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

2024-05-04

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通用8篇)

篇1: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

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

《视唱练耳》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基础课程,本文结合本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实施建议和具体举措,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教师用审视的眼光,对自己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再认识,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再认识,生成新智慧。在各项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师成长是目标,教学反思是保障。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的教师=教学过程+反思”[1]。教师只有对教学过程和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改革,实现自我提升。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教师应审时度势,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适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拓展评价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一、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反思

(一)对选用教材的反思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载体和依据。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高教育,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专业化人才,教材的选取应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多年来,我们曾利用普通高等音乐院校专用教材,对我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教学,结果差强人意。如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拖沓冗长,学无所用,与学前教育实际岗位脱节,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迁移。针对这些问题,课程组的教师进行了相应的观察和反思,认识到选用适宜教材的重要性。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选择教学内容应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为立足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学以致用为标准,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和组织。目前的高职《视唱练耳》教学,教学内容单一、序化,内容实施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能满足从事幼儿教师行业的岗位需求。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找出或发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在《视唱练耳》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上还是沿用一言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知识点,视唱案例,学生跟唱、模唱,学生通常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实训,最终学到的仅仅是书面知识,而非应用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有悖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迁移,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岗位能力。

(四)对评价方式的反思

目前的视唱练耳课程评价方式较单一,主要以教师终结性评价为依据,过程性考核被弱化,教师不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考查的内容一般是学习过的视唱旋律,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对学生的视唱能力做全面、系统的考查。

二、改革实施建议

基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课程组教师通过到幼儿园挂职进修,了解到幼教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并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改革。同时,结合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组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制定整体的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最终确定以下几条改革实施建议:

(一)注重教材开发

课程组应积极到幼儿园一线做调研,调查《视唱练耳》课程的综合需求度,并以此为依据,对接职业岗位,开发校本教材。教材应紧紧围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注重实际应用,突出职业能力。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形式上做到图文并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上做到言简意赅,语言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对于实践性内容,要突出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内容上要尽量贴近岗位与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中要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编写出高质量的、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做一体化教材。

(二)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可对在校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统计,在制定课程标准时确定各教学内容的权重。教学内容应侧重能力培养,弱化理论阐述,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训练项目,引入先进实用、适宜自主灵活学习的内容。目前,《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课程组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将原有教学内容优化重组,精心设计了四个项目:识谱训练、听音训练、视唱训练、节奏训练。通过四个项目的学习,使学生将有关视唱练耳技能及乐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视唱音乐和分析音乐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型幼儿教师要具备教育、保育、保教反思等岗位能力[2],《视唱练耳》课程隶属于培养教育能力范畴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根本。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法。“启发式”、“发现式”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如具体视唱案例,教师应确定学习主题,先不作示范演唱,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同步思维,学生根据问题观察分析案例,从案例中找到难易点,问题由学生组织讨论,方法让学生提炼,结论让学生总结,让学生在科学凝练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式教学法,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问题的主人。课堂上多留给学生相互讨论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相互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唱、多练、多思考,从以“教授为中心”转变为“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口唱+示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向“启发+讨论+指导”的教学方法转变,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拓展教学内容,引入经典歌曲小品,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寻音频视频,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这样做既能培养学习兴趣,又能提升学习效率。

4.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设计重组,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模块,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学中做,做中学,在学做中找到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升自身的视唱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教学内容的项目化设计,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做到简洁明了、目标明确、趣味性强,项目任务应尽可能地模拟幼教岗位,符合岗位职业能力。

(四)拓宽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应实现根本性转变,即以结果评价(过分重分数)为主向结果过程结合转变。过程评价:教师应开展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如定期考核检查,选取新曲目,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创设情境,进行视唱考核,检验学生能否真正掌握视唱新曲目的能力,最后进行现场互评,教师评价,给出改进建议,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整合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师生互动平台;适当利用多媒体、网络工具,上传视频,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做到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专业内涵的基础在于课程建设,课程建设需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意识的形成依托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师应紧随时代步伐,开拓进取,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加强专业内涵发展,促进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篇2: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

摘 要: 现如今高校音乐课程改革不断开展、深入,各高校就音乐教学资源展开全面推进整合举措,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其能够极大地摆脱单门学科教学所处的局限性,促进学生音乐基本素质、审美能力的系统提升。

关键词:文学论文发表-文史哲地理历史化学物理语言论文投稿

引言

现如今高校音乐课程改革不断开展、深入,各高校就音乐教学资源展开全面推进整合举措,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其能够极大地摆脱单门学科教学所处的局限性,促进学生音乐基本素质、审美能力的系统提升。

1.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概述

1.1基本乐理

基本乐理,即音乐基本理论,是由音乐美学、音乐史学、和声学等基本内容构成。音乐理论相关基础教材编写过程中,人们为了有效区分深浅不一的音乐理论知识,基本乐理应运而生[1]。广义而言,基本乐理被理解为是源于音乐理论系统中的一种音乐基础知识,高校通常会设立基本乐理基础课程,基本乐理课程与曲式、和声等重要相关,通过对基本乐理的有效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逻辑思维,培养起学生一定的音乐才能,提升学生音乐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道路构筑起牢固的理论基础。高校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分别包括记谱法、乐音体系、和弦、旋律及调式等,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则包括讨论法、互动法、演练法等。

