的不同视觉效果等等。他认为每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都具有其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影视翻译中做到各方面完美的“同步”是不可能的。(Fodor, 1976:82)

Marleau在其文章 “Les sous-titres... un mal nécessaire”中从技术,心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美学四个角度归纳了影视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归类。在书中他建设性的对于影视字幕翻译的排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且第一次超越文学层面,将经济学因素引入了影视翻译理论,分析了电影工业的运做流程,指出影视翻译不仅仅包括译者,而是各方人员通力协作的译制。

在同年,Titford 发表了Subtitling: Constrained Translation。在文中他首次提出了“constrained translation”这一概念。Titford认为影视翻译译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受到了影视这一特殊媒介本身的特质的限制。“derive essentially from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on the translator by the medium itself” (1982:113). 在Titford的理论基础之上,Mayoral Asensio, Kelly 和Gallardo(1988)等学者在其后的研究中将“constrained translation”这一概念运用到了影视翻译实践中。

1987年,欧洲广播联盟(EBU: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 ) 在斯德哥尔摩主办了配音和字幕大会,这是欧洲首次在配音和字幕领域举办的会议。在这次会议的带动下,一系列相关的会议陆续召开,影视翻译的相关出版物也大量涌现。会议的一大成就就是达成了一项非强制性指导方针,旨在推动欧洲各国间配有翻译字幕的电视节目的交流和傳播。Carroll (1998:160)。

2.2影视翻译研究的“黄金时代”。上世纪90年代,西方的影视翻译研究开始了其“黄金时代”。影视翻译研究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90年代初,两部重要著作相继出版。1991年,在欧洲媒介研究所(EIM,European Institute for the Media)的资助下,Luyken与四位欧洲的影视翻译专家合作出版了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s in Television:Dubbing and Subtitling for the European Audience一书。该书从专业视角分析了针对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转换的不同翻译模式,更在书中列举了大量数据,对欧洲的译制影视作品的数量,人员成本以及受众偏好等都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随后在1992年,瑞典字幕翻译家Ivarsson出版了著作Subtitling for the Media: A Handbook of an Art。这可以说是欧洲第一部全面研究字幕翻译的著作,在书中他详细介绍了字幕翻译的技术发展历程。作者长期的一线翻译实践经历使该书在翻译技巧等方面都胜人一筹,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在1998年,Ivarsson在Carroll的协助下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书中加入了许多如数字技术等新技术下的影视翻译策略与技巧,书名也更改为更为中性的Subtitling。这两本著作可以说是为欧洲影视翻译研究日后发展的奠定了基础。

1995年以后,西方影视翻译研究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代,相关的理论研究明显增加,欧洲学者的研究成果尤其显著。其中研究较有成就的有芬兰的Gambier,丹麦的Gottlieb,希腊的Karamitroglou,瑞典的Ivarsson,西班牙的Chaume和Diaz-Cintas等等。其中Gambier可以说是影视翻译领域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他的研究涉及范围既深又广,对于不同影视翻译的模式的如何分类,影视翻译的策略和技巧,影视翻译的受众等等的研究都颇有造诣。同时他参与了几乎所有影视翻译领域的会议,主编了大量期刊和专著;影视翻译领域的国际会议,机会都是由他主持。

Gottlieb可以说是影视翻译领域迄今为止理论研究最成体系的学者。他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影视字幕翻译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在影视作品众如何翻译习语,还在字幕翻译的教学方面颇有见地。他的研究还包括在配音和字幕的英文电影的流行下,丹麦本国语言是如何受到影响的。

