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职数学教育

2024-05-10

加强中职数学教育(精选十篇)

加强中职数学教育 篇1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确定这一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育教学, 一方面, 需进一步提高数学素质;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学校专业课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及方法, 使其具有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与基础, 就要求其课程应以市场为导向, 考虑专业的需求, 了解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 熟悉它们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 与专业相结合地调整其教学内容, 补充专业教学中的数学知识, 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淡化学科体系, 突出职业需求能力的培养。

1 中职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研究是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化和数量化, 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 它能训练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判断、观察、想象、记忆等能力, 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数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1.1.1 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人才的要求也更加高素质。除了学好理论知识外, 还必须学以致用。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它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因此,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是中职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1.1.2 当代与未来的发展倚重数学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应用数学与数学应用有了巨大的发展, 使得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一个学科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计算机的发明及不断的更新, 一方面有赖于数学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的广泛应用。

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是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 也将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 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 如何应用数学也是中职数学老师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1.2 数学教育与创业教育

1.2.1 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开展创业教育, 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增强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让学生拥有独立创业、自主职业的能力, 是培养综合素质高且具有开创性个性人才的教育。创业教育, 是我国科教兴国的需要;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当前社会就压压力巨大的需要。

1.2.2 数学教育对创业教育的影响

作为专业定向教育的中职学校, 隐含着创业教育的诸多因素, 为了实行和推广创业教育, 需要将创业教育与其它课程进行融合。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数学, 理论和实践都包含丰富知识与思维技巧, 对实行创业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数学, 蕴含丰富的创业元素, 因此, 中职数学老师应将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年级、专业以及就业目标相结合, 将创业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分解成若干层次, 设定成可具体实行的教学目标。

2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课堂质量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中职招生竞争日益激烈, 基本属于“无淘汰招生”, 要求的降低, 也就造成了招生生源质量不断下降而学生的数学基础程度也相应下降。而在读中职学生学习数学时常学习态度不端正, 不重视数学学习, 大部分学生数学课上不认真听讲, 甚至不听讲;数学基础参差普遍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畏惧感强, 对数学失去信心, 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遵守课堂纪律, 不喜欢上数学课。中职数学教学质量不容乐观, 作为中职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1 增强责任感, 实施分层教育

中职教师首先要调整心态, 正确对待学生, 可以从各方面关心学生, 正视学生, 让他们重拾信心。并针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分层次提高, 在小的进步中给予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听懂一次课, 掌握一种计算方法, 解决一道数学难题的鼓舞都会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 这些情绪又会鼓舞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 增强自信。

2.2 加强联系, 凸显数学应用

数学的学习旨在应用,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 中职教师应加强数学与专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拉近数学与专业学科之间的距离, 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专业学科里的实际应用问题。有效地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专业问题的解决能力即应用能力。通过相关联的阐述,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 运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可以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元素巧妙地编排在一起, 展示如何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展示丰富的感性材料, 使教学内容更加地形象化, 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得到刺激, 激发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4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成功的教育, 不是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教授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 中职的学生数学基础都相对较差, 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可以选择精品例题, 通过分析向学生展示思维过程, 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讲解, 让学生理解, 而非片面追求解法而忽略理解, 只有理解了, 才能举一反三, 才是真正的学习。不断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系统地归纳总结, 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 养成自学习惯, 培养自学能力, 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性, 使其内化。

3 教学策略建议

3.1 加强数学基础训练

(1) 由易而难。例如在“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这堂课上, 可以先从具体数字入手再过渡到字母的证明, 而后进行有关不等式的证明。

(2) “教”“练”结合。中职学生上课相对注意力不易集中, 且反应较慢。所以, 在教课时, “教”“练”结合, 教中有练, 练中有教让学生动脑、动手, 做到学有所用, 循序渐进。利用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 让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 并针对联系进行点评, 可以让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3) 培优补差。因为中职学生的层次不同, 基础差别大, 水平悬殊大, 所以, 对后进生进行必要的补课。老师的重视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 可采取个别补或集体补的方式。

(4) 重视理论与应用。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应始终坚持注重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过程, 让学生全面且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应用。

3.2 学生自学能力的重点培养

3.2.1 训练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逐渐养成看书的习惯。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 是培养其自学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对重点章节的内容要深读、精读, 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并在课堂上归纳总结, 力求让学生清晰知识点的衔接, 因果关系以及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3.2.2 培养系统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只有将获得的知识系统条理化, 才能促进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巩固和应用。中职数学老师可以在学完每个单元时, 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每一章节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概况、归纳通过整理让学生讲所学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3.2.3 培养创造性运用知识能力

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有目的的训练练是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不断增强其能力的关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应以练为主, 按懂、会、熟、巧顺序分不同阶段有计划训练。

综上, 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不但要注意知识的传授, 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中职数学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摆正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位置, 充分调动中职师生的积极性, 合理创新, 中职素质教育一定会取得积极的进步。

摘要:数学教育作为教学的基础课程, 其重要性及广泛的应用性不言而喻。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具有其特有的职教特色, 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数学教育它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并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提出加强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1]马岩.如何加强中职数学教育[J].实践与探索, 2011.

