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语文教学论文

2022-04-15

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教师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有各种教学任务要完成,语文教师普遍觉得教学进度紧,为了赶进度,某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十分急躁,根本没有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感悟这一块的教学就如蜻蜓点水,不少教师都将宝贵的时间留给教参中提到的“知识点”,留给自认为很有可能考到的“重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感语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感语文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培养学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语感?顾名思义,语感,就是语言感受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悟能力,它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项基本功。在读和听的训练中,要求看到或者听到某些语言,应能很快地领会其含意,识别其优劣,并能根据内容引起各种思考、想象和联想。在写和说中,要求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很快就想到恰当的语言,而且能充分发挥这些语言的表达作用。学生如果有了较强的语感,无论读写听说,思维就会变得活跃,对语言的反应就比较敏捷,领悟句子的含意就比较准确,运用语言就会得心应手。

就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来说,学生需要培养的语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词句的语感。

在读和听中学习别人是怎样选用词句的,在写和说中更能学习自己应怎样选用词句。选用词句需要一定的语感作基础,加强这方面的语感训练,才能选用得快,选用得好。

2.领会语句的语感。

读写听说都需要领会词句,特别是读,在领会词句含义方面作出迅速反应,领会得快,领会得好,再经过熟读精思,真正做到像朱熹所说的“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就大大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3.修改词句的语感。

学生在习作中成文以后,经过检查,能很快发现词句里存在的毛病,主要是找出语言的不通之处,分析不通的原因是什么,并能把不通的改通。这种语感,是改好文章的重要条件。

4.鉴赏词句的语感。

鉴赏是要鉴别词句的优劣,赏析词句在艺术上的特色。读了文章,能识别哪些词句是精华所在,哪些是陈词滥调,这就要有鉴赏的语感;听了报告、演讲,能感受到哪些话讲得精彩,哪些话说得不顺当,这也要有鉴赏的语感。

这四种语感内部是紧密相连的,从选用、领会、修改到鉴赏词句,每个环节都存在着联系。因此,培养语感,就要按照读写听说的实际情况,把这四方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训练。

在进行语感训练中,应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1.要在语言文字上多下功夫。

对语言的敏感性的领悟力从何而来?就是来自大量的语言实践。只有多接触语言,多熟悉语言,多辨析语言,多运用语言,多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并且把它养成一种习惯,培养成一种自然的反应,运用到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这样就能逐渐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2.要进行有计划的语感训练。

语感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记叙性语言、抒情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的语感。高中阶段,可着重培养他们的议论性语言语感,提高文言鉴赏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的语感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让他们的语文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3.要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培养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悟能力,与思维活动息息相关。思维能力强,才能领悟得快,领悟得好。从另一方面说,培养语感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语感训练必须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4.要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知识是培养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必要条件。缺少语文知识,往往直接影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掌握了语法、修辞、逻辑等这些语言理论和运用规律,就能很快地拿这些作为尺度来衡量读写听说中存在的各种语言问题,促进更好的领悟。

以下谈一些培养语感的具体做法。

1.在阅读中养成揣摩词句的习惯。

一个词,一句话,什么含义,什么作用,经常加以揣摩。这是语感训练最基本的方式。一般来说,语言表达艰深的文章,优秀的作品,或者文章的精华部分,往往都需要精读。反复揣摩词句的含义和用法,有时甚至需要逐字逐句地揣摩,这对培养语感很有帮助。有了一定的语感基础,还可采用略读的方式,略读能抓住重要词语和掌握全文要旨,有效的略读也能起增强语感的作用。至于速读或者跳读,更需要较强的语感才能读好。

2.在积累词汇中增强语感。

脑子里将的词汇多了,就会逐渐加深语感。例如,学了“体会”一词,只知道是体验领会的意思。又学了“体味”,同样有体会的意思。但换了个“味”字,就把体会的意思加深了。再学了“体察”,又换了个“察”字,这就有体验和观察的意思。这样积累词汇,仔细加以辨析,在领会和运用过程中,也能逐渐增强语感。

3.重视朗读对促进语感培养的作用。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时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有感情、有节奏地投入到诵读中去。齐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学生个别读,各种竞读方式综合运用,学生朗读热情会高涨,在比较鉴赏中自己咂摸出很多味道来,这样的语感形成就会来得快而且印象深。

4.在写作中养成锤炼词句的习惯。

如果没有锤炼词句的功夫,那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即便是有好的思想内容。因为正确的思想与丰富的内容是靠凝炼的句子、精当的词语来表达的。这也是语感训练的重要方面。只有反复锤炼词句,使词语精当,生动传神;句式灵动,韵律和谐,从而有效地提高对语言敏感的领悟能力。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体验,把语感的培养落实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语文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港区)南阳中学。