2.3影视翻译研究的国际会议和学术组织。总体来说,欧洲近年来影视翻译的相关研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有关影视翻译的学术会议近年来日益频繁,由于参会有众多学者来自字幕翻译盛行的北欧,很多会议的学术重点是在字幕翻译的研究上。2004年2月,主题为“屏幕上的语言转换”的国际研讨会在伦敦举行,百余学者在大会上交流论文;2005年10月,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举办了以“文本与图像之间:影视翻译的最新研究”为题的国际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语言与传媒”国际会议是云集西方众多影视翻译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国际会议。一些相关的学术机构和组织也蓬勃发展。国际译联(FIT,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nslators)可以说是最早意识到影视翻译的学术地位的学术组织,早在1987年该组织在其FIT World Congress中就专门建立了一个Media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的委员会,讨论和研究与媒体相关的翻译问题。而1995年成立的学术组织-欧洲影视翻译协会(ESIST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Studies in Screen Translations) 则是欧洲影视翻译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学术组织,协会最初是由欧洲10个国家的16位热爱影视翻译的大学教师建立的,他们长期关注或者从事影视翻译,认为影视翻译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学界充分的重视,于是自发组建了这一协会,旨在加强和促进该领域研究学者、影视译制人员、以及大学里师生间的交流,籍以提高影视翻译教学与实践的质量。如今,协会的成员众多,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相关的研究人员,教师和翻译的专业人士等等。协会的很多成员都是活跃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以及刊物上的这一领域的知名学者。

欧盟对于欧洲影视翻译研究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1995年欧洲理事会为庆祝电影在法国诞辰100周年,举办了一个关于视听传播与语言转换研究的论坛。此后,每年在欧洲举行的一些国际大会上都有关于该领域的讲座和交流,影视翻译研究在学界的地位逐渐提升。

3中国影视翻译发展:历史与现状

西方的影视翻译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和体系,研究的对象和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影视翻译的形式因国家而异,如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以配音译制为主;比利时,丹麦,芬兰,荷兰,希腊以及北欧诸国则是以字幕译制為主。而我国影视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晚,影视翻译理论研究水平还相对较低,还几乎没有自己成体系的理论,主要还是在实践的层面上摸索,影视翻译的主流形式是配音。

3.1建国前的影视翻译。在建国前,我国基本没有成体系成气候的影视翻译实践活动。电影在当时并不普及,只有少数大城市的少数大电影院才播放外国引进的影片,数量稀少,电影观众属于小众群体;而在建国前,我国几乎没有电视,更不存在引进的外国电视节目和所谓的电视翻译了。因此在建国前我国的影视翻译,其实就是电影翻译。我国真正面对大众,属于市场行为的电影译制,大约产生在1910年以后。早期上映的外国影片都是默片,当时的默片通常都有外文字幕,这便产生了最初的电影翻译需求。在当时,比较常用的是影片说明书,就是剧情说明等等电影的相关信息。但最初的外国电影的说明书又通常没有中文版本,于是当时比较普遍也较受观众欢迎的一种译制外片的方法就是被称之为“活的说明书”的现场口译。但是,当场口译者的翻译并不严谨,只是为观众讲解译介影片的大意,省略情节、添加删减词语、错翻漏翻等等都很寻常。

1921年以后,中国国产电影事业渐趋发展,进口的外国影片数量也开始增多,有声电影也大量进入了中国市场。一种新的译配方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字幕翻译。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字幕翻译,而最初将字幕翻译的方法引入中国的则是中国最出国攻读电影专业的留学生程树仁(上海电影志:597)。大约到上世纪20年代后期,译配中文字幕的方法基本成为了电影翻译的主流方法。中文字幕在外国电影中大量使用甚至影响了外国电影商,1936年左右是外国影片输入中国的一个黄金时期,一些外国的片商甚至在当时都在拷贝上直接译配中文字幕输往中国。但是当时的字幕翻译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翻译不够准确,书法不甚妥当,中文字幕和原有的外文字幕时有冲突影响观看和理解等等。

在字幕翻译流行了十余年后,1939年电影翻译可是说有了一次较大的改进,出现了“译意风”。译意风原名Earphone,设备有点像现在的同声传译,就是在影院的座椅背后安装一个听筒,观众观看电影是使用听筒听“译意风小姐”把电影中的外文翻译成中文。其后随着市场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不断提高,译意风也从最初的“译其大概”发展到了视剧情,分角色演绎人物的性格和情绪,甚至讲解片中特有的电影语言,可以说是早期的电影配音雏形。但译意风毕竟只有一个“译意风小姐”,不能像配音一样做到每个角色都照顾到,而且翻译的难度也比较大,观众听起来也觉得单调。在1946年前后,配音电影逐渐开始流行起来。当然配音在当时还是新鲜事物,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口型不能对应,翻译时候失去了原有对白的意味等等。

