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高等院校

2024-05-03

中国民办高等院校(精选十篇)

中国民办高等院校 篇1

关键词:中国民办高等院校,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1. 民办高等院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民办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界可以说占有一席之地。从我国1982年开办“中华社会大学”开始, 民办高等教育的大船开始起航。到2005年, 全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共有1300多所, 包括学历和非学历高校。从学生数量看, 民办高校学生总体呈增长趋势, 1995年, 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总人数为71万人, 到2004年, 增长到140万余人。从外在看, 民营化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从内而言, 民办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使命, 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 随着高考生源的减少, 近年来, 很多高校开始出现“吃不饱”的现象, 特别是一些民办高等院校负责招生的老师表示, 招生现在比登天还难, 每年都招不满, 甚至招不到。一些民办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倒闭, 比如江苏省的常熟理工学院的民办本三学院, 就在2014年停止了招生。为了解决高校发展遇到的瓶颈期, 加快地方本科高校 (含独立学院、民办高校) 的转型发展, 自2014年初开始, 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首先是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国家顶层设计, 出台改革试点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 制定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其次, 省级政府带头制定和推动试点实施方案, 落实招生计划、财政拨款等支持政策措施。在省级试点的基础上, 遴选若干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试点高校纳入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最后, 教育部负责抓紧研究制定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设置标准、专业标准、教师标准、办学条件标准、评估标准等,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标准体系, 为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奠定基础。与此同时, 各地方本科高校 (含独立学院, 民办高校) 也抓紧开始制定方针, 落实政策, 调整学科内部结构, 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方向转型。由于民办高校数量庞大, 办学规模、生源层次跨度大, 出现问题最早, 因此民办高等院校可谓面临“大变革”与“大洗牌”。

2. 民办高等院校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等院校在转型时既有良好的基础, 又存在很大的障碍。因此, 民办高等院校要成功转型, 必须深刻分析其现有问题, 明晰利弊, 从而力挽狂澜, 改变民办教育岌岌可危的现状。

2.1 目标定位不明确

首先, 从专业设置的方面说, 许多民办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没有自身特色。许多学校一窝蜂地追求热门专业, 在师资力量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开设一些专业, 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据统计, 民办高等院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前三位的专业分别是:英语、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和财经。由于开设学校多, 竞争力不强, 导致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既比不过名牌大学或者公办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毕业生, 又比不过一些中专, 职校等职业院校的拥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

其次, 在专业内部课程设置方面, 许多民办高等院校师资力量尚不成熟, 学生质量时好时坏, 却一味模仿公办高等院校进行“高大上”的专业课程设置, 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竞争力下降等严重问题。以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为例, 许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苏州大学本一批次的学生毫无区别。比如日语专业, 在设置综合日语等专业主干课的基础上, 大三的两个学期统一要学习日本文学史, 日本古典文学等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偏向喜欢文学方向的学生, 或者说有利于继续深造和研究日语语言学的学生。而对于本科四年以后准备就业进入社会的学生群体而言, 在专业设置中适当减低专业课难度, 另外加入一门实用的技能也许反而比较有竞争力。在苏州的许多民办高等院校实施了“3+X”或“2+2”的模式,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就业竞争力。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 学生在3年制的大专学历教育中, 不仅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 还要掌握会计或外语等一门专业技术,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 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匮乏

大部分公办高等院校的教师都具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 且以江苏省为例, 有些公办高等院校的教师学历情况, 其中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达50%以上。而民办高等院校在师资方面相对来说不如公办高等院校。民办高等院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公办高等院校的在职教师、在读研究生, 还有一些已退休的老教师。近年来, 民办学校在师资建设问题上也狠下工夫, 以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为例, 天平学院的老师享有和苏州科技学院公办学院老师相同的待遇, 可以申请校级科研项目, 可以参与校级各种竞赛。同时学校也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 外出进修等。可以说, 民办高等院校的师资正在逐步加强, 但是也要看到, 民办高等院校的教师在从教经验和职称、学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 大部分民办高校的老师要从讲师晋升到副教授职称就十分困难。另外, 民办高校的老师要搞科研, 申请项目, 往往还会受到限制和歧视, 可以说, 还没有一个健全的体制可以保障民办高校的老师和公办高校的老师一样潜心科研, 这对民办教育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十分不利。

3. 民办高等院校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快课程改革, 优化专业组合

民办高等院校要和公办高等院校竞争, 在毕业生就业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其关键在于设置合理的课程目标, 规范和打造适合民办高等院校学生的课程体系。忽视学生的实际状况, 盲目追求和公办高等院校一样的课程目标, 不利于民办高等院校的发展。要谋求发展, 必定要加快课程改革, 将课程目标由“虚”向“实”进行调整, 注重学生的应用性和创造性。另外, 对于一些许多院校都开设的热门专业, 特别是一流本科院校也开设的专业, 要找到自己的课程特色和目标定位。比如, 一些民办高等院校尝试让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一门外语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 比如编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可以说, 这样无论对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提供了更强的竞争力和可能性。

3.2 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

一个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如果不完善, 那么教职员工的士气, 学生的发展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许多民办高等院校工资制度不合理, 人事管理混乱, 教师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 严重影响教师和其他职工的工作状态。民办高等院校应该建立合理的教学组织、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规章制度, 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维护好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 使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 最终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灵魂, 民办高等院校应该着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培养骨干教师, 制订合理的教师进修计划,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支持。许多高校近年来开始主张“双师型”教师资格, 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比传统的学术型大学对师资的要求可谓更高。比如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探索上走得比较前的德国, 在高校教师的培训上, 就要求同时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 提高民办高等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是确保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有力后盾, 只有待遇稳定, 教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为学校的建设作贡献。在德国的一些应用技术型大学, 教师每四年就有为其半年的带薪休假, 用来从事研究工作。半年内教师要到对口单位从事实际工作和实用研究, 以了解行业内部动态, 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从而有利于将这些引用到实际教学中, 最终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概而言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高等院校转型的关键。

4. 民办高等院校未来的展望

民办高等院校不是高等教育界的“二等公民”。民办高等院校应当清楚明确自己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和使命, 在高等教育界, 应当和公办大学一样占有三分天下。值得借鉴的是, 日本高等教育界层次分明, 教育目标明确, 有“四年制本科大学” (包括国立, 公立, 私立) 、“专业大学”、“短期大学”等高等教育模式。这样既有效缓解了不同层次考生的压力, 又解决了不同层次的学校所面临的招生的实际问题。另外, 公平是竞争的起点,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经济的支撑。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不应当继续在夹缝中求生存, 而应当力求改革, 明确定位, 重整旗鼓, 成功实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卢彩晨, 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和前瞻[J].教育发展研究, 2007.3.

[2]汤保梅.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6.3.

[3]李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9.8.

