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文

2022-04-16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研究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设计,分析民办高校所呈现的办学特征、问题与挑战,对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新视角、新思路规划未来10-15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蓝图,具有积极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文 篇1: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困境与前瞻

摘 要: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涉及外部环境和学校自身两个层面。尽管如此,从国内客观环境和国际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仍将拥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困境;前瞻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于80年代,在“限制”、“鼓励”和“大力支持”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从1978年第一所民办高校——湖南中山进修大学成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民办高等教育在规模、办学层次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经正式批准的民办学历普通高校250所,加上独立学院295所,共545所,在校生209.85万人,比上年增长50%,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3.44%;还有未经正式批准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077所,注册学生128.66万人,比上年增长22%。加上两所民办成人高校和最后一批学历文凭考试生,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共达341.29万人,约占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5%左右。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社会影响广泛,赢得了各阶层的瞩目,日渐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仍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

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

民办高等教育根据社会的需要,为各方面培养了不少急需的人才,为地方政府创造了效益,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肯定。但民办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严重影响着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下面分别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

(一)从外部环境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

阻碍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因素在于政府政策不到位、社会环境不利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据刘莉莉的调查表明,84%的民办高校认为政府的政策不到位是阻碍其发展的最主要原因,社会环境和其他原因分别仅为10%和6%。事实上,自民办高校这一社会力量办学形式诞生之后,政府就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引导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但这些政策要么不够开放,要么落实不力,致使在实际运作中,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待遇不公的现象处处可见。此外,社会对民办高校也存有传统的偏见,常产生有意无意的歧视和排挤的倾向,所有这些都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问题

我国的教育行政法规明文规定,所有教育机构均享有招生自主权。然而,具体政策措施往往不能落实。在实际运作中,民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就全国而言,在统一招生考试中,按成绩高低划线录取,公立高校优先录取,把民办高校单列出来,放在录取的最后批次,使得民办高校只能招到成绩较低的考生,甚至降格录取大量所谓的“落第生”。有时普通高校已经开学,民办高校的录取通知单却迟迟未能发到学生手中。由于高等教育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对于地方来说,生源流失就意味着地方收入的流失。为了防止本地生源外流,有些地方出台种种限制措施,例如,学校到外省市招生通常必须拿到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批文,而地方政府可以不给学校批文,甚至有权强行取缔外来民办高校的招生,对他们进行排挤和压制。

2.师生待遇问题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3条明文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然而,由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尚不成熟,社会认可程度还不高,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在享受待遇上仍然无法与公办高校的学生相提并论,这从毕业证书的实效性、学籍管理、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国家拨款对贫困生的资助、户口的隶属关系等方面可见一斑。

以就业不公为例。不少用人单位,尤其是机关团体与国有企业认为,民办高校还不规范,存在诚信问题,甚至觉得民办高校不能提供公认的、正规的学校教育,因而往往限制录用民办高校的毕业生。2004年11—12月,有项针对北京应届毕业生招聘会的调查表明,当民办高校毕业生与公办高校毕业生“在面试中表现相当”的情况,在151家用人单位中,109家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公办高校的毕业生,占73.2%,39家用人单位回答“无所谓”,占26.2%,只有0.7%的用人单位会选择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中,国有单位带头对公办、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不予公平对待,如表1所示,机关团体完全不接纳民办高校毕业生;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国内股份制企业和事业单位以招收公办高校毕业生为主,比例分别为85.7%,75.0%,72.7%;惟有私营企业42.8%的单位持“无所谓”态度,3.6%的单位倾向于录用民办高校毕业生。所有这些说明了就业政策还未做到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视同仁。此外,学生在参加以大学生为主的社会活动、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等方面也享受不到与公办高校学生同等的待遇。

教师的待遇也是如此。《民办教育促进法》虽然从法律上规定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教师享有同等权利,但由于对民办高校教师在任职、休职、辞职、免职、一般权力、处罚条件等方面没有细化的规定,使得民办高校教师的医疗保险、住房、职称评定、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问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3.评估问题

如何评价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条件是当前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民办高校起步晚,发展历史短,筹集经费,聘用教师、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不如公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民办高校办学不规范的现象,使得人们对民办高校存有偏见,在他们的心目中,民办高校几乎是“高收费”与“低质量”的代名词。因此,开展民办高等教育评估,有利于国家制定合理的民办高校发展政策,以及鼓励社会力量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支持。

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现行评估标准主要面向精英型的公办高校,评估目标、体制、标准和模式等比较单一,不完全符合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因为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尚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不能用精英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况且,一般民办高校多数以高职教育为主,其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对象、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不同于公办普通高校。而有关部门在教育评估中,往往只用一个标准来进行评价,使得民办高校在生师比、生均用地面积、生均图书设备等方面都无法达标。没有考虑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增长快、资金完全靠自筹等特殊性,用一刀切的办法来进行衡量,不利于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民办高校。

4.管理问题

除了前面所提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之外,政府还缺乏管理民办高校的实践经验,习惯于用公办高校

