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师角色与初中政治论文

2022-04-27

摘要: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幸福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教育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幸福感在乡村教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注当下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工作现状和生活质量,关注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精神生活与心理感受,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幸福感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治教师角色与初中政治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政治教师角色与初中政治论文 篇1: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提高研究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原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先生认为学识渊博的人成为老师,只有行为端正的人才能成为典范,这无疑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除了传授学生政治知识之外,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思想政治教师的素养高低无疑十分重要。但是当今教育现状中,一些原因导致了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素养没有跟上发展的要求。下面笔者将从两方面分析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原因。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落实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首次凝练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因素有很多,而思想政治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线执行者,可以说思想政治教师提高自己素养,无疑对学生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杜戎和教授在《讲授学》中提到教师在授课时要经过二度消化,教师要使学生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二度消化”,使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发展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构建自身的素养体系。因此,教师的教学核心素养的非常重要,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

2.有利于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非常的丰富。在《教师角色新探索与教师发展》一书中,叶澜教授明确指出,教师专业化指的是教师群体专业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深化的过程。2017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凝练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这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讲,将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法治意识,在此过程中使教师专业化得到发展。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在某些地方中考时不考试,导致学生认为其不重要,到了高中,在选课时很多学生更是认为这门课程枯燥而不选这门课程。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思想政治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这从一定意义上讲会削弱思想政治教师的积极性以及进行自我发展的动力。

2.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的反思评判意识不够

思想政治教师具有反思批判意识非常重要,如果具备,教师的教育理念将会得到持续更新,他们将拥有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相反如果思想政治教师缺乏反思批评意识,教师只能安于现状或者简单照搬各种教学参考资料、机械执行有关部门行政指令。这样不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也不利于落实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3.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知识厚度不够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思想政治教师认为只要掌握了政治方面的专业知识就可以了,不去汲取相关学科的知识。但是从新课标对学生的要去中我们可以看到,就政治认同素养而言,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明确我国真实的历史,而法治意识则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明确我国的法律知识并明确其最新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知识结构是呈现网状结构的,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只把课本上的内容弄清楚是远远不够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提高的措施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笔者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了几点措施。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社会地位,提供促进其发展的相关保障

思想政治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使命,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导向,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优秀的素养高的人才进入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师研讨会,围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师技能大赛,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除了政府外,学校的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提高。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加强资源共享,可以定期组织本地区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交流,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是不同的,各个学校之间不应该是敌对的关系,地区教研员应该定期组织各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库,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师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思想政治教师提高核心素养的需要不断自我反思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这对教师的教学的教学与评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对自己所惯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反思,看其是否仍然适合新课标下的要求,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三)思想政治教师提高核心素养的需要终身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学习的专业”“终身学习的专业”。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而且教师也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思想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思想政治学科的与时俱进性更为突出,往往教材的变化跟不上现实的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落实“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前面我们分析到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缺少知识的网络结构,导致知识的深度不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除了汲取政治相关的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做终身学习者,这也为自己的学生做终身学习的踐行者做出了榜样。

作者:杨艳鑫

政治教师角色与初中政治论文 篇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幸福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教育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幸福感在乡村教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注当下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工作现状和生活质量,关注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精神生活与心理感受,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幸福感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以青岛市农村初中为例,针对青岛市农村初中地区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相关政策规定,在梳理相关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理论依据及意义的基础上,从该市农村初中政治教师教学的现状出发,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青岛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越来越受到各界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提升政治学科的引领力和感召力,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一种特定的职业,他们的一言一行,关系着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传递和发展,关系着现代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下,农村初中政治教师不受重视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对他们的幸福感影响很大。当前,对于青岛市农村初中政治教师来说,其职业幸福感提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上课环境和上课条件较差、教师的薪酬较低,压力大,讲课理念更新换代速度快等,这都会对其职业的满意度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青岛市乡村初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青岛市各个农村初中学校因受多方面的影响,与当地县城条件相差比较大,乡村政治教师自身感觉不幸福,相应的会对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和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对该市农村初中政治教师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不仅有利于农村初中政治教师不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同时也有利于提示学校领导更加关注其专业成长,并营造一种多元化的管理环境,有利于促使其政治学科的全方位的发展。

三、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制度因素

1.政治教师政策保障方面存在问题

近几年,国家为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初等教育政策,响应课程改革的趋势,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保障乡村初中政治教师利益的政策和法规。这些规定和措施的颁布,让身在基层的农村初中政治教师们看到了信心和希望,但加之政治学科的学习很多学校仍然不够重视,因此,依旧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系统比较差,相关政府部门管理不严格,相应的会对政治学科教师的幸福感产生一定的影响。

