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能力声乐表演艺术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艺术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乐理和视唱练耳是高校艺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专业素养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严重制约了高校艺术教育高速而长远地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视唱练耳能力声乐表演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视唱练耳能力声乐表演艺术论文 篇1:

视唱练耳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视唱练耳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视唱指的是演唱自己所看到的乐谱,声乐表演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谱表,准确表达音高、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练耳指的是记录自己所听到的音乐,这对声乐表演者的听觉要求较高,需要具有对和声、结构、声部等音乐要素的听觉识别能力。本文就视唱练耳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提出视唱练耳训练的方法。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各个艺术之间都是相互交流且影响的,可以通过自然深化,逐步超越自己的范畴。视唱练耳、声乐表演在音乐艺术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两者看似毫不相关,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

视唱与歌唱都需要通过唱的方式体现,但其也是有差别的。视唱是一项对演唱者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训练,通过系统的视唱训练,可以很快地把乐谱符号转变为真正的音乐。而歌唱是指演唱者借助声带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不用于日常交流,仅用于抒情和艺术的表达。如果将视唱训练与声乐表演进行结合,必然能够加深声乐表演艺术的底蕴、提高声乐表演艺术的质量。

一、视唱练耳的概述

视唱练耳是打开音乐大门的一把钥匙,欧洲中世纪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研究视唱练耳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唱练耳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走进了音乐院校,成为所有音乐学习者的必修课程。

视唱练耳有两个名字,一个是solfeggio,另一个是sight singing and ear training,意思是演唱自己所看到的乐谱、记录自己听到的音乐,可以将其理解为音乐中的口语听力课程。

视唱练耳训练可以提高音乐学习者的听觉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听觉能力包括听觉的准确性(内心听覺的清晰)、听觉的习惯(发现声音)、听觉思维(如何处理和判断听到的声音)、听觉注意力和协调力,以及对音高、节奏节拍、和声、结构、声部等音乐要素的识别能力等;音乐审美能力包括声音标准的建立、音乐听觉积累、对于声音品质的观察和判断、对于声音细微差别的敏感和矫正能力等。

视唱练耳训练可以帮助声乐表演者找到声音的目标和方向、理解音乐组织、培养演唱习惯。由于注重方法和思维的训练,声乐表演者通常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演唱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声乐表演者的视唱练耳能力会直接影响整个声乐表演的效果。

二、视唱练耳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视唱练耳是声乐表演艺术的基础。视唱和歌唱都需要用唱的方式来表达乐谱中的情感。下文从独唱、合唱以及声乐表演者能力角度阐述视唱练耳的重要性。

(一)视唱练耳在独唱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视唱练耳可以对内心听觉进行培养,便于声乐表演者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比如,独唱类声乐作品中包含近远关系转调的创作手法,如果声乐表演者无法感受到调性的对比,即使音准正确,也很难演唱出整个音乐的调性色彩。反之,如果在日常采用转调视唱曲的方式进行练习,必然可以提升声乐表演者在演唱中对各种调性转换的适应能力。

对于一些国外的声乐作品,其本身的调性转换就比较多,初学者很难掌握调性的变化,加上舞台表演时会有紧张情绪,这些因素会影响整个作品的发挥。还有些作品本身的音程关系并没有直接的提示,需要声乐表演者依靠听觉寻找音与音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伴奏声部只有和声织体,并不附有旋律,声乐表演者需要通过和声以及旋律的走向来正确表达音乐。由此可见,视唱练耳在独唱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二)视唱练耳在合唱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合唱是声乐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是纵横交错的艺术,也是和声的艺术。合唱类的曲目通常会有千变万化的音响效果,比如,合唱类曲目中有不同的和弦,如果在合唱的过程中声部未演唱好,整个和弦的性质必然会出现变化,导致和声出现错误。

作为一个优秀的合唱成员,想要展现完美的合唱作品,就需要了解各个声部,包括声部层次的变化、如何进行等。

如果是无伴奏的合唱,每个合唱成员都需要具备较强的视唱练耳能力,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还要听好其他同伴的声部,与之积极配合。显而易见,视唱练耳会直接影响合唱声乐表演艺术的效果。