的思路来管理民办高校,尽管早在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就对民办高校的权责问题作了某些规定,但迄今为止,尚未出现管理民办高校的专门机构,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往往混同于公办高校,忽视了民办高校的特殊性。而在具体管理中,民办高校的“婆婆”又太多,如教育厅法规处、高教处、财务审计处都有权对民办高校的依法办学、教学质量、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部门众多,标准不一,给学校的运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尤其是税务部门还不时向注册为“非营利机构”的民办高校收税。民办高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并不等于不能盈利,如果没有适当的积累,其后续发展将难以为继。这些管理部门的“卡、压、要”,控制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鼓励、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的方针背道而驰。

(二)从高校内部看民办高等教育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不仅外部环境不佳阻碍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自身在成长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生源问题

高中毕业生虽然逐年增加,近年来增加更快。但由于公办高校扩招和教育服务市场开放的冲击,民办高校的生源依然紧张。公立高校因总体质量较高,社会认可程度较高、学费较低等优势,在大规模扩招中,优先录取了成绩高的考生,而民办高校只能吃公办高校的“剩饭”,招收质量较差的学生。以某民办高校学历文凭2001级英语专业7个班学生入学成绩为例。有考分高达500分以上的,也有低于300分的,相差200多分,甚至还有未参加高考的三校毕业生。生源的质量参差不齐,总体质量偏低。400分以下的学生超过一半,占总数的比例从51%至77%不等。

如果说公办高校的扩招主要是对民办高校生源的质量产生影响,那么,教育服务市场的开放则对民办高校生源的数量造成直接的冲击。因为伴随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教育市场日益开放,率先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西方国家,为充分利用本国相对过剩的高等教育资源,纷纷瞄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它们主要招收大学的落榜生,成了民办高校的直接竞争对手。

2.师资问题

民办高校创办之初,大多依靠聘请公办高校教师兼职,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但从一所独立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看,不能不建立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从当前实际出发,专职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25%或30%。长期以来,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缺乏或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等,影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从2004年广东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到说明。

广东民办高校师资结构,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年龄结构上看,两头大,中间小,未能形成梯队结构。这是因为民办高校最初以聘用老教师为主,逐渐转变为招聘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现在占了50%,老教师仍占27.27%,作为高校教师主力的35—60岁的中年教师只有22.7%;从职称结构上看,正高级22.7%,远高于全国普通高校的9.7%,但基本上都是兼职的老教师;从学历结构上看,整体偏低,本科、专科学历占77.2%,高于全国普通高校的65.7%;至于专、兼职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18.2%,与兼职教师的81.8%不成比例。有些民办高校,虽然努力建立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但人数依然很少。而且,由于专职教师与公办教师享有同等待遇的政策迟迟未能落实,使得他们普遍存在“打32”心态,没有“归属感”,水平偏低,教学不投人,流动性很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

3.资金问题

当前,民办高校的经费主要来自学费收入、办学者的集资及各种社会捐资和少量的政府补贴等。其中,以学费收入为主。由于学费水平已达极限,政府补助难以获得,办学者投入和社会捐资甚少,资金严重短缺。

首先,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有限。从资助的范围来看,只有少数民办高校能获得政府的直接资助。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对39所民办高校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8所高校获得政府的少量资助,占被调查高校总数的21%。就资助的金额而言,数量不多。以接受政府资助最多的浙江树人大学为例。如表3所示,从1993—2032年,政府资助的绝对数虽逐年有所增加,相对数却在低位上徘徊,最低仅为7.62%,最高为22.96%,近年来徘徊于20%左右。事实上,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美国,其政府的财力相对雄厚,但对私立高等教育的投 也并不多,1994—1995学年度和1995—1996学年度,政府(包括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总投入分别仅为17.1%和16.3%。而试图通过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来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虽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可以采取经费资助,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但实际收效甚微。

其次,举办者的投入和社会捐助很少。民办高校走的是一条以学养学的道路,办学者的投入,寥寥可数。2000年全国范围内举办者的投入只占民办高校总经费的4.6%。至于社会捐助,那就更少了。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捐助的金额大致只占民办高校总经费的1—2%。捐助的形式通常以实物捐赠为主,上海交通大学陈志琴等人于2004年4—5月对江浙沪三个经济文化事业发达的省市民办高校的接受捐赠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5所高校中,只有2所获得总额在千万元以上的货币捐赠,另有13所获得的是图书、办公设备、奖学金等不同形式的捐赠,以货币形式捐赠的极少。

最后,学费收入已“无潜可挖”。邬大光教授的调查发现,完全以学费为支撑和80%以上靠学费收人的占被调查高校总数的79%。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2000年全国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中,84.9%是学费收入。由于过高的学费已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国家对此加以限制,通常民办高校的收费仅为公办高校的1—2倍,而这只能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转。因此,民办高校若要扩大规模,增添设备设施只有开通渠道,引入社会投资,但因产权不明,投资者徘徊不前,至今此路并不通畅。

4.质量问题

质量是民办高等教育迎接挑战,适应竞争,经受考验的根本保证。当前不少民办高校由于生源质量较低、师资不足以及设备较差,除少数办学有特色、资源较充裕、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学校外,一般民办高校在总体上,教学质量不如公办高校。一项“学生对学校基本情况评价”的调查显示,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突出的陕西省5所民办高校,如表4所示,在“课程评价”中,认为课程结构、教材开发与选用、教学方式为“一般”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6.2%,50.7%,51.2%;在“办学条件”评价中,认为师资条件、教室与座位是“较好”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3.9%和36%,其余图书资料、计算机与上网、实验教学设备、运动设施与器材等

