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需求论文

2022-04-29

〔摘要〕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面临的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就业信息资源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构建完善的就业信息体系,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保证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需求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需求论文 篇1: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负面就业心态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1999年大学扩招政策实施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随后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又给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造成更大影响。在社会转型和大学扩招两个因素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式异常严峻。大学生负面就业心态的特点逐渐凸显,主要呈现出自卑、自负、盲从三个类型。本文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要帮助大学生摆脱负面的就业心态的影响,必须要第一,主动转换就业心态,破除自卑就业心态;第二,加强职业规划训练,转变自负就业心态;第三,健全职业性格评价,走出盲从就业心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态;职业规划;就业观念

我国高校在20世纪末开始实施扩招政策,随后,全国大学生在校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开始增长,2010年,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更是达到了2500万人。[1]这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给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压力。同时,随着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的深度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开始进入了深度转型期,社会就业环境进一步严峻。在大学扩招和社会转型两个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大学生负面就业心态的特点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以广东省D市四所高校的2012届毕业大学生群体为调查样本,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解答这些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分析方法

“心态”(mentality)概念最初是在法国年鉴学派创立的“心态史学”中出现的。它表示心理的集体特征,某个民族、某个人类群体等特殊的思想和感觉方式。[2]从本质上讲,就业心态是即将择业的社会群体对未来职业选择所普遍持有的价值判断、情感倾向。[3]

本次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象选取自D市的四所普通高校。所用问卷为笔者在访谈基础之上编写的《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两部分:基本信息部分和就业心态部分。在调查问卷中,笔者首先假设即将毕业求职的大学生存在负面的就业心态,然后根据社会心态学对心态概念的界定,把这些假设分为三类:一是自卑就业心态——求职时举止羞怯,反应木讷,害怕站出来表现自己,给面试人员留下此人话也不敢说,没有能力的负面印象;二是自负就业心态——求职时过于积极,哗众取宠,自命不凡,给面试人员留下此人能力超强,不能融入工作团队的印象;三是盲从就业心态——求职时四处出击,到处参加招聘会,投简历,没有自己的求职目标。[4]调查问卷围绕着这三个假设设定问题,采用李克特量表中的5点计分方法,分值越高则代表大学生就业心态方面遭遇到的问题越突出。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D市的四所普通高校2012届毕业生作为样本,发放了870份调查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为518份,回收率为59.5%。其中有负面求职心态的调查问卷为398份,占有效问卷总量的76.8%。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负面心态的情况具有普遍性。

在收集到初始数据资料后,笔者采用应用非常广泛的统计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列联表(Contingency Table)分析法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列联表又称交互分类表,是指同时依据两个变量的值,将所研究的个案分类,然后比较各组的分布状况,以寻找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性别与就业心态

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自卑就业心态在D市女大学生中表现的比较明显(58.8%),自负就业心态在男大学生中表现的较为明显(62.5%),盲从就业心态的男大学生(35.0%)与女大学生(65.0%)在调查样本中所占比例的区别也比较明显(如表1所示)。卡方统计量的检验进一步表明,性别与三种类型的就业心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显著关系。此外,线性关联分析也再次证明性别与自卑、自负和盲从三种类型的就业心态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这说明D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性别观念对他们的就业心态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二)生源地与就业心态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来自农村的D市大学生自卑就业心态(55.9%)与盲从就业心态(63.0%)相对于来自城市的D市大学生多一些,无论是城市生源还是农村生源都有一定程度的自负就业心态,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则相对较少一些(46.9%)(如表2所示)。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D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生源地对个人就业心态的影响已经在逐步弱化。

(三)学历与就业心态

通过对三类就业心态和学历的比较分析,笔者发现,D市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就业心态中表现的非常不同,本科及以下的大学生自卑与盲从心态多一些(63.2%),本科以上的大学生自负就业心态多一些(57.3%)(如表3所示)。但是,在列联表分析中的卡方检验和似然比检验却得出了一个相反结论,三种就业心态与学历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联系。此外,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自卑、自负、盲从类型的就业心态与学历之间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这个发现一定程度上也再次印证了社会就业大环境的特征:即唯才是用,而不是学历至上。

