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求视角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21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开展,旨在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各领域创新发展的需求。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当前很多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成熟,导致所培养人才在创新实践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与当代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偏离,难以充分发挥出创新人才应有的价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需求视角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需求视角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企业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素质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素质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大学生就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通过对安徽部分高校及企业的调研,试从当前大学生就业素质存在的问题着手,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提出几点可行性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现状;对策研究

1.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定义及其特点

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是主要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和专业技能的总和,是大学生正确择业、成功就业和顺利创业的基础。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心理素质、专业技能和就业观念。其中,心理素质是保证,专业技能是核心,就业观念是统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素质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成才观、就业观、诚信意识、自我推销能力、择业心理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方面,其特征体现在:第一,大学生就业素质在不同的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二,大学生就业素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不同历史时期企业及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第三,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要求

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所做的一份关于企业招聘毕业生时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重视度调查,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素质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2.1 重视综合素质和能力。

调查显示企业对各种素质要求都偏向重视,对所有要素的回答中“非常重视”与“比较重视”总的比例超过了60%,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们更重视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只考虑某种单一的素质。通过数据显示只有13.5%的企业把学习成绩放在首要位置。

2.2 注重大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职业道德。

在企业重视的要素中,专业知识、道德修养、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中,有超过45%的企业对这些因素表示“非常重视”,而在这些要素中,企业最看重的因素是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78.3%和71.6%。与这些能力相比,学校的品牌和学历层次也显得微不足道,它们在这些能力中所占到的比例均不超过16%。由此说明,企业的招聘目标开始逐渐转移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虑上。

2.3 注重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这个主要是通过企业对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上体现出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4%的企业比较重视和60.5%的企业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41.5%的企业比较重视和57.6%的企业非常重视大学生学习能力。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特别是科技行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使企业在社会的大潮中站得住脚,这也正是企业看中这两点的原因。

通过这个调查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企业更加倾向于看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过去的只注重学习成绩。企业的用人标准更趋向于理性化。

3.大学生就业素质现状

3.1 缺乏社会实践,理论与实际很难结合。

众所周知,无论是放暑假还是寒假高校都会要求学生写一篇实践报告。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到工厂工作、进行锻炼的情况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逐渐认识到假期实践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劳动报酬的一种途径,更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的一种良策。所以,近年来安徽部分高校在寒暑假期间通过与企业联系为在校大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

3.2 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可能是通过专业调剂到本专业的,也有的是在报考本专业是对它一无所知,还有的学生考虑到以后毕业也不一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鉴于以上几种情况这些学生可能就对专业课程没有兴趣甚至不学。但这并不表示就可以淡化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相反,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在就业竞争中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首先,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专业技术的需要,同时它也在培养我们各方面的能力,譬如: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其次,专业课程的学成绩也是专业型企业招聘的重要标准。总之,学好专业课程就会为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

3.3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价值观的扭曲。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中各种压力的加大,就业过程中不乏出现一些功利化和拜金主义的思想。甚至,有的同学还没有适应我国的大学教育机制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认为大学生就应该找到高收入、体面的工作。但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把自己的就业过程看作是择业过程,更要把它看作是自己未来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对于大学生自己要克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坚决抵制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功利化”、“拜金主义”的不良思想,把握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针对就业素质现状对高校及大学生提出的几点建议

4.1 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就业素质。

就业是大学教育的归宿。为使大学生尽早的适应工作就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实际动手的能力。大学真正培养的应该是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鼓励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暑期“三下乡”以及到企业实践培训等活动,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各项的能力,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

4.2 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

学风不仅是学校治学态度、治学精神、治学方法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专业素质和学习兴趣的的提高有赖于优良的学风。同时对于大学生自身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有效克服学习动力不足现象。

大学是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地方。专业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中很重要的方面,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基础,才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专业素质是就业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如今企业招聘毕业生一般都是在考虑其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考察其综合能力,因此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也是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块“敲门砖”。

