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分析论文

2022-04-2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体系,不仅要立足于现有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更要基于社会价值、社会功能的视角进行深度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包括广义的社会文明(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狭义的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三个基本层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分析论文 篇1:

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改革开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效,而贯彻科学发展观则需要党的先进性为保障。

一、科学发展观遵循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规律,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时代要求

我国自1840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后,就有了实现现代化的任务。现代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工业化。我国工业化发轫于李鸿章推动的洋务运动,但这场运动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便偃旗息鼓。洋务运动的失败主要源于封建的专断制度,因而,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试图通过政治革命再启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了我国现代化的蓝图,但他出师未捷身先亡,现代化进程嘎然搁浅。蒋介石篡夺国家政权后也曾一度推进中国工业的发展。由于蒋介石代表着封建地主、官僚和买办阶级的利益,因而无法承担中国现代化的任务。100多年来,中国的政权几度更替,但实现现代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历史实践表明,中国的现代化任务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承担和领导。我们党的先进性,首先是承担民族振兴的使命,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并以此引领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们党夺取全国政权后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但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二战以后,世界分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我们党受苏联体制的影响以及认识水平的限制,推进现代化主要是用计划经济和国有经济的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总体上缺乏活力,不可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曾经尖锐地指出:“搞了20年还穷要社会主义干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开始运用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形式推动经济发展。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保持了30年的持续发展,不仅国力得到了增强,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且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30年的现代化进程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我国现代化的道路是依据国情制定的,因而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然而,现代化有自身的发展走向,其弊端的产生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一般而言,在工业化的初期,农业产值的比重较大,但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活力。到了工业化的中期,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出现两极分化、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在工业化的第三阶段,第三产业得到了大发展,社会保障开始全面建立,污染也开始得到有效治理。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产值超出了工业产值,环境已经变得干净,社会进入相对和谐阶段。我国目前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因而污染严重,分配差距过大,理想和道德也出现了危机。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马克思早年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现象。如山西的“小砖窑事件”和“三鹿奶粉事件”。现代化的成就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对我们党保持先进性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最本质的要求;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弊端也影响了党的先进性。今后一段历史时期,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克服工业化进程中的弊端,实现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科学发展观开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新道路,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的先进性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但核心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在革命时代,党的先进性就是反帝反封建,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但执政后,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尽快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今天,我们党的先进性主要是要引领科学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具体地说,我们既要经济增长,也要社会进步;既要财富积累,也要文化繁荣;既要城市发展,也要农村富裕;既要当代人的幸福,也要子孙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利用国内资源,也要开发国际资源。总之,我们需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行动指南。我们党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发展好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先进性提供了平台,而党的先进性正是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而展现出来的。

二、科学发展观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展现党的先进性品格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其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是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理想追求。共产主义是一个制度,同时也是一种运动。共产党人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展现比资本主义更多的优势,从而能成为历史进步的火车头。科学发展观蕴含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价值,因而是共产党人引领社会进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说,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代共产党人实现先进性的最重要标志。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反映了党的先进性的显著特征。发展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发展是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社会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归根到底是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由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则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检验一个社会进步的程度,最终要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事实上,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生产力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财富状况。在原始社会,社会文明是以石器为标志的;在奴隶社会,社会文明是以青铜器为标志的;在封建社会,社会文明是以铁器为标志;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则以大机器为标志。毫无疑问,不同的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带来的财富是极其不同的。既然社会生产力对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那么,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先进,就要看其推动社会生产力作用的大小。共产党搞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共产党执政,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世界上不管什么政党,只要其不能发展经济,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被历史淘汰。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没有把经济搞上去,没能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推动社会进步,因而失去了自身的先进性,丧失执政地位也是必然的。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党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展现自身的先进性的,就有力巩固了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抓住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资本主义体系中诞生而发展起来的,其最初的宗旨就是要克服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实现劳动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相对封建社会是一个进步的制度,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沾满了无产阶级的“鲜血”。资本主义通过发育市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也使广大无产阶级处于屈辱的状态,少数人占有了多数人的劳动。共产党人的目标就是克服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颠倒把人作为工具的历史,使每一个人的发展成为全社会发展的条件。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正是把人的解放作为出发点,把人的发展作为归宿点。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因而社会不免会出现西方国家早期发展中的弊端。比如,有的地方单纯追求GDP,不顾环境的污染;有些地方出现权力与资本结合的利益集团,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还有的地方或部门不讲政治,使社会收入差距过于拉大,等等。当前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坚持把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目的。发展是手段,人的发展是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寻求抽象的人的解放,而是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发展作为目标;另一方面,要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运动就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可见,以人为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内涵。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现代化建设,也就反映了执政党的先进性。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显示了党的先进性的目标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主要是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建设。在这五大文明的建设中,实质问题是妥善处理经济增长和人的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发展作为目的,同时也把社会生产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是因为人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的。没有物质的发展,人的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但人的发展绝不单纯依赖于物质,还必须有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条件。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发展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创造了条件,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建设也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重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建设。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虽然超越了人类社会生产的总和,但马克思仍然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给本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带来了不幸。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来到世界就沾满了鲜血。回顾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伴随着人的道德堕落、劳动异化和资本压迫。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自觉克服资本的弊端,避免人的异化,把物质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但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30年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道德滑坡,劳动异化,收入差距过大,环境破坏严重等方面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抓,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毫无疑问,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先进性品格。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凸显了党在思维方法和实践手段上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与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手段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而联系的本质是对立统一。我们认识事物,只要把握了对立统一关系,就能把握事物的根本规律,就能化解各种矛盾。科学发展观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时,运用辩证思维提出了五个统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不协调的问题。如城乡发展的差异较大,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等等。世界上不少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辩证地处理好各种关系,从而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衡,社会也失去了稳定。如拉美国家过度利用外资和依赖外国的技术,就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科学发展观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要求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方法。我们党用这一方法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就能发展好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进而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展现自身的先进性。

