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024-04-19

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精选9篇)

篇1: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论文

内容摘要:视唱练耳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严格的技能训练,能够准确地阅读乐谱和理解乐谱的内涵,能够运用训练有素的内心听觉在心中展现音乐的形象并根据这个形象去表现音乐;同时,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想象力。

关 键 词:视唱练耳 听觉 节奏 音调 旋律 速度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音乐教学中出现了只重视专业课,如:声乐、器乐、舞蹈等在社会上比较热门的科目,而忽视在社会上不容易显示出“成绩”的视唱练耳等基础技能课的现象。教师认为视唱练耳不实惠,显得没出息,没有成就感,好多人不愿意教。学生认为学习视唱练耳没劲,枯燥无味,不如其他科目有意思,大多数人不愿意学。从而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整体素质下降。音乐院校的学生除了少数天生素质较好的学生在声乐、器乐、舞蹈方面成绩较好外,大多数同学成绩平平,毫无建树。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学好基础技能课——视唱练耳。笔者认为,学好视唱练耳是学好一切音乐课的基础,是一个人是否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当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条件,更是促使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

视唱练耳对音乐院校的学生以及所有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科目,一般是由专业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师,从事这方面基础教育的专门人员来辅导和训练的。

视唱练耳教学包括视唱读谱能力和音乐听觉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二者相辅相成,绝不能机械地从字面上将视唱练耳理解为单纯地唱唱谱、听听音。简单地说,视唱练耳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严格的技能训练,能够准确地阅读乐谱和理解乐谱的内涵,能够运用训练有素的内在听觉在心中展现音乐的形象并根据这个形象去表现音乐;同时,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想象力。因此,视唱练耳教师应该精通乐理、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理论知识,拥有音乐实践经验和音乐修养、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觉和良好的钢琴键盘基础。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视唱练耳教师通常是由获得作曲、钢琴双学位的人士担任的。

20世纪代末30年代初,我国几位留学法国归来的音乐家将视唱练耳传入我国,他们是唐学咏、马思聪、陈洪。据了解,这几位音乐家留学法国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视唱练耳这个词,到法国之后才懂得:要想学好音乐,必须学好视唱练耳。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视唱练耳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中的作用:

一、视唱练耳对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知道,不论歌唱或演奏乐器,都离不开人的内心听觉,在演奏(唱)实践中,音乐听觉基本包括以下几个因素:音调、节奏、音质、音色、乐句组织、整体结构等。完整的音乐听觉应该体现对这六个方面的整体感受力和想象力。感受力是接受外来音响、色彩、情绪的效果之后为之感动而产生共鸣,并有意识地加以吸收和消化。而想象力则是内心听觉的体现,也就是演奏(唱)之前对各个因素如何表现出来的构想。我们首先要对将要演奏的乐曲进行整体的构思,如风格、情绪、形象等,然后再到个别的表现因素,如音调、力度、色彩、速度等。这其中不但要有细致分析形成理智概念,而且还要有感性概念,即内心听觉里已经感觉和听到应发出的声音,包括色彩、情绪、力度等,再用这样一种内心所构造的声音画面去引导自己的演奏(唱)。由于有了目标增加了演奏者的兴趣,因此它是一种艺术的创造。音乐内心听觉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严格的视唱练耳训练得到的,如听音、视唱、记谱节奏等,并要求我们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觉的习惯或能力。多听、带有分析地听,多唱(包括内心的歌唱)、有表现力地唱,将有助于内心听觉的发展。当看到谱子时,要放声唱出来,把各种表情、风格等因素都尽量加以表现,脑海中就闪出应该发出的声音效果,这就是内心听觉发挥的作用。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视唱练耳。

二、视唱练耳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起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永恒课题。视唱练耳是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手段之一。音乐具有非具象性、模糊性,这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但任何创造都需要一定的素材,如若学生对音乐知识一无所知,音乐创新从何谈起!如若学生连音符都不能辨认、不会唱,不理解节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不懂得强弱拍,不懂不同节拍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听不准基本的音高,辨不清声音的协和与不协和等等,创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所有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中视唱练耳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视唱练耳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是十分有利的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为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音乐的想象能力是由音乐的联想能力与想象力组成,是大脑把以往记忆的音乐形象进行重新加工与组织的能力。没有高度的音乐想象,就谈不上音乐创作。而大脑中以往记忆的音乐形象大多数是视唱练耳的教学不断积累得到的。比如:视唱练耳中我们要练习大量的.曲目、旋律片断等,练习听记单音、双音、和弦音,其中也包括二声部、三声部以及多声部的视唱练习,听记不同旋律,进行音高、节奏、节拍、力度、“调感”等方面的训练。这些都为我们培养音乐想象力打下了基础。

四、视唱练耳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听音记谱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听音记谱是包括音准、节奏、时值、拍号调式、调性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性的综合训练,具有较大的难度,学生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锻炼,不断总结,不断记忆,展开想象,才能完成记谱任务,丰富音乐知识,从而培养锻炼记忆能力。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搞好视唱练耳教学呢?

