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就业压力培养社会需求型大学生的思考

2022-09-11

2006年3月29日,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二零零六年会”上介绍说, 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7%、2004年为19%、2005年为21%, 现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2020年毛入学率力争达到40%[1]。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3]。实质上,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高等教育结构的大规模调整, 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就是从人才供给总量不足转向了所供给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能否满足各行各业的现实需要, 从先前的一元精英教育走向现在以培养需求型人才为主的多元化教育[4][5]。正是这一点, 使高等教育从同质精英培育走向了更贴近社会建设的多元需求人才培育, 这种教育需要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更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许多高校也深切地认识到, 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就得以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为定位目标。

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分析

1.1 就业现状及分析

高校扩招是国家教育重大战略决策, 它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对缓解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 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伴随高校扩招同时也出现了大学生诸多就业压力和就业矛盾。具体表现在:

1.1.1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据统计, 2001年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 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70%, 从2002年开始, 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 到2002年底, 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 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 就业率上升到80%, 2003年, 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 毕业生人数超过212万, 2004年达到280万人, 2005达到330万, 2006

年达到413万, 2007年达到495万人[2]。根据2006年3月份中国人事部发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截至2005年12月31日, 统计地区共有214123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7%。统计结果表明, 毕业生就业率的增幅与急剧增加的毕业生数量形成鲜明对比[7,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曾表示, 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 今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9]。据悉, 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举办的一项“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结果显示:全国近百所高校进行的六成大学生一毕业即面临失业现状!

1.1.2 教育体制滞后导致学科知识老化

国家由于没有系统科学的规划和引导, 不少高校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 盲目追逐热门专业, 导致专业趋同现象严重, 最终使得专业人才的产出和岗位需求不成比例, 供大于求;同时,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人才需求条件变化极快, 但高校体制改革步伐缓慢, 较严重地制约了教育模式, 从而导致学科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材规划、教学手段等等都大大落后于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 使得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不符合社会市场需求。

1.1.3 重理论知识灌输而轻实用能力培养

目前, 已有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 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 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创新精神不足, 特别是社会知识、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薄弱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 学校为了减少教育投入, 重理论灌输, 少实践环节;重课堂教育, 少社会锻炼;重纯思想教育, 少职业道德培养, 致使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职业道德低下、思想简单, 不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1.1.4 教师理论知识丰富而社会经验匮乏

由于受教育体制的约束, 高校教师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福利分配等等方面都是依据学历、工龄、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及文章发表数量等等来作为主要依据, 而这些依据多以理论知识及科研为重点, 基本上没有和实践活动有紧密的联系, 特别是与单位、企业活动联系更少。他们有的长期工作在学校, 拿着十几年前的教材, 数年前的教案, 成年老调的说词, 他们有的极少接触社会, 更没有在企业从业的经验。因此, 社会怎样发展, 企业需求什么, 教师们都不甚清楚地掌握, 那怎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学生?

1.1.5 现实工作内容与人生目标错位

刚刚毕业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一般成功欲望极强, 并带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和理想。通过对学生“关于个人工作目标和理想”的调查, 结果显示, 约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希望今后一毕业就进入拿高薪的大企业, 并希望在35岁前实现自己的理想并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像这种无根据地给自己人生定位, 不肯改变自己的就业取向, 不肯降低自己的“身价”, 这也可能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同时, 部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问题, 表现为择业时过分强调自我实现, 把个人爱好兴趣放在第一位;期望值过高, 过分追求舒服实惠, 过于注重工作企业、岗位、生活环境和待遇条件等, 他们一味强调单位能给予他什么, 而很少考虑自己能为单位创造什么, 对物质和生活待遇的要求超出企业愿意支付的标准。同时他们眼高手低, 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他们一直在路上, 只有目标, 没有方向。

