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关系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和和谐人格的塑造,新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强调应推陈出新、全面育人,主要梳理目前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新高度。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工作;问题;路径教育强则国家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大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基于当代高校大学生道德现状思考高校德育建设

摘要: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学生无疑经受着多重价值观的诱惑与考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主要用来了解高校在校生的道德水平,了解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政治信仰、道德情操、道德规范等,了解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水平,发现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高校德育实效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德育;道德认知;道德自觉

道德这个话题,最集中地揭示出人的社会性本质,标记着社会的人文精神,充分折射出每一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意义,是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升华。因此,当我们将高校德育——这一背负历史使命和时代精神的独特问题放在当今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时,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之调查

本研究主要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以展现中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成因。调查抽取了X高校作为样本,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96份,有效回收率99.3%,回收率符合进行统计分析的条件。

1.关于传统道德本质的理解。调查中,我们从义利观入手,探究道德的本质,以善恶观、“利他”、“损他”问题为出发点,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传统义利观进行分析,在调查数据中显示:X大学18.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赞同,25.1%表示基本赞同,中立的比例为23.6%,仅有18.5%与14.4%的同学表示基本不同意和不同意。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平等、效益等原则日益发挥作用,困扰中国人几千年的“义利之辩”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重义轻利”已经不再是所有大学生心中辨别“君子”和“小人”的唯一标准,更希望是“鱼”与“熊掌”兼而得之,达到“义利”的和谐统一。

对于传统道德的态度上,关于“传统道德是束缚个性的枷锁”、“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扬传统道德而不是追求现在道德”这些观点的数据依次为有道理7.3%、4.7%;基本有道理7.3%、8.7%;中立25.7%、21.1%;基本没有道理35.2%、33.4%;没有道理22.7%、30.4%。从数据的对比可知,对摒弃传统道德的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居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面临道德问题,已经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并客观对待,即抛弃了新文化革命时期对传统道德全盘否定的态度,能够适应社会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对待传统道德的扬弃。

2.关于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价值分析。当代青年被誉为“飘的一代”,大部分人不具有固定的工作岗位,职业上工作的频繁变换进而引起居住场所的不断迁徙、社会交往群体的更替,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其游离于政治之外,特别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被普遍认为缺乏社会责任感。但是作为精英群体,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知识培训的大学生毕业后,是否真正的“政治冷漠”吗?调查数据中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仍保持着较高的社会参与积极性与热情,从78%应该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他们身上不仅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而且也愿意身体力行,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90.6%的人愿意“为集体工作”,76.6%的人认同“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45.8%的人认为“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可以看出在个人意识彰显后,大学生群体也逐渐意识到集体的重要,对于集体观念,对于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内在联系,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走向成熟,既尊重集体,也尊重个人的理性境遇。

同时,也应注意到33%的大学生不赞同“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一说法,反映出在大学生群体内部也正在产生分化,目前,德育工作面对的对象更加复杂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那么用一个整齐划一的道德标准来对多样化的大学生进行教育会更加困难,这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

3.关于大学生婚恋观及性道德价值取向的解读。研究高校大学生德育价值状况,爱情、婚姻及性行为取向作为人生不可缺少的内容,能反映出不同时期一个社会道德风尚与文明水平的基本风貌。统计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主张爱情与婚姻关系的相互忠诚,认可爱情的排他性,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于情感方式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从对离婚与道德无法评价的66.3%的比例和20.2%婚外情的认同率可以看出,对“婚外情”、“婚姻家庭”,大学生们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性和宽容性,而对于婚前性行为取向,高校大学生的态度已经由以前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转变为“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从某些方面也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传统观念的历史影响和当代社会道德的主流价值观,但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亚文化群体的大学生们,仍存在一部分持“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态度的人。

4.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调查与思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当代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作为网络的双刃剑作用也始终影响着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作为现代人的全新生活方式与精神栖息地,网络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可以超越传统社会关系制约、社会舆论束缚的交流空间与无形平台。调查中73.8%的观点否认网络并非“毫无顾忌”,66.5%不同意“网上聊天只要不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就不须恪守现实中的伦理道德”,说明了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虽然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制,社会道德对其约束力虽然减弱,但主流大学生群体并没有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对于网络交往,持积极态度80%的比例远远超过反面态度的20%,说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在网络中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判断,但是这一比例也反映出在道德范围之外的大学生群体的易迷失性,不得不引起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深思。