(四)专业与就业心态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中发现,D市文科类专业的大学生的盲从就业心态(63.6%)远远多于理工科类的大学生(36.4%)(如表4所示)。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理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大学生一般不想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通过对列联表分析中的卡方检验和似然比检验,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表明专业与三种类型的就业心态之间存在显著联系。此外,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专业与三种类型的就业心态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这说明所学专业对D市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影响很大,也一定程度要求高校开门办学,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与变化。

(五)家庭月收入与就业心态

通过对三类就业心态和家庭月收入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家庭月收入越高,自负就业心态就越强(73.8%),反之,自卑(56.8%)和盲从(60.0%)就业心态则表现的较为突出(如表5所示)。对列联表分析中的卡方检验和似然比检验,支持这个发现,即就业心态与家庭月收入之间存在显著联系。但是,线性关联分析却不支持自卑、自负、盲从这三个类型的就业心态与家庭月收入之间的显著线性关系。这个发现说明了家庭的经济情况与D市大学生就业心态之间存在矛盾,但也再次印证了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D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心理优势。

三、研究结论

在对调查问卷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后,本文认为D市大学生自卑、自负、盲从类型的就业心态产生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自卑就业心态层面。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自我主体意识发展不健全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态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不敢面对、参与竞争。自卑就业心态在D市女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低学历的大学生(大专以下)在和高学历的大学生(本科以上)进行竞争时,自卑心态也相当明显。自卑就业心态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个人生理方面的因素,又有社会环境、家庭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因素,同时大学生的主观意愿与性格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如果求职屡次受挫,那么他们往往就会产生一些程度不同的自卑心态。

自负就业心态层面。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产生自负心态的根源在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求职目标脱离了自己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自负就业心态在D市男性高学历的大学生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但与生源地、专业和家庭收入这些自变量不存在显著联系。自负就业心态的表现有很多,最突出的就是在就业时高估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愿望和社会需要割裂开来,带有理想化的就业观念。这些大学生脱离就业市场的实际状况,在就业行动上往往表现为固执己见或自命不凡,给面试人员留下不能融入工作团队的印象。

盲从就业心态层面。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存在着盲从心态。这类大学生的求职目的就是找一份工作来做,没有过高要求,他们不顾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跟着感觉走,盲目从众。盲从就业心态在D市低学历和文科专业的大学生中具有较为突出的表现。进一步的访谈表明,之所以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盲从心态,很大程度上源于这部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这种心态的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合适的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缺乏主见,盲目跟随别人,在招聘会现场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和就业市场现状,只要觉得有可能就去面试,就去排队投简历。

四、对策建议

第一,主动转换就业心态,破除自卑就业心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曾说:“对于世上一成不变的事物来说,习惯何等有用,但是当要去应付世上一些不断变化和流动着的事物的时候,习惯显然就构成障碍和阻力,它影响我们去适应新的、独特的、从未碰到过的情况。”[5]所以大学生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转变自己的心态,客观地面对竞争的就业环境,在就业中处于主动的地位。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许多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对专业和行业的认识和情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等到大学生毕业时人才需求的数量和模式与当年入学时所做的预测已经产生了很大差异,一些专业由热变冷了;一些专业在不断地调整和改造中,却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和需要。这往往会使大学生产生自卑就业心态。

破解大学生自卑就业心态,首先要建立正性暗示,阻断躯体化。宽容自己就业中的挫折,不急不躁,不要为此感到焦虑与抵触。非但如此,还要尽可能地对自己进行正性的自我暗示,比如,我会好起来的;我相信自己会不断进步。只有在不被自卑症状所困扰的情况下,大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求职。[6]其次要认清自己的局限性,放弃完美主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而大学生对工作的要求过高则容易产生自卑心态。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要拚命地追求一个完美的工作。如果这样,心理承受力就会下降。要转换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要有乐观的人生哲学,愉快地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第二,加强职业规划训练,转变自负就业心态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在D市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规划训练还存在着很大差异。一般仅仅提供一些招聘信息、组织几场招聘会等。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面,仅仅对大学生进行一些鼓励就业的政策解读,进行一些求职技巧训练。这些措施对大学生来讲,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树立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培养他们的就业能力来说远远不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自负就业心态。

