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性教育美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教师要有自我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果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能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实现,需要教师高效地发挥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融合演绎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艺术性教育美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性教育美学论文 篇1:

教育美学视角下国际汉语教学探究

【摘 要】本文论述教育美学视角下的国际汉语教学,提出教育美学的审美形态包含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艺术之美;教育美学在国际汉语教育中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的汉字与文化之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场所之美和师生情感关系构成的教学氛围美之美,施教主体的外在形象美、知识涵养美、教态美和教学语言美,教学手段的技术化、多样化和艺术化之美。

【关键词】教育美学  国际汉语  教学美

教育美学是一门由教育学和美学交叉渗透所构建的新兴学科。它研究人在教育实践中的审美关系,研究各种形态范畴的教育美,包括教育主体美、教育环境美和教育艺术美,旨在探索教育的艺术和审美规律,以提升教育者的审美修养、品位和创造能力,达到教育艺术化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格健全、精神独立的优质人才。当前,在国际汉语教学研究中,并没有充分关注到如何将教育美学的理念引入教学中。事实上,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和真理的传授过程,也是美的创造过程。教学实践中,若一味强调教学的知识性与系统性,而忽略教学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则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和无味,从而滋生厌学情绪,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若教师充分关注到教学的艺术化和审美化,能按照美和艺术的规律来组织课堂、讲授知识,则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审美享受中获取知识,从苦学变成乐学。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如何使“知识”与“艺术”有机地结合,对于培养外国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对新知识的探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美学视角下的国际汉语教学有如下“四美”:

一、国际汉语教学内容美

国际汉语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语言类,二是文化类。语言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字教学、汉语阅读、汉语口语、汉语写作等;文化类教学内容涵盖面比较广,包括中国文学、艺术、哲学、民俗、历史、信仰等等。国际汉语教学内容的美学内涵十分丰富,比如汉字美。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化表达,自古以来便有书画同源之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汉字之美,首先是汉字的形体线条美。从中国现存的最早文字甲骨文可以看到,中国的汉字最初便是依据具体事物的形状来模仿创造,汉字字形视觉信息意蕴丰富。外国人在初学汉字时,也常把汉字看成难懂的画,看成一种艺术。中国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汉字具有丰富的象形意蕴,汉字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从象形到谐声、形声相益,更丰富了“字”的形象意境,像江字、河字,令人仿佛目睹水流,耳闻汩汩水声。其次是汉字的音韵节奏美。汉字的四声调、轻重音交替、平仄变化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美。中国汉诗之所以横亘古今,享誉中外,与汉字独特的音感效果密不可分。汉字的音感效果与其相对应的意义形成同构关系。一般来说,口型较大、读音响亮浑厚的汉字,其表意也多激昂奋发;反之,口型较小,读音低沉拘谨的汉字,其表意也收敛压抑。可见,汉字不仅给人提供一种视觉美,也给人一种听觉美。汉字是举世公认的难学语言。在国际汉语的汉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将汉字从形到音的美讲授到位,让留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的美学魅力,便十分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汉字学习效果。在国际汉语文化教学中,中国传统的文化,如哲学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更是蕴含十分丰富的美学内涵。在哲学文化中,儒家哲学所体现的中和之美,道家哲学所追求的自然之美,禅宗哲学所崇尚的空灵之美,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艺术精神。在国际汉语的文化教学中,不搞清楚中国哲学美学对艺术精神的根本性影响,学生也不会真正深入了解中国文艺为何形成这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样式。中国民俗文化中的美学意蕴渗透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如中国的服饰美、饮食美、建筑美、节庆美、民间信仰美、民间艺术美等。在国际汉语文化教学中,充分发掘中国汉字语言和文化之美学内涵,不仅可以将中国语言文化魅力充分展现出来,也可以让留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感,提高学习效率。

二、国际汉语教学环境美

教学环境美指教学的客观物理环境和主观心理环境所呈现出来的教育美学形态和价值。客观物理环境美主要指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场所美;主观心理环境美指由师生良好的情感关系构成的教学氛围美。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和气质塑造是潜移默化的。优美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良好教学情境的营造和教学活动的展开,也有利于调节人的心理健康。

