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精神德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各大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精神资源,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我国文化进行整合,将其中具有德育价值的内容和高校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产生。文章致力于研究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德育中的具体办法,以期促进高校德育更好地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民族精神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民族精神德育论文 篇1:

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相关性阐微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新的历史时期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其塑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和德育建设,秉承先进校园文化,以德育建设为关键,二者互为倚重,进而实现高校德育建设所肩负的“思想育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建设;相关性

中国分类号:G641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长远视角考量文化与德育的内在统一,提升并创新实现文化育人和以德育人的实效性,是当下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首要问题。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承载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理念必然对全校师生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同化力和感召力,成为广大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体系和行为准则。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研究——时代诉求

充分认识研究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重要性,就必须把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的立足点放在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上来,形成体现各高校自身特点的优良校风、学风和教风,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课题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活泼新颖、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开展有关学术、科技、艺术、体育等多项活动,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性、高雅性、知识性,优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研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无处不在的世界,人类在经济、能源、科技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残酷而激烈的竞争,但这一切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世界争夺的主要对象当然更是广大青年大学生。青年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也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更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伟业的中流砥柱,因此,培养好广大青年学生,中国才能赢得未来。由此可见,深入研究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教育好、引导好新时期的青年学生,对于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和兴旺发达,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研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然诉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是建立在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必须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以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具有广博知识的新型人才。因此,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成为“有文化”政治素养高的新型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所需。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需要诚信自律、敬业和奉献精神,需要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必然要求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时应与提升德育教育实效结合起来,进而塑造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道德人才。

(三)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研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本然诉求

公民道德建设是提升民族素质的重中之重,意义深远而重大。而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德育教育是关键,其中,学校德育是根本。塑造德智体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本然诉求,而高校德育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地。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正值学习知识和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期。可遗憾的是,当下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存在和社会上消极腐朽思潮的冲击严重影响国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诸如,“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1]所以,必须大力提升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和德育建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诸如此类思想的蔓延。

二、校园文化——德育建设的依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是高校德育建设的主渠道

高校德育课堂,是德育建设的首要阵地,可通过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进而为德育课堂实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育人”的实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打破沉闷的思政课堂,改变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的困局,促进教学从传统课堂向“教、学、做”一体转变,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注重品行、重在行动。首先要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任课教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上不断创新,增强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此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其次,要倡导参与式教学,激发课堂活力。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所面临的困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力图把理论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历史镜头和图像资料,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将教师转变为向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实行启发性和引导性的互动式教学,并辅之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教学方式;同时,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把教与学动态化,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又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與交流,熟知其思想状况,进而再通过创新校园文化——德育建设的依托和载体,适时地、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

(二)社团活动——德育育人有效载体

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大力倡导反映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而学生又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进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味;其次,要警惕消极、颓废非主流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抵制低俗文化活动,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健康的社团活动;再次,通过加强管理,使校园社团活动健康理性发展。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实际,了解学生当下思想,进而通过引导社团活动,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应大力鼓励和发展校园社团活动。健康积极的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有着至为关键的影响。在高校的积极引导和有效管理下,学生依据自身兴趣参与不同社团活动,从而丰富知识、扩充视野,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证明,社团活动活跃的高校毕业生大多能力较强、心理素质较好,受到用工单位好评。这充分印证了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重大作用。

三、高校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

(一)引领校园文化灵魂的高校德育工作首要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关键和转折期,但此时的青年社会阅历肤浅、思想单纯,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思想偏激、自控性不足,所以在其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积极引导、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深化,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凸显,高校德育工作就尤为重要和艰巨。邓小平通知曾深刻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只有确保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灵魂的主导地位和优先发展,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明天锻造出政治立场坚定、有远大理想信念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服务于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更好的为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石。因此,高校必须在强化德育引领的前提下开展高品位的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使其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而且通过大学生的切身参与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实现高等学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育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和神圣责任。