因此,转变大学生自负就业心态,就要开展职业规划训练,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大学生进入学校后,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辅导。首先,职业规划训练应该重点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学科专业发展前景,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提高什么样的素质和职业技能。[7]其次,职业规划训练应该重点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认识评价,避免自卑与自负的心态。再次,职业规划训练应重点拓展大学生的知识唯度,使其掌握一些面试求职的具体技巧,增强他们就业时的竞争能力。

第三,健全职业性格评价,走出盲从就业心态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Jung)曾说性格决定命运。对大学生来讲,职场不是战场,但也要讲“知彼知己”。“彼”就是将要从事的职业和岗位,“己”就是自己的职业性格与专业水平。对一名大学生来讲,学习专业知识相对容易,但是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却很困难。在调查中发现,D市大学生很少有人能够正确认识就业市场的现实状况和自身条件,许多人的就业期望值很高,希望“一次到位”,这往往会产生盲从就业心态。[8]

帮助大学生走出盲从就业心态,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发挥主力军和主渠道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市场预测和就业政策宣传的服务。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转变工作思路,主动为毕业的各专业学生提供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用人单位的职位信息,使求职大学生能够根据社会就业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求职目标。其次,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性格评价服务。通过应用艾森克威尔逊(Hans J. Eysenck)特质理论,利用一些标准的心理测评软件,对大学生的自信心、职业性格、职业兴趣等进行评价,从而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一个充分的了解,进而考虑到各种外在因素而定位出一个自己的位置,不再没有目标的扎堆求职,从而发挥自己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价值。[9]再次,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通过就业拓展训练,培养毕业学生的意志力、创新力与竞争意识。通过团体训练和个别辅导的形式,帮助大学生稳定就业情绪和塑造健康的人生态度,使其学会心理调适,进而在就业过程中避免盲从心态。

参考文献:

[1]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J].社会学研究,2010(3):98-109.

[2]汝信.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99.

[3]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9.

[4]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17.

[5]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李文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94.

[6]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17.

[7]崔华华.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55-60.

[8]黎大志.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5):71-74.

[9]梁冬梅.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J].人口学刊,2009(6):89-92.

(责任编辑 于小艳)

作者:彭晓波 王贺

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需求论文 篇2:

基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就业信息资源建设问题探析

〔摘 要〕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面临的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就业信息资源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构建完善的就业信息体系,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保证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信息资源

Research on Employ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Problem

Based on the Need of Psychology Health Education in UniversityLiu Chunlei1 Ma Xiaoliang2

(1.School of Education,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China;

2.Jilin Brain Hospital,Siping 136000,China)

〔Key words〕psychology health education;job-hunting;information resources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已逐渐由国家“统招统配”的就业模式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这种转变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遇的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面对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代大学生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择业心理状态。一方面他们能为自己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机遇而庆幸,为能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而感到忧虑,为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忧心忡忡,常表现出焦虑、急躁、自卑、怯懦、自负、依赖、攀比、嫉妒、急功近利、虚荣、冷漠等不良心理特征。这些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和择业成功率,成为困扰高校德育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关注大学生就业,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工作和内在要求。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关系到高校自身发展与建设,也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现代社会急需各种复合型、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不仅仅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长期以来,高校片面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而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却没有受到重视,教育理论与实践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提高。

目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供需信息不畅、职业指导不力、就业制度与户籍制度不配套、就业协议书缺乏权威性等都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的体现,其中供需信息不畅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因此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如何收集、处理和运用就业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以及就业信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促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

1 就业信息资源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1.1 就业信息资源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因素