2.政治教师待遇相对较低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政治教师普遍存在着工资待遇略低,医疗和住房补贴落实的也不是很全面等现象。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青岛市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付出不比城市教师少,相比而言他们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似乎更重,但是他们所获得的报酬并不是特别高,这会阻碍他们幸福感的提升,影响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社会因素

1.教师职业地位不高

初中的孩子们,在花一样的年纪,情绪起伏大,个性化强,而且背景各异、需求不同、身心发展不成熟,这个阶段的政治教师工作任务重,时间长,强度大,这对教育和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和细致。政治教师普遍感到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和大众对政治教师职业的期望相差有一定的距离,加上政治知识本身枯燥无味,这也增加了相应的难度。

2.对教师期望过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相对于城市的孩子,青岛市初中的学生被寄予了厚望。教师首先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有自己要走的路,他们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烦恼伤悲,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对他们期望过高,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农村初中政治教师本应该在自己能力许可范围内,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幸福感。但青岛市很多农村学校对政治教师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心,不同程度的加重了政治学科教师的压力。

(三)学校因素

1.考核机制多,职业压力大

许多从事教育类工作的年轻人深有体会,教师这份工作虽然相对稳定,但是面临的各个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像青岛这种国际性大都市,各项竞争以及考核压力都比较大,经受的压力也大,这生动形象的呈现出当下农村初中政治教师的实照。加之,政治学科很多知识点晦涩难懂,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

2.农村初中政治教师提升发展机会欠缺

青岛市很多农村地区,教师人数过少,他们一个人要承担好多任务,甚至会出现所学专业和所教课程不对应的情形,许多政治教师的工作量惊人,语数外三门主科和其他主科之间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而且,该市有极大一部分农村初中政治老教师数量比较多,教师年龄结构引发的专业发展受限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政治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增强都会产生影响。

(四)个人因素

1.工作量大且琐碎

对于该市农村学校来说,虽然各项设施没有城市那么健全,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門课程都始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标准开设,秉持着面面俱到,保质保量的要求。青岛市的大部分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身兼多职,工作量和强度虽然没有城市政治教师那么量大,但工作比较琐碎,该地区老师需要负责的各项管理工作比较繁杂,需要兼顾各个方面。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政治教师需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教师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推动课程的实施情况。

2.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性是人的重要特性,在社会中存在的个体人并非孤立存在的,作为该市的农村初中政治教师更需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与进步。很多时候,个别教师、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家长之间会产生摩擦,当然还存在一些其他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问题,如:校领导单纯追求升学率,不理解政治教师的良苦用心等等。

四、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青岛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目的、意义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青岛市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情况,及影响该市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影响农村初中政治教师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制度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方面。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症下药,从学校、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提高该市农村初中政治老师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苏春景.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5.

[3] 李郭保.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 张艳.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苏州市区为例[D].江苏:苏州大学,2010.

[5] 郑孝玲.国内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J].学术期刊,2011,(12).

[6] 陈梅英——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

[7] 祝玉侠——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研究——以L县五所普通高中为例[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王丽萍(1997.03.08生),性别:女(汉族),籍贯:山东青岛人,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思政)。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作者:王丽萍

政治教师角色与初中政治论文 篇3:

