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立法论文范文

2022-05-1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物流立法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法制,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应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从内容和行业管理上分散于其他法律、法规中,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形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缺乏物流行业系统专门的法律规定。我国加入WTO以后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急需出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物流法》。

第一篇:物流立法论文范文

关于完善中国现代物流立法的几点思考

摘要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日益凸现,法律纠纷此起彼伏。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物流法律业法制体系不健全,为此,应加快完善物流业的立法,以保障物流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现代物流 法律体系 完善

任何行业都需要在统一、公平和高效的法律环境中发展,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恰恰在于法律环境滞后。物流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物流环节已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越来越凸显出来,严重影响着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构建完善的物流法律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迫切问题。

一、目前我国物流法律环境

在当前法治环境下,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丌法律规范,物流要实现物尽其流必须依靠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行为,保证物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能够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整合物流各环节,协调各产业,这样才能保障整个市场稳定运行。

改革丌放以来,为了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在各物流领域先后出台了大量的规范性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交通运输业为例,公路运输方面,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之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围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道路货物运输服务业管理办法》《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道路零担货物运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铁路运输方面,主要有《铁路货物事故处理规则》、《铁路货物运输杂费管理规则》《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等;航空方面,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外,有《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丌办民用航空运输企业审批权限的暂行规定》等,航空运输在国际方面,我国先后签署、批准了20多个国际公约和协定书,并有80余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形成了我国的民用航空运输法律体系。

但是,现代物流已发展成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各相关职能分属于不同部门,而现行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多是各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规章,这使得物流法律法规比较分散。另外从法律效力角度看,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主要有三类:法律,如铁路法、海商法等;行政法规,如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等;由中央各部委颁布的规章,如关于商品包装的暂行规定、商业运输管理办法等。实践证明,目前物流法律法规远远不能满足物流业飞速发展的需要,物流立法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1.法律效力较低。目前,我国直接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法规多是由中央各部委、地方制定颁布的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等,位次较低,法律效力较弱,规范性不强,甚至有些规范性文件还带有地方、部门分割色彩。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多数只适合作为法庭审判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问的相互关系,缺乏对物流主体行为的制约作用。缺乏对物流主体行为的制约作用。

2.法律系统缺失。目前,我国现代物流标准只有《物流术语》,执行的有关物流方面的法规和直接为物流或与物流有关而制定的法规从内容和行业管理上分散于海陆空运输、消费者保护、企业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各部委分别制定的有关规程和管理办法,立法上涉及交通、铁道、航空、商业、外贸等十多个立法部门,形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缺乏物流行业系统专门的法律规定,加上各部门协调不够,难以整合物流各环节和各功能之问的关系,不利于形成行业优势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3.法律制定滞后。目前,我国执行的物流法律法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法律规范延续而来的,加之现代物流业与最初相比发展了新业务,因此相关法律出现了适用范围有误、规制内容过时以及法律交叉、法律空白等问题,不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更难以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法律体系从技术上普遍缺乏对实践的具体指导和调整作用,宏观调控能力和微观约束能力不足。

二、完善我国物流立法的对策

针对我国物流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构建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1.制订统一的物流发展规划,提高物流立法的协调性。制订统一的物流立法规划,应防止政出多门,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局限。从疏通各单行法律法规之问的承接关系着手,修订、整合、补充现有物流法律法规,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协调严谨的法律框架,提高物流法规的集约性、系统性,增强其综合调控能力。物流系统主要由运输、储存、装卸、配送及信息传递等主要环节和功能构成。而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已经由追求服务的安全、切实、迅速、经济,向追求物流的综合治理、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方向发展。因此,用现代综合物流的理念,建立高度系统化的物流法规体系,才能促进我国物流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和效率。

2.建立完善的物流法律体系,提高物流立法的系统性。制定和完善适应物流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目前我国物流业的标准化程度还很低,尤其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导致物流成本上升,严重影响了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加入WTO后,这个问题口益明显。为适应国际物流发展的要求,必须大力推广和普及相关的国际标准体系,或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通用的国家标准,以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和现代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明确物流经营活动市场主体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资格,规范物流主体市场准入门槛;明确物流活动各环节及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使整个物流活动合法、有序、公平;调整国家和物流主体之问以及各物流主体之间市场监管关系,防止垄断与不正当竞争,形成统一、高效、透明物流市场;制定和完善物流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设施和装备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为提高物流效率奠定基础。