1.2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现状

首先、用人单位需求与大学生能力差距

据有关资料统计, 大学生在新单位呆满一年的不超过20%。因此, 现在企业最大的不满就是应届大学生的成活率太低。单位把学生从学校招过来, 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到教会他各种工作技能, 花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可大学生却把单位当做了实习基地和跳板, 说走就走。用人单位抱怨说:“好人才越来越难找, 很多大学生连基本的就职能力、职业素养都缺乏, 花钱与时间来培训他们, 成本太高, 得不偿失, 这让我们难以接受。”

其次、用人单位用人误区导致大学生离去用人单位一般都愿意花最少的代价, 获得最大的收益。有的单位为了自身发展需要, 往往到高校招聘许多大学毕业生, 但在具体工作安排时, 将他们放在工作最底层, 从事与一般工人同层次的工作, 美其名曰锻炼锻炼学生, 而其工资待遇与一般工人无异。有的单位欲花一般工人的代价请优秀的大学生, 有的单位自身发展空间极小, 而想留住优秀大学生等等现象说明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误区。

2 培养社会需求型大学生的思考

2.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产品产销模式的比较思考

高校培养的人才犹如企业生产的产品, 只有得到社会的需要和认可, 才能够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的源泉, 因此, 建议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妨参照企业产品产销模式。

2.2 加强学校及学生就业思想观念的转变

2.2.1 加强毕业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工作

其实, 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并不是很大, 而在知识和能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 用人单位往往更看中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所以应该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工作, 对毕业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指导, 使他们正确处理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成才与发财、事业与生活、索取与奉献的关系, 使毕业生充分认识自己, 合理定位, 正确择业, 及时就业。

2.2.2 强化诚信教育, 夯实毕业生职业道德基础

近年来, 面对就业市场激烈竞争和新的挑战, 以及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不守信用, 不守承诺的现象时有发生, 譬如大学生贷款后不按时还款, 甚至恶意拖欠、逃避, 还款信誉较差;在求职过程中部分毕业生为了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取胜, 自荐材料的虚假包装, 面试时的自我拔高, 在签约时“脚踩多只船”, 盲目签约、随意毁约等现象, 严重地违背了诚信原则, 丧失了职业道德基础。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今天, 毕业生就业必须履行诚实守信原则, 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更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并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生活、管理等各个环节和过程, 贯穿大学生活始终, 把职业道德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 做到常抓不懈。

2.2.3 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 适度调整就业期望值

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基础上, 调整好就业期望值, 找准坐标, 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同时, 要指导毕业生学会自我调节,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指导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克服从众心理, 培养科学决策能力, 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抓住机会, 顺利就业。

2.2.4 倡导自主创业, 拓展毕业生就业途径

近年来, 大学生创业风起云涌, 展示了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也标志着毕业生就业观念和传统的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毕业生创业, 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 而且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新财富的同时, 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因此, 学校应在大学生学习期间, 提供更多的学生创业机会并积极引导他们如何创业?如何包装?如何经营管理?等等自我创业计划与实施。

2.2.5 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辅导, 主动规避地方“政策壁垒”

学校可通过各种渠道, 全面掌握国家及各个地方政府对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并指导毕业生依法就业, 走出择业的歧途和误区, 毕业生只有掌握就业政策, 才能在关键时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才能提高求职命中率, 少走就业弯路, 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损失;才能使毕业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并结合个人的实际, 在就业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选择职业,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去联系单位, 并主动避开部分地方“政策壁垒”, 顺利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也只有掌握就业政策和法规, 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才会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违约现象, 以实现顺利就业。

2.2.6 筛选就业信息, 帮助毕业生择业决策

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获得大量的需求信息, 但这些信息并不是都有效和有用, 还必须对信息加以筛选,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毕业生对信息的筛选应建立在对自己全面、客观、公正评价以及对用人单位详细了解的基础之上, 根据在一定范围内择业、发挥优势和学以致用、面对现实的筛选原则,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目的, 有针对性地进行排列、整理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使需求信息具有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使之更好地为毕业生择业服务。对于筛选后的信息毕业生需根据社会需求、个人期望以及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择业决策, 最终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

