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工作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信息时代,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备受关注,就近年来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研究态势看,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现状和原因、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利弊观剖析和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策略和制衡对策等方面。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德育工作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德育工作分析论文 篇1: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分析

摘要:现今,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青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已成为高校研讨的主题。大学就像一个浓缩的小社会,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在这里相互影响。学校也深谙此理,积极提供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具有人文气息文化氛围,积极打造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弘扬正能量的主旋律。但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大新闻媒体及电视网络所报道的负面消息已越来越吸引大家眼球,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或多或少受此影响,进而弱化了思想素质,这也给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民办高校;德育;素质教育;价值观

由于市场经济鼓励竞争,重视个人利益,致使有的人错误的理解为:价值判断的标准是自身利益,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是个人本位主义,这些社会上的错误思潮给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带来了消极影响。加上现实社会网络所带来的负面信息,对青年学生的行为规范,人格形成,心理适应等方面均带来了负面影响。

1 制约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因素

1.1 民办高校生源基础相对偏低,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脱节,自制力差

根据招生政策,民办高校的生源为本科第三批录取并可适当降分,因此,民办高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偏低。进校后,缺乏自信心和进取的动力,缺乏主动性和压力感。在思想上错误地认为进了象牙塔就到了学习的终点站,可以自由的呼吸和随性的生活。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不能指导自身日常的道德行为。容易受周边环境及身边同学的影响而随波逐流。且这部分同学占学生群体的多数。学生在校园里会接受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二课”、主题班会等),他们在思想上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但在实际生活中在行为上表现却为价值功利化和实用化;他们也想知行一致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导致知行脱节的现象。

1.2 应试教育占主导。高校素质教育无法深入推进

现今大学教育依然被应试教育所束缚而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高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上都围绕着考试、考核等形式进行,以此来检验学生在校内学习好坏的标尺。而学生也已习惯了围绕考试合格60分万岁的学习目标而学习,从高校主体和学生主体而言本身就弱化了素质培养和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各类考试考核层出不穷,各类奖学金和评优评先的资格又紧密挂钩,导致有相当多的学生不是为了学好某一门课程本身而学习,而是为了这门课程的成绩而费心。更有甚者为了所谓的成绩而在考试或考核中缺失道德价值观而通过舞弊来获取高分,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少数问题。

1.3 学生素质弱化。价值观模糊

大学生价值观模糊主要表现在他们的道德评价往往只针对于对社会、对高校、对他人而没有对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将自己置身事外。在评判社会道德观时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却不能将自身所认识所理解的道德价值观应用于自身的生活。尽管他们知道诚信的重要性但在考试中舞弊却已麻木不认为是知耻的行为;尽管他们也不齿各种路遇老人摔倒不予理会或见死不救等行为但在紧要关头也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理性的道德观认知。

1.4 素质教育目标理想化,内容不具体,使得德育工作因脱离现实而“务虚”

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空、大、高,不能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且这项工作本身没有像教学计划中的理论课一样采取学分制,没有对学生硬性要求甚至连选修都算不上的一类工作。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而言,没有直观分值评价的工作在思想和行为上都不会引起重视。而另一块素质教育阵地(两课教学)授课内容大多是空泛的思想政治理论为主,空洞的文字传统的教学使得从事思政课的教师和受教育的学生或多或少的也忽视和看轻了“两课”,使学生不能切实感受到素质教育到底为何?反而产生厌学不重视思政课的心理。

1.5 欠缺衡量德育素质教育好坏的标准

在现今高校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大环境下,德育工作无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突出。而对于本身就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而言,素质教育没有直观的考核或成绩来约束在思想和行为上就不会像学习课程那般的用心和重视。进而导致素质教育只停留在单一的理论灌输层面而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学生主体身上。有少数高校意识到德育工作对在校大学生身心影响的重要性予以重视也相继出台了德育考核体系,如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全国首推德育素质奖学金受到各大新闻媒体及院校的关注,德育素质奖学金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对于激发学生道德观念及素质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想真正实现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还需更为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2 提高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对策分析

