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的治疗药物

2024-05-10

奶牛乳腺炎的治疗药物(精选九篇)

奶牛乳腺炎的治疗药物 篇1

1 病因

比较复杂, 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因素引起,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病原微生物感染

这是乳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其中90%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引起。

1.2 遗传因素

发病率高的奶牛其后代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1.3 饲养管理

不良的饲养管理方法如牛舍、挤奶场所、挤奶用具消毒不严格、不规范等可诱发本病, 另外, 饲喂高能量、高蛋白的日粮虽可提高产奶量, 但同时也加重了乳腺的负担, 可诱发本病。

1.4 环境因素

乳腺炎的发生随着温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如高温、高湿季节, 圈舍环境卫生不良均可引发本病。

1.5 其他因素

如结核病、布鲁氏菌病、胎衣不下或子宫弛缓也可继发本病。

2 治疗

无论哪一种类型, 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68例乳腺炎进行了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治愈58例。占85.2%, 有效8例, 占11.8%, 总有效率97%。无效2例, 占2.9%。治疗方法已被许多同行用于临床, 同样也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望同行指正。

2.1 西药治疗

首先用生理盐水250~500ml对 (一个) 患病乳腺用乳导管冲洗数次, 直到冲洗液清亮为止。然后挤净患病乳腺中的蓄积物及冲洗液, 用20ml筋骨宁溶解一瓶百病先锋 (4g) , 一次做一个乳头或乳基部注射, 并捏住乳头抖动乳房, 使药液充分分布于乳腺中 (以放开乳头使药液不漏为止) 。每日视病情1~2次, 连用2~4日。同时用60ml乳炎王作颈部肌注, 视病情每日1~2次。患畜体质弱时, 同时肌注30ml能量活力素, 为促进吸收, 可用20%硫酸镁溶液冷敷 (初期) 或热敷 (2~3日后) 。如已化脓, 局部切口引流, 按化脓疮处理。

2.2 中药治疗

公英散。

2.2.1 处方

公英60~120g, 全瓜蒌30g, 当归30g, 红花25g, 乳香30g, 没药30g, 金银花30g, 连翘30g, 川芎30g, 生地30g, 川断30g, 甘草15g。

2.2.2 方解

公英、全瓜蒌、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祛瘀止痛, 有以甘草调和诸药, 解疮毒。综合全方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辨证加减:乳管不通者加通草、王不留。体温升高者用金银花、连翘。乳房硬肿者加山甲、皂刺。乳汁多脓者重加黄芪;乳汁带血者加侧柏叶、茅根、地榆;体质虚弱者加党参、白术、山药。

2.2.3 用法

研末开水冲药, 候温灌服。视病情每日1剂, 连服数剂。

病例介绍:2010年8月3日, 东塬乡塔山村五社马福成黑白花奶牛, 6岁、5胎, 体格大、消瘦。主诉:该奶牛乳房肿胀1周有余, 乳汁变质且有血, 在临夏市折桥镇兽医站治疗数日无效。故慕名前来求治。临床检查:体温40.5℃, 心肺正常、营养下等、乳房硬肿、触之热痛、乳汁不畅带血。治疗连服3剂公英散、每日1剂, 方中加山甲、侧柏叶、茅根、党参、白术、山药各30g。首剂重用金银花45g。上午用80ml筋骨宁百病先锋做乳头注射, 下午用80ml筋骨宁百病先锋做乳基注射, 连用3d, 同时颈部肌注60ml乳炎王, 每日2次。治疗1d后, 体温降至39.5℃, 食欲增加, 乳汁带血减少, 2d后乳腺肿胀明显消退。乳中已无血液, 3d后基本康复。4d再服公英散1剂, 方中加党参、白术、山药、王不留、通草各30g。5d后乳汁恢复正常。

3 体会

(1) 公英散治疗不同程度的乳腺炎, 一般服用1~6剂可痊愈。但每个病例各有差异, 在症状上出现各自的特点。因此, 在用药时不可用死方, 要辩证施治疗效才好。

(2) 筋骨宁百病先锋具有杀菌消炎, 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的显著功效, 比常用的封闭疗法、抗菌素疗法好得多。

(3) 治疗期间的乳汁应遗弃, 避免食用劣质乳汁和乳汁中的残留物进入人体, 弃奶期的长短, 决定于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半衰期。如筋骨宁百病先锋的弃奶期为3d。

(4) 加强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生产阶段, 尤其是围产期的管理制度。

(5) 开展乳腺炎检测, 定期或不定期对泌乳期奶牛进行隐性乳腺炎的检测, 并做好记录, 以便牛群调整时使用

4 疗效判定

药物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76例 篇2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随机选择泌尿外科门诊176例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症状评分(CPSI)分类,≤9分为轻度,10~18分为中度,≥19分为重度。本组176例中,中度慢性前列腺炎44例,重度132例。依据病史及两杯判定试验(PPMT)法,即前列腺按摩前后分别留尿进行细菌培养和涂片检查分类,确诊慢性细菌前列腺炎30例,其中大肠杆菌5例,淋球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46例。年龄22~42岁,平均28.6岁。病史6~60个月,平均23.4个月。治疗前症状评分10~40分,平均33.9分。治疗前3次WBC检查:第1次,10~满视野(100个/HP),平均36.4个/HP;第2次,12~满视野,平均33.5个/HP;第3次,12~满视野,平均32.5个/HP。取3次平均值34.2个/HP,卵磷脂小体均很少。就诊前多数患者曾接受不同方法治疗,但效果不佳。

治疗方法:规则应用抗生素阿奇霉素0.5g,1次/日,服用4周。平滑肌松弛药黄酮哌酯片0.2g, 3次/日。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吲哚美辛栓(消炎痛栓)50mg,直肠给药,每晚使用。植物制剂普适泰片(舍尼通)1片,2次/日。上述药物除抗生素应用4周左右外,其他3种联合服用,治疗2~4个月,平均3.3个月。176例患者坚持服用,停止其他任何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无症状保持>4周无复发者,WBC<10/HP。②显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60%~89%或分值减少>15分,WBC<15个/HP。③有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59%或分值减少5~15分,WBC较治疗前减少25%~49%。④无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或分值减少<5分,WBC较治疗前减少<25%。