第一,教学场所之美。国际汉语教学内容主要是中国语言和文化,因而教学场所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营造一种简洁明了的中式情调。色彩具有情感性和象征性,可以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在教学场所的美化中,色彩运用的恰当,可以影响师生的情感和心理。国际汉语教学场所的布置可以适度增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色调。比如可以在教学场所中适当放置红色的剪纸和中国结等,增添情调美。红色是最能体现中国民俗文化的色彩,象征着喜庆与吉祥,但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激动,不利于学习者凝神静气,因而少量点缀即可,不宜过多。中国传统建筑大多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实木材料,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文化内涵,因而棕色调的木质材料也可以成为营造中式氛围的装修主材料,比如教室的桌椅布置可以选用体现中式风格的木质桌椅。中国雅人四好的琴、棋、书、画等文化元素也可以融入教学场所的美化之中,茶文化元素也可以融入其中。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体现环境文化品位的小植物,比如兰花、文竹等。兰花居静而芳,与世无争,坚韧不拔,气质高雅,体现中国人所崇尚的君子品性。小植物既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又可以营造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當然,教学场所的美化也不宜太过复杂,要符合简洁明了、整洁有序的形式美原则。

第二,良好师生情感关系构成的教学氛围美。教学的活动,需要师生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教学的过程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应注意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情感交流。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由于中国教师和外国留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文化生存空间,所以沟通交流存在文化差异性,而擅长沟通交流的教师则十分懂得尊重留学生的文化习惯,擅于从文化的“同”入手进行沟通与教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营造顺畅和谐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国际汉语施教主体美

施教主体指教师。施教主体美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教育美学形态,包含外在形象美和内在精神美两个层次,具体包括外在形象美、知识涵养美、教态美、教学语言美等要素。教师是教学的关键要素,其形象美和精神美构成了其富于感染力的个人魅力,而这种个人魅力不仅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到学生的三观。国际汉语教师的身份具有双重意义,兼具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身份和中国文化传播者的身份,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形象,其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涉外活动。因此,国际汉语教师在个人外在形象上要符合中国文化传播者的形象。个人的外在形象美主要体现在服饰美。服饰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和审美文化,体现出一个人的审美品位和个性内涵。传统的教师衣着品位要求体现端庄、典雅、严肃、简洁的美学风格,这固然没错。但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衣着打扮,可以在传统的衣着品位上更加突出文化品位和个性内涵。国际汉语教师是外国学生在中国学习中接触得最多的对象,对教师的印象影响他们对中国人的整体印象。作为承担着中国文化传播责任的国家汉语文化施教者,其服饰形象上可以突出中国文化元素與现代时尚相结合的特点。施教主体可以融合课程的特色来选择着装,例如,讲授中国汉字和书法的教师可衣着带着中国水墨韵味元素的现代服饰,展示出具有淡泊宁静、简单朴素的审美韵味的服饰形象;讲授中国历史和民俗文化的教师,可以衣着带有中国传统图案和民族特色元素的现代服饰。中国的龙图腾,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被广泛运用;中国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比如民族刺绣、民族色彩等在服饰设计中也十分普遍。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民俗民族文化的服饰,实际上是一种无形又生动的教学语言,激发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探索欲,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印象。

教师的知识涵养美属于内在精神美的内容,也是构成教师精神气质、形象魅力的重要因素。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汉字学、语言学、文化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历史学、民俗学、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双语教学能力,熟悉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等。教师的教态美是由教师自然生动、平易近人的表情、落落大方的姿态、生动优美的手势相结合的美学形态。国际汉语教学中,教师仪表端庄、稳重大方、充满自信的教态美充满魅力,可使留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感,激发学习兴趣,辅助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语言美是获取良性的师生互动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语言美的基本标准,一是简洁准确、逻辑清晰;二是情感充沛、抑扬顿挫;三是生动活泼、机智幽默。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施教主体的教学语言除要具备以上特点外,在语言表述方面,要注意尽量使用简单句,不要用生僻词,语速尽量放慢,发音一定要标准。

