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方法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有许多的专家、学者从德育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为德育低效归因。本文在专家、学者归因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从高校德育定位、德育目标、德育实践、德育者主体意识等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新观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德育方法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德育方法分析论文 篇1:

高校德育动力及其机制的多元化建构路径

摘要: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构建比较复杂,涉及多个层次,由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不同层次和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高校德育教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德育动力;形成机制;多元化;建构路径

高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课程,其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其功能又具有潜在的动量。要使高校德育工作发挥最大效能,就要把握好德育动力的功能作用,同时还要整合好德育教学的流向及方向。因此,研究高校德育动力及其机制的多元化构建路径,有助于整合德育的各方面资源,将各方面资源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为高校德育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一、高校德育动力定义及其机制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共同促进了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高校德育动力同样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各种相互作用的要素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和作用,共同推动着高校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向前发展。这一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是高校德育系统与其他教育系统一样,需要进行信息交换,需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二是高校德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正确发挥高校德育系统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高校对学生整体教学的总动力。由此可见,高校德育系统的效果,与其中各个要素密不可分,同时与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整体结构也不可分割。因此,要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就要充分了解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将各个因素整合达到最佳组合状态,使其协调运转,共同促进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高校德育动力的特性

了解和把握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特性有助于正确把握其运行方向。在研究中我们既要善于发现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个性,又要善于把握系统结构的共性。

1.整体性。高校德育动力系统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其组合同样遵循“整体优化律”。当各个个体按照合理有序的结构进行组合时,其整体的功能就能得到正常发挥,也就会大于各个组成功能之和。相反,如果各个系统和个体按照无序的结构进行组合时,整体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整体功能也就小于各个个体功能之和。因此,高校在德育教学中就要合理安排教学布局,科学统筹规划德育教学各个系统的组合结构,寻求高校德育各个组成要素的协调运转,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整体效应发挥到最大程度。

2.稳定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稳定性和绝对运行性的统一,都是经历一个从不稳定的变化到稳定的变化的过程,然后从稳定的变化继续向下一个不稳定继续前进。只有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才能实现系统的完善和成熟。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发展同样经历了这一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的周期较长,这也就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相对稳定,进而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这一特性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在改革和创新时既要看到其必然性,也要看到其相对稳定性,从长远利益来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改进。

3.开放性。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才能有效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社会各个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时刻影响者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而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也同样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优化教学环境,更新教学方法,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4.转换性。矛盾双方是相互变化相互转化的,通过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进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样是一个矛盾体,不仅与其他矛盾体进行着相互转化,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也在进行着相互转化。一方面高校德育教学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各个客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各个客体之间通过不同时期的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控制并且协调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进而实现了教学的转化,从而促进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正常向前发展。

三、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结构

1.内动力的作用。内动力即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高校德育发展只能通过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内因来起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各种管理因素、校风学风,以及学校心理氛围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是高校本身对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如果高校能够为德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就能够不断推动德育教学的发展。

2.外动力的作用。事物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高校德育发展受到以下两个方面外动力的影响,一方面是整个教育系统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如智力的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为德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反过来德育的发展又能够为智育提供良好的品德保证;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高校德育动力的影响,包括我国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讲,高校德育内动力和外动力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通过人的作用来实现,即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一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向教育客体传播知识,并且影响和作用于客体,而客体又通过自身的学习提高反作用于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使得德育教育主体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四、高校德育动力多元化构建路径

1.教学因素的构建。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教学因素的发展和提升,教学的改进是推动高校德育动力系统改进的有效力量,也是实现高校完成德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高校德育教学因素又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教学主体即高校德育教师;教学客体即在校大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四个教学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共同形成了德育教学的矛盾体,并且通过矛盾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共同促进矛盾体的前进和发展。这些矛盾体是高校德育教学的动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正是在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不断变化,然后从解决到产生新的矛盾过程中不断发展,进而再解决新的矛盾,如此反复,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科研因素的构建。高校教学离不开科研活动,而科研活动正是知识创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动力系统不仅要实现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传播,还要通过科研创新活动提升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理念,实现教学相长。高校德育科研活动作为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一个矛盾体,始终贯穿于高校德育教学之中,与其他矛盾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活动的发展又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等,在某些条件下,这些因素也是推动高校德育科研活动发展的动力之一。“教,知其困”这说明科研这一实践活动能够拓展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者的视野,发现其中不足,为推动教学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施教者采取了恰当的教学方法,高校德育科研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提高高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3.教师因素的构建。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直接担负着培养学生具备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的任务。因此,高校德育动力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资力量的运用。社会发展对教师的学历、政治业务素质提出的要求,以及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外部动力,但外部的条件与压力要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就是在需要—满足—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我们要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需要的实际状况,对于不同类型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恰当的满足,并加以合理地引导,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精神层次的需要,激起其长盛不衰的工作动力。