三、执政党是国家发展的领导力量,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实践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

现代化是各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但各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是不一样的。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条件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建立了新中国,因而也必然承担起实现现代化的重任。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

1、抓好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保证。党中央决定,从2008年起用一年半时间,在全党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要求全党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纠正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行为。我们党在重要的历史时期,总是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保证政治路线的贯彻。在抗日战争获得全面胜利的前夕,我们党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的思想统一到毛泽东思想上来,为夺取全国政权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内有各种观点的交锋,如姓资姓社的争论。为推动改革开放,我们党在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通过“三讲”教育活动,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从而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的现代化面临着新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通过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使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需要从以物为本转到以人为本,从单一发展转向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回答并解决了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推动我国今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最紧要的任务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当前开展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要着力纠正影响科学发展的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如有人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唯GDP,有的把环境污染作为经济发展的必要代价,还有的人搞形式主义等等。搞好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在思想上切实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全面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打好扎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组织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干部人才。毛泽东曾经指出,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邓小平同志特别关注干部人才的培养。他指出,政治路线决定之后,“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建设一支拥护科学发展观,能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干部队伍。我们应当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通过合法的选拔程序,把那些有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优秀人才选拔上来。对那些坚持唯GDP,追求经济增长不顾环境污染,热衷于形式主义的干部应予及时调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坚持党管干部,首先是管好干部的思想。所以,各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优秀干部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选拔干部人才既需要标准,也需要程序。事实上,在公正的程序中,干部的标准才能得到坚持。一些地方的干部“带病上岗”,主要原因是“一把手”说了算,没有按照公正的程序选拔干部。为此,健全科学的干部任用机制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保证。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由于党内腐败侵吞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党风廉政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的腐败现象主要集中在经济犯罪和生活腐化两个方面。我国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历代政权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地主阶级过不了财、色两关。我们党执政59年,历代执政的两大考验也出现了。如何跳出历史的周期率?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借鉴一些国家腐败的教训,提出了教育、惩治和预防相结合的反腐体系。当前加强反腐败斗争,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加强教育,主要是鉴于制度的不规范。依据历史的经验,一个成熟的制度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建设,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仅仅30年,出现腐败是难以避免的。在处于新旧机制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加强廉政教育就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制度的完善,可以使坏人无法做坏事,好人不可能变坏。加强制度建设,关键是构建制度体系。我们要把党内的制度、政府的行政制度、国家的法律制度以至单位部门的规则连接起来,构成严密的制度体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合法性基础,就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