3.重视他国的先进经验,提高物流立法的实效性。物流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健全而完善的物流法制是现代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依托和动力,营造良好的物流法制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国际视野,大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物流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一方面要研究和分析发达国家的物流法律制度,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大胆吸收和借鉴;另一方面物流立法要经过科学论证,提高立法技术和立法水平,取得各方共识,充分发挥物流社团组织、专家学者在物流立法中的作用,增强物流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前瞻性和稳定性,提高立法质量。

4.重视物流协会的作用,提高物流立法的完善性。在建立健全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同时,要特别重视行业协会的协调自律作用,特别是在国家法律没有调整或者不便于调整的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步将以往政府过多的管理职能逐步交给行业协会行使,同时在法律上对协会的功能、作用、职权加以必要规定,充分发挥民问组织所固有的协调功能和专业知识;要善于发挥联合会的综合、协调和引导作用,将行业内各代管协会、各地方协会和企事业单位尽可能地团结在一起,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促进行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束语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丌与之匹配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口益加快,竞争口益激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法律体系既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的微观活动提供了准则。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物流发展中的无序现象,成为我国物流发展中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使物流企业平等竞争、有序经营、规范管理,使中国的物流业始终保持着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推动我国物流业发展步入国际化的轨道。

作者:郭时宜

第二篇: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法制,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应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从内容和行业管理上分散于其他法律、法规中,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形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缺乏物流行业系统专门的法律规定。我国加入WTO以后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急需出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物流法》。

关键词:物流业;必要立法;物流立法

Key words: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necessary legislation; logistics legislation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完善物流法律制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法律制度,把以前分散的法律制度结合起来,形成物流法规体系尤为重要。”

1物流立法的必要性

早在1992年原商业部就颁布了《关于加强物流科技工作的意见》;在1995年国内贸易部在《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物流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在1999年国家又把现代物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01年国家经贸委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积极培育现代的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透露,我国拟制订或修订部分物流法则以防止外资控制我国重要产业的供应链。据介绍,跨国物流企业通常采用购买航线、投资物流设施、追随产业转移、把亚太地区物流枢纽转移至中国等多种方式进入我国物流市场,其战略将使我国传统物流业长期面临冲击。对此,我国拟制订或修订部分物流法则,解决外资进入物流业“通行无阻”与“超国民待遇”问题,鼓励重点物流企业进入国际产业供应链体系,鼓励多元化投入、设立物流发展基金,加大对物流业融资力度。此外,2008年上半年,发改委有望出台《国家现代化物流发展规划纲要》,预计5~10年后,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缺少强制性的法律文件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部门就自己制定物流的规章。这势必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物流标准,如公路标准、铁路标准、水路标准,还有可能同一个部门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标准,从而造成了我国物流市场的混乱,容易引起恶性竞争。所以颁布一部具有权威的有关物流的法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面对国外的物流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规定,那么我国的企业将用哪个部门的标准来迎接挑战呢?利用不同部门的标准会使企业的成本上升,同时又可能导致物流服务速度的缓慢。因此,国家应该在外国物流公司刚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之际,尽快颁布一部具有权威性的物流法律,为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保障。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看,以及“现代物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加快物流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1.1发展物流业需要立法

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在服务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物流服务的收入在服务业中占到50%以上,新加坡是30%,我国近几年增长也很迅速。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物流已经把单一的运输变为综合性的物资流通。对于这样的行业,应当有相应法律规范。

1.2规范物流行为需要立法

大多数的物流行为是可以分拆为若干个单行法律来调整和管理的,但涉及综合性的就缺少法律依据。比如,一个物流供应商与供货商和需求商的三方关系如何处理?供货商通过物流企业向第三方供货,不能简单归结为一种运输关系,或者代理关系,在运输的过程中也不会是单纯的铁路、公路或者其他方式。这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1.3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需要立法

物流业的发展产生很多全新的关系,亟须法律规范和调整。传统的单一立法已经不能满足客观要求,因此制定相对统一的物流法是当务之急。如我国货物运输合同中承运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对于货物的灭失和损坏,我国《合同法》、《铁路法》、《民用航空法》规定的是严格责任,而《海商法》规定的则是不完全过错责任。又如关于赔偿限额、责任期间、免责事由、损害赔偿的确定等方面的规定也存在较大差异。

