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动画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水墨动画是我国的经典动画之作,以我国的水墨画为创作基础。创作者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情怀作为创作主线,力图保持水墨动画传统的文化情调。中国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内涵中的中庸、含蓄、内敛、细腻的特点,在水墨动画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水墨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融合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情感表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趣味性动画艺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趣味性动画艺术论文 篇1:

气象科普动画的趣味性探究

摘要:近年来频发的气象灾害让我们认识到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和应灾能力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增强民众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需要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气象科普动画的发展让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变得更为容易,而气象科普动画的趣味性则是提升气象科普知识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了动画在气象科普知识传播中的优势作用,并从剧本、造型设计、动作设计和表现方式几方面总结出气象科普动画趣味性设计的方法,并结合气象科普知识的特性探索出趣味性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气象;科普知识;动画;趣味性

气象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科学,其抽象性却使它的传播受到很大制约。如何借助电视、网络媒体平台直观地进行表现,让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觀众轻松快乐地理解和接受这一深奥的知识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动画作为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不仅有很强的艺术气息,更有很大的实用功能。气象科普与动画的结合,可以使二者充分发挥其特性,科普知识可以提高其易受性,而动画则提升其实用性。气象科普动画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实践和成果。气象科普动画趣味性的提升则决定了它的普及,通俗和受欢迎的程度。

一、气象科普动画的发展

(一)我国气象科普动画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随着我国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动画产业在过去几年中依靠良好的发展环境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在这种表面的繁荣背后却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的动画作品产量虽大,但质量较低,缺乏精品;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动画作品的前期创意与后期市场运作方面与美国、日本相比还相距甚远。而作为动画一部分同时具有公益性质的气象科普动画同样也存在相同的问题。首先,我国气象科普动画作品数量较少,动画创作者对气象科普动画的创作积极性不高,相对成熟的气象科普动画的创作团队比较缺乏。其次,我国气象科普动画作品的质量较低,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略显牵强。大部分气象科普动画的创作都是由相关的政府部门主导,而在承包给专业的动画公司进行创作时,由于动画人员缺乏相应的气象专业知识,又导致知识点的表现不够准确,因此很难兼顾艺术性与科学性的表现。

(二)气象科普知识与动画的互补性

基于气象科普知识与动画的特点,二者的结合便成为一种新的科普知识的传播形式。对于动画而言,气象科普知识的注入让动画的表现内容更为丰富,实用性也大为增强。由于气象科普知识的重要性,人们对气象动画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提高,从而扩大动画的受众范围。对于气象知识来说,动画的表现能力可以极大增强知识的可视化和趣味性程度。一般情况下,人类获取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在当今科学文化知识爆炸的时代,气象知识若想提升其影响力就必须先抓住民众的眼球。将动画这一视觉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应用于气象知识的传播可以让人们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气象知识。突破传统单一的传播形式,让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转变为时尚动感的视觉符号,让民众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另一方面,气象科普动画运用形象、直观、动感的动画效果让抽象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提高气象知识传播的效率。

二、气象科普动画的趣味性设计表现

(一)剧本创作的趣味性设计

一部动画影片创作成功的关键是剧情,剧情直接决定观众的内心活动取向,也具体体现了一部动画影片的精神内核。为了能够使科学知识的传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气象科普动画的创作者必须将现有的素材进行精心的安排和设计,甚至有必要根据特定的知识,设置特定的情境、情节来表现主题。同时,冲突的设置也会让动画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而在解决冲突的同时,也让气象知识慢慢被揭示出来,并让观众深刻地记住了这个知识点。例如可以将气象灾害的表现及防御设置于游戏的环境中,以障碍和道具来表现气象灾害与防御工作。

此外,剧本中台词的设计也应在展现知识点的同时不失趣味性,诙谐幽默的语言往往能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创作者可以适当使用流行词汇,网络语言,融合到对话或者旁白中,调节影片气氛,增添影片的趣味性。

