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探讨论文

2022-04-17

[摘要]时代在飞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交融,高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德育效果与期待仍有较大差距。要增强德育效果,就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革新德育观念,更新、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才能够提高实效。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德育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德育探讨论文 篇1:

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德育对策探讨

摘 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对高校德育建设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高校德育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和时效性也遭受严峻挑战。如何在高校德育中引入网络文化研究和建设,对高校德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德育;网络文化;对策

随着全球化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对高校德育建设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如何在高校德育中引入网络文化的研究,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当代高校德育的实施成效,同时也关系到我国高校德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一种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1]。作为社会网络文化的重要子系统,高校网络文化特指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通过网络进行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以进行思想传播、文化传承、道德教育、娱乐审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活动[2]。

健康的、开放的、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作为一种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的一种文化媒介,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其主要原因即在于它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使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满足了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张扬个性的心理需求,而且,网络文化的存在极大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范围,拓宽了知识信息来源,可以使学生们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浏览世界各地,从而加快了校园的社会化进程。其次,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使高校德育环境焕然一新,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快捷性等优点,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不仅体现在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得以创新,而且体现在德育工作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以及管理含量都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内容创新。多样化的网络信息决定了网络德育内容的丰富多彩,并且具有客观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方法上的创新,德育工作者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科技优势的多媒体技术,将网络德育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将德育教育内容用现代科技信息展示,让德育的形态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种创新有利于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当然,网络信息全球化的实现也使传统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强烈冲击,网络特异文化则增加了高校大学生的惰性与堕性,从而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丰富多彩、无孔不入的网络文化让高校学子逐渐远离形式单一、内容乏味的传统德育阵地,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德育力量因此大大削弱,德育权威的地位及作用受到冲击;另一方面,由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没有时空限制和权威制约,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色情、暴力等网络污染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慢慢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仰。具体而言,网络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信息载体,网络上的内容包罗万象、极其丰富,它既是人类最大的信息库,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淫秽、暴力、反动的言论以及邪教组织在网络上散布的反动言论和歪理邪说,极大地困扰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趣味丰富、万象纷呈的网络文化又使得部分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玩游戏、网络聊天、网络交友等方面,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另外,大众媒介所带有的种种“玩世不恭”、戏说调侃的色彩也极易感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3]。网络文化这些病症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及价值取向,从而对其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伤害,甚至会改变学生正常的人生之路。因此,如何利用网络体系的特点,在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剔除大学生的惰性与堕性,成为当代高校德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二、高校德育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校园网络文化成了高校德育建设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和主要阵地之一。在网络文化不断冲击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总结和发现网络文化的新特点,认真研究探讨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高校德育工作。

1.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主动抢占校园网络文化主阵地。在这方面,高校要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传播工具,创建高校德育网络教育工程,提高网络德育的渗透力与影响力。特别是要建立起富有活力,融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网上教育活动,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件或者喜闻乐见的德育材料贯穿其中;将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真实视频与科学理论、先进文化的宣传作品合理结合,通过开发有教育意义的软件向每一个登陆校园网的大学生传播,也可以通过校园网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疑难问题进行及时的讨论答疑。通过德育网络教育工程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新阵地,使校园网成为传播时代精神和优秀知识的课堂。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将大学生的网络热情正确引导到学习、成长的方向上来,最终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体现高校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先进主流文化,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辐射力和感染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和免疫力。网络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处理自身与网络的关系,适应网络的能力。提高网络道德素质,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始终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对网络信息的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及对信息技能吸引的自控、自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遵守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道德,以时代的信息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4]。同时,高等学校还要加强大学生法制意识教育,使之自觉地遵守有关网络的法律和法规,做遵纪守法、文明上网的优秀网民,从而实现自身网络素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3.坚持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多元文化的共处和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高校在宣传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的同时,也必须提倡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提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借鉴。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不断的文化融合中寻找契合点,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新的校园文化,也需要师生共同吸取多元文化的精华,共同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而这个契合点既要符合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规律,又要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学生精神风貌的培养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费孝通先生多次强调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文化多元融合的最好表述。