4.3 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就业观念是指求职者对职业选择和就业方向的基本观点和判断,是求职者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和发展目标的整体规划。由于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思想的负面影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以及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等原因,大学生难免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观念上的偏差。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形式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正确认识现在的就业形势,把自己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想对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4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生通过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参加社会工作是其最终目的。通过参加社会工作并将所学技术应用于实践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在参与社会工作中一定会面对各种不同的工作内容和社会环境,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尽早适应不同的工作内容和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沟通和表达能力。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沟通和表达能力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基础上,恰当并且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通过良好的表达能力,可以使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得到很好的提升。

第二,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所谓团队合作能力,就是大家在团队的基础之上通过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来达到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这也是现代企业用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工作中遇到难题。

第三,增强可持续学习能力。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有所涉猎,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不断为自己充电,使自己在职场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和思考问题,使自己具有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5.结语

随着大学生扩招工作的不断进行,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逐渐在下滑。因此,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途径也是要从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着手。当然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同时也不是大学生一个人能够实现的。这需要大学生自己转变就业观念,增强自身就业素质,不断去满足和迎合社会的需要,同时还要高校、家庭、企业共同的努力。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给自己定下目标,并且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去完成,要针对性、阶段性充实自我、完善自我,逐步提高自己的就业素质,使自己成为择就业竞争中的强手。

参考文献

[1]汤帮耀等.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4).

[2]王明钦.企业用人标准与大学生素质匹配[J].经济管理,2006(3).

[3]周艳萍.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

[4]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3).

[5]陈萍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管理观察,2010年2月(上).

作者简介:王东(1992—),男,大学本科,现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作者:王东 胡睿 魏媛

企业需求视角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基于企业需求视角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开展,旨在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各领域创新发展的需求。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当前很多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成熟,导致所培养人才在创新实践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与当代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偏离,难以充分发挥出创新人才应有的价值。面对这样的现状,探索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无论是对于促进当代企业创新发展,还是提升高校教育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 企业需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1.1 企业需求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引

高校所培养人才最终要走向社会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才将进入企业,成为企业发展的新鲜血液。人才在企业中的价值发挥水平,往往由人才能力素质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契合度决定,因此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企业需求通常能够指引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高校通过对企业需求的分析与把握,调整自身人才培养策略,从企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企业为实现长远战略目标而制订的人才计划中,明确什么样的人才更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以此为依据所培养的创新人才,更能够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更易于实现成功就业的目标。

1.2 企业需求是检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

企业需求不仅能够指引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也能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提供依据。高校人才培养并不是简单的人才输出,其更重要的是培育优秀、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需求通常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体现社会对新一代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高校所培养创新人才在进入企业后,如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实践成果等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则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将得到认可,相反则表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标准,以此为依据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具实践性和客观性。

2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偏离企业需求的表现

2.1 人才创新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实践需求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偏离企业需求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创新需求,关键在于人才的创新實践能力,只有通过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才能将创新的想法、思路、概念等转变为实际成果,进而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创新竞争力,创造价值和效益。但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由于缺乏经验借鉴,以及受高校传统教育模式限制,因此偏重创新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度不足。同时,高校在实践教育基础条件的配置上,局限于高校现有部分较为侧重实践的专业领域,创新实践的基础条件有限,很多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践操作的机会。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实训基地和实训室,更没有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在理论层面开展,实践层面较为薄弱,导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成长缓慢,毕业后进入企业,达不到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

2.2 知识结构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相脱节

经济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浪潮下,当前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人才的知识结构只有不断更新,与社会前进的步伐相适应,才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周期不断缩短,当前阶段的新知识、新思维、新技术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在知识更新中被取代。相对的,高校人才培养要经过一定的周期,课程体系的开发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投入,所涵盖知识内容更新较为缓慢。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使用的课程体系是在开发阶段引入相对较新的知识、理念、技术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就容易跟不上市场环境与技术发展的进程。此外,一些高校并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扩展创新知识,关注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导致学生难以通过自主补充实现知识结构的更新,使人才的知识结构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2.3 创新人才培养中“双师型”师资力量保障存在不足