多数认为是“一般”。课程开设不好,办学条件不足,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特别是一般民办高校基本上是高等职业技术专科学校,对教学设施的要求更高,但大多数民办高校的设备陈旧或缺乏,因而其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实践技能培训不足,毕业生不能“适销对路”;而民办二级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则主要表现为知识水平不如其母体公立本科高校。

5.办学思想与内部管理问题

由于民办高校在经济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有些举办者将学校视为营利机构,办学动机不端正,功利性较强,办学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以获取某种利益为目的,导致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不够严谨、教学计划和大纲不齐全、缺少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等,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给民办高校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因此,民办高校要健康发展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民办高校自身的内部管理也亟待规范。目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企业式管理等,缺乏民主和监督。例如,有些学校董事会形同虚设,有些董事会则常常不恰当地干预校务,举办者与办学者之间矛盾尖锐;人事安排上出现了“近亲化”的倾向,甚至有些办学者把学校视为已有,经费随意领支,手续不全,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等等。

民办二级独立学院具有解决高等教育扩招与政府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实现公办高校优良的教学传统、教学资源与社会充足办学资金等优质资源的有机组合,并以其特殊的办学机制为普通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普通高校改革等作用,加以政府给予优惠的政策,所以发展很快。但也存在政策上与管理上的问题。在政策方面,既要利用公办本科高校的优质资源,又要防止国有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流失;在管理方面,许多独立院校并不独立,与母体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导致经营权和管理权含糊不清;独立学院要以其学费收入的相当部分作为管理费或以其他名目上交母体,从而不得不扩大招生与提高学费,不少学院至今尚未建立董事会,基本上沿用老大学的做法,有些学院尽管建立了董事会,但形同虚设,要么成员组成不合理,要么职能越位等等;严重制约着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总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涉及民办高校的外部环境和学校自身两个层面。由于政策不到位,社会环境不利,以及民办高校教育资源与办学经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民办高校被迫关门。虽然在市场竞争情况下,准人与退出纯属正常,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现象,但如果不加以重视,认真解决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危机。

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前瞻

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未来十五年中,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如何,不仅是民办高等教育界所关心的自身前途,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界以及全社会所关注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此处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国际经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做粗线条的预测。

(一)从宏观环境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机遇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启动及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持续高涨,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增长。尽管公办高校连年大幅扩招,绝大多数已达到办学的饱和状态甚至超负荷运转,但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不得不放缓但不会停止。“十一五”期间,全国在校生规模将扩大到3删万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以上。即使如此,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较低水平,还应朝着高水平的大众化方向发展,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因此,扩充高等教育资源,首先是增加教育资金总量是必然的趋势。高等教育资金总量的增加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二是来源于社会资金。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财政状况看,以国家财政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对中国财政来说,困难更大。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曾承诺于2000年以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实现4%的目标,但一直在2.4%—2.8%之间徘徊。2002年,曾一度达到3.32%,到2003年,由于停收农村教育附加费等原因,又回落到3.28%,2004年下降得更低。这不是由于财政部门不重视教育而失信于民,乃是由于中国财政体制不同于国外,实在是挤不出更多资金用于教育投入。即使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今后每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绝对数上有所增加,但增长量的70%将用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拨款难望增加。因此,在高等教育1999年扩招以来,全国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在绝对数上虽增加不少,但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却连年下降(见表5),个别省份如江西、辽宁、陕西等,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仅为2000多元,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捉襟见肘的高等教育财政还使得许多公办高校向银行大量贷款,这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绝无仅有的,也给国家、银行和高校自身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此,只依靠国家财政来扩充高等教育资金总量的道路行不通,必须依靠社会资金来支持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吸收社会资金发展高等教育也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增收学费,二是通过民间投资。1994年以来,我国高校学费不断上涨,尤其近几年来,高校学费水平已经达到了“天花板”,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此,教育部已明确表态,今后我国高校教育的收费不能再提高了。因此,通过增收学费来发展高等教育的空间非常有限,而通过民间投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民间资本进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这条路至今并不通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速达20%以上,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己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超过三分之一。特别是在一些一般性竞争领域,非公有制经济有的已经超过70%,上交的税收已经占全部税收的43%,民间投资已经超过50%。即使在一些过去非公有制经济难以进入的公共福利领域,民营资本也已经大量进入。例如医疗卫生行业,向民营资本开放的速度和力度都非常引入注目,为我国高等教育吸收民营资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相对而言,各级政府对民营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还有较严格的控制,民办高校的产权归属和回报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的民营资本进入民办高等教育。值得高兴的是,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院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使这一些长期以来非公有制企业难以进入的领域,如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等等,如今都获得了国家的准

入。针对长期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人受到过多限制的现象, 《若干意见》提出,贯彻平等准人、公平待遇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资本投入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和营利性领域。这无疑为那些正在寻找各种机会进入民办高等教育的大量民营资本开放绿灯。相信随着有关部门与地方政府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的工作的展开,有可能促使民营资本加速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从中外比较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国际上,尽管私立高等教育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今天的许多国家里仍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发展速度。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私立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主要集中在亚洲、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拉丁美洲。