4.加强网络管理,建立网络管理的长效机制。为了防止有害信息入侵校园网,高校德育决策者和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注意随时收集、分析网上信息,规范网络运行,制定网络管理的规章。在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改革和高效管理的原则下,和树立民主、和谐、人文等理念的基础上,形成整套网络课程体系、开展网络德育的实效评估,建立科学完整的德育阵地机制、德育主体配合机制、德育方式方法最优化机制,全面完善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的整体环境。

总之,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给当今高校学生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空间和渠道[5]。但毋庸置疑,开放的网络文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从而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网络文化带来的法律道德问题,就全盘否认网络文化这一新兴文化形态对于高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当代高校大学生和决策者以何种态度和方法对待网络文化,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网络文化价值合理性的高度,也决定着高校德育建设的有效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德敏.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

[2] 李卫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新局面[J].思想教育导刊,2008,(8).

[3] 王毅.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损益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6).

[4] 齐润生.唱响高校网络文化主旋律浅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12).

[5] R 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仲 琪]

作者:李华 任宽志

高校德育探讨论文 篇2: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探讨

[摘要]时代在飞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交融,高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德育效果与期待仍有较大差距。要增强德育效果,就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革新德育观念,更新、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才能够提高实效。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效性

[作者简介]冯晓玲,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23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德育实效,关系到这一任务的达成,并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德育的实效性是指德育的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2007年8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五年来,高校德育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党的提出的新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勇于实践,切实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时代在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使高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交融,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体来看,当前高校德育状况是好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大学生与党同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确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一步弘扬,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落实。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已经初步形成。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大学生知行不一,一些平日被熟知并认同的道德规范,仍未得到践行,部分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缺乏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做事缺乏意志、毅力、纪律和吃苦耐劳精神,这些现象的存在着实令人担忧,与党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这表明现有高校德育方式仍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德育要切实增强德育效果,就得进一步深入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德育目标单一,过于理想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目标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模式化,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目标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二是理想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以及发展需要,以至于受教育者在应对考试或在公共场合时表达的道德理想、行为方式与其内心的价值取向存在知行不一、实效不强问题。

(二)德育内容空泛,过于政治化

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我国高校德育一直以来存在着重政治而轻道德的倾向。很大一部分德育工作没有做到有针对性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深入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道德实践的养成,而在较大程度上把德育当成完成政治任务的手段,以致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知识体系一时难以内化为道德信念。

(三)德育方法简单,过于程式化

传统的德育模式,习惯把德育过程等同于知识的认知过程,较多地采用灌输式,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和方法教育学生,把学生当成灌输的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缺少交流,以致于德育信念仍不足以外化、支持和指导德育行为,加之德育的考核只注重理论知识,从而造成学生理论水平与实际思想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不利于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德育实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四、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高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各高校应在这些总的原则的指导之下,针对以往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德育效果。

(一)以人为本。革新德育观念

1.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观念的变化会导致行动的转变。以人为本,是当今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高校德育,也必然要求高校在德育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突出人的全面发展,把教育与人的个性、自由、尊严、幸福和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体现出人文关怀和道德实践归属,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德育实效。这不仅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现代高校德育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要求。

2.以人为本,构建多层次的德育目标。为塑造完善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高校要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学校德育总目标指导下,构建多层次的德育目标。

首先,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拓展德育的基本目标。所谓基本目标就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有可能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不宜过高、过于政治化,更不能强求一致;而应从学生思想实际、生活需求、职业要求出发,主要从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和关心人、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和择业为目标。

其次,根据学生变化的思想实际,确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对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开展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自律的能力,以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二、三年级的学生,要着重进行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的教育,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对毕业班的学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择业观、成才观的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进一步牢固专业思想,勇敢地面对国家和用人单位的挑选;等等。

(二)与时俱进,更新、充实德育内容

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高校德育从泛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主要着重强化以下几个