首先,让大家认识视唱练耳的重要意义,按音乐教学大纲进行严格训练,力争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其次,针对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各地音乐院校的设备、师资还不能很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我们应鼓励广大同学进行自我训练。再次,应加强旋律训练。具体的视唱训练归根结底是旋律的训练,而旋律则是由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高、速度、力度等因素相结合,由许多独立音所组成。旋律各方面的训练是视唱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应进行音准的训练,它是视唱练习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进行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节拍训练,节拍用强和弱的关系将音乐组织起来,并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要确立强拍的位置,明确节拍拍号的种类,用手划出固定的节拍图式进行练习;进行力度训练,视唱之所以能够得到完整的体现,与力度的变化情感的表露是分不开的。它是乐句之间、段落之间进行对比的重要手段,包括各种标记的表情记号,无论是单声部视唱,还是多声部视唱,在练习过程中应十分仔细地对待,避免死板、“喊唱”,将其风格、韵味、内涵、情感很好地表现出来;进行“调感”训练,即调式、调性方面的训练,无论在民族的各种调式中还是在西洋大小调式中,都存在有稳定和不稳定的音级,它们之间的倾向性决定了各个不同调式的特征,所以在视唱时,应明确哪些是稳定音级,哪些是不稳定音级,这样才能找准音与音之间的倾向性,从而去判断视唱的调式与调性。同时还要把好听音训练这一关。听音记谱具有较大的难度,我们要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不妨分三步进行:一是单项练习,初次接触听音记谱训练时,绝大部分学生有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出现,因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教师必须分散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和听辨节拍、听辨时值的能力及音准概念。二是提示性综合训练。单项训练虽不复杂,但较抽象和枯燥,教师在学生具备了基本节奏感、掌握了常见的概念的基础上,作必要的揭示,一般为听记内容的难点。三是综合训练,有了第二阶段的扎实训练基础后,就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听音记谱的练习了。

总之,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院校中技术性、理论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音乐之大厦打地基、为音乐之树施肥,是音乐专业教育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必须有人去从事。然而,从事视唱练耳教学没有一点名利可言,当一个学生在某一次比赛中获奖时又有谁能想到他的视唱练耳老师呢?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工作默默无闻的性质,也就造就了从事这一工作的老师必须有甘于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品质,一种特有的值得大家敬仰的“职业精神”。

篇2: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音乐教学中出现了只重视专业课,如:声乐、器乐、舞蹈等在社会上比较热门的科目,而忽视在社会上不容易显示出“成绩”的视唱练耳等基础技能课的现象。教师认为视唱练耳不实惠,显得没出息,没有成就感,好多人不愿意教。学生认为学习视唱练耳没劲,枯燥无味,不如其他科目有意思,大多数人不愿意学。从而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整体素质下降。音乐院校的学生除了少数天生素质较好的学生在声乐、器乐、舞蹈方面成绩较好外,大多数同学成绩平平,毫无建树。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学好基础技能课——视唱练耳。笔者认为,学好视唱练耳是学好一切音乐课的基础,是一个人是否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当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条件,更是促使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

视唱练耳对音乐院校的学生以及所有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科目,一般是由专业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师,从事这方面基础教育的专门人员来辅导和训练的。

视唱练耳教学包括视唱读谱能力和音乐听觉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二者相辅相成,绝不能机械地从字面上将视唱练耳理解为单纯地唱唱谱、听听音。简单地说,视唱练耳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严格的技能训练,能够准确地阅读乐谱和理解乐谱的内涵,能够运用训练有素的内在听觉在心中展现音乐的形象并根据这个形象去表现音乐;同时,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想象力。因此,视唱练耳教师应该精通乐理、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理论知识,拥有音乐实践经验和音乐修养、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觉和良好的钢琴键盘基础。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视唱练耳教师通常是由获得作曲、钢琴双学位的人士担任的。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国几位留学法国归来的音乐家将视唱练耳传入我国,他们是唐学咏、马思聪、陈洪。据了解,这几位音乐家留学法国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视唱练耳这个词,到法国之后才懂得:要想学好音乐,必须学好视唱练耳。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视唱练耳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中的作用:

一、视唱练耳对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知道,不论歌唱或演奏乐器,都离不开人的内心听觉,在演奏(唱)实践中,音乐听觉基本包括以下几个因素:音调、节奏、音质、音色、乐句组织、整体结构等。完整的音乐听觉应该体现对这六个方面的整体感受力和想象力。感受力是接受外来音响、色彩、情绪的效果之后为之感动而产生共鸣,并有意识地加以吸收和消化。而想象力则是内心听觉的体现,也就是演奏(唱)之前对各个因素如何表现出来的构想。我们首先要对将要演奏的乐曲进行整体的构思,如风格、情绪、形象等,然后再到个别的表现因素,如音调、力度、色彩、速度等。这其中不但要有细致分析形成理智概念,而且还要有感性概念,即内心听觉里已经感觉和听到应发出的声音,包括色彩、情绪、力度等,再用这样一种内心所构造的声音画面去引导自己的演奏(唱)。由于有了目标增加了演奏者的兴趣,因此它是一种艺术的创造。音乐内心听觉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严格的视唱练耳训练得到的,如听音、视唱、记谱节奏等,并要求我们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觉的习惯或能力。多听、带有分析地听,多唱(包括内心的歌唱)、有表现力地唱,将有助于内心听觉的发展。当看到谱子时,要放声唱出来,把各种表情、风格等因素都尽量加以表现,脑海中就闪出应该发出的声音效果,这就是内心听觉发挥的作用。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视唱练耳。