4.管理因素的构建。高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为高校德育提供强大的动力。一般而言,在高校管理中有两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着的动力。一是物质动力。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关心高校学生们的物质需要,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尽可能使他们获得较好的物质条件。二是精神动力。管理是人的活动,人有精神,必然有精神动力。精神动力要求管理者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提高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增强高校德育动力是保证德育实效性、有效性的基础措施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引起德育工作者的充分、高度重视,取得更多的理论成果,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德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刘社欣,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100-103.

[2]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90.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2.

[4]丁元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建设四个机制[J].嘹望新闻周刊,2013,(41):33-35.

[5]何一成.融合与创新: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53.

[6]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结构层面的张力关系[J].教育探索,2013,(5):76-78.

作者:解荣鑫

高校德育方法分析论文 篇2:

高校德育实效性再思考

摘 要: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有许多的专家、学者从德育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为德育低效归因。本文在专家、学者归因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从高校德育定位、德育目标、德育实践、德育者主体意识等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新观点。

关键词:高校德育 实效性 再思考

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许多的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目的就是希望在不断的讨论中寻求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即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对高校目标的实现程度。[1]

一、高校德育低效归因

分析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德育外部寻找症结,即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从德育自身来找原因,即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系统自身的构成要素与德育目标的关系。

(一) 德育外部环境造成德育低效的归因

有学者指出,高校德育实效性弱化的根源正在于传统的德育模式在新的德育生态中功能的钝化。[2]任何德育效用的发挥都与其外在的环境息息相关,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德育者和德育对象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和更新。变化了的环境给既有的高校德育模式带来更多的挑战,增加了德育的难度。当德育对象不仅受到高校德育的影响,而且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影响时,德育对象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这些力量交互作用所产生合力的结果。我们不妨先把来自高校的德育称为可以代表主流道德要求的主流德育,那么,与此相对应的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因素或者说是没有经过主流德育“筛选”的社会消极因素都会把德育对象拉向另一边,即德育与环境影响力的向性不一,使德育无法产生更大的合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会抵消或削弱主流德育的积极效应。

(二) 德育自身造成德育低效的归因

高校德育的低效也源于高校德育内部因素。首先,对高校德育定位存在偏差。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力图把学生理想化为“道德人”,学生就有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义务……也就必然导致了学生反感抵触的情绪……于是学生纷纷戴上了“有道德”的面具,他们成为了一个否定自我、压抑个性的“道德人”……从而逐渐形成了表里不一的两面性道德人格。[3]其次,高校德育实践的整体性倾向存在偏差。有人认为,当今高校德育实践整体表现为泛政治化倾向、功利化倾向等。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或者以政治教育替代德育,都将大大缩减德育功能。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表现在“求快、求见效”,社会需要什么,德育就抓什么,德育今天抓什么,明天就要什么见效,从而导致德育目标设置的短视,德育实施过程的盲从甚至疲于应付。最后,高校德育内容存在偏差。有学者认为过于理想化的德育内容设计已经“与快速变迁的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再不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必将贻误21世纪新人的培养”。[4]还有学者认为德育内容设计相对保守,有些内容甚至于严重滞后社会发展。德育内容的确有它必须稳定的一部分,但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内容应能及时地反映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道德新观念、道德新现象。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再思考