4、发展党内民主,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的意义在于: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作用,集中全党的智慧;保证民主决策,防止少数人说了算;有效制约权力,发挥组织的最大功能。当前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健全党内权力运行的合理机制。在我们党内,权力的运行机制是由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和书记等若干要素构成的。党的代表大会是党内的最高决策机关,党的委员会是执行机关,而纪律检察委员会是监督机关。加强党内的权力合理运行,应当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适当分离,使三者之间有相应的制约关系。但从实践来看,党组织书记的权力过于集中,常常会出现个人决策代替集体决策的现象。发展党内民主,推行党代会常任制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党的常任制解决了党内授权的问题,发挥了党内集体领导的作用,能有效防止个人专断现象的发生。目前,不少县级党组织进行常任制试点,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当前发展党内民主应以健全党的常任制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以保证党内决策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政党研究所所长、教授

■ 责任编辑:周奕韵

作者:刘宗洪

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分析论文 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论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

摘 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体系,不仅要立足于现有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更要基于社会价值、社会功能的视角进行深度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包括广义的社会文明(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狭义的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三个基本层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在整体性上发挥着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功能。

LI Yanyan (Center of Marxism Research,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a)

Key word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bjective civilization

近代西方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都认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然而,前者在世界观上把人视为孤立的原子,把个人和外部世界对立起来,在方法论上认为文明是从思维到思维的人的理性完善,一切文明进步都以个人主义为目的;后者把人作为社会的有机细胞,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认为文明是从实践到实践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诚如恩格斯曾批评资产阶级思想家:“迅速前进的文明完全被归功于头脑,归功于脑的发展和活动”[1],进而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2]97。然而,长久以来,我们在谈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时,常常只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上考察,忽视从社会价值、社会功能上审视,以致把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目标忘记了。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社会主义文明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的。而且,文明在本质上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处理自身与社会、自然界关系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表示的是人与外部世界及自身的和谐统一状态。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最大多数人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人、社会、自然界之间总体上处于一种协同状态,所以,广义的社会文明(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狭义的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系统的三个基本层面。

一、构建全面协调的社会文明

恩格斯认为,“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3],也就是说,文明进步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社会文明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社会指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及其过程。相应地,广义的社会文明指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狭义的社会主要指社会生活。相应地,狭义的社会文明主要指社会管理的文明、社会服务的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广义的社会文明,旨在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4]675通过实现社会结构各层面的和谐来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实现途径。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结构入手,以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经济基础、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等基本范畴来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与之相对应,广义的社会文明则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日常生活文明等方面,其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狭义的社会文明是三个基本层次。然而目前流行的研究方法只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角度研究文明,把经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建设与政治文明、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作简单的一一对等联系,从而认为物质文明建设目标只是发展经济,政治文明建设目标只是完善政治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只是发展先进文化。这样一来,理论上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把文明视为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忽视了从社会文明整体价值、社会文明总体功能上看问题,忽略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文明发展最终目标。当前,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建设,必须紧密围绕以人为本这一价值目标,始终把人的价值诉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

物质文明建设要对生产和分配领域并举改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早在建国之初,周恩来就指出:“增加生产对于我们全体人民,对于我们国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只有生产不断地增加,不断地扩大,才能逐步地克服我们人民的贫困。”[5]中共十二大报告明确界定:“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6]。可见,物质文明是内涵与价值目标相统一的概念。一方面,从内涵来看,物质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外在自然界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另一方面,从价值目标来看,物质文明则是指物质成果与人民群众的结合程度。物质文明建设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发展和分配公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状况是,社会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不断丰富,然而财富分配有失公平。这突出表现在:(1)劳动报酬未与GDP形成正向增长。据财政部及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83年至2007年呈下降趋势,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7%逐年下降到近年来的11%;(2)部分地区、行业、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社会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0.3迅速上升到2009年的0.47;(3)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居民基本生活消费资料价格居高不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1至8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3%。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物质成果数量,与人民群众所享有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2011年初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本质上是企业利润在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不合理、不公平,普通职工在收入分配上严重缺乏话语权所致[7]。这启示我们,如果只一味地重视创造物质成果的生产领域,而忽视物质成果归谁所有的分配领域,则可能出现生产发展却分配落后的现象,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必须警惕的。

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科学理论、正确舆论、高尚精神、优秀作品,实现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如何才能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两次以决议的形式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了出来,明确了它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重大方针。关于如何建设精神文明,为何建设精神文明,以及建设实践和价值目标相结合的问题,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有过专门表述,这就是通过“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始终围绕人的发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同时,精神文明除了具有促进人的精神素质发展的作用之外,也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历史的经验表明,精神文明搞得好,团结协作的氛围才能好,社会发展就能好;精神文明搞不好,社会矛盾则加剧,社会发展受到阻碍。