方面内容的教育。

1.关心人、理解人、体谅人的教育。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明显增多,学习、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且更趋紧张,人际直接接触减少,这些都更加需要高校德育承担起教育学生关心人、理解人、体谅人的任务。包括: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问题;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家庭、朋友;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2.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教育。人们的物质生活比以前大大充裕,养成怎样的生活方式,就成为摆在学生面前的突出问题。高校德育应向学生传授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指导他们以勤劳节俭、自尊自爱、量入为出的方式生活,引导他们体验这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人际交往、礼仪方面的教育。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基本特点是知行合一。而人们对礼仪的学习和运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接受道德熏陶和教育,提高道德是非鉴别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精神的内化过程。因此,高校德育不能忽视人际交往教育,把礼仪教育纳入大学德育,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人手,通过亲身体验,反复实践,通过一定的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良好道德品质,成为内在修养良好、外在形象优雅的一代新人。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小霸王,在与人交往、礼仪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因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彬彬有礼、擅长与人交往的人,应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4.良好的心态教育。教育学生要在各种各样的情况、包括挫折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教育学生学会竞争与合作,特别是教会学生合作比教会竞争更重要。

竞争与合作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在精神层面上塑造学生起重要作用。竞争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进取心、坚韧性和创新意识,也为人才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因而要培养大学生积极地参与竞争的意识,把握机会,勇于进取。与此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合作教育。因为在现代社会,竞争是有规则的、讲道义的,不能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学校要加强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克服青年学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心性,学会与人合作,才能保证竞争的成功、社会的良性发展。

5.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在任何社会中,社会责任感都是社会前进的精神支撑力之一,大学生有无社会责任感将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同时也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因此,高校德育应纳入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以使学生主动地迎接时代严峻的挑战。

(三)勇于探索,创新德育方法

有了好的理念、好的德育内容,如果德育的方法不得法,也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只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1.德育方法的总原则,要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高校德育应该是互动式的德育。因为德育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程度,以及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道德教育若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是不能落到实处的。因此,道德教育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老师为本的德育理念,教师应当只是起一种引导的作用。

2.德育的具体方法应当多样化、现代化。在德育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如开展课堂讨论、课堂辩论赛、角色扮演等来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以及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形成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的学由被动变成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可以把德育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学生进行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内化,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增强德育的效果。当今,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对高校德育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网上信息纷繁庞杂,色情、迷信、暴力乃反动的政治宣传充斥其间,在这种情况,高校德育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原先较为封闭的、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向开放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教育手段转变。如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声、文、图、像于一体来表达教学内容,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五、结语

高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德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政工干部的事情。它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它体现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自我教育等各个方面,因此要树立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大德育”观,使思想道德建设采取课堂内和课堂外、校内学习和社会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相互渗透,贯穿始终,使德育工作寓教于知、寓教于行,同整个学校管理、建设以及其他综合德育渠道相结合,高校德育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实效。

[责任编辑:周志华]

作者:冯晓玲

高校德育探讨论文 篇3: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探讨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时期,我国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高校开始逐渐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德育工作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现状不容乐观。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推动德育工作创新,使高校德育工作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校;德育工作

1 前言

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引领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随后,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开始提出试点转型的申请,“引导一批普通院校建为应用型大学”的课题摆在了中国高校教育者面前。在高校转型时期,其德育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任务的完成,必须充分借助高校德育工作,充分满足高校改革、开展和稳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 转型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对德育工作存在认知偏差 由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偏差,一边是企业面临招工难的情况,另一边是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压力巨大,这就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这种形势,一些高校开始向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方向探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仍然有一部分高校对转型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存在认识误区,例如:对高校德育工作重视度不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工作也就无法得到具体落实;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认识不足;忽略了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等等。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部分学生有才无德。