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的人才,是学校在新的就业制度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进行新的决策至关重要。随着市场配置人才机制的不断成熟和供需双方的互动,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趋理性化,其用人思想也在不断的修正,尤其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学科专业的适应性,这些应成为当前高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决策依据。因此,高校应努力把就业信息反映的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纳入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视野。

1.2 就业信息资源是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动力源泉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不断推进,就业信息一方面反映着需方的职位、专业及人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着需方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对毕业生而言,需方在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用人机制、人才理念的不断成熟,对人才会提出不同的素质要求。这种变化的信息通过不同载体不断地向学校传递和流动,推动着在校大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地调整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强化自身适应市场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就业信息资源的这种功能使其成为毕业生素质提升的动力源泉。

1.3 就业信息资源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保障

就业信息是择业者事先未获得,经过加工整理,能被择业者所接收并对其选择所从事的职业或职位有价值的消息、资料和情报。在信息时代,就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拥有信息量的竞争,谁掌握的信息多,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信息充足的毕业生可以在更多的单位中进行选择。因此毕业生常常会通过取得就业信息和知识的优势,以获得优先改变身份的机会[5]。可见,就业信息资源是毕业生就业的配置资源,创造信息优势是毕业生就业的先决条件。

2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新的就业体制的建立和新的就业模式的实施,打破了以往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包统分”的传统模式,大学生原有的就业观念受到冲击,导致就业心理失衡,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2001年,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都不同程度地关注就业,并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的最大因素。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自负心理

自负是一种自我评价过高的心理倾向,自负心理一般产生于重点大学毕业生或高学历毕业生以及自认为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中。这些毕业生因为自己的专业紧俏,或自身的条件比较优越,而自感不凡,在择业中往往好高骛远、自命不凡,这个单位瞧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致使与诸多用人单位失之交臂。自负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表现,一旦存在这种不良心理,就会使自己的择业目标和现实之间产生极大的反差,最终因预期就业目标未能实现而忧心忡忡,悲观失望。

2.2 自卑心理

与自负心理恰恰相反,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有自卑心理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勇气、自信,不敢面对、参与竞争。他们总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因此,在择业过程中常常因为这种自卑心理,使他们失去了很多良好的机会。同时,自卑常和怯懦、依赖等心理交织在一起,它不仅使一些学生悲观失望、忧郁孤僻,而且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2]。

2.3 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毕业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会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利于自己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抉择是否正确等。这种焦虑,使大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意志消沉,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特别是在择业遭受挫折后,焦虑心理更加严重。产生这种心理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少就业信息,缺乏社会经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在面临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择业心理不够成熟。

2.4 偏执心理

大学生的偏执心理主要表现为追求公平的偏执、高择业标准的偏执和对专业对口的偏执。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社会客观因素,将自己就业的一切问题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给自己造成心理阴影;有的大学生不了解就业信息,不能及时调整就业目标,降低就业期望值,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初衷;还有一些大学生不顾社会需求,无视专业的适应性,不能从事本专业工作就不签约,这样的偏执心理必然减少大学生就业的机会[3]。

2.5 依赖心理

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国家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他们不愿放弃传统的就业渠道,思想上还残存“统招统分”的意识观念,缺乏自主择业意识,不愿参与市场竞争,寄希望于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和家庭[4]。在对用人单位的选择中,往往不看是否适合自己,也不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过于依靠父母之意和听取朋友之言来取舍职业,一旦希望落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出现极端的行为。

2.6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有些同学无论是单位的选择还是应聘前的准备,都表现出个人意向的缺失,缺乏主见和能动性,人云亦云。从众心理表现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没有从职业发展、个人前途、国家需要去考虑,而是一味地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部分大学生不愿从事基层工作,而是盲目滑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使得许多大学生迟迟不愿签约,导致与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失之交臂。

3 构建完善的就业信息体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客观地说,近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流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对毕业生就业信息本身的规律性还没有达到科学的认识,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很多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现实的环境迫切地要求建立一个有效流通的信息系统,这需要社会、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各方的共同努力。

