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教育专业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分析视唱练耳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论述针对教学不够得法、情感体验缺失的教学困惑,采取听曲模仿、跟唱接龙、视觉震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歌舞配合、曲目播放、分组竞技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并注重“理情结合”,切实优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视唱练耳教学教育专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视唱练耳教学教育专业论文 篇1: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策略漫谈

[摘           要]  视唱练耳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生视唱练耳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音乐素养。结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实际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开辟视唱练耳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教育;视唱练耳教学

儿童时期是孩子人生智力发展的初期,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幼儿园幼儿的整体素养,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音乐素养作为综合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学生这一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开展幼儿教育有重要的影响。视唱练耳作为学前教育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在中职学前教育中,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应该怎样开展视唱练耳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以下几点展开探索。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有正确的观念,紧随现代教育的步伐,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才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身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只有端正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更好的学生,继而让学前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成长。

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之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也没有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不良的状态。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过分关注教学的内容,忽视与学生的交流,导致授课的时候只是一厢情愿地引导,并没有发挥教学实际效果。为了转变这情况,教师有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法,丰富教学的理念,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教学中脱离出来。通过转变学生的主體地位,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等,丰富视唱练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状态,继而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二、融入游戏引导教学

音乐游戏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其中音乐是灵魂。在音乐的引导中,学生开始产生好奇与联想,进而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帮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让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热闹。当学生参与之后,想要不提升视唱练耳教学的积极性都难。

首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从原本沉闷的教学氛围中走出来,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都一样,在学习的时候,都喜欢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在竞争意识的引导下,不断完善自己,继而在活动中更好地提升自己。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

中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如果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机会接触到视唱练耳的学习,在学习这一专业知识的时候会感觉到枯燥。在训练过程中,主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用声音和形体结合的模式,自编了一段游戏引导操。do即多多多,re来来来,mi猫咪老师可加上动作,fa拉拉自己头发,so缩自己身体。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指令,做出动作。在动作和指令结合引导的模式中,学生的好奇心和联想能力得到激发,学生也开始学会识别五线谱中的音阶,享受音乐的快乐。

其次,唱—停游戏和轮换游戏,这里的唱指发出声

音唱,停指的是在心里默默地唱,教师为了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由集体来做出声或默唱轮换练习,此时当学生在默唱时内心的听觉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旋律在心中正常进行。而轮换就是轮换接唱游戏,形式可以多样,有个人与个人、集体与集体、个人与集体轮换。它是在旋律进行过程中不断转换主唱角色,其形式可以由教师灵活掌握。

三、分层分组引导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关键。由于每一名学生的水平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分层教学引导。因为,同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会认为非常难,有的学生则认为非常简单。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单一模式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很难更好地融入教学当中,树立自己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学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分层分组引导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解音程的时候,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活动中,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音程有关的知识。

首先,笔者先将班级中的学生在内部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但是这个分层是隐形的、活动性的分层。然后,将学生分层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并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对优等生,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知识,掌握好音程的特点、音数、度数等;对中等生,笔者鼓励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掌握知识;对学困生,笔者结合讲授模式,让学生从基础掌握,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的内涵。通过科学地引导,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享受被关注的感觉,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再如,在音阶引导阶段,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几个学生一起拉线当作五线谱,并邀请其他学生一同参与,组成不同的音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五线谱和音阶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调整自己的位置,从而加深学生对音和音高的记忆。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原本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够融入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奥妙。

四、借助网络化模式引导教学

社会在发展,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的发展模式,也在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学生仍旧处于黑板加粉笔的环境中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调动,教学的效率也很难提升。为了转变教学的现状,在现代视唱练耳教学引导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模式,融入多种多样的信息化内容,让学生可以在现代化工具的吸引下,燃起学习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当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之后,想不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都难。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引导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儿歌《两只小象》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小象在河边玩耍的视频让学生带着视频里的疑问来学习这首歌曲,给学生自由组合发挥想象,很快各组就学会了并且还能用不相同的动作表现出来。再如,在学习《孤独的牧羊人》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电影片段渗透,然后让学生用期待的心情去体会歌词中呈现出来的小羊、牧羊人,牧羊人在歌唱,行人、客人都在静静听他歌唱,还有小姑娘也在和牧人一起歌唱等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引入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激发,他们就会带着期待的心情参与到学习当中。

