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小学美术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快速发展,艺术素质教育开始被注重起来,这促使美术欣赏课成了提升学生审美意识、鉴赏能力以及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如何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寻找到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是美术教育者值得去研究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欣赏课小学美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欣赏课小学美术论文 篇1:

欣赏课中小学美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广泛应用于当下的教学领域中,它具有较高的交互性与灵活性,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入到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有利于为教师构建出一个更加灵活的平台,丰富美术教学的手段与内容并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在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定义后就欣赏课中小学美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展开了探索。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欣赏课  小学美术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小学美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研究(QJK135D627)。

1.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而产生的新兴产物,它是一种展示工具,主要是通过运行专门的应用程序构造出一个大屏幕并营造出一个交互式的操作情境。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建立通讯关系,通过连接计算机与投影仪将呈现的内容投影到屏幕上,使用者可以利用电子笔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并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各项操作。目前,该技术对于现代化办公以及教学领域都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质量是践行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需要。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仅通过课件来向学生展示各类美术作品,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真谛,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很好地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中的弊端,它使课堂的互动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互联网将各种媒体素材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与教师间能够更好的交流互动,从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样化,教学效果也更加高效。

2.欣赏课中小学美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优势

2.1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共鸣

在小学美术的欣赏课上,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的图片、影像等,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教学环节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并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年级《动植物欣赏》这一课时,便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一些学生熟知的动物与植物图片或者是视频并向学生提问,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也可以配上适当的音乐,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去观察、去了解动植物的外貌特征与生活习性。另外,电子白板还可以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编辑与保存,也可以重复播放,这样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可见,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利于将教学中“导”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

2.2 活跃学生思维,使教学更加动态化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班是,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笔直接在屏幕上进行操作,这就避免了传统演示过程中的繁琐,使教学更加高效化,而学生也会惊叹于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也会更加踊跃的回答问题并参与到互动中来,这也使教师在示范教学内容时更加具有动态性。例如在讲解五年级《美丽的纹样》时,教师便可以在白板上向学生展示各种纹样,并可以将学生所设计的纹样作品用白板的拍照功能进行保存后展示,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2.3教学环节更加具有灵活性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都习惯运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来制作教学课件,但是PPT的图片较多且制作复杂,教师在上课时要有序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但是当教学中出现突发状况需要调整教学方案时,PPT的顺序很难及时做出调整。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回答直接进行操作并迅速将内容进行跳转,因此使教学也变得更加灵活多变。

3.欣赏课中小学美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有效举措

3.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交互式电子白板走入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活跃了课堂恩为,同时可以从多方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合理的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其中。例如在讲解美术《花儿朵朵》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相关的歌曲,并在歌曲中向学生们展示出各式各样的花朵。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加深学生对花朵的印象,并引起学生的创造激情与想象力。

3.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

作为美术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这时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图片、音频等,从而刺激学生各方面的感官,激发学生自主创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作,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例如讲解《秋天的图画》时,教师便可以通过钢琴曲《秋日私语》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秋日的美景,也可以播放一些落叶或枫叶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从不同层面来加强感受。只有学生处在良好的创造环境下才能更好的投入创造,才能更好的感受美术。

3.3在课后展开积极的探究

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掌握该技术,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拓展信息渠道,鼓勵学生积极的展示自己,以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当下,网络资源异常丰富,教师要提高自身获取、整合资源的能力,在课后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例如讲解《家乡古建筑》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当地的建筑特征以及采取这样手法的原因,使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了解不同建筑的特征与优势,并发掘其艺术特性。这样的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与合作探究能力,并为其艺术创作积累素材。在课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不同;南方建筑与北方建筑的不同,并鼓励学生尝试去创造建筑图样。通过这样的课后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创造与思考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美术来源于生活,从而养成多观察的好习惯并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邓颖晶.小学美术教学探析[J].成才之路,2014(15):79.

[2]王世军.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4(8):133.