(二)处于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德育工作首要任务是为大学生思想健康解惑答疑

江泽民说:“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3]高校德育在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通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其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与此同时,还要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困惑进行引导和疏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大学生树立起竞争、平等、效益理念的同时,多元文化价值观尤其是西方消极思想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个人主义凸显,价值观扭曲,进而在当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许多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解决大学生成长历程中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困惑和疑虑对其健康发展及其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因此,必须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地位的高校德育工作。“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案件再次凸显强化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四、提升校园文化与德育实效

(一)激发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性

要实现文化育人,就必须强调和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大学生的德育建设。怎样使校园文化活动迎合当下大学生的思想需求?使校园文化活动落到实处,必然要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现时代社会发展现状,着眼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因此,要提升校园文化与德育实效,就必须首要激发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性作用,从小处着手,贴近学生生活,使其能看得见、摸得着,真切的感受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和魅力,进而实现文化的德育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中陶冶情操、锤炼意志、开拓视野,赋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校园文化活动与德育建设内在统一,进而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与德育实效,实现文化育人。

(二)强化校园文化氛围的师德示范作用

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师德是其素质的灵魂。师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导向和风向标的重要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深远。学高为“师”,身正为“表”,是对教师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需“解惑”,要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去感化、影响学生,用崇高的政治信念去感染、教化和引领学生的人生轨迹,进而起到“德高示范”的作用,为学生身心发展树立标尺。

(三)校规校纪——德育硬尺度

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的身心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这只是感化自律而没有约束力。所以,必须通过校规校纪、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去规范学生言行,用“他律”为德育实效保驾护航,通过这一“硬尺度”规范学生社团和文化活动,也为学生社团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娱活动提供重要保障,从而使大学生在当今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能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蚀,诚实守信,爱校护校,使其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最终实现以德育人。

(四)提升第二课堂品味,拓展德育空间

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外实践教学,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为主题的活动,提升第二课堂的层次。帮助学生组织文化艺术节,鼓励学生举办理论研究会,辩论赛,讲演比赛,知识抢答赛。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诸如:三农问题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特理论研究会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学校组织征文活动,促进学生把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以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其政治鉴别力与理论水平,從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通过学生参与学术探讨和高层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从而引领学生自主、多向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对于学术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拓展了德育空间、提升了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0页。

[3]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1989年9月29日。

作者:李鹏鸽

高校民族精神德育论文 篇2: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方法

【摘要】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各大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精神资源,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我国文化进行整合,将其中具有德育价值的内容和高校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产生。文章致力于研究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德育中的具体办法,以期促进高校德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德育;工作方法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其中包含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面貌,集中体现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习惯习俗等。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同时也是文明传承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的灵魂,不断地促进我国的发展,所以这一优秀的文化资源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有很大的帮助。把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德育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其形成优秀的品格,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更好地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或者否认我国优秀传统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普遍认同“我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一观点,但是也有很多人忽略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德育功能”这一观点,甚至有一小部分人完全否认这一观点。当下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或者富强、民主、敬业、诚信等内容,都可以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其影子。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和道德教育,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德育作用刻不容缓。

(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受到各种挑战

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普遍只是进行口头说教,对很多德育资源没有进行充分的整合,再加上我国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承认,使得它与高校德育结合的工作开展步履维艰。想要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就必须要以优秀的德育文化为基础,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好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潜在德育资源。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适合高校学生学习的内容,并加以创新,融入到德育工作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我们国家目前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国内外的各种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都企图通过各种渠道来“分化”中国,这种分化包括地域上的和意识形态上的。各种不良思想打着各种动听的幌子来对众多大学生进行“洗脑”。面对这些不良思潮,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有些就会受到这些思想的蛊惑,给校园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同时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当前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文化多样性也不断加强,难免出现德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更要不断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尽量减少现代化和文化多样性环境下给我们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认真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四)当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外在影响