简论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追求*

摘    要: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关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关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追求多重对话的课堂,追求真实学习的课堂,培养跨学科的教学素养,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职业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关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关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所以,改进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关键在思想政治教师,特别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课堂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更是生命交往的文化空间。既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将宝贵的生命时光投注在平凡的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就应该使自己的职业劳动不断实现个人生命的理想、信念、价值、意义。教师劳动的尊严和欢乐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工具价值,也不仅仅取决于教学的量化结果。因为教师劳动是富有创造性的,每日每时都面对着崭新的动态的教育世界。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关注教师劳动的内在价值,从实用功利的外在被动,走向自由审美的内在主动。“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1]我们不仅要以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要以自己的专业成长积淀教育智慧,促进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做一个有内在尊严和欢乐的思想政治教师。在笔者所接触的政治同行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形成自觉主动的专业发展意识,缺乏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职业倦怠渐趋严重,机械被动地重复着枯燥的课堂;部分教师因面临退休,出现职业退缩和厌倦,退出教学一线,安于被边缘化、孤立化的现状。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位年近六旬的思想政治教师却坚持自我更新,扎根教学一线,爱教乐教,深受“00后”中学生欢迎,青春无限。所以,保持教师青春不老的秘诀就是教师自身的主动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永远是教师自身的事情,不能等,不能靠,要自己驱动自己发展。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追求多重对话的课堂。好的课堂在于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有尊严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教师要相信学生有无穷的潜力,为学生参与课堂搭建平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乐园。“分享”“探究”“思辨”“微辩论”“小组合作”“调查研究”等指导学生具体学习活动的词语充分展示了思政课教师的课程理解、教学逻辑和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并不是等待灌输的容器、等待涂抹的白纸,而是基于学生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社会文化行为,也就是说,教学不再是教师灌输式的独白,追求整齐划一的效率,而是引导学生三重多元对话的过程,即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进而实现由教师单向灌输到多元对话、由知识传递型向知识建构型的课堂转型。某老师在执教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时,富有诗意地将“创新”归纳为“创新是一种生命的蜕变,创新是一种生命的历练,创新是一种生命的期许”,进而设计了以《蜕变,只为完美而生》为题目的有温度的小论文作业,这将知识习得与价值引领融合起来。教学设计的创新背后往往彰显着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如此一来,用心的学生不仅是在完成一篇课程作业,更是在与自己进行对话,与社会进行对话,从中体验创新的生命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教师往往习惯于追求确定性,忽视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往往蕴藏着创新价值,正如佐藤学教授所指出的,对清楚、明确的要求深信不疑的教师是不可能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的价值的,是不可能理解那些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的。[2]为此,思想政治教师不仅应该关注学生显性、精确、正确、流畅的课堂话语,也应该耐心等待,关注学生内隐、模糊、错误、吞吐的话语符号,为学生思维跃升和情感体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追求真实学习的课堂。我们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真实学习的课堂。发言热闹的课堂可能存在着虚假学习,即学生为避免孤立或惩罚而成为课堂的观光者,非常配合教师的教学导演。为了实现真正学习的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风格和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扮演一个资源筛选和分享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而不仅仅是封闭式地就教材而教教材。笔者经长期的课堂实验,借助101智慧教学平台,开设《人民日报》阅读课,将阅读该报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引导学生寻找《人民日报》里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这抓住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最本质的问题,即如何解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时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倾听”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安全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存在于师生关系之中,学生就是“我”的一面镜子,可以观照“我”的精神世界。曾有学生提到老师上课是在“摧残”她,殊不知,该生这句话也道出了当事教师的心理。我们总是说教学相长,却忘了教学相长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师生之间不是相互“摧残”,而是相互成全。教师成全学生,教学生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学生也会满足教师的情感需要,增强教师的工作效能感,使教学相长。在这里,笔者更愿意强调,教师应该包容、宽容学生,而不是一味苛责,毕竟绝大多数学生是真诚的、可爱的。学生的无知、幼稚恰恰说明教师存在的重要价值。所以,在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处于学习共同体之中,真实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与其说教师是学生之师,倒不如说学生是教师之师。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培养跨学科的教学素养。优秀的教学设计往往并不局限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而是巧妙地综合运用语文、历史、英语等其他学科资源来建构思政课堂的教学情境。如某老师的执教先以苏州歷史人物导入课程,以学生初中语文所学过的一篇课文《岳阳楼记》为内容载体,引导学生从思想政治学科视角来重新审视这篇文学作品,要求学生用英语词汇概括岳阳楼之美。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从the Time(《时代周刊》)、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the China Daily(《中国日报》)等国内外报刊精选一些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最新的英文新闻材料,供有余力的学生阅读;会适当用英语进行教学,如相比汉语,权利(right)和权力(power)这两个概念从英文角度更容易理解。语言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户,从英语视角来学高中政治,是一件很有趣又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一方面是因为各学科不是孤立封闭的体系,而是存在着内在联系的,其他学科可以为思想政治学科提供丰富的异质素材和有效的思维工具;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生活本身就不是单纯的学科问题,要超越学科教学的狭隘视域,转向学科教育的宽广层面。为此,我们要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树立基于思想政治学科的跨学科的大学科观,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真正的学习者应该首先为己而学,自由自觉!教师应该多修为己之学,实现教育生命的不断成长。此外,跨学科素养的培育也需要教师之间互助,建立学习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如果我们要想收获教师劳动的幸福感,就不仅要思考为什么要做教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也要从学科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做政治教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政治教师。只有科学把握并真正认同所任教的思想政治学科,我们才有可能自觉地肩负起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使命,用真情实感和深思体悟去影响学生,而不仅仅只是被动地敷衍地传递表面的零散的学科知识。只有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我们才有底气给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才有底气向社会大众证明这个学科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基于不断推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要引领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政治教师是否做到了这“四真”。学科自信的基础是知识的专业化。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此外,思想政治学科自信的树立需要教师之间开展持续的对话交流,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同时也需要一个富有实效的媒介平台。

总之,教学的复杂性决定着教师要自觉成为反思性实践者,而非仅为技术性实践者。一个教师必须要重视反思,不断记录日常教育点滴,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否则就会陷入重复机械的狭隘之中。为此,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追求多重对话和真实学习的课堂,培养跨学科的教学素养,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理直气壮、自信十足地去教好思政课。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2][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6.

作者:孟凡明

上一篇: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论文下一篇:跨国公司现金池融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