二、视唱练耳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起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永恒课题。视唱练耳是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手段之一。音乐具有非具象性、模糊性,这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但任何创造都需要一定的素材,如若学生对音乐知识一无所知,音乐创新从何谈起!如若学生连音符都不能辨认、不会唱,不理解节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不懂得强弱拍,不懂不同节拍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听不准基本的音高,辨不清声音的协和与不协和等等,创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所有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中视唱练耳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视唱练耳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是十分有利的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为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音乐的想象能力是由音乐的联想能力与想象力组成,是大脑把以往记忆的音乐形象进行重新加工与组织的能力。没有高度的音乐想象,就谈不上音乐创作。而大脑中以往记忆的音乐形象大多数是视唱练耳的教学不断积累得到的。比如:视唱练耳中我们要练习大量的曲目、旋律片断等,练习听记单音、双音、和弦音,其中也包括二声部、三声部以及多声部的视唱练习,听记不同旋律,进行音高、节奏、节拍、力度、“调感”等方面的训练。这些都为我们培养音乐想象力打下了基础。

四、视唱练耳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听音记谱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听音记谱是包括音准、节奏、时值、拍号调式、调性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性的综合训练,具有较大的难度,学生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锻炼,不断总结,不断记忆,展开想象,才能完成记谱任务,丰富音乐知识,从而培养锻炼记忆能力。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搞好视唱练耳教学呢?

首先,让大家认识视唱练耳的重要意义,按音乐教学大纲进行严格训练,力争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其次,针对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各地音乐院校的设备、师资还不能很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我们应鼓励广大同学进行自我训练。再次,应加强旋律训练。具体的视唱训练归根结底是旋律的训练,而旋律则是由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高、速度、力度等因素相结合,由许多独立音所组成。旋律各方面的训练是视唱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应进行音准的训练,它是视唱练习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进行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节拍训练,节拍用强和弱的关系将音乐组织起来,并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要确立强拍的位置,明确节拍拍号的种类,用手划出固定的节拍图式进行练习;进行力度训练,视唱之所以能够得到完整的体现,与力度的变化情感的表露是分不开的。它是乐句之间、段落之间进行对比的重要手段,包括各种标记的表情记号,无论是单声部视唱,还是多声部视唱,在练习过程中应十分仔细地对待,避免死板、“喊唱”,将其风格、韵味、内涵、情感很好地表现出来;进行“调感”训练,即调式、调性方面的训练,无论在民族的各种调式中还是在西洋大小调式中,都存在有稳定和不稳定的音级,它们之间的倾向性决定了各个不同调式的特征,所以在视唱时,应明确哪些是稳定音级,哪些是不稳定音级,这样才能找准音与音之间的倾向性,从而去判断视唱的调式与调性。同时还要把好听音训练这一关。听音记谱具有较大的难度,我们要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不妨分三步进行:一是单项练习,初次接触听音记谱训练时,绝大部分学生有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出现,因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教师必须分散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和听辨节拍、听辨时值的能力及音准概念。二是提示性综合训练。单项训练虽不复杂,但较抽象和枯燥,教师在学生具备了基本节奏感、掌握了常见的概念的基础上,作必要的揭示,一般为听记内容的难点。三是综合训练,有了第二阶段的扎实训练基础后,就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听音记谱的练习了。

篇3: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以趣带学, 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初步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是如何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将这个兴趣转化到学习中来, 却是一个很发人深省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发现很多学生其实是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的。 尤其是一些小的设计, 会让他们立刻就精神起来, 全神贯注地盯着教师, 期待教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惊喜。 这就让我更加信心百倍地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来, 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 我利用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的心理, 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小段子, 以及野史趣闻。 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的时候, 我先问哪位学生看了《三国演义》, 有一部分学生举手示意自己看过。 我再问, 谁看过《三国演义》的原著, 这个时候举手的学生就寥寥无几了。 我知道他们也许听说过《三国演义》, 有的可能是看过一些相关的小故事, 有的可能是偶尔看了两集连续剧。 这个时候, 我就为他们讲了几则关于《三国演义》的小故事,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耳朵, 他们都聚精会神地听我在讲, 这样不但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激发, 也有阅读这本名著的冲动。 这样的教学设计, 一方面会让学生情绪高涨, 吸引他们进入到课堂情境中来, 另一方面也会启发他们思考, 活跃大脑细胞。所以, 通过不同的方式, 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很浓郁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 可谓飞速发展, 快的让我们有些跟不上步伐。当然, 所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为我所用, 各种信息与媒介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素材, 成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和方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课堂氛围, 知识量更大, 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 更容易被学生接收。 所以有了这么多的好处, 语文课堂当然少不了多媒体来助阵。