政治文明建设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保障和促进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决不是资产阶级抽象的、少数人的民主,而是具体的、大多数人的民主,是在我国历史社会条件下的民主。近年来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斐然。一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十七大报告。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与社会团体、业主委员会等群众性社会组织共同形成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网络;二是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如期完成;三是“人权”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度上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部门规章的立法层面得到全面构建。另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基础得以确立和完善。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民主制度和人民的关系问题上。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仍有残余,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作方式影响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广度和深度,“三农”领域和弱势群体依法享有民主权利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正如中共十六大所规定的,“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展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民主政治制度、体制、机制、方式系统。

狭义的社会文明建设要改革社会体制、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8],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根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党的重要文献的表述,社会文明主要包括社会生活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意识文明、社会生活环境文明和社会管理文明。当前,我国在社会事业、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和谐任重而道远。中共十七大报告从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关系角度,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二、促进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生态文明突破了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社会文明范围,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人类文明的一种新飞跃,意味着人类文明进程由人类中心的生产型文明向人与自然共同进步的和谐型文明的主题转换。生态文明的出现,不仅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不仅意味着社会文明内部各层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本性变革,而且从根本的价值层面来说,意味着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根本性转变。从主体文明的物质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属于建立在自觉分工基础上的自主经济;从主体文明的精神层面来看,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的自由意识和自觉精神;从主体文明的政治层面来看,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的自主管理;从主体文明的社会建设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属于自由个性充分发展的社会。这就是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自然界不再是作为人的异己存在,而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内在组成部分,是对人的自觉的自主性的确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年均经济10%左右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但是面临的问题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也导致资源竞争性的社会关系趋于紧张。这种主要依靠传统要素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已临近生态阈值,难以支撑社会物质财富的进一步积累,将会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单位能耗高、技术含量低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淡水、空气、土地等基本生产生活资料受到污染,从而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文明系统,以维护和发展人的生存权为主旨的生态文明理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经济社会建设要落实到人民的幸福上来,还要培养和增强人民的生态意识。具体要求是,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要求创新发展模式,突破发展的资源依赖瓶颈,走低碳高效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和谐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社会意识建设方面,要求转变社会消费观念,弘扬艰苦朴素的社会精神。总的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实现人、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共赢。

三、探索全面发展的主体文明

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具有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制度主体三重地位。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文明的理论来源,不是西方个人主体性、精英主体性思想,而是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不是抽象人、片面人,而是现实的、全面的、自由自主的,“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10],简言之,就是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人。一般来讲,主体文明与人类文明进步之间的关系,一是指文明进步的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指实现文明进步的方式是人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三是指文明进步的成果归全体人民享有。社会主义主体文明实质上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理想在人的自身文明建设进程中具体的历史的体现。基于马克思指出的人脱离动物界有两个发展阶段,主体文明的进程也有两个阶段,一是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实现物种文明,二是通过摆脱人与人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社会关系文明。当前,人类正处于这两个飞跃之间的历史阶段,实现社会关系文明是文明进步在社会建设领域的目标,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立足于社会关系文明基础上的主体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旨归,体现为个人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

主体文明虽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体系中未作明晰的阐释,但是透过几代领导人的言论、党的相关文献不难看到有关思想踪迹。毛泽东关于主体文明思想的功绩在于,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潜在主体变成现实的历史主体,他在理论上论证了作为主体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换句话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历史是人民创造的”[12],同时又强调了历史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满足人民主体的需要,这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13]。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都强调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内蕴了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主体文明基本价值。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提出主体文明思想,在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文明价值与文明真理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文明优越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独特之处,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文明建设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通过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人民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伟大的历史创造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文明包括主体人格文明、主体思想文明、主体行为文明三个层面,其基本框架是:以一切关心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相信人民创造历史的才能;承认人民需要和目的的多样性与异质性;通过人民自主与自决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四、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三位一体”建设模式

文明的进步本质上体现了人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程度。从人类文明进步历史中所面临的问题来看,社会文明旨在解决社会结构各层面之间关系问题,生态文明旨在解决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主体文明旨在解决文明成果与满足人民需要的关系问题。从文明价值的角度来讲,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历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理想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视域下,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不仅是前后相继的文明历史形态,还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进程。

社会主义文明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文明,一方面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文明整体最佳效应发挥的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处于彼此协调的系统之中,协同促进社会主义文明的整体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其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集体主义及“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它服务于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主体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它直接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作为整体发挥着文明建设的功能。

