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突出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文章在讨论了传统高校教育管理的弊端之后,总结了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学生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探析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高校管理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找出当前管理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掌握人性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式,明确其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义并对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主要围绕高校学生管理进行探讨,阐明人性化管理理念、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当前高校进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性化管理策略,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性化管理;重要性

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国家和民族建设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学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必须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会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状态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并且学生管理贯穿于高校教育的整个环节,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进行学生管理中,应重视对先进管理模式的应用,明确其改革必要性,找出不足,有效落实各项管理策略。

一、人性化管理理念概述

现阶段,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人性化管理,而人性化管理是由企业管理发展而来的,将其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中,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尊重人、关心人以及理解人的前提下,管理者利用多种有效措施,激发并充分发挥自身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等。同时,在进行人性化管理中,管理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弥补以往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提升整体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管理工作对学生和学校的作用。[1]

二、高校学生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社会结构转变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整体出现明显提升,我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而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消费观念剧烈变化,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高校学生作为学校和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在社会繁荣发展时期,更加重视先进精神文明带来的享受,这就导致社会经济发生相应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中,应落实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对高校传统教学方式和管理策略进行转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发展形势,转变其价值观念,以此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加快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对此,在社会结构变化情况下,应改变传统学生管理措施,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性化程度,更好地满足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2]。

(二)思想价值观转变

社会发展新時期,受环境、教学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等影响,导致高校学生在思想价值观念方面发生明显变化。现阶段,高校学生主要以“90后”或者“00后”为主,学生在成长中接受现代化复杂价值理念影响,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中开始进行独立生活,不同学生间相互影响以及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导致学生行为方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学生思维不断变化相关。由此可知,环境等方面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有着较大的影响。为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培养,降低负面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应提升对学生管理的重视,认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时代发展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价值观念剖析。

(三)教育理念变革

随着课程改进的推进,高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课程等方面均发生明显变化。而高校教育理念转变是满足社会经济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而学生管理工作也成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方式,对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在当下社会发展中,学生受互联网等因素影响,思想变化较快,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结合时代特征,落实对创新创业等思想的培养,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个性鲜明的特征,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进行学生管理中,传统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培养需求,根据新时期对社会人才需求,应落实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结合学生情况进行针对性培养,从而提升整体教育水平。[3]

三、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依旧存在很多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长期使用传统落后管理方式,导致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而部分已经进行学生管理改革的高校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管理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对学生的教学和培养效果。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方式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学生管理工作内容脱离实际情况,而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为高校简单照搬相应管理制度,将以往制定的方案作为基础,未能与时俱进。[4]

(二)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人员素质对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会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对学生人格和思想产生影响,而学生管理工作,并非只是对学生进行管理,还包括教育。但受管理人员素质影响,难以进行有效教学,甚至管理中忽视了学生个人发展。

(三)管理方式刻板

一些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思考,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定,未能结合实情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特色,限制了学生天性,管理过于刻板。

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性化管理的策略

(一)对管理工作者思想意识进行转变

高校学生管理者是执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人员,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实现学生管理建设的主导力量,而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则是决定其管理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行转变,利用新方式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背景下,必须对管理人员思想意识进行转变。首先,高校自身应提升对学生管理方式的重视,并明确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对学生管理的作用以及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其次,高校应为学校学生管理者提供能力提升机会,安排人性化管理知识培训,提升其对管理方式的认知,并引进成功人性化管理经验供管理者进行学习,并让学生与管理者间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其对人性化管理方式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并在研究和应用中不断增强其思想意识,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应提升高校对人性化管理的认知深度。高校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提升其知识水平,改善学生精神面貌。在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中,要求其听取学生意见,并将其作为创新教学方案和管理学生的重要参考,增强管理人性化程度。[5]