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结 果

17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随访8~20个月,平均9.8个月。治疗及随访期间症状评分分别为12~31分(平均18.2分)和4~16分(平均8.0分),取两次平均值为12.9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和随访期间行2次EPS,WBC检查分别为8~70个/HP(平均18.6个/HP),0~10个/HP(平均4.7个/HP),取两次平均值为11.2个/H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治疗和随访期间行2次疗效判定:第1次,治愈14.2%,显效50.6%,有效20.5%,无效14.8%。第2次,治愈18.2%,显效47.7%,有效15.9%,无效18.2%。两次平均,治愈16.2%,显效49.2%,有效18.2%,无效16.5%(30/176),总有效率83.6%。30例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后23例转为阴性,转阴率76.7%。

讨 论

目前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不足,可能是导致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目前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α1受体阻断剂,消炎止痛药,植物药,免疫治疗,微波治疗等。我们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76例,总有效率83.6%,疗效满意。

对前列腺炎176例的抗生素治疗,选择大环内脂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其抗菌谱广,主要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合成,对革兰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都有效,不易耐药。

黄酮哌脂为平滑肌松弛药,具有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磷酸二脂酶的作用以及拮抗鈣离子作用,能直接解除前列腺炎所致平滑肌痉挛造成的疼痛症状(阴茎、尿道、会阴、下腹部性疼痛)。

吲哚美辛栓(消炎痛栓)系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直肠给药不良反应小,止痛明显,价格低廉。

奶牛乳腺炎的预防与治疗 篇3

1 预防

乳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不仅与病原菌的侵入有关, 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Heath认为75%是由于不良的挤奶卫生, 20%是挤奶设备机械障碍, 5%是母牛自身的因素。

1.1 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

根据奶牛的不同生产时期, 采用全混合日粮 (TMR) 饲养技术。除了各生产阶段精、粗饲料搭配要合理外, 还要建立青绿、青贮饲料轮供体系, 实行以奶定料。在干奶期, 每头奶牛每天供应1.0 g维生素E, 另外每千克日粮中要含不超过0.3 g的硒。饲料结构要保持相对稳定, 品种多样化, 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要根据不同体况、不同生产时期分群管理。

1.2 创造适宜的环境

1.2.1 牛舍

宽敞明亮, 通风透光良好, 冬季要防寒保暖, 夏季要防暑降温。座北朝南, 以偏东或偏西15度为宜。

1.2.2 牛床

不宜过长或过短。过短奶牛起卧受限, 容易引起乳房损伤, 发生乳腺炎。牛床过长则粪便易污染乳房, 增加了乳腺炎的感染机会。牛床要保持清洁、干燥, 不积水。坡度1~1.5度, 床面不能太粗糙, 也不能太光滑, 需划防滑线。

1.2.3 运动场

护栏、水槽等设计要合理, 避免对乳房造成伤害。地势要平坦无积水、砖头、石头, 及时清除粪便。奶牛最好在沙土上休息, 可大幅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1.3 严格规范挤奶操作规程

1.3.1 加强挤奶卫生

加强挤奶人员培训。挤奶员应按要求穿工作服、洗手, 定期修剪指甲, 以免划伤乳房。特别是手工挤奶应采取规范的拳握式, 严禁使用滑榨法, 避免用3个手指粗暴地捋乳头。无论是手工挤奶还是机器挤奶, 在挤奶之前都要先将奶牛的乳房擦洗干净, 注意先擦乳头再擦乳区, 最后擦洗乳镜, 清洁乳头应用纸巾或一牛一块毛巾。

1.3.2 规范挤奶步骤

先挤头胎牛或健康牛, 再挤体细胞高、隐性乳腺炎和乳腺炎的牛。对患临床型乳腺炎的乳区停止机器挤奶;有乳腺炎的牛奶, 一定要挤入专用的容器内, 集中处理, 不得随意乱倒, 以免交叉感染。头2~3把奶应挤在准备好的专用容器内, 禁止挤在牛床上, 并观察牛奶是否有异常。

1.3.3 乳头药浴

在挤奶前后选用广谱杀菌剂药浴乳头, 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控制乳腺炎发生。挤奶前对乳头预药浴, 药浴作用时间应保持在20~30 s, 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擦干乳头和基部。挤完奶后应迅速进行乳头药浴, 停留时间为3~5 s。消毒药液可选用0.25%~0.3%碘液、3%次氯酸钠、0.5%洗必泰、0.1%雷夫奴尔、0.1%新洁尔灭等, 现用现配。应注意经常更换消毒液, 以免菌株产生药性而影响消毒效果。

1.4 挤奶设备

挤奶前要用杀菌剂严格做好挤奶机的管道、乳杯、及其内鞘的清洗消毒。上奶杯时防止漏气, 挤奶过程中观察真空稳定情况和挤奶杯组奶流情况, 适当调整挤奶杯组的位置。排乳结束, 先关闭真空, 再移走挤奶杯组。严禁下压挤奶机, 避免过度挤奶。乳杯要定期更换。

1.5 干奶期预防

奶牛干奶期是乳腺炎控制中最有效的时期。在干奶时测CMT进行隐性乳腺炎检测, 阴性奶牛方可进行干奶。最好采用一次性干奶。乳汁挤净后, 向每个乳区注入适量的干奶药。主要是向乳房内注入长效抗菌药, 如安倍宁, 乳头清洗消毒后向每个乳腺经乳头管注入1支, 药物保持抗菌期46 d之久, 是一种很好的长效抗菌药。也可用青霉素100 IU, 链霉素100 IU, 2%的单硬脂酸铝3 g, 新霉素0.5 g, 豆油5~10 ml, 制成油剂, 注入乳区内。在干奶后的头10 d和临产前的10 d内, 每天对乳头进行药浴2次。停奶后要随时观察乳房变化, 为减轻乳房水肿, 要适当控制盐的摄入量和多汁饲料的喂量。

1.6 环境消毒

牛舍、牛床、过道每周至少消毒1~2次, 可选用0.2%~0.5%过氧乙酸、3%~5%烧碱溶液、石灰粉等;垫料可用毒灭、石灰粉等消毒;饮水设施如饮水碗、水箱、水池, 要定期用氯制剂等消毒;场区道路和运动场每月用3%~5%烧碱溶液消毒1次。乳腺炎多发于雨季、酷暑及严冬, 此时要加强消毒。

