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困境视角下大学教育论文

2022-04-28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就业困境视角下大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就业困境视角下大学教育论文 篇1:

从“粗放”到“精准”: 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研究

摘 要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人数增多,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比例也逐步增加,且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好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特殊群体这个难题,是政府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大事。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主体单一,以面为主,精度不高,尚未形成相对科学的帮扶体系。基于多中心理论视角,构建基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及个人多主体平等合作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可以有效发挥各方合力,实现由粗放帮扶到精准帮扶的转变,提高帮扶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多中心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困难;精准帮扶

就业帮扶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职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2019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实施扩招100万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高职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既需要自身孜孜不倦的努力,也需要国家和社会为他们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帮扶和人文关照。随着高职教育全面改革推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日显迫切,需要打破部门和行业壁垒,由传统的粗放帮扶转向精准帮扶,让高职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人格尊严。

一、问题提出与基本概念澄清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对接帮扶工作的成功与否影响着毕业生个人成长,乃至关系到千万毕业生家庭福祉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就业困难毕业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以上,困难根源种类呈现多样化、极端化发展趋势。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不多、主体单一,社会各界对于此项工作尚未形成合力。就业困难帮扶工作的单中心治理和粗放式管理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在高职扩招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大高職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畅通政府、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及社会团体的多中心治理主体沟通渠道,发挥多主体的合力和资源溢出效应。为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探索和建立一套科学的帮扶体系成为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首要任务。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1]。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检索发现,学者们自1997年以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帮扶体系的学术关注度呈上升趋势,见图1。其中,金瑾在就业精准帮扶视阈下以涉农类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研其求职价值观发现:影响高校大学生求职价值观的因素依次是自我发展、职业影响力、就业稳定度,求职影响因素和薪资福利待遇期望水平,大学生求职呈现成熟和理性态势[2]。王皓等提出,构建北京市就业困难学生精准帮扶网络模型的思路是以提高就业困难学生匹配效率为出发点,以政校企协同联动为基础,以推动职业指导、信息支持、能力培训精准化为导向[3]。孙磊基于多中心治理,研究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的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构建,提出构建多主体平等合作的就业帮扶体系,以帮助更多特殊群体毕业生实现幸福就业梦[4]。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就业帮扶的机制和对策研究,对于如何构建多元化帮扶主体、提高帮扶效率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多中心理论为视角研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精准帮扶体系,从而提高精准帮扶效率。

(二)研究概念的澄清

1.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

目前如何界定“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未见统一说法,不同区域、不同高职院校背景对于就业困难群体的划分有所不同,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毕业生社会关系、身心情况、生活阅历等因素影响,在就业过程中不被录用,出现就业困难或者不主动就业的大学生,具体可以分为就业能力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心理困难及就业观念滞后四类。

2.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

精准帮扶是粗放帮扶的对称,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针对高职院校不同类别就业困难毕业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精确辨识、精准帮扶与管理的教育方式[5]。精确辨识帮扶群体的需要是精准帮扶的前提,还需要通过有效、合规程序,把就业困难群体识别出来;精确帮助是精准帮扶的关键,就业困难群体识别出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不同种类确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精确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管理者需要对就业困难信息加强管理,并按规章制度进行阳光操作管理。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现象之源

当前,职业院校就业形势总体较平稳,但就业困难毕业生依然存在。结合上述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种类划分,将就业困难根源区分为内在与外在两个层面,其中,内在主要体现在生涯设计、心理素质等毕业生自身角度,外在主要是家庭、学校等其他社会因素。