(一) 对高校德育低效归因的思考

综上所知,大家无论是从高校德育外部环境层面还是高校德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层面都对高校德育低效给予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得出的大多数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高校德育的科学化进程,也从理论层面为高校德育走出低效、增强实效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讨论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地方。比如,大家更多地关注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外部环境的变化,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大家更多地感慨德育应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如今社会发展经济,那么德育就应该培养“经济人”而遗弃“道德人”,但是,社会瞬息万变,到底高校德育是志在培养紧跟时代变化、时时顺应社会发展的人,还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培养具有引导性价值且最终意在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呢?有很多人主张德育应该“从天上回到地上”,认为理想人格只是统治阶级或上层文人提出并极力推崇的一种道德,注重理想化德育的培养目标只会更让人感到德育的空洞和无力。但是,道德本身就是源于现实同时又是高于现实的,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超前引导性相结合的特征。它不只是对现实的阐释和说明,更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前瞻和预测的功能。

(二)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再认识

结合专家、学者的讨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笔者从宏观层面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提出以下几种再认识。

1. 内外结合的高校德育定位

首先,高校德育相对于外部环境,应准确把握自己的德育成效能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如今,当整个社会的风气出现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特别是高校,进而质疑高校培养了什么样的人,高校能培养什么样的人,高校德育的作用发挥在何处。但是,高校德育也仅仅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它更多地体现在理论的层面。高校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把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照搬进校园,让学校成为一个“小社会”,让学生在“小社会”中去探索“大社会”的生存法则。所以,相对于外部环境,高校德育也不必去盲从、去逐流,而应该以清醒的头脑、科学的判断与外部社会良好地沟通,当然,绝不能封闭、保守。高校自始至终保持一个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状态,去面对外部环境的冲击,并且能够在接受挑战的同时,适时地抓住发展的机遇,认清发展的方向。

其次,高校德育相对于高校内部,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各育中的地位。关于德育在这个层次的定位,人们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将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但是,这是一种模糊的界定。其实德育最不同于智、体、美、劳等其它几育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它不可能脱离其它几育而单独存在,或者说,其它几育都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如果仅仅从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来谈有效性,囿于德育而谈德育,反而会使德育孤立,形成不了德育所需要的合力。这样,德育的重要位置根本无从体现。由此可见,德育在其内部的准确定位是在于一方面加强、改进德育队伍建设,使其有别于其它几育的独特性能够更好地体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其它智、体、美、劳诸育的育德功能。

2. 层次分明的高校德育目标

在文章的前面提到过“道德人”和“经济人”,这可以看作是两个对立的道德培养目标。但是,高校德育的目标难道仅限于非此即彼的限定中吗?中国传统的德育理论中,把“圣人”作为一种理想人格,这里的“圣人”就相当于“道德人”,“人必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5],但是中国传统的德育目标不仅仅只是培养圣人,他们在强调“圣人”这一最高理想人格的同时,也把德育目标分层细化,“可欲之为善;有诸之为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由此可见,德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要求人们去统一达到某一个目标,不管是“道德人”也好“经济人”也罢。美国著名学者罗尔斯将个体伦理道德目标分为三个层面:自然义务、职责义务和份外义务。这里的自然义务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要求,职责义务是制度对生活在这个制度中的人的要求,份外义务是较高层面的人类美德追求。在德育的某个阶段人们会预想设定一个理想的状态,这种理想状态是略高于大家的道德水平但又是大家努力就可实现的。

3. 权责分明的高校德育实践

无论高校德育如何定位,目标如何设置,高校德育工作有很大部分都落实在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具体实践。离开课程,学校教育无法全面地标显它的系统性和计划性;离开课程,学校教育也就丧失了人才培养所必须依托的基本形式。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理论课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围绕其课程的理论性质展开,学生首先只有掌握理论知识才有可能获得能力进而规范自己的价值取向。但理论的讲解必是枯燥乏味的,并且,理论注重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意识,而在人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是有限的,理论规范着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但正确的认识并不必然能带来正确的行为。正确行为能力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一定制度的约束,以及外在环境的长期熏陶。