[2]吴玉平.浅谈如何加强中职数学教育[J].大观周刊, 2012.

[3]曹才翰.数学教育概念[M].江苏出版社, 2002.

[4]庄春伟.加强中职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成功 (教育) , 2011.

加强中职数学教育 篇2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在各地已经遍地开花,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职学校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德育教育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整体的和睹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杜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流意识的自我觉醒。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德育除了具有和其他备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职业学校还承担起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增进心理能力的义务,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刨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力量。

二、中职学校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实施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学校是否重视德育教育,是否以学生的进步为已任。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这个认识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还有教师和领导的认识,只有两方面都到位了,才能真正搞好德育教育,实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次,是学校主动增加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有些学校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知识不能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老师要言传身教。把教做事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以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收到良好地效果。

第三,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职业学校开设像高等院校一样多的正式德育教育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第四,加强对人文社团的扶持。比如,文学社、诗社、书法协会、公关协会等。对这些人文社团的扶持,一是给经费。二是关心社团组织者的成长。三是帮助和鼓励他们搞一些大型活动。

三、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坚强保证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需要,中职教师更应快速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抓好教师业务水平,采取全方位的培养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与人性化教育的思想。

一是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课题结题报告的准备工作。对以往学期所开展的班主任培训与实务比赛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班主任论坛、案例分析、优质主题班团课教案组织教师进行筛选与汇编。排定计划,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研讨,在学期期末形成课题的初步框架。

二是抓好教师参与学生个案研究的培训与实施工作。学生处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逐步推开教师联系制度,开展一对一帮教结对活动,从而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实务中。

三是增强班主任助理的培训工作。适当调整各班班主任助理,明确与细化班主任助理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时间,及时协调与沟通班主任与班主任助理的工作,使之在班级管理中能形成最大合力。由专人落实班主任助理的培训与考核,注重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个体自学与集中交流的结合。

四、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德育活动必须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现实情况出发,我们应该率先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使我们能够满怀信心地去发现和珍惜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步培育起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通过活动“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第一,注重学生自我推荐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职校的学生离校后直接面对的就是就业,如何让他们在学校里就学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与推荐,自信地步入社会,成为职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支撑点。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优势,在人际交往、谋职技巧、社会调查等方面加以辅导。

第二,以开展社团建设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优势能力的发挥。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能力、交流的沃土。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的团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契机。加大对文学社的指导和工作条件创设的力度。使文学社既成为学校的氛围营造者,又成为文学社成员交流思想、培植能力、发挥特长的团体。指导教师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2至3次学习、交流沙龙和校外采风等活动,同时确定运行机制和相关章程,使文学社有机地运转,服务学校,服务学生。职教校园的氛围应体现自身特色,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筹划与布置,使校园的墙、黑板、草坪都成为我们体现职教特色和提升学生专业思想的载体。

第三,优化学生会的工作职能,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进一步理顺团委、学生会组织机构,明确两者的工作内容与分工,让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使这两个学生团体运作模式从教师组织开展,逐步过渡到教师指导,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形成学生管理学生的校园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通过定期地组织学生干部学习管理方法,开展热点问题的讨论,到本市内的相关学校对口交流,邀请来访等形式,拓宽学生干部的交流面,使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形成和谐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发挥学生团体的优势,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筹划和宣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J]。2006。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加强中职数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 篇3

那么,如何加强中职数学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呢·笔者浅谈几点体会。

一、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观察、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恰当地设置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引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時,首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个大富翁和一个年轻人订立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年轻人每天需给富翁10万元,而富翁第一天需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2分钱,第三天4分钱……以后每天富翁付给年轻人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请问这合同对谁有利·

这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他们很急切地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效果就像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那样吸引着学生。

二、适时补充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内容

学习函数时,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以补充讲解一些与电工基础相关的解电工电路的问题和习题;在给学生讲数列内容时,可适当补充一些诸如存贷款、分期付款、增长率等方面的练习题。当然,也可以利用教材中已有的问题或者教材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问题进行改编或变通,这也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主题和出发点。

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在Y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给定两点A、B,试在X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求点C,使∠ACB取得最大值,这样的可以改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为:新学期排座位时,每位同学都想坐在教室里的最佳位置。若黑板的高为1.2米,底边离地面的距离为1.5米,学生坐在椅子上时,眼睛离地面的高度是1.2米,那么学生坐在什么位置看黑板最清楚·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既新鲜又具有实用性和启发性。