(一)毕业生自身因素

第一,大学生涯规划不合理。据统计,接近2/3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生涯规划或规划不合理,这类学生容易成为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群体。一部分是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学生往往缺乏自制力和自控能力,没有明确目标方向,造成学习成绩不佳,个别毕业生还面临着学分未修满甚至需要重修的窘境,错过了最佳择业机会;另一部分毕业生职业目标定位过高。“95后”毕业生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更强,对待未来工作选择不愿屈从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安排,更多期待自由、高薪无局限的工作环境,加之少数毕业生家庭条件优越,家长支持“慢就业”,造成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偏差,进而存在“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现象。第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学生心理问题是就业困难群体共有特性,且占比较高。一是当前很多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不清晰,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及就业方向认知不够了解。造成在毕业求职前准备不够充分,就业招聘过程中时常出现过度紧张、焦恐等现象。二是少部分毕业生在经历多次面试失败后,抗挫折能力较差。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出现就业恐慌,不能及时分析就业挫折原因,尤其是毕业前夕各种压力下更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恐慌心态,甚至出现逃避就业现象。

(二)社会因素

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至今还对大学生有一定影响,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部门仍是大学生向往的职业去向。加之父母对子女的期盼过高,毕业生往往因为定位过高而找不到工作。另外,当前很多毕业生是独生子女,他们过于依赖父母,独立性不强,遇到困难不能自行解决,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业机会,甚至有部分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寄希望于家里的安排,不会主动求职。国内大部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比较注重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减少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的资本,期望应届毕业生在入职后能够尽早承担起本职工作任务。实际各高职院校大部分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较少,部分学生只是参加过学校社团活动,甚至个别学生从未参加任何社会实践,所学内容未能与社会实践结合。在面试求职过程中缺少竞争力,极易被淘汰。

(三)学校因素

第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供给质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追求多而全的专业门类,不考虑师资力量的配置和专业设置的市场需求及行业变化。有些专业设置缺少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方向雷同,学生所学知识不符合市场需求,使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无法体现,集体性成为就业困难特殊群体。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就业结构变化之间的供求矛盾产生的结构性就业困难体现得较为明显,主要是毕业生人数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产业结构转型下资本对劳动的排斥必不可免。

第二,职业指导体系有待完善。一是课程开设不够合理。尽管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但没有结合专业实际,课程形式大于内容,部分院校停留在讲座、大班授课状态,实践部分相对不足,长期积累造成学生对本课程不够重视。二是师资严重不足。据不完全统计,85%以上高职院校缺少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多数课程由毕业班辅导员临时性完成,缺少系统培训,专业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三是缺少个性化指导。部分学生出现困惑或心理问题时,极少主动咨询指导服务,加之专业指导教师较少,使得个别毕业生缺少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方面的服务。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生成的理论之道

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不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存在的各种原因,而且在现象之下需要以理性的思维加以进一步审视。多中心治理理论代表着一种新的理念和制度安排,可以在理论层面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生成的内在机理进行很好的解释和说明。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帮扶集体行动的困境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制度分析学派以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其含义是指为了使公民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优质服务,在自主治理的基础上,允许多个权力主体或服务中心共同存在并相互合作,扩展了治理的公共性。避免“集体行动的困境”,减少了“搭便车”行为。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困难的帮扶主要是政府通过经济补助和免费培训帮助困难毕业生,高职院校通过提供就业指导及推荐工作等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同时,在帮扶中同样占主体地位的企业是承接方,就业困难学生家庭也是参与主体,以上主体相互影响,并不存在多选一的情况。相反,如果以上治理主体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帮扶体系建设中来,是促进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的强有力保障。

治理主体多中心是指在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在内的许多治理和决策中心,并不是只有政府一个主体。各主体虽然是竞争关系但又相互重视对方的存在。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帮扶界限模糊的缺陷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学生一般分为四类:一是就业能力困难,由于残疾、自然条件差等原因,毕业生个人能力无法达到职业基本要求而造成的就业能力困难;二是家庭经济困难,这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就业产生的相关费用从而产生就业心理压力;三是就业心理困难,表现为毕业生抗击用人单位压力能力差;四是就业市场认知不充分,毕业生因为对就业市场缺乏正确评估,就业期望过高,或是择业方法不当造成就业困难[6]。由于科学而完整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尚未建立,各参与主体的帮扶主体责任模糊、合作乏力,部分部门的自发合作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治理空间上需要建立一个具有多维空间的公共事务管理联合体,解决空间上存在界限模糊的缺陷。治理空间多中心指的是应大力培育社会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等力量,最终建立一个具有多维空间的公共事务管理联合体,把原先由政府独立承担的责任移交给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帮扶手段和权力分配的单一