例如, 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 这首元曲小令是广为人之、 广为传颂的千古名篇, 可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读、念、背诵, 以初中生小小的年纪, 无法更深刻地理解当时作者的心情和当时的历史大时代背景。 这个时候, 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展示了。我首先伴着舒缓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讲述了宋末元初时期北方的情况:这个时候由于战乱, 老百姓过得非常贫瘠, 很多青壮年男子都上战场, 背井离乡, 是一个异常愁苦的年代。 背景介绍完毕, 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我找到了一幅沙画现场的视频, 为学生播放, 看看在艺术家的手中, 这是什么样的场景。 当伴随着朗朗诵读声中逐渐完成的沙画跃然眼前, 学生眼前一亮, 怎么可以有这么精彩的画面? 此情此景, 真的是惟妙惟肖, 生动异常。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学习并不是只为了应付考试, 知道结果, 学习本身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技巧都十分重要, 有的学生只会自己硬背, 虽然也会取得好成绩, 可是这是刻板的笨方式, 与那些巧学习、会学习的学生比起来, 下的工夫和力气都太过庞大和费劲, 因此我们不主张这样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主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和技巧, 注重学习的过程和知识获取的过程, 发现问题, 找到方法, 体验其中的乐趣。我觉得, 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学到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一门技能, 即终身学习的技能。 这样, 无论是什么年纪, 无论是在哪里, 都会成为可用的人才, 为自己打下基础, 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不可忽视课下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一些好的活动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启发, 同时也会引导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例如, 我会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河北卫视大型诗词节目《中华好诗词》, 看看选手们在台上妙语连珠出口成章, 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热爱, 也让他们对诗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些都会让学生对于自身素质有强烈的提升欲望, 想着让自己也变成那样有才华的人, 无形之中就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 也会让他们从中受益, 学习、模仿那些成功的人, 变得谈吐有方, 举止有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因此我们要肩负起教育育人的重担。 由于很多原因, 学生也许不能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可是通过我们合理的引导, 就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摸索经验, 学习技巧, 化为己用, 这样能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也会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程度, 提高语文成绩。 更重要的是, 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和轻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摘要:很多人认为语文学习的是汉字知识, 是汉语文化, 是口语表达的升华, 是文化修养的基础。因此,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语文教学, 把希望寄托在语文课堂, 希望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所以, 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篇4: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深化教育改革,开展教育创新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差生尽快得到转化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看看学生入学分班时的摸底考试成绩,全班48名学生,在级部内的ABC三个等级的比例为11:16:21,优劣差距太大,特别是后进生的人数相对较多。看到学生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想一定要让学生尽快的提高成绩。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教方案,尽快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有效地尝试,精心分组,合作探究,巧排座次,互帮互学,才能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一、教会学习、培养能力。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变以讲授为主的教的过程为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主体性教育。

教学中,我们积极运用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帮学学习小组,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精心分组、巧排座次。1、精心分组。先召开班级课任教师会,征求教师的意见。然后召开学生座谈会,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将全班48名学生按照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分为A、B、C三个等级,且各占三分之一:A1、A2、……A16;B1、B2、……B16;C1、C2、……C16。

设立帮学小组。学习小组设置的人数一般以6人为宜,每组都含有ABC类学生,既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又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且小组的整体水平相近,有利于开展小组间合作学习。让最“优生”帮最“差生”,次“优生”帮次“差生”,使差生得到最快的转化。具体分组如下所示:

一组:A1、B1、C1、A16、B16、C16;

二组:A2、B2、C2、A15、B15、C15;

……

八组:A8、B8、C8、A9、B9、C9。

(注: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立小组,既可设立2人或3人组成的小小组,也可设立一排学生组成的大组,还可设立复合式学习小组,只要对教学工作有利就行。我们仅以6人小组为例说明。)

2、巧排座次

安排座次有学问。要按照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排座(兼顾学生个子高低)。恰当的排列小组成员的座次对开展合作探究,实现帮学活动,全面提高学习质量至关重要。

经过细致地分析研究,我们主要归纳出以下的三种座次形式:环型式、放射式、内聚式。学生互助帮学小组的座次排列如图所示,图中ABC字母表示不同层次的学生,箭头表示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帮教方向。

学生座次排列示意图

图1、环型式合作小组:相邻两排学生按ABC等次交错排座,B类学生居中,主要有利于前后帮学。

图2、放射式合作小组:A类学生居中,由里向外呈放射状,有利于实现前后左右方向的帮学。

图3、内聚式合作小组:C类学生居中,两侧AB类学生均可向中间的C类学生帮学。

安排上述座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达到三种理想的效果:一可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有明确的针对性,实现同级提升;二能实现帮教学习,A教B、B教C(或A教C),以“优生”教“差生”;三可实现转化过程,使C类学生向B类转变,B类学生向A类转变,让学生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在班级学生分组排座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尽量让优生与差生的交错排列,便于开展帮学活动。要注意培养BC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这是提高班级整体素质的关键所在。