1.7 牛只保健

1.7.1 每月进行1~2次CMT隐性乳腺炎检测, 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1.7.2 对DHI检测高体细胞的奶牛, 要进行分析、治疗。

1.7.3 奶牛乳腺炎 (J5) 疫苗的临床应用, 对预防乳腺炎有一定的效果。

1.7.4 对已诊断为隐性乳腺炎的病牛应隔离观察。长期CMT阳性、乳汁表现异常、产奶量低、反复发作的病牛, 要及时淘汰。

1.7.5 避免应激。引起奶牛的应激因素很多, 如妊娠、分娩、不良气候条件 (严寒、酷暑、湿热) 、严重蹄病、惊吓、饲料发霉变质等都能引起奶牛应激反应, 造成奶牛白细胞吞噬和消化细菌能力降低, 致使乳腺炎发病增多。因此, 要创造良好的“人工小气候”, 使奶牛生活在最佳的环境之中。

2 治疗

2.1 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

2.1.1 要求

对乳腺炎的治疗越早越好, 否则效果不佳。治疗期间应适当限制饮水, 以减轻乳房负担。诊断要准, 宜选用经药敏试验后的有效药物, 不能做试验的牛场要注意药效, 防止产生耐药性, 应适当更换。治疗方法和药物要选择得当。

2.1.2 治疗原则

消灭病原微生物, 抑制和控制炎症过程, 改善奶牛全身状况, 防止败血症。

2.1.3 治疗方法

在未做出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之前, 笔者在现场一般采用物理疗法 (按摩、冷热敷、奶挤净) 、局部疗法与全身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效果颇佳。

2.1.3.1 物理疗法

(1) 按摩法:每天乳房按摩2~3次, 10~15 min/次。浆液性乳腺炎自下而上, 卡他性与化脓性乳腺炎自上而下, 但纤维素性、出血性、蜂窝炎性乳腺炎禁忌按摩。 (2) 冷热敷法:为了制止炎性渗出, 在炎症初期需冷敷, 2~3 d后可用热毛巾或用20%硫酸镁热敷, 以促进吸收。每天至少3次, 30 min/次为宜。 (3) 奶挤净:除每次挤奶要充分按摩乳房挤净最后一滴奶之外, 还要增加挤奶次数, 每2~3 h挤奶1次, 夜间5~6 h挤奶1次。这样才可以排除变质奶、病原菌和细菌毒素。

2.1.3.2 局部疗法

对急性乳腺炎, 通常用青霉素160~240 IU和链霉素100 IU, 生理盐水50~100 ml, 溶解, 在患病乳区奶挤净后用注射器借乳导管通过乳头注入, 然后用一只手捏住乳头抖动基部和乳房, 另一只手按摩乳房, 使药液充分接触奶牛患区乳腺组织。1次/d, 一般治疗2~4 d后, 效果比较理想。对严重的乳腺炎可向乳房内注入防腐消毒药, 如0.02%雷佛奴尔、0.02%呋喃西林、0.1%高锰酸钾等药液, 1~2次/d, 注入2~3 h后轻轻挤出。还可选以下药物: (1) 速诺 (阿莫西林200 mg, 克拉维酸50 mg, 泼尼西龙10 mg) , 经乳头管开口向每个患病乳池内注入1支, 适用于泌乳早期的临床型乳腺炎, 间隔12 h用药1次。 (2)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 g、醋酸泼尼松50 mg, 向每个患病乳腺乳池内灌注以上混合剂量, 每个乳区1个剂量, 适用于泌乳早期的临床型乳腺炎, 间隔12 h用药1次。 (3) 拜有利10 ml, 注入每个乳区, 12 h用药1次。 (4) 泌乳通1支, 适用于泌乳后期临床型乳腺炎, 向患病乳腺池内注入, 间隔12 h用药1次。 (5) 林可霉素500 mg, 硫酸新霉素100 mg, 地塞米松5 mg, 向患病乳区乳池内灌注, 间隔12 h用药1次。

2.1.3.3 全身疗法

对重症临床型乳腺炎, 除对发病乳腺局部治疗外, 要全身使用广谱抗菌素, 并大量补液纠正水盐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以控制和防止败血症、菌血症的发生。

常用的抗菌素有: (1) 足量的青霉素和链霉素肌肉注射。 (2) 足量的青霉素、氢化可的松和生理盐水静脉注射。 (3)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5 mg/kg或泰乐菌素12.5 mg/kg, 土霉素10 mg/kg, 恩诺沙星或环丙沙星10 mg/kg, 5%拜有利40 ml/头。

常用的磺胺类药物有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50~100 mg/kg, 磺胺嘧啶50~100 ml/kg。

常用的抗炎药为醋酸泼尼松25~50 mg, 乳腺乳池内注入地塞米松10~50 mg, 一次肌注。

当发生浆液性、纤维素性、出血性乳腺炎或乳房蜂窝织炎, 患有全身症状时, 需静脉注射10%氯化钙注射液或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0~150 ml, 同时配用2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及其他滋补强壮药物。

也可选用对奶牛乳房刺激小、疗效明显的中草药治疗。但要采用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因牛制宜的原则。中药制剂——乳肿康, 肌注, 效果也比较理想。

2.1.3.4 外科疗法

乳房脓肿浅在时, 应做纵切口, 切口排脓, 然后按化脓创进行外科处置。对深在的脓肿, 可先抽出脓汁, 然后注入青霉素或防腐药液。但注入防腐药液后, 一定要抽出。

2.2 隐性乳腺炎的治疗

目前, 国内外对隐性乳腺炎都很少用抗菌素治疗, 而是提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主要是因为隐性乳腺炎流行广, 发生率高, 所需药费开支过大。在加强管理、重视环境卫生和挤奶卫生的情况下隐性乳腺炎尚有自行痊愈的可能。此外, 还可采用下列方法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降低其阳性率的发生。

2.2.1 盐酸左旋咪唑的应用

据报道, 在泌乳期, 按7.5 mg/ (kg·W) 一次内服, 乳区有效率为58.9%;分娩前1个月内服, 乳区有效率在75%以上。或按10 mg/ (kg·W) 拌精料中任牛自行采食1次/d, 连用2 d, 有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此外, 左旋咪唑为驱虫药, 具有免疫调节特性, 干奶期一次应用左旋咪唑, 配合乳房内注入抗生素, 可刺激干奶时乳腺的防卫机能, 也可能促进乳腺复旧;产犊后皮下注射1次左旋咪唑, 48 h复注1次, 可以帮助机体防卫系统恢复正常功能。