四、国际汉语教学手段美

教学手段美指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审美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的教育美学形态。国际汉语教学手段呈现出技术化、多样化和艺术化之美。第一,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音并茂的现代教学媒介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时,可以选取一些图片、音视频素材插入教学课件中,配以文字说明,在课堂讲授中展示给学生。第二,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艺术资源来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在听说课上,可以将丰富的中文歌曲资源渗透到国际汉语教学课堂中来,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审美氛围中增加汉语词汇量。在中国的民族歌曲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俗文化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的民俗风情,比如民歌《达阪城的姑娘》和《在那遥远的地方》,都蕴含着中国北方民族的婚恋民俗文化。由中国古典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比如王菲《明月几时有》改编自苏轼的词、邓丽君《几多愁》改编自李煜的词、安雯《月上西楼》改编自李清照的词,等等,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词曲艺术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到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还可以利用丰富的中国影视艺术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中国概况的课程教学时,可以辅助以一些关于中国地理、历史、文化方面的纪录片来增加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形象记忆,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审美愉悦感。

【参考文献】

[1]何齐宗.中国教育美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4(9)

[2]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M].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周 玫(1980— ),广西北流人,硕士,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网络美学、海洋美学。

(责编 何田田)

作者:周玫

艺术性教育美学论文 篇2:

教师课堂教学效能的实现路径探析

[摘 要]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教师要有自我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果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能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实现,需要教师高效地发挥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融合演绎作用。

[关 键 词] 班杜拉;自我效能;课堂教学;教学效能;实现路径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才智和自我效能。”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的艺术化,为教师发挥最佳课堂教学效能创造了良好条件,也对教师发挥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演绎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发挥好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演绎功能,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整体效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复的实践经验总结和探索创新。

一、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知觉”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

心理学认为,“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信息加工过程。“效能”一词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指人们工作的能力;二是指人们在既定工作能力下的工作效率。概言之,“效能”就是指人们通过努力工作,能达到系统目标的程度。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动机受自我效能知觉的影响。所谓自我效能知觉,“指的是相信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行动以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个人效能信念是构成人类动因的关键因素”个人自我效能知觉又称自我效能感,它包含人们从事某项工作的执着信念、理想目标、工作能力及工作实践过程,影响着人们的自我心理价值标准和行为导向。教师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职业,每个教师也必须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的自我效能知觉,“不仅影响他们的特定教育活动,而且影响他们对教育过程的一般定向”,如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动机、思维过程、情绪状态和教学行为。自我效能感强的教师,他们相信只要付出特别的努力——运用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艺术的演绎功能,困难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只要通过学校教育和教师自己的不断努力,就能够教好所有的学生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除了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崇高的教育理想外,还要求社会培养和造就新的教育教学效能类型的教师——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不断增长,并能对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艺术的形成全面系统地掌握和灵活、高效地运用。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效能与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又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直观地讲,教师的“教学效能,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能力的发挥过程”。“教学能力,就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才能和本领”。“教学效果,就是教学活动的有效结果”。这三个概念,简洁明了地揭示了教学能力、教学效能、教学效果三者之间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效能实施的基础;教学效能是教师教学能力展现的实践活动过程;教学效果是教师通过教学实施过程达到的理想结果。因此,教师教学效能是以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为基础的,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所能达到的最佳教学效果的一个过程。

二、教师课堂教学效能发挥的两个基本要素——备课和课堂教学

教师教学效能的充分发挥,首先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备课和课堂教学。即需要通过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一个是教学准备过程,一个是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准备过程,就是教师要通过“备课”——准备好教学资料、教具、场景,设计好教学方案等,为实现教学能力转化成教学效能做好充分准备;教学实施过程,就是教师要通过“上课”——为实现教学能力转化成教学效果而进行高效的教学实践操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成为能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现实的教学能力,就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和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

教学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高级脑力劳动,也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自我效能知觉,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效能知觉,相信自己能够教好每一位学生,并始终以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心态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第二,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能力、课程开发建设能力、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又包含教师职业素养、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教学技能三个基本方面。第三,要具体分析影响自我教学效能知觉的各种因素,系统性地进行备课,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三、教师课堂教学效能实现的基本路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演绎功能

(一)选择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因此,教学方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为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服务。同时,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指引、一种向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程序或途径的设计是讲求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需要得到教学条件、教学技术的支持;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密切配合;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需要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机融合与灵活性地、创造性地应用。

同时,教学方法的最佳选择和运用,还涉及师生共同的认知、情感、经验、行为和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支持,需要注意课堂教学方法选择运用的共性与个性;注意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注意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

