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

2022-11-13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或者性别歧视现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很多单位的招聘信息中虽然未明确说明不招聘女生, 但是在招聘过程中女生会因为各种原因被用人单位拒绝。笔者曾担任本校某工科专业2015届应届毕业生辅导员, 截止到2015年12月底, 该工科专业共有学生585人, 其中男生500人, 女生85人, 男生就业率为89%, 女生就业率则为59.3%。由此可见,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非常突显, 对于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1]。

一、研究视角——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 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 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社会性别视角下男女两性的诸多差异并不是天然的生理差异, 而是社会基于生理差异而赋予他/她不同的期望、要求和限制。社会性别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建构对性别的作用, 倡导多元的思维方式, 关注女性 (弱势群体) 的生存状态, 力倡男女两性关系的改善与社会公正[2]。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为自编问卷, 内容主要涉及基本信息、就业认知、就业结果以及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选取样本采用分层抽样方式, 根据专业、年级、性别等按比例分层抽取样本, 对吉林省内部分高校的12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最终回收问卷1220份, 有效问卷1179份, 问卷有效率为96.63%。被调查学生中男生比例为56.54%, 女生比例为43.46%。被调查的学生均为2016届应届毕业生[3]。

三、研究结果

(一) 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认知

就业认知指的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 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就业有关问题的认识、了解以及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就业认知一般来讲主要包括对就业形势的认知、对职业的认知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认知。首先, 从对就业形势的认知来看, 在被调查的工科大学生中, 4%的男生认为就业形势好, 31%的男生认为就业形势不太好, 就业压力较大, 65%的男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工科大学生就业困难;而被调查的工科女大学生中, 没有人认为就业形势好, 16%的女生认为就业形势不太好, 就业压力较大, 84%的女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工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由此可见, 无论是工科女大学生还是男大学生, 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的认知比较客观, 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要大于男生。其次, 从对职业认知来看, 男生和女生的差异较为明显, 针对“您认为企业最看重的是求职者的哪些因素”一题, 被调查这从“学历层次、家庭背景关系、综合素养、工作经验 (实习经验) 、学习成绩、性别、身高外貌”几个方面进行排序, 结果显示“综合素养、学历层次、家庭背景关系”是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 这比较符合用人单位的应聘标准, 但是对于女大学生来讲, “性别”因素的影响程度高于男生。此外, 在自我能力认知方面, 被调查的学生中, 80.3%的学生认为“工科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歧视”, 但是在“您认为工科女大学生与男生相比, 在综合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这一问题中, 被调查的工科女大学生中, 有81%的学生选择“无明显差异”, 有9.6%的学生选择“有差异”, 其余学生选择“不了解”。由此可见, 工科女大学生在自我能力认知方面, 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认可度较高[4]。

(二) 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

本研究主要从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求职时间和次数等方面对就业过程进行评估。首先, 在就业心态方面, 在被调查的女大学生中, 72%的学生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 11%的学生选择“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暂时不就业”, 10%的学生选择“找不到理想工作就自行创业”, 7%学生选择“比较迷茫, 无想法”。由以上数据可见, 大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能够积极面对, 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女生心态较差, 对于就业的各方面准备并不充分。此外, “在就业过程中, 您最看重的是哪些因素? (多选) ”一题中, 被调查的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看重的是“工作的稳定性”和“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而男生看重的是“是否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和“企业的性质和规模”, 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趋于保守传统, 具有求安稳舒适的想法, 而对于自己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则看的不那么重要。此外, 在求职时间和次数上, 被调查的学生针对“您认为在求职时间上, 工科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是否存在差异”一题, 70.9%的学生认为“存在差异, 男生求职时间更短”, 7.38%的学生认为“存在差异, 男生求职时间更长”, 21.72%的学生认为“不存在差异”;在求职次数上, 被调查的学生中, 69%的男生求职次数在3次以下, 而仅有38%的女生求职次数在3次以下, 有21%的男生求职次数在3次—6次, 52%的女生求职次数在3次—6次, 可见工科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比男生艰难的多[5]。