(三)视唱练耳对声乐表演者的能力、表演质量的重要性

从声乐表演者个人以及表演的结果来看,视唱练耳的作用也是不能忽略的。视唱练耳体现了声乐表演者看谱识曲的能力,是声乐表演者扎实功底的体现。如果声乐表演者的视唱练耳能力较差,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都很难展现较好的效果,表演的质量也会下降。

在整个声乐表演艺术中,视唱练耳就像是灯塔,指引着声乐表演者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视唱练耳可以保证整个声乐表演艺术更具有技巧性、和谐性,展现艺术之灵魂、演唱之精炼、表演者之素养。

三、声乐表演者视唱练耳训练的方法

(一)提高声乐表演者的节奏感

在音乐中,节奏是灵魂,也是视唱练耳训练要素之一。节奏可以对音乐进行组织,比如,强弱等有序的排列,让观众跟随音乐前行。若缺乏节奏感,整个音乐就会杂乱无序。

在视唱练耳训练中,节奏是一个独立的训练单元。很多节奏练习看起来和视唱一样,但其实并不是要求唱的,而是要读出来。教师可以以音响为例,通过听、唱的方式让声乐表演者对节奏、节拍进行感受;也可以采用一些具有典型节奏或者有速度变化的作品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声乐表演者感知节奏的律动与变化,培养敏锐的音乐感知力。

(二)提高声乐表演者的音准

音准是声乐表演中较为重要的要素,是指在进行器乐演奏和演唱过程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在歌唱过程中,声乐表演者的音准要与器乐演奏者相互配合,同时还要具备敏锐的听觉能力和矫正能力。在训练音准时,可以通过强化练耳的方式,达到对音准的精确把控。

(三)提高声乐表演者的听觉能力

在整个声乐表演中,听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听觉可以及时感知音乐整体的风格,对音色、音准等进行把控。不是所有的声乐表演者都有较好的听觉能力,这也是有些声乐表演者在演唱时出错的原因。因此,声乐表演者需要多进行听觉练习,通过听不同歌曲,对音高、音程、和弦、节奏、旋律、音色等进行判别并模仿,进而提高听觉能力。

四、结语

在整个声乐表演艺术中,视唱练耳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声乐表演者的表演质量和表演效果。因此,作为声乐表演者,在日常生活应该加强对视唱练耳的训练,通过对节奏感、音准以及听觉能力等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声乐表演技巧。同时,声乐表演者要注重表情以及情感的抒发,以不断提升艺术表演的效果。

(西安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代琳(1988-),女,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考级委员会评委,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全国音乐教师资格认证”培训课程授课教师;获得“英皇考级(ABRSM)乐理&听力测试”教师资格认证;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合唱指挥”教师资格认证;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资助,公派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进修,研究方向:音乐学(视唱练耳)。

作者:代琳

视唱练耳能力声乐表演艺术论文 篇2:

浅谈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艺术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乐理和视唱练耳是高校艺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专业素养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严重制约了高校艺术教育高速而长远地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普通高校的教育现状,具体分析了乐理与视唱练耳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并且着重提出几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基本乐理 视唱练耳 高校 艺术教育 教学

艺术教育在高校整个教学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乐理教学依然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上,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模式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进行教学模式上的变革和创新。视唱练耳作为一种新兴的重实践、重能力的综合性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普通高校教育现状

从我国对西方音乐教学体系的借鉴开始,尽管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高校的艺术教学中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分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高校的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课程教学都是处于个体分离的状态之下,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常常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艺术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练习并不能有机地统一并结合在一起。例如:有些高校在进行相应乐理知识的教学时,往往更加重视讲解一些理论性的音乐知识,而对学生实际的音乐操作技能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而且在进行视唱练耳的教学时,一味地强调音高和音响等方面的知识训练,或者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过分注重具体的演练,而没有很好地融合实际的音乐理论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过于片面化,不能很好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弊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示范和教学为主,学生处于出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对于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性,也不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堂上只是教师在讲台前一味地讲解理论,内容单一而枯燥,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对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视唱练耳的教学很难在短时期内就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而且每个不同的训练模块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再加上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不牢,从而影响了总体的教学质量。