亚洲是目前世界上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数占全国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比例都在80%以上;泰国以及台湾地区的比例稍低些,但也达到了65%左右。从在校生数来看,亚洲大部分国家私立高校在校生数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数的比例都在60%以上,韩国和菲律宾的这一比例接近了80%。在亚洲的这些国家中,日本、韩国和菲律宾是人们所熟知的三个私学历史较长的国家;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历史上是以公立大学为主私立大学为辅;马来西亚传统上高等教育就一直是公立事业,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不存在私立高等教育。但是,从8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均放手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形成上面所述的公私立高等教育结构比例,私立高等教育在今天都处于本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地位,反映了亚洲国家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由于这些国家教育经费不足和经济领域进行私有化改革,近年来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国家财政经费有限、经济领域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照系。相比较而言,在亚洲,中国尚属于私立高等教育较不发达的国家。民办高校及其在校生数占全国高校及在校生数的比例分别为40%和15%左右,远远低于亚洲其他国家,在校生数比例甚至低于俄罗斯。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见表7),尤其是民办普通高校,在2000年至2005年的6年间,经批准有学历授予权的普通高校数由42所增长到250所,6年间增长了约6倍,在校生数由6.83万人增长到209.85万人,增长了约31倍。全国各级各类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数由1282所增加到1624所,增长了26.68%,在校生数从105.03万人增长到341.29万人,增长了224.94%。同时,教育部门也明确指出:“为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在基本办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计划增量部分尽可能向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倾斜”。以这样的发展速度并根据国际上尤其是亚洲国家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15年也就是2020年,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40%,全国高校在校生数达到4000万左右时,民办高等教育占全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比例很有可能达到二分之一以上。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还应体现在质量的提高上。综观国际,许多国家私立高校的教育质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公立高校,有的私立高校是世界一流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大学;日本的庆应大学和早稻田大学,无论在其本国还是在国际上,都处于前列。

(三)从民办高校自身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前景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艰苦历程,不仅数量上快速发展,总体质量也逐渐提高,表现为办学思想不断端正、内部管理逐步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等等。从办学思想来看,办学思想的端正与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前提。当然,由于民办高校历史较短,除少数有一定基金外,大多是个人或企业拉投资或银行贷款创办的。投资要求回报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无可厚非。问题是把营利摆在首位,急于赢利,还是把公益摆在首位,甘于奉献办教育。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勤俭节约,从而取得合理回报。越来越多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已意识到,教育不同于其他产业,不能按企业的方式来运作,惟有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以学生为本,提高质量才是办学的长远之计。例如,声誉重于盈利,有的民办学院明确提出“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做奸商学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切为了学生”等办学思想;有的民办学院以“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作为自己的办学思想;等等。

就内部管理而言,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政策背景下,民办高校的生死存亡取决于内部的经营管理。目前,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来看,内部管理正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民办高校不仅积极借鉴古今中外的私立(民办)高校的管理经验,包括领导体制、机构设置、权力配置、协调方式等管理模式,以及教职工的聘任、资金管理等各项具体内容,而且不断吸取办学管理实践中所积累的各种经验教训,逐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率。例如,在管理体制上,许多民办高校采取董事会决策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具体管理上,重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管理队伍的建设等等。

从教学质量来说,能否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民办高校只有坚持以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近年来,不少民办高校除了聘兼职教师外,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和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前来任教,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强了师资队伍稳定性。办学条件的改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不管是自建校舍,还是长期稳定的租用校舍,为改善教学环境,各校都千方百计建设和美化校园,增加设备投人,例如几乎所有的民办高校都有自己微机房和语音室等等。

事实上,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较佳、资金雄厚、质量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优秀民办高校相继涌现出来就是个明证。经过严格的评审,全国已有26所民办进入本科院校行列,它们已基本上完成了以规模扩张和校园建设为主的第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向提高质量和注重内涵发展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转变。由于它们具有较多的办学自主权和灵活的办学机制,在办学模式的创新上,在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上,在对外合作办学的道路上,可能走在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前头。一方面,它们将以民办高校特有的体制和机制优势,给公办高校带来实实在在的冲击,促使公办高校打破僵化体制,加快改革步伐;另一方面,它们之中的某些高校也完全有可能超越部分公办高校,跻身于中国名牌大学的行列。今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民办高校自身质量的提高、内外部环境及政策的成熟,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必将以活力与稳健兼具的姿态,拥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 周国平]

作者:潘懋元 姚加惠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文 篇2: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研究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设计,分析民办高校所呈现的办学特征、问题与挑战,对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新视角、新思路规划未来10-15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蓝图,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行为不断规范,办学声誉日益良好,一批有特色、质量高的民办高校正在形成。民办高等教育的复兴,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添砖加瓦,为中国政治生活的进步增加亮点。民办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也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贡献了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促进了高教体制的改革创新,形成了新的办学格局

民办高等教育的诞生,打破了原有教育体制和教育格局,改变了经费来源单靠政府拨款,办学由国家包办的单一模式。调动了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充满生机活力的多元办学体制,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民办高校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将市场意识、资源意识和投资意识引入办学活动,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获取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办学效益的最优化,也为公办院校在经济转轨时期适应社会发展和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新视角。