[4]刘希富, 胡建勇, 木艳.论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中国民办高等院校 篇2

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分析

1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类别呈现多层次性

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学历教育机构。第二类是文凭考试试点学校,自身不具备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资格,必须按其所在省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录取分数线统一招生,通过国家,省或直辖市,学校三级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第三类是自考助学教育机构。第四类是延伸办学教育机构。这类机构不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的资格,一般没有长期稳定的办学层次,多是依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调整教育延伸的方向的层次,确定学校的定位。其主要任务是,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岗位技能培训,满足学员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2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呈现多样性

依据不同的标准,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多种不同分类方法。按办学的运行机制,将民办高校划分为以下四种发展模式,其一,注入式。这种模式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性手段,以大型私营企业,企业集团或个人的投资为依托,以质量办学水平换取市场信誉,通过教育与资本联姻,获取民办高校运转与发展的资金和教育市场的份额。其资金的注入方式主要有中外合作方式,股份合作式,教育集团运作式企业集团投资式等。学校内部管理实行企业化运行管理模式。其二,改制运作式。这种模式是在保持原学校国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学校资产所有权与学校办学法人财产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制”即校董分离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三,附属再生式。这种模式是利用原国有高校在多年办学中积淀下的无形和有形资产,利用国家对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采取民办高校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独立于母体高校自主办学。其四,滚动式。这种模式是单纯依靠收取学费维持民办高校正常的运转和发展。

3民办教育的空间布局呈现非均衡性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和公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有关政策的差异,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现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出现的四大典型现象就是证明。其一,西安现象。万人民办大学颇具规模。江西现象。为经济大省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其三浙江现象。改制院校和独立学院、民办院校高起点办学。其四广东现象。多元办学体制。

二、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及发展的趋势

(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私立高等学校69所,50年代初转为公立学校。此后近30年间,我国没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从80年代起,民办高等教育开始恢复,近年来已有十分显著的发展,正在逐渐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力量。但是,比起同期公办高等教育而言,民办高等教育仍然处于规模较小的阶段,特别是当公办高等教育规模显著增长的同时,民办高等教育注册学生规模从2000年起开始出现波动,仅为公办在校生的1/9左右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市场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瞄准市场。

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满足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因与市场接轨紧密,产业属性良好,社会认可度高,加之投资教育的风险小,政府又给予许多政策支持,因此高职教育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能蓬勃发展。

从另一角度看,民办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历史积淀、学生来源,也决定了当前民办高校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是以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向参与、优势互补来彰显特色。

2.特色化——办学特色成为民办高校错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民办高校只有30年左右的历史,并且是在公办高校几乎占据了高等教育各个领域的基础上从夹缝中崛起的。多年来,民办高校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学科布局、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教法、师资结构、招生就业等方面都力求错位发展,特色立校,减少与公办高校和其他民办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与相互重叠。今天的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还属于弱势群体,只有在办学特色上另辟蹊径,才能避免与公办高校的同质化与趋同化,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优势地位。

3.国际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对外宣传中国文化成为趋势。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必然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要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推向世界。在这一方面,民办院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适应性和先天优势。

今后国家将放宽中外合作办学的许多限制,在维护国家教育主权的前提下,扩大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加大国际国内学校之间的合作力度,开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借以增加教育贸易收入,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总结语

中国民办高等院校 篇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各个教育层面上的民办学校应运而生。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第一章总则的第6条就明确指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教育,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这就使得民办高校这一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和体系中,得到迅速发展。

1.民办高校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民办高校是一个办学属性的概念。中国民办高校主要是在办学属性上进行界定和分类。从这个角度上,可以把中国高等院校分为三大类:(1)国立大学——由中国教育部直辖(包括部委院校),主要办学经费和教育投资由国家财政年度预算拨款,学生的学费作为办学事业的补充;(2)省立(公立)大学——由地方政府提供主要的办学经费和教育投入,学费按照国家标准收取,作为办学经费的补充;(3)民办大学——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学生的学费,学费是按教育成本收取的就是民办的性质[1]。

2.民办高校的类型

目前,从办学属性来看,我国民办高校的类型主要有:(1)依托原有高校办学的二级学院;(2)地方政府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民办学院;(3)由多个企业联台参与,以股份制形式办学的民办学院;(4)由单个企业或企业主出资办学的民办学院;(5)由民主党派独立办学或与企业共同办学的民办学院。这些民办高校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见表1),尤其是民办普通高校。在2000年至2004年的5年间,经批准有学历授予权的高校数由42所增长到228所,5年间增长了约4.5倍,在校生数由6.83万人增长到139.75万人,增长了约19.5倍。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数由1282所增加到1415所,增长了10.37%,虽增幅不大,但在校生数却从105.03万人增长到24S.08万人,增长了133.34%。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在质量上也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办学特色。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营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不仅有管理问题还有经营问题,高校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实践活动。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是以市场为运营背景的,因而更注重市场经营。民办高校也只有树立学校经营的理念,才能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求得持续发展。

经营就是组织有效追求目标实现,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条件进行的以运筹、谋划为核心的综合性活动。所谓学校经营(School Operating)就是经营者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3]。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是学校自筹,因而将经营的理念渗透到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活动中,有助于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促使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民办高等学校,在办学经费上,得不到国家财政支持;在招生问题上,得不到国家计划的支持;在毕业生就业中,又得不到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依托。这是学校办学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从生源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三个最重要的方面阐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营现状。

1.生源市场

市场机制对民办高校的调节作用,首先表现在生源的竞争上。生源作为第一办学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办学效益,目前对大多数民办高校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其主要办学经费来源于学杂费收入。从表1看来,我国民办高校这几年的生源状况非常好,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且增长幅度较大,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2001年比上年增加21.95%,2002年比上年增加9.55%,2003年比上年加29.25%, 2004年比上年增加35.10%;具有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学生数增长快,2001年比上年增加105.12%, 2002年比上年增加127.78%,2003年比上年增加153.28%,2004年比上年增加72.53%。从学校数来看,这几年全国民办高校总数增长比较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但具有学位授予的学校数增长很快,这说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增加高校数量而是以提高质量和扩大招生人数为主。但由于各个民办高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异,生源状况也存在巨大差异。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于2000年9月至11月对全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发现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生源差异悬殊,1998年,民办高校中招生人数最多的达15164人,最少的只有5人;1999年最多的为14516人,最少的42人;2000年招生最多的20500人,最少的22人[4]。

在经济飞速发展形势下,国家办的高校,在数量、结构、种类、专业布局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多专业、多规格、多层次的要求。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的灵活多样性及其面向市场的办学特性,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1999年以来,我国公立大学扩招幅度很大,但扩招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从上面的数据分析来看,扩招后并没有对民办高校的生源造成多大影响。相反,由于公立大学也实行了收费制度,使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差距不断缩小,公众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民办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入学考试要求相对较低,这就降低了入学门槛,大批高考不理想的学生及其家长都愿意选择民办高校。

2.资本市场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市场的投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学生个人及其家长、高校创收、社会捐赠、社会团体和公民办学经费等。

经费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关系到民办高等学校生存的基本前提。从总体上看,目前政府给予民办高校的直接拨款和间接资助还非常少,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很单一,主要靠收取学杂费。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于2000年9月至11月对全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从表2可知,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杂费。学杂费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首要的经费来源,约占了总经费的90%。长期以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都明确规定民办高等学校经费筹集的原则,即自筹经费,也就是主要靠收取学杂费。二是贷款。贷款在我国民办高校中所占比例约5%,这说明我国民办高校负债率比较低,一般都能收支平衡。三是政府财政投资。政府财政补贴所占比例也约为5%。我国民办高校实行自筹经费的原则,政府一般不直接对民办高校拨款,政府补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政府通过出租和转让闲置国有资产、教育用地等优惠政策,扶持民办高等学校;政府对民办高等学校实行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对投资者实行返还政策;政府委托民办高校专门承担相应的教育任务,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6]。四是捐赠。捐赠是美国私立大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费来源,在我国民办高校中,这项经费只占1.2%,数额很小,且主要来自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和国内的一些实业家。五是校办产业。民办高校由于科研能力低,校办产业收入也很低,只占总经费的0.8%。