2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市场将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物流也将面临着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国际化物流与国内物流是不可分割的,国内物流法律法规主要问题:

2.1没有系统专业的法律规定

目前,在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分散于海陆空运输、消费者保护、企业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各部委分别制定的有关规程和管理办法,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形成多头分散、杂乱无章的状态,缺乏物流行业系统专门的法律规定,导致市场机制不健全,秩序混乱,价格无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然也有《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审批管理办法》、《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商品代理配送行业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开展试点设立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府规章,而这些规定从法律渊源上说都属于部门规章,效力相对来说较低,不具有跨行业的普遍的效力。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没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法律法规。

2.2法律效力低,可操作性差

我国直接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法规多由中央各部委、地方制定颁布,规范性不强,缺乏法律责任的制约作用,大多是一些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等,其中不少内容还有悖国际惯例,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多数只适合作为法庭审判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对物流主体行为的制约作用。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处于统领地位的《物流法》,除一些基础性的规定由《民法通则》、《合同法》等规定外,直接具有操作性的法规多由部委、地方制定,规范性不强,大多以“办法”、“条例”、“通知”等形式存在,在司法实践中缺乏普遍适用性,有些只能作为物流主体进行业务活动时的一个参照,不能发挥法律法规在物流业发展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2.3物流法律法规明显滞后

目前我国执行的有些物流法律法规还是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延续而来的,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的,虽在当时对于推动物流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时空差异已出现适用范围有误、规制内容过时以及法律交叉、法律空白等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更难以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急需补充、修订和废止。物流法律体系从技术上普遍缺乏对物流实践的具体指导和调整作用,宏观调控能力和微观约束能力也很差。

2.4物流法律法规之间协调性差

物流立法上涉及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协调沟通不够,存在法律法规“打架”现象,难以整合物流各环节和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形成行业优势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从法律上看,至今我国尚未制定关于物流主体的综合性法律或者法规。目前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被囊括在综合性的法律中,很有必要通过制定物流法律法规,对从事物流服务的主体及物流企业进行规范。

3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的思路

3.1构建脉络清晰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涵盖与物流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文件,并非像民法、商法、经济法那样相对独立。涉及物流的法律规范既可能包括民法部门中的部分原则与内容,如调整平行主体之间财产权利、契约关系的合同法、财产法,也可能涉及商法与经济法部门中的法律规范,如对各种外部交易行为进行普遍规范的票据法、保险法。因此,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应界定为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与物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层次分明、门类齐全、结构严谨、联系紧密的不同单项法律法规既发挥着不同作用,又互相影响。鉴于我国诸多物流问题都已在市场经济基本法律体系中做出了必要规范,重复立法很可能造成立法资源浪费和法规重复交叉,所以构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并不是要从基本法律体系中圈出独立的“物流法”部门分支,而是要为持续性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提供一个框架体系,理顺不同单行法间的层次结构与逻辑脉络,确立现代市场经济下物流运行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避免跨部门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内部出现重复和矛盾,避免物流产业内部自律以及地方、中央物流管理过程中产生分歧和冲突。基于此,构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目标:如何通过汇编修订现有法律和适当补充立法,疏通各单行法律规范之间的承接与递进关系,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物流法律法规框架,促进物流行为规范化和物流运作效率化。这比新立一部虽针对性强但大而全、空洞化的“物流法”更有益。

3.2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从日本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特征以及物流发展的客观实际来看,我国物流立法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物流主体法,指确立物流主体资格、明确物流主体权利义务和物流产业进入与退出规制的法律规范;二是物流行为法,指调整物流主体从事物流活动的行为的法律规范,是各种物流交易行为惯例法律化的产物;三是宏观调控法,指调整国家与物流主体之间以及物流主体之间市场关系的法律规范;四是社会保障法,指调整国家、物流主体与劳动者、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通过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为物流活动确立行为准则。

3.3建立高度系统化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物流系统主要由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主要环节和功能构成。如何用系统化思想和现代综合物流理念建立高度系统化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我国物流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和效率是物流立法中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其系统化程度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建立起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清理和制定系统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3.4加强地方物流法规建设