2.2.2 内服云苔子

按牛体型, 给250~300 g的剂量内服, 隔日1剂, 3剂为一疗程。头痊愈率为53.7%, 乳区治愈率为66.3%, 总有效率头为82.1%, 乳区为80.1%。

2.2.3 补充亚硒酸钠

据证实, 奶牛补硒2 mg/ (头·d) , 可使接种金色葡萄球菌感染乳区乳中的体细胞数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 使乳区细菌浓度达到峰值时间由对照牛的9.5±4.0 d延长到20.7±3.1 d。

2.2.4 其他

奶牛乳腺炎的治疗药物 篇4

关键词 氟尿嘧啶;氨甲蝶呤;乳腺癌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选取2011年2月-11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2例,总结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11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2例,其中年龄最小者24岁,年龄最大者45岁,患者平均年龄37岁,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下列标准,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

1.2方法 甲氨蝶呤的剂量、用法及疗程多种多样。一般有如下用法。低剂量用法:每次20mg/m2 ,口服,每周2次,连用5周,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每次20mg/m2 ,加生理盐水3~5ml,肌内注射,每周2次;或每次30 ~ 40mg/m2 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周l次,连用2周或每3周1次,治疗乳腺癌。高剂量用法:1 ~ 12g/m2 ,静脉滴注,加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每l ~ 3周1次。鞘内注射(成人急性白细胞治疗):5 ~ 10mg/m2 (一次最多l5mg),每3 ~ 7天重复,共4 ~ 6次,此后,每隔4 ~ 6周重复1次[1] 。氟尿嘧啶的剂量和用法多种多样。负荷剂量:350 ~ 500mg/m2 ;或l2mg/kg,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l000ml,静脉滴注,每日l次,连续3 ~ 5日,3周为1周期。连续静脉滴注:20 ~ 25mg/kg,24小时连续静脉滴注,连续4 ~ 5日,每4周重复。与奥沙利铂或依立替康联合应用治疗晚期大肠癌化疗,氟尿嘧啶400mg/m2 ,每日1次,连用2天,同时氟尿嘧啶连续静脉注射,1200mg/m2 输注44小时,每2周可重复。氟尿嘧啶用于癌性胸腹腔注射,每次500 ~ 750mg,每周1 ~ 2次。治疗皮肤癌或癌性溃疡,用5% ~ l0%软膏外用,局部外抹,每日1 ~ 2次。

1.3统计分析利用spss19.0软件包对临床数据进行处理,临床所有采集数据均用u检验,数据资料均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治疗前后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对比分析患者临床经药物治疗前后酒窝征、乳头回缩等症状的评估,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肿瘤内科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满分50分,经药物治疗前患者酒窝征症状的评估分为38.85-4.55,经药物治疗后患者酒窝征症状的评估分为27.75-2.85,药物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治疗前患者乳头回缩症状的评估分为35.55-3.65,药物治疗后患者乳头回缩症状的评估分为25.55-2.35,药物治疗后乳头回缩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通过酒窝征、乳头回缩两项的评估显示,治疗后效果明显强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3讨论 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

目前临床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有效药物为氨甲蝶呤与氟尿嘧啶,据临床研究显示,氨甲蝶呤口服吸收好,高剂量(>30mg/m2 )时吸收不完全。肌内或静脉注射血浓度与药物剂量相关。甲氨蝶呤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在50%~60%,药物代谢半衰期3.5小时,以肝代谢为主,绝大多数在给药后48小时内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少量从粪便排出[2]。可少量通过血脑屏障,高剂量时,脑脊液浓度明显增加。甲氨蝶呤在胸、腹水中可存留数周,应注意储积毒性。氨甲蝶呤不良反应:口腔黏膜炎或口腔溃疡及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其使用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临床上可出现各种程度的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不同程度口腔黏膜炎或口腔溃疡、腹泻,胃肠道溃疡,严重时可导致出血或穿孔。皮肤红斑,药物性肝炎甚至肝硬化。长期用药可致骨质疏松,可致肺纤维化尤其是既往放疗野内出现,高剂量可引起肾功能损伤。其他可有脱发,皮肤色素沉着,月经延迟,生育功能减退等。鞘内注射可致神经根刺激症状或痉挛。极少数情况下可见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红皮病样改变,脱皮,或伴肝肾功能异常[3]。

5-氟尿嘧啶抗嘧啶类抗代谢药物,氟尿嘧啶在体内化成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与胸苷酸酶,5,10-甲酰四氢叶酸形成不易解聚的三联复合物,阻碍胸苷酸酶发挥功能的同时阻断脱氧胸苷酸合成,最终导致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作用于细胞周期合成期,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外源性增加甲酰四氢叶酸可增加5-氟尿嘧啶的疗效。氟尿嘧啶口服吸收不完全。主要经肝脏代谢,大部分分解为C0,由呼吸道排出。

通过本组22例患者的病例研究资料显示,对比分析患者临床经药物治疗前后酒窝征、乳头回缩等症状的评估,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酒窝征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治疗后乳头回缩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通过酒窝征、乳头回缩两项的评估显示,治疗后效果明显强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说明临床两种药物的联合应对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户庄,马明德,周振宇,王亚威 .环磷酰胺联合甲氨蝶呤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乳腺癌52例 . 中国实用医刊 .2013,40(16): 71-72.

[2] 居伶俐,袁媛,潘跃银 .依西美坦与低剂量甲氨蝶呤对依西美坦耐药人乳腺癌细胞的协同效应及逆转耐药机制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10: 1404-1408.