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专题讲座

比如可开展“巧用二次函数知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常见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三角函数在解决电工问题方面的应用”“等比数列知识应用举例”“统计知识应用”等专题讲座。可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数学模型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寻找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四、持续强化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重视数学在生产生活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教育学生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数学问题,树立“数学有用,要用数学”的观念。重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内和课外互为补充,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产品销售、纳税、养老保险、增长率、分期付款等。更应做到的是,相关专业中的能用数学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提出归纳,牢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五、应用题的教学要授之以渔

一般来说,应用题具有信息量大、开放性强、背景新颖、贴近生活等特点,这就使得应用题的解法几乎题题各异,很难有现成的模式套用。教师教学时要重过程轻结果,敢于把自己整个问题的数学化过程暴露出来,这样通过师生的双向交流,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从而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其次,要引导学生归结弄清题意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列表分析法、画图分析法等。最后,设法让学生切实掌握数学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熟悉常规的数学模型。

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实际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把握模糊的问题提炼成比较明确的数学问题,需要选择解题策略,需要师生进一步修改问题的求解模型和算法。这一过程对学生而言,正是考察和锻炼他们的耐心、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缜密思考问题的过程。经历这样的过程对学生十分重要,他们从中可获得多方面的收获。学习和掌握数学思维方式;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和专业及学科过程中的应用;并能看到自我价值,树立自信。

七、增强教师自身素质

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应用意识。教师只有自己有了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才能在平时教学中刻意营造数学应用意识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此外,教师编拟应用题总是希望从新背景中产生问题,但这些问题又需要与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问题有联系,如果应用题把资料出处、问题背景写得过细,会给学生造成阅读上的困难,若太简单,又易产生歧义,因此在编构应用题时文字上要多下功夫,这些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加强中职数学教育 篇4

一、养成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受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素质等的影响,不少中职生在中小学阶段因没能较好地接受扎实的文化学习和基本思想道德教育,从而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貌等习惯。突出问题如下:

1. 在生活习惯上,很多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习惯,一部分新生不能保证每天早晨洗面刷牙,绝大部分学生不想或者不会铺装叠被子、扫地,大部分学生不想穿校服、运动鞋,少部分学生的发型不符规定,一半学生不想戴校卡,少部分学生有抽烟喝酒、赌博的陋习,而且屡教不改,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观念、劳动观念、勤俭节约意识,表现为扫地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洗衣服时水龙头可以开很长时间或者不关,离教室、宿舍不关门窗、水电等。

2. 在学习习惯上,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迟到、旷课、早退、睡懒觉、玩手机、看小说等不好的学习习惯常常可见,原因可能是大部分的中职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中职学校并不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够。

3. 在文明礼貌习惯上,存在很多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随地乱吐痰、乱丢垃圾及就餐不排队的问题,一些学生还存在顶撞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问题,甚至说脏话、举止不文明等。

4.“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比较突出,法制观念、社会公德意识差,抵抗诱惑的能力差,一部分学生干什么事只想自己,自我意识强,不考虑别人,甚至沉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加强养成教育,唱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之歌

要使孩子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必须加强养成教育。

1. 从新生抓起,从小事抓起,从身边抓起。

大部分新生刚入校,有很多不良习惯,如刚入校不重视不狠抓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势必会增加以后的德育工作难度,势必会影响教学等其他工作的开展,因此每天在到校、到课、仪表、课堂、行为礼貌、卫生等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是必需的,如,要尊重别人,必须使用礼貌用语,不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要认真值日;宿舍里,衣物摆放整齐,地面整洁干净;餐厅内,学生就餐有序,不拥挤和浪费。学校和老师要及时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如班级一天一次评比,一周一次小结,一月一次汇总,学校期末表彰“优秀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使中职生在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要有明确的要求、规范、制度。

(1)学校可根据本校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如要整理好内务、搞好值日工作、按时上课积极出操、文明礼貌、勤俭节约、遵守社会公德、爱护校园环境等。

(2)要矫正、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必须靠制度、靠规范。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规章制度来强化管理,如《学生手册》、《学生下厂实习规章制度》、《教师实习指导规范》、《教师岗位制度细则》。

3. 以身作则。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起表率作用,严格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即要求学生不能迟到,老师首先要做到不迟到,要求学生着装礼仪要得体,老师首先不能穿的不得体,要求学生注意文明礼貌,老师首先不能不文明礼貌等。同时设立教师行为习惯意见箱,让全校师生提建议改变教师的行为习惯,每年让全校师生参与学校评选“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这样不仅会激励教师,而且会感染学生。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家庭总是吵闹不休,有的家庭总是麻将声不断,有的家庭总是烟雾缭绕,势必会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要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自己首先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

(3)学校在“养成教育”活动中要积极发挥作用,家长应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 持之以恒,重在到位。

学校开展德育教育,不能纸上谈兵或者搞形式主义,加上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须到位、持之以恒,该如何做呢?