3.劳动力市场

民办高等教育的特点就是面向市场办学。因此,毕业生或结业生就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办学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民办高校的经营活动就是要直接与市场打交道,一方面及时有效获取市场信息,保证学校对市场的高度适应性;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创造市场机会,引导教育消费,保证学校的高强竞争力。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毕业、结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据2000年的调查,所有被调查的毕业、结业生总计63918人,离校时已经确定工作单位者19106人,即时就业率为29.9%。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社会用人观念、政策环境不健全、不承认学历、毕业生质量低、办学特色不鲜明等[7]。

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营对策

针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营现状,提出以下几条对策,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1.引进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高等教育是一项资本密集型的事业,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大量的资金投入,经费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经费来源获得保障,民办高校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按照“谁受益谁付款”的原则,由政府、纳税人、家长、学生、个人或机构捐助者、企业几个方面分担高等教育成本[8]。无论是公办高等教育还是民办高等教育,都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其受益者除了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外,国家、社会、企业等都是它的受益者,因而都应该承受一部分经费。首先,政府应该给民办高校一定的财政拨款。政府财政资助是西方国家发展私立高等学校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民办高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国家培养人才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政府要投资经费。政府资助的目的一是减轻私立高校的财政压力,促使其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来;二是降低私立高校的收费,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三是通过制定获得资助的条件,对私立高校进行必要的管理。仅靠学费来求得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使其路越走越窄,甚至难以前进。所以,政府向民办高校提供资助是必要的,也是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这已被外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其次,学生及其家长缴纳的学杂费是其最重要的经费来源。虽然在国外私立高校中,学杂费收入是学校经费来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日本私立高校的学杂费约占总经费的70%[9],美国私立高校的学在非收入所占比例一般在45%左右,但远远低于我国90%。因而要确保学杂费收入是我国民办高校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比例不应该如此高,学杂费应该适当下调。再次,企业投入。企业是私立高等教育的重要受益者,应该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企业可以在民办学校设立奖学金、免费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等方式支持民办高教。还有团体、企业和社会各界捐赠。

2.提高办学质量,扩大生源

我国目前民办高校生源状况很好,但各校间的生源状况差异很大。这说明我国民办高校的潜力很大,人们对学校的选择性也很大,学生和家长都挑选办学水平高的民办学校。因此,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以质量为生存,不断加大投资提高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而不是一味地以盈利为目的。只有质量提高了,生源才充足,学校才能获得保存和求得发展。

3.学校定位准确,办学特色鲜明

民办高等教育的特点就是面向市场办学。民办高校要保证学校对市场的高度适应性,同时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决定开设的专业和课程。应找准市场缺什么、少什么,就去开设什么专业、办什么教育。但不能一味的抢热门,电脑是热门,会计是热门,英语是热门,什么热门专业都去争办,不一定就办得好,再加上公立大学热门专业的学生也多,因而不一定都具有竞争力。民办教育要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特色,“就地取材”“以少取胜”,才能找准阵地,发挥能量,施展才干,培养本地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有利于学生就业。开设周期较短的专业,如一年至两年就能毕业的专业,这样才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办一两个有特色的专业,提高学校在人才市场的竞争性,不论学校如何定位,办学如何有特色,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保证质量。

参考文献:

[1]鲍健强.中国民办高校立法研究的几点思考[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5):14—15.

[2]潘懋元,林莉.2020: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前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4.

[3]朝李钊.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应树立“经营学校”理念[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52.

[4][5][7]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9-143.

[6]杨明,于德龙.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运作[J].教育发展研究,2005.

[8]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998:87-88.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篇4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

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 确定其合法地位

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首次被确定其合法地位是在1982年, 当年颁布的《宪法》中第19条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际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从此, 民办高等教育正式步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

(二) 鼓励其发展

1985年, 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一文件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 在1987年到2007年期间, 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以肯定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社会地位, 并进一步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开办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民办高等教育在这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得到了一定发展, 但在实践中依然只是辅助公办的高等教育, 并没有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

(三) 促进其走向成熟

2003年, 国家颁布《民办教育促进法》, 标志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成熟。该法律的颁布使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有了质的提升。之前的法律虽然承认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 但在实践中民办高校都是为了更合理的分配资源, 促进高等教育更好的发展, 而从这一时期开始, 民办高等教育可谓真正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也正是这样的肯定, 促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并逐步走向成熟。

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家近几年来不断出台并修补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 使得民办高等教育在政策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但在其政策环境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 资金问题

财政对于学校办学和发展可以说至关重要。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企业和个人的捐助较少, 而民办高校在财政上又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因此, 很多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由于资金运转产生了很多问题, 甚至导致直接关闭。

(二) 性质定位问题

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性质究竟是营利还是非营利, 一直饱受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就是说, 国家规定民办高等教育的性质是非营利的, 而我国无论从政治体制还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 都不能使民办高等教育在非营利的情况下得到很好的运行。对于这一问题, 国家法律法规中至今没有明确规定, 这样的模糊不定可以说严重影响了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对于投资民办高校的积极性。

(三) 办学定位问题

近年来, 由于国家对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 使得我国民办高校出现趋同现象严重, 尤其在课程设置方面, 很多民办高校只顾追求经济效益, 多开设成本较低的文科类专业和近期内就业率较高的专业, 导致其专业设置不合理, 从而影响其发展。

(四) 师资问题

民办高校任教的教师不能和公办高校教师一样享受事业编制和养老保险等国家政策保障, 只能参加企业养老保险, 在职称评定方面没有合理有效的途径, 工资待遇方面也远远不如公办高校的教师, 因此很多教师不愿意到民办高校终身任教, 导致民办高校无法组建自己的教师队伍, 而多聘用公办高校的教师进行兼职, 这样不仅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也使其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从而严重降低了民办高校在民间的形象和地位, 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高考报考时不愿选择民办高校, 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一) 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中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 其根本原因在于, 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在实践中所存在的不平等地位。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出, 国家虽然在政策上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秉持支持的态度, 但在早期的实践中, 国家并没有制定关于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 很长一段时期内, 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公办高等教育。这就导致民间产生了民办高等教育不如公办高等教育的想法, 使得民办高等教育实际上并不能与公办高等教育享有平等的地位和待遇, 因此才产生了其在政策上的诸多明显漏洞。

(二) 解决策略

1、监督政策实施

国家应大力开设专门的民办高等教育监管部门, 对民办教育进行管理和监督, 这不仅能够体现国家对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 也能更好的在宏观上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调控, 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另外, 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在实施的过程中, 也需要监管部门对民办高校进行监督, 如税收优惠政策等, 以避免一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失真的现象, 使得上下一致, 齐心协力办好民办高等教育。

2、支持多渠道投资

目前, 虽然国家已经允许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适当营利, 但是对于其资金运转等方面仍有严格规定。为了使民办高等教育在办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资金运转, 国家应支持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的多渠道投资, 首先是国家资助, 国家可以通过为民办高校提供教学设备等方式对其进行资助;其次是鼓励校企结合, 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高校的资金问题, 还可以使企业参加民办高校的课程设置, 促进民办高校更好发展, 同时民办高校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和就业, 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最后是银行贷款, 民办高校可以以学校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贷款, 并进行定期偿还。