(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

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教学技术重点在于具体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诸如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水平、能力和知识基础、年龄特征等),以及分析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和教学方法的系统化设计。具体途径是依靠开发使用教学资源与促进个别化学习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生实现积极、主动、快乐、有意义地学习。

针对“教与学”两个矛盾的基本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中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成果。既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的选用,更要注重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选用,如将传统的教科书印刷品、黑板、粉笔、实验仪器、教具、挂图等技术手段和资源与现代的幻灯机投影仪教学、电视录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与智能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技术、卫星网络教育系统等结合起来加以充分运用。

(三)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创造与演绎功能

“教育美学是具体的和形象的,必然诉诸人的感性直觉,是凭借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教育美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探讨如何发现、鉴赏和利用教育实践中的美的因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的艺术化”。“教学艺术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种机制,主要研究教学结构、教学语言、教学节奏和教学氛围等方面的艺术特点与要求”。因此,教学艺术实际上是一种教学过程中“美的综合性的艺术创造活动”,它是一种总体的、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运用体系;它既接受教学论的指导,又接受教育美学的指导,其主要任务是“探讨课堂教学的艺术,其中心是教师的授课艺术。”教学艺术是“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艺术是真实存在的,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遵从教学法则和教育美学尺度的要求,从教学结构、教学语言、教学节奏、教学氛围、教学情景、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设计和艺术化的演绎,使课堂教学时时显现出一种艺术性的教育教学美感。

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和创造性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共同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教学艺术的创造性与演绎作用,实现课堂教学效能知觉的整体性发挥,就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选择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和创造性功能,把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形体语言(形体艺术)表达能力、板书(书法)能力、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方法运用能力,教学组织、监控、诊断能力等充分发挥出来,使课堂教学整体效能实现最优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美]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刘晓明,杨如顺.浅论教学能力、教学效能及教学效果[J].教育与职业,2005(17):43-45.

[3]吴亚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5):68-69.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265-275.

[5]何齐宗.中国教育美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4(9):19.

[6]戴树英.师范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美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3(4):143-150.

[7]叶学良.教育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65-401.

[8]李成良,顾美玲.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7:222.

作者:廖洪清

艺术性教育美学论文 篇3:

当代德育审美命运之思

【摘要】文章从德育和审美教育的共有和特有的双向视角,运用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对高校德育审美研究进行探索,将德育与审美教育的统一来打造坚实的学理基础,以此丰富德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促进高校德育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德育 美学 德育审美

德育作为一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的政治宣传工具和教育手段,其功用是调动人们的政治热情、确保正确的政治态度并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局。一旦个体与整体在价值取向上出现矛盾,就简单地提倡以牺牲个体价值为代价去满足整体需要。这种忽略人的需求的教育理念、缺乏人文色彩与亲和力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必定会影响教育效果,有时甚至事半功倍,今天德育教育已受困于诸多矛盾中,处于艰难境地, 举步维艰。德育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已成为时代之需。

审美文化自20世纪90年代来,以无所不在的形式呈现出一种审美追求的自由表达方式,构成了我们的生活语境,自此中国审美文化为人民的审美解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已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在其“去中心”、“反本质主义”的标志性旗帜下,建构性的后现代和解构性的后现代思想分别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和倾向。建构性的后现代中心思潮强调不同主体之间在平等和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有些对话和交往,以祛除现代性哲学思想中的本质主义和线性思维,它给许多学科领域和生活实践提供了全新的启示。解构性的后现代哲学思潮放弃区分真假、好坏、美丑等价值标准和判断,抽掉人文科学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使整个后现代社会文化面临价值和价值观终结的危险,同时也威胁到了德育学科的发展,给需解决时代问题提出了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中外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将美和艺术运用于教育尤其是以塑造人的心灵为主的德育教育活动的生动的实践。伴随着德育教育科学化与学科化的发展,德育的美学借鉴正逐步成为德教育学述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一个全新视角。