(1)讲到位。“讲到位”就是针对学生思想的具体实际,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给学生讲清楚应该怎样做,不能做什么。

利用早操时间经常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经常讲、经常抓,学生才有可能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发现问题随时讲。大多数学生对自身的一些不良现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随时发现随时教育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严重问题专题讲。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为了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学校要专门召开大会专题讲。如学生打架闹事,得知后及时召开大会进行强调和严肃处理,因问题具体,要讲到位,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2)训练到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要让学生在参与具体实践活动中,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和管理。学校要坚持把学生行为的习惯训练渗透在学校的每一项活动之中,把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作为训练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比如每天早上值周学生、值周老师要站在教学楼大门口检查学生是否戴校卡、是否穿校服等;课间操做到队列整齐、动作规范。对这些活动的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综上所述,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根基,是德育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和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加强中职生养成教育,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抓,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潘满库.养成教育要抓好几个环节.中国教育报, 2008-11-27 (9) .

[2]彭湘雯.高职高专学生行为习惯的心理分析及养成教育探讨.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08 (7) .

在中职德育课中加强自立教育 篇5

未成年时期的自立,主要是指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即我们常说的自理,同时为将来真正自立奠定思想基础,孕育内在动力,储备行为能力。中职生进入中职校园时基本都是未成年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愿学习、不爱劳动,甚至上学期间花钱大手大脚、走出社会后仍然“啃老”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自立意识,始终觉得有父母做依靠,没有后顾之忧。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强调要“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我国现行的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对自立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让初高中德育课程把自立作为德育目标来对待。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中等职业教育,理应与公民道德建设相对接,与义务教育相衔接,与普通高中教育相对应,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着力加强中职生的自立教育。

加强中职生自立教育的主渠道是德育课教学。尽管现行的中职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中,没有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那样,明确将自立作为德育的目标,通篇也没有提及自立一词,然而,中职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还是要密切联系相关知识点,加强自立教育。

一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自立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谋职业、自食其力,在当今社会要做到自立就必须依托一定的职业来实现。因此,要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就业观和确立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等知识点教学中强化自立教育,引导中职生以自立为基本导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助推中职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二是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首先,联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自立教育。自立的核心是经济自立,然而现行的教科书恰恰缺乏这一思想,要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谁消费、靠什么消费、消费什么、消费多少、怎样消费等一列问题,认识到消费观的最基本理念是靠自己劳动所得来消费。其次,联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加强自立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是自立的根本途径,是获得收入的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立教育和劳动观念教育是高度重合、密不可分的。再其次,在参与经济生活知识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具备相应的素质,才能成为适应一定生产力的合格劳动者,才有可能自立。最后,在建设和谐社会知识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起码要做到自立。三是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要自始至终贯穿自立教育。自立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是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正确的人生观必然是具有自立导向的人生观。“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坚持从实际出发,走好人生路”,这条路最起码是一条自立之路;提出了“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态度首先是乐于自立的态度;提出了“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这一能力最基本的是自立能力。

四是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自致性而非先赋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重要标志,每一代都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孝敬父母、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自立不是完全独立,更不是孤立,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自立更具守信、负责、他人中心、集体主义等人际责任和合作、开放、亲密、共享等人际道德因素。因此,可以在职业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正处理民事关系教学等知识点中渗透自立教育。

五是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自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因此,“心理健康”教学能促进自立教育。在“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中设置了五方面内容,每一方面内容都可与自立教育协同推进。比如,自我是自立的前提和基础,寻找自我、发展自我是个体自立的第一步,在悦纳自我教学中开展自立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要学会感恩,一个具有劳动能力但不愿自立的成年人,就算每天把感恩挂在嘴上,其感恩还是没有多大意义。

加强中职学生性健康教育 篇6

一、性生理、性生理教育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生理机能,是性科学知识的基本内容,是中职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起点。学生要了解男女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并掌握有关的保健知识,如女生要知道月经的知识及经期的保健;男生要了解遗精、手淫现象及相关卫生知识等。伴随着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男女学生在性心理上也会产生特殊的体验和感受,而学生心理的发育往往滞后于生理发育,如果不进行心理调整适应,就有可能产生种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性心理健康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直接影响身体健康。教师要以科学的知识解释性的困惑,分析性心理障碍产生的表现和原因,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防止性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性伦理、性道德教育