二、当代大学生德性现状中折射出的当前德育工作问题

通过调查和比较研究发现,相对于以往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不可否认这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对我们当前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的德育工作没有将德育对象、德育内容具体细分,德育内容相对刻板、缺乏时代特点。这是针对目前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倾向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受到了挑战,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适应这种变迁的现代道德正在酝酿中,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不单单进行政治道德教育,也要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思想、法律、心理教育,促进德育工作均衡发展。

其次,我们目前的德育工作过于强调政治道德,忽视了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德育课程重视理论的传授,培养的是学生的道德意识,但忽视了德育的实践环节,缺乏对道德行为的监督和引导。一些学生并不能准确地把握好道德的标准,甚至在面临道德的考验时,一些学生自身也会选择与公序良俗相背离的行为,可见我们德育工作中这一环还是相对薄弱的。

最后,我们说道德是一种惯习,它的显著特征是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前意识”,即在道德意识指导下人们的行为是自觉的,德育的过程就是将社会结构内化,并通过道德实践再生产着社会结构,从而维持社会结构稳定,即它指导人们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道德不是一种推理式的意识形态。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缺乏养成教育机制,以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脱节。

三、提高当代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

1.优化德育建设平台。首先,学校加强投入。这种投入不仅是资金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加强师资投入,加强和重视对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使德育工作不再寄身于专业教育中,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为专业、更为权威的德育环境。其次,德育课程教育应该体现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结合,在学习传统美德时兼顾时代特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和讲授的方式。正如赫尔巴特所批评的“无教育的教学”,我们的德育教育应该使学生开始思考和领悟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结合,这才是德育的根本目的。

2.积极迎接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的发展挑战了大学课堂作为德育主战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在课余生活中成为德育的一种重要力量,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对网络的飞速发展影响了德育工作这一事实要辩证对待,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不加甄选的信息,正面及负面的报道和宣传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视听,使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会产生迷茫、不负责任、沉溺等问题;另一方面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媒介,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普及性、便捷性更全面地对每位大学生展开道德上的个别辅导,开展网络多媒体教育,紧跟时代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更新德育内容。其次,通过网络促进德育工作者的自我学习和监督,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并检验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逐渐形成德育建设和网络发展相长的局面。

3.管理与引导相结合,营造健康和谐的大学文化。《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此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高校德育建设,必须考虑其植根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于德育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因素。首先,一个学校的制度文化不仅是成文的规定,更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对于学校的一种认同精神,体现的是为全校师生认可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政治认同等,它对人的道德教育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其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高校学子奋发进取的精神。最后,校园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依托,只有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条件,如,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等等,为良好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滋生和营造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陆有铨,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6.

[2]李萍,钟明华,等.伦理的善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1.[责任编辑 陈鹤]

作者:时军鸽,姚少华

高校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研究

摘要: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关系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和和谐人格的塑造,新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强调应推陈出新、全面育人,主要梳理目前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新高度。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工作;问题;路径

教育强则国家强。高校德育工作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新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强调应推陈出新、全面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大学生德育工作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多以理论灌输为主、往往不能很好的以大学生为中心,忽略学生需求、存在一定功利化倾向、人文关怀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在某冲程度上,导致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价值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生德育工作,改善大学生德育工作路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新高度。

一、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多以理论灌输为主

从大多数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德育工作多采用讲授的方式开展,从而形成一种理论灌输式的德育教育,通常情况下,班级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将一些大学生道德规范和美德准则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种传统的理论灌输教育更加强调单方向的传授性,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直接互动,缺少一定的启发性,并且这种灌输教育往往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处于主动地位,缺少针对学生的德育需求的了解,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道德情感和行为,这种被动式接受,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禁锢了学生的快乐成长和自由发展,有时候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逆反心理。这种知识容器式理论灌输教育很难直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的感觉是理论灌输发挥作用来得快,去的也快,痕迹性严重不足,德育工作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激发学生对德育工作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尽可能通过平等民主交流和引导的方式理性灌输知识,尽可能的将他律的知识转化成自律的知识。

第二,往往忽略学生真实的需求

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班级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常常处于主体地位,常常把大学生放在客体地位,往往把德育工作视为一种社会外界的压力,而不是大学生自身道德情操培养的需求,德育工作应该让大学生树立道德自律意识,过于政治化的德育工作往往淹没了德育本身的内涵,仅仅是说教层的工作,可操作性不强,这种忽略学生需求的德育工作通常的结果是学生只能安于现状,被动的认同主流价值观,缺少主动的创造力,同时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存在一定功利化倾向

