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力下初中政治论文

2022-04-24

[摘要]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初中学生已经开始具备个人意识,成为独立个体的意愿逐渐强烈,因此,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已经拥有了基础的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以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导致在身心迅速成长的当下,很容易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影响,提升初中生的认知能力非常重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社会认知力下初中政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认知力下初中政治论文 篇1: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摘 要:青少年的成长对于祖国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健康成长对我国的发展前景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初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对初中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塑造极为重要。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初中生社会认知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来塑造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社会认知能力;评价

社会认知能力的组成包括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对社会各种人和事物的认知,还包括对社会意识、社会本质以及社会行为的感知及反应等。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社会认知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思想品德教学效果造成了影响。但究其根本,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休戚相关、影响深远。下面本文围绕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展开

探讨。

一、当前初中生社会认知的现状

1.价值观错位

目前社会经济发生的剧烈变化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初中生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些错位现象。学生在某些不利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生活态度变得更加现实、世俗、功利。很多学生缺乏理想与信念,更不知道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以及我们祖国的光荣历史,也不尊重模范人物,而对影视明星盲目崇拜。

2.个人主义至上

当前,初中生中多数是家中的小霸王,父母对其呵护有加,在此环境下,很多学生养成了跋扈、任性、懒散的性格。其中有一部分人,在生活中表现出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思想严重,也不会为别人考虑,与他人分享。在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是最重要的,所有人都应该为自己服务,而对于班级活动与集体活动,通常视而不见,道德感与责任感不强。

3.品德观念模糊

很多初中生仅仅从理论层次来理解道德观念,却不懂得道德最起码的要求,仅依靠个人能力还不足以判断出品德情景中的善恶美丑。多数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通过自身感官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非对错没有清晰的界线。比如,对于考试作弊,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认识,作弊没被发现体现出高超的技术,这

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4.缺乏抗诱惑能力

当前,初中生是网络的主要受众,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联十分紧密。但网络的利弊一直难以得到公断,网上教程、网络习题、网上讲解以及休闲娱乐,为学生带来了学习便利和生活调剂,这

些益处显而易见。但其也存在诸多不利的影响,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信息以及色情资源等等,直接冲击了初中生的道德观。

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抵抗力,成天沉迷于网络,而对本来的学业没有投入应有的关注和精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培养的路径

1.贯彻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个教学相长的因素

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对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有正确的认

识,认识到两者之间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需要将最新的学科理论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教给学生,让学生具备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避免学生认识上的差错,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偏差进行纠正。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认识到青少年知识框架能力薄弱的情况,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过程较为艰难。基于上述问题,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将正确的认知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理念会在学生的社会生活中付诸实践,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修正认知中的偏差,最终使这些正确的认知在学生的人生轨迹中开出绚烂之花。

2.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社会认知思维培养

现阶段很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在考核时仍然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这就让老师在教学时将应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使

得思想品德教学的教育意义丧失。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重点放在应试技巧以及习题演练方面,要求学生背诵重要的知识点,以取得较好的分数。这会使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产生偏差,使其认为考试最为重要,而忽视社会认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其实,思想品德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使学生具备认知社会、融入社会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能够在接人待物中表现得圆融自如。所以,教师应将社会认知能力培养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中表现出正确的行为,对身边的人或事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便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3.延伸教学内容,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力以及社会判断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为此,教师不能把课本当作教育的重点,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教师应该在对教材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中的课外材料进行教育,帮助学生从宏观的层次上来认识社会。通过让学生了解这些课本外的材料,不仅能够弥补教材本身的缺陷,还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明辨是非,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自己的人生。

立足教材、延伸内容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将教材中的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对思想品德学科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其次,要从身边的时事和事件开始,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补充,让学生能够分析出事件的本质,并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社会认知能力也会变得更强。

4.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教育

网络对于学生来说似乎弊端要大于益处,但学生对网络的热情却从未减少过。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网络相融合,不再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将网络变成现代的工具与教育媒介,形成平等对话式的教育方式。通过网络也能够让青少年多渠道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来体验与感悟社会现象。