3.1 高度重视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竞争能力由于缺乏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对“私人信息”的了解,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盲目就业,追求就业的短期目标已成普遍现象。这对毕业生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实践证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帮助其调整心态、发挥水平、顺利实现就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同时考虑到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特点以及就业指导工作本身的特点,使就业指导工作既符合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更好地服务于毕业生就业。

就业指导过程不但要注重于对学生就业安置和提供就业信息,还要加强学生培训和职业辅导,以发展的理念来指导学生的就业,把就业指导工作上升为注重于理论研究和就业指导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将就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生就业工作融入学生学习、社会素质培养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

3.2 创新信息使用方式,建立高效的就业信息网络

建立高效的就业信息网络是向大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指导、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信息服务可以借助讲座、信息发布会、布告栏、电脑、宣传材料等形式将就业信息告知毕业生,也可以建立信息库,向学生开放,学生通过电脑查询即可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总之,它不仅仅是指利用因特网组建的信息网,而是指利用电脑网络、布告栏、消息窗和就业信息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组建一个综合的信息网络。当前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其背后是一个大型数据库,存储着大量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单位需求、签约情况等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就业服务机构应做好信息的筛选、创造以及数据分析处理,创新信息使用方式,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就业信息资源开发,让高等学校毕业生充分了解就业信息,帮助其顺利就业[6]。

3.3 拓宽信息搜集渠道,提高信息搜集能力

毕业生是就业市场的微观主体,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毕业生之间的就业竞争、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竞争首先都是从信息的获得开始的,因此,学会如何传递真实信息,拓宽信息搜寻渠道,提高信息搜寻能力对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毕业生们的信息搜寻渠道也越来越宽广,目前主要的信息渠道有政府、学校就业职能部门网站、供需见面会、人才市场招聘会、企业招聘网站、人才市场网站、实习单位、就业报刊和杂志、亲朋好友、老师等社会关系资源等等。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就要求毕业生增强信息搜寻的主体意识,增加信息搜寻的成本投入,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和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综合素质,从繁多的信息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信息,进而有效的实现就业[7]。

3.4 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就业心理咨询是针对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它不仅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为心理健康咨询创造条件,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经验丰富、品德高尚的专、兼职人员,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及各种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与干预机制[8]。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助于缓解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紧张状态,及所带来的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有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树立信心,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综上所述,严峻的就业形势冲击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大学生求职择业,不仅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取决于毕业生个人的专业、学历、综合素质,还取于毕业生是否拥有足够的信息。可以说,就业信息是通向用人单位的桥梁,是择业的重要依据,是顺利就业和就业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笔者认为需要联合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共同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就业信息体系,并切实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认真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的因素,通过不同渠道、采取不同措施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为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保证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尔湘.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运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4):71-73.

[2]蔡应昌.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98-99.

[3]林莉.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52-53.

[4]崔长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引导[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78-80.

[5]张药.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市场,2007,(35):96-97.

[6]曾起郁.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12):110-112.

[7]钟兴言.就业信息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8]王少梅.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69-70.

作者:刘春雷 马晓亮

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需求论文 篇3:

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研究

[摘 要]面对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受到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就业择业心理问题。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面临择业、就业和经济等多重压力,在面临就业时,容易产生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所以,本文从当前高校贫困生面对的就业、择业困境入手,分析造成其困境的成因,并试从社会、学校、贫困生自身等几个方面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高校贫困生能够顺利的就业、理性地择业。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 择业;心理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仅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全面扩招,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已然成为中国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高等教育遇到的严峻挑战之一。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也因此变得尤为突出。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之一,在就业过程中会较普通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值得我们高校教育者去关注。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心理现状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他们大多具有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他们不甘失败、不气馁,具有较强的自我独立能力和意识。但由于受到经济压力的困扰,贫困生群体在面临就业的择业过程中会普遍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大多具有自卑、焦虑、多疑、恐慌、偏执等消极心理特征,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交织在一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知的角度