作者:李炳乾

欣赏课小学美术论文 篇2: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快速发展,艺术素质教育开始被注重起来,这促使美术欣赏课成了提升学生审美意识、鉴赏能力以及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如何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寻找到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是美术教育者值得去研究的问题。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旨在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长足性发展。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教育;美术课堂;欣赏课教学

一、 引言

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良好的教育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小学生形成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关键。小学美术欣赏教育是推进美育教育有序开展的主要课程,可以锻炼小学生审美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欣赏能力,并为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插上飞翔的翅膀。但是这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特点等,寻找符合其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去优化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不足,才能在提升美术欣赏课教学質量的同时,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二、 美术欣赏课的教育价值

美术学科自身的创造性、感知性、视觉性以及理解性,能够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既保证艺术素养的快速提升,又可以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与设计,将自身情感与美术作品进行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可以保证学习效果,又推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具备趣味性、审美性等多种的特征性,能为小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很多的色彩。因此,美术欣赏课想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授课工作时,鼓励学生通过自身思辨意识的调动以及审美意识的应用,可以对各种美术作品,以及与美有关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观察,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提升自身欣赏能力、艺术修养以及学习能力的目的。通过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知识的学习,感受其中的艺术内涵,对社会发展与人类文化生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参与,既使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得到提升,又在形成基本美术素养的过程中,真正发挥美术教学的美育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健康成长。

三、 小学美术欣赏课有序开展面临的阻碍

(一)受重视程度低

因为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从而使一些小学教育工作者还是认为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以及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忽视了小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意识的培育工作的进行,导致在小学中艺术类的学科并没有足够的课时,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人们往往更加重视与学生升学考试有关的主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美术课堂,则相对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这种受重视程度不高的现实条件,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甚至有时会使学生成为其他主流学科争抢的对象,也并没有使学生意识到美术课堂对自身艺术修养培育的重要性。导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不仅难以顺利开展,也无法发挥其教育价值必以及实效性,小学美术教学的工作只是流于形式。

(二)授课手段落后

小学美术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既能够从观赏者的角度,体会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可以结合自身情感需求进行情感共鸣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但不少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工作时,往往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带领小学生赏析美术作品时,一般选择直接将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价值意义告诉学生,缺少引导其探究与调动思维意识的过程。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会使小学生没有主动发挥探究意识与学习能力的空间,而且在长期被动式欣赏美术作品的学习活动中,小学生思维意识会被严重束缚。这样不仅没有办法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也在失去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严重降低小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不仅难以保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阻碍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三)课堂角色定位模糊

教师作为学生参与学习生活的重要引路人,能够通过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参与知识学习活动时,既保证学习效率的快速提升,又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核心素养。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教师在进行授课工作时,对课堂角色定位模糊,总是会选择将自身作为教学的中心,并没有意识到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这样的小学美术欣赏课堂中,学生只能依靠教师进行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与学习,对艺术作品的感悟也主要靠着教师的讲解。这种缺少思维意识调动以及审美意识应用的美术课堂,不仅严重与小学生的审美需要、个性化发展以及学习能力相背离,忽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形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抑制学生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挥。长此以往,不仅小学生会严重丧失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教师也在单方面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难以收集学生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实际反馈,很难及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同时,阻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小学美术欣赏课堂创新教学方法的具体途径