三、挑选组长,找好帮手。小组长必须由学生选出(切忌教师指派),防止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影响组长的威信和合作学习的效果。当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后,组内学生可定期轮流当组长,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的成长。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B、C类学生的管理能力,帮助他们的树立学习自信心,有助于实现向优等生的转化。

组长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有力助手,主要负责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中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课后检查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以及检测学情,将帮学活动落到实处。组长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让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过程进一步得到完善。教师对组长的工作勤指导,提高组长的管理水平。

四、多方激励,效果显著。建立学生成长动态评价机制,分层次评价学生,主要看学生比以前进步多少,只要学生有进步就给予表扬。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我的短期学习目标”“我与先进缩短距离”等形式的演说,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全班学生,大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比速度,比效果,比创新。还用评进步快的学生,评优秀学习小组,评优秀小组长等形式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充满学习的热情,具有坚持不懈的学习动力和勇往直前的干劲。

我们经过认真扎实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提高了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入学时,我们班级ABC三个等级的学生在级部中的比例为11:16:21,学期中为16:18:14,到学期末就成了19:17:12。班级的优等生人数增加,后进生的转化效果十分明显。

2、融洽了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给每一位学生营造了锻炼的机会,特别是提高了BC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到了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学生深感老师的教诲,培养了感恩意识。

3、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实行分组合作学习,教师敢于放手,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讨论、探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了學生的集体观念。教师教学中用不同方式激励学生,让学生间、小组间互相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互帮互学,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形成了浓厚的班级合作学习氛围。

篇5: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对于文化底蕴的形成和个人气质修养的塑造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在语文课堂上,我觉得如果能够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从而发起他们内心对文学的热爱,以此来提升自己个人的整体素质和文化内涵,将会对他们整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产生影响,并会受益终身,是值得提倡的。下面,我阐述一下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

一、以趣带学,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初步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如何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将这个兴趣转化到学习中来,却是一个很发人深省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其实是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尤其是一些小的设计,会让他们立刻就精神起来,全神贯注地盯着教师,期待教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惊喜。这就让我更加信心百倍地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来,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利用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小段子,以及野史趣闻。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问哪位学生看了《三国演义》,有一部分学生举手示意自己看过。我再问,谁看过《三国演义》的原著,这个时候举手的学生就寥寥无几了。我知道他们也许听说过《三国演义》,有的可能是看过一些相关的小故事,有的可能是偶尔看了两集连续剧。这个时候,我就为他们讲了几则关于《三国演义》的小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耳朵,他们都聚精会神地听我在讲,这样不但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激发,也有阅读这本名著的冲动。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会让学生情绪高涨,吸引他们进入到课堂情境中来,另一方面也会启发他们思考,活跃大脑细胞。所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很浓郁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可谓飞速发展,快的让我们有些跟不上步伐。当然,所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为我所用,各种信息与媒介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素材,成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和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氛围,知识量更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更容易被学生接收。所以有了这么多的好处,语文课堂当然少不了多媒体来助阵。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这首元曲小令是广为人之、广为传颂的千古名篇,可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读、念、背诵,以初中生小小的年纪,无法更深刻地理解当时作者的心情和当时的历史大时代背景。这个时候,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展示了。我首先伴着舒缓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讲述了宋末元初时期北方的情况:这个时候由于战乱,老百姓过得非常贫瘠,很多青壮年男子都上战场,背井离乡,是一个异常愁苦的年代。背景介绍完毕,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我找到了一幅沙画现场的视频,为学生播放,看看在艺术家的手中,这是什么样的场景。当伴随着朗朗诵读声中逐渐完成的沙画跃然眼前,学生眼前一亮,怎么可以有这么精彩的画面?此情此景,真的是惟妙惟肖,生动异常。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学习并不是只为了应付考试,知道结果,学习本身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技巧都十分重要,有的学生只会自己硬背,虽然也会取得好成绩,可是这是刻板的笨方式,与那些巧学习、会学习的学生比起来,下的工夫和力气都太过庞大和费劲,因此我们不主张这样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主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和技巧,注重学习的过程和知识获取的过程,发现问题,找到方法,体验其中的乐趣。我觉得,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门技能,即终身学习的技能。这样,无论是什么年纪,无论是在哪里,都会成为可用的人才,为自己打下基础,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不可忽视课下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篇6: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英语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实施它的主渠道是课堂,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经过多年教学尤其近三年来对新教材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我认为把“多目标层次”这一教学方法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及英语整体性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中的“多目标层次”

高中新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发展写作技能,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在身心发展中有着共同特点,但又存在着个体差异。针对我校多年来学生写作能力悬殊性大这一实际情况,在新生入高一后经测试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为优等生约占全级人数20%;B:为中等生约占40%;C:学困生占40%,这样学生找准了位置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及作业布置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使不同层次学生写作素质都有所提高。