奶牛乳腺炎的治疗药物 篇5

试验中入选病例标准:病例多为初产牛和二胎牛, 年龄一般在1.5~4岁之间, 经临床诊断为乳房炎的病牛6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中黑白花奶牛22例, 杂种奶牛8例, 初产牛13例, 二胎以上者17例;年龄在1.5~2.5岁之间者12例, 2.5岁以上者18例;右侧乳腺炎11例, 左侧乳腺炎10例, 双侧乳腺炎9例, 急性型乳腺炎14例, 多发生在初产牛产后1个月内, 慢性型乳腺炎16例;病程最短11 d, 最长2个半月。单纯西医疗法为对照组, 30例中, 中国荷斯坦奶牛21例, 杂种奶牛9例;初产牛12例, 二胎以上者18例;年龄在1.5~2.5岁之间者13例, 2.5岁以上者17例;右侧乳腺炎10例, 左侧乳腺炎10例, 双侧乳腺炎10例;急性型乳腺炎15例, 慢性型乳腺炎15例。病程最短12 d, 最长3个月。两组病例从品种、年龄、病程、发病部位比较, 差异不显著,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

急性乳房炎应用乳房封闭疗法, 用手从乳房前面向下压乳房, 使乳房前侧与腹壁成直角, 然后用封闭针头从腹壁与乳房基部之间, 向对侧膝关节方向刺入8~10 cm, 注入10万~20万IU青霉素的0.25%~0.5%普鲁卡因溶液100~150 m L, 或在乳房后叶基部, 距乳房中线旁2 cm处刺入针头, 向同侧腕关节方向刺入8~10 cm, 注入10万~20万IU青霉素的0.25%~0.5%普鲁卡因溶液100~150 m L。慢性乳房炎每天给予青霉素240 IU静注, 化脓严重者配合手术治疗, 与乳头呈放射状切口, 切开脓腔排除脓液, 乳晕脓腔行弧形切口, 创面定期换药。3 d为一个疗程, 一般治疗2~4个疗程。

2.2 治疗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

在应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配合投服自拟消乳痈汤:蒲公英、紫花地丁各60 g, 黄芩、皂角刺、柴胡、青皮各25 g, 全瓜蒌45 g, 远志30 g。热盛者加二花、连翘各35 g, 乳节不通者加通草20 g, 乳房肿块严重者加炙穿山甲25 g, 乳汁带血者加侧柏叶、茅根、地榆各35 g, 气虚加党参、黄芪各45 g, 血虚加当归30g、熟地25 g。研未用开水冲泡, 待凉后用胃管一次性投服。3 d为一个疗程, 一般治疗1~3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病畜体温恢复正常, 乳房硬结消散, 局部无红、肿、热、痛炎性体征, 伤口愈合, 产奶量恢复到病前;有效:病畜体温降至正常, 乳房硬结缩小, 局部无红、肿、热、痛等炎症体征, 伤口未完全愈合, 但创面新鲜无渗出, 肉芽生长良好;无效:病畜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1)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28例, 好转2例, 总有效率100%, 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16例, 好转9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83.3%, 治愈率53.3%。2组病例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1) 。

(2) 两组病例治愈时间比较。治疗组一般为1~3个疗程, 时间为3~9 d之间, 平均6.5 d。对照组一般2~4个疗程, 时间为6~12 d之间, 平均9.5 d。2组病例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明显。

(3) 复发率比较。治疗组28例中复发1例, 复发率为3.6%;对照组16例中复发3例, 复发率为18.8%, 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4 讨论

乳腺炎是奶牛多发的疾病, 它不仅降低了奶牛的产奶量和奶品质, 而且增加了饲料浪费和奶牛淘汰的数量, 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该病的病原菌较多, 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杆菌等, 是奶牛乳房以乳腺叶间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乳房疾病, 病情复杂, 仅靠西医或中兽医单方面治疗很难治愈, 且容易反复。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急慢性乳腺炎, 基本上能达到病愈根除。中兽医属于“乳痈”范畴, 乳牛产后体虚, 全身抵抗力下降, 加之饲养管理不当, 挤乳动作过大、速度过快、环境污染及饲喂精料过盛等致使肝气郁结, 胃热壅盛, 可使行乳不畅, 气滞血瘀, 热毒内蕴而成痈。故治疗重在疏肝理气, 清热解毒, 行瘀散结。蒲公英味苦、甘, 性寒, 入肝胃经, 能清热解毒, 不但善治乳腺炎, 疏肝通乳, 而且可以治疮、疖、痈肿, 特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针对乳痈有乳汁壅滞, 用皂角刺调气活血, 通畅乳络;全瓜蒌开郁解结, 舒肝气清胃热, 荡涤痰浊;柴胡、青皮疏肝理气;远志辛、苦、温, 有辛散、苦泄、温通之功效。研究表明远志含远志皂甙, 水解后得远志皂甙A及远志皂甙B, 对革兰染色阳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青霉素可与细胞浆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菌体黏肽类的合成以及激活细菌的自溶酶类, 导致细菌死亡, 尤其是对革兰阳性球菌、杆菌及革兰阴性球菌、繁殖期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与普鲁卡因配伍既能防止病菌扩散, 又可提高药物疗效, 且青霉素对哺乳动物毒性很小。综观, 内服中药配合西医治疗, 既体现整体治疗, 又突出局部对症处理, 二者有机结合, 相得益彰, 疗程短、疗效佳, 且治疗彻底。

奶牛乳腺炎的治疗药物 篇6

关键词:超声波,药物导入,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 由肝郁、胃热、火毒而致乳汁淤滞、乳酪不通、败乳蓄久而成。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乳汁淤积、细菌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少数为化脓性链球菌) 感染所致, 治疗以抗生素控制感染、排空乳汁为主。若治疗不及时可形成乳腺脓肿, 被迫回乳从而加重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为了提高治愈率, 减少乳腺脓肿的发生, 缩短治疗时间, 我科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 采用局部超声药物导入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2010年9月我科共收治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人168例, 年龄21岁~36岁;均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临床诊断排除乳腺脓肿;病程1 d~7 d;单侧乳房发病127例, 双侧乳房41例。临床表现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乳汁排出欠畅, 扪诊有硬结, 压痛明显、大便干, 小便黄。77例伴有畏寒、发热, 体温37.5℃~39.6℃。将168例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8例。两组病人年龄、病程、病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手法按摩排乳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河南三浪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配合专用乳腺炎中药贴片 (内含柴胡、赤芍、川芎、龙胆草、穿心莲、莪术、木通等中药提取有效成分) 固定于治疗仪的2个电极上, 清洁病人乳房待皮肤干燥后将贴片贴于乳腺可扪及硬结处。接通电源, 按病人所能耐受能力调整所需参数 (时间25 min, 温度37℃~38℃, 强度6度~8度) 再进行治疗。每日1次, 治疗后贴片继续固定于患处8 h, 使剩余药物通过皮肤充分渗透于皮内。