部分贫困生在面临就业、择业时更容易对自我概念的认知出现偏差,产生高期望值的认知绝对化倾向。习惯性地对本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就读学校不够理想、学习的专业没有就业前景不好等负面现实进行自我夸大。并且认为只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才能摆脱贫困的命运。

(二)情绪心理角度

多数的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的山区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从偏远之地来到繁华的城市,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种环境的强烈反差致使题目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敏感、甚至会滋生一定的嫉妒心理和怨恨情绪。这种情绪心理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本来就挫折感沉重的贫困生,更是雪上加霜。他们既没有强大的家庭经济实力做后盾,也没有丰富的社交人脉作支撑。就业择业的巨大压力与诸多的不确定性,常常使他们感到社会不公、前途无望或是沉浸在紧张苦闷和自卑焦虑的心理状态下,部分较为敏感和心理承受能力欠佳贫困生还会因此出现一定的躯体反应症状,如坐立不安、心慌失眠、脾气暴躁等。一旦求职过程中屡遭挫折,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失去积极争取就业机会的勇气和斗志。

(三)价值观念角度

由于受时代环境和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追求上不仅考虑的是就业单位的综合性指标:如地理位置、城市大小、是否有发展前景等,而是更具有趋利性,将将高薪多资作为择业和就业的首要标准。在这种高要求、高标准的功利性价值观念驱使下,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独来独往,孤军奋战。不愿意轻易屈就的他们往往会屡屡碰壁,而在多次失利的打击下,其内心择业、就业的高标准的压抑感更加沉重,孤独感愈加严重,容易形成恶性心理循環。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受自身家庭经济环境一方面的影响,具体要从大学生就业择业自身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学校等外界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下面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浅析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就业环境客观加压

首先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来看,我国人口多,经济体制和就业机制还不完善,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众多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结构调整、裁员的局面。社会的就业大环境遇到逐年不断增加的毕业生就业大军,这无疑在客观上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难度,尤其是加重了高校贫困生的择业就业心理压力。

(二)家庭教育与就业条件基础薄弱

家庭因素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贫困生家庭所带来的经济条件的欠缺,二是贫困生父母的社会关系的缺失。

从经济条件来看,目前大学毕业生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而出现了很多“考证”现象,考研的势头也越来越迅猛。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就需要各种复习资料,例如在考研的过程中需要书费、报名费、培训费等,各种费用让许多家庭贫困的毕业生望而却步,他们即使想报考也只能放弃,只能选择一些费用较低的项目,这使得他们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两难的地位。这些贫困大学生往往会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而放弃考研,选择先就业,加入到就业大军中。由此可见,经济条件已成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瓶颈,严重阻碍着贫困大学生的继续深造以及顺利就业。

从社会关系来看,贫困群体集中在农民阶层和城镇普通市民阶层,这两个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教育程度处于较低水平,这导致了他们在社会人脉资源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他们的子女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生输在起跑线上,使他们连展示才华的机会都没有。这对于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更多地停留在经济帮扶层面,通过“奖、助、减、免、贷”等资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是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帮扶体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来看,资助育人中缺少职业指导、人格教育、挫折教育,往往重视指导内容的实用性、速效性,而不注重其科学性和创造性。高校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方面过多地强调解燃眉之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和问题,这种就业指导往往是程序式、被动式指导,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

从就业指导的形式来看,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具有两大显著特点:滞后性和内容空洞。在就业指导思想上,有的高校把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次性就业安置的短暂行为,进行着“临时抱佛脚”的就业指导。?只要让大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也就不辱使命,大功告成。绝大多数的高校就业指导仅针对于毕业生,很少有对于广大的非毕业班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尤其是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对于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来看,很多都是由于专兼职辅导员来担任的,没有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师,由于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而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无论在信息量占有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都远远无法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对于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更是鞭长莫及。

(四)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与能力发展限制因素

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除却以上客观因素以外,也有其自身因素,下面就从两个方面剖析其成因。