由政府垄断的传统公共事务治理方式,无法满足公民需求的多样化,比较容易出现政府办事效率不高、腐败等问题。而在多中心治理方面政府不再处于垄断地位,而是处于中介地位,处理公共事务的手段更多的是依靠和运用经济、法律、政策等。政府只是负责制定宏观的制度框架和参与者的行为规则。权力分配多中心是指形成交叠管辖和权威分散的治理格局,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维持各个独立行为的有效竞争。赵乾东引用“权威—自由曲线”的观点就中国化“多中心”治理进行了逻辑分析[7]。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毕业上就业困难帮扶体系构建上,存在同样的问题。本文借用这种线性方法分析,找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多中心”精准帮扶体系实行的高效性。为了保证精准帮扶,在“单中心”政府主体的帮扶下,政府帮扶的领域越多、范围越广,帮扶的手段偏向集权,帮扶准确率越容易变低。假如用S表示帮扶成功率,L 表示帮扶手段实施程度,Z表示帮扶范围,则可构建如图1所示的线性图形。

由图2可知,在一个“单中心”帮扶体系中,政府帮扶范围Z在由Z1点扩大到Z2点时,帮扶程度L由L1点上升到L2点,帮扶成功率S则由S1点下滑到S2点。这说明帮扶成功率会随着政府幫扶范围和帮扶领域的扩大而逐渐减小,两者处于负相关。在“多中心”帮扶体系中,由于帮扶主体的增多和帮扶主体权力的相对分散及各帮扶主体之间的相互支撑和制约,帮扶成功率和集权程度则不会随着帮扶范围和帮扶领域的扩大而出现较大幅度变化,其线性图形可表示为图3。

由图3可知,在“多中心”制度下,随着帮扶主体数量的逐渐增多,政府帮扶领域范围由Z1到Z2点的变化,并没有使成功率下滑到S1点,政府帮扶的集权程度也没有相应的增加到S2点。这表明,随着帮扶主体的增加,帮扶中心并未有分化,成功率持续保持,使政府在提高主体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帮扶成功率。“多中心”制度的这种优势,为实现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提供了理论支撑。

四、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帮扶体系构建之匙

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及社会团体协同合作是精准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工作必经之路。本文以多中心视角探索就业困难帮扶工作,打造治理主体上的多中心、治理空间上的多中心、治理手段上的多中心及权力分配上的多中心,构建基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及社会团体平等合作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帮扶体系,见图4。

(一)建立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及社会团体多中心联动的精准帮扶网络

多中心联动的精准网络帮扶体系的建立要以政府为主导,以高职院校为核心,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依托,高职院校为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全方面的就业服务,政府提供信息政策扶持、企业和社会团体为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渠道,见图5。

第一,以政府为主导,为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精准政策指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是指在政府主导下,多方举措形成的互惠互利运行的机制。多中心理论下政府更多扮演的是中介角色,主要起到引导政策、综合性协调的作用。通过本地区人才供给需求及产业转型升级制定相应指导性文件和实施性建议,并出台引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及平台信息等精准帮扶具体办法,为高校、企业及社会团体搭建运行平台。主要是制定政策、协调经济及法律支持等多种手段来综合处理社会中公共事物。2014年以来,上至国务院、下到各市县地方政府连续下发关于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具体通知,明确要求落实好每个困难毕业生的安置问题,要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并提出结合地方政府及高职院校实际给予就业困难毕业生“一对一”帮扶,从职业指导、求职补贴等方面提供帮扶策略。各地促进就业新政策的出台为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了坚实保障,解决了后顾之忧,体现了政府在构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以高职院校为核心,为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全面就业服务。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列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主体,在就业困难帮扶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不容忽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问题。一是高职院校要出台就业困难毕业生管理办法,并探索建立相应的体系制度,学校内部各部门通力合作,明确就业主管部门、心理健康咨询部门、学生资助部门及各二级院系的工作职能。二是就业主管部门与教学部门共同协商承担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为毕业生实习就业做好提前准备。要派专人对就业困难倾向的毕业生提前指导、跟踪,帮助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建构初步的认知,并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求职信息、心理疏导及经济扶持。三是针对已确定就业困难毕业生,加强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对建立就业困难档案毕业生要有充分了解,实行“一生一策”管理机制,通过个性化指导、精准岗位传递,真正做到精准帮扶对接,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完善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模式。