伴随着文化多样性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一些不良现象。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意志薄弱,经常出现不清楚自己的理想,不坚定自己信念或者道德认识不完善,价值观畸形等现象。当下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方向以及当代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对我国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相结合都有直接影响,这就导致高校德育工作更加艰难。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到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社会责任感,导致校园中经常出现不文明现象;有些还缺乏诚信意识和观念。如果毕业后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将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这些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意見

对高校的学生进行德育建设是我国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高校中的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也就是说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高低对我国的前途和发展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国家主席习近平不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只有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将其更好地融入到高校德育中去。

(一)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中,必须承认它具有极大的德育价值,做到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各大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都有配套的教材,高校应该结合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中国梦”的宣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下各大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大多是靠课堂讲授,讲授内容都围绕课本展开,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和实践的结合,也忽视了和我国优秀文化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将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内容。与此同时,还要做到将德育内容和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在日常学习中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用传统艺术来提高学生气质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长期以来各种优良美德的集中体现,比如热爱国家、尊老爱幼、诚信谦虚等,这些品质在今天都弥足珍贵。传统文化承载着我国数千年的民族精神,只有将其中的德育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并且很好地和高校德育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洗涤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现在提倡“以艺育德”,所以各大高校都在举行“艺术进校园活动”,把各种传统文化融入校园中,比如京剧、书法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可以很好地树立自信。

(三)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一定要大力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学校要制造条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用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理念引导大学生正视生活中的困难,让高校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与此同时要让他们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三观”,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四)加強对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把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德育课堂

高校除了要延续现有的思想政治课之外,还要开设一些相关的其他课程,也就是专门教授传统文化的课程,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身上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而且这些课程要注意和已有的思想政治课内容相结合,教育方式要多样,教学内容要丰富,让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建设。教师对于学生和课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和领导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和较为独特的见解,有着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有很高的觉悟。教师只有思想道德水平较高,自觉爱国守法、敬岗爱业,才可以表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做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另外,学校还要注重高校学生所参加的社团建设活动,强化对社团的监管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还要定期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

三、结语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在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中,德育排在最优先的位置。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立德树人。换句话说,就是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在学校中得以传承,而让传统文化走进高校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综合素质,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社会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其实也在强调要学习我们的民族精神,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校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所以将我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相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毛若.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及对我国高校德育实效的启示[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7.

[2]王艳成,刘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01):98-100.

[3]李翔海.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论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时代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06):22-28.

[4]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15(01):24-30.

[5]李华勇.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国家的影响力差异研究——基于GloWbE语料库的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31-136.

[6]高地.MOOC在西方高校德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2):21-27.

作者:闫银

高校民族精神德育论文 篇3:

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述评

摘要:《高校德育大纲》明确将国防教育、学生军政训练纳入高校德育大系统,中央16号文件也将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作为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种把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德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的新理路,为新时期研究高校国防教育构建了一个全新视界。全面梳理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的研究现状,既是有效发挥高校国防教育“国防”和“育人”双重效益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 德育功能; 研究述评

国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而且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对加强和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界围绕如何有效开展高校国防教育的研究日渐深入,产生了一批较为突出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本文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整体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回顾和分析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

一、关于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的论著

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著。笔者查阅了国内主要德育著作,如《德育原理》、《德育论》、《现代德育论》、《学校道德教育原理》等,都未曾对此有所论述。

另据在CNKI中以“高校国防教育”为文献检索标题跨库初级检索1979-2009年间的文献,共检索有259篇文献,其中期刊全文数据库217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31篇,重要报纸全文库10篇,重要会议论文全文库1篇。(见下表)

不难看出,“高校国防教育”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2007年和2008年,成果数量分别占到了总篇数的24.71%和26.64%。再以“国防教育+德育”为检索词模糊检索全选范围内的篇名以及与本问题相关的文献链接,主题涉及“高校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内容的相关文献有60篇左右,研究时段主要还是集中在2007年至2008年两年间。这表明之前高校国防教育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到了2006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对《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明确规定“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军事课(含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列入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高校国防教育才受到高度重视和得到重大发展,有关研究成果也才大量涌现。而随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的提出,国防教育成为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个理论关注点。