性伦理、性道德教育是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对中职学生在两性方面进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教育。我们倡导的性伦理观,与封建主义的性禁忌不同,也与资本主义的性自由有异。它把爱情作为性结合的基础,排除经济等派生因素对性关系的干扰。它是社会感、责任感、尊重感、道义感与幸福感的综合体,把情感、理智与性爱结合起来,提高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异性在相互的交往中获得充分的享受,获得充分的爱。这样的性伦理观使人变得崇高、积极、振奋,而不是卑微、自私、猥琐。 在少女人生观开始形成的青春期,给她们灌输这样的性伦理观念,有助于她们分清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建立起道德感和羞耻感。掌握了性伦理观念,她们就有了与异性交往的行为准则,自尊自爱,端庄大方。而对着来自体内的青春的骚动,她们能够用理智管理自己。而对着来自社会的性刺激、性骚扰,她们能够洁身自爱,不随波逐流,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

受不良性道德观念的影响,人们的性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职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已成不争的事实。为避免青春躁动期的学生误入歧途,教师要对学生及时开展以倡导性纯洁为核心、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性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在性领域建立起健康人格,以健康的性意识促进自我约束力的提高,以负责任的态度克制生理和情感冲动。引导学生把握与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友谊与恋爱。教育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克制生理和情感冲动,让学生明白:人类源于生物而高于生物,人有发达的大脑,人类的活动受到人格、人性以及社会公德等制约。坚持用科学的性知识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性知识来抵制黄色书籍、色情影视,抗拒诱惑。

三、生殖与避孕知识、性自我保护教育

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殖与避孕知识的教育,让他们明白性行为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懂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知道如何采取措施去预防这些危害。并且对学生进行相关法律的教育,让他们懂得两性关系上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帮助他们锻炼意志、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他们旺盛精力引导到有助于智力开发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方面来。使他们了解在两性关系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这对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防止性犯罪的发生起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青年群体是艾滋病等性病最大的受害者。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全民卫生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最有效手段。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中职学生进行有关艾滋病等性病知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学会正确对待和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还要让学生对我国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中职学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思考 篇7

1 中职学校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1 抄袭作业

在学校制订的教学计划中, 已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或涉猎课外知识。但现在有部分学生把这些时间用来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等, 到要交作业时, 借他人作业花10~20分钟完全抄袭过来就算完事。

1.2 作弊行为

尽管学校制订了严格的监考制度, 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 而且对监考教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要求, 但学生的作弊方式无奇不有, 作弊行为也是防不胜防。

1.3“枪手”替考

“枪手”这个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国的一些校园里开始流行。凡是考试, 都可以请“枪手”, 冒名顶替进考场。小到补考、测验, 大到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 这样的做法既让学习头痛的学生通过了考试, 又让成绩好的学生赚了额外的生活费, 看似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因而, 这种方式越来越广泛地在学校“蔓延”开来。

1.4 拖欠学费

虽然有些贫困生确实因家庭困难交不上学费, 但因其他原因拖欠学费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例如:新生入学时, 为争取延交学费、免交学费、贷款等, 有些学生隐瞒家庭情况, 加大了贫困生工作的难度。每年交学费时, 总有相当一部分怀着各种心态的学生能交却不交, 用家长给的学费上网、消费, 一边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潇洒”, 一边跟学校说家里经济困难。

1.5 实习“掺假”

学生实习时, 穿起白大褂跟着自己的带教教师学习实践经验, 教师随时布置这样或者那样的工作任务, 缺乏诚信的学生, 在反映患者提供的病史时, 马虎对待, 敷衍了事, 反映失实;在给患者体检时, 越位体检;还有个别学生无缘无故请长假, 甚至旷工, 既欺骗了医院, 也欺骗了家长及学校。

1.6 简历“掺水”

求职简历“掺水”成风。随着高校扩大招生, 中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 有些学生在求职简历上做文章, 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简历, 绞尽脑汁玩手段。

2 中职学校加强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是维系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品德, 也是学校开展其他德育活动的基础, 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建立和谐校园, 不仅是中职学校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加强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提高道德教育的地位

将道德教育上升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以改变中职学校目前“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道德和素质教育”的不平衡局面,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特别是诚信教育应给予高度重视。学校可借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良机, 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如观看优秀电影、电视片, 听先进人物报告会, 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故事会、班级辩论会、师生实话实说讨论会、征文竞赛等, 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此外, 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向学校提合理化建议, 设立“班级信箱”、“校长信箱”等,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要注意校园文化氛围的教育功能, 校内墙壁、橱窗可张贴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黑板报内容也要经常体现这方面内容。教师更要成为诚实守信的榜样, 以自己的诚信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从而在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2.2 诚信教育要从课堂教学做起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做老实事, 这也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配合。就学校而言, 应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 教人学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其“真人”的内涵十分丰富, 但最根本的便是诚信。诚信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过程, 其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课堂是教育实践基地, 也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场所, 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因此,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诚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 结合教学过程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其中, 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 以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2.3 诚信教育要从点滴小事着手, 持之以恒