3、公平竞争机制

中国民办高等院校 篇5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分析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根据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特点,进行具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体育课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 改革 素质教育 1前言

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课程应根据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自然班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用于课外体育锻炼,而且学生可自主选择体育老师、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保证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在近几年高速发展,与公办院校比较,无论是在教学和管理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方式。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有自身的特点,符合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要求,因此当前对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2体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资源匮乏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缺乏国家的支持与投入,教育成本的限制,使得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短缺、师生比例不合理、场地器材缺乏和陈旧,这些是制约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主要原因。

2.2体育课的教学时数严重不足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要求,学生有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且比例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各高等职业学校都在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1:1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课期间无法正常开展体育课教学,体育课课时数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了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2.3体育观念相对滞后

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是中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延续,但与中等体育教学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更加成熟,有能力对体育运动建立更深刻的理解,然而目前高等体育教育中竞技体育观念、阶段体育观念、体质教育观念还比较盛行,在一定层面上阻碍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效果,然而目前对体育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更新相对缺乏。

2.4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体育运动基础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审美教育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且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健全,理解与接收能力较强,所以应加大体育基础知识、思想品德、体育审美方面的教育,然而目前体育教学过于注重体能与技能的教学。体育课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脱节。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5体育课学习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

现行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一刀切,采用绝对性评价。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在身体素质、掌握技术的能力等方面受遗传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现行的评价方式是由基础理论、考勤情况等几项技术考核组成。统一项目、统一标准,从根本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体育课教学的改革方案 3.1体育课教学改革理论依据 3.1.1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完善体格;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地基础;养成竞争、进取,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1.2“素质教育”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全体性、会面性,自主性。即要求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的掌握体育知识。3.2体育课教学改革的设计方案

依照《纲要》的精神,遵循体育教学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培养计划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贯彻“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健身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3.2.1制定具有高等职业院校特色的体育课课程体系

1)体育课的课程设置:体育课以普修课和选项课的形式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第1学期为普修课,开设篮球、足球、田径等较为普及的项目,迎合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第2学期开始进行选项课。体育选项课的选项办法是:在前一个学期期末进行选项,给学生发“选项课程调查表”,从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跆拳道、田径、体操、体育保健等项目中选出学生爱好、兴趣较集中的项目确定为本学期选项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运动技术基础,按照自愿的原则,在所开选项课中任选一项,开学第一次课直接进入选项课。2)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制定统一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各单项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在健康保健、体育锻炼、各专项技能、体育欣赏等方面的认知能力。第一、二学期分别开设体育基础理论课程,每学期4学时,各选项课中所选专项理论的教学,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一般集中教学不超过2学时,其余随堂进行教学,不安排专门的集体考试。

3)体育课成绩的评定

考试内容包括体育理论、专项技能、运动参与三部分: 体育基础理论考试为笔试,考试由体育部统一组织,不占用上课时间,考试时间为第二学期末;专项理论考试随堂进行。根据各选项课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多项考试内容。在专项技能考试中,每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1-2个考试内容,由该选项课教师进行考核,对技术提高幅度较大的同学给与一定的加分。运动参与考核由各选项课教师根据该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3.2.2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 1)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融

形成以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等为主线,各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战术等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即结合各项目不同的运动方法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形成教学内容中体育理论知识的“趋同”;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等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具体体现,又形成教学主体内容上的“存异”。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2)突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在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提高综合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同学,选择不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教学。

根据学生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打破教学内容固定、呆板的组合,体现教师的特长和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由“教授”型向“学习指导”型转化,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项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体育知识、技术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再学习的主体积极性,使学生在体育课的系统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体育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结论

5.1 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开拓思路,进行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行具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体育选项课教学。

5.2 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体育课成绩的提高。参考文献:

民办院校校企合作探索 篇6

摘要:校企合作是民办院校解决民办院校就业困难、提高就业层次的一种探索,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虽然最终目标不一致,但是只要找准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发挥各自优势,选择适合双方的合作方式,就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实现双方利益的共赢。

关键词:民办院校; 校企合作; 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79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已逐渐转型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而民办院校作为中国教育普及和提高全民教育素质的产物,正在不断地摸索中逐渐成长起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同等条件下和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并获得一席之地,这是一个关系到民办院校生死存亡的大事。

很多民办院校学生的素质较差,毕业生就业层次相对较低。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民办院校在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很多院校选择了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在办学理念上主张与企业紧密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以技能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重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也可以在培训的过程中将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能水平提高一个层次。

1 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办学是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在校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使在校学生接触到社会公司与工厂所用的前沿技术与设备,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这样学生有一技之长,能够了解到当前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就业难度相应减小,这是传统的单纯学院教育不能比的,也应该是未来学校要提倡的教学方式。

首先,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的某个专业与有相应人才需求的企业的合作,这样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不单单能满足一个企业的需求,而是满足同类型的企业,因为具有同样需求的很多企业,帮助企业提前培养了人才,这种规模效应对提高民办院校的知名度以及解决学生就业提高就业层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三方面都受益的事情。

其次,由于很多民办院校办学时间较短,校内实习实训的条件、师资等方面都很难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原因之一是学校的实验设备需要资金较大,另一方面,学校很难将实验设备更新与企业同步,因此,学校方面愿意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再到企业顶岗实习。使用这种培养方法,与传统的师带徒和企办校制度相比,效率更高,利用企业的软硬件资源来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效果,而且能使学生的技能水平保持与社会先进技术同步。另外,民办院校的教师大多专业理论水平较高,理论知识充实,但缺点在于理论和实际结合能力不强,实操水平不高,这不仅影响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广大教师有机会和条件参加实践、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的能力。

再次,校企合作除了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实习条件外,这种难得的实践机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企业的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由企业的技师指导,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力。

2 校企合作的障碍

虽然,校企合作对学校和企业的发展都有促进,但是学校和企业间的校企合作也存在利益冲突,需要互相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校和企业各自的目标不一致,难免会出现利益不一致,遇到利益冲突的困境

作为企业来讲,对利益的追求相对直接,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是其不懈追求的目标,总希望在最短的周期内有所收益,所以他们希望的是能够有“召之即来,来之则能用”的熟练技术人才,他们更注重眼前利益,而教育对利益的追求相对长远,所以,而当企业面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出现矛盾时,大多数的企业会选择追求本身的经济利益。学校提供的学生,有的为了提高自身能力,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企业的实习培训热情高涨,但是也有学生是抱着“能干则干,不行则走”的想法,对于校企合作的企业无法建立起归属感,对学校安排的“工学结合”抱着纯粹混实践学分的想法。而校方因为办学资金有限,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节约办学资源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很少会从企业的角度考虑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所以在合作中,只是象征性的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或者是组织学生在企业参加短暂的实习,没有系统规划和统筹运作校企合作,这样很难推动校企双方的深入广泛合作。

2.2 学校的技能培养过分追求“证书”

正是因为很多校企合作双方选择“学校为主、企业配合”的模式,企业方面只是根据学校的要求,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资或场所支持。学校负责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承担人才培养任务。这样的弊端就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为了使学生拿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单纯为了拿到证书而参加企业的培训,忽视实践教学本身,使得学生常常是已拿到几个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却无法处理,这恰恰容易偏离校企合作的本质目标。

3 校企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在施行中还需要注意摆正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的方式等问题。

3.1 要注意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

学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企业有自己的人才需求目标,所以,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关系要注意协调,明确双方人才培养主体应是学校而不是企业。但是也不能因为主体是学校而忽略企业的利益,只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才能了解企业需求。一方面学校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才能获得适合自己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这种建立在共同需求基础上的产学研合作才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源泉。

3.2 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方式

现在民办院校的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学校教授、企业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等,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实践环节的内容以及学时安排。二是校企双方建立实习基地,选聘企业的专家、工程师为学校的实操兼职教师,将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介绍和传授给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同时为学生的毕业实习提供实操地点,使学生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顺利通过毕业实习。三是依托本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为民办院校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创造便利条件。作为合作双方的学校和企业,要结合双方的实际情况,只要有利于双方的发展,方式和形式上有所创新也可以采用。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的主要途径。在这过程中只要注意协调双方的关系,找到双方合作的结合点,选择合适的合作的形式,就能够推动产学结合,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向深入,更好地实现民办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孟蕴华.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陆军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主导产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18).