二、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研究中的主要观点

1.关于国防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

(1)国防教育是我国法律赋予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该分析主要从我国近年颁布的几部法律和相关文件来考察。纵观近年公布施行的几部国防法规,从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到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再到200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都有相应条款对学校国防教育做了具体规定。2006年重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更是明确规定军事课必须列入教学计划,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这些条款和规定,“为高等学校开展以学生军训和开设军事理论课为主要形式的学校国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理论基础,使学校国防教育具备了强大的推动力和促进力”。[1]

(2)国防教育是青年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主要从两者内容的一致性和国防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上展开,主要观点有:“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同时又对素质教育起促进作用,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2]“国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弥补目前我国中学阶段过分偏重智育教育的不足,使德育、智育、体育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并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

(3)国防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分析基本在199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国防教育列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后才进行,相关论述有:“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既是德育大纲的重要部分,又是推动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4]“凝聚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国防教育在内容、目标、原则、对象上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高度的一致,两者有着内在的互补性,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生动、最实际、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5]“国防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等。[6]

2.关于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德育关系的厘清是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学界对二者关系的具体界定存在三种主张:

(1)“体现说”张戈认为高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与目的体现德育大纲精神。“根据《高校德育大纲》中将国防教育、学生军政训练纳入高校德育大系统中的理论,《高校学生军训大纲》就是《高校德育大纲》大体系中的子系统,那么其子系统《高校学生军训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充分体现高校大体系即《高校德育大纲》的精神和要求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的。”

(2)“一致说”刘乾等学者认为国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内容相一致。“高校的德育教育,主要进行马克思基本理论与无产阶级世界观,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革命理论与革命传统,共产主义道德与法制,艰苦奋斗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教育。高校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军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军事思想,接受马列主义战争观的教育,树立对祖国安危的国防观,为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通过严格的军人生活的体验,军人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的灌输,使他们在思想、品质、意志等得到全面锻炼。由此可见,军训的内容与高校德育的内容不仅相一致,而且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内容的具体化”。[7]

(3)“载体(途径)说”张成斌认为,国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以国防教育为载体,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报国热情,全面提高素质,促进校风校纪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8]杜维彦也认为,学校国防教育不仅是加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其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9]

3.关于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

学校国防教育以其特有的教育内涵,在全方位落实德育作用、发挥德育功能、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界对此论述多从大德育的范畴进行,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政治教育角度论证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政治教育包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教育、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党的建设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高校国防教育正是围绕政治教育的中心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思想的教育、军事技能的训练和军事行为的培养,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引导他们树立报效国家,巩固社会主义的理想。” “通过报告、讲座、参观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身处的国际形势、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发展道路,认识到今天国家发展、经济增长的来之不易,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的真正不同道路,从而在政治教育上达到新的突破”。[10]可见,高校国防教育的推进对高校政治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是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从思想教育角度论证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思想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国防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对大学生进行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开展国防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解放军的战斗历程,帮助学生树立艰苦朴素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解放军条令、条例,增强学生的高度组织纪律性;学习军事理论,强化学生国防知识、国防意识。这些学习和教育,归根到底其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解决爱国主义这个核心问题”。[11]

(3)从道德教育角度论证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道德教育包括优秀的伦理道德传统教育,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公德教育,社会主义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教育,遵纪守法和克己奉公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12]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渠道,是发扬传统道德的有力举措,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无声的作用。“通过学习军队的优良作风和品质,能使大学生懂得做人先立德后立身的道理;只有吃苦,才能立志;只有勤奋,才能立世的深刻道理。对学生自觉养成诚实、守信、勤劳、敬业,谦虚谨慎、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朴素大方,廉洁奉公、爱护公物的优良道德品质将产生积极的影响”。[13]