3.2新中国的影视翻译。电影在中国的真正普及,应该说是要到建国之后。此时的电影翻译主要是以配音为主,从某种角度来说,观看配音电影确实比配以字幕的电影轻松,而当时我国广大群众的外语水平整体较低,又要照顾到当时为数不少的文盲或半文盲群体和少数民族群体,同时也是本国语言的强势和保护,综合以上几点,配音翻译在当时比起字幕翻译确有很大优势。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最早开始配音电影的译制工作的机构。早在1949年,长影就出品了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在195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了配音部门,第一部配音作品就是苏联电影《小英雄》。上影在新中国的译制片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文革之前,中国四分之三的外国电影都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完成的。改革开放前,由于政治原因,我国的进口外国影片数量毕竟有限。虽然在1950年我国就有了电视台,但在80年代以前电视台是没有外文节目的。电影和电视翻译的真正流行,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十多年,大量的外国影视作品引进中国,无论是配音还是字幕翻译都呈现了蓬勃发展的状态。

现在我国从事影视翻译的专业机构主要有上海电影译制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上海音像资料馆,天山电影制片厂,天津电影制片厂等影视译制机构。其中以上影和长影的电影译制最为活跃,近年来的主要进口英语影片几乎都是上影和长影的作品,如上影译制的哈里波特系列,怪物史莱克系列,蜘蛛侠系列,史密斯夫妇,达·芬奇密码等等,长影的谍影重重2,鲨鱼故事,马达加斯加,神奇四侠,来电惊魂,防火墙等等。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等则是电视剧译制的主力军,近年来流行的译制外国电视剧几乎都是他们的作品。而民间或者业余字幕翻译团体,主要是目前网络上比较流行的各个字幕组。这部分人员主要是影视爱好者,对于影视字幕的翻译都是凭着个人的热情和喜好,翻译人员的水平良莠不齐(当然不能否认部分字幕组的翻译成员水平确实相当高)。当前最著名英语翻译字幕组的当属伊甸园、影音YY工作室的YYeTs美剧组和磐灵风软字幕组。他们从事字幕翻译的主要是依靠个人的经验,通常一个字幕组有很多人员组成(大的字幕组有上百人),翻译、时间轴制作人员和片源人员各自分工不同。而他们对于翻译的速度要求甚至往往超过对于质量的要求,以当红美剧越狱为例(当然我们先抛开版权问题不谈),就有字幕组曾经在美国上映的第一时间之后6个小时内将字幕制作完成发布上网,如此“神速”,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通常一个字幕组的工作流程由听译,整理,翻译,校对,时间轴和压缩组成,基本上是流水线作业,他们的翻译质量虽然不能与资本雄厚,人员专业素质较高,制作周期较长,追求质量的专业影视译制作机构相比,但是字幕组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字幕,抢到第一批观众。而且相比国内电影电视市场,网络字幕组的受众数量远远超越了专业机构的影视翻译作品的受众数量,对于外国电影的传播和影视字幕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3我国影视翻译理论研究发展及现状。而在影视翻译理论研究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起步可以说相比影视翻译实践更晚,至今尚未有成体系的理论出现。相比与文学翻译等学界主流领域,影视翻译相关的论文和专著数量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研究较有成就的几位学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钱绍昌教授可以说是我国影视翻译领域的领军人物,他长期从事一线影视翻译工作,翻译的影视作品近千部,其中多数在国内颇有影响,如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美剧“成长的烦恼”,“大饭店”,“荆棘鸟”等等。他在影视翻译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他在2000年发表的论文“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中就呼吁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给予重视。在文中他指出了影视翻译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影视作品的语言同文学作品和书面语的区别,并且总结了影视作品语言的五大特点,即: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并且根据多年的翻译实践经验,提出了影视翻译的七条经验。认为在影视翻译时做到“信,达,雅”中的“达”最为重要。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的麻争旗教授主要研究翻译与跨文化传播领域,有着近30年的影视翻译实践经历,曾经为中央电视台“正大剧场”、“国际影院”等栏目翻译电影、电视剧五十多部,电视连续剧、系列片六百余集,其中《失踪之谜》、《居里夫人》还曾经获得全国优秀译制片“飞天奖”。早在1997年,他就曾经在“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中,以业内人士的专业视角,结合大量的翻译实践案例,从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口型化,通俗化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影视翻译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尝试探索影视译制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2005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麻争旗教授的《影视译制概论》,是近年来不多见的影视翻译研究的专著。该书从本质论入手,明确了译制片的概念,讨论了译制片本质、属性,以及译制片存在的意义。从传播学、二度编码理论、符号学和解释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影视作品的译制原则,分析了影视译制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并且创造性的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影视译制的艺术规律,讨论了影视翻译的美学问题和配音的艺术性,并且对于译制片的批评与鉴赏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张春柏教授长期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翻译的影视剧近三百部(集),包括大家熟悉的《神探亨特》、《欲望号街车》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在他的“影视翻译初探影”中,张春柏教授讨论了影视艺术语言的即时性,大众性等特点;并且结合影视翻译与普通的文学翻译的差别,研究了影视翻译的性质、原则与技巧;文中还分析了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结合实例探讨了对双关语的翻译技巧。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的李运兴教授长期从事语篇翻译学的研究,在国内翻譯界有相当高的声望。他在2001年发表的 “字幕翻译策略”,从语篇翻译理论的角度对影视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结合其翻译实践的经验与实例,文章从时空制约与缩减法,字幕的功能及文体特点,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词语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字幕翻译的特点,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指出字幕翻译应求在有限的时空里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