(二)健全人性化管理评价机制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对推动高校管理工作进程会起到良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因此,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中,应先制定或健全人性化管理评价机制。首先,教师应在已有管理方式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和高校教育人才发展的需求,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杜绝采用生拉硬套的管理办法,落实人性化管理,利用该管理方式的优势,增强对学生的管理效果。其次,为确定管理效果和管理水平,应制定高校管理者绩效评价机制,将人性化管理内容作为管理工作绩效评价指标。最后,在日常管理中落实人性化管理,以此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格局。[6]

(三)因材施教

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要落实人性化管理方式,提升整体管理效率。现代化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而进行个人能力培养中需要做好对学生自信心与创造力培养。而实际进行人性化管理工作中,应将人格与个性培养作为重点内容,不断为现代社会创造更多创新型人才。具体进行教学中,应结合当前实际,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进行不断创新,逐渐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发散创新思维训练,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多方面问题,以此提升管理水平。

(四)加強师生间沟通交流

人性化管理实施中,为满足学生需求,管理人员应通过与学生沟通,并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认可,促使学生主动倾诉心声,以此掌握其需求,为进行人性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进行管理中,管理人员为提升管理人性化程度,应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换位思考方式,对学生需求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落实人性化管理。[7]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管理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并且有较高的要求,将保证学生健康、安全和快乐投入大学生活和学习作为重要任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释放激情和创造力,逐渐建立符合新时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学生发展和高校教学要求。但现阶段,学生管理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管理人员提升重视程度,掌握人性化管理方式,并利用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对高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梅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探析[J].中文信息,2020(2):121.

[2]肖维军.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魅力中国,2019,12(6):270-271.

[3]杨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探究[J].人文之友,2019(6):61.

[4]肖靓.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科技资讯,2019,17(10):139,141.

[5]党永春.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才智,2019(3):153.

[6]罗昊.刍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丝路视野,2018,23(35):79.

[7]朱锦华.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科技资讯,2018,16(25):118-119.

◎编辑 司 楠

作者:张锋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2:

高校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探讨

[摘要]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突出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文章在讨论了传统高校教育管理的弊端之后,总结了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人性化管理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向凯(1975- ),男,广西邕宁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立项课题“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扶助效果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ZZ03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在校学生的需求、心理、情绪、信念、素质和价值等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需要采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新教育理念来促进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师的指导管理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互相结合,在高校中营造出开放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加强学校的人本教育,并在进行学校理性化管理的基础之上加强人性化管理。

一、高校学生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人性化管理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企业管理,即要求在进行管理中关注每个员工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率的最终目的,人性化管理将管理的重心落在了对“人”的管理之上,衍生为改变传统的以强制命令和制度进行的管理,转为尊重被管理者的个性,符合人的需求,保证人的创造性、主观性以及积极性的不断提高。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可以做到把学生的个性和要求放在管理首位,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以及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个性需求。那么,在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就要求把学生放在学校管理的首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信念、价值观、情绪、个性需求等方面和“人”密切联系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的人性化关怀,促进在个性化的管理中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成才提供全面的服务。

二、加强高校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在高校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依据和原因

1.在学生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在进行学生管理时不能只是重视学生有没有出事,甚至只关注物而忽视学生本体,这些观点都不属于科学发展观,应坚持将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落实到学生利益之上,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成才而不断努力。

2.人性化管理是促进高校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先进理念。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社会,表现在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价值的多元化,所以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促进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的实施和巩固。