龙永图先生在2001年APEC会议上讲到一则故事:一个七八岁的瑞士小男孩在一家超市的厕所里很久了还不见出来, 他妈妈急了, 一名男记者刚好碰到她。该记者替他妈妈进去找, 发现小男孩正在满头大汗地修抽水马桶, 想把马桶冲干净。该记者问小男孩, 你妈妈在外面等急了, 干嘛还不出去?男孩说, 马桶没冲干净怎么可以走呢?龙永图把小男孩的这种责任感称之为诚信意识, 从这件细小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小男孩的道德观念。学习、生活中有些事情因为很细小, 人们不重视它, 因而失去了很好的教育资源。有些班级做得很有特色, 为班级每位学生设立诚信记录, 把有不良信誉的学生, 如值日生不擦黑板、不打扫教室卫生、抄袭作业、不交作业、上课无故迟到、考试作弊等行为, 记录在册。一年内凡有不良记录的学生不能评选三好学生, 不良记录越多, 操行等级越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 一定要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 如考试作弊该怎么样处理就怎么样处理, 决不能言而无信。

2.4 建立有效的诚信约束和激励机制

诚信是一种优良品质, 是社会要求人们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一个人的诚信问题, 自我意识固然重要, 但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 在管理育人中, 要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教育制度, 以强化诚信教育, 要将诚信教育纳入到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之中, 把诚信作为学校对各部门的管理和考评、对教师的管理和考评、对学生的操行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让全校师生都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并认真执行诚信教育制度, 决不能让投机钻营者得逞, 也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如果学生违背了诚信原则, 不仅要受到谴责, 而且要受到惩罚。比如取消其助学贷款和评优评奖资格等。有约束必有激励, 可于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和主题丰富的学生诚信评比活动, 对优秀者给予表彰, 树立诚信典范, 进行大范围宣传、推广。

2.5 在实习中践行诚信教育

医院教学要随时践行诚信教育。医院是带教教师育人的主阵地, 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 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学生医外活动, 依靠全体医务人员, 特别是带教教师, 依靠各种组织, 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深入细致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提高诚信道德修养, 另一方面也使教育者自己受到诚信教育。近年来, 医院社会化以后, 服务主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患者的素质提高了, 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医学生的诚信教育也一定要与时俱进, 加强创新, 及时调整对策, 进一步从制度和教育2个方面努力, 使诚信教育的链条不断延长和加固。

2.6 让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

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 仅仅进行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 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 扩大学校教育对社区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使家长能够以身作则, 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 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2.7 严抓师德和学术诚信制度建设

古语有云: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身为中职学校的教师, 言传身教, 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为人师者的榜样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目前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投机行为时有发生, 这些丑恶现象的负面影响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极大。而推行教师学术道德建设, 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 对学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功效。同时, 对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予以曝光和惩治, 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诚信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 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 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的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的现代化, 无不凸显着诚信的价值并要求践行诚信。中职学校不但在校内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 还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 共同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加强诚信建设, 要靠教育, 也要靠法制, 但更重要的是靠全社会的实践。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成为高素质、重诚信的有用人才。蒉

摘要: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但是, 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 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学校, 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当前中职学校存在的一些诚信缺失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加强中职数学教育 篇8

一、中职学生数学加强应用意识的必要性

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比,中职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向社会输送具有专业特色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一线专业人才。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工具。数学学习中所培养的逻辑性与问题解决的方式将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注入学生的头脑,为其他学科学习所运用。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应用性教学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当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时,学生才有足够的学习动力。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实践情景的创设,以实践为纽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应用教学情景就像一个磁场,吸引学生进入神奇的数学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主动思考,利用自己主动探索和体验的精神,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然而,如今中职的学生恰好缺少这种能力,导致数学的应用意识薄弱。所以,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应用性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1.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中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为知识水平不太理想的生源,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他们是容易被忽略的群体,学习数学屡屡受挫,所以,有时会表现出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情况。中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受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的限制,中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学生忽略了数学课程的实用性,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化,将数学看作是一门考试科目,将考试合格看作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导致数学教学过程艰难,教学效果很难显现。

2. 教师对数学教学应用性的认识不足

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概念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教师对数学教学的应用性认识不清,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师授课方式单调,教学内容枯燥,照本宣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就会因不想学而学不好,继而因学不好而失去信心不想学,陷入恶性循环。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将数学知识点与生活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开展猜想、概括、分析等思维能力的训练,数学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数学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实用性才是数学的根本意义所在。中职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更要体现出专业课程的需要,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这也是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开展数学应用性教学的做法