国家对德育高度重视,通常情况下,高校将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视为一项政治任务,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很少将德育内在规律的东西传递给学生,学生多接受的德育知识往往是社会所要求的,更多注重社会公众价值,处于教育内涵式发展阶段,德育工作地位提升了,却忽视了德育工作真正的价值,失去了原本德育工作本身应有意蕴,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一定功利化倾向,德育的价值和效果将大打折扣。

第四,人文关怀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人文关怀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不非物,需要赋予情感,更需要赋予丰盈的人性,大学生德育工作应该建立在大学生人格健全的个体之上,当前大学生主要集中在00后前后,正处于青春期,相对比较敏感,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在学业、生活和情感上容易存在困惑,一旦过不去某个坎,极容易心理失衡,针对大学生独特群体,开展德育工作时应该更加注重人文关怀,通过人文关怀的方式树立大学生主体教育地位。

二、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改善的路径

第一,转变大学生德育观念

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中心在于全面育人,通过教育使得大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通过教育使得学生成为装满德育内容的罐子,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体系,通过情来感动学生,通过情来打动学生,重视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主动性和创造力,德育工作不仅仅是规范性的、科学性的,更应该是情感性的、人格性的。理论灌输为主的德育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机械化的教育方式,多数情况下教给学生应该遵守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不能深挖更深层次的内容,应该让大学生更多从他律转成自律,通过自身掌握外部事物的变化,自我运用道德规范来解决生活、学习和情感等事情中遇到的问题,自我消化,自我判断,自我处理,拥有独立人格。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去引导,为学生创业德育气氛,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在美育视角下,审视学生成长,注重德育工作的情感性,将审美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生动的展现德育的全过程,快乐的体验。

第二,改善德育方法

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价值观,有助于健康的精神风貌的形成。大学生正处于思维高速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干扰和影响,高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不断摸索德育育人方式和理念,侧重于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反而应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学生的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一旦心理出现问题,及时的引导和调节,让大学生身心愉悦的开展德育工作。并且把德育工作全面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仅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中,任课的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中,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高校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单一的任务,面临的群体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既有同性的个体,也有特殊的个体,可以用共同的方式处理同性问题,还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处理特殊问题。

此外,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彼此认同,彼此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人文关怀中学习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实践,实践不能仅仅限于校园,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营造德育氛围,如通过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创造美的高度热情,通过美育教育来营造德育氛围,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此外还应该走出校园,让学生主动走出校园,着眼于社会现代化发展,积极服务于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合理的规划人生,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努力追求想要的理想生活,正确的看待自己,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坚持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相结合,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三,营造德育氛围

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关系,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关系,双向的互动的关系,建立在双方日常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从而实现思想的沟通,并非单方向的知识传输的过程,而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两者都处于主体地位,多用理解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教师应该多去理解学生,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主体,在生活、学习中多去给学生更多的帮助和关爱,用关怀的方式,而不是死气沉沉的教授方式,学生也应该多去理解老师,充分理解教师在德育工作的良苦用心,真诚的与教师敞开心扉,也把老师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主体,在和谐融洽的关系中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教育应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作为中心,教育就毫无生气而言,将彻底失去价值的意义”。同样,若高校德育工作没有以生活为中心,那么德育工作就毫无生气可言,将彻底失去价值的意义。德育工作的内容必须源于生活,渗透到生活实践中,而不仅仅是课堂的表现而已,打破传统的德育袋,培养学生的生活责任感,鼓励学生做生活的主人,积极的面对生活,提升大学生生活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客观上将,高校必须转变大学生德育观念、改善德育方法、营造德育氛围,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实现大学生生理、心理、道德等完满的状态,除此之外,还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大学生德育工作。要重新审视大学生德育工作,改善大学生德育工作路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新高度。通过本研究希望能推动高校大学生美育工作,对促进大学生美育工作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一步将持续关注高校大学生美育问题,未来的研究尽可能用实证的方式来研究高校大学生美育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課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人民出版社,2019.

[2]吴巧慧,晏宁.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0(01).