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市场状况、企业素质和融资能力不同,物流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近期内在建立全国性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制定出一些符合本地区的物流法规。我国传统管理法规中,条块分割严重,令我国的物流业者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规模经营受到阻碍,也使国外物流从业者对我国内地市场望而却步,例如我国仅公路法就各省自有一个,令跨省经营者无所适从。这样,既能为逐步建立全国性的宏观物流法律法规提供依据和经验,也有利于各地区的物流企业根据地区特点加快发展。国际物流的复杂环境形成了它的自有特点:完成周期长、作业方式复杂多样、物流系统一体化、重视联盟作用。

物流业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需要得到多方面法规的引导和支持。国际上颁布《物流法》比较早的国家是日本,早在1990年就颁布了《物流法》。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立法条件不充分,但需尽快积累,要根据物流业与国际接轨的惯例,以符合WTO有关规则为支撑,尽快研究制定各种法规制度。随着加入WTO后带来的市场开放和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变革,物流业面临着巨大国际化的发展,它需要更加科学、合理、高效、透明的政策法律环境。现代物流业立法成为当务之急,需要突破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善物流业的法律环境,全面建设立体物流网络,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在国际上腾飞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健. 现代物流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景安. 初识日本物流业[Z]. (出版地不详):海事信息快讯,2006-12-26.

[3] 郭毅.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 崔介何. 物流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相悦丽 迟桂华

第三篇:公正立法与立法公开

摘 要:公正立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立法理念,在追求立法价值公正的同时,也追求立法程序的公正和立法结果的公正。公正的立法是在公正价值的指导下通过公正的程序而实现的。立法公开不仅是程序公正的组成部分,也是走向公正立法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公正立法;立法理念;程序公正;实体公正;立法公开

收稿日期:2011-04-16

作者简介:李店标(1983—),男,安徽濉溪人,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立法学。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法治之法的内在品质要求。公正立法是一个社会实现法律公正的基础,也是现代立法的基本理念和终极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正立法应当成为当前立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对立法机关而言,对公正立法的追求主要是通过对立法程序公正性的把握得以实现。立法机关可以通过对立法过程中各项具体制度的设计来把握立法程序的公正性,并通过制度的运行来实现法律产品最大限度上的公正性。立法公开作为正当立法程序的必要成分和判断标准,对实现公正立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作为现代立法理念的公正立法

立法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不能离开一定的立法理念作为指导。当前,我国对立法理念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⑴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人与人关系和谐要求确立利益均衡的立法理念,人的身心关系的和谐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的和谐要求确立全球化的立法理念;⑵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需要转变立法理念,确立人本立法理念、客观立法理念、平衡立法理念、合法立法理念、民主立法理念、科学立法理念、全球视野立法理念等现代立法理念;⑶从我国法治进程的角度来看,立法应树立以人为本、立法有限、立法平衡、立法效益、立法透明、程序立法等立法理念;⑷从立法者现有观念检讨的角度来看,要树立质量与效益至上的观念,强化以民为本的立法理念,强化“程序正义”理念和“人权保障”观念;⑸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 中国的立法观念应更新为市场经济体制的立法观念、民主和人权的立法观念、区分公法与私法的立法观念、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接轨的观念。[1]尽管学界对立法理念从不同的角度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不难发现,很少有人把公正作为现代立法理念的组成部分。对公正立法作为一种立法理念的研究不够重视和长期缺失,不能不说是我国立法理论研究的一个缺失。其实,因为公正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和思想引导,公正立法自然也是一种能有效指导立法活动的现代立法理念。

在汉语中,与公正一词相近或相关的词很多,如公平、公道、公允、平等、均等、正义等等。因此,公正是一个极易引起语义歧义的概念。但一般而言,公正是与偏私相对应的,意指不偏不倚、正直,没有私心的意思。在我国古代,公正往往指道德修养,并无作为评价制度和规则的价值内涵。直到鸦片战争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有关公正的评价才开始涉及制度和规则层面。现代意义上的公正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即强调这种价值取向的正当性。公正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代表人们对社会分配结果是否公平的评价;二是指向分配程序的正义。对公正的最初探讨主要是从实体公正入手,强调一种公平的分配方式。直到1975年Thibaut和Walker提出了另一种公正,即程序公正,强调分配资源时使用的程序、过程的公正性。[2]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如果出现冲突,虽然在理论上实体公正具有更高的位阶,但实践中应优先实现程序正义,因为程序正义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实际上,无论是实体公正,还是程序公正,其根本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实质上的正义。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子目标,实现实体公正是通过制定程序规则和规定实体公正的维护机关的工作程序来实现的。