[3]解万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再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11,(01).

[4]陈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双师”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3,(11).

[5]文权、屈研.民办院校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情况调查[J].民办教育研究,2010,(7).

关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7

(一) 概念:“私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

要讨论民办教育, 首先要设法搞清楚什么是民办学校。随着民办教育立法研究的兴起, “名”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讨论, 立法的名称及法律所要调整的范围等问题都要求对“民办学校”表述的准确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 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 适用本法。”。社科院的张博树教授认为:“私立大学与民办大学没有原则意义上的区别, 或者更干脆的说, 民办大学就是私立大学。”人大的秦惠民教授却认为:“民办学校包容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是民办学校的一部分, ‘民办学校’概念的外延远远大于‘私立学校’”。民办学校是指除政府机关以外的举办者创办的一切学校类型, 不仅包括私人、私营组织, 而且包括国家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办的学校。[1]

(二) 意义: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1. 增加了高等教育资源总量

民办高等教育的出现, 为求学者提供了公办高等教育之外的另外一种选择, 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教育部在2006年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提供的数据, “我国共有各类民办高等学校和机构1590所, 民办高等学校和机构所占的比例为40.8%。在民办高等学校和机构中学习的学生人数达到374.39万人, 占高等教育规模的14.2%。”

2. 彰显了学校的个性与特色

与公立学校相比, 民办学校在办学上有着较大的自由性与自主性。这一体制上的优势, 有利于激发私立大学的创造性, 张扬自身的个性。在中国近代大学中, 私立大学是形态各异、最为多姿多彩的群体, 使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 并使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臻于完善。

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 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不统一

首先, 大家对于民办教育的认识还都只停留在宏观层面, 主要认知还是来源于春秋时期开始兴起的私学上, 忽略了民办教育一直不断地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发展与进步;其次, 作为与公办教育相对应的体制, 其在制度上、管理上的所表现出来的不同, 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

(二) 与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加剧

对于民办学校而言, 公办教育在经费来源、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随着高校逐年的扩招, 学生有机会进入公办大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这无疑对民办学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民办教育政策法规滞后于民办教育的发展

从目前来看, 由于私立教育发展非常迅速, 政策发挥滞后于实践。[3]最明显的事实是, 我们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民办教育法, 很多政策法规都是在发现问题以后才制定出来的, 很多时候都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由于缺乏严格的政策法规的指导, 下决定时往往无法可循, 决定者的主观臆断常常占据主导地位, 很容易造成最后决定的不客观性。

(二) 办学思想不端、缺乏科学管理

1. 办学思想缺失

由于民办高校在经济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 有些举办者将学校视为营利机构, 办学动机不端正, 功利性较强, 办学不是为了培养人才, 而是以获取某种利益为目的, 导致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不够严谨、教学计划和大纲不齐全、缺少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等, 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给民办高校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因此, 民办高校要健康发展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

2. 内部管理亟待规范。

目前, 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企业式管理等, 缺乏民主和监督。例如, 有些学校董事会形同虚设, 有些董事会则常常不恰当地干预校务, 举办者与办学者之间矛盾尖锐;人事安排上出现了“近亲化”的倾向, 甚至有些办学者把学校视为己有, 经费随意领支, 手续不全, 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等等。

四、解决民办高教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政策扶持, 完善法律环境

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政策法规, 迅速改变法规建设滞后于教育发展的局面。通过立法, 鼓励社会各界和公民个人出资办学, 保证举办者、学校和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 规范民办教育举办者的办学行为。当前, 我国对于民办高校的政策是持肯定态度的, 2002年颁布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 在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产权归属以及合理回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有很深远的推动作用, 但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只是对民办教育的主要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在措施上还显得不够具体, 很难成为一部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母法。因此, 在民办高校发展的过程中, 建立一套完整、系统、尽可能具有操作性的法律、制度是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其中经费的筹集、支出, 人员的聘用、晋级, 生源的录取、管理、分配, 课程、专业的设置等等都应有一套相应制度与之适应, 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探索。

(二) 科学化管理, 规范办学行为

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 并按照规章制度自主管理。规章制度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础和基本依据。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 无论是针对教育对象还是针对教职员工的规章制度, 都不是为了束缚管理对象, 让管理对象就范, 而是为了让管理对象分清群己的界限, 懂得行动的准则。[5]因此, 规章制度是纪律而不是约束。要使被管理者能认同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重要的是让教职员工能愉快地参与建章立制工作,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并在实践中充实完善它, 使规章制度变成员工一种内在的需要, 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羁绊。

摘要: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 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范围内, 民办高等教育为求学者提供了除公办高等学校之外的另一种选择。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给民办高等教育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在发展中所显现出来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政策的滞后、管理的不规范、资金的短缺等问题将会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积极应对解决才能保证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向前发展。

关键词:民办学校,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秦惠民, 王大泉.关于“独立学院”属性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4) :55.

中国民办高等院校 篇8

(一)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概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 大量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建立, 不仅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 而且这些院校培养了许多掌握较好知识和技能的适用性人才, 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那么, 什么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

笔者认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是指以社会民间团体或个人为办学主体、以公共财政之外的社会或个人资本为主要办学经费来源, 以主要面向区域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等教育。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市场和行业的需要进行定位, 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也应根据这一定位进行。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 以下述定义为较具代表性, 也能较全面地揭示这一概念的实质: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 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运作模型与组织样式。它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八大要素构成”。

这一概念不但准确地概括了人才培养过程的各种构成要素, 也体现了模式的固定性、可效仿性以及可重复使用性等特征, 反映了这一概念对理论的抽象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三) 广西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概况

截止2015 年, 广西区内共有本科院校32 所, 其中应用型学院28 所, 占本科院校总数的87.5%;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11 所, 其中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3 所, 附属二级学院 (独立学院) 9 所, 占广西区内本科院校总数的34.3%;占应用型本科学院总数的39.2%。这些民办本科院校每年为本地区提供以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 他们分布在经贸、电子、教育、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众多行业领域, 较好地促进了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发展。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院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这些问题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紧密相关的。