再如,教师可以将视唱练耳教学的重难点和基础点录制成微课,放在班级的公共平台中供学生下载。当学生学习出现困惑时,可以结合自己学习的章节,选择合适的微课自主学习知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在遇到疑问的时候,及时在网络上和教师沟通。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当学生发现自己有所得的时候,学习状态就会发生转变,教学的效果也会随着学生心态的转变而有所转变。

总而言之,在中职学前教育视唱练耳教学引导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研究,结合学生职业发展情况,不断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可以让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视唱练耳知识的重要性。一板一眼的讲课是必要的,而“灵活多样、软硬兼施、花样翻新”的教学策略会更有效。经验从实践中来,教师要重视和有意识地总结和积累,使其完善和系统化,让好的成功的做法经过反复实践和提炼推进教学的进展。通过科学引导,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潜能,进而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新探[J].未来英才,2017(22).

[2]廖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堂教学的有效探究[J].大众文艺,2017(9).

[3]杨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意见[J].音乐时空,2016(9):185-186.

编辑 张 慧

作者:邬斌娜

视唱练耳教学教育专业论文 篇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策略

【摘 要】本文分析视唱练耳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论述针对教学不够得法、情感体验缺失的教学困惑,采取听曲模仿、跟唱接龙、视觉震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歌舞配合、曲目播放、分组竞技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并注重“理情结合”,切实优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

【关键词】学前教育 视唱练耳 教学策略

声乐科目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科目,也是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必备技能的重要科目,其中的视唱练耳教学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做好视唱练耳学习,才能具备基础的音乐素养,从而为未来的学前教育教学做好准备。视唱练耳教学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视唱练耳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视唱”简单说就是看着乐谱就唱歌,这是音乐专业人员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无论是抽象的五线谱还是简单的简谱,教师都能看谱哼唱,这也是对学习者能力的测试与考验。“练耳”简单说就是锻炼耳朵,培养学习者的听觉能力,需要声乐学习者听到声音时,可以高效、精准地判断、辨别旋律、节奏、音色、音调等。视唱练耳能力是声乐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学习者只有掌握了这一基本技能才能具备最基本的声乐学习素养,才能增强其音乐的感知、感受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当学生认识到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才能主动参与学习,自觉培养自身的视唱练耳能力,以此来夯实学生自身的音乐基本功,为深层次的声乐学习打好基础。

中职教育中的声乐学科主要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学前教育的职业型幼师,具备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素质,掌握幼儿心理,能够针对性地教育幼儿、培养学生。众所周知,学前教育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年龄一般 2-6 周岁,由于年龄较小、兒童思想发育程度有限、认知能力也相对落后,实际的学前教育必须采用娱乐式教学模式,通过借助游戏、音乐等形式来辅助教育,以便学前儿童接受,这就使得声乐学科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一门学科,培养幼师掌握基本的音乐素养,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游刃有余,才能带着兴趣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二、中职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不够得法,学习热情淡化。中职学校学生生源多数来自于中考落榜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群体通常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动力较弱,缺少积极的学习热情,面对这部分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实际的中职声乐教学就必须采取特殊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努力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而非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然而,现实的中职声乐教学中,通常缺少有效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和培养,特别是一些缺少音乐天赋的学生,对视唱练耳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实际的声乐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兴趣淡化,甚至无心配合教师,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课堂教学困难。这就是教学不得法的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不到培养,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情感体验缺失,盲目传授知识。中职教育属于职业性教育,不同于普通中等教育的是教师需要面向特殊的学习群体,面对这部分学习者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从中职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情感世界、思想认知等方面出发,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特别是视唱练耳这种看似十分枯燥的课程,教师需要从情感、思想的角度来引导学生,通过挑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波动其内心心弦来培养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然而,当前的中职声乐教学却缺少情感体验,教师多数盲目地传输知识,机械地讲解理论,使得视唱练耳课堂十分枯燥、单调,学生不乐于接受知识,不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从而出现厌学甚至弃学情绪。