1.2.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消失, 乳腺管通畅。好转:局部及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局部留有硬结, 部分乳腺管通畅。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1]。治愈或好转为有效。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例 (%)

3 讨论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初产妇, 由于无经验及怕痛等因素引起的乳房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扪及硬结。其属中医“乳痈”的范畴, 外感邪毒, 气血雍滞, 淤积化热, 阻滞经络致乳汁淤滞不通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故解毒散结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组所采用的电极贴片其中药成分具有疏肝解郁, 清热消肿, 活血止痛, 祛瘀蚀脓通乳之功效。

管红霞[2]报告, 由于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较差, 外敷药物时施以红外线照射可促进药物的吸收。刘秀英[3]提出, 大部分病人经手法按摩挤奶使乳腺管导管疏通, 淤积乳汁排空, 同时辅以微波治疗效果显著。我们采用超声药物导入治疗是根据目前国际上最新的透皮给药理论, 使药物经过完整的皮肤进入体内而发挥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 利用超声波为动力促使药物透过完整皮肤的一种物理促渗方法。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温热效应和空化效应能够使皮肤的角质层细胞通透性增加, 有利于药物透入体内。促进炎症吸收, 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激发受损组织再生的作用。其高频脉冲电流一方面可使局部温度升高, 达到热疗的作用, 改善微循环, 扩张局部毛细血管, 增加皮肤通透性, 促进药效的发挥;另一方面它通过直接作用在病患处, 达到促进经络疏通、行气活血、调节人体病变部位的作用。本文资料显示, 该法辅治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治疗仪操作简单、起效快、药效强、作用持久, 并且使用方便、安全、无创伤,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及保暖。少数病人会出现皮肤过敏现象, 本次治疗组中有1例病人在治疗第3天皮肤贴片处出现红疹, 随后治疗时将药物贴片置于正常皮肤靠近可扪及硬结处治疗后及时取下药片未再出现上述情况。

参考文献

[1]邓三丁, 常彩云, 李雪莉, 等.磁疗、推拿和拔罐治疗产后急性乳腺炎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2) :52.

[2]管红霞.中药外敷结合手法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0, 24 (8B) :2126.

慢性前列腺炎药物注射治疗的护理 篇7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内药物,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缩写为CP, 是青年以及中年男性的多发疾病以及常见疾病, 该病产生于生殖系统, 其发病机制在目前尚未得到明确[1]。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骨盆区域出现反复性或长期性不适以及疼痛, 症状持续的时间一般在3个月以上, 给患者造成不安以及困扰。在该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面, 近年来的临床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治疗效果仍不能达到最优[2]。本文分析了慢性前列腺炎运用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的护理方法,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的患者共42例, 患者的年龄在21~43岁, 平均年龄为29.3岁。42例患者当中, 病程最短的为3个月, 病程最长的为2年。临床表现主要有会阴胀痛、腰酸以及尿频尿痛。42例患者均经过除前列腺内药物注射以外的其他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但是临床疗效均不显著。

1.2 方法:

采用前列腺内药物进行注射治疗, 并进行相应的配合护理。采用的治疗药物为利多卡因、头孢地嗪以及地塞米松。患者的治疗体位为胸膝位, 采用酒精或碘酒对会阴处以及肛门下缘进行消毒。采用局部麻醉法进行麻醉之后, 在会阴中线附近的1.5 cm处, 并在肛门下缘将长针头刺入到患者的前列腺当中, 刺入的深度为5~6 cm, 在刺入时, 发现回抽无血, 即可以停止刺入。刺入之后, 便可以将治疗药物缓慢注射到患者的体内当中, 注射量为治疗药物的一半, 然后采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另一侧。将治疗药物注射完成之后, 应持续按压穿刺的针孔, 按压的时间为2 min。为患者治疗的时间为2周, 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及治疗之后, 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

2 结果

42例患者在经过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之后, 3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显效, 5例患者为有效, 其余1例患者为无效, 本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在治疗的过程中, 有1例患者出现排尿疼痛以及肉眼血尿症状, 以上症状出现了4次之后便得到有效缓解。

3 讨论

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过程中, 如果采用常规的给药途径, 例如口服给药, 则往往不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这是因为前列腺当中的包膜具有屏障作用, 如采用正常给药途径对患者进行治疗, 则药物难以从弥散的血浆当中, 穿透包膜到达前列腺内部, 所以在治疗时所需的有效抑菌浓度以及杀菌浓度便难以达到[3]。但是如果将药物直接注射到患者的前列腺当中, 使药物直接在组织内部进行弥散, 从而将药物的浓度提高, 便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感染。在本研究使用的药物当中, 利多卡因能够缓解注射时出现的疼痛;地塞米松则具有较好的抗过敏以及消炎作用, 而头孢地嗪是一种广谱类的抗菌药物, 因此采用以上3种药物进行治疗, 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

在采用药物进行直接注射治疗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为临床医师提供针对性的护理配合, 以确保药物能够在患者体内发挥出最优的治疗效果。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对于运用前列腺内药物进行注射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可以采用以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以确保药物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在一方面, 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因疾病经久不愈, 多数患者会存在消极情绪, 如压抑以及焦虑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 甚至会伴有自杀的心理倾向[4]。因存在以上不良心理因素, 前列腺炎患者则更倾向于主动倾诉身体上的不适感, 在一些情况下, 还会夸大身体上的异常反应。因此, 护理人员在护理时, 应注意做好沟通工作, 当患者倾诉临床症状以及有关病史时, 应认真倾听, 以便对其心理状态以及生活习惯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对其知识需求进行有效评估。当了解患者的知识程度之后, 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将药物治疗操作的过程以及护理方式介绍给患者, 以便让患者了解到自己所患的疾病并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从而缓解因疾病而产生的焦虑;将治疗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以及成功治疗的先例介绍给患者, 以使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得以增强, 从而促进康复。另一方面, 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男性患者来说, 慢性前列腺炎比较难以治愈, 该病虽然不会对其生命造成直接的威胁, 然而却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于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来说, 该病的预防与治疗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5]。又因为该病的病程容易遭到迁延, 经过治疗后, 也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 导致一些患者轻信街边小广告,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胡乱投医, 在多次投医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其负担也在逐渐增加, 使接受正规治疗的信心受挫。所以, 当患者入院进行药物直接注射治疗时, 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理解以及包容患者,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例如将前列腺炎出现的原因告诉患者, 并告知其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必要性等。综上所述, 对于,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来说, 采用药物进行注射治疗能够有效治愈疾病, 而在治疗时, 进行针对性护理, 则能够使患者抵御疾病的能力得以提高, 从而加快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旻, 余飞, 易蜀蓉, 等.经耻骨后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6例临床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 2010, 27 (14) :1186-1187.