(一)革新授课观点,调动学生欣赏积极性

由于每个小学生都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以及探究意识也都较强,而且总是会对新鲜事物有着较高的探究积极性。所以,为了保证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师就需要对自身落后的教学观点进行革新,意识到小学美术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意识的重要课程,保证教学质量不仅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践行,同时也在小学生艺术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使其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及时性、丰富性,更好地对授课内容进行完善和创新,使小学生在更加直观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充分激起学习热情,进而在潜移默化地过程中,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土与火的艺术”教学活动时,本节课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对彩陶艺术的欣赏,了解彩陶的主要造型特征与器型特点,从而在感受其艺术魅力的同时,能够动手利用泥条设计出造型优美的作品。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引入,利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收集与彩陶制作流程、艺术特点以及文化背景有关的纪录片,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播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直观对彩陶的艺术价值进行了解。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彩陶的艺术作品图片,如“舞蹈纹彩陶盆”“人面鱼纹盆”等,鼓励学生能够利用手中的紫砂泥,通过泥条盘筑的方法,设计出融入学生情感价值的陶艺作品。通过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引入,不仅能够更加直观感受到彩陶的文化渊源与制作流程,也可以通过多种艺术作品的赏析,充分激起学生自主设计的积极性,进而在保证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效率快速提升的同时,使学生也能够使艺术修养、审美意识、设计能力快速提升。

(二)设计授课目标,建立艺术情境课堂

教师在积极创新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明确的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激发出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参与小学美术欣赏课堂学习活动时,能够更好地对学习方向进行掌握,同时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快速提升。要更好地使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确定,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审美意识,建立更加符合其个性化发展的艺术情境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不仅更加符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审美需要,也能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小学美术欣赏课的价值意义,以保证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当在进行“好大一幅画”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将教学目标定义为: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同时期壁画的欣赏,提升审美能力、组织画面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并利用美术工具,创作出更加符合自身情感价值需要的作品,从而在思维意识的调动中,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教师可以将由古到今的艺术作品进行打印,并按照时间顺序张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们通过欣赏,感受到远古时期的绘画特点,主要以劳动记事、抗击自然灾害、表达情感、狩猎以及宗教信仰内容为主。而现代生活中的巨型绘画,则主要用于广告宣传、装饰生活和满足人们审美需要。这时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利用水粉、彩色铅笔或油画棒,通过色彩的搭配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从而在提升学生创造能力与欣赏能力的过程中,保证教学效果的快速提升。通过艺术情境课堂的建立,不仅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直观对本节课需要掌握地知识进行了解,也能在充满艺术氛围的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明确角色定位,开展小学合作学习

从学生参与小学课堂知识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当中,可以看出小学教学的实效性,所以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小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才能推进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因此,要想使学生参与到小学美术欣赏课当中来,更好地对自身艺术修养与审美意识进行锻炼,教师就需要通过对小学美术欣赏课堂角色定位进行明确,要意识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来鼓励学生能够在相互间的思考与探究中学习,这样既能让学生完成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学生通过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改变依赖教师学习知识的不良习惯,并把握学习节奏的同时,与小组成员在相互间思维意识碰撞的过程中,对美术作品所展现出的艺术修养与情感理念进行赏析,达到提升艺术修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什物拼贴”的教学活动时,本节课需要学生能够利用棉花、纸张、丝线、易拉罐等随机材料,通过拼、撕、贴剪等多种方法,在思维意识的调动中,进行对美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可以请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预习活动,利用网络搜集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物品和拼接的图画,使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能够对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一个初步了解,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在进行课堂教学工作时,教师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鼓励学生能够将课前预習成果,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与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在动手与动脑中,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发挥自身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与组员的相互探讨中,既从多角度出发,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又在思维的碰撞中,设计出更加富有生命力的作品,进而在真正发挥美术欣赏课堂教育意义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对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希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成长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时,应挖掘其中的美育教育价值,通过对班级学生审美需要、个性化发展以及艺术素养的分析,选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小学生艺术修养,全方面地培养小学生的素质,也能在推进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价值,非常值得广泛地实施。

参考文献:

[1]郭建雄.小学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8):99.

[2]胡斌.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与“学”[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3]陈艳.驻足欣赏 成就精彩: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和策略[J].小学生,2017(5):31.

[4]姜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5]燕有培.欣赏课,培养审美能力的“快车道”: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7(3):63.

[6]张媛.驻足欣赏 成就精彩: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和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4):87.

[7]王雯.逆向思维教学设计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12):138.

[8]鲜海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0):4.