二、“多目标层次”教学实施步骤

1. 高一入学后的五种基本句型训练。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我将五种基本句型训练作为写作教学的突破口,要求:A层学生扩大五种基本句型训练,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写。如:S+V+O句型,The boy spoke to his teacher学生扩写的句子大致为:The little boy spoke to his teacher. The boy named Tom spoke to his math teacher. The American boy called Tom spoke to his Chinese teacher.对B层学生要求是能正确地英语互译句子,或完成句子,如:S+V+O,He made-_______可让学生自由补充和固定补充、相互结合的办法去完成句子。要求C层学生连词成句并向他们讲清五种基本句型分别是什么?怎么去分析?如何去理解?为联句成文打下良好基础,如:S+V+P、girl、student、the、be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首写字母不大写,不能正确使用be等)要及时纠正。

2. 利用课文句型造句、缩写、改写、训练,进而培训学生写作能力。

①根据英国语言学家L、G、Alexander不要鼓励学生犯错误的观点和英语习得规律,我们必须从词、句入手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习语,固定搭配和句型结构等,以提高其遣词造句能力。具体做法是:用投影或小黑板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的句型,并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识记理解进而到达熟读句型,然后进行分目标层次训练,以高一上第三单元为例:“have some difficulty in doing……”。要求A层学生写出其否定形式及疑问句,并且自编句子加以说明,要求B层学生默写句型并进行操练,要求C层学生写出句型并仿造句子,各层次目标明确后,教师让各层次学生在黑板上按不同要求写出句子,并给予错误纠正及补充。如学生在写其否定形式只定了……don’t have……difficulty in doing……这时应在黑板进行补充,……have never/no/seldom/little difficulty in doing.

②缩写或改定课文。

缩写或改写课文的能力与阅读理解课文能力密切相关,互相影响,教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经常指导他们找出全文及段落主题句,在缩写时可参考课后练习并将各主题句柔和进去加以修改便达到目的,改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这种练习布置给A层学生去完成。

3. 强化训练阶段。

根据两纲要求让学生多接触各种题材的范文是非常必要的,为高考作适应性训练,具体步骤是范文展示──范文解释──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总结各题材的格式──细读范文(注意其连接词语和句子的使用)。

即使经过两年多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新教材中写作训练和范文学习,在命题作文训练时还应要求学生注意以下问题:①审题是学好文章的前提,注意文章的.题材及表达表达格式;②确定主题及编写提纲;③写初稿然后仔细修改,注意内容是否齐全,关联词语用的是否恰当,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字数是否在要求范围内。④要求学生用英语思维,不要写出“汉语式的英语作文”;⑤让B、C层学生尽可能用简单句表达,A层学生可用主从复合句及非谓语动词与简单句相结的表达方式去完成。在作文批改中,把错误复现率高的句子摘录下来,以投影形式让学生做改错练习,以便让更多学生注意到此类错误的再现,同时将比较优秀作文打印给学生或抄写在黑板上,刺激学生的求胜心与成功欲。

在命题作文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进行限时作文,具体办法是在给了材料及要求之后让学生思考并列好提纲,抽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写作,然后全班公开批改,这样错误处容易被改掉,并且容易进行比较以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其它学生在写作的同时教师应巡回指导,对完成的同学及时批改,或让学生对改。

总之,“多目标层次”写作训练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克服了“望文生畏”的现象,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素质作用的主体性。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勇于用英语去表达,如书信、通知、便条等,与此同时英语其它三个素质方面(听、说、读)也得到提高,它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整体性。

主要参考书目:

1.肖明广《英语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与实施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2.贺中临《写作训练程序》(《中小学外语教学》第9期)。

篇7: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强化班级管理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但它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一创造的源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描绘的: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小世界”。要把班级的几十个学生培养好就更不容易了,它需要关爱、需要责任、更需要付出。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社会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随着中职学生生源的多样化,每个学生个性的差异也更大了。这种变化向学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素质,使他们成就学业,成就明天,对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二十一世纪,教书育人,面向未来,班主任工作必须更新观念,需要以新的思维对教育管理内容、方法、手段、途径进行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每位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成才的能力,班主任工作在这过程中起一个引导和协调的作用。

一、如何来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

2007年9月份我担任了七年级四班的班主任。开学之前我便认真仔细阅读了每个同学的个人档案,以便从以往的历史中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社会活动能力;学生的学习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等。在开学第一周,结合我对每个学生的初略了解,有意识地去关注同学表现出来的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集体观念、时间观念等。我发现有一批同学表现较出色。作为一个新生,很快融入新的集体中,不但能以身作则,而且在同学中很有号召力,同时热于为他人服务,能力又强。这些同学应该说是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得力助手。很快在同学们的推荐下临时班委成立了,班级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有了保障。我让学生们意识到搞好一个班级的管理不光光是班主任的工作,更使学生们自己的努力。

为了能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我首先在班干部中实施“对班级的承诺”行动,要成为一个好的团队领导者,每一个班干部都知道他们的责任: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积极要求上进,为人公正,团结同学,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过硬。另一方面要有一

