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2024-04-23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共8篇)

篇1: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什么是语感?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语言产生感知和感受的心理行为能力。中学生要学习语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脱离语感而获得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语感的培养,语言的学习才能得到长足的深化和升华。

在语文学习中如果能够具备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一种特别好的心理倾向。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一、感受字词意蕴,奠定语言基础

中学阶段,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感受往往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完成的。这是因为语言符号的特点决定了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已由最初对“共同性”的识记认知,发展到了对“个体性”的理解感悟阶段。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言语是有差别的。语言是按照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它的语词和语义关系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而言语则是侧重实用性的,就情境的不同,表达的形式也会不同,所以言语的语词和语义关系常常是变化不定的,这就使得语言运用具有了“任意性”的特点。

再从对语言理解的角度来讲,我们根据语法规则来理解所获得的意义往往是对语言“共同性”的认知,而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者、写作者却常常为了传达某种特殊的意义、内涵的心理、别样的情绪,总是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固有的规则,于是语言便有了千姿百态的“个性”。对此,古人的见解颇多:例如陆机的“文外曲致”,刘勰的“情在词外”,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的“味在咸酸之外”,都异曲同工地对“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的要求表达得十分清楚。所以,只有“个性化”的言语,才能使表达变更精彩,更深邃。

面对“个性化”语言组成的作品,学生该如何阅读,怎样领悟?难题一个个摆在眼前,如何解决?只能从培养语感的基础做起。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素材,辅之以大量的阅读训练,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日益增多。学生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词汇、新语言时,可能初见很茫然,二见还不明白,但是反复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时,就一定豁然开朗,了然于心。对语言的学习,永远都离不开语言环境,只有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学习,日积月累,才能有语感的初步形成。

二、激发想象联想,获得生动感受

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当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时,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特点。”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借助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形象世界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与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样描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里用“袅娜”一词写荷花的丰姿,就不能单单理解为“柔软细长”,而应当借助知识经验与生活积累,尽可能地在脑海中呈现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苗条体态,公园里迎风摇摆的杨柳细枝,神话中美貌仙子的轻柔飘带……。只有让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自然而然地渗透到阅读体验中来,才能使学生领会其内涵,体验其情味,对语言的感受也就随之变得具体、生动、真切了。

阅读时,对语言意象形成感知的速度快慢与否、完整程度,标志着一个人对语言感受能力的高下。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一个个语言符号构成的作品语词迅速唤起,进而在头脑中组合成相对准确的、形象鲜明的、情境逼真的新意象。但中学生有限的生活阅历,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发挥,极大地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因而妨碍了他们对语言感受力的发展。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意象积累,主要的途径还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三、加强诵读感悟,夯实语感体会

感情只有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

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大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它们是课堂教学运用的“法宝”,可以用来作为语感训练的材料。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诵读过程,每一位有感情的读者都可以通过有表情、有节奏、有感受地反复诵读,掀起内心情感的惊涛巨澜,不由自主地让自己跟随作者的笔触爱他所爱,恨他所恨,入境入情,最终达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境界。

例如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作者用了“嚷”、“抢”、“扯”、“裹”、“塞”、“抓”、“捏”、“哼”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刻画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些问题呼之欲出,这份情感跃然纸上。如果在读每一篇文章时,都能养成反复揣摩、仔细推敲的好习惯,那么,对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定然大有裨益。

朗读可以帮助我们在体味作者情感的同时与之共鸣。背诵,可能帮助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丰富阅历。前人言,“《文选》烂,秀才半”。多少语言大师之所以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不都是因为他们“腹有诗书”吗?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诵读过的文章多了,烂熟于心的作品多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晓悟别人的遣词造句,进而使自己的遣词造句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心应手起来了。

总之,语感既是奠定语言基础、丰富生活体验、培养思想情趣和进行文学欣赏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培养学生语感,语文学习将焕发生机。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白银区银光中学。

篇2: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摘要]: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笔者通过分析语感的含义,探索语文实施语感教学的方法,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笔者提出应从挖掘生活体验、加强言语实践和积淀语文知识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的培养。

[关键词]∶语感 生活体验 言语实践

语文知识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核心是语感。

一、为什么培养语感

(一)语感的定义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之前,必须先弄清语感为何物? 就阅读所及,归纳人们对语感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

“语感就是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它意味着用自己的身体去接触、感受、领会、认知、验证、考察、切近物象,从而深入具体地把握作品的本质。”[1]

“语感是在阅读时,读者凭着积累的语言经验而又自觉或不自觉地综合运用语言基础知识感受语言的过程。”[2]