2.1 创造德育环境,提高德育时效性

德育工作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可控性活动,这种活动表现为教育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营造好的德育环境是增强德育时效性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主要有组织、人际、家庭环境三种,高校可结合学校自身群体增强党、团、学生会、班集体等组织环境,学生即身处其中扮演着各类角色,也能切实从中体会到个体身处集体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组织力量。随着社会正能量精神的传播,学校可以借助这股正气在高校校园里大力弘扬本校涌现出的各类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及宣传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让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个人或群体营造好的示范环境影响并带动学生正确树立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在学校曾有这样一句话“一堂教育课不如家庭的一句话”,其原因在于学生思想基础薄弱,很容易受家庭一些消极愿望和要求影响,因此要减少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在提高学生本人内在素质上而努力。学校、家庭在对于培养学生情操、思想素质等方面是存在共识的,而学生作为教育客体是沟通两者之间的纽带,既是信息的反馈者也是传播者,更是家庭教育成员思想道德教育素质的教育者,影响者。学校辅导员可以经常性的和家长保持信息互通,如邮箱、QQ或建家长班群等来进行有效沟通,实现家庭、学校德育资源的汇聚合流,建立共教共育的合力来提高德育工作。

2.2 重视第二课堂及“两课”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高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两课”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有专职从事德育教学的思政课教师,也有来自于学生管理工作岗位的学生辅导员。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学,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身心留在课堂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有教学教师的个人魅力,更主要的是形式多样且丰富的教学内容,如可以将社会热点或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用于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或通过进行案例模拟情景再现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来观察学生的肢体语言表现及心理变化,通过实景教育来贯穿反映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而言,进行“两课”教学更有便利条件了,日常经常性的和学生在一起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状况,更容易在课堂中结合学生方方面面的实例来举证德育工作对于人的深远影响及其重要性。

第二课堂是高校学生除了室内教学活动以外的第二素质教育阵地。相比室内教学第二课堂更具灵活性及开放性,但学生参与度不能达到全覆盖也是其弊端所在,我们说,人之所以从事某项工作或参加某种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工作或活动会帮助我们达成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某方面的需要。为此,学校下属一些学部、社团、班级所要开展的活动应充分准备、有序筹划、先谋后事,合理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和利益,尽可能最大限度将学生吸引进来,同时学校也应放宽第二课堂活动的限制和制约,对一些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活动应给与积极鼓励,并对其开展活动所遇到的困难(如资金、场地等)应主动给予解决。在活动中的组织者应结合活动适时的进行思想素质及行为素质的教育。

2.3 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保障德育工作的延续性

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应该重视学生主动参与且是动态的。学校可在每位学生进校之初即建立德育诚信档案册,让学生进校之初就明白大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进行持续性的素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个人素质教育的提升。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活动、工作等一一记录,纳入素质教育学分体系中。每学年获得相应素质教育学分方可取得毕业生、学位证。且德育诚信档案册在学生毕业时存入学生档案袋。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类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技文化竞赛、技能比赛及所承担的相应工作均以行为认证单的形式予以记录认定,结合所取得的成绩,承担的工作任务等给予相应的分值记录。对于获得团体奖的班级,除了集体奖励之外,还应给每位集体成员加相应的德育素质分值。让参加活动的班级与不参加活动的班级,参加活动的学生与不参加活动的学生拉出差距,形成优势。并在每学期末予以通报每个学生当学期素质教育成绩。不及格学生需在下学期努力完成相应学分。每学年度根据学生所获得的分值进行排序作为推优德育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同时,相应制度的建立可以通过完善的学生评优评奖体制,实行评优评奖学生申报制,分值靠前的学生也需本人提出申请评优评奖,体现本人自觉自愿的意愿。