(一)生态文明是前提

马克思在谈论劳动、实践时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2]158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面貌的决定性作用时指出:“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2]42他们特别强调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在被人类改造之前是客观存在的,在被人类改造之后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而明确指出了自然界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前提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主体文明的前提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视为自发的力量”[10],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表面上是尊重自然规律,实质上是为了改造自然规律,使自然界成为资本的附属物。当代出现的冰川融化、臭氧层空洞、物种消失等生态危机便是资本疯狂宰割自然的恶果。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不同于西方工业文明思想中与自然界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消费主义,而是更为关注人的丰富需要,关注自然界的权利,关注人与自然的共同和谐发展。西方的深刻教训启示我们,如果牺牲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将会是片面的、畸形的。没有生态文明,主体文明建设将缺乏必备的自然环境条件。

生态文明制约着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正如胡锦涛所说:“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1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上走了弯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暂时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在促进经济发展道路上将难以为继。一旦人们吃的、喝的、用的、呼吸的是受到污染的东西时,当人们工作和居住的环境都受到污染时,人们必然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对抗情绪,别说建设高度的社会文明了。只有使人民作为主体对于基本生活资料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才有可能心情舒畅、干劲十足,把满腔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生态文明影响着主体文明的实现。一方面,生态文明关系到人民的才智增长。对人而言,人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必须以外部生态环境为物质基础,生态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逐渐转化为人的自身力量,并在促进人的智力、能力增长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废渣如果得不到很好处理,就会对淡水、大气、土壤形成污染,进而危及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对清洁饮水、空气、粮食应充分享有的基本权利,侵害人民群众主体才智的发展。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关系到人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途径是,通过人化的主体实践方式改造外部世界。如果按照以生产消费为中心的传统文明观念,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只是作为有用性的存在,生态环境从属于人类社会,人发挥主体能动性改造自然的同时,容易忽视生态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彻底改变了任何自然界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自然界和人类处于平等的地位,人是在尊重生态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体能动性。

(二)社会文明是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为生态文明、主体文明提供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完善、社会关系的进步、社会意识的发展,就不会有坚固的实体性客观基础,就不会有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更谈不上发展生态文明、主体文明。

一方面,社会文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制度、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以实现温饱为社会基础,我们建设的是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进入21世纪,我国在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在全力建设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在未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将建设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

另一方面,社会文明建设影响着主体的素质、能力和行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实现自身的发展完善。在人类历史整体发展的视野下,就客体对主体关系来看,客观的物质、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成果都会以人的生命存在形式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就主体对客体关系来看,人的思想、能力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断使社会朝着有利于每个人的方向发展。就主体与自身关系来看,主体人在客体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增强了主体能力,提高了主体素质,使人作为主体自觉支配自己的自主性。[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领域的贯彻,为实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顺利转化创造了条件。我们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人民群众成为生产资料及其劳动成果的主人。我们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群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们实行“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群众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自为自主意识。我们进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正在逐步得到重视和解决,人民群众正在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总之,社会文明的进步,确保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为主体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体文明是目标

主体文明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胡锦涛指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4]429,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文明是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进步的价值目标。换句话说,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成果最终将转化和体现为人的主体文明。同时,主体文明又贯穿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起着推动或阻碍的作用。正如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6]

另一方面,从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看,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主体文明是前后相继的不同文明形态。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域中,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主体文明都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同价值目标,因而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主体文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应有之义,并且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进程之中。正如江泽民指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16]

总的来说,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主体文明分别代表了人类改造社会、外部自然界、主体自身的三种基本实践活动。“三个文明”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系统的基本构成部分,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系统的基本层次,它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中的地位不是等量齐观的。其中,生态文明属于基础层次,广义的社会文明属于中间层次,主体文明属于最高层次。对于人类而言,这三个层次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满足的是人类不同层次的需要。生态文明满足的是人民群众对于生存和发展的外部自然环境的需要。广义的社会文明满足的是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社会秩序的需要,主体文明处于最根本的文明层次,满足的是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主体文明之间互相关联、相互制约、协调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中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共同形成文明的历史合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7.

[2]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3.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 周恩来.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01.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

[7] 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22年[DB/OL]. http:∥ news.xinhuanet.com/ fortune/2010-05/12/ c_1290731.htm.

[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

[9]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2.