第三,以企业及社会团体为依托,为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专项岗位。企业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信息,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企业及社会组织是应届毕業生就业的最终归宿。在“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原则下,企业与社会组织应主动承担起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社会责任,他们的接收、吸纳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规模。同时,企业与政府、高职院校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及灵活性,相对社会责任更强的企业为就业困难家庭及个人设定特殊工作岗位,更直接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精准帮扶,有效弥补政府及高职院校提供岗位缺陷。针对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困境,企业及社会团体可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人才,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体系,从本质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

(二)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变革

第一,完善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综合素养、专业技能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培养符合当前经济发展下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是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需要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一是行业知识教育。即学生入学后所学专业及文化知识,主要通过大学期间日常教学及社会实践课程完成。同时可以通过邀请校友、企业专家进行讲座等多种途径获取行业知识。二是专业核心技能教育。这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目标,是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未来工作岗位可能需要具备或掌握的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重点考核的内容。大学教育不但要从最后环节重视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还应通过加强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互联网跨界融合思维[8],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从本质上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第二,建立和完善职业指导体系。相关调研发现,就业困难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就业期望值过高或社会实践较少并缺少完善的职业指导等问题。就业困难毕业生必须科学合理准确定位、准确认知自我并提升自身素养,与当前经济环境、就业形势相吻合的就业观念才能实现就业。因此,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体系,改变择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一是设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指导课程。在大学一年级设立10学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二年级设立30学时创新思维培养课程及三年级设立30学时就业指导课程,同时在第二课程利用简历大赛、模拟招聘、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实践课程教学,将职业指导贯穿人才培养整体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对学生“一对一”职业指导体系。针对“00后”学生的特点,除完成相关公共就业课程之外,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咨询档案,根据不同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尤其为就业困难毕业生建档立卡,由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及导师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 “一对一”的就业咨询与服务。

(三)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化的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帮扶模式

高职院校之间有着具体差异,各自均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在就业困难帮扶的分类和策略上也会有各自独特之处。各高职院校应理性分析所处地域办学环境及学科建设的独特性,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模式,以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充分就业。

第一,设置专门机构,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各院校结合校内机构设置,成立相应职能部门。每年要对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心理障碍毕业生及自身能力较差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信息。二级院系指定专人负责,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充分了解他们的职业兴趣和求职愿望,及时掌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精准帮扶,确保困难毕业生就业率100%。

第二,院校二级学院要发挥主体作用。院校二级学院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要给予特殊指导与关怀。一是提供就业观念指导,各学院应根据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自身实际,通过谈心、咨询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政策、职场礼仪、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正确定位自己、了解职场、关注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调整就业期望。二是提供就业能力辅导,各二级学院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辅导与培训,比如根据毕业生在各类求职面试自我介绍及签约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和自信心。三是提供就业信息服务,通过多种载体,比如:网站、短信、电话、电子邮件、QQ群、微信群等有针对性的为困难毕业生及时提供信息,加大就业信息服务力度。

第三,形成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精准帮扶机制。毕业生就业困难帮扶从指导扶持、心理疏导到政策、经费扶持,院校主体部门及二级院校要建立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机制。一是加强心理扶持。通过班导师或是辅导员谈心、交流等方式,了解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核心原因,鼓励学生面对困难,引导其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增强困难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加强省市地方政府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政策,学校并积极协助毕业生获取相应项目的扶持,并积极引导困难毕业生参加地方举办的各项免费的技能培训及各类辅导,全面提升与拓展毕业生就业技能。三是加强经费扶持。积极开展面向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经费扶持,全面落实国家和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幫助毕业生获取更多的求职补贴,缓解困难毕业生求职的经济压力。四是加强岗位帮助。高职院校结合领导、教师和校友资源,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方寻找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措施,比如:组织参加专场招聘、优先推荐、个别推荐等,为就业困难毕业生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参 考 文 献

[1]刘鄢立.高职院校“互联网+就业精准帮扶”体系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6):51-55.