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但能使德育目标、德育任务有个明确的定位,使在校大学生明确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什么是善美,什么是丑恶。教育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继续发扬。受教育者可以根据反馈结果完善自己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言行,提高自我认识进而提升德育素质。

作者:施卫荣

高校德育工作分析论文 篇2:

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研究态势分析

[摘要]在信息时代,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备受关注,就近年来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研究态势看,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现状和原因、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利弊观剖析和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策略和制衡对策等方面。

[关键词]手机短信 高校德育 研究态势

高等学校德育是指高等学校按照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和心理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影响,通过德育实践活动的互动,达到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遵纪守法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目的的教育活动。众所周知,任何教育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来实施的。在信息时代环境下,我们高校德育工作如何突破刻板的教育模式,让新的信息技术在德育教育中得到最佳化运用成为关注面。同时,他们又找寻了“手机短信”这个点来做了相关研究和操作性的指导。本文拟对近年来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探寻在信息时代下手机短信这种新兴媒介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展趋势和研究态势,进一步强化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研究力度、深度与广度。

笔者以1999年1月~2008年6月为时间界限,采用篇名词检索的方法,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手机短信”,共搜到683篇有关手机短信的文献,其中就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有关研究有15篇,从这15篇文献分析看,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现状和原因

手机作为新兴媒体,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互动方式,在我国呈现出指数式上升趋势。2007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新增8622.8万户,达到54728.6万户,短信业务量5921.0亿条,同比2006年的4295.4亿条增长了37.8%。在这样庞大的数字下,手机在我国大学生中普及率如何?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情况如何?大学生对手机短信是否青睐?青睐的原因是什么?学者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研究。学者刘幼昕对重庆几所高校的调查显示,75.55%的人使用手机,其中98.8%的人使用过手机短信功能。谢小刚对江西省高校调查得出,100%被调查者都使用过手机短信功能,56.3%的人认为自己频繁地使用短信功能。徐红波对江苏某大学调查结果显示,74.1%的人拥有手机,毕业年级手机拥有率高达94.2%,94.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手机的最主要功能是收发短信,43.8%的学生每天发送手机短信10至20条,23.1%的学生发送短信在10条以下,发送短信在50至100条的占11.9%,有4.3%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每天发送超过100条短信。手机短信内容也可谓无所不包,五花八门,主要有与父母亲人的亲情短信、与朋友的友情短信和与恋人的爱情短信、拿人开涮的幽默短信、节假日的祝福短信、与学习工作相关的事务短信、偶尔在同性或恋人间传播的黄色短信和其他短信等。由此可见,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率高,收发短信数量多,大学生们越来越青睐手机短信。对于青睐的原因,学者又做了全面的阐释。他们认为大学生青睐手机短信是基于手机短信突破时空限制,费用经济实惠、使用便捷,并且切合大学生交往需要的强烈性、情感交流私密性、表达的自由随意、满足了大学生对时尚的追求和趋同心理等特点。

学者对当代大学生手机普及率高,手机短信使用率高以及手机短信备受大学生青睐的因素的研究,其出发点是对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实施的可能性做分析,使手机短信这种信息技术在德育工作运用的过程中更具实效性。

二、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利弊观剖析

手机短信在学者们的眼中犹如一把“双刃剑”,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有利有弊。学者在探讨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利弊时,从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两个视角进行剖析,但主要以大学生为阐释点。

首先,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说,手机短信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类会议通知、各种讲座信息、勤工助学信息、就业工作信息以及突发事件的权威信息;大学生从手机短信幽默内容中获得快乐,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开展德育工作,无疑增强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德育工作者利用手机短信给大学生们发送生日或者节日祝福语,可以使学生更加认同和信任德育工作者,更利于工作的开展。