(二)造型设计的趣味性设计

一部优秀的动画影片离不开好的角色造型设计,然而好的造型设计对“趣味性”的要求更是必不可少。气象科普动画的角色造型要贴近观众,让观众产生认同感,从而将观众带入动画的世界去一起探索求知。气象科普动画所涉及的元素大多是较为抽象的自然现象,如何将一些自然现象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创造出新形象需要创作者仔细探究。拟人化的手法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例如在表现云朵或者水滴时,可以将现实元素高度概括,保持其特有性质和形象,提炼出简洁明了的形象,然后根据其特点赋予人类肢体和器官,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变形,做出高矮胖瘦等有区别的形象。在拟人化过程中,不必拘泥于人类的身体结构,器官的位置可重新组合,器官的比例可做适当的夸张,创作出滑稽幽默,富有特点的角色形象。

动画场景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一部影片的美术风格,要想创作出趣味性很强的场景及道具,需要创作者有洞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较强的造型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能力。为了让影片节奏就更加流畅,更加富有韵律美感和趣味性,在创作过程中应首先确定整部影片的场景造型风格,以保证各个事物之间造型风格的统一性。其次,可以借鉴不同的艺术形式,运用夸张、变形、拼贴、重组等手法,创作出特色鲜明,富有趣味的场景。

(三)动作设计的趣味性设计

动作设计是指对动画中的角色的运动状态进行设计,它包含角色的性格定位、动作特征定位等。从《猫和老鼠》风靡全球的程度不难看出角色动作设计的趣味性对一部动画片的影响力。富有趣味性的动作设计可以让角色的表演极富张力,充分展现角色的性格特征,为剧情的发展增加推动力,另一方面,也可吸引观众眼球,博得观众的喝彩。

在气象科普动画的角色动作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角色或者物体的自然属性,从其自身具有的特性出发,通过合理的夸张和变形将其特点放大,让观众直观感受物体性质。角色的动作在符合基本的运动规律的同时,利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将动作设计的富有弹性和节奏。此外,动作的设计可以借鉴现实生活中的动作,例如热点表情包、流行舞步、名人的标志动作等,使角色的表演更富趣味性和时代感,引起观众的共鸣。

(四)表现方式的趣味性设计

动画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理。首先从影片的风格来说,除了传统的二维动画,还有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素描或者油画风格的动画等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动画风格,这些风格的动画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气象科普动画创作者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一些更新的形式应用的气象知识的表现上,提升动画的艺术表现力和吸引力。其次,从影片的表现形式上,可以结合游戏、比赛、脱口秀、等节目的元素,以這些节目的架构为基础,利用动画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来模拟此类情形,再将气象科普的知识点贯穿到各个环节当中,以新奇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将气象知识自然地传输给观众,在增加动画趣味性的同时提升了气象知识的易受性。

三、气象科普动画的趣味性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为本

气象科普动画作为一种具有公益性和教育意义性质的艺术,肩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巨大,所以,其科学性应放在首位,所展现的一些概念、标准、做法必须是科学准确的。创作方必须选择成熟、正确的“真科学”,以免误导观众,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创作团队或者是个人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在创作之前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关气象科学知识,积极与相关专家沟通,对所创作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才可开始创作,创作过程中还要及时与专家沟通,确定所表现的内容是否真实,符合科学规律。同时在语言的描述上需要简洁精练、通俗易懂、幽默风趣,以保证知识点的趣味性和准确性,使气象科普动画作品更有吸引力。

(二)科学与艺术兼顾

优秀的气象科普动画作品,应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巧妙结合。首先,不可过度侧重一面,动画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降低了观众理解科学知识的难度,而过度追求作品的故事性,趣味性和画面效果,而忽略了作品所含知识的信息量则丧失了气象科普动画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如果一部气象科普动画作品仅仅具有科学性,忽略作品的艺术性,无论他的科学性再多么高深、严谨准确,看起来也是了无生趣,没有了观赏性也就丧失了观众,最终导致科学知识传播的失败。

其次,故事构架要巧妙,避免二者严重脱节。在创作气象科普动画时,创作者应该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合到动画作品中,避免科学内容与动画内容衔接生硬,破坏整部动画作品的完整性。