二、在普通高校开设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学生理解音乐、表现与创造音乐

视唱练耳是一门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课程,而基础乐理课程则非常注重理论教学,强调学生对于专业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将二者进行分离教学的模式,不能很好地将二者进行融合,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只懂理论,不擅操作”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或者“只会操作,不懂理论”无法将其中应用的原理讲解清楚的尴尬局面的发生,即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过于机械死板,缺乏实际的创造力,甚至会出现有些人认为理论学习无用的消极态度。而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乐理与视唱练耳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牢固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相应的理论体系支撑下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得心应手,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的音乐知识,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具体发展情況的需要,灵活性、创造性地进行音乐的学习。

(二)提高校园音乐艺术活动的质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资源整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这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导下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由于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主要针对音符高低、节奏长短与调性调式等一些和音乐相关的基本要素,因此一旦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于乐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准等相关内容。由于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视实践演练的课程,所以在不停地反复练习中,一旦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课程的要旨,那么当学校有音乐艺术活动表演时,学生参与的质量也就会明显地被提高。

三、乐理与视唱练耳课在高校教育中教学所注重的几个方面

(一)提高乐理教学的趣味性

乐理教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学和指导,因此带有明显的枯燥性,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与视唱练耳进行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实际的趣味性。如:在对高音的视唱练习过程中,可以运用柯尔文手势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可以私下带着动作进行有效的练习;在和弦的章节中,除了让学生在理论上判断大、小、增、减和弦,还要注重在实际弹奏中和弦色彩感性上的分辨。在音节练习时,可以充分地结合实际所学的乐理知识进行教学;在多声部练习时,利用律学知识将学生的声部融合度与声部的实际平衡感增强,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立体感知能力;在节奏和节拍的练习时,让学生熟悉了二者的基本类型后,通过不同音乐片段分解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音乐节拍所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通过这些常见的教学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乐理学习所蕴含的趣味性。

(二)注重音高的准确性

音高的准确把握是视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音高的准确把握就是非常注重音高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音高的使用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有很大分别,音高的使用力度和一些音色成分有改变的音,都是遵循着一定的定律的。当不同的音和音之间形成一种跃进的关系时,可以将其视为绝对音高,而当带腔的一些音出现时,实际的音高也会呈现一种连续性的渐变过程,如:古琴、古筝、琵琶以及胡琴等乐器。因此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此类音高所具有的特点,即形成渐变方向向上、向下、向下后返回和向上后再返回的渐变方式。很多教师习惯使用钢琴进行伴唱,对于还没有相对音高感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必须充分重视一些特殊的内容,如:我国传统的五声性调式曲调的教学,不能通过钢琴来判定音高的准确性,应当考虑到刨除平均律的其他律制的音高和音准。

(三)利用首调唱名的灵活性

唱名法指的是一种音乐的读谱手段,符合人们表达自身情感和欣赏音乐本身的思想心理。首调唱名法对于调性调式,尤其针对民族调式的调性调式感,在实际的把握过程中,在某一调性调式内音级、音程、弦级数、功能等方面的说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所使用的都是固定唱名法,同时也适当地加添一些对于首调唱名法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比较简便而且体系特别清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思维,如通过首调感觉来听七和弦, 只需了解其中的一个类似和弦的结构即可。

(四)突出節奏训练的多样性

节奏训练在视唱练耳中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节奏训练的多样性,由浅入难,融会贯通,利用节奏训练方法可以多样性的优势,提高学生对节奏的兴趣,强调拍点与口读节奏相结合、相协调。利用学生的兴趣优势,所有节奏型均让学生实践参与,可以拍手、点桌子,教师拍出上半句,学生自编下半句等训练形式,还可以用听旋律记节奏、单人分手分强弱拍练习、双人二声部练习等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节奏的准确把握。再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特点,更好地促进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例如: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合唱指挥技巧,针对其中存在的音准和断句、发生与表现等具体的问题,可以运用与之相对的方法技巧进行有效地解决;还可以注重融入键盘和声的内容,培养学生内在和声的感觉和多声部的听唱能力;使用即兴伴奏的弹奏技法,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本身的分析与理解能力,甚至可以恰当地表现出自身的情感体会;还可以将其与舞蹈律动、民族曲调、形体表演等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的融合,结合音乐固有的属性,挑选一些比较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动作加添进行曲,从而有效地突出节奏训练的丰富多样性。