对于青少年来说,无一不喜欢上网这一休闲活动,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教学与学生的爱好相结合,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将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内容加入青少年教育网站,并进行大力推广,来达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有利的游戏与软件的开发,利用初中生的爱好来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及时对学生的认知做出评价

评价也是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应对评价予以充分重视并妥善利用,合理的评价能够让学生了解其社会认知水平的高

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当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言辞,不仅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同时还要能够让学生接受。评价方法的运用要得当、适度,恰如其分地运用评价方法能够对学生认知中的偏差进行有效调节。与此同时,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个人性格特点大相径庭,社会经历也全然不同,一些学生会存在较为顽固的认知偏差,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

心,能够运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找到切入口,做到深入人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容易被外界影响,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塑造其社会认知能力的最好阶段。目前大部分初中生身上体现出来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的关注,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能力。所以,将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融入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家强,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社会认知能力培养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温一鸣.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社会认知力的有机融合[J].赤子:上中旬,2015(02):227-228.

[2]刘巧梅.认知建构活动体验:初中历史与社会一次学科活动的课例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4):129-130.

编辑 赵飞飞

作者:赵霜叶

社会认知力下初中政治论文 篇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探讨

[摘 要] 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初中学生已经开始具备个人意识,成为独立个体的意愿逐渐强烈,因此,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已经拥有了基础的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以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导致在身心迅速成长的当下,很容易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影响,提升初中生的认知能力非常重要。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栋梁,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通过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学生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教學;道德与法治;认知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相较于小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和社会阅历较浅,所以对于社会上其他事物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直接的感官认知,缺乏理性思维下对于感性认知的分析,从而无法更加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力,提升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立初衷,是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力,它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是围绕着提升学生社会认知力而展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应该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用,挖掘该课程理论知识之外的影响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让其能够充分掌握分析社会现象和本质关系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

所谓社会认知能力,就是认识世界的能力,是人们在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之后,对于社会中的现象和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的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马克思理论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方向展开的。马克思认为,人在社会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的思维和劳动能力也在进行着变化,其中社会认知力是人类思维能力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力,连接学生与社会,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初中生在社会认知方面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再加上目前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初中生可以从各种渠道用各种方式,获取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但同时也容易迷失在海量的信息当中,产生负面的认知。而初中道德与法律课程就是贴合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其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力,让学生从原先模糊浅显的认识状态,到能够清楚深入地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认知构建,提高对社会认知的水平。

认知不仅包括对于社会现象的认知,还包括对自我的认知,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通过对自我认知的学习,提高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初中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作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并不仅仅只有学生方受到影响,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进行课程教授时,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社会认知力培养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素质。要想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力,首先就要求上课的老师要具有更高的社会认知知识储备,更好的教学方法。老师只有自身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并且顺利教授给学生之后,才能够通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力,因此,对于老师的知识储备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认知能力

1.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以强大的知识储备应对教学任务

老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活动时,不仅要重视教学的内容和方向,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坚持不断地强化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保持对于社会认知力的敏锐性,让自己的知识储备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认识到社会认知力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作用,将自己丰富的社会认知传递给学生,从而推动学生社会认知力的培养和发展。比如在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将该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思想观念,将概念简化,用学生更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进行学习,增加学生对于国家和政治的认同感。在课堂的上课形式上可以采用随堂检测、DIY制作、红歌歌会等方式来代替单一的课堂讲解,让学生提高对于课堂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自觉提高社会认知力。

2.应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社会认知情况

老师在进行课堂的文化教育之外,也应该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因为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老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真正的需求。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殊性在于,想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就必须要保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其思想动向。在和学生的沟通过程中,确定对学生进行社会认知培养的方向,确保学生的认知方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对于产生错误的社会认知的学生,老师应该注意沟通的语气和方式,避免在教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的心理,同时保持一定频率的沟通,让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保证沟通的效果,避免出现无效沟通。比如,老师可以预留课堂中的10分钟时间,让学生对于当下热门的社会事件进行讨论,可以分小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充分讨论之后,总结出小组内共同认可的观念,派代表上台发言,全班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加强对于社会性事件的关注,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力。