3.解决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问题需要实施人性化管理。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对高校学生的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进步,当对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情况引起足够重视时,会发现目前的形势不容乐观:第一,当前的学生主体已经是成年人,其价值观、人生观均已基本形成,但是在心理上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很强的波动性,这就需要学校能提供较为人性化的服务,加强对学生主体权利的维护;第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与被管理者之间存在客观的矛盾,学校在按照传统理念进行学生管理时,工作程序较为欠缺,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容易造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1.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凸显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必然不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新情况,在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和情况时需要以制度来进行保障。反观如今教育管理中的部分规章制度,充斥着奖惩细则、处罚条例以及行为规范等,这些规章制度让学生处于一个被监督、被管制的大环境内,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遭受重大挫折,从而压制了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潜能的发挥,这时学生就难以形成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格健全的人才。只有重视“以人为本”,强化实施人性化管理,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潜能,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另外,传统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进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扮演着带有家长色彩的学生管理者,在管教学生时常使用的是“不准”“禁止”等命令性的语气口吻,常将学生的独特行为和心理简单归结为道德和思想问题中,未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更未能对学生的潜能和天赋进行充分的引导和发掘,对学生犯错也只是一味批评指责,这样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民主管理观念和创新精神受到很大束缚,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当前高校学生的特点要求进行人性化管理。随着社会和

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代青年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已经与以往大有不同。他们常常用怀疑的目光来审视世界,渴求可以为其提供选择和给予思考的而非简单的结论和非程序化的观点,尤其强调的是自我的存在和自由完整的人格,以及与众不同的观点与自身的价值实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学生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在高考的模式化教育下,一切工作都是以应试教育为重点,对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分数,部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转而多使用强制,管理方法简单粗暴,这些消极的教育方法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容易造成学生焦虑、压抑、逆反等心理。另外,现在的高校学生多拥有良好优越的成长环境,且部分较为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缺乏进行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的能力,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导致学业的荒废。因此,未曾经历过挫折的他们对生活拥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又在面对挫折困难和新环境的考验面前多表现出意志力薄弱、较差的承受能力和自理能力等特点。

高校应根据学生的新变化和新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问题,面对困难,促进他们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对高校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措施

人性化管理是在对人的个性的各个层面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坚持以符合人性的原则对人进行管理,在发扬人性中美好的方面,压抑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弱化反面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服务和管理。高校的人性化管理中,具体应做到以“人性化”的原则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排除以学校的主观意志和纯理性的制度对学生进行限制和约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学校的管理应该坚持人性化管理,将被管理者放在“人”的发展角度上来尊重人的个体意识,强调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意识到现在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需要营造出一个平等开放、宽容易沟通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拥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在管理中应将人性关怀放在首要位置,将被动管理转换为主动管理,保证学生的“人人平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推进管理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在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当中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总体思路。比如对受“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将“不发学历证明”改为“发给学习证明”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各高校在制定本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过程中,应当在深刻领会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和判断自己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准确定位自己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制度建设目标,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具体工作落实过程中,要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抓好落实,不搞形式主义,积极构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近些年,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完善学生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体系、完善贫困大学生助学体系、完善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以及完善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体系等,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需要,扎实为学生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学校提炼了学校的服务理念: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服务无大事,细节定成败;完成职责内工作,把职责内工作做满意。学校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并落实于日常教育教学及服务工作中,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是学校工作的直接服务对象,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为本,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学生,学校才拥有良好的声誉,才能更加有效地实施学校的各种管理目标。

(二)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

导致学校管理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各部门间的沟通不畅,未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对于管理者而言,合理有效沟通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工作中转换自身角色,做到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对学生要表现出真诚和宽容,应适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敏锐地搜集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教育的观点看法。教育者更应及时对学生的人格、情感发出鼓励和赞赏,坚决摒弃用行政权威来压服学生的做法,增加师生间的互相理解,促进师生间的沟通和互相接纳,从而建立起师生间良好的关系。首先,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制度,确保沟通制度化和长期化。学校应建立坦诚、透明和及时的沟通方式,促进学生与学校和教师的多方位与多角度沟通,不要仅仅局限于一学期某一次的接待日活动,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手机、飞信、QQ、BBS、电子邮箱、微博、MSN”等,与同学建立实时沟通的联系,增强沟通的效率。其次,要积极发展充满沟通氛围的校园文化,学校领导老师特别是学生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学生中,让沟通成为学校的文化,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常态,通过书信、面谈、班会及座谈会等进行深度沟通,了解学生想些什么,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把尊重、信任、理解、关心等积极健康的情感注入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之中,缩短学校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在各方面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真正关心学生的感受与需要,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激励手段在人性化管理中的运用

