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练耳》课程

2024-05-10

《视听练耳》课程(精选四篇)

《视听练耳》课程 篇1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原有《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整合课程。《乐理》是音乐基本理论课程, 它主要学习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记谱法、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调式调性、和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视唱练耳》主要是训练学生视谱能力和建立音高、调式、和声概念的基本技能课程。2007年我校音乐学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单位”, 根据试点工作相关要求在教学计划的改动中将《乐理》《视唱练耳》合并为一门基础课程。合并后的《乐理与视唱练耳》在教学安排设置上也应该在原来教学基础上进行一定改变以适应专业建设发展需要。

二、《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现状

1. 国家层面现状

中国目前有音乐专业的院校共有400余家, 其中教育部的“全国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单位”有50家, 试点的50家都已经将《乐理》《视唱练耳》合并为一门课, 其他院校多数是按原来两门课的教学模式运行。合并后的《乐理与视唱练耳》将理论知识与视听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合并这两门课程将是高校音乐专业的趋势。

2.《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普遍特点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习的基础, 属于理论基础知识与识谱、听记技能训练的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基本音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能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听觉记忆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

在当今学生中普遍存在重专业、忽视基础课学习的现象, 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多数学校此课程教学模式陈旧,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努力探索《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有效整合方法和教学模式。紧密结合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构建先进合理的教学模式, 努力提高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使之适应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现有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找出问题和对策, 正确指导《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和研究活动。

再就学生专业基础来看, 普通高校学生入学前对基础乐理的学习比较系统, 基本乐理基础比较扎实, 在高校如果不结合《视唱练耳》实践教学, 势必造成重复教学, 浪费教学资源。另外, 我校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已实施多年, 一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也出现了相关问题。如: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如何科学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视谱听记技能,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调式和和声印象和调式和声意识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三、《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发展与创新

1. 务实性与科学性

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课堂的现状, 结合湖南文理学院学生实际情况, 制定了新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当代社会对音乐人材的需求, 让《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更加适合培养高素质人材的需要, 为全面提高音乐专业大学生整体素质服务。

2. 有机整合两门课的教学资源

通过课程实践教学与调研为合并后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新理念。通过调研统计分析出来的数据将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法, 加强理论联系实践, 使学生在轻松学习过程中掌握乐理与视唱练耳知识, 提高学生基本音乐技能与素养。

3. 建立合适本校的课程标准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共开设四学期, 总学时为136课时。本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 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目标: (1) 学习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 通过听觉训练, 掌握应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曲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 (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 的能力。 (3) 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 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 并从音乐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的内在关系。 (5) 了解多声音乐相关知识, 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 (6) 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 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 (7) 了解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把握思想性、艺术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注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渗透, 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 体现音乐感受先于理论概念的原则。重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教学科目的联系和渗透。尽量选择中小学音乐实例作为教学练习的内容, 巩固学生对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的熟练程度。

基本乐理的教学在编排上打破原来教材中的章节关系, 以四个大的单元 (《记谱法》《节拍与节奏》《音程与和弦》《调与调式》) 分别进行讲授, 使教材的脉络更加清晰, 更富有条理性。视唱练耳的教学主要从乐曲的视唱练习、音程练习、节奏训练、听辨训练、音乐记忆训练、音乐表情训练、各种音乐诸要素训等开展教学。以钢琴教具为主、多媒体设备辅助进行等教学来促进视唱练耳水平的提高。

摘要:《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原有《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整合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独立学院的《乐理与视唱练耳》针对教育部的课程指导纲要新特点, 对该课程在观念、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进行思考从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发展。

关键词: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巨斌.音乐文化的传播形态[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4.10

[2]薛世民.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1.

视听语言课程总结 篇2

课程名称:《视听语言》 任课教师:崔皓越 学

时:54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期:2013——2014年第一学期

班级:11级播音与主持专业1班、2班、3班、4班、5班

当前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视听文化的年代,人们越来越依靠影像来获取信息,传播学家施拉姆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受众对于媒介产品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否以最省力的方式获得最完整的视觉信息。视觉文化的发展为影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而人们日益增高的视听审美水平,也对从业人员和即将走上影视传媒道路的高校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的专业课程《视听语言》旨在向学生讲授构成影视画面和声音的基本元素和其构成的基本语法,为学生以后的拍摄实践打好基础。作为高校的艺术类专业,面临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传媒从业人员。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社会相关动态,意识到这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即传统的视听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学的专业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应该把启发学生思想,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性,流动性、灵活性与竞争性对高校进行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课程组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手段、课件以及考试的模式等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补充和修正,使该课越来越贴近素质发展的需要。并在教学实