“双师型”师资力量保障不足,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偏离企业需求的表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师资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教师在创新理论教育上有较强的能力,还需要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探索,尤其是结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实践。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授课教师大多是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这些教师虽然在创新创业理论上有较为扎实的储备,并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但对于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形势的了解并不深入和充分,对于企业具体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对人才创新能力有哪些具体要求缺少客观且精准的把握,对于未来企业及行业创新发展的趋势也缺少准确的判断。很多现有教师达不到“双师型”标准,“双师型”教师引入受限,加之缺少具备行业背景的师资力量补充,不能为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双师型”师资力量保障,也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创新人才后备力量供应带来制约。

2.4 高校人才共性教育偏离企业多样化创新需求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越来越多学生通过高校的培育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力量。高校教育面对大量的学生,很多课程的开展都偏重于共性教育,尤其是公共课程,大多采取大课形式。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共性教育的特征十分明显,而对于人才的个性化特征关注不足,对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差异化创新思维、求异精神、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局限,导致学生虽然创新理论知识有所提升,但是学生之间创新素质能力的差异性并不明显。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企业的创新需求是非常多样化的,所需要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批量化人才,而是具有个性、独立思维,能够从不同角度打破固有格局,尝试与他人不同的创新道路的人才。千人一面的创新,不能实现创新目标,会导致企业发展的同质化,制约良性竞争关系的形成。高校的共性教育培养的创新人才显然不能满足企业多样化创新需求。

3 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3.1 立足企业需求加强对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高校創新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对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需要具有强大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高校应通过与企业充分交流,了解企业对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需求特征,明确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制订并完善实践能力教育提升的方案,根据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实践教育条件。增加各专业学生创新实践的场地、设施等资源配置,可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持。同时,高校应适当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实践操作课程,利用好实践教育基础资源,为学生设置创新实践任务,引导学生独立开展创新实践探索活动,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在此基础上,邀请企业代表参与学生创新实践教育的评价,从企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角度,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成长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综合、精准地提升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满足企业需求。

3.2 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紧跟市场环境的课程体系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高校要提高创新人才输送的准确度,让人才知识结构满足企业需求,实现供需匹配目标,还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紧跟市场环境变化的课程体系。高校与企业可在充分交流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建立课程知识内容补充优化机制,即通过高校在人才教育培养方面的经验和条件优势,以及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趋势准确判断和把握的优势,合作互补,将更贴近现阶段及未来一定时期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中,让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符合实际。同时,企业在客观预测市场环境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人才需求变化的分析,动态向高校提供课程内容补充和优化的建议,帮助高校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或完善原有课程资源,将更多贴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知识内容补充到人才知识结构中。结合对学生自主知识拓展习惯的引导,使人才知识结构与复杂多变市场环境下的企业需求相适应。

3.3 加大力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这也是企业需求视角下,高校培育优秀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加强对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重点强化他们在企业及行业实践方面的了解度,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高校应定期开展专项培训,组织现有教师到企业参观培训或邀请行业专家来校交流讲座。同时,可以通过外部引进兼具教育能力和行业实践能力与经验的,符合“双师型”标准的优秀教师,增加“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重。此外,可从企业或行业领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企业导师,与高校教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创新人才素质能力的全面成长。

3.4 注重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个性化创新实现多元突破,企业发展需要个性化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现代教育理论也强调促进人才的个性化成长。因此,要满足新时代的企业需求,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应将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在关注群体发展的同时,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要做好共性教育,还要从学生个性特征、能力优势的差异化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方向,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的个性化想法付诸创新实践。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想法,不盲目跟风,独立思考,敢于另辟蹊径,形成千人千面的创新人才培养格局。当这些具有独特个性的创新人才进入到企业中,将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创新思路,为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创造无限的可能。

4 结语

企业创新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新的历史阶段下,走创新驱动之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新时代企业发展的新需求,高校应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以满足企业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自身人才培养策略,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强化人才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向社会各行业输送更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创新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杨佩.基于需求视角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246-247.