4. 清晰明确的高校德育者的主体意识

德育者作为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重要因素,是高校德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德育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调控者,而德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空间的大小将决定着德育者能否确定以及多大程度上确定活动中德育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即在何种程度上将德育对象作为活动中真正对象予以认识和引导;决定着能否将整个德育的客观过程作为自己的认识和作用的对象予以定向、调控和推进。德育者在这里所要凸显的就是其“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德育者能在德育活动中意识到自己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承担什么责任。那么,作为教师,面对外界关于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质疑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是,德育包括其德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其区别于其它诸育以及其它课程的独特性,最明显的特征是理论性和长期性。理论课的讲解必定会枯燥乏味,笔者这里的意思不是说这门课就该枯燥,而是意在提醒大家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回避的特性即理论性,而且理论本身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更关键的是,无论是作为这门课还是更为广泛的德育过程,它们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的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因此,它的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德育的前瞻性和个人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决定了它的长期性。作为德育者应该卸下思想包袱,认清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定自己的德育方向。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8.212.331.

[2]沈壮海.简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变革[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

[3]许锋华,杜时忠.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关于德育实效性问题的根源探讨与视角转换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54-57.

[4]劳逊.世界道德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6,(5).

[5]颜渊集·习斋言行录.

[6]孟子·尽心下.

作者:杨 静

高校德育方法分析论文 篇3: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的思考

摘 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社会各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反应。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高校德育在党和国家领导下的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本文在简要阐述德育、高校德育的基础上,回顾高校德育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史为鉴,分析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发展历程 问题 改革建议

我国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在教育起源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氏族公社末期以“孝”为内容的最初的道德教育到今天现代化的德育一直被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德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高校德育的内容、途径、方法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意识形态领域不仅日益多样化,而且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高校德育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一、高校德育

1.涵义。

在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德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顾名思义是指道德品质的教育;广义上的德育,也是现今我国教育界普遍认同的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等在内的“大德育”。德育,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当和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社会主义所要求的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健康心态和精神境界。

2.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更为重要。

首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表现体现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绝大多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积极向上,但近年来偷盗、斗殴、自杀及其他各种不健康甚至违法的行为在大学生中的出现也反映出有极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糊涂、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因此,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此时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对于确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提高其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倾向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是其社会主义特征的重要体现。高等教育所必然具有的阶级性和时代特征,都要通过德育来实现。尤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广度、深度的扩展,社会主义高校不仅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面对伴随商品经济大潮而来的各种腐朽思想,要想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必须视德育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灵魂。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的发展历程

与社会前进、经济发展同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德育得到较为迅速的恢复,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逐步进入大众化的大发展阶段,高校德育更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1978—1989年恢复发展。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这一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改革开放的方针与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社会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反应,其中在校大学生的反应尤为迅速,针对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发表了一些观点与看法,反映出在校大学生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

在此情况下,德育工作者在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同时,对高校德育的理论问题和德育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了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指示。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1985年,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受到重视。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是,高校德育的学科化走向开始酝酿并获得迅速发展。

2.1990—1998年迅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八九风波”使得德育问题日益受到党和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党中央反复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要求全社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并相继提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方针。

面对这样的背景,首先,高校德育广泛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从1990年开始,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连年召开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深入研究高校党建工作,明确强调高校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力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加强党对高校德育的领导,以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高校德育的学科与课程建设也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理论化、系统化的提升。1998年4月,中央批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设置新方案,即“98方案”,至1998年,一个面向全国贯通本科到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体系已经形成。另外,校园文化建设在90年代备受重视。

3.1999年至今高校德育的深化发展。

自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使高校规模迅速扩大,数量激增,我国高等教育在逐步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高校的办学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校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思想的复杂化与多样化;信息化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着如此巨大的挑战,党和国家颁布一系列文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高校德育得到进一步的、更全面的发展。200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大学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作了最新界定,鲜明地体现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不渝地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内容上,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课程规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同时也更加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所提供的迅捷、高效、新颖生动的信息传播表达手段,创造出德育电子网校、网络咨询室、互发E-mail等全新的德育方法,构建了网络德育新模式。

三、我国高校德育长期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社会各方面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得到恢复,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面对着随之而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继续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风貌积极向上。但同时高校德育在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内容不全面,缺乏针对性。