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的资深编辑赵春梅长期从事外国影视剧剧本的翻译,在其的“译制片翻译中的四对主要矛盾”中,结合实例讨论了影视配音译制过程中最常见的四对矛盾,即口型与内容的矛盾,语序与画面的矛盾,归化与异化的矛盾及音译与意译的矛盾,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4结语

无论是影视翻译实践,还是影视翻译的相关理论研究,我国相对于西方国家都还属落后。我国现在影视翻译研究的不足与当前外语影视作品大量的引进已经形成了很大的矛盾,影视翻译亟缺相关理论指导。影视翻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仍有待提高,影视翻译的相关策略和技巧仍需要深入研究。随着影视娱乐业的蓬勃发展,影视翻译日益显示出它在翻译领域中的重要性。期待我国的学者能够更多的与西方学者加强沟通与交流,学习西方影视翻译的先进理论,扩大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也希望有更多意识到影视翻译重要性的人士投入到影视翻译的实践和研究中来,早日形成我国自己的影视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使影视翻译研究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

参考文献

[1]Traduction et cinéma.[J] Le linguiste / De taalkundige 1956,1:5,10.

[2]Cinéma et traduction. [J]. Special issue of Babel 1960-6(3).

[3]Chaume,Frederic. Film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Two Disciplines at Stake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J]. Meta,2004,XLIX

[4]Diaz-Cintas,Jorge,Orero, Pilar. Postgraduate Course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A].In Gambier,Yves(ed.) Screen Translation.Special Issue of TheTranslator[C].2003,9(2).

[5]Dollerup, Cay. On subtitles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J]. Babel,1974.

[6]Fodor, Istvan. Film Dubbing: Phonetic, Semiotic, Esthetic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M]. Hamburg: Buske, 1976.

收稿日期:2007-09-20

作者:康 乐

艺术的欣赏研究论文 篇2:

艺术欣赏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政教育 艺术赏析

艺术赏析是美育的一种形式,在满足个体需要的自由愉悦同时也修正着个体的价值观,能协调学生伦理道德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艺术赏析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主要是通过艺术作品来负载的,所以教学和教育目的的实现都要从具体作品来入手。优秀的艺术作品内涵着的文化信息和作品对生命情感乃至生命哲理的表现,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思考能力和情理感悟能力,传达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