二、中国-东盟背景下人才需求的数量与类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 年1 月1 日正式全面启动。这一区域包括中、越、泰、菲、缅、印尼等11 个国家, 总人口达19 亿人, 是继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之后的第三大自贸区, 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GDP近6 万亿美元, 贸易总额达4.5 万亿美元。自贸区建成后, 对泛北部湾地区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其中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等国家;在我国则以广西区的影响尤为重要:“据GATP模型测算,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加106 亿美元, 与自由贸易区建立前相比, 出口增长55.1%。其中对菲律宾、泰国的出口增加最为显著, 分别增加31 亿美元……。东盟对中国出口将增加130 亿美元, 增长48%。其中主要获益国家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

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中, 从行业和产品结构看, 中国对东盟出口增加最多的将是纺织品和服装、机械电子产品和其他制成品, 其中对菲律宾和泰国的出口将有显著增长;制成品在菲律宾市场增长将达12 亿美元。东盟对中国出口增加最多的产品类别也主要表现在纺织品和服装、机械电子产品和其他制成品。其中, 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制成品对中国出口增加13亿美元, 新加坡的机械电子产品对中国出口增加13 亿美元, 泰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对中国出口增加17 亿美元。由此可见, 在泛北区域的经贸合作中, 影响最大的行业领域和产品结构主要是纺织和服装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制成品, 而这些领域对广西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也将是需求最多的。另据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的人才类型主要有以下一些:保税物流人才;经贸人才;本科层次会展策划与运营管理人才;商务英语人;熟练掌握中国和东盟各国语言人才;熟悉中国和东盟各国事务人才等。

特别是在小语种人才培养上, 由于自贸区的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 以及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各国市场对东盟小语种的需求呈快速增长之势。“近年来, 随着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广西每年对泰语、越南语、老挝语、印度语、柬埔寨语人才的本科需求量每个语种在600 人以上”。但在2009 年, 广西开设东盟小语种专业的6 所本科院校, 每年能提供的东盟小语种本科人才仅有200 人左右, 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广西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

根据上述情况, 广西区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不仅应在应用型人才的提供数量上有所增长, 而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应该做出某些改革, 从而为泛北部湾经济区提供更多更好的适用人才、创新人才、专精人才、特色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途径

考虑到广西区内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具体情况和泛北部湾地区人才需求状况, 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与形式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健全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上, 往往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弊端, 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这种不健全的运行机制虽然也能根据培养的目标要求完成各种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 但却不利于高校发展和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这是因为:由于轻视科研或科研条件相对不足, 不但对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不利于教师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 尽管学生也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但却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到科研当中, 这不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也就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以2012 年的数据为例:广西区的12 所民办本科院校中, 科研立项和经费获取较多的是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当年该校共获立项83 项, 加上校内经费支助共获科研经费145 万元;其它民办本科院校立项数目一般在50 项左右, 经费一般在几十万元。这不仅与大学类型的高校相比差距巨大, 即使与公办本科院校相比也有一定的距离:如广西财经学院在2011~2015 年共获取科研项目880 项, 年均176 项;梧州学院立项102 项, 获校外经费670 多万元;较少的贺州学院也有74 项, 其中国家级2 项。大学层次的高校一般都有几百项, 广西大学为1437 项, 科研经费达3.10 亿元;广西民族大学为510 项, 科研经费为3180 万元。[6]

由于科研立项数目少、级别低 (国家级项目极少) 、来源单一 (主要为纵向项目, 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也很少) , 因而在科研成果利用、转化、专利申请上也就十分有限。这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明显是有影响的, 也不利于学生接触企业、参与企业实践。

当然, 民办高校在运行机制上也有一定优势, 因为民办高校办学一般是与企业资金相结合的, 投资方可提供高校学生一定的校产企业实践机会, 这相比于没有任何企业支撑的高校而言, 是有可利用之处的。

基于以上分析, 应用型民办高校应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机制, 在“产”“研”上做文章, 拓宽与企业合作的路径, 多争取科研经费和项目, 提高产学研相结合的水平。

(二)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改革课程设置

北部湾地区的民办本科院校一般是在2000 年之后建立的。由于建立的时间较短, 在办学条件上多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往往不利于高层次的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这些高校虽然在二级学院或教学单位上一般都有10 个左右, 学科门类数达5 个以上;但由于缺乏学科带头人, 高级职称教师数量较少, 加上经费短缺, 因而在学科建设上缺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从而难以争取到重点学科建设的机会。譬如在广西区现有的3 所独立设置的学院和9 所独立 (附属二级) 学院中, 基本上没有省级重点学科, 更不用说国家级重点学科。

在专业设置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设置结构单一, 跨学科专业或交叉学科专业设置的数目不多;专业设置的重复率高;趋向于设置电子、经管、工程类等热门专业;不同专业在招生上存在失衡;与社会需求关联程度低……。当然也不排除部分院校由于走特色化、多样化、优势化道路, 因而在专业设置上取得较好的成效。

至于课程设置, 除了一般存在的内容陈旧、结构单一、不同类型课程开设不平衡等问题之外, 对通识课程不够重视、实践实训课程质量不高也是突出问题。

因此, 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给予重视, 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争取建立一些重点学科、实验中心和研究基地。在泛北部湾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中应根据人才需求类型和本校实际情况, 在专业设置上即要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一定量的适用专业, 强化经贸、管理、财会、电子、机电、服装、纺织等行业领域相关的专业设置, 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形成一些交叉专业、跨学科专业和专业集群, 突出东盟小语种等特色专业, 并建设一些重点专业、优势专业, 以有利于适用人才、特色人才、创新人才、专精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使课程体系结构合理, 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比例应科学、适当, 对通识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也应予以必要重视。

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该校早在升本之前, 就已经开设了应用越南语、应用泰国语、应用柬埔寨语、应用缅甸语、应用外国语 (印尼语方向) 等东盟语种专业, 并成功派出2500 多名学生赴东南亚国家的大学学习, 在快速培养东盟小语种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构建了“双体制、双校园、双教材、双课程、双教师、双基地、双学分、双证书、双文凭、双就业”的“双轨”模式。这种“双轨”模式不仅涉及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诸多构成要素, 培养了许多具有综合技能和能力的毕业生, 能将所学小语种充分应用到经管类职业中;同时在专业设置上强调特色、优势、跨学科的理念, 也是值得学习的。

(三) 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培养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构成方面, 狭义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国内外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中外联合培养:是指国内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或相关部门合作办学, 在资源上合作共享, 先在国内完成专科或本科的数年教育, 然后到国外完成本科或研究生教育, 也即我们常提到的3+2、2+X等模式。这种培养方式不仅要在课程、学分、证书等方面进行改革, 如提供双联课程、教育凭证互认;而且还涉及到办学方式的改革, 如国外高校与国内高校联合办学、办班、办学院等;或是合作办学方在教师、学生方面进行交流、资源共享。

2. 校企结合:即前面提到的产学结合, 是指高校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 高校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和智力支持, 企业对高校提供经费支助和学生实践、实训的机会和场所。这种培养方式对高校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体验各种企业文化、提升就业能力是有帮助的。

与校企结合相联系的另一种形式是企业化办学。此种培养方式在国外早有先例;但它又不同于完全独立经营、管理的企业化大学如美国的凤凰大学。

3. 协同培养:是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进行的协作培养。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在师资、科研和实验设备等方面, 一般不能同条件更好的其它类型的院校和科研机构相比。因此, 加强校际与科研院所之间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创新, 有助于改变民办高校在这些方面的“短板”, 学习到各种教学和科研经验,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建立分校:这在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人才培养上,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