其次,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积极效应和消极影响。学者们认为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积极效应表现在:(1)有效保护大学生的隐私。大学生交往的所有隐私话题可以通过无声的短信来表达,对大学生的隐私给予了最大程度的保护。(2)使大学生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和谐。手机短信用隐蔽的特性,无声的文本,有效地解决了与所处环境发生的不和谐。(3)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高度自主的地盘和独立的空间。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居住空间受到约束和限制,手机短信为大学生建构了这样一个真实而又不可触摸的高度自主的地盘和独立的空间。(4)手机短信还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等。有学者认为,手机短信可以表达一些当面或电话里不好表述的轻松、幽默甚至“肉麻”的语言,从而促使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并且手机短信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缩短了与社会的距离,从而加快个体社会化的转变。另外,手机短信的充满智慧和创造快感的交流沟通方式,会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短信文化”,这必将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新兴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

手机短信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消极影响是学者们关注得最多的一个点,他们普遍认为,手机短信导致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焦虑、孤僻、逃避现实等不良反应;由于手机短信交流的隐蔽性导致黄色、欺骗、恐怖、反动言论等垃圾短信的肆虐,造成信息污染,并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侵蚀和危害,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当前我国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手机短信更加降低了大学生的诚信度,手机短信助长了大学生的逃课行为和作弊行为;手机短信还妨碍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些学生可以假装快乐或痛苦欺骗对方,造成不少恶作剧,用以获得一时的快乐和宣泄;手机短信在方便交流的同时却使情感交流进入了新的误区、各种感情越来越流于形式,加剧了情感危机;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彰显个性表达,甚至成为吸引异性的一种工具,再加上大学生爱面子,消费心理不成熟,往往不顾实际情况,盲目从众,纷纷购机来发送短信,这刺激了大学生的攀比消费,加重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手机短信接发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下降,学习的有效时间大大减少,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业学习。

三、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策略和制衡对策

手机短信作为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可以打破高校德育工作者固有的教育套路,给德育工作带来新思维、新方法和新途径。于是,学者们在调查、分析高校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现状和剖析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利弊的基础上,探索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契合点,让手机短信最大限度地发挥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些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的运用策略。学者认为:(1)应该利用手机短信的即时性、私密性特点,使手机短信成为校园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并可以在院系两级建立负责任、高效的学生信息员队伍,要求学生信息员以手机短信为信息上报的主要手段,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难题,将一些不良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2)应用手机短信受众面广、受众群特定的特点,使手机短信成为学生服务以及正确思想的宣传阵地。高校德工作者可以让手机短信与时事政治、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结合,开展具有针对性,富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此外,在考试前夕,向每位同学发送“遵守考试纪律,严守诚信承诺”的警示短信,四、六级考试前提醒学生一些注意事项等,充分发挥手机短信作为宣传阵地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短信,创作一些人生励志、心理疏导、节日问候、善意提醒等内容健康,文字隽永的手机短信,发送给特定的同学,以此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益尝试;(3)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以短信交流为平台,开设短信心理咨询、实施短信心理辅导,让学生在短信交流中敞开心扉,无所顾忌。(4)“短信文化”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新兴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该以短信创作为契机,构建高校健康的短信文化, 提高校园短信的文化品位。

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又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趋利避害,对不良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制衡。学者认为,制衡的主要途径有:(1)抓思想,对大学生手机用户教育和引导,强化大学生的“短信”道德意识, 引导大学生的短信行为, 提高其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2)抓载体,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的信息传递优势,积极开辟短信互动空间, 编发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短信,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3)抓源头,净化短信的内容;用优秀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短信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营造现代校园文化氛围。(4)通过加强对手机运营商的管理、要求手机制造商增加手机短信过滤选择的功能和手机客户端工具软件的开发,并且从严查处不良短信传播者和制定有效的学生手机短信使用及管理制度,从严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参考文献:

[1]秦尚海.高效德育评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

[2]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3]刘幼昕.手机短信挑战高校德育[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04).