[10]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0.

[1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2] 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以后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N].人民日报,1967-5-25(1).

[1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15.

[15] 罗文东.人民主体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江汉论坛,2011,(5):7.

[16]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

责任编辑:陆广品

作者:李艳艳

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分析论文 篇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经验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战略价值  重要经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从更具历史性与长远性、整体性与全局性上深入考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价值和重要经验,将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更深入地分析、更科学地落实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举措,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价值

一是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绝非一种空论,而是被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具体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同时,这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立足点,或者说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必由之路。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应有之义,不断赋予新的目标要求,非常生动、具体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和突出成就,进一步彰显出了这条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合规律性、先进性、优越性,以及其阶段性战略目标、任务的合目的性、必要性、适宜性。

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马克思主义认为,量变引起质变,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的过程就不会发生质变;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发生质变。所以,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但不等于马上就能实现,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必定要经历许多个阶段、要走很长的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步,因而是中国梦这一大格局和主坐标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国梦奠定牢靠而又必不可少的基础。更为确切地说,只有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起冲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考试”。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用“进京赶考”比喻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后所肩负的新任务、所面临的新考验。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来讲,“赶考”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因此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赶考”从来都是进行时,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都在“赶考”之路上执着地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还是前面那场考试的继续。如是而言,面对这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考卷,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奋力作答,书写出了更加优异的成绩。

四是兑现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从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算起,中国共产党人便从对国家、民族、人民负责的高度,自觉把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部署和历史重任接续奋斗,成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向中国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立下的“军令状”,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面对庄严承诺和自觉立下的“军令状”、为了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把握形势,信心坚定地带领全国人民顽强奋斗、不懈努力,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得到了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五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从来都不只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事情办好了,就是在为人类社会作贡献。不仅如此,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殷实宽裕的美好生活,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跃上了新的台阶,这不仅必然有力促进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而且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诸多有益经验,特别是在解决当前许多国家共同存在的问题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中取得的经验成果,作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国际社会共享,赢得国际社会的赞同,就是中国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作的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经验

一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所以能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关键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的领导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作为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综合施策,不仅从理念、方针、战略上,而且从政策、举措和步骤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谋好了全局、把好了方向、抓住了机遇,经过伟大斗争,最终战胜了各种重大挑战、抵御了各种重大風险、克服了诸多重大阻力、化解了各种重大矛盾,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作用是任何其他组织都不能代替的。只有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由中国共产党为之掌舵,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根本保证。而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就要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的同时,顺应人民的意愿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常态,抓好思想从严、作风从严、执纪从严、制度从严、管党从严、治吏从严、反腐从严,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持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以及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不仅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而且创造社会精神财富,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牢牢坚持并不断拓展深化的根本政治立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就是因为有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支持,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团结,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人民群众同样始终是不可或缺而又磅礴强大的力量,要更加紧密地依靠全体人民,请人民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最高评判者,同时更好地集聚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在中国共产党人眼里,人民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所以,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仍然必须一如既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始终做到为了人民的幸福而谋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需要协调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决定和制约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可能。反过来,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对物质文明和生产力发展又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只有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与物质文明相适应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只有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了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因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正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根本条件和根本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只有同时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增强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向前推进。

四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要解决我国的问题,基础和关键是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坚定不移地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才能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全局也由此发生了深刻变革。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想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为安全、更可持续地开拓发展新境界并确保其有序有效地达到发展新水平,仍然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

五是统筹兼顾并下大力气破解重点和难点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是矛盾分析法的基本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中央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一方面系统谋划、整体设计、全面部署,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另一方面把那些不能忽视而且必须应对的各种重大挑战、会加剧不平衡的发展短板、必须防范化解的重大风险作为重点和难点下大力气解决,因而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有针对性地采取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精準脱贫、污染防治等系列措施,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中起到了具有关键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统筹兼顾,顶层设计覆盖全领域、全人口、全区域,做到“五位一体”全面进步、惠及全体人民、城乡区域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全面”,又要抓重点。

总的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在贯穿着历史逻辑和丰富多彩的实践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既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并运用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取得的现实成果,还是对这些规律的丰富和发展,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的指导。

(作者为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2019年重庆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研究阐释专项课题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项目编号:19SKZDZX03)阶段性成果】

责编/于洪清    美编/陈琳

作者:李海峰

上一篇:村镇银行发展的社会网络论文下一篇:投标风险计算机软件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