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并有主动为班级同学服务的热情和行动。有了班干部的承诺,整个班级就有了一个前进的动力。

班干部是班级学生中的相对优秀者,是班级的核心,他们的快速成长无疑在整个集体中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班主任我不断地培养与激励着他们。

第一,使用与提高相结合。班主任工作有效开展需要依靠班干部的有利协助,我在发挥他们作用的同时不断给与指导帮助提高,鼓励他们在思想上求上进,让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承担一定的职责,处处作学生的表率。切实成为学生骨干。做好班干部生存、跟踪记录。

第二,指导与放手工作相结合。班干部有作好工作的热情和愿望,但缺乏经验和方法。班主任要遇事加以具体指导,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放手让他们在班级建设中去发挥作用,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使其认识自身在班级中的价值。每学期由班长组织班委讨论制订班级工作计划。例如,每个学期至少3次由班干部主持主题班会。内容、形式由班干部来确定。由学习委员、学习标兵组成帮教小组。由劳动委员、卫生小组长组成卫生考核小组。由副班长、体育委员负责广播操考勤、质量等考核。班干部在班级发挥团队的作用。

第三,学生监督与自我要求相符合。在班级工作中,要求班干部虚心接受群众批评,认真进行自我批评,以培养班干部的群众观点与民主作风。例如:班干部每月考评一次,要求学生做到的,班干部必须做到,以身作则,在班级同学中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第四,因人制宜与统一要求相结合。在工作中,既要根据学生干部各自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使用培养。使其扬长避短逐渐向高标准靠拢,又要按学生干部的基本标准统一要求,避免培养干部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班级组织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但锻炼了自己,也为同学们积极的奉献。

二、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从中也能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和满足。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是目前中职学校最为重

要问题之一。也就是要实现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学。学校要卓有成效的达到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实施各类具体的措施。我班制定一系列的班级的学习制度。班级成立各科帮学小组、激励制度,作好每次考试统计分析工作,建立每个同学成绩图表,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任课老师的联系,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协助任课老师,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学习有困难同学采用一帮一活动。只有建立并执行切合班级实际的学习制度,才能使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使师生的时间能得到合理安排,让教与学的信息能及时沟通和反馈,提高学习效率。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为了更好实现自己理想,班级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做好这些同学管理工作,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我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他们情况。仔细分析每位同学学习成绩状况。在紧张复习过程中,当有的同学遇到困难与压力时,我及时在心理上加以开导、精神上加以鼓励,向他们介绍学习方法,做到复习的时间间隔要先密后疏。认真完成作业、温习梳理,勤思考、立足基础,开阔思路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如何来管理好班级常规工作

为了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班主任需要从实际出发,综合校纪校规,在发动全班成员民主参与的基础上,制定健全的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教室值日生保管制度。、上课考勤制度等。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班级教育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充分利用班干部作用。分工仔细,管理严格,在全班统一认识的前提下的有序进行,营造出了班级每位同学都具有较强集体荣誉感,积极进取,注重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如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根据学生的发展及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差异。作为班主任应重点抓二头的学生,虽然人数少但能力大,在班级中影响大。他们或起到积极带头作用,或带来消极影响。班主任能否引导教育,管理好他们,这是抓好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根据“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工作原则和经验,注重因材施教,抓好个别学生的教育,从而带动教育好大多数学生,是新时期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常规做法。对优秀

学生则要求起点要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在班级中起到表率作用。另一类是性格特异生,各方面较弱,这样的学生需要我们班主任平时特别关心,经常接近他们。与他们交谈时要注意老师形象和讲话的语调,使他们感到亲切,用真情去感动他们。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五、加强自身修养 树立威信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要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每接任一个班首先就注意班集体优良道德。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并用自己的方法影响他们。在工作,学习上,我是学生们的榜样,在生活习惯上我同样是学生们榜样。一句话,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先做到。在平时工作中,处处必须做好严于律己始终如一。乐于、勤快帮助关心学生。经常自觉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班级学生中。

树立威信,是一种令人乐意接受和控制的心理影响力。班主任的威信是形成班凝聚力,建设良好班级风气,管理好班级学生的基础。威信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且这种影响力是持久的深刻的。当班主任赢得学生信任时,学生才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篇8: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基础工程, 是发展整体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 搞好语文素质教育, 是关系到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大事。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它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 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 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1.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 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素质水平。在中小学教育阶段, 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 语文学科教学自始至终, 课时最多。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 对落实素质教育责任重大。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 其它学科的学习, 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

2. 语文教育承载着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 语文教育都承担着素质教育任务,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

3. 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 学会识字、写字, 进而学会读书、作文, 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对社会和自然万物的认识和看法, 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空间, 基础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全面地认识世界, 为人生打基础。在众多的课程当中语文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 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这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 形成良好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开发思维提供了载体。语文学科引导学生学习的那些堪称典范的作品, 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精辟见解和独特感受。学生读这些作品, 丰富自己的情感内涵, 激活创造性思维, 形成素质。

二、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1. 要让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接受信

息, 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 又能准确而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 进行思想交流, 就是要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有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 迎接挑战。

