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信息管理论文

2022-05-1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高校学生信息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工作者只有积极转变角色定位,加强自身信息素养,才能挺立时代潮头,永葆高校学生工作的青春与活力。关键词:信息化学生管理信息素养根据《中国第30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规模已达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也达到3.88亿。

第一篇:高校学生信息管理论文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的学生管理

摘 要:信息技术进入高校校园,对高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当前高校管理面临的问题,分别从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浅谈了信息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校管理者;高校学生

一、引言

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各个高校管理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逐步深入高校校园各个角落和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领域,为高校教学引入了新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手段,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亟待研究。

二、信息技术时代高校管理面临的问题

第一,随着网络在高校校园内的普及,由于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得到快捷准确的信息,逐渐削弱了高校和高校教师的权威性。

第二,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不成熟、自制力差等特性以及“九零后”追求个性、性格叛逆等因素的影响,在网络的各种诱惑下,相当一部分学生迷恋电脑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游戏,甚至荒废学业。

第三,网络信息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不健康、甚至反动的有害信息,而多数大学生的判断力不足以辨别和抵御这些有害信息,最终导致某些大学生受骗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信息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方法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第一,针对信息时代高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在高校的整个教学及管理过程中,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始终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天候育人的“四全育人”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关心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解决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第二,坚持以情感人、以情暖人、以情育人情感教育理念,将传统的严格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目前,国内各所大学纷纷建立了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逐步实现了统一、严格、科学的管理程序。然而,针对个体在思想上的差异越来越大的现实情况,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应因材施教,通过亲近了解学生和关心尊重学生,以情感教育为载体,使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二)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主导作用

第一,高校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多样性,他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还要实时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这些都需要在高校教师以及学生管理者的引导下逐步从中学的思维状态进行转变。这就需要所有的高校教师都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任课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同时,学生管理者需要积极引导部分大学生走出学习倦怠、生活懒散、精神空虚的消沉状态,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

第二,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要紧密配合高校学生工作的部署,通过开班会、走访宿舍、学生谈心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生活自理能力、寢室生活行为人身财产安全等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家庭困难和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适时的关心和帮助。

第三,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通过在军训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各种学生社团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长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系统的入学教育引导大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尽早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为以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学生干部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并充分的发挥它在学生中的积极作用,能大大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率,同时,能够提高参与管理的学生干部的自身素质。学生干部队伍可以通过老师推荐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法产生,他们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比较容易把班级学生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共同进步。同时,他们与同学共同学习生活,更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管理者及时处理问题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二,引导各种学生社团针对学校和专业特色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业技能大赛、专题讲座、舞蹈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自我管理,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约束自己,不断完善自身人生观、世界观。

第三,学生寝室是高校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交流的场所,也是学生生活自主管理的重要场所,通过组织寝室安全、卫生评比和寝室文化节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物品规划管理,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生在寝室中相互协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要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需要全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在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方的协调努力下,逐步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建设人才。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作者:张钧惠 陶桂香

第二篇:加强信息素养,做好信息社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工作者只有积极转变角色定位,加强自身信息素养,才能挺立时代潮头,永葆高校学生工作的青春与活力。

关键词:信息化 学生管理 信息素养

根据《中国第30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规模已达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也达到3.88亿。而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使用因特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及其衍生品的比例更是近乎100%,信息化生活正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也难免受到信息化社会的巨大冲击,甚至有专家预测“大学未来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其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是否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大的对知识市场的需求“。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应对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就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1 信息化社会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

1.1 管理权威弱化

传统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者是管理的权威、是知识的权威,但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学生通过便捷的网络,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使过去高校教师依靠老管理经验、依靠几本教师专用参考书包打天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1.2 管理时空范围扩大

传统媒体时代,学生管理的时空范围局限于某一段时间和某一个现实的空间内,但新媒体的发展使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一些小的事件通过网络的放大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如何管理虚拟的网络空间,及时对网络信息作出反应,进而管理和指导学生的行为,成为学生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1.3 管理互动性增强

传统媒体时代,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多时候是单方面的要求与单方面的接受,而且主动权更多的在老师手中。而如今,微博、论坛、QQ、留言板、博客等新媒体工具的出现,使学生借助网络工具而变得更开放、更大胆、更主动,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更多的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对话创造了便利条件。

1.4 管理难度增大

信息化社会里多元的价值观念、垃圾信息的泛滥、网络游戏的沉迷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三观”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学生更具独立性、更富创造力、更追求平等,同时也更缺乏自律性,更缺乏社会适应性,大大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1.5 管理时效性增强