(三) 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结果

对于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结果主要通过就业率进行考察。为了具体的反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本研究把大学生就业结果分为三类, 分别为已经签约 (含继续升学、灵活就业) 、有单位表示愿意接收但是还未签约、未有单位愿意接收。根据吴鲁平教授关于大学生就业是否难的评定标准, 他认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高于90%说明不存在就业难的现象, 就业率在50%——60%说明就业难问题严重”。据本研究数据显示, 在被调查的工科大学生中, 截止到2016年6月底, 已经签约的男生比例为63.7%, 而已经签约的女生比例为50.4%, 男生的就业结果明显好于工科女大学生。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工科女大学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即使工科女大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与男生不相上下, 但是在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中依然处于劣势, 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 就业难问题凸显。

四、讨论及建议

本研究以“社会性别”视角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 目的就在于唤醒社会各界对于性别问题的正视, 倡导一种以平等、客观地的态度对待两性的关系和发展, 关注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存在状态, 最终能够实现男女两性的就业平等。因此, 本研究从社会性别视角入手, 对工科女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 工科女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和信心

由于社会上形成的对女性的偏见已经根深蒂固, 在短时间内并不容易消除。因而女性要想获得自身的发展, 需要从提升自我素质做起。

1.正确认识自己, 自主自信, 突破传统的性别观念的束缚

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确实却在差异, 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这并不代表女性在智力和能力上输于男性。因此, 女性要想获得发展, 必须树立争取的社会性别观念, 具有自主发展的意识, 坚信自己有能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打破一直以来被建构的被动形象, 勇于冲破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 充满自信的生活和工作。

2.不断学习, 开拓进取, 发挥自身优势, 抓紧机会充实自己

由于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中大多为男性, 如果想有所作为必须具有学习意识与改革创新的勇气, 在学习和实践中锻炼自己, 积极争取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开阔眼界, 并且发挥女性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不断寻求机会提升自我。

3.与周围女性建立良好关系, 从同伴中获得帮助和支持

虽然工科女大学生与男生相比, 在数量上不占优势, 但是无论在学校还是工作岗位中并不缺乏优秀的女性领导者。工科女大学生应该注重与身边的女性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与她们成为工作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 获得同性的支持和认可, 并向同行业中优秀的女性领导者学习。

4.扮演好双重角色, 学会在家庭与事业中寻求平衡

对于一位女性来说, 家庭经常成为女性发展的牵绊, 使女性陷入事业发展和家庭责任的矛盾中, 从而影响自身工作的热情和家庭的亲情。一位成功的女性应学会在家庭和事业中找到平衡点, 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让家人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 与家人和睦相处, 争取家庭的支持, 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竭力付出, 尽量避免社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志存高远, 追求事业上的成功。

(二) 多方解围——社会各界共同解决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因素造成的, 因而除了工科女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 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目前最关键的应是在社会上大力宣传社会性别理念, 提高社会性别的敏感度, 使普通民众能够彻底认识到目前社会中的各种性别不平等现象, 实现社会性别理念的主流化和大众化。

我国各级政府应认清目前社会上已经存在的各种性别不平等现象, 从社会管理的各方面着手, 推进性别平等。比如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 使宣传教育走进大、中、小学课堂, 走进居民社区, 可以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和媒体的力量, 引导大众传媒树立正确的女性形象, 避免负面的社会刻板印象。同时, 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 有针对性地完善社会公共政策体系,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中。此外, 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积极开展社会性别教育, 建设和谐的校园性别文化, 对于女大学生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女性领导力提升的相关培训, 为女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平台。

在社会领域, 应鼓励发展和成立专业组织, 引领女性的发展。目前, 我国在女性教育和女性成长方面的专业组织建设方面非常缺乏, 这使得女性教育领导者的发展势单力薄, 孤掌难鸣。为了促进女性教育领导者的进一步发展, 政府应积极鼓励女性成立自己的专业组织, 为女性提供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和鼓励的平台, 这不仅有利于个体发展, 也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群体素质。

总之, 社会性别视角对于研究和解决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有利于帮助女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性别对于自身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健康的两性关系,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最终实现性别的平等。

摘要:文章围绕“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这一问题, 以社会性别为视角, 从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认知、就业过程、就业结果等方面入手,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全面地了解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性别,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

参考文献

[1] 赵冰洁, 王秀勇等.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调查[J].青年探索, 2004, (1) :1.

[2] 武毅英, 杨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野[J].大学教育科学, 2013 (1) :1.

[3] 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D].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4] 宋健.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政策[D].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5] 张再生.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D].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互联网与室内设计背景下教学的探讨下一篇:B超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