[2]左冬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20(11):189-190.

[3]梁月俏.基于就业视角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20(9):17-18.

[4]刘艳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8):48-49.

[5]佟佳潞.基于食品企业需求探究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食品,2020(16):117-118.

作者:王宝栋

企业需求视角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就业视角下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摘要 国有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但在就业方面国有企业存在着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等途径,才能使国有企业主动承担起就业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国有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就业

就业是中国社会目前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由于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这一客观现实的存在,使得大量的劳动力无法实现正常就业。然而,在目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热烈讨论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如何为“利益相关者”负责的问题,而忽视了对企业在就业方面的社会责任的探讨。本文以国有企业为分析对象,试图探讨其在就业方面的社会责任问题。

一、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根据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知。在早期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组织的身份存在于社会当中,它发挥着向市场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基本职能。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增大,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它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因此,自20世纪70、80年代开始,随着人权运动及环境运动的盛行。西方社会兴起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社会要求企业不仅仅作为经济组织承担经济职能,而且要求企业同时以一个社会组织的身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能。企业被要求不仅为股东服务,单纯获取利润,而且要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不同于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的其他企业,它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天然职责,且它的社会责任比一般企业更为复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国有企业在培育市场体制,提供就业岗位,调节收入分配,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就业为视角,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为社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国有企业应根据其规模大小、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等。适时从社会上吸收社会劳动力到本企业就业。这是国有企业也是其他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事实上就承担了这一责任,但这一责任是国家赋予企业的,具有强制性,它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意义上的就业责任完全不同,虽然其结果都表现为吸收劳动力就业。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有企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责任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责任形式有所变化而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虽然承担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责任。但政府只能通过制定合理的就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来间接履行这一职责,而不可能直接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直接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吸收劳动力就业,既是国有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需要。

国有企业为社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是其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因此,对劳动者来讲,国有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必须是平等的。国有企业在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若存在性别和种族歧视以及其他有违公平的做法,就完全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这不是在履行其社会责任,而是在直接违背其社会责任,破坏社会的就业环境。国有企业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必须是符合法律法规的就业机会,即在生产条件等方面,必须符合<劳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安全、清洁的劳动环境,不能提供有害于劳动者健康甚至摧残劳动者生命的就业机会。

2.有效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国有企业不仅要吸收劳动力就业,而且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作用,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否则就会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企业拥有的劳动力资源,是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组成部分,企业对劳动力资源的使用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劳动力资源属于整个社会,而不归企业所有,企业对此只有充分加以利用的责任,而没有浪费的权利。劳动力资源在企业的闲置或不合理利用,必然会降低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国有企业不仅要以吸收劳动力就业为己任,而且要把对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作为自己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加以对待o

3.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国有企业吸收社会劳动力就业,劳动者将成为企业的员工,作为员工,国有企业不仅要对其进行使用,而且要对其进行保护。国有企业有义务保证职工充分实现其就业权和择业权、劳动报酬获取权、职业技能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待遇取得权、参加工会权、集体谈判权等劳动权利。职工的劳动权不仅是一种自由权,而且是一种社会权。职工劳动权及其实现程度,不仅涉及到职工个人的利益,而且也涉及到社会的利益。因此,国有企业不能把职工当作企业自己的“私有财产”看待,更不能置国家法律于不顾而任意侵害职工的劳动权益。不仅如此。国有企业还要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不断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福利待遇,为其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使职工的劳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还负有不得随意裁员、建立健全职工申诉制度、落实经济补偿金、做好分流人员再就业的社会责任。