(五)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渐发达,很多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中已经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PPT课件、动画、图片、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将一些常见的教学内容如音色、音程、音阶、和弦、节奏、旋律、调式等内容,提前编制进入课件讲义之中以方便实际的教学。由于计算机可以播放很多种不同特色的打击乐器,而且播放文件资源在网络上下载非常方便,因此可以促使学生能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音乐艺术感知目的。尤其是现今的数字化音乐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如:利用相应的打谱软件或者键盘图、五线谱等各种记音符号等插入多媒体的课件之中,从而为实际的课堂教学增添丰富多样的色彩,避免纯理论讲解的空洞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总体氛围。

(六)利用课外专题讲座辅助教学

要想提高实际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质量,可以多增加一些课外的教学活动,如:举办一些大型的专题性的交流讲座,或者举办一些多声部的视唱比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定期召开大小规模的音乐会等,通过这些延伸到课外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相关学习资源,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和改变。例如:在一些讲座中所聘请的优秀讲员会针对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学生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适当的讲解,讲授一些具体的教学技巧以及学习的注意和事项,如:强调视唱的训练过程应该先从读音名和节奏开始,然后再加入装饰音后的读法、唱法等,会特别指出需要注意不同乐曲在不同发展时期所具备的演唱风格、演唱时应掌握的速度快慢等,甚至还有可能会提出关于在实际的艺术表演过程中肢体动作的表现要求等关于音乐诸多的细节方面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实行乐理与视唱练耳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极大地突破了原有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不但符合学生自身基本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有助于学生加强对音乐的学习和欣赏感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视唱练耳的教学训练方法,学生不但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渗透过程中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也有助于高校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三川.刍议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2]石硕.表演艺术专业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相结合的教学探索[J].艺海,2014,(06).

[3]张晓燕.声乐中的视唱中的声乐——2008“国际视唱练耳教学论坛暨中意视唱练耳艺术教学周”综述[J].人民音乐,2013,(02).

[4]廖洪立.浅谈普通高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渗透教学[J].艺术教育,2013,(09).

[5]祝晨光.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新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0).

[6]俞海静.普通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探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2).

作者:刘维艳

视唱练耳能力声乐表演艺术论文 篇3:

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作用和影响研究

摘要:音乐是一种不须文字表达的语言,它通过声音传达人类的情感和思想,使人產生大致相仿的感受。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学科,具有理论性与技术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包括视唱、练耳、乐理这三方面内容。视唱练耳是声乐技巧形成的基础,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声乐习惯和声乐技巧。本文将介绍视唱练耳与声乐技巧之间的关系、阐述视唱练耳的训练对声乐技巧的作用,探讨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教育;视唱练耳;声乐技巧;作用与影响

视唱练耳是音乐的一门基础学科,起源于欧洲的声乐教学,最初的雏形是圭多·阿雷蒂努斯(GuidoAretinus)为教会的唱诗班开设的歌唱训练。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视唱练耳主要是对音准、节奏等基础技能的训练,它对声乐技巧的基础训练有着较大的作用和影响。

一、视唱练耳与声乐习惯的关系

声乐是一门听觉方面的艺术,主要能够刺激人们的听觉感官,给人们以听觉上的享受,声乐又可以叫做演唱,声乐是运用声调、音准等来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通过优美的音符来来象征美好的事物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门将歌唱语言与嗓音结合起来的表演艺术,声乐要能够打动人心,就需要歌唱者掌握一定的技巧,运用自身的灵感去领悟声乐在发声方面的技巧,从而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地准确和生动。视唱练耳是培养声乐技巧的基础,在教学中主要包括音准的训练和节奏的训练这两部分的内容。