[2]金瑾.就业精准帮扶视阈下涉农类高职学生求职价值观现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9):38-41.

[3]王皓,张力,韩长根.工作选配视角下就业困难学生精准帮扶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0-106.

[4]孙磊.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7(20):71-73.

[5]王世泰.刍议精准帮扶视野下大学生基层就业指导[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6):16-17.

[6]陈强.多中心理论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构建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7(1):74-76.

[7]赵乾东.“多中心”理论的中国化内涵及可行性探析——基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31):83-88.

[8]许艳丽,刘晓莉.基于“互联网+”时代特征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25):34-38.

作者:陈强

就业困境视角下大学教育论文 篇2:

基于成本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定位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校和大学生需要在新的就业环境下进行深入思考,大学生就业时的自我定位以及所花费的成本会影响其就业选择,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疫情之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自我定位存在的部分问题,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成本和就业定位,着重提出了成本视角下适合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定位策略。

【关键词】成本;大学生;就业定位

作者简介:朱婉莹(1995—),女,江苏扬中人,本科,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会计

一、引言

先进的教育,就其本身而言,给劳动力提供了充足的准备,以帮助其他重要的行业功能,它在巩固国家经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的经济发展对大学教育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给大学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疫情大流行期间,我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政府全面关闭所有非必要的活动,空间活动的限制对毕业生的就业来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长期隔离的影响可能导致经济后果的滞后性,例如供应链的破坏,将导致全球经济的大规模减速。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小企业将遭受最大的损失。通过执行疫情防控政策,一些小型企业暂时关闭,员工的忙碌程度降低,失业人数增加,尤其是在小企业和收入最低的人群中,企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自我定位仍存在自我认知不明确,就业选择片面等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定位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就业成本。本研究基于成本视角,研究了就业定位和就业成本的关系,并提出了大学生有效定位策略,以期推动大学生减轻就业压力,引领大学生就业定位的新方向。

二、疫情之下大学生就业形势

1.就业机会减少

其一,就业市场供给多。近些年,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多,这对于毕业生而言,就业压力显著增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毕业生就业渠道减少,导致就业压力集中,使毕业生就业供给量大大增多。其二,就业市场需求少。受疫情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受到了影响和限制,改变了就业预期。由于对人的流动性进行了大规模的特殊限制,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平衡发生了变化。生产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在减少,导致许多企业已经停止生产,相应的裁员减少了就业的可能性。另外,新冠肺炎大流行造成的动荡产生了从全球化到去全球化的转变。不仅在贸易方面,而且在全球和本地区的金融和货币市场都出现了变化。企业经营规模变化和全球经济体系的变化受损必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由此,企业和单位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相应减少,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降低。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就业成本增加

其一,就业物质成本增加。对于目前的环境来说,部分国家疫情仍然严重,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在多国出现感染病例,奥密克戎毒株可能会使部分企业生产中断、一些国家收紧入境政策,进而对全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造成整体影响。在国内,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许多企业的招聘数量在下降,招聘时间也在推迟,导致毕业生无法在毕业后迅速找到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持续找工作,因此增加了就业物质成本。其二,就业时间成本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部分毕业生无法快速获得实习和工作机会,这些毕业生依旧维持在待业状态,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找工作,因此增加了就业时间成本。其三,就业机会成本增加。机会成本是指毕业生为了另一种利益而放弃自己原有的东西,疫情导致企业招聘数量的减少,毕业生就业竞争尤为激烈。原本求职的时间毕业生选择等待就业时机,原本工作的时间毕业生在求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机会成本。