1. 将“应用性”寓于课堂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淡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知识的运用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引入实际,通过实际问题诠释理论。例如,在引入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时,先给同学们引入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商场抽奖吗?某某超市即将在黄金周进行有奖销售活动,工作人员拿出转盘,一面是把转盘均匀分成6份,一面是不均匀的6份。先出示不均匀的一面。购满200元可进行一次摇奖,奖品如下:(1)电冰箱一台;(2)可口可乐一听;(3)色拉油250ml;(4)谢谢光顾;(5)洗衣粉一袋;(6)某酸奶500ml。你希望抽到什么?抽到电冰箱的可能性与抽到洗衣粉一袋相同吗?然后再出示均匀的一面。现在你觉得抽到可口可乐一听与洗衣粉一袋的可能性相同吗?抽到(1)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学生热烈讨论后,自然引入了等可能性事件概率这一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2. 充分发挥现行教材中应用性问题的辐射作用

中职数学课本中,各个章节都有实用性学习内容的例题。例如,在“不等式”教学内容中,有营销、最大利润问题;“函数”涉及电话费、水费、税收等实际问题;“直线与圆的方程”中可联系天体运动、拱桥等问题。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更是一门思维的学科,通过数学学习,将应用性问题辐射到学生的理科学习中,使思维更有逻辑性与严密性。

3. 通过实习、实训反馈教学

实践可以出真知,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好渠道,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之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机会,亲身体会数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学习了三角函数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阳光下旗杆在地面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再计算出太阳光照射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此外,模型教学也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实践学习,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原理。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采用现有材料动手制作模型,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家集思广益,利用不同材质制作出数学相关模型,辅助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教学中引入情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推进,情景教学这一新的模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与厚爱。通过预设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化的场景,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机械的数字而与生活息息相关;充满悬念的故事导入,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动手实践之前,通过情境来导入,则可以让学生跃跃欲试。一个设计良好的情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学生进入数学的奇妙世界,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并得出合理的猜想,然后尝试证明它。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运用情境教学时要注意让情境的内容与教学的需求相匹配,情境要注意有一定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与生活实际相符合,并显示健康向上的思想,不能哗众取宠,误导学生。

5. 鼓励学生探究质疑

良好的学习品质决定学习的成效,被动学习的结果只会人云亦云而没有效果。教师若仔细发掘可以发现,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诸如“探究与讨论”类的栏目,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与深化思维品质的绝佳渠道。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铺垫与降低学习的难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讨论,相互取长补短,最终就可以发现很多与以往学习不同的结论与可能,并进一步验证得出理想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此外,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精心设计课堂各个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实物展示、开展数学竞赛等方法,全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平台,多途径、多方法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意识。

三、结束语

如何加强中职生的品德教育 篇9

一、中职生品德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职生品德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有这些方面:

品德现状与社会改革出现不适应的矛盾。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等环境对德育有教大的影响, 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平等、公平交易原则反映到学生的道德上则是过分强调索取、以自我为中心, “人人为我”, 许多学生认为社会上只讲求利益, 市场经济就是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 金钱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导致拜金主义在一定程度泛滥。

家庭教育的急功近利带来的问题。学生家长重智轻德, 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 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甚至把自己的“成人本位”社会价值取向直接传递到学生的心理。认为孩子如果按传统教育, 让他们成为一个有集体观念、谦让、乐于奉献的人, 那么孩子就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 若按政治课讲的那一套去做, 孩子则非傻不可。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存在的思想问题比较忽视或偏袒, 造成与学校教育相反的效果。

学校品德教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1) 长期以来, 学校德育工作虽讲究品德教育, 但脱离学生实际, 脱离社会实际, 依然是灌输空洞的跟不上时代的需要的教育内容。形式单一不够灵活, 方法刻板不够生动, 大话连篇;只注重资料台帐是否齐全, 做表面文章, 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 表现为学生的双重人格——思想观念与行为表现不一致。 (2) 教师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或根本不重视品德教育, 尤其是受升学压力影响, 只注重书本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传授和谆谆教导, 思想上轻视了对学生品德的教育, 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缺乏辩证的思维去对待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还认为思想教育是学校或班主任的事情, 与己无关, 从而使学校和班主任表现出对消极现象穷于应付和不能适从的状态, 只能努力消化和适应各种变化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学生选择能力的误差。中职生自身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 部分学生以自己的兴趣、态度来认识事物, 表现为学生对传统教育冷漠与疏远。对“新潮”事物和时髦行为诸如染黄发、剃光头、戴手饰、佩手机有一种特殊偏好, 只从个人生活境遇出发, 以个人的情感和态度看事物, 缺乏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进行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密切配合, 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 当代品德教育尤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大张旗鼓进行道德教育。