(4)从个性心理品质角度论证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张成斌认为在大学的第一课让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熏陶,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受挫折能力等心理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严厉、紧张而艰苦的军训,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上述不良习惯,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锤炼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形成雷厉风行、果断坚决的作风,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行为习惯;通过严厉、紧张而艰苦的军训,他们将真正领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深刻内涵;通过严厉、紧张而艰苦的军训,尤其是队列训练,他们的精神面貌将焕然一新,塑造出一种军人昂首挺胸,富有信心的气质和形象”[14]。

当然,国防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教育,对大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一定作用,学者们在论述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时都会提及。霍永刚认为学生学习军事科学,不仅有利于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15]施一满认为集中军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锻炼体魄,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发展。同时,他还认为当代军人的军容军姿、言谈举止、气质风度等外在美和军人的理想、道德、兴趣和牺牲精神的心灵美共同促进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升华。[16]

4.关于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学者们对此论述不多,仅有杨建平和周永卫先后从实践层面对这一问题做过探讨,主要观点有:

(1)更新国防教育理念“高校国防教育新理念就是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全过程,应做到与学校素质教育、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生军训工作方面,应做到地方院校与当地驻军相结合;在军事理论教学及国防知识讲座等方面,应做到校际结合,即地方院校与军事院校相结合”,其强调坚持“三个协调”原则,即“集中教育(新生军训)与经常教育(军事理论课教学及国防知识讲座)相协调的原则;重点教育(国防生)与普及教育(非国防生)相协调的原则;理论教育与军事实践密切协调的原则”,[17]从而不断拓展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高校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此外,周永卫认为创新德育理念,建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以时代精神教育为支撑的国防道德教育体系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点。[18]

(2)突出铸魂教育目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永恒的主题,是高校德育的核心或灵魂。“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意义下的铸魂,就是要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民族忧患意识、道德责任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19]。因此,在国防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提高他们的基本军事技能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进行基本国情教育和培养他们深厚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高度的国家认同感、义务感,培养他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敢于为祖国献身的精神”[20]。

(3)丰富国防教育形式国防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大学生知识面广、学历层次高、思想活跃等特点,要求国防教育的形式必须灵活多样。周永卫主张在发挥军训、军事理论课的主体教育作用的基础上,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以树立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一是以历史纪念日等特殊日子为契机,通过展览宣传教育片、参观历史文化纪念胜地等形式进行,二是把国防教育同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利用征兵、军训等时机进行公民义务、国防法制和国防知识教育,四是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自我教育,达到自我提高。此外,学校还应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组织的有关国防教育主题的团队活动,使他们的活动有组织领导,有计划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入人心,效果显著。[21]

(4)创新国防教育方法杨建平提出要根据高校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道德认知等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区分层次,做到因材施教。譬如,大一新生应突出抓好入校后的集中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在此基础上,依托国防教育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大一、大二学生认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要突出自我养成教育,讲求教育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主张要将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既要注重启发,用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语言讲解内容,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要借助投影、录像、挂图、模型和多媒体等辅助措施,提高视听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2]

(5)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国防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推动国防教育“国防”和“育人”双重效益的最优化。“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可以进一步扩大国防教育的信息量,使大学生从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中,了解更多的国防信息、知识和技能。”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正面引导和教育,潜移默化地开展国防教育。首先,高校要建立健康的国防教育网站,突出覆盖面、信息量。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和交互式的特点,拓宽国防教育的空间和领域,将国防理论、军事装备、国防法规、国际安全局势等内容载到网上,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最后,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监控,强化”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把正确的国防知识传递给大学生,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23]

三、对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研究的总体评析

随着一系列有关国防教育的法律和文件出台,学界立足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现状,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进行了审视与探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暴露出显而易见的局限性,有待继续深化。