三、大学生就业自我定位现状

1.强调自身优势,忽视市场需求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大学生自我认知不清晰。他们无法做到客观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在就业时过于强调自身的优势,而不能清楚深刻地认识自我短板,这样导致他们在就业时不能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反而更容易展示自身弱点。他们对就业目标也没有进行清晰定位,因为大学生还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心理上不够成熟,不清楚自己想要选择一份什么工作,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其失掉很多就业机会。同时,许多大学生对自我能力的把握也处于模糊状态。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所以在就业时会迷茫,甚至会盲目从众,产生一种“随大流”的想法,在就业机会前摇摆不定。在就业时,部分学生会忽略就业市场需求。比如,参加一场招聘时,他们对企业真正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所以即使强调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也难免与企业招聘需求不匹配,导致自身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这样不仅会使自身的就业时间成本、物质成本和机会成本增加,也会使企业流失人才。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时要以企业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明确自己的目标,评估自己的能力,然后针对自己的优势与企业需求进行匹配,实现双方共赢。

2.追求自我利益,就业选择片面

如今,在疫情影响,劳动力过剩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很不理想。但是仍有部分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存在片面性,过于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身上都有一股拼劲,他们热衷于大城市的生活,向往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所以在他们的就业城市选择里仅仅局限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使大城市的人才堆积,造成其他地区的人才缺失。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在择业时过度追求個人利益,忽略了社会利益。部分毕业生表现出职业理想信念淡薄、急功近利的特征,在职业选择时,只关注现实中个人理想的实现,忽略了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另外,一些大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忽视了社会和企业的真正需求,丢掉许多就业机会。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服从社会客观规律,满足企业和行业需求,将社会国家利益放在前面,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技能,把握就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

四、就业成本与就业定位

根据学者们对就业成本和就业定位的相关研究启发以及对就业成本内容的探索,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选择使用电子问卷线下收集,本研究以西部地区某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高校的学生中选取被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开展实证研究,以期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帮助大学生就业定位目标。

1.实验步骤

本次问卷调查分两个步骤实施,第一步进行预调研,共发放50份问卷,然后对预调研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正式实验中大学生就业成本这一概念的维度。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成本包括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资金(资料费、简历制作费、交通费、住宿费、服装费等)、时间、机会等。第二步进行正式问卷题项的设计和发放。

2.问卷设计与被试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93份。将注意力测试未通过(18个)的数据,未完成全部问卷题目(3个)的数据剔除,剩余有效样本为37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4.7%(其中男性169人,占比45.4%,女性203人,占比54.6%;344人处于18~25岁,占比92.5%),有效问卷的数据进入后续处理分析,通过统计分析问卷数据,研究大学生就业成本与就业定位的相关问题。

3.就业成本与就业定位

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显性成本就是物质成本,物质成本主要包括就业时制作简历所需费用、打印资料的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外形包装费用。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51.24%的大学生认为交通费用在物质成本花费中占比最大。虽然由于疫情的影响,部分招聘选择采用线上形式开展,但仍有一部分招聘选择线下面试的形式,由于毕业生所选择的企业地点具有灵活性,一些异地企业的招聘需要大学生到当地参加,由此产生的交通费在物质成本里占比较大。23.15%的大学生认为形象包装费在物质成本的花费中占比较大,他们认为良好的外在形象更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形象包装费用花费中,67.81%的大学生花费低于500元,28.42%的大学生花费在500~1000元之间,3.77%的大学生花费在1000元以上。

大学生毕业就业时需要花费一定量的时间,才能达到自己的就业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样本里,求职期为3个月的大学生占比62.58%,求职期为3~6个月的大学生占比25.72%,求职期花费6个月以上的大学生占比11.7%。在求职期耗费的时间越长,说明大学生就业的时间成本越高。

在就业选择时,大学生求职会产生机会成本。指毕业生为了某一场招聘而放弃其他利益最大的求职机会或者更容易成功的职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2.36%的大学生求职期间会放弃3个以下其他职位,14.82%的大学生求职期间会放弃4~5个其他职位,2.82%的大学生求职期间会放弃6个以上其他职位。求职期间放弃的职位数量越多,表示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成本越高。