(三)选题与时俱进

气象科普动画在创作中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选取当下最受关注,贴近民众的热点问题。气象科普动画要面向广大群众,就必须迎合大众趣味,借助时下的热点问题,加入一些流行元素可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获得群众的认同感,寓教于乐,获得预期效果,让观者由被动接受科普教育转向主动索取相关知识。例如风靡网络的科普系列短片《飞碟说》以轻松幽默的姿态赚足了大众的眼球,《飞碟说》每一期的节目都选取当下热点话题为切入点,将人们对当下热门话题的关注转化为自身的吸引力,每期节目一经推出便与观众产生共鸣,例如其推出的《末日奇谈》,《疯狂的3D打印》,《ISIS为什么袭击布鲁塞尔》和《冷链断了,“杀人疫苗”有多可怕》等栏目都以当时的热点话题作为背景,短片一经推出便获得观众的关注和共鸣,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动画以其特有表现力在展示气象科普知识中具有重大作用,提升气象科普动画的趣味性可以让科学知识变的通俗易懂,更具吸引力。气象科普动画的趣味性设计需在保证其科学性,提升其艺术性的基础上,从剧本、造型、动作以及表现方式这几方面全面深入进行设计,从而提升其艺术表现力和吸引力。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探索更多数字艺术在气象科普知识中的运用,以此拓展数字艺术的应用范围,提高科普知识的传播效率。

参考文献:

[1]武丹,姚义贤.我国科普动漫发展现状浅析[J].科普研究,2011.

[2]王尔曼.新媒体艺术在科普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0.

[3]游立杭.浅谈气象科普动画片的选题策划思想[J].科普研究,2010.

[4]楼旭东,荣元.论动漫对科普传播效果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8.

[5]江锐,黄道军.动漫在科普传播中的优势与制作技巧研究[J].科普研究,2012.

作者:郑晓东

趣味性动画艺术论文 篇2:

水墨动画中的传统美学内涵研究

摘要:水墨动画是我国的经典动画之作,以我国的水墨画为创作基础。创作者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情怀作为创作主线,力图保持水墨动画传统的文化情调。中国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内涵中的中庸、含蓄、内敛、细腻的特点,在水墨动画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水墨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融合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水墨动画 传统美学 天人合一

动画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通俗一点说我们可以把动画理解成为一种幻想性的、趣味性较强的艺术形式,最早这个词来源于西方国家。中国动画上世纪80年代时在国际上曾取得过非常辉煌的成绩,其中又以水墨动画最为突出,而提起水墨动画,大家能联想到的恐怕就只有中国了,水墨动画可以说是中国动画一次伟大的创新,它将中国的水墨艺术引入到动画创作中,那种悠远静穆、灵动缥缈的意境表达和轻灵幽雅的画面使动画影片的艺术格调上升了一个档次,是动画艺术的一次革新。我国的水墨动画最能突显中国的文化韵味。水墨动画的文化也可以说来源于我国的水墨画,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时期就已经有运用水墨艺术来描绘人物的画作,时代发展到明清时期,水墨画发展到顶峰时期。在整个水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个流派,而不同的流派体系中却都能相同地体现出中国人的理念情感。

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是构成我国人文美学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天地人同构的宇宙观。传统的中国人文宇宙观中就认为宇宙万物与我同物,因此古代大家在进行水墨艺术创作时,真正注重的不是对于景物的写生,而是在创作的时候把自己心灵对于山水的感应情感表达出来。

中国的艺术家感受的是宇宙自然的精神,而西方的艺术家是细腻地考察外在形象,因此这也形成了中国的绘画精神,重在遗貌取神的写意式描绘。在我国各个朝代的水墨山水画中,北宋的风格以写实而闻名,但在其画作之中也能看到画家在细微处所描绘的荒寒朴茂、静寂闲远的景观。在其整体的表达中我们看到的更是一幅大宇宙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深沉静默的气息,传达出艺术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宋代理学家朱熹就认为“人与实物都是察理为性、察气为形,理也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山水不仅仅是一幅风景,更是我们净化心灵自我升华的对象物。