1.2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同样是一门常规音乐课程,也是一类音乐技能的基础训练技术,是由发声练习、读谱唱歌等基本内容构成。当前我国国内视唱练耳仍旧属于发展初期,大部分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内容都是借鉴或引进国际专业音乐教育经验的。通常情况下,可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划分成视唱训练、听觉训练两部分,具体细分的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分别包括:对单声部及多声部等相关内容的视唱音乐作品进行视唱、对不同类型的和声旋律及音程进行听辨、对相关常规音乐节拍及节奏进行听辨、对各类曲风的单声部及双声部音乐旋律进行听写、对大小七和弦进行听辨等[2]。

2.现阶段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现阶段高校音乐课程设立中,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通常是两两“保持距离”的,两门课程均在高校均有属于自身的固定课时,固定学习时间。这一课程设立方法能够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展开综合、系统地学习,但另一方面会削弱对学生音乐理解结合实践能力的塑造,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3]。

2.1基本乐理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本乐理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系统知识的学习,在基本乐理教学特征的制约下,现阶段基本乐理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教授音乐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导致学生虽然就诸多音乐理论有了自身一定的认识,然而对于音乐的感性认识缺不足;并且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类似,使得学习基本学习需求很受到一定的制约;此外,基本乐理课程还存在教学内容、计划与学生实际情况相悖的问题,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4]。

2.2视唱练耳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视唱练耳教学有着很强的技法性,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现阶段,视唱练耳教学教材繁多,各所高校相互并没有统一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教授音响内容,而不重视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学生的学习关注度通常偏向于音高知识上,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必要性

伴随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持续开展、深入,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相关教学实践呈现出,经对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有效整合,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该学科学习渗透水平;并且,经将基本乐理有效地渗透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能够为培养起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结合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5]。出现前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基本乐理教学课程过多的关注众多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而一定程度地疏忽了实际音响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基本乐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只能够学习到单纯的音乐基本理论,而无法领会音响的真实效果。视唱练耳课程则能够通过对音响的`有效运用,以帮助学生在得以学习英语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感受其中的深层次内容,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有机整合,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音乐辨识能力,一方面能够塑造学生泛唱精唱水平、音乐思维能力,使学生于音响意境中更深层次的对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展开领会、巩固。

4.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措施

4.1强化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实施渗透教学

强化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通过对渗透教学的有利实施,加深对音乐教学内容重难点认识程度,将音乐基本理论与音乐技能进行有机融合,以塑造起学生良好的音乐领悟能力,树立起学生完备的音乐审美观。就好比,高校开展音程的度数教学期间,一方面应当自音程的度数基本理论内容方面出发,讲述、介绍音程的度数相关知识概念,并选取视唱练耳教学进行有机整合,经对钢琴银色展开听辨的手段,对音程的度数相关知识进行深刻的解读。还有就大音程大小三度教学过程来说,自基本音乐理论内容方面出发,指引学生以音数方面作为出发点,经对音数相关知识概念的有效了解,应用辨听音色的手段,对大音程大小三度展开明确区分,同时还可应用相关的音乐作品对该音程展开巩固训练。强化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实施渗透教学,一方面提升学生对基本乐理的认识程度,一方面增强学生基本乐理与音乐技能的实践结合能力,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4.2规范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受基本乐理课程强理论性、强逻辑性及强指导性等特征影响,基本乐理教学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枯燥的印象;而受视唱练耳课程强技术性特征影响,视唱练耳教学通常存在自单音至和弦、音程等繁琐的转变;因此,在高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开展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对教学方法进行规范,选取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促使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丰富。此外,在高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开展过程中,在对音乐教学内容重难点取得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还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经选取相关教学内容意外的高品质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展开辨听、解读,有利地补充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4.3自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高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务必要有机结合各方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实际情况、教师实际情况及学生实际情况等,秉承理论结合实践基础原则,促使学生在取得对基本乐理知识掌握的同时,于视唱练耳技能实践环节中,善于对基本乐理知识进行实践应用,激发学生音乐灵感度,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6]。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开展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校务必要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专研、找寻现阶段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认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必要性,以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强化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实施渗透教学;规范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自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明.调依均而成均依律而定——论中国传统乐理之“均”的音阶取向[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03):215-217.

[2]杨婷,张义瑶.多媒体音乐课件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178-181.

[3]黄琼瑶.在变化中发展的高师基本乐科——以高师教改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为例[J].音乐创作,,(7):161-163.

[4]杨大恩.高师视唱练耳课“问题一解决”教学模式——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论文之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1):223-231.

[5]Legutki,AllenR.MusicEducationResearch:IsThereanAppforThat[J].IllinoisMusicEducator,2012.