问卷显示,在就业定位选择方面。58.73%的大学生会把城市发展潜力作为选择职业的首选因素,62.26%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就业,32.36%的大学生相对于加入企事业单位更倾向于自主创业。65.49%的大学生愿意从事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都似乎存在着一些共性。从物质成本上看,大家都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在出行费和外形设计方面。在求职过程中,绝大多数大学生求职时间越长,时间成本越多。部分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首先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找不到相关工作的前提下选择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还是更傾向于大城市和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五、成本视角下大学生有效定位策略

1.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在新的就业形势之下,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要对自己进行清晰的定位,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短板,确立自己的就业目标。一方面,大学生应提前收集资料,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环境,了解自身的条件与就业目标的匹配程度。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以及自己的经济家庭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这样可以避免无目标求职增加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也能够减轻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技能和对自己的认知,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就业成功与否。大学生应该在就业前的学习生活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由此可灵活应对变化的就业形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就业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

2.搭建就业云平台

由于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冲击,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导致学生的就业成本增加。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也显露出一些学校就业中心招聘宣传渠道过窄、大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之后的满意度是评价一场招聘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应当拓展招聘渠道、鼓励大学生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到线上招聘活动中来。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的就业联动活动。一方面,学校应加快数字化就业平台的建设步伐,创办多种渠道共同促进就业的云服务。丰富大学生就业中心线上招聘活动的宣传方式,聘请专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等宣传渠道,线上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借助社交媒体的交互性,采取双向互动的形式进行线上招聘活动,如直播平台实时互动的形式进行云招聘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捕捉大学生的需求,并追踪大学生对线上招聘活动的反馈,并根据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对就业需求和招聘需求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准确快捷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降低大学生就业时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

3.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其一,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调整。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对失业率产生了影响。也打乱了大学生原有的就业模式,导致许多毕业生对就业产生了焦虑和不安等情绪,心理状态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而变差。因此,在这种情形之下,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事业观。学校要定时组织一些就业指导讲座活动,使学生提前了解目前的就业市场和环境。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其二,学校增加对毕业生的入职前教育,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针对大学生的专业特征和不同学生的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培养,结合就业市场的真实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情况,提升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匹配程度。进一步整合学校和社会中的资源,缩短学生的择业迷茫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岗位,降低其就业成本。

4.完善就业政策

近几年,国家和各个地区都出台了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各地企业和学校要严格执行贯彻好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以政策为指导合理精准地安置人才和进行招聘。目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式包括考公职、考研究生、出国留学、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出台的就业优惠政策,各单位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要详细解读,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相关政策,并依据政策选择与自身相切合的就业渠道和就业目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和管理部门也应该精准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帮助大学生降低就业成本,明确就业定位。比如积极搭建就业平台,通过网络宣传、新媒体直播、等方法加大国家和地方就业政策的宣传,实施更加完善合理的激励方案,使大学生能够在就业上获得实质帮助。

六、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促使大学生更清楚地确认他们的就业目标和所需花费的就业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减少,就业物质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随之增加。而大学生目前对就业时的自我定位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一是大学生就业时强调自身优势而忽略就业市场需求,二是大学生就业过度追求个人利益,就业岗位和地点选择上存在片面性,而大学生解决就业定位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可以帮助其有效应对就业压力。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就業时的就业成本和其就业选择,提出了降低就业成本为前提的大学生有效定位策略,包括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搭建就业云平台、加强就业指导和完善就业政策。

参考文献

[1]Simionescu M, Raiien A G. A bridge between sentiment indicators: What does Google Trends tell us about COVID-19 pandemic and employment expectations in the EU new member state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21(173).

[2]陈婷,吴海燕.我国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6(5):131-136.

[3]马灿.疫情中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建议——基于生涯建构理论视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6(16):34-39.

[4]徐明宇.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3(06):67-69.