何谓公正立法?虽然学界对这一问题已经展开了探讨,但鲜有人对公正立法作出明确的界定。关于公正立法的提法,目前仍不统一,既有用立法公平的,又有用立法平等的,还有用立法公正的。[3]大部分学者都把公正立法称为立法公正,并将其划分为立法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层次。但笔者认为,公正立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立法理念,首先,应追求立法价值的公正。立法价值的公正要求立法工作的开展必须秉承公平正义的理念,是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立法的价值取向,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而言,就是立法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尤其是要特别关注和扶持相对弱势群体的利益,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法制化”。其次,公正立法体现为运行程序应具有公正的品质。每一个正义结果的产生,都必须经历一个过程,或者说通过一定的程序。立法同样如此,必须经过正当的法律程序。公正的立法程序应该具备程序公开、程序参与、程序自治、程序中立和程序效率等基本品质或要件。[4]再次,公正立法应体现在立法结果的公正。关于出台的法律怎样才能体现出公正性,很难作出一个科学的判断标准,但至少从权利保障的角度看应当是法律制度的设计具有科学性,在公民权利的分配、保障和救济方面体现了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和利益均衡等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不断出现,应妥善处理这些社会利益关系问题,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机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衡量法律机制的有效性,除了从实效上看其能否解决社会矛盾之外,还要从价值上作出其是否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判断。因为法律机制是由立法来创设的,公正的法律机制必然出自公正的立法,公正的立法必然是公正的立法理念指导下的立法。尤其是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变化,各阶层、各方面的要求和利益都将反映到立法中来,促进立法的公正性更成为当前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我们必须明确,在坚持公正立法理念时,不能忽视立法效率,二者应统一,立法活动应努力寻求二者的平衡点。要正确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既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追求公正,也不能以牺牲公正为代价来追求效率,而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优先原则与法的公正性有机统一于现代立法之中。

二、程序公正与公正立法

现代社会的任何立法都必须经过事先设计的一系列程序,唯有如此,才能使立法活动符合政治合法性和正当性。公正的立法就是在公正价值的指导下通过公正的程序而实现的,所以程序公正不仅是公正立法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公正立法的必经途径。

关于程序公正的标准,Leventha提出程序公正性的六条规则:⑴一致性规则,即分配程序对不同的人员或在不同的时间应该维持一致性;⑵避免偏见规则,在分配过程中应该摒弃个人的私利和偏见;⑶准确性规则,即决策应该依据正确的信息;⑷可修正规则,即决策应该有可修正的机会;⑸代表性规则,即分配程序能代表反应所有相关人员的利益;⑹道德与伦理规则,即分配程序必须符合一般能够接受的道德与伦理标准。[5]注重程序公正,尤其是法律程序的公正日益成为现代法治国家共同的价值取向。法律上的程序公正是指法律的正当程序,通常又称为“正当法律程序”或“正当程序”。它作为一条重要的法治观念与宪法原则,起源于英国的自然正义观念,后经过美国宪法修正案确认并得以在全球传播。通常认为,作为宪法原则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起源于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自由民,凡未经同等身份者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1791年《美国宪法》第5条修正案将正当程序原则并入《美国宪法》,规定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1868年《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进一步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展到州立法。此后正当程序原则得到各国承认。正当法律程序最初的含义为司法上“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和“对他人做出不利行为要事先告知、说明理由和听取申辩”原则,之后随着民主法治观念的演进其内涵扩展到包括公开、公正、公平和参与等原则。