(二)缓解了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多年来,民办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全国有学历文凭颁发资格的民办高校89所,在校生15.11万人。10年后,2011年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数达698所(含独立学院),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8.97%,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数达505.07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数的21.88%,10年来,民办高校数和在校生数都呈持续增长态势。正是由于民办高校的蓬勃兴起,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2001年的不足15%提高到2011年26.9%,10年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为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实现大众化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民办高等教育承担了1/5多的教育份额,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以实施学历教育为主,其办学层次、教育类别开始涵盖研究生、本科、高职(专科)、成人本科、专科、远程教育、网络教育、高教自考等领域,功不可没。

(三)承担了社会责任,促进了教育公平

民办高校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参与。民办高校充分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减轻了国家的压力和公办高校的压力,为众多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重要基础,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期望远远高于其他领域。民办高校不仅让数以千万计的青年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突出的是让许多社会弱势群体的子女有了争取社会公平的机遇和条件,这对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意义非凡。10年来,民办高校为排除家长对子女求学无门、难以就业的担忧起到了释放和化解作用。

(四)拉动了社会内需,促进了经济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同时又是第三产业的范畴,它具有公益性和产业性的双重属性。民办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体现在吸引社会力量加大办学经费投入、收取学生学费用于消费支出和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土地征用、房屋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方面。现全国民办高校每年用于直接办学投入约为100亿元,教育消费每生每年按2万元计,约为1000亿元,这对拉动国家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通讯、商业、饮食、旅游等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办高校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尤其明显,为当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显著变化。

(五)加强了国际合作,拓宽了国际化教育的渠道

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利用其体制机制优势,积极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优秀教材、外籍师资等。吸引了一批国外、境外高水平院校或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形成了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的新局面。民办高校开展国际教育交流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促进了民办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和不同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民办高等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政策取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酝酿、复兴、探索的发展历程。我国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最早法律依据是《宪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国家鼓励集体组织、国家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93年原国家教委发布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真正确立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新起点。随后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规章,为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护和有效的促进作用。

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崛起与勃兴,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和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中的一枝绚丽耀眼的奇葩。

党的十六大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在随后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指引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得到确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全国人大颁布的第一部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200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由国务院正式颁布。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下发,进一步细化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增强了可操作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也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对指导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就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作了专章论述,为进一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目前对民办高等教育扶持力度最大、优惠政策最多、操作性最强的一部力作。

党的十八大提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表明国家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价值取向,已由鼓励和规范转为鼓励和引导。党和政府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扶持态度更加明朗,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最近,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陕西每年单列3亿元专项资金扶持民办高校的发展,表明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支持也由国家层面向地方层面延伸,由政策层面向资金层面拓展。

这10年是民办高等教育抢抓历史机遇发展最快的时期,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民办高校内在的创新动力,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坚持教育科学发展,增强国家教育能力,增加教育品种,扩大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为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办高等教育现阶段的主要特征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版图已然改观。民办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模式、专业特色、校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所形成的特征,丰富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经验和借鉴,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办学条件日益改善

以硬件求生存是民办高校求发展的规律之一。民办高校在校园整体规划、教学行政用房、实验室、图书馆、实习实训基地、体育场馆、校园网、后勤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建筑风格各具特色,为民办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截止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教职工数达37.15万人,专任教师达25.24万人,生师比为20.01:1,较10年前有了明显改善。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普遍给予重视,教师梯队初步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民办高校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教师教学研究活动,支持教师在职进修、参加本修研考试等,组织各种教学、观摩、讲学,定期进行教学评估等活动。

(三)学校管理逐步科学规范

民办高校的领导体制日益健全,班子建设取得新突破,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有所加强,法人治理结构有所完善。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端正,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各级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正在完善和落实。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民办高校依法办学意识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建设趋于制度化,各项管理趋于理性、收敛和自我约束。只求办学规模、忽视办学质量,只求升格达标、忽视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得到根本性转变。民办高校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不断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民办高校的定位一般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学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材施教,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民办高校普遍确立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强调技能和实习实践,积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逐渐形成

民办高校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将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结合,注意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推动学科综合化,专业特色初见端倪。这类院校因定位准确,设备利用率高,学生就业好,在人才市场占据了优势地位。民办高校注重办学特色的形成和优化,坚持错位发展,坚持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立密切联系,坚持校企合作,注重为地方服务,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撑。

(六)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攀升

较高的就业率是民办高校生源稳步增长的重要因素。民办高校普遍重视对毕业生职业意识的教育,尽可能尊重学生志愿,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帮助学生做好走出校门适应职业生活、社会生活的心理准备,缩短学生就业后的职业适应期。学校与全国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建立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实行网上推荐,与大中型企业单位建立毕业生推介交流平台,加强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面对面交流,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七)人才培养模式多样

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其机制的灵活性,大胆进行各种教育教学实验,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等方面立足改革创新,开创了培养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新路子,民办高等教育正在向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教育目标迈进。

四、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困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对民办高校的服务不到位

一些政府部门对民办高校管理的价值取向不是服务于民办高校,而是服从于原有的部门规章,以致形成官本位和政府本位,管理工作中的越位、错位、缺位现象普遍,强调规范、监督、控制的政策多,提供保障、支持、服务的政策少。民办高校的合法权益常常被忽视甚至被侵犯。