4.促进就业。就宏观方面而育,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期,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正在逐步打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新增劳动力和企业富余劳动力同时增加,社会就业压力超过建国后历史上任何时期。作为国有企业,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发展,为企业职工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将裁员数量降低到最小程度,以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在经济发展企业规模扩大的前提下。要尽可能提供新的劳动岗位,吸收社会更多劳动力包括新增劳动力和农民工就业,以促进社会就业率的提高。

二、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传统经济学和公司法理论对企业的要求存在着矛盾。传统经济学和公司法理论认为,企业是营利性经济组织,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然职责,法律的功能在于保护股东的利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实践中,企业确实存在着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矛盾和冲突,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因此,只有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国有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才能够促使其自觉地、积极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1.经济利益是实现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绝对主体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虽然不再具有同样的地位,但由于历史以及政治和经济多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不能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它仍然要发挥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和平衡经济结构等作用,国有企业仍然要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重要地位。在这一前提下,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对其社会责任的实现就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国有企业虽然要承担

社会责任,但并不以国家为其承担盈亏责任为前提,国有企业只有实现了盈利,才能谈到承担社会责任。经营亏损,自身难以为继的国有企业,无法承担起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职工充分就业等社会责任。因为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建立在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国有企业不能将经济利益目标最大化和绝对化,这样必然会影响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比如国有企业单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而大量裁员,这样经济效益可能提高了。但却将就业的包袱甩给了社会。企业盈利增加了,规模扩大了,但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量并没有相应增加,这同样也没有尽到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社会责任。

2.社会责任的履行制约经济利益的实现程度。国有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很多方面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完成的,不可能截然分开。因此,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将直接影响其经济利益目标的实现程度。国有企业若能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吸收社会新增劳动力和再就业人员就业,那么,国有企业必然会得到来自于市场的回报。人们会一如既往保持并增加对国有企业的信任度,国有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将会得以提升,更多更优秀的劳动力也将会涌入国有企业,使其职工素质得以提高,而良好的职工素质是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坚实基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国有企业若能充分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必然会得以调动,劳动生产率也必然会得到提高,从而直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反之,国有企业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办事,不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的生产环境,职工不能得到应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保障,那么,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必然会下降。同样。国有企业若在经济增长、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尤其是依靠国家政策和垄断地位而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不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新增劳动岗位,或在吸收劳动者就业的过程中存在歧视行为,那么,国有企业的形象会受到损害,其市场竞争力也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当国有企业脱离国家的怀抱而进入市场后,大多数国有企业存在着对市场的不适应症,尤其是处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在外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这些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往往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置自己的社会责任于不顾。那些处于特殊垄断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只顾利用垄断特权获取经济利益,而将自己的“企业公民”身份置于脑后。仅从就业角度而言,国有企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社会责任缺失。

1.就业岗位供给不足。由于受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作用,国有企业没有也不能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再加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整个国有企业占有和使用的国民经济资源仍然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在其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应当向社会提供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然而,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很多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本企业职工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福利待遇的改善。成了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企业的规模虽然增大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但企业并没有把目光转向如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上来,而是依靠减少或不增加职工人数的办法,来增加在职职工的收入。一些垄断性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待遇远远超过其他企业职工的收入,其经济收入与其劳动贡献不成比例,利润率和职工收入增长率成了一些国有企业追求的现实目标,国有企业的就业责任似乎被忘却。

2.就业的非市场化现象仍然存在。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有企业职工的生老病死问题都由国家负责。进入国有企业的职工其工作和生活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因此,进入国有企业似乎不是实现就业,而是享受一项待遇。这样,就业的“内部化”问题由此得以产生,即本系统、本企业职工子女的就业基本上由内部自己解决,不同的系统和企业之间在就业问题上形成一种相互排斥的状况。这种落后的、有失公平的就业潜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像国有银行、电信、电力、石油等企业,由于享有对全民所有的资源的垄断特权而获得丰厚的利润,但在就业问题上它们并没有完全向市场开放门户,就业的“内部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全民所有的经济资源,成了一些国有企业谋取自我利益的工具。