美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美学的基础理论在美的存在、美的认识,美的创造等方面以形成了稳定的理论体系,同时还形成一批部门美学。美学与大学的德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有审美学、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德育美学等部门美学学科。作为德育学理论基础而吸收的美学理论,它应是在更抽象层次上规定着本学科的内容,制约着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为本学科操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这一角度出发,美学是可以为高校德育学的丰富和完整提供理论依据的。从德育和审美教育的共有和特有的双向视角,研究美学理论和审美教育过程对德育的启迪和借鉴,从美学这个成熟学科和审美教育这个独特领域的教育形式,来丰富德育学的理论体系,促进高校德育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审美教育过程是深得大学生厚爱并有广泛的接受基础。从审美教育过程中,吸收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和做法,对高校德育实践大有裨益,会很好地促进和优化高校德育过程,提高德育质量。高校的德育过程充满着美,德育工作者塑造人的美,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它的工作对象即学生省上,看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就直观到自己的本质力量,由此便产生一种美的愉悦之感,获得了美的享受。从实践的层次看,高校德育过程就是理性美的鉴赏,创造和完善的过程。

德育过程也是享受成长的过程,如果从更深入的层次上看,大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养成规律,与人对客观审美规律具有同一性。从德育学方面看,大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进入到崇高境界本身就反映了美的客观规律。高校的德育过程,在现实意义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需要德育、审美教育两璧合美,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被教育者,更需要提高高校德育过程的美学品味。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德育审美研究的理论意义

德育审美理论吸收的紧迫性。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网络虚拟化的今天,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美的概念和标准,具备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从美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德育,即如何把理性的灌输转化为理性和自觉,把德育实施中人格的他律转化为主动的自律,可以也应该成为当前高校德育的核心和突破点。

德育审美理论吸收的重要性。美学究其本质而言,是指向一种普遍的人类形态——感性审美世界的理性活动,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活动领域和知识对象领域。美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发育成熟的学科。美学的基础理论在美的存在、美的认识、美的创造等方面已形成了稳定的理论体系,同时还形成一批部门美学。其中,与高校德育有密切关系的有审美学、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德育美学等部门美学学科。德育与美学理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美学理论对高校德育都具有极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德育和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旨在塑造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美育则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審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德育和美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德”是“美”的灵魂,“美”能促进“德”的养成。高校德育的美学理论吸收正是为研究和解析出属于美学理论、审美教育过程独有的,且对于高校德育过程具有指导意义、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以保证为德育学所用。从这一角度出发,美学可以为高校德育的丰富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新时期在高校德育开展美学理论吸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外思想家、教育家们很早就天才地发现,美和艺术有着特殊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因此中外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将美和艺术运用于教育尤其是以塑造人的心灵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并在这方面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思想智慧,成为我们对德育教育进行美学思考与研究的源头活水所在。但是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德育同美学(艺术学)的交叉研究,应该是肇事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是在国内兴起第三次美学热和李燕杰等老一辈教育艺术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学科化发展的历程逐步开展起来的。回顾与总结20多年来的研究状况,是笔者在现阶段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研究的理论前提与逻辑起点。

2.德育审美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技艺功能。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证明,美最长诞生于实用,并在远古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完全束缚和局限在狭隘直接的经济实用功利关系上。用美学思路和路径、价值和特色塑造德育的美,进而塑造完美的人,这正是德育美学方法的功能定位。对德育美学方法的功能研究源于教育美学和教学艺术的功能研究。《教育美学导论》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及教师和教材的审美因素的研究和发掘,不仅对于德育教育,对全部教育都具有诱人的工具价值。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运用美的力量和审美的原理来丰富和充实德育,把理论的说服性与情感感染性结合起来,把严肃性与生动性结合起来,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成为新时期德育具有新的要求。那么,运用美学的原理和规律构建德育,作为德育具有的中介,使德育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道德说教成为具有美感的东西,这就是德育美学方法技艺和工具价值。在新时期,在德育技艺中引入美学的观点,运用德育技艺的审美艺术方法,提升德育技艺质量,提高德育技艺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德育教育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塑造人、教育人的过程。在这实践和过程中,要用科学、正确的方法作指导。方法是人们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途径、技术和范式,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活动客体的具体对象,正是通过方法才得意在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德育美学方法正是运用了美的本质探索德育教育的规律,探讨教育主题和教育客体的授与受的规律。德育美学要探讨的德育教育过程、内容、载体等都是运用了美学的方法来实施德育教育。