在学校课表上安排道德教育课程, 品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 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 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 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 以身示范”,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 让学生耳濡目染, 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平凡中的伟大, 现实中的教育, 滴水石穿。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 意志品质薄弱, 性格尚未定型, 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 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 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 不是纸上谈兵, 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 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 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中职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 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 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 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 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个性发展不是自我发展, 以自己为出发点, 以我为圆心, 以利益为半径, 画一个自私自利的利益圈。

4、全员育人的观点。

品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育管理学生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 生活乃教育, 社会乃学校。我们要充分调动所有教育者教育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参加对象是全体老师, 改变以前非班主任教师对管理工作一般很少知晓。现在要求全体教师了解班级德育工作的内容, 参与班级德育管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结合班级德育工作实际, 充分发挥所授课程的育德功能, 力争课堂效果最大化。

课堂教学包含教学与育人, 所有教师均要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和师德修养,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与学生接触, 以自己的人格和模范行为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教育者的形象;所有教师应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 深入班级,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了解班级活动的开展情况, 与班主任老师共同做好学生工作, 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

把“八荣八耻”, 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引领青少年养成“热爱祖国, 服务人民, 崇尚科学, 热爱劳动, 团结互助, 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 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 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摘要:中职生思想品德的现状令人堪忧, 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他们进行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共同责任。

加强中职数学教育 篇10

一、中职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有道德才有未来。古往今来,纵观世态,兴衰成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是否恪守职业道德。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由于还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失信行为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应有的惩罚,作为企业单位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者的会计人员,其职业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不是自发的,必须从外界灌输,要紧紧抓住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校、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努力实现职业道德于自身、职业道德于本职、职业道德于社会,使会计人员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然而目前我国许多职业学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对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制的教育,这便使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后,许多单位会计核算失实、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会计职业也陷入了严重的社会信用危机和价值危机,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有部分会计人员甚至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假账、错账层出不穷;企业私设“小金库”、逃税、漏税、偷税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加强法制的发展战略是格格不入的。由此可见,把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列入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内容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职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中职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层次

对于职业学校中职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应给予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其教育目标可分为如下层次:第一,要使学生掌握与会计工作有关的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使其从思想上重视职业道德修养,充分认识到伦理是会计的最高原则;第二,要使学生知道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道德因素,提高他们运用道德标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工作;第三,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起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奠定基础。鉴于现行专业课程设置中职业道德课程与会计专业课程相脱节的情况,应增添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或专设会计职业道德课。

(二)中职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1. 融合式

在讲授会计专业课时,结合教学具体内容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将会计职业道德融入会计理论、技能和知识讲授中,避免了专门讲授时的抽象、枯燥,同时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会计操作过程中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职业道德习惯。不足的是职业道德内容肢解分离,系统性差。

2. 单设式

与会计其他专业课并列,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可放到学习专业课之前开设,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从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困境和观念上的误区中走出来,避免将该门课程看成是一种单独的教育,从而使该门课程成了空洞的说教课。应当将该门课程融入学校整体的教育当中,也就是说,不论是学科基础课还是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都应当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第二,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讨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多年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只是觉得本专业有着诱人的就业前景和高薪,并未意识到职业风险。第三,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作用。承担职业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师本身应当具有较高的素质,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并且有着宽阔的知识面和丰富的生活经历,这样才会使该门课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中职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配套措施

(一)增强学生的会计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以指导,而不是学习内容的灌输。例如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讲解,老师课堂上讲解30%的课程内容,然后列出本专题需阅读的参考书章节,以备学生课后阅读。学生在课后花大量时间阅读、查资料、做项目和写论文。大部分参考资料必须由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后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同时,老师还要强调学生多看专业报纸、杂志,这样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加快知识更新,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进行研讨会。研讨会是课堂讨论形式,一般由老师预先布置主题,学生课下准备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想法及观点,并与同学和老师研究讨论。这样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促使他们系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研究分析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往往能够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思路,并且通过交流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得以展示自我,同时也培养了职业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不仅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团队合作,而且通过课后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也可以调动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后仍然能够主动参与到会计教育中来。具体地说,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可以是小组作业。在小组作业中,几个学生为一组,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来共同完成一个较大的项目。这种作业老师要求大家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完成,不允许搭便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在工作中与人沟通的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有很大帮助。

(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在职业道德培养中,新型的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活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要求在师生双边关系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参与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内容。这有利于教师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传授知识,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更新频繁的今天,有人估计会计知识每六年就要翻一番,新教材三年以后就会被淘汰,所以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并不是稳定不变的,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教师也面临着和学生一样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被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该是指导他人如何获取知识的引路者。

上一篇:矢量处理器下一篇:奶牛乳腺炎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