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的农村及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家庭,其中单亲家庭、老弱病残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等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背负着太多的改变家庭贫困境况,改变个人命运的思想负担和压力,所以,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过高,倾向于选择去大城市、去国家机关位,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同时因为家庭贫困,许多贫困生往往急于尽快参加工作,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来减轻家庭重担。这就导致了盲目签约、盲目就业的现象,他们这种就业择业时的心理倾向不仅无形中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从而使他们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选择就业难度加大。

另外一方面,贫困生普遍就业综合实力较弱,缺少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所处地区不发达,所在的学校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很多学生的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在创新实践、人际交流等方面体验的也较少。进入大学以后,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他们平时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考试上,很少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又进一步的造成自己没有较强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缺少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三、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的调试策略

(一)健全政府扶持与社会援助体系是调试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前提

政府除了要在经济上大力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证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另外,在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方面,也应该出台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要对贫困毕业生的利益和要求有所倾斜,如规范、完善就业竞争市场,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同时还要出台必要的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引导贫困毕业生回到自己的生源地,去就业、去创业,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也能为建设家乡,贡献社会挥洒青春。

(二)高校采取对策是调试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的重中之重

高校在调试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心理上,要担负起很大的责任。很显然,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的就业择业心理调适,还远远不够。要想切实的帮助贫困生实现良好的就业,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对贫困大学生援助的侧重点,切实帮助贫困生就业

高校不仅要资助,而且要育人。不仅要注重经济上的资助,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应及时、有针对性的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开展勤工助学和公益劳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与了解社会的锻炼平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另外高校还应开展专项的就业引导。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环境的特殊情况,开展专项的就业指导活动。如:举办贫困生就业国家政策补助和扶持的专场讲座,解读国家相关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创建专门的网络互助平台,及时地传递信息,宣传政策,互通有无。

2.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形式,提高工作实效性

目前,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一般采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虽然这些工作都很有意义,但这仅是学校一厢情愿的事。据调查,学生更多的会应付了事,因为学生本身就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一定要动态地了解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采用形式多样的心理帮扶措施和课外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克服心理上的不足,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提高抗挫折和抗干扰能力,减轻他们面对就业时的心理压力,勇敢地面对困难,迎接生活中的挑战,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榜样引领励志成才,创造和谐的校园风气

校园风气的培养和创造是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板报、各种新媒体等形式,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校园风气,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鼓励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塑造优秀贫困生励志成才的典型,向同学们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贫困生摆脱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摆脱困境,激励他们通过努力奋斗来改变命运。

(三)贫困生的自我调节同样不容忽视

仅仅依靠外界的帮助也是远远不够的,贫困大学生还应当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调整心态,做到客观的认识自己、积极的处理人际关系和正确的对待贫困。惟其如此,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就业择业这一人生大关。

1.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自己

贫困生应该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自己,要在不同的环境中给予自己恰当的定位,对自己进行准确而客观的评价。要积极探索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优点鼓励肯定自己,还要找机会展现自己的优点,得到他人的喜欢与认可。总之,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助于贫困生在就业择业中缓解心理贫困。

2.学会正确对待贫困和自我调控情绪

一方面高校教师要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养成勤劳刻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的对待贫困,勇敢面对贫困。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自己要学会运用科学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克服心理贫困。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决心。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要相信只有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才能够改变自己的状况,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3.刻苦学习专业技能和参加实践锻炼

贫困大学生要在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学的四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校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借助实习实践的平台,一方面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所在,找出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理想职位之间的差距,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全面参加实习实践中,体验并深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形势,合理調整自己的所学专业和初期设定的职业规划,为顺利就业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段琼辉,李永.关注大学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积极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校外教育,2013.

〔2〕张耀灿,等.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武晓东.高校学生“心理贫困”研究综述〔J〕.经济师,2013.

〔4〕杨周复.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李思雨

上一篇:东北林区发展生态林业经济论文下一篇:办公室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