[4]谢小刚,张莉娟.搭建高校管理新平台引领青年学习新时尚——关于“发挥手机短信在高校管理和青年学习中的积极作用”的调查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03).

[5]徐红波.手机短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J].煤炭高等教育,2005,(05).

[6]刘晓宇.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现象的德育沉思[J].教育与职业,2004,(15).

[7]徐军伟.手机短信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八大功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8]任永辉.试析手机短信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关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1).[9]王萌.浅析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J].新闻界,2005,(06).

[10]吴喜涛.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在德育中的运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7,(06).

[11]钟铭金.手机短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教师,2007,(S2).

[12]王海.手机短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焦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13]李雅兴.手机短信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新视野,2007,(03).

[14]王燕星.手机短信对大学生心理影响——以福州市大学生为例[J].当代传播,2007,(02).

[15]张恒龙.手机短信在大学生德育中的运用[J].当代传播,2006,(02).

[16]郭超杰.第五媒体的发展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8,(2).

该文是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度学生工作科研基金项目“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联姻——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新平台”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金 艳

高校德育工作分析论文 篇3: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SWOT分析研究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方兴未艾。根据新媒体时代的特点,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管理学中的SWOT研究方法,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并从教师、学生及技术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开启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SWOT分析

随着网络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当下新媒体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富有活力的群体,对新技术、新事物都有较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因此对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来说,新媒体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科学分析,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开启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其时代特点

新媒体(Newmedia)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的,后来在美国流行并被广泛使用。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一词进入我国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视野。由于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对新媒体理解角度的不同,我国对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尚无定论,从当今社会来看,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笔者比较赞同《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一书中对新媒体概念的阐释,所谓新媒体,就是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中介,能够同时满足公众或用户信息需求和传播欲望的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独具的时代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信息的海量化。其次是传受关系的转变。最后是新媒体的交互性能。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SWOT分析

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现状,笔者利用SWOT分析法阐释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SWOT是一种用来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常用工具。SWOT分别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组织内部的优势、劣勢,以及所处环境中存在的发展机会和威胁,以期强化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会,规避威胁。

(一)优势。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速度快捷、传播覆盖面广、传播形式多样、交互性强等。高校辅导员借助多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学生更乐于接受。

(二)劣势。新媒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新媒体使传播门槛降低,传播主体增多,信息数量增加也随之带来信息质量的下降,鱼目混珠,往往使需要重视的信息反而被忽略,这也就体现了新媒体在传播体制方面把关的缺失。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信息过剩挑战高校教师传统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多渠道的信息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播效果。

(三)机会。新媒体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削弱其消极作用,拓展德育工作新渠道,创新德育工作新形象,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不断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使其更好的为高校、为教师、为学生所用。

(四)挑战。新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由于大学生对于新媒体没有正确的理性的认识,加之人生阅历有限,对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不能有效的辨识;其次,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媒介依赖情况,严重者会出现沉迷网络的情况。最后,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设备的追求也会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三、积极应对新媒体,开启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面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SWOT分析情况,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开启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第一,加强高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教师应增强个人新媒体方面的知识和应用技术能力,通过新媒体深入到学生中去,教育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构筑高校德育工作新阵地。高校应顺时代之发展,利用新媒体建立德育工作平台,克服传统德育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因素,增强德育工作的及时性、广泛性和丰富性。

第三,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和自律意识。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高校应将媒体素养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范畴,通过课程或是讲座形式渗透到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强化其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提高自律意识,有效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科学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

参考文献:

[1](美)特纳.管理者的管理工具(第二版)[M].何烺,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段亚巍(1987-),女,汉族,黑龙江人,硕士,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钟新(1972-),男,汉族,吉林人,东北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新媒体技术。

蔡晓淇(1987-),女,汉族,辽宁人,硕士,东北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段亚巍 钟新 蔡晓淇

上一篇:职业院校药学专业论文下一篇:安全防护机械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