作者:张乃文

高校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大思政视域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管理改革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一个合格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转业技能更应该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新时代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立德树人放在了培养学生的核心位置上,要转变过去只注重业务素养的教学观念。大思政视域下的德育管理改革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不管完善“大思政”教育管理体系,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对现阶段民办高校目前德育管理的现状做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推进大思政视域下推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管理的几点具体措施,期待民办高校在德育管理上蹚出一条新路,培养出更多专业扎实的、德育合格的的大学毕业生。

1 关键词:大思政;民办高校;德育管理;人才培养

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一个合格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转业技能更应该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新时代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立德树人放在了培养学生的核心位置上,要转变过去只注重业务素养的教学观念,要建立对大学生的管理机制,从人和社会以及人和人的行为约束等这些方面入手。高校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专业水平,而思政教育则是在意识形态角度去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更高层次出发去培养具有理想和担当的能顺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主力军,大思政视域下的德育管理改革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不管完善“大思政”教育管理体系,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2 民办高校现状

2.1 民办高校对德育管理重视不够

民办高校区别于公立高校重要一点就是民办高校的师资来源相对较弱,没有国家财政做背景,资金来源不稳定,学校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学生的学费,学校要想顺利运转必须要确保学生的数量。但是大家的传统观念里对于民办高校存在一定的歧视,认为其毕业证含金量不高,民办高校的学生毕业在就业市场也会不同程度遭受到歧视,因此许多毕业生宁愿去选择复读也不会读一所民办高校,因此,民办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民办高校把主要的精力都会放在招生上,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则相对较弱,学生的整体思政素养相对来说比较偏低,民办高校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重视。

2.2民办高校生源相对复杂

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一个比较大的阻力是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民办高校的学生群体比较特殊,大部分属于高考的落榜生,相对于公里高校来说他们的分数相对偏低,并且此类孩子比较有个性,在高中阶段可能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思都比较敏感,他们身上既有一般年轻人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要想在民办高校中开展好德育管理工作,必须抓住这类学生的特点,正视属于他们身上的特殊属性。民办高校学生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化素质的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不高,并且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的人生态度出现了问题,遇事比较偏激,态度不端正,存在一些奢靡之风和浪费之风,大部分学生缺乏自律,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社会上以及身边人一些不好的人或事影响。

2.3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根据调研,目前民办高校中的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民办高校的教师来源比较单一,一部分是一些公立高校退休的老教师,民办高校采用高薪返聘,这类老师的素质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年龄问题,可能或多或少和学生存在一定的代沟,在和学生的沟通问题上容易产生分歧;一类是周围一些高校的兼职教师,此类教师由于精力有限,主要精力放在了所在的本职高校中对于兼职的民办高校投入的时间较少,只是上完课程即可,对学生可能没有过多的管理;还有一类是找招聘的年轻教师,此类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由大学直接跨越到工作岗位,由于民办高校缺少传帮带的风气,教学和管理主力都落在了此类教师身上,让此类教师开展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由一定的难度。教师素质来源的复杂,再加上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比较少,教学任务比较重,导致德育管理的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一。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依托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不仅是学校开展思政管理工作的保证,也是开展其他任何工作都必不可少的。再加民办高校学生的特殊性,对民办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4民办高校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的民办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党组织,没有一定的组织保障,并且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有没有将学生的德育培养纳入培养计划,也没有将此项工作列入考核计划,甚至没有专门的德育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障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并没有将此项工作建立明确的考核和奖励办法,因此学校老师不会就此专门设计培养计划和管理内容,没有清晰的德育目标的定位,对德育内容的开展和开展形式更是含糊不清。民办高校要根据学生特点,将德育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监督,民办高校不要将德育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要将此项工作做实做细。

3、高校德育课程中思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思政教育课程管理相对滞后

如今的社会管理已经和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资源相当丰富,网络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很多的平台获取,思政管理工作相对于日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显得相对落后,思政教育课程管理需要在保留传统管理模式的上,要紧随时代发展,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教育管理工作是为了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教育管理受到的影響因素也相对较多,社会的、学校的、课程自身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过去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可能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较多,国家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方面的影响,但是在如今的这网络时代,可能还会收到一些微观层面的影响,学生的个体话发展都会影响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而目前我国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并没有与时代发展同步,明显滞后于较发达的整体教育学发展,如今整体教育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国教育管理工作则停留在萌芽阶段,

发展速度的不协调导致了思政管理工作的相对落后。再加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多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很大程度上为了满足就业需求,对专业性的培养较多,而德育课程往往比较边缘,学校把大量的人力、物力等投入到其他课程上,思政教育很难在高校扎实开展,取得更多成效也就是难上加难,这也是造成滞后性的一个原因。