1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对待入党问题上69%的学生具有很高的热情,但是只有85%的学生是为找到更好的工作;在对待学业问题上出现了37.2%的同学是茫然的,对未来缺乏规划,有47.6%的同学是有考研愿望,15%的学生是要借助自由时间打工尽早接触社会;在对待大学的闲暇时间问题上,73%的学生选择了“看电影、打游戏、逛街”;对于人际关系处理上29%的学生认为是得心应手,52%的同学认为只是说得过去就好,有18%的同学有人际交往的困惑。通过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了三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是价值趋向实用性、功利化;二是价值标准利己化;三是价值观感性化。

2 艺术欣赏的思想引导性

2.1 人文思想的形象表达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背景下,人文思想的体现就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大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贴近实际,贴近师生,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内心的实际困惑,在这个基础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中国画的理论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以德修身的人文涵养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如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和南齐谢赫的“六法”等画论都渗透着典型的人文思想。在唐宋时期,“比兴”作为传统画创作的基本手段,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画都源于艺术家借景抒情的“比兴”手法,结合大写意的笔墨发挥,再融入欣赏者“迁想妙得”感悟,从创作到欣赏、接受整个过程都贯穿着随心所欲的自由精神,通过艺术形象充分表达出人文思想。

2.2 文化的感官传递

文化是艺术的根基,优秀的艺术作品也释放着文化的气息,传递着社会、历史的文明,“艺术文化发挥着文明对话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艺术欣赏是人们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作品产生审美愉悦。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主体的视觉、听觉、思维想象等都参与了文明的传递。如芭蕾舞剧《白毛女》,作为中老年人欣赏,无非是去追忆过去的那个年代,追忆曾经有的憧憬;作为青年人欣赏,能感受到西方的芭蕾舞在东方的辉煌,同时能了解到那个历史年代的文化特点。艺术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了,更大的魅力源于沟通,一种跨越年代的心灵沟通!再度欣赏舞剧《白毛女》,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一种温馨扑面而来,时而被剧情感动,时而被舞台陶醉,的确是一场视觉盛宴。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通过感官的愉悦完成文化知识的传递,思想教育的影响,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2.3 传统美德的心理渗透

好的艺术作品被称为“逸品”。逸品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情感影响、心理渗透的作用很大。以音乐艺术为例,无论是孔子的“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还是荀子的“入人也深”、“化人也速”,都说明了音乐艺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现在央视的公益广告《Family》都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亲情,提醒现在忙碌的年轻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亲情,充分表达了中华重“孝”的传统美德。李虎演唱的《中华美德》更是将甚多传统美德写成歌词,朗朗上口。中国还流传着很多传统剧目都是弘扬真、善、美,打击丑、陋、恶的历史故事,如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都是雄心壮志气冲天的感觉,弘扬爱国情怀;在西方,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在那个时代都起到了催人奋进的作用。艺术作品的心理渗透,改变了传统的“说、学”教育,让人在艺术美的欣赏中产生心理共鸣,在艺术欣赏的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作用。

2.4 世界观的自我审视

艺术欣赏能带给人一种“快感”,这种“快感”是现实事物无法赋予的,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修养的提升,灵魂的重塑。欢快的音乐、明朗的色调使人心旷神怡,能调解人的心理压力,净化人的心灵。艺术心理中有一种艺术体验叫做“感情移入”,中国画论中有“迁想妙得”,都指想象在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中的重要性。欣赏者在与富有内涵的艺术作品情感沟通时,会将自己置身事外,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寻觅满足自己内心的感动,在“神游”的遐想中释放真实的自我。河北保定文化剧团编排的《一诺千金》话剧,通过同学情谊的桥梁,建立了17个同学与一双父母15年的情感。15年间果树9301班同学看望李宝元父母的情节,及“56封信和20余张汇款单”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诱发了对同学关系、宿舍关系、亲情关系的自我审视和思考。

艺术欣赏是大学生世界观的自我审视、自身美化、完美塑造的重要手段;艺术欣赏也是丰富校园文化、陶冶情操、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艺术欣赏还是丰富知识、开阔思维,培养创新的重要手段。

3 艺术欣赏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途径

高校艺术欣赏课的开展,不仅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道德教育,完善心灵塑造;更能突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彰显个性化教育的特色,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艺术欣赏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更好的发挥价值,就需要高校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力量等方面监督保证顺利开展;明确考核制度确保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渠道拓宽大学生接受领域;提供平台促进大学生参与交流互动。