3.扩充教学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单靠课本内所提供的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进一步扩充教学素材,加强教材中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连接性,适当引入当下发生的社会事件,借助各种平台和渠道,搜罗社会中关于此事件的各种观点,让学生从中筛选和分析。比如在七年级上册中“发现自己”单元里,可以根据当下青少年發展的特点,将传统的青少年发展与之作为对比,让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摆脱对于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对于时下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也可以引入教学内容中来,让学生可以关注到新闻时事,做好心理疾病的预防,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让学生对于相关事件能够有正确的认知,防患于未然,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4.结合多种方式丰富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任课老师可以多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引入自己的教学课堂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入多媒体的方式,然后结合板书、课件等方式,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在课堂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老师也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并且予以适当的评价,对于学生存疑的点,可以进行及时地补充,让学生当堂就能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在进行课题的讲解时,老师可以选择相关的议题,通过提前准备的课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并且可以设置相关的场景,学生想象可能会出现的情景以及自我的反应,从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互动性。比如在进行“自我教育”的课程时,可以引入当下流行的明星人物,讲述明星人物成功背后的故事以及该人物自身的优缺点,让同学围绕此话题来进行讨论。由于选择的讨论对象是学生所熟悉的明星人物,所以这样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迅速地融入课堂中,也能够更加直观迅速地了解到老师想要表明的知识点,对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以及促进学生社会认知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开展多种形式的认知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切忌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地传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这种上课形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感,不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留下充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外,老师还可以在课上组织社会认知活动,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合教学内容,迎合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配合物质奖励或者语言奖励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在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认识活动会更加顺利。比如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授时,老师可以利用课上的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读,并且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此发表观点,讲讲自己的读后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音频来烘托气氛,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共鸣。鼓励同学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熟知的传统习俗或者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对于观点独特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开展起来的活动,能够调动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也能够营造很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毕丽君.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力[J].新课程(下),2012,22(8):17—19.

[2]邓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57-61.

(责任编辑:朱福昌)

作者:何赛云

社会认知力下初中政治论文 篇3:

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摘 要:政治教学是学生了解社会现状的第一步,初中政治课堂既涉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又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的现状,因此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既是初中教学的要求,也是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主要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政治课堂的研究寻找出可以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办法。

关键词:初中政治;社会认知力;培养

一、克服应试教育的不足,潜移默化的培养社会认知能力

受基本国情影响,初中教学均以应试为目的,在教学中基本以死记硬背的模式完成教学。然而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却非常的不利,忽略了对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政治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许多知识都是抽象的意识型内容,用于改变学生的思想课观点,形成正确的三观与思维。加强对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做人水平,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将书中的正确思维实践于社会生活。

二、延伸教学内容,强化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实践与书本内容结合才能够帮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完成自我修养的提高。教师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还要有意识地与实际生活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弥补书本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政治课堂的补充,可以分为以下两步,首先是书本补充,对于教材中没有描述或者描述不细致的内容进行课外补充,加深学生的理解;其次是将生活中的事件与书本知识相结合,通过实际事件为例具体分析,发现事物本质,由此增加学生的社会认知感,提高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

三、结合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

课堂教学是在课堂中学习社会,实践教学则是在社会中学习知识,因此将学生放入社会,在社会课堂中接受教育是提升学生社会知能力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纪念馆,通过纪念馆内的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关注度,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面貌,产生更深的感悟,同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学生脑海中会不断浮现相关的画面,不断加深对爱国精神的理解。认知思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将日常生活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结合全文,我们不难看出,初中政治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为主要目标。传统教学理念中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思维应该遭到摒弃,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拥有相同能力的情况下,会更加注重对素质人品的要求,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既要完善课堂教学,也要加强对学生个人素质和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可用之才。

编辑 范昕欣

作者:王晶

上一篇:生态视角创意农业发展论文下一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