作者:刘春芳

语感语文教学论文 篇2:

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之关键

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教师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有各种教学任务要完成,语文教师普遍觉得教学进度紧,为了赶进度,某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十分急躁,根本没有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感悟这一块的教学就如蜻蜓点水,不少教师都将宝贵的时间留给教参中提到的“知识点”,留给自认为很有可能考到的“重点”。因此,课堂上就出现老师忙分析、讲解,学生忙记考试“要点”,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训练代替教学

不少教师为了体现语文“实践性”,常常匆忙结束课文教学,为的就是有剩余时间让学生做大量练习,自以为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却不知这些训练占用多少学生自主实践的时间,把原本非常富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变成一潭死水,大大地挫伤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课堂活动过于饱满

现在,我们在课堂上很难看到孩子们静静地品读、细细地思考……原因就是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太多的教学活动,又是小组讨论,又是角色扮演,又是师生交流。真的看不到孩子思考的表情。

那么,在语文课上,到底该做什么才能培养孩子的语感,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在取舍之间培养语感

教师如果面面俱到,见到什么就教什么,必然会糊成一团。崔峦老师提出:“阅读教学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在人文内涵上深挖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读、运用语言上。”我很是赞同他的观点。一篇课文对于孩子来说,要读懂并不困难,教师也只是为了让学生读懂而教这篇课文。课文仅仅是一个范本,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孩子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语感,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我以前听过两位教师上同样的课文,第一位教师花很多时间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教师不管是过渡语还是课堂语言设计都很精心,的确是充满个人独特的魅力。但再从孩子们的角度看,孩子们不太能理解,反应不积极,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达不到教师期望达到的那种学习效果。而另一位教师则有取有舍,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自己认为美得句子或词语,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轻轻地读,细细地品味,让他们自己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最后教师再点拨分析孩子不理解的词句,并让学生明白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达到的效果。还要告诉学生运用这些词句,特别是在写作中,如果运用修辞手法,那句子就更生动形象,写作水平就得到提升。整节课下来,教师的语言虽然算不上精彩,但课堂氛围很好,学生表现很积极、很活跃,给所有听课教师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我对这两节课认真地进行思考,课堂效果如此之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第二位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小学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还要安排一些练习,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有收获呢?那就应该舍去学生已经懂得的内容,不应该再把时间花在这些内容上,重点应该放在朗读品味课文里的好词好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上。所以,第二节课获得学生的认可,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这节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堂。像这样高效率的课堂,一直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感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增强。

二、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前提

朗读过程是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的过程。朗读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技巧,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熏陶。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准确表情达意,增强语感。我常常从孩子朗读时的专注、投入,从孩子们朗读时写在脸上的喜、怒、哀、乐,感受到孩子们对朗读的热爱,而多种形式的读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我想,语文教师怎能剥夺他们对朗读的热爱呢?同时,孩子们的语感也在朗读声中悄然而生,这比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讲解有意义得多。

三、揣摩、品味是培养语感的手段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要获得语感,必须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形成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叶圣陶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这些话都点出了揣摩、品味的重要性。的确,一味地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牵着鼻子走,被书本拖累,从而迷惑不解。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有用的真知。确实如此,班上的孩子,语感弱的往往大多是平时课堂上没有认真思考、细细品味的孩子。因此,带着孩子在课上多思考,多品味是培养语感的当务之急。

四、课内外积累促成语感的培养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语言积累,仅仅做到课内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引导孩子多阅读课外书。教师应让学生背诵佳文,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逐渐积累,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进一步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积淀语感,终生受益,使内显的语感素质和外显的语文能力同步提高,改变目前应试教育学生高分低能的状况,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参考.

[2]小学语文教学.

[3]小学语文教师.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作者:张明燕

语感语文教学论文 篇3:

培养语感,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语文教师大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语文学得好的学生,听课一听就懂,说话和作文都有条理,通顺,读课文能把作者语调、语气恰当地表达出来。而语文学得不好的学生则相反,听课听不明白,老师得反复地讲,说话连不成句,作文则病句连篇,读课文不是磕磕巴巴,就是添字落字,语调、语气更谈不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根本的一条在于语感能力的强弱。语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挥,是语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的一个根本问题。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即一听就明,一说就清,一读就懂,一写就通。不需要分析,而能直接领悟。因而它所运用的不是分析思维,而是直觉思维,它是一种不自觉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长期训练、反复实践的结果。

学生阶段是语感形成和提高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挖掘教材中的语感因素进行语感教学