3.1 统一规划、合理改革高校的艺术欣赏课

高校开设艺术欣赏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提升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艺术欣赏课在多数高校已经作为一门选修课开设,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凑学分,一部分老师开设课程是为凑课时量,在全国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选用缺乏通识性。艺术欣赏课的开设出现了随意、松散、杂乱、“各自为政”的不规范局面,这样的现状势必会影响到教育效果和质量。

艺术欣赏课要在高校思想工作中起到作用,就必须要规范教学内容,统一教学目标。首先,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依据欣赏课与专业课学生的艺术理论不同,对学生思想状况要有初步调查了解,依据思政教育的引导制定目标明确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的编排和教材的选用上要与专业生区别开来,侧重知识的丰富、思维的扩展、价值观的引导。其次,规范教师队伍。依据十二五规划艺术类教师的配备参考比例以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0.15-0.2%,但目前达到要求的学校不多,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专业基础水平差异明显,高校应加大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操控能力培养。再次,加强监督,明确考核制度。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校的教学决策进行评价,评价参数要测重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和谐发展。

3.2 正确引导、科学筹建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

高校校要加强对学生文艺社团的科学管理和正确指导,从场地、设备、宣传到专业指导、活动监督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推动全校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社团还要做到有计划、有指导,艺术社团要在校团委的统一管理下,做到活动前有策划后有总结。高校社团活动中还应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指导大学生文艺社团的活动,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如引进社会文艺团体展演和艺术家来校指导,帮助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既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艺水平。例如,河北科技大学校团委将非物质文化纳入社团,并且每年寒暑假都带社团学生去“二鬼摔跤”、“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等特色文化地区去学习,然后再返回校园将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每年学校团委都会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办一些活动,2012年12月举办的“传统民间音乐进校园”活动,参与民乐演出的不仅有年迈沧桑的老艺术家,还有朝气蓬勃的在校大学生,其中,高洛音乐会展示了《琵琶论》、《翠太平》等涞水民间吹打乐曲,庄严肃穆又不失典雅,令人肃然起敬;跃进吹歌会演出了《放驴》、《袍龙台》等乐曲,热情活泼,高亢奔放。活动不仅是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通过观看演出增强了民族荣誉感。

3.3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分享艺术作品的精华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积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艺术教育网络平台。网络对教育来说是“双刃剑”有利有弊,但是网络可以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浏览、影音播放、下载传递等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大学生带来生动、便捷、快速的文化分享。网络课堂是开放的。高校除了自主承办艺术欣赏网络平台,也可以借助社会网络资源,链接艺术精品资源,提供学生接触杰出艺术作品的平台。2013年3月“全国网络水彩作品巡回展”在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开幕,通过引进全国网络作品展,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艺术作品的认识、了解。现在已有成熟的网站如“艺术家”、“中国画”等,不仅提供艺术作品的欣赏、解读,还提供历史艺术精选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家的生活时代的介绍。

3.4 美化校园环境,深入学生生活

艺术欣赏不仅在课堂内,优美的校园环境,富有寓意的景观建筑,高雅悠扬的背景音乐,对于大学生来讲都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释放压力的依托。现在高校的宿舍楼和公教楼的卫生间门上,都可以看见小广告和不雅的发泄语,原因是那个空间隐秘,适于学生的情感发泄。恰恰在这片空间里,也是最需要人文关怀的,幽默的漫画、精简的图文都可以转移不平静的思索。涂鸦艺术的兴起曾经让废弃的墙面微笑,老朽的树洞会说话。女大学生王月在2013的年初就曾让石家庄九中街的树洞入住了小动物,让一条冷清的小巷变成了市民的游览点。艺术的美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确的引导学生参与可以让生活处处充满美。思想教育重在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艺术欣赏课是高校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创新载体。艺术欣赏的教育、教学活动,能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情感的自我调控;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艺术竞赛,能营造一种充满朝气的校园艺术氛围;抓好艺术欣赏教学,能更好的发挥艺术的教育功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弘昕,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

[2]常春元.美育原理[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3]王亚婷.论艺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新西部,2007,(16):142.