自改革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治教育,颁布一系列的文件,开设一系列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虽然我国学术界、教育界普遍认同“大德育”的观念,但在实施过程中,政治教育的比重远远大于其他部分,甚至于从开设的课程看高校德育就等于或约等于政治思想教育。不可否认高校政治教育在历史上、在现今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意义,但在新时期全新的情况下,高校德育面对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都热爱国家,可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却没有正确的人生观,缺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不健康的心理。这无疑反映出高校德育内容不全面,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不力。

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以纯理论为主,没能做到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突出强化一些内容,没能做到联系大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思想实际,而及时地充实、扩展和更新德育内容。这种状况使德育导致了理论教育与实际发展相分离的现象,缺乏针对性、时代感,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重视,不能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不能适应时代改革发展的需要,学生很容易陷入为考试而学习的误区。

另外,高校德育的内容与之前阶段的学习内容有很大程度的重复。主要因为是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缺乏整体规划,各教育阶段未能衔接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重点,同时也有一贯性和循序渐进的科学序列。

2.方法单一。

高校德育的方法并没有随着改革的步伐得到进步与发展,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方法仍以教师单方面的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反馈;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视实践活动。

高校德育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要教学方法。成功的教育是由教育者进行启发与受教育者积极响应,靠双方共同努力来实现。而一直以来我们的德育往往把学生放到被动的地位,忽视学生的参与,更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大学阶段的学生有着自己更加独立的思想,有着更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这样的方法就不可能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容易使教师失去教学的积极性,这就致使德育课流于形式,实效低下。

这样的单方面灌输又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画上等号,忽视学生的个体觉悟和生活实践,把德育和生活割裂开来,对于高校德育而言,没有实践的认知没有任何意义。

3.途径不完善。

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机遇和挑战,对于高校德育也是一样。面对着日益深入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设了一系列的思想政治课程,直到现今我们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仍是思想政治课程,主要依靠政治课程这一途径进行德育,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开展工作,没有有效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高校德育还处于不够开放的状态,途径单一、环境封闭,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它应有的功效和辐射功能。

四、建议

本文从内容、方法与途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德育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高校德育问题的存在必然有着政治、经济及历史各方面的原因,更不可能被立即解决,在此,我对高校德育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

1.改革高校德育的内容。

大学阶段的学生面对的将是一个发展日益迅速、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他们本身又处于心理有着极强两级性的阶段,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对就业压力,很容易出现信仰危机、迷茫无助等心理,容易由于逃避、宣泄而导致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面对这样的大学生,高校德育就应该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其思想、道德、心理与法律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和法律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使大学生面对压力、挑战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传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大学生的法律观念,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更使其学会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更新高校德育的方法。

德育的方法应该是丰富而灵活的。对已经接受多年教育,有着自己独立思想、较强自主自觉性、自我价值实现追求的大学生,一味的知识讲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德育学习的需要。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讨论、报告外,我们应该有效地采用榜样教育、实践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如榜样教育法是一种生动,影响力、吸引力、鼓动力巨大的德育方法。大学生偶像崇拜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的偶像崇拜是一种更理性、积极因素更多的崇拜,崇拜对象有明星,更有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理想和憧憬,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的理想和渴望往往也体现在对自己偶像的崇拜上。高校德育要有效地利用榜样教育法,指导大学生正确地崇拜偶像,引导将其崇拜点确立在偶像追求、达到成功过程中不懈努力、不言放弃等积极向上的精神上。这样才能真正地深入大学生的内心,成为大学生形成自身道德品质和自我修养能力的不竭动力。

3.多途径进行德育。

依靠思想政治课这一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应该融于各门学科的教学,课内外与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党团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平时的家庭、社会生活中,应该全面利用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使其科学地配合起来,发挥德育途径的最大的整体功能。

回顾上千年的教育史,在我国,德育都受到统治者、教育者的重视。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关注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加强调德育的意义,高校德育作为德育重要的一环更不能对其忽视。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高校德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以期我国高校德育随着改革的步伐、开放的深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3]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M].

[4]王德广.当前中国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与困难[J].中国电力教育.

[5]张建梅.对我国高校德育现状之思考[J].大众商务,2009,(11).

[6]韩延明.试论我国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2).

作者:兰香旭

上一篇:保险人合同解除权论文下一篇:中职机械加工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