践中打破原有的旧框框,尝试着建立多元、立体的教学体系,将“视听语言”课程置身干文化群落以及声画景别中来创造一个重审美更重创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于素质教育的该课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宏观上。打破单一的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系统的工程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中观上,结合大学的特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了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培养体系,实现了以科研促进教学。微观上,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体系。并做到“三个一”,一个知识点,一个或多个能解释知识点的实例,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思考练习题。

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画面、声音艺术表现形式的代名词,又是电影艺术手段的总称。视听语言的基础是电影的两大基本元素——活动影像和同步声音。它涉及镜头内容、镜头形式、分镜头规则和声画关系处理四个方面。具有一定内容和以适当拍摄方式拍摄的镜头是电影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镜头组接和声画关系处理则把它们联结成电影视听结构的整体。视听语言是表现电影内容的基本方式。与剧作、表演一起,共同构成导演创作的三大艺术手段。视听语言也是形成电影风格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导演以不同的方式运用视听语言。从而创造出风格各异的影片。

《视听语言》是一部论述电影基础知识和构成元素、分析电影艺术技巧的比较全面的大专院校电影教材;是大众传播专业学生、电影爱好者的良好读物;也是一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用结合,便于应用和操作的创作指南。《视听语言》从电影的最基本元素影像入手,结合中外电影作品中的经典段落,分析光、色彩、构图等视觉构成要素的艺术特性,进而深入讨论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镜头组接、节奏、声音等视听语言各个重要环节的表现力及相互关系,体现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系统分析和总体把握。

具有创造力的学生是不会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机械复制的,画面上的形象是他对事物的主动选择、组合的结果。艺术家首先是借助画面进行思维。有研究显示,人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90%来自视觉,视觉在人的五种感觉之中是最重要的。电影艺术家通过画面和观众交流,或叙述故事,或抒发情感,或表达意念。罗伯·格里叶说:“考虑一个电影故事,在我就已经是用画面来构思的过程,这里涉及一切细节,不仅包括表演和背景,而且还包括摄影机的方位和运动,镜头段落的组接。”

电影的诞生多少克服了其他艺术表达方式中视觉与听觉、时间与空间、表现与再现相互问彼此隔离的美学矛盾,它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表现生活。作为传统艺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和戏剧分别以文字、声音、线条和色彩、材料和造型、演员现场表演等为基本表达方式。电影则以影像作为基本表达方式,它是通过画面和声音来讲述故事,传达艺术家对世界、对生活、对人性的看法。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当中,有文化的人或者说读书人更爱一种曲折,一种东方的、儒教的委婉。这一点与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决定着西方的视听语言在语境的营造上同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别。比方说西方可能更注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而中国人可能更喜欢故事本身,也就是更关注镜头呈现出的情节。所以,中国的视觉是有寓意的影象,深刻的,而且其深刻性必须完全育于故事中,绝对不是直白和热烈。否则很可能被有知识和思想的人士指斥为庸俗和无聊。这是中国特色的欣赏文化,不追求感官而要求思维。不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化的衰变,这种欣赏文化也开始转变--好莱坞的标准成了世界的标准。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语法,这个是相通的,因为人的生理结构是相似的。

传媒学院播音教研室

崔皓越

试论视唱练耳课程的价值取向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研究生  视唱练耳  价值取向

一、以发展音乐听觉的认知能力

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对学习音乐具有很大的帮助,视唱是积累音乐语言和音乐听觉经验的直接有效的途径,也最能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在掌握基本乐理的前提下,将视唱作为基本能力加以强调,通过视唱练耳的学习将听觉进行规范化。由于学生开始学习乐器或者声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音准的问题,所以对学生的听觉训练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常是将视唱练耳作为听觉的入门开始训练。

二、以促进专业技能的发展

学习声乐、钢琴、即兴伴奏等学科的前提就是学好视唱练耳、乐理等基本课程,加强音乐素养,使得学习者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够将这门技能运用到实际之中,如,合唱、小型乐队等。通过学习要不断培养学生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兴趣,提高对社会生活的关心和认识,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音乐活动,为社会出一份力,在社会活动中增强自己的群体意识,合作意识,使得自己专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

三、以促进音乐人才的培养

(一)音乐文化不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学科应当与音乐表演以及创作的实践运用相结合,使我们在学习视唱练耳的同时能和自己本专业的学习相结合,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在我国,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依旧是高校,在校期间研究生们不仅学会了独立自主的学习研究能力,而且还学会了敢于创新的教学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以便于毕业之后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