3. 要让学生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

审美观念, 形成素质和能力, 认知功能就是获得知识和增强能力的功能。语文学科认知功能和其它学科不同, 其它学科主要是获得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如历史学科的认知功能, 主要体现在获得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而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有三个方面: (1) 掌握语文本身的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语文能力, 获得语言能力。 (2) 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学习能力。 (3) 获得各种文化科学知识。

这三项认知功能第一项为基础认知功能, 正因为有这项基本的认知功能, 所以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具有再认知的特点。学生只有掌握了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 才能再认知。因为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没有不载负着一定文化、思想、感情的语文。这是由语言的本质所决定的, 语言不仅有物质外壳语音, 而且还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关系。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 通过语文教学, 学生不仅能获得语言, 还可以获得各种文化知识和思想。人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生活, 都是以语言为媒介的, 学生的成长是在逐渐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而掌握书面语言尤为重要。当学生学会识字, 阅读以后, 不仅会丰富知识, 而且也会促进言语的发展, 随之提高认知能力。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积极进行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三、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教师应解放思想, 大胆尝试, 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 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阵地。

(1) 从教的角度看, 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 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 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提高了, 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 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 才会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2) 从学的角度看, 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针对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 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 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 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 方法。

培养素质的方法很多, 要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 发挥其优势, 突出一个“情”字, 让学生在醒悟、激动、感恩的情感发展过程中受到历练。通过语文的丰富课程资源, 让学生去探求情感, 再现情感, 转移情感, 使自己的素质得以升华。

(1) 探求情感, 培养素质。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依据教材可以用讲故事、论古今, 纵横几万里, 上下五千年, 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 用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打动学生。学生们的求知欲强烈了, 就会产生自觉学习和完善自我的强大动力。所以语文教师在教授每篇文章时, 在组织每项语文活动时, 都要和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情”, 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这种感情, 从而受到教育, 丰富素质方面的营养。

(2) 再现情感, 强化素质。现代教育理论强调,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造一定的条件, 提供一定的辅助材料, 通过学生的耳、眼、鼻、手、脑等器官的感受和体验, 探究情感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中的情感因素, 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美好的人, 美好的心灵, 美好的景物……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 对课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升腾起崇敬之情, 对山河的壮美激发出赞赏之情, 对不幸的人们引发出相助之情……都是为情所驱动而产生的体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审美情感, 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 这要靠教师不断强化来培养。

(3) 转移情感, 丰富素质。教材中的情感再现, 只能说学生认知了这种情感, 能否“学以致用”, 还应让学生的学习由情感体验转化到智能发展上去。既要理解掌握, 又要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教育学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 乐观向上的精神, 高尚的审美情趣, 稳定的心境去面对学习,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素质, 正确认识社会, 认识人生和自我。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亲情、友情、人道等基础情感上升为爱国情的高级情感。这些情感的生成不是老师解说出来的, 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真实的感受得到的。学生道德素质和正义感在其中得以丰富。

总之, 学生学习语文不单是为了获取知识, 而是一种发展性的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 不但使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 丰富了头脑, 而且还提高了思辩能力, 感受事物的能力, 从多角度去思维的能力。在学习新知识时体会作者的真实感情, 情感教学中陶冶了情操, 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学会如何做人。这样, 学生们整体素质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这也正是语文教育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摘要: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承载着素质教育的特殊使命。语文教师只有高度地认识和理解其重要意义, 科学准确地把握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才能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谈视唱练耳教学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学生必须转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对于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应尽快想方设法转变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需要。把素质学习贯彻于数学学习之中,使数学学习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学生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二、加强题型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应该以发散性问题为出发点,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思维的要求。课堂上让学生动脑思索,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用拼图验证时,有的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有的同样用这些材料却拼出不同的拼图,有的同学又想到用2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来拼图,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只要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才能有效实现建构。在思考尝试过程中注意到学生的个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近3年来,课本随着又有了新的改动,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于一些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一些改动,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学生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认知因素,也离不开情意因素。这两者通常被当作数学学习过程的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初中数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用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这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要做到这一点,需以学生的思想实际为情感教育起点,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因为优良的个性品质是各种非智力因素的集中反映,它决定着认知的方向、进程和效率。

贯彻到教学中,一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引导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激发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二是树立新的教学观,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温馨舒畅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三是结合教材内容,适时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及时检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情况,常表扬他们的进步,使之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和追求意向;四是巧设教学情境,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做到每個学生都学有所得,不断长进。

五、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来进行。中学数学的课外活动具有多种形式,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调查统计、测量计算等。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观察实践,亲身感受身边的数学,主动地去获取信息,主动地去处理信息。因为每一名学生最终都要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从事更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学校期间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将来才会尽快地去适应周围的环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实践课题,同时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指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或数学研究性学习。将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课堂教学完善地结合起来,从各方面向学生提供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这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心理素质的教育

教学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也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

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应当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

上一篇:考勤管理通知下一篇:寄不出院僧,寄不出院僧姚合,寄不出院僧的意思,寄不出院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