篇3: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基础学科教学的现状

在当代音乐教学实践中,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涵盖了音乐基本理论、视唱及练耳等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 并具有理论性和技术性的学科特点。因此在目前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中将视唱练耳称为“基本乐科”。

1. 教学内容不合理

目前,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多数是由专业院校毕业的音乐教师, 而这些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较强, 但面对几乎零音乐基础的学前教育学生进行授课时, 只能拿出“专才”培养那套模式, 可以说是生拉硬套。而这样的授课情况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 进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授课方式单一化

目前大部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课一直都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节课从头唱到尾, 忽视了音乐的本质。大部分音乐教师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没有音乐基础, 那他们的音乐素养自然也较低, 音乐感知力就更不用说了。为了短期提高他们的音乐基本技能, 只好进行单一的强化训练。

3. 教学目的不明确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把音乐教学作为单纯性的音乐学习,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目前教学中, 专业的音乐教师总会把“重技轻艺”的概念带进视唱练耳课堂中, 重视学生的音准或难易程度, 更多强调一些专业的技能, 从而忽视所学内容是否对从教后有实用性。这样的教学目的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及方法存在差异。

二、奥尔读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

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奥尔夫将“原本性”的音乐教育作为该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认为音乐原本是与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 人们应该亲身参与的音乐活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和有趣的教学方法, 深受教师和儿童的喜爱。因此,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创立, 已成为20世纪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1. 回归人本, 亲身体验

奥尔夫认为, 人类会本能地用音乐来表达和交流情感, 而音乐教育也应以人的教育作为开端, 从人的本性出发实施教育。同时, 奥尔夫认为, 音乐不是单纯独立的存在, 而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亲身体验, 让每个人都作为演奏着或演唱者参与其中。在奥尔夫音乐教学课堂中, 学生不再是置身事外, 而是一开始就成为参与者、创造者。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2. 综合教学活动

音乐原本是和动作、语言和舞蹈紧密结合, 作为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中, 经常是歌唱、舞蹈、演奏与形体动作合为一体。奥尔夫通过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去开发、挖掘学生最宝贵的内心世界。通过歌唱、舞蹈、节奏与游戏的结合,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轻松学会知识, 同时也乐在其中,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 重视即兴创造活动

奥尔夫认为, 即兴表演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 是抒发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上即兴创造常常贯穿于语言、歌唱、舞蹈、创作等音乐活动中, 通过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和亲身体验, 以即兴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体验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因此, 重视即兴创造活动, 能够使学生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中亲身参与音乐, 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体现。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甚少, 音乐素养较差, 若以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 并没有统一教学大纲或固定的教材, 而是强调教学的模式, 要求师生互动、创编音乐课程, 以求达到高质量的音乐教育。

1. 语言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应用

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奥尔夫对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一项伟大贡献。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最开始由动作与音乐结合后加入语言, 首先是对音乐的最基本要素节奏入手。一条简单枯燥的节奏练习, 哪怕只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交替, 加入字词后读起来就有趣很多。对于初学者, 开始加入简单的字词作为节奏练习。这样的练习, 特别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练习, 不会枯燥无趣, 反而学习效果很好。

2. 声势教学

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 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 也可称为身势。人们在表达内心情感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做出鼓掌、跺脚、拍手等身体动作, 动作越激烈声响就越大, 说明内心的情感就越激动。这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最原始的方式。而在视唱练耳课中, 声势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乐记忆及创造力是非常好的练习方法, 也是音乐入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3.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听力训练中的应用

面对毫无音准可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单纯使用钢琴弹奏几个音, 然后让学生说出音名, 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毫无意义。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 听力训练的素材已从单纯的音高扩大到整个自然界的音响。奥尔夫教学法中这样的开放式听力训练, 强调从对音乐的基本要素到音乐风格、结构及思想的大结构中去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洞察力与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妲娜, 修海林, 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蔡觉民.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构成[J].中国音乐, 1992.1

篇4: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

乐理视唱练耳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对高职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加强学习和理解,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知识应用水平,为以后更好从事工作奠定基础。本文结合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基本情况,探讨分析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意义,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对策,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与参考。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意义

乐理视唱练耳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知识应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乐理视唱练耳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开展学前教育活动不容忽视的内容。做好该项教学工作能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并准确把握作品的乐感、音准、节奏和流畅性。进而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学生更好地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

(二)扎实掌握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较多,包括基本乐理、声乐、钢琴、形体舞蹈等内容,且这些内容与视唱练耳联系密切。乐理视唱练耳是一门启蒙性课程,教学中要善于把握看谱视唱、音高听辨、节奏掌握、旋律识记等内容。进而加深印象,有效把握学习节奏,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有利于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提升。

(三)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能深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更好地把握乐理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并对所学知识有基本理解,增加知识储备,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要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潜能,促进乐理视唱练耳学习效率提高。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不足