教材是经过反复挑选的,比较典型的文章,里面蕴含着丰富的语感因素,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很好的材料。我们备课时,在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应挑出语感因素较强的段节,让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讲授高尔基的《海燕》时,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这是作者当时同沙皇专制势力进行斗争的需要,作者赋予自然界的景物以特定的含义,譬如海燕的形象,就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象征。通过挖掘象征手法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外作者写“狂风”时,一连用了“抱”“甩”“摔”三个动词,把狂风“恶狠狠”的狰狞面目及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都形象地展于笔端。当然大量的修辞方法和不同句式的使用也增强了文章的语感。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有一段刻画若瑟夫心理活动的句子“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让学生在诵读和想象中体会其含义:一方面表现幼小的若瑟夫对叔叔的同情,另一方面更表现出他对父母做法的不满。教材的这些语感因素是很丰富的,只要从语言角度去研究教材,我们的教学思路必将焕然一新。

第二、结合朗读吟诵进行语感教学

朗读吟诵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学生对语言内涵的理解,作品感情的把握,语言妙味的领悟,都必须通过朗读吟诵去体会。可惜的是,许多教师在学生连课文都还没有读通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地分析课文,可想而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多么肤浅。朗读吟诵不仅是对整篇课文而言,就是句子或语段所能表达出来的意蕴、情味,也是通过朗读吟诵来领悟的。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景物描写文字,不仅描绘了百草园的优美景物,而且充满了生活情趣,如果不通过反复的朗读,仅仅只分析里面用了什么词语和修辞,那么学生是不能深切体会“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再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通过录音,让学生感受诗中深沉中略带哀伤的情调,体会诗人将这种抽象的情感通过具体的物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展现出来的技法,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诗人浓浓乡情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利用揣摩比较进行语感教学

比较是语感训练的常用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仔细的研究和斟酌,比较和推敲,比如将这句与那句比较研究,或者将某字、某词、某句进行变、换、增、删一类的比较辨析,从而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内涵的丰富,语意的准确,运用的精妙,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例如“狼狈”一词,本是指两种互相勾结起来做坏事的动物。而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两处用到“狼狈”,但意思都不同:一处是“神色狼狈”,这个“狼狈”表示“尴尬”或“受窘”;另一处是“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这里的“狼狈”表示“困苦”的意思。这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再如《孔乙己》一文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大约”一词写出了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后无人问津的孤寂,所以作者鲁迅用表示猜测的语气。而“的确”一词又写出了在这样冷酷、势利的旧社会,孔乙己的命运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用“的确”表示肯定。只有通过揣摩比较,才能使学生认清了这个世态炎凉的病态社会,从而增强了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第四、整体感知文本,进行语感教学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文本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等从本质上认识文本,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

1. 总体把握语言。

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上阕用“望”字统领下文,写出了北方奇丽的雪景,下阕通过“惜”引发议论,写出对古代帝王的评价,这样联系全文,清晰展现了诗人的写作思路:首先情景交融,然后评古论今,最后点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旨句。

2. 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足以奠定全幕的基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致看那下文的发展”,“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好的结尾是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细细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提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尾“让那些……,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开头一句就给我们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结尾一句不仅呼应开头,而且点明了散文的主旨,强化了中心。可见,把握了文章的开头,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

3. 了解作品背景,体会创作意图。

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故事是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说起的,以下一连串写到“笑”。特别是两次写到“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整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穿着的,这样写用意何在呢?这不是表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叫人窒息的地步吗?为什么会冷漠无情到这样的地步,小说里并没有点明,可是我们从这点想开去,就会明白:这无非是要我们从“笑声”中去把握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就是罪恶的封建社会以及吃人的并使人毫不觉悟的封建科举制度。

第五、在综合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言学科本身具有开放性,学习材料的内涵相当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伦理道德,文史哲学,无所不包,其触角从课堂、书本延伸到自然、社会,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大课堂,引导学生立足课堂,延伸课外,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如课前一分钟说话训练,天天写日记,摘抄名诗格言,自办手抄报,评选班级小记者,写影评,排课本剧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我爱我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与资料,熟悉的亲情歌曲,搜集描写父爱、母爱的优美散文和诗歌,抓拍一组家庭生活照片,为父母准备一份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并描述相关的温馨的亲情故事。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悟亲情,理解关爱,生发爱心。又如在“荷”专题活动中,让同学们翻阅、查找荷花的资料,了解荷花的植物特性;搜集、诵读咏荷的诗文,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交流、介绍荷文化发展转变的过程,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整合各方面的信息写作“荷”,描画出心中最美的荷花。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自己的获取资料的能力,又形成了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总之,语感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训练为学生所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①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 《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郭猛中学]

作者:陆金东

上一篇:推动金融深化论文下一篇:工科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