3.2.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

近年来对于高校的考核工作主要围绕人才就业、学社设置、社会服务等方面,尤其是考虑学科建设和人才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为主, 对于人才考核的深度较浅,对于人才的德育方面的考核几乎没有设置专门的考核内容,对于高校的管理工作而言,很多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学校没有专门的相关德育教育開展工作的职能部门,对于此项工作的开展缺乏一定的组织保障。一般高校的管理模式是点状的这主要是为了提高管理效能,但是如今网络时代,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又多速度又快,可能会造成管理层级的断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工作的速度,管理相对滞后。目前高校的管理工作往往集中在了管理层、教师,但是实际上主要管理工作集中在了管理层,忽略了教育对象—学生,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必然会出现问题。

3.3德育评价机制不科学

德育评价机制包括德育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育机构的德育措施、效果、水平和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和状况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大部分的民办高校没有设置相对于适合自己的德育评价机制,即使一些高校设置了德育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设立也相对不合理,往往是比较笼统的,且大部分是照搬其他高校的,没有结合自身特点来设置,评价机制往往不适合自己高校也不适合自己学生的培养。民办高校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转业特色,结合学生自己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评价机制,不断优化评价细则,不断改进,进而建立一套适合本校发展且对人才培养可以细化的评价体系,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4.完善民办高校德育管理的对策

4.1加大资金投人,不断提升师资力量

民办高校要想执行好德育管理工作,则要加大德育教师的配比,严格落实教育部有关对德育教师与专业教师的配比规定,增加教师专项投入,进而不断提升民办教师的师资水平。还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应该不断激励老师,提高民办教师待遇,用钱留人,避免出现民办教师因为待遇问题不停跳槽,或者考取编制就辞职,把民办高校当作一个过渡期,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对于人才的培养影响是非常大的,高校应该把优秀的教师队伍留住,培养出自己学校的优秀师资,不断提升教师工资待遇,福利和各项津贴也应向公立高校靠齐,或者可以在规定之内超过公立高校,实现教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 配原则,让老师有更多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民办高校队伍来。

于此同时要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德育管理教师队伍,在稳定高校老师的前提之下,只有稳定的专业的德育管理队伍才能保障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想让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走上更加专业话的对于,教师就必须专业化。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更要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实际,聘用专业德育管理教师加快德育管理工作进度,同时也要加大对本校德育管理教师的培训,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定期多走出去参加德育管理培训,开阔德育管理思路,不断提升民办高校老师的专业素养,补齐民办高校教师专业性不强的短板,还要通过各种各种的机会来不管提高德育管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2坚持民办高校德育管理者以学生服务为核心

任何教育方法、教育培养模式不能忘了学生这个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民办高校要想开展好德育管理工作,要牢牢把握住学生这个主体,坚持学生为主体,一切管理工作给开展要仅仅围绕学生,为学生服务,在加强学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根据民办高校中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德育管理办法。首先,民办高校的学生个性比较突出,比一般高校学生性格更加鲜明,教师在进行德育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成绩的孩子的制定不同的德育管理防范,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管理工作也更容易开展。其次,如今处在网络时代,学生的信息大部分获取来源于网络,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网络环境,用积极健康的心理去利用网络,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点提升德育素质。

4.3加强民办高校德育顶层设计,建立系统的运转机制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部分,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核心组成。高校的校长和党委书记要充分重视德育教育,设立专门德育机构,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目标和方向做好学校对于学生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对德育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列入学校的绩效考核当中,组织要发挥德育的监督保证作用,能更好地落实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新任务。高校可以与当地政府合作,结合政府资源,开展一些更高标准的立项,进而提升教师的重视程度。一是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校长或书记担任组长,副校长及其他行政领导担任副组长,学校各辅导员、任课教师、团支部、学生干部为成员,小组组织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二是明确具体岗位职责,学校要不断引导全校的教职工树立德育管理人人有责的思想,营造出全员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氛围,进而全面的落实德育目标,并且要把德育考核列入对学生、老师的考核当中;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学校要选拔学校中政治素养较高的骨干教师成立思政部,开展对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进行相关的教研活动,开展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把德育渗透到各科老师教学中,可以融入新型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化,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凤林.学校德育顶层设计 18 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2]郭影.德育教育在民办高校中开展的必要性[J].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2018.09.

[3]曾梦玲.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现状与提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03):137-139.

[4]钟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实践探寻[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4):74-75.

[5]林于良,李勇.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01):103-105.

[6]赵婷婷.应用型高校推进思政课程的路径探析[J].山西教育(管理),2021(02):78-79.

作者简介:王欣(1985.1),女,黑龙江省五常市人,助理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黑龙江财经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作者:王欣

上一篇:艺术性教育美学论文下一篇:局域网网络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