[9]于伟伟.中外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比对[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王雅禾.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新探索[J].学周刊,2020(31):171-172.

[11]朱建军.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读写算,2020(27):146+148.

[12]刘燕燕.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研究[J].家长,2020(23):144-145.

[13]蔡卯.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149.

[14]林秋伶.小学中年级美术欣赏课提升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研究[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0(4):36-39.

[15]陆静.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审美素质[J].读写算,2020(18):64.

[16]周静彬.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科幻画报,2020(6):269.

[17]袁兴荣.核心素养下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20(9):106.

作者简介:

陆博亚,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市南闸中心小学。

作者:陆博亚

欣赏课小学美术论文 篇3:

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施教策略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美术欣赏课作为一门基础的课程,给学生带来重要作用。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美。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可以让学生提高发现美的能力,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可以让学生发现在生活中美的事物,保证学生更加乐观向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生年纪不大,小学时期可塑性较强,所以开展美术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审美眼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保证学生更加良好地成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与语数英三大主科比较,小学生更加喜爱美术课程,开展美术欣赏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美术欣赏,不但可以确保课外纪律,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生活更加充实。

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施教策略

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实现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要综合小学生美术欣赏心理、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合理安排讲课过程,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小学生受到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规律的影响,对单调的色彩反应并不够积极,对强烈的色彩刺激反应较为敏感。所以,教师要先要利用颜色较为明亮显眼、构图突出的内容进行教学。

比如在对《美麗的风筝》这个作品进行欣赏,整个的重点是风筝,而风筝上的花纹颜色鲜明,是学生关注的核心,需要教师介绍风筝的同时,帮助学生对其他部分进行观察,构成总体认识,而且教师要综合语文课文《风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创造出浓厚的学习气氛,例如实行现场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博物馆进行参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展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观察大自然中的景观,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素养。而且,教师还可以将美术欣赏以及音乐欣赏综合起来,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融入音乐、视频、动画,实现图音并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强调直觉

美术拥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追求空间与视觉的艺术表达形式,美术欣赏课需要遵循其内在特点,重视将欣赏美术作品当做欣赏的起点,关注学生直觉印象的产生,增强学生的第一印象。使用这个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给学生欣赏水平的要求提出不一样的标准。例如学习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课中,为学生播放大量建筑物照片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我国建筑都有什么样子的呢?有哪些特点?你们都去过哪些旅游景点呢?”等问题,学生只要回答上来,就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鼓励。

以学生为主体,给予适当肯定

美术欣赏课中要始终如一,将学生当做教学主体,教师作为辅助并且加以引导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不但要介绍美术作品,还要随时随地对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情况进行了解,主要是把发现、寻找、探索以及启发综合为一体。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深度,深入剖析教学作品,实现以学为主的教育方式。教学中,学生相互探索要比教师灌输更加有效。正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差异,因此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也不一样,虽然小学生的认识较为表面,但是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尊重与肯定。教师要保持一种理解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探索美术的欲望,实现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比如学习《甜蜜的梦》这节课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将自己的梦境描绘出来,并且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下来,对学生的勇敢表达进行适当肯定。

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知识基础性非常强,所以涉及的知识面并不够广泛,一般来说,每一节课只有几张美术图片,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加大了教师开展美术欣赏课的困难程度。美术欣赏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挖掘、体验、创造美的教学过程,可是教材中的美术图片以及知识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的目标较远,就需要美术教师具备强烈的资源意识,善于发现身边一切能够应用的教学资源,利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让美术教学材料更加丰富多样,保证美术欣赏课生动有趣。

例如学习《清明上河图》这节课时,美术教师可以良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搜索出有关的教学视频、文字解释等等,综合教师精心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观看,由此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保证小学美术欣赏课更加高效。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作用的原则,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强调直觉、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保证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发现美,将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融入教学中,让美术欣赏课教学成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渠道,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工具。

作者:郑璇

上一篇:韩国语教学方法论文下一篇:支出型医疗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