三、中职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兴趣,培养热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视唱练耳教学的理想目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具备了积极的兴趣便能产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视唱练耳学习中去,对此需要教师强化兴趣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热情。兴趣式引导教学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多元化地变换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学习。

一是听曲模仿,跟唱接龙。视唱练耳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曲目的感知能力、模仿能力,能够跟随曲目的节奏、旋律等来积极模仿、跟唱,以此来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可以采用跟唱接龙的游戏,通过跟唱接龙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够自觉地跟着旋律、曲调来模仿、接龙演唱,客观上调动学生视唱练耳的积极性。

例如:《蜗牛与黄鹂鸟》这一曲目是幼儿教育中常见的童谣,教师可以先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播放此曲目,让学生初步熟悉其中的旋律,播放几遍以后,则要引导学生接龙开唱,教师为学生先开一个头:“阿门阿前一颗葡萄树——”接着学生逐个跟唱,这种跟唱接龙游戏不仅活跃了音乐课堂,还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视唱能力,学生的听觉神经也得到了有效锻炼,而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是视觉震撼,调动热情。视唱练耳课堂除了通过对音乐旋律的感受来开展,也可借助视觉图画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形象、清晰的画面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茉莉花》这一曲目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为学生播放歌曲《茉莉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清晰的画面,耳听优美的旋律,不自觉地进入状态,被多彩的画面、优美的旋律所感染、打动,从而产生对曲目的学习热情,主动去模仿、感受一首曲目。

(二)多元教学,针对引导。要一改过于传统化、模式化、单调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丰富教学模式,开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并主动学习。

一是歌舞配合,高效引导。传统的视唱练耳多采用单一的枯燥训练模式,这种方法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沉闷不堪,对此教师不妨采用歌舞配合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将舞蹈融入视唱练耳教学中,让学生一边唱一边跳,在歌舞结合中不知不觉地训练学生的视唱练耳。

例如:在学习《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不妨根据曲目的旋律特点、曲调的高低等来编排舞蹈,让学生一边学习唱歌一边做出舞蹈动作,这样就打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学生也就能感受到学唱歌的乐趣,解除课堂的苦闷与沉闷,从而转变心态,重新振作精神,饶有兴致地配合视唱练耳教学。

二是曲目播放,知识探求。声乐教学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要夯实学生的音乐乐理知识,也就是学生每听一首曲目,都能理出其中的音乐乐理知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视唱练耳教学的目标。对此教师则要注意甄选曲目,为学生播放,利用曲目来充分锻炼、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旋律清晰、结构感明显、曲调特色较为鲜明的曲目,例如《粉刷匠》《小蜜蜂》《小鸡小鸭》等,教师一边播放,一边询问学生每个曲目的旋律、节拍、背景等,学生经过反复地聆听、跟唱能逐步地理解并掌握各个曲目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

三是分组教学,小组竞赛。声乐学科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改进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也就是科学分组,几个学生一组,开展小组间的比赛、竞争和拼搏,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学生按照要求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并对比各个小组的比赛结果,在强烈的竞争意识的引导下,各小组学生都能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地努力学习。

(三)理性传授与情感引导结合。声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引导,一方面能够积极主动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理解与认知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对视唱练耳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健康的情绪投入到声乐学习中。

例如: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特殊节日如六一儿童节、父亲节、母親节等,向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其编排曲目,在这些特殊的时刻,中职学生往往能够更好地进入状态,带着兴奋和热情投入到音乐曲目的编排中,也就间接地锻炼了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

中职声乐视唱练耳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项目,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能力来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此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视唱练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思遥.关于中职乐理、视唱练耳的教学实践初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

[2]王丹丹.中职音乐教学策略例谈[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7(5)

(责编 罗汝君)

作者:黄坤忠

视唱练耳教学教育专业论文 篇3: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

作者简介:贺叶(1981.1-),女,汉族,乐山人,学前教育专业部副部长,中学一级,大学本科,成都市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摘要:视唱练耳课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在音乐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台阶和基础,视唱练耳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和修养。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特点及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模式及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从中开辟出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现状;积极性;听觉惰性;灌输式;唱名法