3.就业歧视问题比较严重。国有企业不但存在就业“内部化”的问题,而且在就业市场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就业歧视问题。有的国有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在招收新职工的过程中,不愿招收女职工,这是对我国宪法和劳动法的违背,是对女性劳动者就业权的侵犯。目前,我国就业领域性别歧视的现象虽然比较普遍,但作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政府意志、代表人民意愿的国有企业,却没能在消除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上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甚至起到了消极作用,这与国有企业的性质是严重不符的。除了性别歧视外,就业领域中的地域歧视问题也很突出,“许多用人单位出于减少住房安排等成本的考虑,将本市户口作为优先录用条件……”。对本行政区域以外的求职者采用各种方式予以拒招,这在大学生就业中反映的比较突出。

4.部分就业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目前,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状况,实现就业变得异常艰难。这就使得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的谈判过程中以及日后建立的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为了实现就业不得不接受用人单位的不平等条件,就业后为了职业的安全,劳动者又不得不接受企业的各种不公平待遇。劳动者的这种心理和“弱势”地位,使得一些国有企业肆意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比如,有的国有企业不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安全的工作环境,克扣和拖欠职工的工资,不按标准为职工缴纳“三金”,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国有企业甚至以种种借口随意裁减员工。以上问题在国有企业对农民工、临时工的使用中更为普遍地存在。“据调查,水、电、电讯等行业中脏、乱、差和劳动强度大的工种一般都由体制外职工、主要由农民工担任。而其工资福利远远低于体制内职工,且无‘三金’待遇。”

四、强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

1.国有企业经营者要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国有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行为不仅影响企业自身,更重要的是它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秩序和发展,因此,国有企业经营者要突破狭隘的“经营企业”意识,要把国有企业放在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认识,树立“企业公民”的意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既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在决策时,既要考虑经济利益目标,又要把促进社会就业等社会责任纳入其发展规划。

2.建立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对国有企业而言,就业方面的社会责任仍然是处于道德层面的责任,它对企业的约束力较弱。而履行就业方面的社会责任,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和职工的收益率,它带给企业的经济促进作用又是间接的,因此,履行社会责任对国有企业的激励作用不强。为了促使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国家应当制定具有激励作用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履行社会责任成绩显著、克服困难尽最大限度吸收社会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要在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企业管理者、职工要在社会荣誉方面优先予以考虑。而对履行社会责任较差、有条件而不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国有企业,除了对企业主要管理者进行调整之外,还可对企业在广告宣传、评优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限制。同时,国家还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尽快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发挥市场对企业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政府通过定期公布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结果,促使企业从维护自我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出发,自觉约束自己的经营行为,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除了从外部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之外,国有企业还必须从内部建立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机制,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着手,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氛围;从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等方面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措施,并加强企业各部门对社会责任落实情况的考核评比。使企业职工充分认识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在职员工的责任。只有企业员工从大局出发,积极支持企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和决策,企业在就业方面的社会责任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3.完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度。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我国有关的法律中已有规定,甚至我国的有关规定已经超过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只是由于这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差,难以落实和有效监督。从就业角度而言,首先,我国应当完善公司法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将促进就业、消除就业歧视和“就业内部化”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明确加以规定,并同时规定严格的责任追究条款。其次,要建立就业侵权的司法救济制度。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具体和规范,当企业不积极履行就业的社会责任,侵犯了劳动者的就业权的时候,劳动者无法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此,我国应当在有关法律中增加劳动就业诉讼的条款,使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及就业后被侵犯的权利,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以增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意识。再次,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有关国家权力机构要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监督,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不法行为要严肃查处,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也要加强监督力度,使企业在劳动就业方面的不作为或违法行为,及时得到纠正和制裁。

责任编辑 孙 巍

作者:高 寒

上一篇:安全入股法煤矿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商务英语与区域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