虽然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任课教师对此并不重视,忽视加强学生的练习,制约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对学生将来工作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目标不明确。未能结合学期教育专业教学要求和学生将来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过程存在不足,缺乏相应指导。影响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对他们以后的工作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2)教学方法不科学。过分强调对基本知识的讲解,学生实践技能不足,项目教学法、课堂表演法、合作学习法等应用不到位,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制约教学效果提升。(3)自主能力培养不足。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课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引导。整个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讲解,学生缺乏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没有给他们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学生主动探究技能不足,难以提高知识应用水平。(4)情感培养被忽视。忽视学生对乐理视唱练耳的情感培养。教学活动中,音乐鉴赏和欣赏课程较少,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制约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策略

为弥补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不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让他们更好地满足将来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基本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一)明确职业目标

高职学前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基础知识扎实和专业技能强的音乐教师。而视唱练耳是基础性课程,因此,首先要端正态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明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提高任课教师基础知识水平和视唱练耳课堂教学技能,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让他们更好地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

(二)调整教学方法

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推动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活动更好进行。

1.培养学生节奏感。节奏培养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唱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可以敏锐地对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调试、速度、力度、曲式等作出有效判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把握作品节奏,对学生以后的工作也具有积极作用。

2.展现教学魅力。重视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应用,善于用身体律动来表达音乐魅力和特征。将动作、舞蹈、音乐巧妙结合起来,重视音乐理论和技术的有效融合。进而锻炼学生的运动感知,内心听觉和即兴创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挖掘学生潜能。还要重视合作法、表演法、演奏法、项目教学法等的应用,强化平时的练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音乐记忆力培训。多训练、多思考、多辨析,进行拍号节奏、旋律听唱、背唱和记写,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增强音乐记忆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编排儿童歌曲。尝试让学生编排儿童歌曲,并进行谱曲和演奏,深化对音乐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技能。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乐理知识,提高知识应用技能,拓展学生知识面,有效提高音乐知识应用技能和综合水平。

(三)培养自学能力

视唱可以首调唱名为主,固定调唱名为辅。练耳训练包括音高模唱、单音、音组、音程、和弦、节奏和旋律。虽然训练方法存在一定差异,但要把握每个要点。其中,音高和节奏是最为关键的内容,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合理进行调节,把握视唱练耳的每个学习要点,对和声、曲调、速度、力度、调式、曲式等有深入了解。同时还要把握旋律短句模唱、听记单音、节奏、旋律、音程、和弦等要点,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和训练水平,熟练掌握技巧,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四)注重情感培养

除了把握要点之外,还要重视音乐的聆听和欣赏,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而拓展学生视野,增长见识。重视对音乐作品的提炼和编排,在把握单音、和弦、音程、旋律和视唱技能的前提下,还要强调作品的情感表达。要对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欣赏,设计能够表现欢乐、悲伤、庄严、低缓、高亢的歌曲,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

四、结语

整个高职学前专业教学中,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任课教师应认识到其重要作用,结合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中。从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效率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江职业大学)

篇5: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

从内涵层面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视唱练习与练耳训练。所谓的“视”,乃是要求学习者应当对不同的音乐乐谱进行精准的识记与掌握,能够区分出音域的差异,并且对不同的音符等要素所蕴含的意义加以掌握。学习者唯有具备良好的视谱能力,才能够使自身的音乐乐谱识别能力得以切实地提升,进而为乐曲演奏奠定扎实的基础;所谓的“唱”,乃是指学习者在具备音乐乐谱识谱能力的基础之上,在演唱中实现对音准与乐曲节奏的精准把握,并且依托音乐演唱的方式,增进其音乐乐感,提升其艺术美感,同时能够恰如其分地在音乐乐曲演奏过程中对音乐作品实现完美的诠释,从而使聆听者获得美的熏陶;所谓的“听”,乃是指学习者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依托自身的听觉器官,对音程等内容做到精准地辨识,同时能够在五线谱中将所听到的音乐进行记录。因此可以说,对于任何音乐的学习者而言,视唱练耳能力乃是重要的音乐学习基本功。

一、视唱练耳教学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重要意义

从学前教育整体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定位来看,视听练耳课程乃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具备日后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即识读音乐乐谱的能力、敏锐的音乐辨析能力以及依托自身的听觉器官对音乐乐谱的还原和再现能力等。前述能力关乎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否具备合格的幼儿教师从业素质。基于此种情形,视听练耳课堂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

(一)提高学生生识谱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师,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还应当具备多种才艺,比如,声乐演唱能力、钢琴伴奏能力、掌握基本乐理知识,以及一定的舞蹈创编能力,等等。而教唱儿歌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儿歌视唱能力,掌握这一能力的前提就是学会识谱,包括认识简谱和五线谱。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包括“视唱”和“练耳”两个部分,“视唱”是指看谱即唱,也就是让学生拿到乐谱后,能够正确地识别调式调性,并完整地唱奏乐谱。因此,通过视唱练耳教学,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识谱能力。