作者简介:李跃芹(1979-),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美术学与思政教育研究,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作者:李跃芹

艺术的欣赏研究论文 篇3:

注重美术欣赏教学感受艺术之美的研究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适合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通过欣赏、感受和体验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感受艺术之美,体验生活之乐。

关键词:小学美术;兴趣;生活;欣赏;体验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分为四个重要领域,其中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欣赏、感受和体验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教师应该改变以往认为欣赏就是看看,并不重要的想法。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深入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适合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开展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从生活和兴趣出发,激发儿童欣赏的快乐体验

大人对自己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事物总会表现出特别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孩子也是一样。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会依据自己的生活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他们多数都能接受,并常常模仿着画。课堂上,老师哪怕只问问学生上学路上印象最深的景色是什么,学生也能说出许许多多让老师意想不到的体验。因此,在上“各种各样的树”这一课时,我就带着学生到校园里走了走,看了看,欣赏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树皮的纹路、树叶、树枝……不同的树有不同的体貌特征,学生们对树有了更多的直观认识。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又有利于之后的课堂绘画教学。另外,强烈的色彩对比也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比起城里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那种纯粹、原始的色彩美。如上“春天来了”一课时,我结合语文课《找春天》,出示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画面,让学生们对比、感受春天那独特的色彩:蓝天、碧野、绿芽、野花……这些鲜明而又艳丽的颜色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从他们惊喜的眼神里我读出了孩子们内心的愉悦,我觉得孩子们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和视觉体验。完成绘画作品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在学生通过欣赏,对美有所发现、有所体验的同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欣赏、绘画的过程中让孩子真实感受美之所在,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提供多种形式的绘画作品,丰富儿童的感知经验

在我们学校每层楼的转角处,轮流张贴着班级学生的绘画作品,学生们特别喜欢去那里,总是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看着什么。有一次,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专注地盯着画面上的两只蝴蝶对我说:“老师,我觉得蝴蝶画得好漂亮啊!”他指着大蝴蝶继续说:“这只是蝴蝶妈妈,那只是蝴蝶宝宝。”“为什么?”我好奇地问他。孩子很郑重地告诉我:“你看,这只蝴蝶大一些,那只小一些。而且这只蝴蝶(他指着小蝴蝶)是彩色的,肯定是他妈妈给他买的新衣服。穿上了新衣服的蝴蝶多可爱,我也想画一画……”在孩子的眼里,任何事物都被他们注入感情。这些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画作品给予孩子们的是一种奇特的绘画语言,这种奇特的绘画语言拓宽了孩子们的思路,赋予了孩子们独特的艺术感受力,让孩子们更有信心地去创造和表达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有了欣赏的兴趣和深入的感受,接下来就是对美的体验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也指出:“美术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验生活,享受乐趣。”

三、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引导儿童大胆体验创作

1. 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儿童善于通过感性的方式,在生活中体验、感悟美的东西,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授“缤纷花布”这一课时,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简单的任务:收集各色碎花布。孩子们的热情瞬时被点燃了,等到正式教学的那一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尽情地展示着收集来的“成果”,畅谈着自己对服装图案的“独特”想法。我顺势引出了点线面的有关知识,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出一块最喜欢的花布,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我是小小设计师”趣味服装设计比赛,将创作的花布设计成一件有趣的衣服。那些由孩子们精心制作的图案真是漂亮极了。回想起当天课堂上那精彩、有趣的一幕幕,让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2.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在农村,孩子们在上学路上就能看到很多美丽的景色。作为美术老师,大可利用这一优势,调动学生的这份真情和热情,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完成美术学习活动。在学习“春天来了”一课时,我带着孩子们走到学校附近的一片油菜地里,和孩子们一起抚摸着一簇簇金黄的油菜花,欣赏着那一片片嫩黄嫩黄的花瓣,亲吻着那一个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坐在长长的田埂边上,通过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加深孩子们对春天的色彩印象,为课堂上的美术创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总之,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因地制宜地选择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学生能够感受艺术之美、体验生活之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惠东,朱凡.少儿美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09).

[2]尹少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龚银淼

上一篇:生态学园林设计论文下一篇: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