第二,陶冶功能。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这里就包含了美学的一个特性:即美学与人生之间的关系特性。美学的各个部分的研究都离不开人生的意义以及人生价值,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有情趣的人生。用美学和艺术形式去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是行之有效的。美学之于德育教育正是运用了美的陶冶方法,探讨了德育教育的育人规律。德育美学方法借助美学理论,运用审美既艺术手段,创造富有艺术性、审美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方式方法,增强德育效果,实现德育目的和任务,提高受教者的精神境界,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人格的方法。德育美学方法的功能不是仅仅以求得德育教育效果的改善为目的,同时,它还可以提升教育对象的精神境界,使德育教育过程成为个体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教育效果。此外德育美学在精神价值方面所倡导的精神自由、独立性、对当前功利的超越等等,无论对最早德育观上的功利主义,还是后来的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的“鉴定适应论”和道德相对主义,都是一种现实的否定。它构成了后来“德育美学观”实现对“德育美学”研究范式进行否定之否定实现回归的逻辑与历史辩证过程的起点,也是德育美学方法陶冶功能的表现。

三、德育审美借鉴研究的维度

由于美和艺术是两个密切关联而又不完全等同的范畴,学界对德育美学思考与研究实际上有两个界限不很分明的维度:审美之维和艺术之维。由此形成了德育教育美学借鉴研究的两条发展道路,即德育教育审美研究和艺术研究。其中由以冯文广等人所著《德育艺术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和中南大学刘新庚教授在其专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6)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专门探讨达到了较高的理论水平。

如同美和艺术的关系一样,这两个研究维度之间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它们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审美研究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很大中审美因素的发掘和审美关系构建,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形式、作品乃至整个很大过程各因素各环节的立美创造于审美体验,以求达到“立美育人”的目的;而艺术研究则主要是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层面。它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别是教育方法的艺术性创造,以期通过艺术的美感效应(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来改善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借美育人”的目的。但是,美和艺术同为美学范畴,本身就有某种“天然”的血缘关系:美是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美在历史上也主要是指艺术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之维与艺术之维研究的差异和区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次要的而非主要的,而紧密联系、彼此相似乃至很强的交互渗透性才是它们关系的主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中必然会涉及到艺术性问题,其实只要稍微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学者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时,他们实际上讨论的却完全是或者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所以我们很难也没有必要在它们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线。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和艺术化最终殊途同归,说到底都是为了实现真善美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境追求,这种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像庖丁解牛一样。不仅体现了合规律性之真与合目的性之善。而且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它既是审美的境界,也是艺术的境界,更确切地说是艺术美的境界。基于上述理由,同时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视野研究这个大题目下,我们不对这两条脉络做严格的区分,而是以艺术研究脉络作为主线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借鉴之路,其中当然也会涉及到一些审美视角的研究成果。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维度研究脉络的专门梳理,可以参考中南大学杨国辉《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1)一文。

总之,德育教育应放在人、社会、自然这个广阔的背景上,用系统的思维对高校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思考和改革。其一,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美学.美育理论的借鉴,对生动的美的形象的欣赏,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以美怡情,不断完善仍,回归人的本质。其二,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德育的整体性观念体现在将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心理与行为方式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从美学“人的美”、“审美”和“美感”等理论中挖掘出其深层次的本质,以促进民族高校德育的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效果。其三,高校的德育审美艺术研究既不能离开现代的观念、视野和思维,也不能脱离民族感性生活的母体和根基,我们究竟能够从什么角度、在多大的深度上来提出和解决源自我们民族自身发展境况而又具有世界性關联的时代性课题,是今天高校德育理论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四,审美化的德育实践活动是在以传统德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渗透更多的审美要素,使实践活动更具美感,来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度。高校要确立“大德育”、“大审美”的理念完成大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大型文艺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等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审美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从而优化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味,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活动由学校向社区延伸,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沟通校内外,让学生实际地参与真实社会生活,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道德的全面和谐统一发展。其五,开展学校和社会机构一体化的互助合作。最后,构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形成个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路。

参考文献:

[1]周芳.《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黄卫星.《审美价值观的传播与建构》,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结项成果。项目编号:31920130104,项目名称:民族高校德育审美艺术研究

作者简介:

陶莉(1971-),女,甘肃兰州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美育、美学、德育教育研究。

作者:陶莉

上一篇:文言文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高校大学生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