(二)提高学生视唱练耳素质

有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经历过专业的音乐学习,对音乐方面的理论和技能知之甚少,视唱练耳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不断积累中增强音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并为其他音乐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视唱练耳的能力,能为他们学习乐理、声乐、钢琴、舞蹈等课程提供一定的帮助,也能为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开展各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促进学生音乐感受力

从教学的实践角度来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使学生的听觉器官得以效度化的锻炼,从而依托系统化的视唱练耳课程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够实现对音乐旋律、节拍等内容的精准识别,强化学生的乐谱记忆能力,进而使学生对音乐阅读的识读能力得以提升,最终全方位的实现对学生音乐乐感的培养。从课程教学方式来看,视唱练耳课程的授课通常为:教师遴选不同的音乐乐曲作为教学素材,依托对所遴选的乐曲的聆听、演唱与识记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音乐乐曲的直观感受能力,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对乐曲中的音高与节奏变化等诸多要素的学习,同时一并体会到音乐作品创作者通过音乐作品本身所表达出的美好情感。可以说,是否具备对音乐乐曲的良好乐感,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先天条件,更在于后天的训练与培养,而视唱练耳课程正是对学习者后天乐感养成的关键路径所在。

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通常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功利化、学生基础技能薄弱、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缺乏针对性、缺乏实践性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师范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

(一)视唱练耳教学功利化

一些学前教育专业将视唱练耳工具化、功利化,作为学唱新歌和衡量、检验音乐才能的一种工具。在这样功利化的视角下,视谱唱词成为了视唱练耳的终极目标,过分强调视唱而忽略了练耳。此外,由于功利化的思想,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文化精神的渗透不足,未能把视唱练耳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充分的挖掘,仅仅把视唱练耳课程当作一门音乐技术手段而进行机械训练,背离了视唱练耳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导致视唱练耳教学困难重重。其实,视唱练耳课程的价值在于它能为学生提供系统培养音乐听觉和能力的空间,能够让学生形成较为完备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正确完善的音乐审美能力。所以,这种视唱练耳功利化的教学理念偏离了视唱练耳本身的课程目标。

(二)学生基础技能薄弱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应当具备相应的音乐基础方才能够实现对相关音乐课程的优质学习。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通常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考试时,招生院校一般的考核重点是文化课成绩,而对于音乐基础状况的考核要求不高,特别在近些年高考扩招的直接影响之下,一些师范类院校的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招生人数增加,生源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却不理想,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师范类院校通常所采取的集体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在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之中难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而教学大纲与课时安排的限制,又使得教师通常怯于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些问题均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

从现今国内师范类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授课方式来看,任课教师多遵循先前惯常采用的授课形式,课堂教学的主导权完全属于教师,教师个人控制课堂教学进程与节奏,此种模式使学生因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未得到彰显,因而难以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甚至极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抵触心理,直接影响到其音乐素养的提升。

(四)缺乏针对性

学前教育专业与音乐专业必然会存在诸多的差异,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也不可以普通的音乐专业为准。但是当前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并没有关注这一点,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视唱基础和今后的`就业方向,缺乏针对性,致使一些学生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视唱练耳学习,却提升并不明显。

(五)缺乏实践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毕业之后直接会到各幼儿园任教,所以在短短的2-3年时间内,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才可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幼儿老师身份的转变,给幼儿更好的教育。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在实践性方面的关注远远不足,一些学生虽然学会了视唱的相关技能,却缺乏弹唱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幼儿歌曲弹唱能力远远不足。

三、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创新

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视唱练耳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端正视唱练耳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出发创新视唱练耳教学,培养幼儿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使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视唱练耳教学效率最大化。

(一)端正视唱练耳教学目标

在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权限,如对于相对较为简单的视唱音乐乐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契机,从而使学生体悟到自主研习并获得音乐知识的快感。此外,教师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视唱练耳教学,摒除功利化的观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文化熏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部分学生因早年进行过音乐方面的学习,因而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而部分学生对音乐知识则是初窥门径,还有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趋近于无,因此作为视唱练耳课程的任课教师,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体学情的差异性,必须在任课的班级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以便使不同层级的学生均能实现音乐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视唱练耳素质条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分层处理,对于视唱练耳素质较为优秀的同学,让其进行真实的视唱训练,完成一次才艺展示;对于视唱练耳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就可以采用教师引导的方式进行训练。除此之外,在诸如乐理、理论知识之类的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乐理与视唱练耳素质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训练,充分保证学生参与视唱练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然后,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的不同,进行相应培养目标的制定,对于视唱练耳素质相对较高的同学,将制定在能够完善地完成一次视唱表现上,对于视唱练耳素质相对较低的同学,则制定为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视唱表演过程。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时代为公众带来了诸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因此视唱练耳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1.视唱练耳课程任课教师应当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如音乐软件等,为学生创设多媒体音乐教室,这样一来,既可以使教师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高效的音乐授课情境,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无需借助教师的指导,自行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辅助下实现课下自主性学习。此种模式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更具规范性与系统性,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因学生自行盲目进行视唱练耳训练而学习质量不高、学习效度较差以及学习目的性不强的误区,从而使学生个性化的音乐乐理学习与技能提升成为了可能。