当水墨山水画发展到南宋时期,整体画面以灵巧婉约的细节描绘为主题,画风也从北宋的朴茂精致转换为空灵通透。南宋山水画的整体画风追求以少胜多,构图多以边角之处为重,整体画面喜欢大面积留白,这留白又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在实景的衬托下,这留白可以是空旷的天际,也可以是渺茫的水面,更或是深山的迷雾、白云的缭绕,使无画处皆有景物,这种“计白当黑、以虚代实”?譹?訛的方法表达出空灵闲静的审美意境。

宋人山水画的表达方式很多学者将其称为“无我之境”,这种无我是画家把个人的情感思想放在以天地为中心的大我之中,将自然情感融于造化,与自然相结合,体味自然的千姿百态与生生不息的生命。与宋代山水的无我之境相对应的是元代山水的有我之境,宋人是将自己的小我隐晦于天地山水之中来追求大我的忠实描绘。元人更多追求的是逸笔草之,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天人合一,让人们在外界万物的真理中来寻找真我,也可以以真我的内心来满足自己,不假外求。元人山水以自我为主,通过笔墨来表达自我,以自我来看待万物。

宋元绘画代表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在其中充满着浓厚的中国哲学文化气息。在水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儒、道、释等哲学思想的影响。我国水墨画的发展、兴盛,也多源于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的色彩观。老子哲学认为单纯的黑白两色,恬淡闲适,静穆和谐,十分符合道家“虚静”的本质思想。水墨画中的留白又与老子的“知白守黑,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辩证观念相符合。可以说中国的水墨画就是在黑与白、虚与实之间描绘着宇宙空间和心灵空间的大千世界,是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和长期的艺术创作之后,形成的具有很鲜明的民族性的绘画艺术。在水墨艺术中,我们能看到在静穆含蓄、恬淡悠远的水墨世界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哲学精神和审美理念,隐含着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重塑。从水墨山水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百家的思想融汇,那些看似简单的黑白线条、浓淡相间的几团墨色,却往往道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对于天地间“浑元”之气的追逐,体现出我国人文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生观。

中国的水墨艺术是一种精神性的、表现性的艺术。笔墨的精神也代表了人的精神,代表着画家对于天地万物的体验,意境的诞生在于水与墨之间的渲染、在于黑与白之间的流光转换,中国的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重于对自然界的生命的表现,营造追求自我与自然的融合,追求精神与形式的统一。在我国的水墨画中,所有的艺术符号都表现出一种审美观“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这些审美观都源自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来自我们对于生命文化的认识。

这种在水墨画表现出的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美学精神,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特性的鲜明体现。水墨动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动画形式,是由我国传统的水墨画发展出的另一艺术形式,因此在我国水墨动画中的笔墨趣味来源于我国水墨画中的笔墨趣味。可以说水墨动画的发展扩大了我国水墨艺术的表达形式,但在精神情感的表达方面还是继承了水墨画中的笔墨表达与灵感宣泄,以及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思想情感表达的影响。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存在,传统也就存在。

水墨动画是我国民族动画之中的经典动画之作,是中国动画在国际舞台上最辉煌的一页。它将传统的水墨画应用到动画设计中,打破了以迪士尼风格为代表的平面动画艺术风格,与以往的动画影片不同,在我国水墨动画的创作中,创作者以我国民族传统的思想情怀作为创作主线,在整个作品创作中力求突出水墨艺术元素中的传统文化情调。在水墨动画整体风格的表达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含蓄、内敛、细腻,审美性和教化性较强,歌颂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精神。

我国的水墨动画在创作时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大家都知道水墨画的特色就在于自然灵动的画面效果、在于线条与墨色渲染中体现出的生命律动,以及水与墨在宣纸上的肆意挥洒,造成了描绘对象的自由性和灵动性。而这种风格要应用在动画创作上,从技术角度来说是致命的弱点,因此我们国家早期的动画作品可以说是高度精简浓缩的艺术,以诗歌创作题材为主,主要在于表现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精神。在以往的水墨动画中,没有对白,单凭画面和音乐来表现内容,以表现自然风情和诗情画意为载体。在我国的水墨动画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主要在于表现描写细腻动人的人文情感,特别善于表现中国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内涵中的中庸、含蓄、内敛、细腻。