视唱练耳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技术理论课,它将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审美、基本技术技能和视唱练耳教学能力融为一体,是一门示范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均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重点是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的基础,同时也提供平台来发展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学生们通过学习该课程最终能准确的理解音乐、记忆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

一、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现状

近年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面临一些困惑。首先,招收的学生都是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比较差的,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教学大多采用班级授课制且分班并不是按照学生程度来分,这样给视唱练耳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次,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老化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在课堂教学中只借用钢琴、黑板。一堂课下来除了听琴声,就是随琴唱,延续旧的套路,学习内容传统、不够新颖。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视唱练耳是一门基本的音乐素质训练课程,它的涵盖内容广,要提高对音高和节奏的把握能力,必须是要通过一定课时的训练,这对于学生良好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视唱练耳课程在教学上出现了一些不足。

(一)课程设置安排不科学。现有的视唱练耳课程,都是和乐理课一起的,而且为了给其他课程让路就把两次视唱练耳课安排得很近,往往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要学习新的内容了。

(二)学生积极性不高。视唱练耳的学习,是要求学生不断推敲、练习、琢磨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模仿中反复练习,给学生以基本的感受,使学生具有音乐听觉直观性和机械性强的特点。这种被动性让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枯燥无味,导致他们的积极性不高。

(三)灌输式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采用灌输式教育。教学的过程和目的在于如何将知识灌输到学生,对于学生到底掌握到多少或是消化多少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学生则在实际视唱中往往并不重视速度、力度记号及表情术语等演奏方面的要求,而是注意节拍、节奏、音准等基本要素,就忽略了对音乐情感的表现。

(四)唱名法的确立。练耳教学中,到底选用什么唱名法进行教学成了一个问题。虽然国内外在视唱练耳实践中会采用很多唱名法,但在我国音乐教学中使用最广泛、最多的是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而二者哪一种更好,则是教学中长期以来的一个争论。

三、提高视唱练耳教学水平的途径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视唱练耳课是一门需要书面练习并且用脑去记忆的课程,就要求更合理地安排上课时间和周期。节奏、音高的记忆特点是趋于感性的,是要时间去感知、对比和练习。所以课程时间安排应该每周至少两、三次,且时间间隔,这才能够利于学生连续、循环的记忆。

(二)培养学生兴趣,寓教于乐。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保持生动有趣,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够各抒己见,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引导学生主动的去理解音乐的各要素。提高学生的兴趣,也避免听觉惰性的产生。

(三)更新教育观念,采用交流式的教育方法,避免只重视音准的练习。交流式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互动交流。其教育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老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也不仅仅是学生自我潜力开发。而是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各个方面来训练学生,不能只注重某些环节,音准的练习固然重要,节奏的练习也不能轻视。有人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可见音准和节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非常重要。老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去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音高、强弱、节奏节拍等音素。同时让学生注意乐曲中的表情记号、音乐术语与句法的运用,能够富有感情的演唱。使用正确的发声方式,在视唱过程中学会运用内心的听觉来调整、检查自己的音准和节奏。

(四)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并用。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并无哪一种唱名体系更为科学之分,只有能否科学掌握运用之别。任何一种唱名法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音乐作品在音的组织中‘调高’纵向关系,‘音高’(旋律线)的横向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调性特征”。[1]为此,视唱练耳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专业不同以及视唱练耳程度的差别,将两种唱名法并用,以此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使学生对于首调和固定唱名法都能科学的掌握,就这样的基础上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唱名法并加以熟练运用,以此达到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需要一种适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应该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依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运用各异的训练方法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重要的音乐基本技能。其次积极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视唱练耳的学习是需要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琢磨和练习,不能操之过急,积极提高自己学习和联系的主动性。由于,视唱练耳课是很基础、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要把课程上好、学好,就需要老师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共同配合。

(作者单位:成都市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廖洪立.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J].科教文汇,2009.(18)

作者:贺叶 

上一篇:国外语文作文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