而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一个传播效率很高的系统。任何学生管理工作上的滞后都可能借由新媒体很快在很大的范围内造成负面的影响,进而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学生工作者如何应对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新挑战

2.1 积极转型适应信息化社会学生工作者的新角色

2.1.1 学生工作者要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学习者和倡导者

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要自觉迎接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勇于突破自我旧有的工作经验,敢于尝试新媒体的应用并能熟练掌握,紧跟当代知识信息的迅猛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并以此影响学生。

2.1.2 学生工作者要实现自己由教育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学生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要减少单纯的说教,而要更多的发挥被教育者的主动性,通过以身作则、以情动人、因势利导、以服务促管理等手段实现教育管理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最终实现由大学生思想“教育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2.1.3 建立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

在信息化社会里,学生自主性得到放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正视网络环境下“人人平等”的现实,师生之间要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自由的探讨认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2 加强信息素养应对信息化社会对学生工作者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教育的信息化不仅仅需要进行硬件设备和软件建设,更重要的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能否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因素和重要指标。2001年1月18日,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审议并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参照这一标准,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重点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信息素养:

2.2.1 高效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迅速、便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要求。如手机上网、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搜索引擎的使用能力、校内图书馆资源的检索能力等。

2.2.2 批判性的评价信息的能力

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要掌握去粗留精、去伪存真的技术手段和鉴别能力,迅速辨别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2.2.3 运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能力

一方面,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能把自己所获取的有价值的信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才是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次。另一方面,学生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手段来开展工作,如微博、QQ群、手机报、论坛等信息工具的使用。

2.2.4 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衍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遵守公德和法律

如今,网络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的研究远远滞后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步伐。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积极带头并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以及在学术研究中使用网络资源的自律能力,树立健康的网络意识,培养健康的网络人格。

2.3 整合信息资源适应信息化社会学生工作的新节奏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发了学生管理工作信息系统,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强大的存储、检索和记忆功能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透明度和公正性。建设包括学籍管理、成绩查询管理、学生就业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奖勤助贷管理、心理健康测试等。但是,由于学生工作对象多、涉及部门多、工作内容多,很多学校在开发学生管理工作信息系统的时候,往往各部门各自为政,以解决本部门具体业务为目标,导致各部门的系统之间互不兼容,信息无法共享,导致学生管理信息数据不能通用,各职能部门重复采集学生信息,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造成各部门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必须要统一标准、合理规划,整合开发学生管理工作信息系统,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作者简介:夏越新(1966-),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处,河南郑州 450002

作者:夏越新

第三篇: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分析

[摘 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管理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如何将高校学生管理与信息化创新相结合是高校一直关注的话题。文章简要分析了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的机遇,就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地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23. 083

0 前 言

信息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高校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但由于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学生在提供申请、报告等方面仍采用纸质形式,无法真正地摆脱高校管理的主导地位。再加上部分高校对信息化技术利用的不全面,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关键作用,使得信息化创新管理建设步伐缓慢。本文就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

1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創新带来的机遇

随着我国步入21世纪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促使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大大提升了高校管理水平,使得高校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化完成。与此同时,信息化创新管理方式可以减轻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压力,给学生也带来了诸多便利。

1.1 为高校学生管理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

一般而言,学生的招生、餐饮、学习课程、上课出勤率、应用设备、学期考试、考级、宿舍环境、毕业论文、毕业作品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属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范畴,此外,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种各样活动也同属于高校学生管理内容。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内容广、操作复杂的特点,通过信息化创新管理方式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快速收集到学生信息,这样高校管理者就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管理工作状况,进而能够帮助学生管理者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促使管理者决策的科学化、有效化,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1.2 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就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而言,通常都是由学生管理部门人员采用纸质表格形式收集学生信息,然后将纸质表格存档保存,这样的方式在查找相关资料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再进行系统分析才能完成查找任务,管理工作效率不言而喻,难以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化。甚至有些纸质表格资料会因为时间问题出现丢失、损坏、发霉等现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也受到一定影响。当前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数字化信息管理技术,对学生各方面信息进行电子存档,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生信息数字库,也被称之为学生数字化信息管理体系,这样将实现学生信息的快速搜寻、查找、管理工作。为了保证学生数字化信息管理体系的正常有序运行,需要由中心数据库管理,新系统数据信息能够传送到中心数据库中,进而确保信息化管理的集中性、共享性,从而使信息化管理更加权威、专业。另外当前社会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已经实现了共享,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自主查询、学习、搜索相关活动等提供便捷,更好的获取与自身相关的生活和学习方面内容,同时也能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掌握学生最新动态。总之,构建数字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使学生和相关管理部门各取所需,互惠互利,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管理效率。