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若干层次。高校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和强化激励管理的思想。这种激励手段是通过对个体需求满足的同时,调动个体发挥更高水平的努力来实现整体的管理目标。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当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怀帮助以及重视之后,学生就会有所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表现得更加自爱、自尊、自强,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来对新的学习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因此能够快速和较为容易地发展个人的才华及兴趣,在获得成功方面也更加容易。

当然,管理者在进行激励机制的选择上须坚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本着保持高校生足够的学习和发展动力原则,择取适当合理的激励时机。高校管理者在运用激励手段的时候也应注意保持灵活和巧妙,注意激励手段的合理性,注意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况,保持一定的针对性,运用多种或者集中使用一种激励手段来进行综合或者单独的激励方法,来追求最为理想的管理效果。

另外,管理者在运用激励手段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应特别注重关怀激励与情感激励的运用。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渐成熟时期,他们渴望独立、追求平等,但是自我要求独立的同时独立行为能力却不够,仍需要老师和长者的指导。他们希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却不具备承担行为后果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对他们加以理解和帮助。学校管理者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情况、健康状况以及个人前途等给予发自内心的关怀、理解、信任和肯定,加强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并积极为他们创造有利于个人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使激励效应持久强大。

(四)重视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

安德鲁·阿伯特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中指出:“教育是一个最具价值,最有人性的并最富人文关怀的平台,有助于个人成就自我。”大学生正处于积极发展探索、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正处在一个自我分辨、自我抉择的关键时期。增强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养成,包括学生对自身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料理、自主学习、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都将是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所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更多去思考如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好的观念、方法和建议,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更好地自我管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自觉行为,帮助学生自己走向成功。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进行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以及成才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深刻的影响,高等学校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对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坚持构建合理科学的学生工作管理机制,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军,杨元花.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心理咨询知识在有效沟通中的应用[J].世纪桥,2008(1).

[2]霍卫红.人性化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实施途径初探[J].长三角,2009(12).

[3]何雅丽.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6).

[4]李静.人本主义教育观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7).

[5]张玲,张惠瑀.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6]张谦益,刘元元.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6).

作者:向凯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3:

高校学生管理中对柔性管理策略的运用

摘要:伴随着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模式相比之前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高校在针对学生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方法的运用,促使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产生了巨大的突破,这也为高校学生学习营造了更为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柔性的管理作为一种新兴学生管理模式,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仅仅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的环境以及班级的氛围,受到教师的认可。由此,本文以“高校学生管理中对柔性管理策略的运用”作为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不断优化高校的学生管理。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柔性管理;策略

引言:在高校的管理当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多是通过学校规章制度来硬性要求学生,这样的一种强硬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甚至是产生一些畏惧、恐慌的心理,进而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也为一些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响。由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更好的配合老师的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管理质量,作为教育教学者来说,需要不断对高校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而“柔性管理”策略无疑是整个管理过程当中最佳的方式和方法。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概况

(一)柔性管理的概念

对于柔性管理而言,最早源于企业管理当中所运用的手法。在企业当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往往都会运用一些较为前沿的管理理念。对于企业来说,管理的主要是员工,而对于高校而言,管理的则主要是学生。二者在管理对象上主要针对的依旧是人,由此,这样一种理念同样也可以在学校当中进行运用。柔性管理主要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所区别,能够让被管理的人员在自我内心当中激发一定的认同感,进而将组织的目标演变成个人所认同的一种目标,高校则运用这样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理念与现当代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相适应,进而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创新化的特点。