(二)扶持政策没有很好落实

从法律法规层面看,国家为民办高校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的十分有限,有的政策10年来仍被束之高阁,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政府的公信力也严重受损。民办高校要与公办高校享有学校平等、教师平等、学生平等,而现实中民办高校仍属弱势新社会组织,与公办高校享有平等法律地位和同等待遇差距甚大。

(三)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

一些民办高校的决策机构运行程序不规范,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以滚动模式发展的民办高校的创办人的法理地位不明确,少数民办高校的组织管理有悖现代大学制度择优任用的原则。学校党委会、院委会、工会、教代会、监事会等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碍学校的健康发展。

(四)师资数量不足,待遇偏低

民办高校教师数量普遍达不到1:18的师资配备比例,其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不合理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不少学校的专任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不合理。教师的政治修养、业务素质偏低。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偏低,多数学校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教师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年金制度落实得更少,教师队伍不稳定。

(五)办学经费严重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积累,基本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和社会捐助。在政府和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的背景下,加之近年物价上涨,办学成本大幅度上升,学费收入却多年不变或微变,经费不足的问题愈显突出。现全国民办高校的总负债额已达387.79亿元,事实上,一些困难学校正设法降低办学成本,节约开支,以致牺牲教学质量。

(六)办学行为尚不规范

一些民办高校的不规范办学行为呈多角度显现。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监督,记账方式混乱。办学定位脱离实际,求大求全攀高,办学方向不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力量薄弱,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疏导和控制。教学工作有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现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未来10-15年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好以上问题,处理好以下挑战,将有希望迎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扩张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危机之间的矛盾。

二是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责、权、利的矛盾。

三是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矛盾。

四是独立学院如何加快向民办高校转型的矛盾。

五是民办高校之间的学科专业定位、办学特色如何突出,在竞争中错位发展的矛盾。

六是民办高校如何从民间筹措资金而不与国家政策抵触的矛盾。

七是民办高校经过较长时间培养起来的优秀师资人才却被公办高校挖走的矛盾等。

五、改善民办高等教育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的工作直接关系着民办高校的兴衰。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相互配合,而单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道路只能事倍功半。为此,我们提出八项建议:

(一)加快政府转型

由政府主导地位向社会主导和民办高校主导地位转变。由政府单方决策向政府和社会、民办高校共同参与决策转变。由政府对民办高校实行监督、控制向为民办高校提供公共教育产品、公共教育服务以及保障和维护民办高校及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民办高等教育将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更趋合理。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民办高等教育规划中坚持:

1.稳定民办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使民办高等教育保持适度发展态势。

2.继续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积极探索应用基础型大学办学,探索开展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试点。

3.继续加强本科教育,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积极探索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5.支持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利用高教自考、专业证书教育培训考试等平台创设新的教育考试模式,适度增加开展继续教育、国际教育份额,为其留出发展空间。

6.民办高校布局向西部地区和空白地区延伸,建立中职、高职教育立交桥体系。

(二)积极出台扶持政策

政策是民办高校的生命,而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主体还在政府。各级政府要从民办高校最关心的问题人手,根据其特点,坚持以鼓励、扶持、引导为主。凡与民办高等教育有关的政府部门应加强协调性,深入民办高校,了解民办高校的需求,主动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制定扶持优惠政策,消除歧视性政策。要急民办高校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民办高校服务,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服务。

加快《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切实解决关系民办高校发展的地位、属性、作用、分类管理、事业法人、教师待遇、筹资渠道、税费减免、合理回报、办学自主权、招生自主权等事关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

积极促进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尽早召开。把民办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把民办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高潮。

(三)加快社会转型

民办高校是由社会力量兴办而来,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为了进一步促其发展,有三类社会组织亟需加以培育并为其服务:

一类是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为一体的决策咨询型科研组织,这类组织以研究民办教育发展规律、创设中国特色民办教育基本理论为主要目的。

二类是集评估和鉴定为一体的教育专业型服务组织,主要是对民办高校提供独立的评估和鉴定,并定期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以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标准,引导社会和家长对民办高校的正确认知,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三类是民办教育行业组织,如各级民办教育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多做调研,当好政府的参谋,加强沟通,加强自律,坚定信心,大胆创新,帮助困难民办高校排忧解难,推动民办高校更好更快发展,为民办高校之间进行交流提供平台。

(四)加快市场转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规范有序、公平竞争是市场的应有之义。现阶段而言,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主要体现在生源市场、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

在生源市场,要给民办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力,允许民办高校自行确定招生计划和招生区域。国家和地方财政可按照学生数给予一定额度的生均教育经费补贴。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办高校招生工作的指导,规范招生行为。

在就业市场,要以“民”字为桥梁,加强与民营大、中、小型企业的联系,提高毕业生在民营企业中的就业率,逐步树立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办学理念。

在人才市场,要充分利用民办高校体制新、机制活的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更新课程体系,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要逐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学生思维新、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五)加大资金扶持