在情感表达上更是突出中国人细腻的情感展示,动画片《牧笛》中牧童与牧牛之间相互依偎的深厚情感,《鹿铃》中小女孩与小鹿之间的友谊,《山水情》中师生之间的心意互通,这些都深刻地表现出中国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从这些水墨动画影片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水墨艺术的精髓在动画影片中的展现,在影片中以单纯直接的手法来表现这些情感,整体节奏舒缓轻松,不仅表现出水墨画的线条墨色之美,还能对水墨转换为动画后所传达出的人文精神进行很好的表达。我们可以以《牧笛》和《山水情》为例,在以水墨艺术为表达特征的形式下展示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在《牧笛》中我们可以从很多情节中感受到传统美学在影片中的影子,每一个自然场景的描绘都能传达出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竹林的描写:每一棵竹子都可以发出各种美妙的音乐,自然界每一种生物都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灵性,而《山水情》则是运用借喻的方式来进行表达,通过刻画人与山水之间的深刻依恋来渲染师生之情。整个影片的创作中,通过对于山水的水墨渲染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从这两部影片中我们能深刻地看出水墨动画对于水墨语言特色的展现,传达出了诗情画意的艺术格调,深刻地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当观众在欣赏这样优秀的水墨动画作品时,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源自传统艺术审美的一种身心享受。通过这样的艺术审美,可以培养和启迪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和认知,其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一种极好的教育方式。

注 释:

①竺重光[清]撰:《吴思雷注画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编校:董方晓

作者:丁静楠

趣味性动画艺术论文 篇3:

论动画造型的趣味性处理

首先论述了动画造型的趣味性的重要性,它是动画艺术作品的精髓,是区别于实拍电影的一大特征。再从超现实色彩、童趣和拟人化处理这三点入手,阐述了怎样对动画造型进行趣味化的处理,并通过举例生动地论证了趣味性在动画中的运用和重要性。

作为动画艺术作品,不论我们在造型上有多么严谨,在个性塑造上是多么鲜明准确,但如果缺乏一定的趣味性,那这件动画艺术品仍然是不能算是完成品或属于不成熟、苍白的作品。动画艺术之所以招人喜欢,就是因其较实拍电影、连环画更具趣味性,能表现许多实拍电影无法拍摄的、背逆现实时空概念的精彩与惊险画面,能表现许多实际状态下不可能发生、没有条件发生的故事,能表现出夸张的情绪状态,能注入一种幼稚使之具有童趣而滑稽可笑。动画艺术的趣味性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塑造?归纳起来即是三点:超现实色彩、童趣和拟人。也就是说我们在动画艺术创造作中不论是面对造型、情节设计、都要敢于幻想,具体体现为敢于超越常规逻辑、常规时空概念、常规形态呈现方式,发挥动画艺术可不受制于生活与现实的表现优势、表现自由。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地心力的作用使人不可能在天花板上行走,但在动画艺术里即可安排这样的情节。又如,在造型上许多自然物象的结构就可以减省掉,只留下具有表演功能的部分,或另外加入在自然状态下本身不具备的、但剧情表演需要的器官。又如:表现“破门而入”,就可以设计出真正把门撞破,并且门的破残口变成了这个“破门而入的角色者”的完整影像,这也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事情。