正当立法程序是正当法律程序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我国理论界目前并没有对正当立法程序的含义做出深入的探讨和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正当立法程序是指具有立法权限的国家机关创制规范性法律文件所遵循的制度化、正当化的过程,是限制立法者恣意进而使立法活动彰显和实现程序正义的制度设置,也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协调利益冲突、规制社会秩序及配置社会资源的合法路径和正当法律程序。“法律的正当程序之所以能够适用于立法行为,原因就在于不论立法行为、司法行为还是行政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追求,也就是通过程序设计的公正而走向实体公正。立法行为也追求最低限度的公正,这是社会价值观对立法行为活动的渗透,也是人类对社会公正、制度公正不懈追求的结果。”[6]早期的专制君主制下的立法过程是完全秘密的,甚至是神秘的,因此其公正性难以保障。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人们争取以选举代表的方式参加立法,使人们对立法公正性的评价得以提高;其后,公民请愿权以及公民创制权得到确认,人们可以进一步介入立法草案的拟订,立法的公正性进一步提高。可以说,在早期的立法程序中,可参与程度越强,其公正性就越值得期待。但现代社会的正当立法程序对公正性的要求除了表现在立法程序本身的可参与性上,又逐步扩大到立法程序的民主化、平等化、理性化和效率化等方面。

立法是对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第一次分配,可以说是社会公正之源。部门利益法制化,则是对社会公正最根本的伤害。因此,要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保证制度公平和立法质量,确实很有必要确立正当立法程序。正当立法程序对于实现立法过程的民主化、立法决策的理性化、立法结果的正当化和权力控制的程序化都有着重要意义。公正立法的实现要靠正当立法程序予以保障,为保障立法程序的公正性,许多国家都在法律层面作出了具体的制度设计。如《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553节为规章的制定规定了三个基本步骤:“⑴行政机关制定规章的建议或行政机关制定规章所涉及的主题,必须在联邦登记上公告;⑵给公众提供评论行政机关建议的机会;⑶公布制定出来的规章,而且行政机关必须简单概括地说明制定规章的依据和目的,为自己制定出来的规章辩护。”[7]

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立法的现状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立法机关的组成和运作,无法保证在立法过程中,各相关利益群体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形成有效博弈。这除了从社会总体评价的角度无法实现立法程序上的公正外,由于各方利益群体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即使是立法客观上已经反映了其利益的最大化,但民众主观上仍会产生不公正感。实际上,这样立法的结果也往往不能充分反映各相关利益群体,甚至是主要相关利益群体的要求,从而形成立法实体上的不公正。我国《立法法》虽然对立法程序作出了规定,但由于受现实国情和历史习惯的影响,在立法实践中往往采取由本部门拟定立法草案提请立法机关审议的惯例,难免使草案带有部门私利的痕迹。更有一些地方立法机关在利益驱动下,通过立法手段为自己划定垄断性的利益范围,导致立法谋私等腐败现象的存在,严重亵渎了立法的公正性。立法程序公正不是立法结果公正的唯一原因,但其对立法结果的公正具有相当程度的决定作用,因为公正的程序能比不公正的程序带来更加公正的结果。因此,要实现公正立法,除了要树立公正立法是由程序公正而达至的立法的观念外,必须建立健全立法公开、立法参与、立法听证、立法回避、立法辩论、立法旁听等程序性立法制度。

三、立法公开是走向公正立法的重要途径

公正立法是通过程序公正来实现的正义,而判断程序公正的标准之一就是程序本身具有公开性。程序公开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就现代法律程序而言,追求民主科学、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是其主要特征,而公开原则是促成这些特征的必要性条件和体现。程序公开原则主要指国家机关的决策、实施及其过程向社会和民众开放。它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共同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也是实体有效、程序正当的关键。正如休厄特大法官所说:“公平的实现本身是不够的。公平必须公开地、在毫无疑问地被人们所能够看见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点至关重要。”[8](p97)

无论是公共规则的制定还是公共规则的实施,无不是以占有必要的信息为前提,社会成员对于事关切身利益的信息享有平等的知晓权。信息享有的对称性对于程序公正十分重要,也是程序公正的必要条件。如果一方对信息充足占有,而另一方则信息匮乏,那么,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就难以做到有效参与,而且还会出现信息垄断者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进行种种舞弊和寻租活动,使程序公正也无从谈起。因此,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相关的信息向全社会充分公开。立法作为公共规则的制定过程,也应将其信息公布于众,以便人们查阅和提出有利于完善的意见。不公开的立法是无视公众平等表达意见的权利,属于立法程序不公正,因为立法程序不公正,法律内容的公正性也就难以保证。美国在法律实践中则比较强调程序公开原则,其实现程序公开原则的主要途径是实施程序性法律。如针对信息公开,美国1966年制定的《情报自由法》和1976年制定的《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都强调政府和议会文件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一切人都具有同等得到政府和议会文件的权利。