资金短缺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最大瓶颈,主要依靠学费发展民办高校的道路已走进死胡同,亟需国家动用教育公共财政为民办高校注入资金。国家及省级财政每年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单列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院校和同层次公办高校的生均学费差额,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生均差额各50%进行教育经费补贴。民办高校为教师缴纳的“五险一金”政府可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部分返还。陕西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拨付15亿元用于支持民办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在全国树立了地方政府用真金白银大力支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典范。目前全国不少省市也都不同程度地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注入了资金支持。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政府应成为民办高校教师培养的主要力量。政府可委托重点公办师范高校或其他公办高校专门为民办高校培养专职教师,包括双师型教师。对报考民办高校专职教师的师范生实行学费全免政策,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毕业到民办高校工作服务年限不应少于8年。建立民办高校教师“五险一金”由政府、学校、个人分担,政府为主的政策。建立民办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培养、进修、培训、奖励机制。鼓励出台民办高校教师热爱民办教育事业,长期从事民办教育事业的政策。

一是要确保民办高校在岗教职工的实际年收入和本地区公办高校同层级的教职工实际年收入相当。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进行考核和认定,在民办高校能确保学校年学费总收入的40%以上用于支付教职工人头费的前提下,民办与公办高校教职工收入的不足部分由财政负担,具体可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各分担50%;二是要确保民办高校教职工退休后的待遇和本地区公办高校同层级的教职工退休后的待遇相当。建议民办高校教职工退休后的待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教职工在岗时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学校配套缴纳的金额数;第三部分主要是指与公办高校教职工相比的不足部分,这部分建议由财政分担,具体可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各负担50%。

(七)创建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

《教育规划纲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都提出要“加强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的要求。政府应成为实施这一计划的主导者和组织者,这将对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提升民办高校的竞争力,激发民办高校办学热情和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对整个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产生强烈震撼,对引领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具体可结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遴选出一批优质特色院校进行特色专业扶持,由中央财政出一部分资金引导地方财政和学校进行1:1资金配套,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和学校内涵建设。

(八)开展分类管理

积极开展分类管理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民办高校向深水区探索的重要内容。加快分类管理的实施,政府是行为主体,政府要提出分类的类别、性质,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权利与义务,促进社会成员和举办者依照法律法规,参与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的办学活动。

六、结语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民办高校必将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为本,走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继续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不断壮大,再作贡献。民办高等教育也将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重整旗鼓,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 张燕]

作者:李维民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文 篇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公平待遇问题

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在公平、效率、自由等教育目标中,国家的教育政策应把公平作为基础性的价值标准,承认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之间教育权利博弈的合法性,建立起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之间公共教育权力的制衡机制,让有志于兴办教育的个人或民间团体拥有公平的创业和发展环境,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的教育公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民办高等教育的公平内容和公平发展

公平是人们的一种价值认识与评价,是相对的、动态的平等,教育公平是一种蕴涵有教育效率的经济理念。这里,笔者所说的民办高等教育公平是指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上的公平,主要包括民办高等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在投资负担、劳动待遇等方面平等的权利和利益。要理解现时的民办高等教育公平,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教育公平不等于教育平等。后者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是前者的绝对化;前者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着鲜明的情境性。二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背景下表现迥异。这不仅体现在程度上,还反映在质量上。

二是教育公平的根本是规则的公平。对于一个多层面的民办高等教育公平来说,无论是它的起点、过程和结果,还是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资源配置,都依赖于一个完善而公平的规则体系。

三是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合适的补偿机制。在历史与现实面前,差别总是不可避免的,对待差别的态度是我们必须真正面对的问题。通过必要的立法、政策和其他手段来缩小差距,提高教育整体公平的水平,需要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补偿机制。

民办教育的公平发展具有其特殊性。首先,一般的研究中“公平”的客体是人,即某种现象或行为对某人是否公平。而这里研究的“公平”的客体是组织——民办高校,公平的主体是人民和政府。其次,客体——民办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因而必须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问题进行特殊的探讨。要真正公平地对待民办教育的发展,就不得不尊重新事物的发展规律。

民办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内核,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但在发展初期,力量较为弱小,把它完全投放于市场并使之与先入为主的强势公办学校相博弈,就会扼杀民办教育的勃勃生机。所以,民办教育要获得公平发展,就必须借助外力以达到与公办教育力量的均衡。民办教育公平发展的特殊性就在于外界环境倾斜性的支持。这种对民办教育的倾斜性支持就是最大的公平。

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公平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不平等与不公平是客观事实,在很多时候都是与制度(规则)不公平相挂钩的。原本民办高等教育的崛起是普及高等教育的初衷,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模式,但由于某种主、客观原因,民办教育成了另一种教育名词。显然,人们在立法时已把两种教育模式区别对待,无论是资源配置、法律地位还是政策扶持等方面,民办高等教育都无法得到平等的待遇。特别在当前市场力量和社会选择介入教育领域的条件下,高等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私益必将而且已经逐渐对教育公益性与教育公平性造成损害。

1.教育资源的垄断性

谁掌握着公共权力,谁就控制、分配公共资源。当前,政府部门能够凭借优势地位对高等教育资源如资金、场地、师资等拥有强大的支配权,进而形成垄断。这种垄断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更为重要的是缩小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在政治待遇上,多数民办高校创办之初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即使是好不容易批准的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经济待遇上,公办高校由国家财政负担,还可以搞产业创收,但民办高校至今在营利、融资以及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是困难重重。在社会保障上,许多地区的民办高校在人员编制、工资、职称评定和评奖、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平等对待。