1.3 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于高校也不例外。现在高校学生大部分都在使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沟通,所以高校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除了延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之外,还可以使用公众号、群聊通知、朋友圈等方式将学校最新消息进行传达,提高高校学生细信息管理的时效性。特别是班级辅导员通过采用群聊通知的方式进行学校通知、文件的传递,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辅导他们,这样辅导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便能游刃有余,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入改革,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部分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效果不容乐观,据相关数据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存在诸多问题。

2.1 信息传递不及时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多以自上而下的传递方式,由学校领导层下达通知,各部门之间逐层传递,经常以口头或者纸质文字通知为主,这样信息传递时间较长,甚至出现对传递信息的误导,传递质量也难以保证。高校在一些重要会议中会使用多媒体设施进行传达,但仍无法保证传递信息的效果和效率。虽然部分高校以开始逐步建设学生管理信息化网络体系,但由于起步较晚,仍需要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2.2 校园安全管理困难加大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管理已朝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些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挑战,特别是在高校校园管理信息化教育方面,高校校园网络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及学生的发展。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病毒传播、黑客入侵让人难以预料,极易威胁到校园安全网络,窃取高校中心数据库重要资料,甚至会出现个人信息的丢失、篡改、泄露,对高校师生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校园安全管理的难度随之增大,亟待解决。

2.3 信息化管理研发队伍的缺失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建设与管理研发团队有着必然联系,为此一支好的信息化管理研发队伍对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就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团队角度而言,大部分都是由校内的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他们身兼多职,很难在信息化管理研发上耗费时间。长此以往,高校的信息化创新管理研发工作也难以深入下去,进而难以保障信息化管理的质量。

2.4 信息化创新管理意识的不足

目前,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部分高校对信息化创新管理意识的认识不够全面,使得信息化创新管理的真正价值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对信息化创新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高校在信息化创新管理意识的应用只停留在了表面,并未把高校的主要任务、学生的发展相结合,这将会使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大打折扣。

3 提高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的有效策略

3.1 创新管理手段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高校也需做到与时俱进,其管理手段上必须不断优化和完善,根据高校自身发展情况,利用与高校管理方式相结合的软件产品,并在学生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局域网推行到开放式的网络,将传统的口头、纸质文件通知方式转换成利用信息化信息技术方式,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学生情况,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创新管理手段,可以使教育管理决策更人性化、透明化、民主化,学生可以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为高校管理出言献策,使高校管理与学生融为一体,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

3.2 加强校园安全创新管理

打造校园安全创新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为此,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从几下几点入手:第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并借助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查系统及一些硬件设备使信息的安全等级得到提升。第二,高校在信息管理权限设置上也要更加严格,可根据管理者的管理内容设置各自账号,不同管理者的账号也各不相同,并且每人账号为私人账号,仅限本人使用,切不可出现泄露、借用等现象。第三,要制定明确地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制度,对于由于内部管理人员的疏忽、泄露影响学生信息的管理等问题,将进行严肃处理,由此确保学生创新管理系统的安全。

3.3 注重信息化创新管理研发队伍的建设

首先,高校要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创新管理研发部门,将信息化管理队伍进行职业化、专业化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信息化创新管理的应用手段,能够以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整体信息化创新管理研发队伍的水平。其次,高校要注重信息化创新人才的引入,借鉴国内外研发经验,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推进高校的信息化创新水平。最后,要制定有效的绩效评定体系,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4 提高信息化创新管理意识

首先高校在学生信息化创新管理意识上要进一步提高,全面认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高校管理者要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能够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校发展的信息化创新建设方案,不断转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维角度,以高瞻远瞩的目光看待问题,实现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将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优势发挥到实处。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也要具备合作意识,能够与师生、行政管理者之间做到有效沟通,以便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信息化发展状况,从而能够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

4 结 论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所以要全面认识信息化创新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创新学生管理体制和方法,健全和完善奖励机制和绩效评定体系,提高信息化创新管理研发人才的综合水平,进而推动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麒琦.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研究——基于信息化视角[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

[2]刘成峰.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创新管理的途径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3).

[3]唐丽萍.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5).

[4]张育琳.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J].焦作大学学报,2017(4).

[5]唐新梅,覃开贤.大数据时代学生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7(30).

[6]陈柏林.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1).

作者:李淑玲

上一篇: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论文下一篇: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