要想赋予动画造型的超现实色彩,那就必须要具备超现实思维观。在进行动画作品的画面处理时,不论是对画面空间效果、色彩效果,还是造型特色、情节设置,如果我们用现实主义的思维作为指导,就很难大胆创造出新异的画面,要想实现创造性结果,必须启动超现实思维,努力寻求画面与现实存在状态的差异性,同时,我们还要对我们的画面效果进行超现实效果定位,明确一个主导性方向。要么寻求梦幻一般效果;要么寻求强烈的刺激和张力;要么寻求标志图形式的清新可人;要么寻求幽魅般的神秘……然后为实现这个效果而寻求相应的形式手法;否则,即易于陷入写实情节,又往往实现不了写实绘画作品那种细腻、真实感人的效果,过分的写实也许还会给运用操作和后端加工带来许多困难,导致实作可行性大大下降。(因为动画创作多属于批量性生产,无法逐幅、逐帧通过写生进行制作表现),所以应主要以视觉上的合理性,表现的直观性为前提而挣脱现实主义的束缚,尽可能解放我们的表现能力。

除了超现实性以外,童趣也是动画趣味儿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让人重寻童真,也让人从其幼稚滑稽中得到笑的滋养与心理释放,同时也易于诱发人们的爱心,并使之转化为观众对角色的喜爱心情。那么,怎样在动画艺术作品中注入童趣呢?

第一:我们在造型上可以吸纳儿童的一些生理特征,如大额头、圆脑门、灵巧个性等一切儿童特有的表征因素。第二还可以吸纳儿童的一些幼稚的表现方式、语言形式。这方面我们可以从儿童画、儿童的对白方式中得到启示。此外,还可以在角色之间,通过对比而得以实现,就如同相声一样人为地安排好捧哏、逗哏,这样一方面可以从造型上切入,拉大彼此之间某些反衬性特征的极差。比如:在画面中让瘦的更瘦,胖的更胖,机灵的更显活跃,木讷的更显愚笨。另一方面可以在情节上和语言对白中也采用对比方式增强作品趣味性。如愚笨的老被愚弄,粗鲁的暴躁如雷,文弱的彬彬有礼。

此外,要增强动画艺术作品的趣味性,还必须对造型进行符号化的处理。所谓符号化即是把一些具象的繁琐细节,通过高度概括和抽象化提纯,使之变成一种简洁的符号,这样就可以使表演变的充分,因为许多具象、繁琐的细节可能会干扰我们的注意力,使有些表演部位不易引人注目。简洁使动与不动的反差加大,使每一真正表演的运动部位得以显现,充分的表演既可增强画面的趣味性,又可经过人为地概括、抽象化,即符号化处理,在其中注入我们的审美理想,注入规整的美感和装饰性,使之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性。艺术性也是卡通作品耐人寻味的趣味性之一。

还有就是拟人化处理,我们可以找到人类肢体的表达语言,使其在动画片里转移到动物甚至物品上去;也可以找到人类表情中最有意义的特点,这些特点也能转移到动物甚至物品上去,因为拟人化是把动物和物品变成人的一种方式,从而来增加动画造型的趣味性。许多动画片设计师在工作室面对自己放置一面镜子,为的就是研究自己的面部表情,看看我们或者他人在镜子里的面部表情,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表情中最重要的东西,让人的表达方式更加真实,从而也能准确地运用到动物和物品上去,赋予它们更生动、更真实的感觉。所以拟人化是现在所有动画艺术惯用的手法,许多在生動中没有语言、没有表情的东西一经拟人化之后,就立即得以角色化。比如一棵树,它经常在动画片里是以一个有语言、有思想、有情绪、有动作的角色呈现。还比如一张普通的纸,我们可以赋予它手、脚、肢体语言和生命,让它变得鲜活、生动、有灵性。动画艺术之所以深得人们喜爱,就是因其中的拟人化艺术处理,使一切物质都成为有灵魂、有生命的角色。成为似乎与我们十分相近而可以和我们进行沟通的生命体,成为人们的镜子,观众可以从其身上获得某些启示,亦因其超越现实,具有新异感而吸引观众。可以说,拟人化是动画艺术创作中非常有效的重要手段。在造型设计中大量使用拟人化手法,直接将人的因素注入角色,那么这些角色就会因其具有人的情性而具有个性特征,亦因其人性化构成的亲近感,可沟通性而使之鲜活起来,从而更具趣味性。

(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作者:钟慧

上一篇:我国新闻学研究论文下一篇:物业税政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