2.法律法规的有限性

尽管我国在民办高等教育的立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正式实施,为维护民办高校和教育接受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然而,这些法律法规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下民办教育发展的新产物,其必然会与现行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发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而肯定会使基本的法理精神打相应的“折扣”。

3.政府资助的匮乏性

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者主要是民办高校的法定代表人(或股东)和缴纳学费的受教育者,其受益者除民办学校法定代表人(或股东)和受教育者外,还包括政府。政府作为受益者之一,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而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是由举办者自己设法解决经费问题,财政补贴很少,政府并没有被当做一个“受益者”来分担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同时,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建设滞后,缺乏规范的产权组织制度。资本市场对民办教育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现行的政策阻碍了民办教育与资本市场的联系。现行条件下的民办高校的产权属性较为模糊,以致民办教育无法吸引资本走向,难以调动资本的积极性,民办高校的“裂变式”成长更为困难,核心竞争能力必然受到影响。

三、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缺陷分析

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实现大众化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式是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融合为统一的高等教育市场。但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要达到这样一个理想模式还任重而道远。

现实中的关键问题是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普遍较低,与此相关的是,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紧缺,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可以说,经费、质量、生源是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发展的现状表明,我国政府主要倾向于运用制度来保证民办教育按国家的意图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制度问题,制度环境影响是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性因素。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不同,在于民办高校发展主要遵循准市场化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这不仅表现在市场准入、融资渠道、人员聘任等方面,而且体现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招生与就业等环节,民办高校的发展是在社会竞争条件下,为了生存而自发进行的。因此,从民办高等教育生存的市场环境来看,一方面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政府有效行政,防止“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取决于民办高等教育市场机制和保障功能的逐渐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不是直接的行政干预,而主要是制定相关政策,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在目前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天然地存在不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民办高校在贷款、引资、用地等方面存在着障碍,与公办高校形成实质公平竞争的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市场机制和保障制度不健全成了制约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制度因素。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的特殊产业,其提供的高等教育产品具有“准公共品”的特性,因此,依法对民办高等教育实施管理,理应成为国家或政府行政的重要内容,政府在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也理应大有作为。但实际上,就我国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来看,政府主要是根据公办和民办高校的性质制定的,而不是根据不同性质高校的行为特征来制定的,这就必然会导致对民办高校存在政策性歧视。一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现行的许多政策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二是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出现“越位”或“缺位”现象,要么对民办高校放任自流,要么用管理公办高校的办法管理民办高校。

从影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融资政策环境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高等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在以往有关规定中,在冠以“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同时,由于缺乏清晰的民办高校的产权制度和投资回报制度,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资办学者的积极性。民办高校在办学融资渠道、投资主体上单一化,缺乏有效维护不同投资主体利益的保障机制,学费实际上是民办高校的主要或唯一经费来源。

民办教育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不仅对民办教育而且对教育本身都造成了诸多危害。其一,我国的国家公共教育经费相当有限,而民间资本无从参与教育,导致教育经费来源缩小,教育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二,无法使潜在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运用、优化配置,学校缺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压力与活力。其三,在新的条件下,社会成员失去了对教育消费的选择权,无从选择所需要的教育形式。因此,打破禁锢民办教育发展的不公平的枷锁,创造平等发展的氛围已是势在必行。

四、实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公平的现实策略

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的既定政策。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既是我国教育政策无法回避的价值选择,也是其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转换和重建。

1.营造发展环境

思想文化环境。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人们在认识和观念上还存在着各种偏见。发展民办教育事业既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又是我们党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措施之一。社会各阶层要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思想文化上改变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问题。政府要积极引导民众,加大民办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

政策法规环境。政府所代表的是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没有政府的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是不完整的。对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有责任给予指导,也应该在有关法规中明确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职责,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正确处理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公益性节余、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降低民办高校经营风险,使民办高校办学高度自主,投资者和办学者的收益能与投入相称。

市场竞争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既需要政府的力量,也需要社会的力量,更需要学校的力量。民办高校应遵循市场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质量和品牌赢得竞争优势,自觉创造、维护良好的公平竞争秩序。同时,政府必须履行自己的公共责任——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建立开放的、公平的、成本较低的高等教育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规范的民办高校产权流转制度和灵活的学费制度;建立民办高校诚信制度和行业规范,保障民办高校的权益,加快民办高校办学经营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

2.加强自身建设

民办高校是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在自身建设上,民办高校要不断地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注重内涵发展,追求规模效益、结构效益和投资效益,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应包含新观念、新思路、新机制等一系列内容,涉及国家、学校、办学者等多个创新主体,包括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观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等。

从民办高校自身来说,也要主动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环境。首先,民办高校办学除遵循市场机制外,在业务上必须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管理与监督,保证民办高校基本质量标准,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主动协调与当地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的关系,争取更多的政策、信贷、融资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要与当地公办高校建立稳定的联系,以获得师资、业务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最后,逐步完善民办高校领导体制,借鉴和吸收西方私立大学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以及本校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民办高校体制改革。

(作者系郑州华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责编:路 童

作者:赵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