2.视唱练耳课程任课教师应当依托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题库,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现今市面上的音乐创作类软件类目较多,诸如音乐制作软件Renoise、LMMS,音乐打谱软件JP-Word、MuseScore以及视唱练耳软件EarMaste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托前述软件为学生创设资源库。如LMMS能够实现对音乐乐曲内容的录制,并且为使用者提供了音乐录制中的音轨选择等功能;打谱软件MuseScore的操作界面较为简洁友好,能够实现对音乐乐谱的同步比对功能;视唱练耳软件EarMaste则能够使学生获得交互式视唱练耳训练契机,即该软件在使用者的练习过程中,对使用者的练习情况进行即时反馈,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纰漏与不足。通过对前述音乐创作类软件的合理使用,教师能够在授课之前为学生先期性制作好相关的练习内容,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之中,依托多媒体技术,将先期制作好的教学内容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增强。

(四)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出发创新视唱练耳教学

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即其对音乐与乐理知识的学习标准无需达到音乐专业学生的高度,只要使其具备幼儿音乐教育的标准即可。基于此种情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其视唱练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夯实,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应当将幼儿音乐教育理念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习惯于在音乐演奏时能够契合幼儿的视角及其音乐接受感知能力,进而为幼儿营造出能够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的音乐情境,使幼儿受到音乐的艺术熏陶。唯有如此,方能使学生在接受视唱练耳课程学习的同时,实现同幼儿音乐教育最大程度的结合,进而使学习的目的更为明确和更具目的性,从而提升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度,使学生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夯实,可以在日后从事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除此之外,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当在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中以视唱练习为主,以便使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为其后续的音乐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培养幼儿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

幼儿阶段,律动的音乐既能够伴随着儿童快乐地成长,又能够为儿童感受、理解、再现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增添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乐趣。而歌曲弹唱是人们对音乐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最能反映教师视唱练耳的水平。因此,在现代素质教育体系中,需要幼儿教师提高儿童歌曲的弹唱能力,为幼儿园音乐活动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增强幼儿的音乐兴趣。视唱练耳教学中,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师范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应该牢牢抓住,在学生的入学时便为学生打好基础,在校期间,学生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儿歌弹唱能力训练,这就需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进行检验,为学生提供一个儿歌弹唱能力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钢琴弹奏能力,挖掘其艺术潜力。要求学生要具备娴熟的钢琴技巧和能让幼儿接受、喜欢的歌唱位置和音色,将幼儿歌曲的内容表达出来,在弹唱中让幼儿能听懂、喜爱。突出“弹”的效果,和“唱”的作用。

此外,学前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教师的综合音乐能力,提升学生在歌曲弹唱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从而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工作服务,而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视唱练耳,增强对儿歌弹唱的兴趣,在日常练习中加强培养学生对幼儿歌曲弹唱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视唱练耳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对幼儿歌曲的了解与演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所需要的技能。

四、结语

篇6: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

二人台是广泛流行于晋、陕、蒙、冀及周边地区的民族民间地方小戏,以其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二人台在其历史传承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在其继承、发展、创新的道路上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特征。内蒙古的二人台是在继承山西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同时融入了内蒙古当地音乐文化的产物。 年二人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人台的传承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2006 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二人台表演本科专业,把地方戏曲人才的培养提高到大学本科层次。十年来,二人台的教学情况一直受社会各界关注。与此同时,我们对二人台专业在高校的发展也积累了些许经验。本文仅针对二人台专业的视唱练耳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一点个人化探讨。

一、二人台专业与视唱练耳课的关系

开设二人台本科专业旨在将这一地方戏曲艺术通过高校这一平台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遵循二人台艺术的本体规律,把握住二人台表演艺术的精髓。二人台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东路二人台以小戏为主,西路二人台以唱腔为主。无论哪种表演形式,演唱都是二人台中重要的表演形式。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视唱练耳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视唱练耳主要训练学生对于音高、节奏、调式调性、音乐表现力等方面的掌握能力,关系着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二人台音乐节奏和调式非常丰富,旋律婉转,大跳音程居多,有的甚至能达到十三度,润腔复杂,因此,视唱练耳课课程在二人台专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视唱练耳的基础打好,才能使学生在后期的声乐、唱腔、剧目学习中游刃有余。

二、二人台专业生源结构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传统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都是采用20 人左右的班制,授课进度、内容、方法都保持一致,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二人台专业学生。二人台专业受生源数量限制,每年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基本只能保持在1:3 左右,生源较为匮乏,因此无法将视唱练耳这一内容作为录取考试时严格的准入门槛,这使得生源条件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从近三年的招生情况看,61 人中,零基础的学生有23 个,占总人数的38%;有简单基础的28个,占总人数的46%;基础较好的有10 个,占总人数的16%。可见,二人台专业学生生源大概体现出以上三种状况,生源结构整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授课效果,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和授课进度。因此,在近三年的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训练。对于零基础的学生重在解决识谱、音准、节奏等问题;对于有简单基础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性训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多声部、民歌改编等训练。总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进步和提升。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消除传统班级授课制对学生间差异的不重视,通过正视学生间的差异(不变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消除差异(可变差异),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二人台专业视唱练耳课教学改革的设想