1.音准的训练

在教学或者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虽然演唱歌曲时水平较高,但对一些简单的视唱却一团糟糕。这种问题恰恰说明了视唱练耳的训练并没有能够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严重的音准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把视唱教习与声乐技巧相结合,学生就要从基本的发声开始练习,在唱歌时要自己去领会呼吸的节奏,要对呼吸的节奏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并在长期的练习中掌握技巧,在掌握呼吸的节奏时,才能更好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使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呈现效果,学生在进行视唱练耳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站姿和坐姿,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发音更加准确,使发音更加地流畅。正确的咬字吐字,使声音连贯、饱满,控制好音准。

2.声乐节奏的训练

学习声乐时,把握好节奏是进行演唱的核心环节,学生能够掌握好音乐的节奏,就能够将声乐技巧运用到实际的演唱中去。具体表现在对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的敏锐感觉和准确的再现能力上。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对节奏的掌握和学习是视唱练耳训练的核心,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聆听那些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然后再分析节奏感弱的音乐,时间长了,学生就能把握音乐节奏的规律。从打拍子上引导学生对乐曲的节奏进行把握,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速度感、节拍感以及正确的音值组合,因此,节奏训练的目的,不仅是在教学中通过对音值长短与节拍强弱的反复训练,更要结合视谱读节奏与听写节奏进行交替、交叉的训练。在视唱练耳课中,尽量有意识地引导和挖掘学生存在于其自身当中的内心节奏感,使学生能够达到正确、清晰地表现音乐节奏,从而使得节奏感得到良好的发展,达到准确地演唱乐曲的目的。

二、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作用与影响

1.视唱练耳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音调音感

假若处于没有标准音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会将其混淆。演唱者线性音乐思维较好而立体音感较弱。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演唱,找到歌曲节奏方面的规律,将不同的旋律按照节奏进行分解,然后领会不同的旋律配合在一起的美感,从立体化的音符中获得乐趣。在视唱练耳训练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辨别音色,提高自己的音准,还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音乐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可以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借助钢琴来演奏二声部和主旋律,然后配合学生自身演唱主旋律和二声部,不仅能使声音效果饱满和谐,而且也能使其多声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和影响,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伴奏部分的立体音效,锻炼学生在钢琴与旋律声部之间的协调控制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在听辨音程、调性等多方面的多声性思维能力。

2.视唱练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视唱练耳课程的基本职能是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完成“组织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训练其积极地听觉运用到创作与表演实践中去”的任务。音乐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包括节奏感、音高感、音乐结构分析和敏锐的听觉感受力等方面,音乐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视唱练耳教学的终极目标,视唱练耳课程承担着音乐教育中系统、严格的培养任务,在进行视唱训练时,要求精确、细致、严格,它是全面培养音乐能力的基础,是培养与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教学方式与有效手段。

三、结语

它是一门将歌唱语言与嗓音结合起来的表演艺术,声乐要能够打动人心,就需要歌唱者掌握一定的技巧,运用自身的灵感去领悟声乐在发声方面的技巧,从而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地准确和生动。视唱练耳是培养声乐技巧的基础,在教学中主要包括音准的训练和节奏的训练这两部分的内容。音乐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包括节奏感、音高感、音乐结构分析和敏锐的听觉感受力等方面,音乐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视唱练耳教学的终极目标,视唱练耳课程承担着音乐教育中系统、严格的培养任务。

参考文献

[l]杨阳.浅谈视唱练耳训练中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7月[J].音乐天地,2010(09).

[2]刘畅.视唱练耳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7月[J].咸宁学院学报,2012(01).

[3]刘斌.视唱练耳学科的传入及其在上海音乐学院(1996 年前)的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8 (05).

[4]朱晶.浅谈高师视唱练耳中的节奏训练[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东北师范大学.2008 (04).

[5]郭鑫.论高师视唱练耳学科的综合性[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05).

[6]苏侨.视唱练耳教学中多生思维的训练与运用[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05).

作者:李芹

上一篇: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媒介融合视域下大众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