[2]王晓东, 杨中明, 程晓玲.药物注射加尿道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38 (22) :190-191.

[3]王凉梅, 吴振启, 权伟合, 等.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J].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9, 17 (26) :325-326.

[4]韩先珍, 方亦倩.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J].海南医学, 2011, 18 (26) :492-493.

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篇8

1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包括奥曲肽 (善宁) 和施他宁等的应用是临床最基本的药物治疗方法。奥曲肽是一种八肽环状化合物, 其生理活性类似于生长激素, 但作用持续时间更长, 可抑制胃酸、胃泌素、胃蛋白酶以及胰腺分泌而起到镇痛及降低胰管内压力的作用, 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和血浆原性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减轻氧自由基的损害和微循环障碍, 另外还能松弛Oddi括约肌而促进胰液排出[2]。杨飞[3]报道应用奥曲肽可有效缩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 与对照组 (无奥曲肽) 比较, 其转为SAP的发生率和转手术率均明显降低 (P<0.05) , 说明早期应用奥曲肽可阻止病程向重症化进展, 并缩短病程及改善预后。左晓虹等[4]研究发现奥曲肽用于AP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还可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及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有效降低血清IL-6和IL-8的水平, 减轻和抑制炎性反应。

施他宁为14个氨基酸组成的人工合成环状肽类, 其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生长抑素相似, 是重要的抑制胃酸分泌的物质, 可抑制胰酶分泌、松弛Oddi括约肌, 使胰腺得到休息, 从而降酶、减少胰液外渗, 迅速缓解腹痛和压痛, 文献报道[5]其能显著降低血清和尿淀粉酶, 缩短腹痛平均持续天数、禁食天数及住院时间, 效果显著。另外联合使用施他宁和生长激素治疗SAP可减少并发症、手术率和病死率, 并明显缩短禁食、腹痛腹胀和住院时间, 提高预后[6]。

2 胰酶抑制剂

常用的有加贝酯、抑肽酶、乌司他丁等。加贝脂为临床应用较广泛的非肽类蛋白水解酶抑制剂, 具有抑制各种蛋白水解酶活性、直接促进炎性细胞凋亡和抑制Oddi括约肌运动的作用。王云徽等[7]报道加贝脂可明显改善SAP患者病情, 血淀粉酶、ICU住院天数、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与对照组相比较, 患者IL-10、TNF-α和T抑制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 (P<0.05) , 而总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明显上升, 提示加贝酯可改善单核细胞抗原呈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机能。郑明华等[8]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结果认为预防性应用加贝酯并不能降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 (PEP) 、重度PEP以及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腹痛发生率及PEP病死率, 因此不推荐将加贝酯用于临床PEP的常规预防用药。

抑肽酶是可抑制多种蛋白酶的广谱蛋白酶抑制剂, 对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凝血酶及激肽释放酶等均有抑制作用, 并可阻止胰腺中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急性出血。荟萃分析发现抑肽酶可有效降低SAP患者的病死率[9], 但频繁用药容易产生抗体, 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乌司他丁 (Ulinastatin, UTI) 是从尿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尿胰蛋白酶抑制剂, 具有广泛抑制多种蛋白水解酶 (如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 以及糖类和脂类水解酶 (如淀粉酶、脂肪酶、透明质酸酶等) , 从而减少细胞和组织损伤、抑制过度炎性反应及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组织灌注等。王雅丽等[10]应用乌司他丁治疗SAP患者, 腹部症状、体征 (包括腹痛、腹胀、腹部压痛及肠鸣音) 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 ARDS发生率及总病死率有所下降。随机对照试验 (RCT) Meta分析[11]发现乌司他丁治疗AP与常规组相比较, 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 (Pp<0.05) , 血淀粉酶复常时间、腹部及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 , 未见有病死报告。另外有报道认为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连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或二者之一单用[12]。

3 改善微循环药物

包括前列腺素E1制剂、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复方丹参及654-2等。随着胰腺局部灌注降低特别是微循环障碍在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改善微循环药物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丹参可通过扩张胰腺微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来改变胰腺血流动力学及改善胰腺供血, 还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性介质 (如TXB2、T N F、I L-2等) 的释放, 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从而缓解和减小胰腺坏死程度和范围, 避免AP向SAP进展。王媛媛等[13]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SAP, 结果血浆TXA2、TXA2/PGI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 , 血淀粉酶复常时间、白细胞计数和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中转手术率和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提示丹参可通过纠正TXA2/PGI2间的平衡来改善胰腺微循环, 对SAP效果显著。

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是一种强力的生物学炎性介质, 实验研究发现胰腺微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细胞核及细胞浆内均存在PAF受体, PAF与受体结合而发挥激活凝血级联反应、炎症级联反应等生物学效应, 参与SAP的发生、发展。PAF受体拮抗剂在AP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动物实验证实PAF受体拮抗剂苦杏内酯AB (GAB) 可有效改善AP血微循环障碍即血流动力学异常, 减少黏附因子的表达, 从而保护胰及胰外器官损害[14]。

前列腺E1具有明显改善胰腺微循环作用, 近年来该制剂在AP的治疗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谢守勇等[15]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前列腺E1治疗SAP的效果, 结果发现该制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 有效降低胰腺假性囊肿及感染的发生率, 减少中转手术率, 而且对器官衰竭无明显影响。Meta分析研究[16]也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腺E1能显著缩短AP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痛完全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愈时间,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4 抗生素

抗生素的选择应符合脂溶性强、有效通过血胰屏障以及以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要抗菌谱的三大条件, 哌拉西林、美洛西林、亚胺培南、三代头孢菌素、四代喹诺酮类、甲硝唑等可有效通过血胰屏障。一般认为对于SAP、胆源性MAP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而对于非胆源性MAP不主张常规应用抗生素, 但对于抗生素的应用的争论从未停止, 包括在于是否应该在疾病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种类的选择以及应用时机、疗程等。最近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胰腺或胰周感染、中转手术率以及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因此不推荐使用预防性抗生素[17]。另一项荟萃分析则发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明显降低SAP患者胰腺感染性坏死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但进一步的亚组研究结果倾向于使用以碳青霉烯类为主的预防性抗生素。有关预防性抗生素在SAP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实际价值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来加以证实。