(二)在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生的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已经逐渐淡化。有的专业院校以培养高水平的创作、表演人才为目标,然而视唱练耳才是最基础的,是音乐技能精深发展的前提。

(三)在音乐教育研究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缺乏精准的职业定位。目前音乐教育研究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音乐教育学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研究工作或者去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还有一类是音乐教育硕士,以后主要是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关于以上两类研究生并没有做好区分,所以很多学生对职业界定和所需的专业技能也缺乏相应的了解。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最近几年研究生都处于扩招期,很多音乐专业本科生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就选择了考研,报考音乐教育的研究生居多,他们对视唱练耳这门课程的认识存在不足。

(四)视唱练耳都是作为铺垫便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所以对于视唱练耳这门基础性的课程的学习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因此,重视视唱练耳课程的价值应当作为研究生学习期间的重要学习科目之一,对其的学习不仅需要一些基本的音乐素养,也同样需要把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便于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行。

注:

浅淡高师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 篇4

一、视唱练耳教学的内容

视唱练耳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应该包括读谱能力、听辨能力、节奏感、音高感以及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力等内容。一般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节奏和节奏感;第二,音准与调式调性感;第三,读谱能力与音乐表现力。

1、及时总结练习中的规律性

例如:在用首调唱名法视唱高音谱表A大调、降A大调曲目和低音谱表E大调、降E大调曲目时,可以分别将前两者和后两者视为低音谱表C大调和高音谱表C大调来认唱名。这个规律的发现可以降低这两种情况下视唱曲目的识谱难度。

2、注意运用关联学科知识辅助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

比如,在教授小切分节奏时,可以使学生先学会新疆舞蹈的特性小切分节奏的基本步法,使学生熟悉这种节奏型的律动感。这样让舞蹈“意识”走进视唱练耳课堂,可以使学生的体会更直接、更形象。

3、看谱唱词和视谱即奏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视唱练耳课程的设制是两年制,其课本大多没有统一的教材,而是学校自己组织教员编制或授课教师自己备课设计教学内容。而在这几种情况中,其内容一般按调号的增多排列,其中包括音阶、音程、和弦及特性音程和弦解决等基本内容,还包括单声部简谱、五线谱视唱及少量二声部视唱练习曲目等内容,而很少有将实际歌曲和作品纳入其教学内容而培养学生看谱唱词和视谱即奏能力的。

二、高师视唱练耳教学训练的方法

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实行“因材施教”,建议采用分级制教学。据了解,目前很少有高师院校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分级制教学,但在许多音乐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及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等采用了此种教学方法。他们的教学大纲按不同的专业划分级别,这样不仅便于教学的合理安排和规范管理,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级制学习。再者,与这种教学方式相对应而设制的分级制考试,可以使达标者提前修完这门课程而腾出时间学习其他课程;未达标者则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通过这样的灵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使每一个级制的学生程度统一,方便教师教学。

从细的方面来看,也有几方面可供参考。第一,实行“情感教学”。我们要以信任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歧视基础差的同学,而要真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积极而虚心地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第二,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在训练学生的听觉时,我们可以选用优秀的旋律片断或学生熟悉而经典的音乐剧选断作为材料,提高其听辨能力、内心听觉和音乐欣赏水平;在训练学生看谱唱词和视谱即奏的能力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程度的曲目,举办“即兴合唱比赛”、“即兴演奏比赛”,将课堂移到舞台上;在带领学生视唱曲目时,多注意认真地设计钢琴伴奏织体,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形象和乐曲的情感,渲染情绪,制造气氛。第三,采用“多元”教学。视唱练耳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很多音准错误却不能及时地进行自我纠正,听记音程、和弦时没人弹奏也不方便。我们可以运用电脑及各种相关软件,施行一场“人机对话”来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在学校录音棚录制与课堂相对应的练习内容刻制成CD或编制成程序发放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电脑里选择训练音高、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内容。由电脑播放习题,学生根据听辨结果选择自己的选项,如果选择有误,电脑将及时纠正。这样,使学生课余的学习和训练更有效率。

摘要:高师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师视唱练耳教育的特殊性。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课程应该有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教育。它应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不仅仅要针对学生的音高、音准、节奏、节拍、音乐记忆和视唱等方面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该更加着重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这门课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视唱练耳

参考文献

[1]黄鹰.丰富高师视唱练耳课程的内涵[J].中国音乐教育,2000,(8):23.

[2]谢立山.浅谈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J].中国音乐教育,2005,(1):32.

[3]白翎.我院视唱练耳教学现状与发展[J].艺术探索,1997,(1):65.

上一篇:科技活动分类下一篇:伺服控制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