2.2.7 成立高校就业服务中心, 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通过改变传统等候式应聘为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模式, 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将学校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办学特色, 每一位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兴趣特长与评价, 已就业工作学生表现及业绩情况介绍等等作出系统的、全面的分析资料, 分门别类地送到全国各个相关企、事业单位, 同时, 收集并掌握相关单位的基本情况、效益情况、用人情况、对拟应聘学生的安排和劳动合同订立情况等等了解清楚后, 为毕业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 以便学生了却后顾之忧。因此, 该项工作最好由学校成立专门的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长期负责此项工作, 建立专门、完善的用人单位及学生档案, 建立毕业生工作业绩评估标准及相应档案。

2.3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 国家应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淘汰不适于现代社会教育的规章制度, 重新制定有利于现行教育体制的政策。

首先, 根据用人单位需求, 有针对性地拟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计划。高校在制定计划时可以邀请一些业界人士参与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中, 提出更能适合于社会、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避免学校教学工作人员“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作法。

其次、邀请业界优秀人士参与学校教师对教材的编写工作。以理论指导实践, 再用实践证实理论, 相辅相成, 共同受益。特别是已经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优势项目、知识、科研产品及时纳入教学教材中, 从而保证了教材内容和知识始终保持与社会实际同步发展和更新。

2.4 加强教师实践技能训练

2.4.1 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从事实践工作

并将在实践工作绩效作为本人考评、职务晋升的依据之一。没有实践条件和机会的教师, 学校主动联系企业, 牵线搭桥,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 了解社会和企业, 掌握生产中的前沿知识。

2.4.2 聘请业界优秀人才担任授课教师

充分利用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有的放失地学习, 同时, 更有利于学生实践、锻炼、实习和就业等提供机会和场所。

2.5 针对学生兴趣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

学生在学期间, 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 人生定位目标, 开展第二课堂即兴趣班或特长班。由有特长的教师或在外从事过创业发展或业界人士担任辅导员。如:科研、营销、办公室文秘、营销内勤、财务管理、品控质检、生产管理等等。针对学生的气质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及本人定位目标重点培养, 只有通过专项培养, 他们一旦就业, 在就业通道上就会高人一筹, 优先一步, 同时也给他们增强了就业信心和勇气。

2.6 改变高校学生就业被动为主动

高校学生正如一个企业的产品, 如果没有业务员的大力推销, 再好的产品也是无法销售出去的。因此, 改变传统的就业模式, 派专人主动出击, 联系企业、单位, 机关等, 使单位尽可能多的了解学校的学生, 同时也尽可能帮助学生做好了解企业的参谋。

2.7 加强校企深入联合

紧密开展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活动, 让更多的高校教师、学生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鼓励教师、学生渗透到企业中去, 切实提供教师及学生科研、实习及就业场所。

2.8 加强就业学生的追踪调查

随时掌握每一位毕业生出去后的工作状况和工作能力表现, 建立毕业生追踪调查档案。对于发展较优秀的毕业生, 在校内进行大量的图片、资料宣传, 并定期邀请其回校做就业工作经验报告, 对工作不满意的学生, 学校积极联系单位, 为他们再就业提供机会。

摘要: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也是逐步走向成功的关键。不曾想, 随着扩招及其他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成了当今最为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 文章提出培养社会需求型大学生作为主要定位目标与手段。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1] 王胜军, 焦婷婷.民调显示34.7%的受访者后悔上大学[N].中国青年报, 2006-08-14.

[2] 叶铁桥.毕业即失业?124万高校毕业生今年没工作[N].中国青年报, 2006-11-17.

[3] 潘懋元, 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

[4] 田建国.大学教育综合化[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5] 蓝劲松.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6] 莫荣, 刘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经济参考报, 2003, 6, 11.

[7] 胡谋, 赵俊.就业压力与人才紧缺, 高校需出能工巧匠, 2004, 12, 16.

[8] 唐景莉.切实把握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节奏[N].中国教育报, 2004, 6, 2.

[9] 李春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 社会科学论坛, 2006, 10.

上一篇:高校施行人事代理所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下一篇:关系数据库中的关键词查询结果动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