5. 校际合作: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我国大陆地区高校与台湾地区高校就有许多在人才培养上合作的典型例子;广西大学与区内的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有合作培养的范例。

(四) 改进教学方法, 探索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依然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必须途径, 因此进行教学改革,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也仍然是必要的。

在当前的应用型院校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即与应用型院校的教学环境有关, 也与教师在教学上的熟练程度、教学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有关。在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时, 宜从以下方面考虑:重视探究性或研究性学习, 根据问题或教学主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进行启发讨论式学习, 使学生积极思维、增强教学和学习的启示性、互动性……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讨论课、习明纳、讲座制、分组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都是是较好形式。

教师应了解国内外教学理论的发展现状, 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合作教学理论等应有较好掌握, 并能在实际教学中运用。

(五) 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质量监控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广西区内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而言, 多为新建高校, 因而在质量保障上面临着更大的任务。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做好各种评估工作, 如本科院校办学水平评估、高校层次的教学评估和院系评估等;二是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 加强教学监控和管理, 建设一批重点学科、专业, 形成一些精品课程;三是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进行全面、完整的评价, 以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四是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 产生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好教学质量的教师。

摘要: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区域与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改革。基于中国-东盟背景下人才需求的数量与类型, 广西区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可从以下方面考虑:健全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改革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改进教学方法, 探索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中国民办高等院校 篇9

一、民办院校网络德育的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 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4.2亿, 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 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35.2%, 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然呈现年轻化的态势。而这个年龄层的上网人群, 主要是以大学生为主。以上一系列数据和调查表明网络和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且正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每个人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网络上的交流与沟通是以平等的身份自由进行的,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 任何国家任何人都难以按其意志对网络实施监控, 因此各种文化、观念等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全面的冲击。

1. 民办院校互联网建设发展迅猛。

民办院校由于其后来者身份, 因此对硬件建设更为重视。根据对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省十几所民办院校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几乎所有民办院校都设立有可上网的公共机房, 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公寓也已接入因特网。而使用情况, 则是100%的大学生都接触过网络, 网络使用过程中, 真正直接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网络行为比例很低, 基本以影视、聊天、游戏为主。

2. 民办院校相关部门的网络德育的主动意识不够, 工作滞后。

按传统的说法是懂网络的不懂思想政治教育, 懂教育的又不懂网络技术。由于对网络的陌生, 导致一些教师跟学生无法沟通。师生间的年龄代沟, 已经从传统走向网络。部分学校由于不了解网络因而对其产生恐惧和排斥, 以极端管理的方式简单处理, 导致网络德育实际效果的空白, 更无从谈起相关制度的建设。

3. 民办院校自身的特殊性。

民办院校是一批相对特殊的学校, 很多是在最近几年由中职中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建校时间较短, 各种基础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再加上生源因素 (学生自身能力相较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较弱) 的影响, 一些学校的重点方向往往是集中在学生的学习上, 为学生就业而准备。因此忽略了德育方面的工作, 更不用说是进行延伸出来的网络德育教育。

二、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进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讲话, 则更加明确了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阶段, 辨别能力比较弱, 而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在激烈交锋, 低俗的信息在网上畅行无阻, 使得大学生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的教育和宣传是十分必要的。

1.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式带来新的冲击。

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工具化、简单化致使传统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诸多浅薄的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 论坛和聊天软件普及, 几乎所有的网络成员都可以同步共享信息, 自由选择交流方式, 自主决定行为模式。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平台, 传统德育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十分机械和单调。所以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 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间的矛盾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二。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背景是新的, 挑战是新的。然而, 面对着网络的挑战, 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 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其次, 问题的关键是, 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 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解决方法和对策

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 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认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改被动为主动, 关注网络,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首先, 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 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 做到了解、知情、监控。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其次, 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 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主题进行讲座。

2. 建立红色网站, 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 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办好高校网站, 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

(2) 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 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结合起来。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具有可读性、服务性。

3. 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并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 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 应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 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其次, 随着网络在大学的教育教学及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高校必须及时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 不能采用事后补救的工作方式, 而需要采取预防控制。因此无论在技术上, 还是管理制度上, 都需要提前有所准备, 做到有技术保障, 有制度管理, 有队伍落实。

总之,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 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 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 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 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1.

[2]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学刊, 2003.4, VOL20, (2) .

[3]孙振, 丁立富.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巢湖学院学报, 2003, VOL5, (5) .

浅析民办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办学途径 篇10

关键词:民办高等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0引言

随经济全球化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重要战略组成,并通过国际化教育在全球选拔顶尖人才,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也正在通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和资源重组从全世界获取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教育必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在全世界选择优秀大学,并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所学专业,因此国际化已经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

与其他有多年历史积淀的老牌院校相比,民办院校由于缺乏充分的政府资源支撑,有许多不足和弱势,如办学时间短、师资质量低、科研实力弱、教学经费投入少。特别受上世纪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使近两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人数不断下降,这直接影响到民办院校招收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为避免在高等教育的大潮中被淘汰出局,民办本科院校必须居安思危、把握机遇、积极主动迎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增强对国内外学生的吸引力,逐步走高端路线,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赢得空间,而西方特别是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

本文对我国普通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师资队伍组成、课程设置、教材、授课模式、对外招生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民办院校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办学之路。

1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是提供一种真正融入全球意识环境中的教育经验,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劳工组织(ILO)在《2008全球就业趋势》中指出,大学要使“毕业生具有积极参与全球化社会的能力,具备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语言技能和技术技能,具有与不同机构、不同文化打交道的技能”。因此大学开展国际化办学,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广阔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理解文化差异,具有同异国文化交流的文字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和素养[1]。此外对我国大学来讲,其国际化培养目标还应与我国的发展现状相结合,培养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国际化人才。

2国际化办学模式

2.1合作办学

目前与海外大学合作办学是我国各高等院校加强国际交流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国际化办学模式可分为学生输出型、学生输入型和学生互换型三类。前二者指先在国内培养,然后将学生送到国外大学由对方培养;后者指双方互送学生,都为对方培养学生。其主要形式有[2,3,4]:

①3+1双学士学位项目。

3+1双学士项目或2.5+1.5双学士学位项目,要求学生前3年或2.5年在国内完成大学三年或2.5年的学业,最后1年在国外合作大学进行1年或1.5年的学习,最后获得国内国外双学士学位,或国内学士学位,国外结业证书。

②2+2双学士学位项目。

学生先在国内培养2年,由中外籍教师共同授课,外方学院承认学分,然后在国外院校完成其余2年的学习,双方均授予学士学位。如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在工程、计算机、经济管理三大学科领域实行的合作办学项目。

③3+1+1硕士项目。

要求学生先在国内大学完成大学前3年的学业,在语言达到规定要求后,经过选拔推荐,到国外合作大学学习1年,获得国内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然后继续在国外大学学习1年,获得国外合作大学授予的硕士学位。

④4+1硕士学位项目。

“4+1”项目指学生先完成4年本科阶段的课程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同时要求学业成绩及语言水平要达到相应标准,经选拔推荐,到国外大学进行1年硕士阶段的学习(一般为英国),或1.5-2年的学习(一般为美国),完成学业后即可获得国外大学授予的硕士学位。

⑤2+2+2硕士学位项目。

指前2年在国内大学学习,由国内外双方共同授课,中间2年到国外合作大学学习,双方互认学分,毕业时由双方同时颁发毕业证及学位证。最后2年在国外合作大学完成硕士学位的学习,如武汉大学与法国里昂第一大学。