(一)要制定出符合二人台音乐特色的视唱练耳教学大纲。目前,内蒙古艺术学院所采用的视唱练耳教学大纲,是在吸收与借鉴国内知名音乐艺术院校同类课程的基础上编写的,从完成普遍意义上的教学来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如果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则明显看出这一教学大纲中戏曲音乐和二人台地方特色不够鲜明,课程内容与二人台表演专业结合的不够紧密。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可完成一般意义上的读谱与视唱,但对于二人台音乐的表现力及风格把握仍显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对二人台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还不够科学。我们只有将具有二人台特色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考核方式全部明确在大纲中,才能真正保证授课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编写适合二人台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特色教材。内蒙古艺术学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开设本科制二人台专业的高等院校,可以说,在二人台教学的任何一门课上,都没有前车之鉴。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那么,在教学方面,教材建设是目前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视唱练耳课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要打破常规以大小调式为主的训练内容,一定要紧扣二人台音乐特点。在调式训练上要以二人台音乐惯用的五声调式为主,尤其强调宫调式和羽调式的训练。此外,由于二人台主要流行于晋蒙陕冀四省区,因此在流传的过程中,它不同程度地带有这四省区的音乐风格。二人台起源于山西,因此山西的民歌、山曲、小调都是重要的视唱内容。此外,陕西山歌、信天游,河北的民歌、小调,以及内蒙古的漫瀚调和长调都使二人台带有不同地域色彩。由此可见,二人台的视唱教材一定要以晋蒙陕冀四省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为重要训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住二人台音乐特征。因此说,视唱教材的编写一定要遵循二人台音乐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授课效果,进而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三)考试模式的.突破。考试一直都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志,传统的音乐类视唱练耳课程考试模式为随机抽取视唱作品和闭卷的音程、和旋、旋律、节奏等听记。这样的考试形式较适合音乐类专业,但对于二人台这样的表演类专业来讲,就显得过于刻板,因此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创新性改革。二人台表演专业的视唱练耳课仍以表演为核心,但要将考试做成专业汇报演出。将日常教学中的重难点结合具体作品以演出的形式呈现。除了简单地解决音准、节奏外,还要注重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展现,这对丰富学生舞台表演经验、提升专业水平有重要作用。因此,以演出的形式来考核,其教学目的、意义都将远远高于一场形式化的考核。同时,这种考核方式也是教师教学成果的全方位展示,将大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授课效果。

四、二人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教师,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模式等都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人台专业在高校进行传承和发展,更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对我们的束缚。

篇7: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

1.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声乐教学的教育现状

学前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与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普通高校和师范院校的热门专业[1]。音乐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而在音乐教学当中,视唱练耳课程与声乐教学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当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音乐基础,而视唱练耳课程与声乐教学涉及到乐理、演唱技巧等多方面的音乐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比较大。例如在练习视唱练耳作品时,很多学生因为自身音乐基础的欠缺,导致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节奏和音准,甚至有些学生因为识谱速度较慢,影响学习效率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学生认为音乐教学不是专业课程,导致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学生在上视唱练耳课程和声乐教学当中,普遍存在应付的心态,学校效率不高。事实上,在学前教育当中,音乐教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音乐、戏剧、舞蹈等多方面基础知识都有一定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学科。

2.交互式教学下的学前教育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策略

2.1将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不断进行结合

在音乐教学当中,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的训练基础均涉及到旋律、节奏、音高、音准等方面,也是音乐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将交互式教学方式运用于学前教育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将两者进行不断的.融合。目前,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为了突出学前专业的前瞻性和专业性,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往往是通过单科集体授课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前瞻性和专业性,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实用性不大。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为非音乐专业学生,单科集体授课的教学方式不能将教材与幼儿充分的联合起来,也没有考虑到幼儿在音乐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理解和掌握难度增加。将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不断融合能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增加与教育专业息息相关元素,进一步降低教学难度。同时,音乐教材的专业性也会逐渐被淡化,通俗性和实用性将会不断提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教学内容。

2.2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只能被动的接受和掌握相关知识和内容[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教育部门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交互式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活动当中,需要改变目前普遍被运用的大客授课模式,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除了训练幼儿视唱练耳和声乐等主要内容以外,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互动、想象、视唱、聆听、视唱等教学环节。并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幼儿创设出真实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聆听是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演唱是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入更多实践性教学内容,将幼儿们的视野进行开阔。

例如,教师在开展交互式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教学所需的音乐作品在课堂中为幼儿播放,要求幼儿边听边默唱,从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不同的乐曲放在一起比较,让幼儿充分抒发自身的见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

2.3交互合作学习,积极创新实践

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中的关键就是演唱,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实践性教学内容必不可少。为了充分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幼儿完成教学任务[4]。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其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引导进行探讨和分析。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师幼、幼幼之间的交流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幼儿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潜力也会进一步被激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交互式合作学习,积极创新实践。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些类似合唱比赛等活动,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和声的魅力,从而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举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主办权完全交给幼儿,然后根据不同幼儿的音色特点,为幼儿分配不同的角色,尽可能给幼儿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3.结语

综上所述,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是交互式教学下的学前教育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重视实践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幼儿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文幸闺.视唱练耳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16(15):229-230.