作为民意的代表机关,立法机关本身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立法程序的公开性便是这种开放性的突出体现。具体而言,立法程序的公开性要求立法活动,包括提案、质询、讨论、审议和表决等应当让公众知晓;立法听证应当公开进行,尽可能通过新闻媒体对外传播。除涉及国防、外交或其他重大事务不宜公开的外,任何立法会议均应公开举行。除可以自由旁听和采访外,立法会议的一切文件及记录均应公开发表或允许公民自由查阅。“尽管立法程序的开放性本身会对法律机构的完整性和能力有一定的损害,但是就立法的宗旨和程序的特性而言,它则是完全必要和合理的。”[9](p233)因为,立法公开作为现代立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实现立法公正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我国台湾学者罗传贤所说的那样:“公开是专横独断的自然敌人,也是对抗不公正的自然盟友。”[10](p111)由于引入了公众的利益博弈,能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意,充分均衡各种利益冲突,从而制定出契合法治需要的良法,保障立法程序的公正性;而且立法公开可以阻止直接参与立法的人员与该法有利害关系的人接触,从而避免立法参与人员与该法间接产生的利害关系,确立其对立法内容的超然地位,实现程序上的公正。

在我国,立法活动的公开是由国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有权了解国家机关的立法决策并参与立法活动。“如果一个政府是真正地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的话,人民必须能够详细地知道政府的活动。没有任何东西比秘密更能损害民主,公众没有了解情况,所谓自治,所谓公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国家事务只是一句空话。”[11](p959)在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公正的立法是民主、科学的立法,也应是公开的立法,立法活动的公开是时势的必然要求。2004年3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就提出要提高立法质量,“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起草法律、法规、规章和作为行政管理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草案,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重大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草案,要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者向社会公布草案等方式向社会听取意见,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积极探索建立对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的说明制度。”这一表述,很好地将立法公开与公正立法结合了起来,不仅反映了国家对立法公开的清醒认识,也说明了国家对追求公正立法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由于缺乏公开程序的立法,草案不公布于媒体,不征求人民的意见和不允许讨论,导致我国一些法律出台后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而且已经引起公众的不满。比如我国《邮政法》规定,邮政部门丢失了平信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而丢失了邮包则以重量计,不管包里装的是金银还是棉花,都只能得到很低的赔偿。为了解决不公正立法的出现,目前最有效的方案就是在立法程序中尽可能多的设计立法公开的环节和手段,为各相关利益群体提供表达意见的机会。总之,只有通过公开立法才能实现公正立法,一个被最大多数人认可的、具有民意基础的法律,必定是经过公开的立法程序而形成的法律。

【参考文献】

[1]上述观点依次参见汪全胜.和谐社会的立法理念[EB/OL].http://pkuwangfang.fyfz.cn/;高其才.现代立法理念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6,(01);刘军平.中国法治进程中的立法理念刍论[J].政法论丛,2005,(03);刘武俊.中国主流立法观念检讨[J].学术界,2001,(02);李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立法发展[J].学习与探索,1998,(01).

[2]Thibaut J,Walker L.Procedural Justic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Hillsdale,NJ:Erlbaum,1975.

[3]宋方青,周刚志.立法公平之程序构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粟丹.立法平等问题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汪全胜.制度设计与立法公正[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汪全胜.立法公正的实现与保障机制[J].政法论坛,2005,(01):73-74.

[5]Leventhal G S,Karuza J,Fry W R.Beyond fairness:A theory of allocation preferences.In:G Mikula ed.Justice and social interaction.NY:Springer-Verlag,1980,P27-55.

[6]汪全胜.论立法的正当程序[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02):17.

[7](美)伯曼.美国行政规章制定程序[J].行政法学研究,1996,(02):72.

[8](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

[9]林喆.公民基本人权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罗传贤.行政程序法基础理论[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

[11]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下)[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王秀艳)

作者:李店标

上一篇:历史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史学观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