德育工作内容传统、方法落后 目前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大多数是按照教育部门与行政部门的安排或指令,内容一般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转向应用型并非简单的高职化,这种德育内容没有贴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无法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法治教育以及生涯规划发展为重点的德育内容体系。从德育方法上来看,重视说教灌输,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较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样的课堂缺乏感召力。即使也有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但是仅仅局限在照搬课本的层面上,并不能很好地体现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目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当务之急是必须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完善德育工作方式,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德育工作者素质有限 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之一,其素质高低对德育工作质量以及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示范作用。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的教师片面地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授文化知识,而忽略德育教育;许多德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更多的是机械传授德育课程的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这就导致德育教育脱离生活实际。

生源更加复杂多样化 当代高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来自家庭的过分宠溺,大多比较娇气、较弱,独立能力较差,比较骄傲,在处理同学关系时容易产生矛盾。所以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帮助学生恰当地处理同学关系,引导学生处理日常琐事。2014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高校转型要逐步扩大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以及在职人员的招生比例。转型后的高校生源不再只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生源日益复杂化,学生兴趣广泛,实践能力强,充满个性。这就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复杂化,应该努力避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入“重专业、轻素养”的误区。

3 转型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

更新高校道德教育理念 新时期我国大力提倡以德治国,倘若一味地重智育而忽略了德育,那么将会顾此失彼。当前我国高校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全面落实德育为首、立德树人的育人观,这样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才有希望,才能为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在实施德育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爱心、耐心、诚心”平等对待、关怀每一位学生。如今德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一门实实在在的学科,所以评价考核环节应该给予重视,摒弃传统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以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比学习、讲团结、赶先进、互帮助”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树立应用型的德育教育理念,这与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相契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回归生活既是满足学生生活成长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

创新德育工作内容与方法 新时期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为此应该辩证地看待,明确主流思想文化,将其渗透到高校德育工作中来。

首先,引入比较实用的思想道德指导理论,如集体主义思想教育、道德文化思想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优秀革命传统教育。

其次,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德育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法制、文明礼貌、心理等为德育教育内容,帮助刚踏入高校的学生适应新环境;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重点进行励志和理想教育,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最后,运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师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德育工作方法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加强创新。例如:建立心理咨询与疏导平台,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德育的社会实践性;运用信息技术,创建网络交流平台,密切关注学生上网动态,教会学生辨别与运用网络资源;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网络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就业;观看电影视频,从电影中感受其中传递的德育内容;等等。如此通过多方面的德育工作,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都要贯穿人文关怀、情感激励等,达到以情感人,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 高校德育工作开展要与社会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就要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形成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组织机构,由校长总负责,副校长为德育教育顾问,政教处团委操作执行,德育部门为具体实施部门,形成完善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当然,高校其他部门也有德育责任,且责任需具体落实到位。

其次,构建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机制,明确高校德育工作范围,需要开设一些必要的活动,如“安全教育周”“体育文化节”“法制宣传周”等,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再次,要完善规章制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服务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为高校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最后,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选拔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充实德育教育队伍;将班主任管理业绩纳入考核体系,激励班主任德育工作积极性;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待遇条件,改善其工作环境;重视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执行力,不断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育人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影响学校全体成员的做事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道德规范等。当前一些不良的风气对高校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思想品德。在高校转型时期,应通过创新德育工作的理念,寻找与高校转型的契合点,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

一方面,塑造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为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如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选择“鲁班文化”为该校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象。

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文化品牌的有效载体,如通过走廊、橱窗、花草树木等传递文化信息,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通过新媒体传播文化理念,增强德育工作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

4 结语

总之,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从德育教育理念、德育工作内容与方法、德育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校园德育文化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寻求新的突破,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金荣.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1(6):158-159.

[2]蔣春艳,等.基于伙伴教育的“学长制”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62-163.

[3]肖曦.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4):25-27.

[4]傅新禾,李菩菩.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J].人民论坛,2013(23):160-161.

[5]徐珊.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及工作思路创新[J].长江丛刊,2016(24):207.

[6]袁雅芬.雨后的天空才能画上彩虹:浅谈“最美校园人物”对中职德育的影响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8):101-102.

作者:王呈琛

上一篇:铁路现代物流论文下一篇:关于三个代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