1.要将高校国防教育切实置于高校德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中

《高校德育大纲》明确将国防教育、学生军政训练纳入高校德育大系统,中央16号文件也要求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这是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不可否认,这些文件的相继出台,确使学界对高校国防教育的研究和探讨不断增加,但是,从笔者所掌握的文献来看,表现在国防教育基础理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颇多,理论也日渐丰富,但从高校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切入研究高校国防教育的论文并不多见,可见,关于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德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待深入挖掘和研究。

2.当前实施、开展的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研究不够系统深入

主要表现在:其一,理论层面研究很多,实践层面研究较少。学界对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关系做过较多的探讨,即从“是什么”、“为什么”的理论层面研究较多,而从如何有效实现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的实践层面研究很少,仅有杨建平和周永卫先后对此做过专门论述,其它也就成散状。其二,已有的实践层面研究,论证浅显,亟待深化。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部分地区、部分高校尚未真正开展起来,固然很多理论和实践还很片面,提出的解决办法多是对策性、阶段性的,比较零散,缺乏深入、科学、系统的分析。国防教育要充分发挥“国防”和“育人”双重效益,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应具有系统性,全面反映该领域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第二,应具有概括性,高度抽象出该领域特有的概念、范畴、定律等;第三,应具有创造性,以发展态势推进该领域理论发展。纵观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研究成果,可感知当前研究不足已体现以上三个条件。因此,今后高校国防教育的研究应从符合上述三个基本条件上去努力。其三,研究成果重复严重,创新较少。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研究课题的重要价值引起众多学者在短时期内参与研究,但由于没有创新思维、创新内容的出现导致众多研究思路一致、内容相仿,有些文章内容甚至相近或相同。一项成果被多人用来使用、借用乃至盗用,以至不能查究原创及原作者,这种相互转抄挪用且不做注释既是对原创作者的不尊重,浪费了学术资源,也会导致该领域研究停滞不前,缺乏创新,不利于该课题的研究。

3.研究长期缺乏理论自觉,只有在相关法律和文件推动下才逐步深入

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起源很早,但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发展缓慢。1984年通过的第二部《兵役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这是我国第一次将高校国防教育纳入法律,并且从1985年开始在部分地方高校试行。此后,《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等法律和文件的相继出台,使我国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在各高校逐渐展开,也是直到此时,才引发学界对高校国防教育理论的研究高潮(此特点在前面图表也得到了体现,成果大多集中在2006~2008三年间)。这种长期在“外力”推动下的课题研究,不是处于内心的主观愿望,恐怕缺乏长期的、持久的内在动力。

4.研究缺乏充分的实证性的调查数据支撑

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既有赖于纯粹的理论推演,更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作支撑。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到底开展得怎样,在高校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多大作用,这需要在实证层面铺开兼具科学性、普及性、权威性的调查研究,以便切实把握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现状,明确目标,探索出一条能充分实现国防教育“双重功能”的路径模式,构建起完善的高校国防道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温暖.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43-45.

[2]王亚洲.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58.

[3]黄妍,金久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J].文教资料,2009(3):185.

[4]张戈.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关系[J].经济师,2004(10):79.

[5]张晓兵.试论国防教育与德育的整合[J].江苏高教,2000(2):76-78.

[6][18][19][21]周永卫.谈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德育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1):8-9/40.

[7][11]刘乾,古添雄,樊筑生,冯鉴强.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N].广东科技报,2001-9-29.

[8][14]张成斌.国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71-72.

[9]杜维彦.论国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5(10):70-71.

[10][12][16]施一满.素质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6.

[13][20][22]杨建平.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D].中南大学,2006.

[15]霍永刚.论江泽民的国防教育思想[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0(3):42-45.

[17]邓浩.浅谈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J].今日科苑,2008(2):275.

[责任编辑:张俊华]

作者:陆海燕 周先进

上一篇:智能报警设计管理论文下一篇:植树造林方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