[2]田媚娜.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黄河之声,,11(25):33.

[3]陈宇飞.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问题探析[J].艺术教育,2015,09(33):156-157.

篇8: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论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乐理视唱,游戏化,教学

《乐理视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乐理视唱课程教学的游戏化, 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将乐理内容趣味化, 在视唱内容中大量选用儿童歌曲, 并在儿童歌曲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各种游戏 (如节奏游戏、声势游戏、手指游戏、情境表演游戏、领袖模仿游戏、输赢竞争游戏、快速反应游戏、控制游戏、传递游戏、身体接触游戏等) , 使学生在游戏中自觉地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乐理视唱课程游戏化教学, 以开展游戏活动的形式或创造一定的游戏情景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 使学生能在具体丰富的游戏情景中学习,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

一、乐理视唱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 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 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 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 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杜威认为, “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杜威因为反对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提出的“从做中学”是一种通过主动作业、在经验的情境中思维的方法, 从而达到经验与思维的统一、思维与教学的的统一、课程与作业的统一、教材与教法的统一。乐理视唱教学的游戏化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从做中学”这一基本原则, 让学生从游戏中学、从游戏中获得幼儿园教学的游戏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 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 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乐理视唱课程游戏化教学在设计时, 对学习者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游戏化教学可以很好地为学生创设情景, 通过游戏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使学习者在游戏或者活动的参与中获得知识, 锻炼自己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他反对教师“教死书, 死读书”的教学形式;更反对学生“读死书, 死读书”的学习方法。他认为在对学生教育时要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怎样做就要怎样学, 怎样学就要怎样教, 怎样教就要怎样训练老师;我们要在做中学, 做中教, 这一教学思想也体现在乐理视唱游戏化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来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能力, 同时学习如何在幼儿园与孩子做游戏, 培养他们的游戏技能。

二、乐理视唱游戏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 乐理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中可以加入一些小游戏来提高学生兴趣, 巩固所学知识。如在五线谱记谱法学习中, 为了快速熟悉高音谱表各音的位置, 可以使用即兴反应游戏—“看谁答的快?”。游戏规则为:教师说五线谱的位置, 学生快速回答所对应的音名或唱名。这样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学习内容。

(二) 儿童歌曲教学中角色游戏的运用

在儿童歌曲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并用声音表现出各种角色的特点。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儿歌的趣味性, 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反复的练习也不会显得枯燥。

(三) 儿童歌曲教学中表演游戏的运用

许多儿童歌曲都是可以根据歌词内容来进行表演的, 可以在唱的过程中配上简单的动作, 来帮助学生记忆歌词、旋律, 提高兴趣。

(四) 儿童歌曲教学中手指游戏的运用

幼儿园有许多手指游戏, 如果在儿童歌曲的教学过程中配上手指游戏, 儿童歌曲的学习将会更有乐趣。

(五) 儿童歌曲教学中输赢游戏的运用

将生活中的输赢游戏放在唱歌的过程中, 如《何家公鸡何家猜》, 在唱到“何家公鸡何家猜”的“猜”字时两人一组来玩“石头、剪刀、布”的输赢游戏, 在间奏时赢的人做公鸡的动作, 输的人做母鸡的动作, 如果两人相同就都做小鸡的动作。这样在游戏的过程中, 歌曲旋律就快速的掌握了。

(六) 儿童歌曲教学中美术游戏的运用

在儿童歌曲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由老师来唱, 学生来画出多听到的内容;或者学生们边听边画出歌词内容;或者学会后课后在唱的过程中画出歌词内容情节、旋律。

(七) 儿童歌曲教学中控制游戏的运用

在儿童歌曲教学过程中, 规定某个词语处控制不发出声音或用声势动作 (拍手、拍腿、跺脚、弹舌等) 来代替,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如《小花狗》中, 在“汪汪”处就可以用此游戏。

(八) 儿童歌曲教学过程中创编游戏的使用

在儿童歌曲的教学过程中, 可让学生来创编动作、创编歌词、创编伴唱节奏及旋律, 增加趣味性, 发挥创造力。如《跟着我来走走》就可以让学生创编不同的歌词。

三、乐理视唱游戏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上一篇:小木船续写改写下一篇:我爱你,一职中的塔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