(二)柔性管理的主要特点

柔性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有效性的特点,为了能够在发展过程当中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需求相适应,进而积极地激发学生兴趣,达到自主提升和探索的重要效果;其次,能够不断的鼓励学生,有意识的将学校当中的相关制度以及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的管理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而且还能够从学生的思想观念上去彻底的灌输对管理的认知性,每一个人都能够运用自身的潜能、全新的态度来实现最终的目标,而且所表现出来的持续性也性对较长;最后,具有很强的弹性空间,柔性管理在操作過程当中会实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修改,进而对当中存在的薄弱内容予以转变。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融入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本质需求

高校学生管理当中,主要是针对人进行管理,由此,人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情绪、品质等个人因素都对管理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只要树立“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理念,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除此之外,高校的学生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在发展过程当中具备良好的素质、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很强的生存能力,进而适应于现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传统的学生管理大多都是以一种“一刀切”的形象展现,这样一种被动形式的接受管理,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之上压抑了学生独有的个性,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而学校在管理制度上,通过民族性、宽容性进行管理,则能够鼓励学生思维上的开发,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是对高校教育教学环境的变革

伴随着高校招生情况的扩大,大众化的高校教育教学要求则需要大学生通过自费来进行上学,同时在学习之后也不在进行就业分配等工作。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学习毕业之后进行自主择业,自谋发展。由此,学生在针对教育教学的管理上也就需要不断更新,针对学校而言,在此时则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改善,不断提升学校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水平。二刚性化的管理模式大多对学生缺乏相应的尊重,注重通过“规章制度”来硬性的对学生进行约束,以不同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处罚作为主要的依据,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大多忽视了大学生的不同诉求,导致大学生在发展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一定的误解和积怨,影响了整个校园的和谐与稳定。由此,融入柔性化的管理模式则对整个高校的教育教学进行了优化与变革。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对柔性管理手段的主要实施策略

(一)融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首先,从制度角度来说,柔性管理彻底摒弃了传统的标准化、制度化这样一种管理模式,注重的是针对学生的精神管理以及心理管理,强调运用激励机制来对学生进行约束。由此,需要将“人性化”管理机制充分运用到学生管理当中,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认可,进而自觉的尊重相应的规定、规范;

其次,针对柔性化的管理而言,所执行的标准、执行的模式也需要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在后期的管理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进一步考虑教育对象所独有的特点,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差异特点,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独有的意识以及主管能动性,让学生在发展过程当中张扬自身的个性,而且还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品行。

(二)运用现代化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管理

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探索全新的一种管理模式,进而突破传统的管理手段所带来的约束,有效的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让学生在学校当中容易接受相应的知识和理念。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不断以学生作为主体,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紧紧围绕学生为核心,并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分析学生的性格以及成长规律,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改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例如:运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不仅仅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动态,而且还能够迅速的传达相应的规范,让学生了解新的规定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一些大型的活动或者是相应的比赛,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后期的管理效率,进而到传统空间所带来的的限制,增强管理内容的“亲民性”的特点,为学校生活营造一个人性化、自由化和民主化的氛围。

结论:综上所述,柔性管理已经融入到许多高校的管理当中,学生不仅仅能够在这一柔性管理之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状态,进而促进自我学习状态得到改善,并投入到后期的学习过程当中,转变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为后期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由此,我们则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管理者对柔性管理理念的认知性,并参考一些优秀的柔性管理作为成功的经验,提升自身的管理化水平,让学生能够健康而又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柔性管理运行机制比较研究[J].潘远斌,何晔,胡在东.淄博师专论丛.?2018(03)

[2]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路径研究[J].姚天强,陈登宇,陈志鹏,杨一帆.黑河学刊.2019(04)

[3]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概述[J].毛明明.山西青年.2019(05)

[4]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黄儒鸿.休闲.2018(11)

[5]浅谈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张晶.青春岁月.2018(09)

[6]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许楠,徐杰.大众投资指南.2019(02)

[7]柔性管理在学生管理中起到的作用[J].赵鹏.大众投资指南.2018(08)

董华倡,男,职称:讲师  浙江温州,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作者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作者:董华倡

上一篇:阅读解题指导论文下一篇:师生距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