5 其他药物

对AP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患者胰腺细胞膜稳定性的破坏以及钙离子内流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有效阻断胰腺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减轻细胞损害和胰腺水肿、稳定微环境以及保护胰腺细胞的作用, 研究显示钙离子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药物可有效减轻AP动物模型胰腺组织的病变程度并提高大鼠生存率[18]。

氧自由基 (ORF) 和IL-6、TNF-α是促进SAP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SAP早期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其重要保护作用。蔡笃雄等[19]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黄胆酸钠的方法诱导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并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 (NAC) 进行预处理, 结果发现NAC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少IL-6和TNF-α的产生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有重要治疗保护效果。

免疫抑制剂氟尿嘧啶具有抑制胰腺外分泌、抑制蛋白酶和脂肪酶合成与分解、缓解胰腺自身消化等作用, 可有效缓解及改善A P症状。刘颖[20]使用氟尿嘧啶治疗30例AP患者, 结果治愈率高达98%, 认为该药用于AP具有剂量小、疗程短, 不良反应轻微等优点。雷家才等[21]报道5-氟尿嘧啶用于ERCP术后2、24h血淀粉酶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5-氟尿嘧啶可有效治疗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6 结语

综上所述, 近年来AP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主要药物还是以疗效较为确切的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和加贝酯为主, 而对于特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般MAP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即可治愈, 对SAP应高度重视, 及早诊断和治疗, 避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发生损害或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必要时应果断中转手术治疗。现阶段的重点应是进一步明确AP的发生机制, 在加强多学科协作的同时针对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 尽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急性重症胰腺炎药物治疗的护理体会 篇9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药物治疗,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急危重症, 其发病急骤、进展迅猛、病死率高。主要表现为急性持续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及并发急性腹膜炎、休克、多功能脏器衰竭。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2例, 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应用生长抑素、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加之有效的综合护理, 临床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2例, 男性14例, 女性8例, 年龄最小25岁, 最大75岁。因胆囊炎及胆石症所致12例, 因酗酒或暴饮暴食所致5例, 因高脂血症所致3例, 复发性2例。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 B超与CT扫描可见胰腺弥漫增大, 轮廓与周围边界不清楚, 出现休克3例, 假性囊肿2例, 血糖升高5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禁食禁饮、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使用生长抑素微量泵持续泵入。

2 护理措施

2.1 病情观察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抽取血标本;持续心电监测, 密切观察生命体症及神志变化, 及早发现休克早期表现, 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抢救措施;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腹痛的部位及性质、腹胀情况, 及治疗后症状有无减轻。配合医生动态监测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及血尿淀粉酶的变化。

2.2 禁食及胃肠减压

因食物中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促使胰腺分泌旺盛, 胰管内压力增高, 加重胰腺病变, 所以禁食和胃肠减压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发作时采用的首要措施。由于禁食禁饮及胃肠减压管的刺激, 患者常有口干, 咽部疼痛等不适[1], 护士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禁食禁饮及胃肠减压的重要性, 取得其理解和配合。插胃管前, 交待插管时配合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 对留置胃管的深度进行了改进, 采取耳垂-耳尖-剑突与肚脐中点的距离为插入胃管的深度[2], 记录插入胃管的深度, 衔接好减压装置, 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颜色及有无气体排出, 如果引流不畅, 可用注射器抽取温盐水冲洗胃管。妥善放置负压吸引装置, 防止胃管扭曲、脱落。加强口腔护理, 为减少咽部疼痛, 每日可给予雾化吸入。

2.3 舒适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表现腹痛常呈持续性加重, 首先要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协助患者采取屈膝侧卧位, 鼓励做深呼吸动作, 通过安慰、疏导等方法转移其注意力, 以减轻疼痛。如果疼痛难忍时, 可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禁用吗啡。口干或咽部不适时, 指导患者用温开水漱口。伴有肠麻痹的患者腹胀比较明显, 可给予中药大承气汤胃管注入或口服, 观察大便情况, 腹胀是否减轻。大便次数多时, 要做好肛周皮肤护理[2]。

2.4 心理护理

本病病情复杂, 发病突然, 患者对该疾病知识缺乏认识, 容易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护理时要注意动作轻柔, 多沟通交流, 耐心向其解释疾病的临床发展过程, 使患者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 减少复发。解除患者的疑虑, 争取最好的配合, 同时动员家属积极配合心理护理, 给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5饮食护理

发作时患者应禁食禁饮, 每天静脉输入3000 ml左右液体。待血尿淀粉酶基本正常, 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 肠鸣音恢复后, 再进少量流质饮食, 以后逐步增加饮食, 但应禁忌高脂肪食物, 食物以少量多餐为主。以无刺激性、少油腻、易消化、低糖为原则。

2.6 使用生长抑素的护理

生长抑素可减少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 半衰期短, 需要连续用药, 药液快泵完时, 要及时更换, 间隔时间不超过3 min。在用药过程中, 使用静脉留置针, 单独通道微量泵泵入, 并建立巡视卡, 及时巡视, 以防止药液外渗, 影响治疗效果。由于它还抑制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还要监测血糖浓度。必要情况下, 应使用胰岛素。

2.7 基础护理

保持三短六洁, 防止继发感染。高热时, 做好皮肤、口腔护理。

2.8 健康教育

针对病因做好健康宣教, 规律饮食, 禁暴饮暴食, 禁烟酒, 保持情绪稳定, 劳逸结合, 定期复查, 若出现腹痛、腹胀、恶心时, 及时就诊。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以胰腺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为特征的急性胰腺炎, 是一种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胰腺的急性炎症反应并组织出血坏死, 易引发多功能脏器衰竭。根据重症胰腺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及时准确的做到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补液等治疗, 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加强病房巡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发现异常时及早给予正确的处理, 适时为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健康宣教、舒适护理、饮食指导, 并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有效性。大大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郝艳军, 郑长青.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的护理55例.中国应用护理杂志, 2004, 10 (09) :10-11.

上一篇:加强中职数学教育下一篇:中原地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