2.2联合办学或独立办学

引进国外大学到国内独立办学或联合办学,这是目前国内学生国际化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例如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宁波诺丁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联合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这些学院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全世界范围内遴选教师、双语教学、学分互认。

2.3国内学历教育+国际专业资格教育

随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包括IS09000质量认证体系、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简称EQUIS)、美国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简称AACSB)认证等国外优秀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认证体系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关注和认同[5][6]。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大学将其纳入国际化办学活动中,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等。

2.4学生短期交流交换项目

短期学生交流交换项目,如暑期计划,虽然时间较短,但也是国际化交流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对新建本科院校及民办本科院校,可从短期交流项目入手来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增加学生跨文化学习机会,逐渐开发长期项目。

2.5为国外高校培养留学生

据报道,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目前美国由于汉语热的快速升温导致大量各类中文学校出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关注中国,到中国留学、旅游、经商和学习汉语。不少国外高校将中文专业学生派往中国进行半年到一年的汉语学习。因此可与外国高校签约,为外方培养外国留学生。

3国际化管理体制

3.1国际化管理人员[7]

一方面可有计划地聘请外籍专家和管理人员来校工作,即可以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等领域有计划地聘请外籍有高等教育背景和学校管理经验的人来校工作,这些人员可为高校的管理体制带来新观念和新变化,另一方面可派遣管理人员到国外大学进修学习,了解国外大学的管理运行模式,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学习我们可以借鉴的内容。同时开展管理人员双向国际交流,保证学校国际化的正常进行。

3.2国际化管理机构

合作双方可依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派员组成理事会领导,成立国际化管理机构,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行政机构设置中有分管国际化工作的教务长、副校长,有处理国际化日常事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国际学者办公室、国际教育办公室,同时成立国际事务顾问委员会和国际事务协调(统筹)委员会[8]。

4国际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根本途径,是微观具体实施单位,因此要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例如香港科技大学将“100%的师资博士化率”、“全英文授课”[10]成为推广自己、吸引人才的招牌和特色来宣传,让世界了解自己,为自己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有两种途径:海外引进和自我培养[9]。

一方面招聘外籍教师和拥有国外大学博士学位的杰出青年到校任教,另一方面可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推荐选派教师以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教师对国际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了解,提高教师国际化教学水平、跨文化沟通水平、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最终从结构、层次和质量上全面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此外还可利用外籍教师资源,培训学校教师,提高教师外语水平。需注意的是外籍教师分两类,一种是教授语言的教师,另一种是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外籍教师。

5国际化的课程设置

依据国际化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必须国际化,这样一方面能给本国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提高对外交流学生和留学生的吸引力。课程国际化具体设置如下:

5.1重视国际语言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已走过多年,在办学规模、层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国际化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语言是学生遇到的最大障碍。因此要真正实现开放办学,办出特色,享受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至关重要。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接收国外留学生的英语水平测试有雅思、TOEFL及研究生入学考试GRE/GMAT。因此在英语语言教学方面除了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外,还应将这些考试引入正常教学范围。

5.2开设原版课程

部分重点专业课程应开设原版课程,并采用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在注重专业课的同时注重专业英语的培养,此外教师要紧密关注本专业国际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将最新成果融入国际化的课程教学中。

5.3开设涉外课程和国际教育课程

开设涉外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世界其它地区地理、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礼仪等方面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开设国际教育课程则可增加学生国际化的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如有关全球能源、环境、健康、贫穷、安全等课程。

5.4增加英文文献检索课程和学术写作能力课程

国内本科生在中小学时期基本没有接受过英语学术类写作能力培训,但在国外从小学就开始写论文、到图书馆查资料。为了学生后期能更好地融入国外国际化大学,建议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或加大英文文献检索和英文学术类写作课程,如《英语学术文献阅读》、《研究报告写作》和《论文数据收集》,在文献检索、论文结构、参考文献的撰写等方面给予指导。

5.5开展国际化网络课程的教育

信息化教学因不受传统校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国际化大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许多世界知名大学的部分网络课程是开放的,如原创于麻省理工(MIT)的公开课程库,自2000年发展至今,可在网络上提供33个学科门类、1800门课程的课程材料(含课程大纲、教师笔记、视频等)。因此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国际化网络课程教育。

5.6提供海外学习机会

建议国际化学校从经费和制度上确保每个本科学生至少有一次参加海外学习的机会。

6国际化的教材

课程国际化的具体体现之一是使用原版英文教材。然而对于民办高校,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可能会使学生理解困难,特别是一些较难理解的专业理论。因此可对一些重要专业课程的原版英文教材进行改编翻译,让其尽量浅显易懂,保证重点,变成双语教材,同时可增加一些与实际工作、生产和生活相结合的实例,提高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阅读速度。

7国际化授课模式和考核方式

7.1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

高校实现双语教学的最佳途径是选择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双语教师,但是民办院校中这样的教师相对较少,因此要使双语教学取得成绩,学校合理选拔和培养双语教师是关键,特别是理科工科教师,专业性和逻辑性很强,是双语专业教师选拔的重点[11]。全英文教学则可由外国合作单位外派教师承担。然而对于民办高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开始就接受全英教学有些困难,因此最好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部分课程进行全英文教学,并将原版课程翻译成双语教材,循序渐进,方可取得有效成果。

7.2小班教学

部分课程可采用“小班教学”或“圆桌化”的方式授课,使学生更自然地与周边同学互动。小班教学是西方国家普遍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平均人数一般不超过三十人。

7.3电子网络互动学习

网络教育和移动课程已经成为未来全球教育的主流趋势,可适当地将部分课程知识放在网络上以微课形式传授,同时使用智能电话、平板电脑、i Pad等移动终端进行课内外的师生的交流、讨论、学习以及提交作业。

7.4课程考核国际化

国际化课程的考核评价,中外双方一般均以教学大纲为准,考核过程均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外方的课程考核更以学生为本,强调过程化考核和多样化考核[12,13],从考核内容上讲,外方一般不会考察学生记忆知识量的多少,而是重点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论辩与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国际化课程的考核应将过程形成成绩纳入国际化课程考核体系,强化学生对过程学习的重视。此外考试的形式还应依据课程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多样化考核,如以综合技能比赛、课程讲演、小设计、调查报告、分析报告、证书考试等形式作为考试成绩纳入考核体系。

8学生来源国际化

学生国际化程度一般以赴国外学习交流的学生比例和招收国际留学生比例两个方面进行衡量。例如香港中文大学自1965年起,与美国、加拿大、澳洲、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80多所大学签订了学生交流计划和交流协议,可为校内十分之一的同学提供到海外学习机会,学习时限最少为一学期,同时还录取同等数目的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使留学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9宣传国际化

对于民办本科院校来说,一要积极建设、不断完善和及时更新校园网主页及相关单位的英语版和英语宣传手册,使校园网成为宣传和联系国际的桥梁,二要借助海外资源和海外教育展等各类活动做好对外宣传,扩大国际影响,努力吸收外国留学生在本校就读。

10加大经费投入

国际化办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这一切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在民办院校的国际化办学进程中,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是必然的,由于其办学经费基本来自学生学费,为保证学院国际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学费将不可避免。

11结束语

上一篇:探放技术下一篇:引导自学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