[5]魏语婷,汪福俊.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定位和就业策略研究[J].2018(36):166-167.

作者:朱婉莹

就业困境视角下大学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当前就业问题不仅是关系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是关系多元利益主体的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要采取与时俱进、相应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今人们的热门话题,其影响因素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本人因素等多个方面。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分析高等学校各利益相关者在其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探讨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调查显示,随着高校招生数的增加,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紧缩趋势。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情况更加明显。2008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64 万人,但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2007年,全国495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关注成了不争的事实。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全球性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以及国内国有企业需求不旺。二是由于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势必带来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但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毕业生就业“冷”、“热”不均。由于各高校的实力相差较大,学校的专业结构、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等原因,重点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高的毕业生和“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比较抢手,而一般院校、学历层次低以及“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大。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产生于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20 世纪70 年代,利益相关者概念开始在战略规划文献中大量出现。安索夫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 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1984 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其专著《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他认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也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做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近年来“利益相关者”概念在公共和非营利部门也逐渐流行起来。根据前面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我们可以对高等院校的利益相关者作如下界定:高等院校利益相关者指影响高等院校的发展和目标实现,或者受高等院校发展和目标实现影响的校内外团体和个人。高等院校同时肩负多种使命, 履行多种职能,与国家的强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利害关系。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隐含着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虽然和企业发展所遵循的逻辑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公司治理有关利益相关者多元化及其通过一系列内、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的理念。此时,就由原来的以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转变为以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核心,继而维护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一起群策群力,以和谐共赢的新观念为指导,完善制度、改进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一)政府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当前,应当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去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消除城乡之间的过大差异,使大学生毕业生觉得在哪里就业都一样,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协调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这一网络平台的建设,积极培育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再次,通过建立并推行用人信息登记制度,所有需要接收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必须事先到指定的政府部门进行登记,然后由该权威部门把所收集到的需求信息输人信息库,并实现与各地、各高校、各用人单位的统一联网,做到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以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使网上求职择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观念和便捷的就业方式,成为我国大学生择业的重要选择和渠道。

(二)企业

转变用人观念,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既能发挥员工所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又能减少由于不合理的选人、用人给企业带来的招聘成本、高薪成本。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合理选择吸收大学毕业生,切忌盲目攀比。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有目的、有计划吸收部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对提高企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最大的优势在于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学历越高,理论基础越好,经过几年的生产一线的锻炼,安排他们去搞科研、产品开发,或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对提升企业的层次和水平会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应届生,加上他的悟性和变通能力,不见得就一定比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差,也许还更好。

在欧美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成为常态,许多高校都与公司和产业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常常通过一种综合的工程项目,使每个学生把三年里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技术都综合的应用。事实上,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也早已存在。只是大多数集中在中职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层次采取导师制,研究生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也是一种产学研合作。但是在本科教育阶段,每年大概有100 万的工科大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入真正的产业中去实践。而且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大多数的公司、企业家还没有意识到现在大学正在培养的人,是四年以后要进到公司工作的人。所以企业必须认识到产业和教育必须共同携手合作的时候,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高校

1.强化内部改革。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市场,根据自己现有的实力和水平,准确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服务对象,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毕业生就业实力。

2.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许多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大多将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也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高校应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指导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并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大学生

1.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的转变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转变就业观念,一是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及需求状况,不能错失良机。虽然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竞争依然激烈。二是要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能好高骛远。近几年,国家连续四年出台重要文件,确立了包括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这就传达出一个信息,这些政策的出台,就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因此,大的就业方向除了行业就业外,到国家倡导的到基层及西部地区就业是今后就业的方向。三是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一次就业定终身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合理流动,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流动。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大学生们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受到欢迎,而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大学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重视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7):24-26.

[2]李向晟,杨建群.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应对与策略[J].决策参考,2006,(9):11-13.

[3]蒲建萍.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8):17-18.

[4] Freeman,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 Pitman,1984:145-146.

[5]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11):9-11.

[责任编辑 陈风雪]

作者:陈华伟 王 娟

上一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论文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