“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3]

“语感是人与语言这一对象相适应的感觉,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一种方式、一种结构。”[4]

“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和精神操作实际上就是对言语对象的感觉、领悟和直觉把握,就是语感。”[5]

(二)培养语感的意义

1、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培养语感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感悟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训练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主动地学习探究。语感教学注重在语言训练中学得语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语言实践和语言分析活动,积累了语言材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在以后的阅读中,学

生就可以用这些已有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去感知理解。在感知理解时,可选择和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相似的语言块,归纳到自己的语言信息库中去,这是“同化”;对于与自己语言经验不相适应的语句,也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而适应这种新的语言现象,这是“顺应”。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更趋于完善。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会逐渐增强,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语感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面多侧面的复杂的系统,而语感就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因为语言文字并不是只带有机械的语义知识,而往往带有作者很强的感情色彩,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因而语文教学绝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来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感情。而同时语文知识要通过大量言语对象反复作用于学生的感觉,从而附着于学生的心理结构,这样的语文知识才能转化为一定的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不是传授语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传授知识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

3、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一方面任何思维活动要建立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人类的思维成果也必须依靠语言才能得到表达、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语言的发展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通过思维才能表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才能成为交际的工具。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境界。语感的训练与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情感和能力的积累和激发,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感强的人能敏锐地感觉到语言材料的重点、情感,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加思索地表情达意,正如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美育。

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是一个理性的认识过程,而必须要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丰富情感等因素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直觉形象进行了感受,审美情趣得以激发,这其实就是一个审美教学的过程。美的形象性和语感的直觉特征是统一的。审美教育要通过培养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审美能力的高低。

二、怎么样培养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培养有三个基本途径——挖掘生活体验、加强言语实践、积淀语文知识。根据语感培养的途径,我们共同来探讨语感培养的方法:

(一)、挖掘生活体验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6] 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7] 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山寨》一课中写道“看着飘起的炊烟,好像离山寨不远。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课人寰到门前!”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炊烟”,不曾亲眼见过“青藤垂挂屋檐、林遮树掩的情景”,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山路曲折蜿蜒绵长”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

如: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如《美丽的武夷山》有这样一句话:“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造型奇特、玉柱、火把、鲜花、竹笋”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武夷山山峰奇特美丽”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武夷山的小游客们,你们现在来到了武夷山脚下,看!造型奇特的山峰从我们眼前滑过,它们

都想什么?”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现武夷山真实的山峰,并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尽情的诉说着山峰奇特的造型——“我觉得山峰像„„”。教师并及时引导把“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句后的“。”改换成“„„”。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已经到了武夷山,正在感受着武夷山山峰奇特的造型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呢?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二)、加强言语实践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先,入情明理的。例如:《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8] 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9]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美读应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对读法不宜作统一的要求。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小小的船》一课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悟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歪着头轻轻地读,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读,每一种都读出了小诗的韵美。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哪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仅仅是稍加点拨而已。

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潜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10]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精读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好的读书方法,如好词好句可用“OO”来表示,重点句可用“==”来表示,疑点可用“?”来表示,还可在文旁写下所思所感,即做批注。速读使语感敏锐。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甚至包括标点符号)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

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6

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 等。笔者的作法是在每周一早自习时,为学生读一两篇从《读者文摘》或《青年文摘》中选取的精美文章,并把文中隽永、深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供他们抄诵。每当我深情诵读时,教室里总是很静很静。所有的孩子都在屏息倾听,语言的魅力让人心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艘船,也没有哪一匹马可以像书那样把人带向那么遥远。”(狄金森)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值得注意的,是言语实践特别是课外的言语实践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以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有所收获为原则,切不可以加大学业负担为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进行语感培养的探究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作文接龙游戏,小小编辑部、辩论会等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语感生成能力的同时,亦点燃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积淀语文知识

高品质语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理性在感性中长期沉淀的过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言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 [11]所以强调语感训练,决不能排斥或轻视理性的语文知识渗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作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修辞,特别其中的对偶、粘连、顶针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表达技巧的实例,值得借鉴:

师:同学们,“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诗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情形?能说给大家听吗?

生1:是讲主人家园中的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了。师:伸出墙。来还有更形象的说法吗?

生1:是高高地窜出墙来。

生2:因为怕主人发现,所以它是悄悄地跑出墙来。生3:是跃出墙来。急着留住诗人,想安慰他扫兴的心情。„„

师:大家讲的多好啊!同学们,加上了想象你的语言会变得比诗还美呢!这位教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露痕迹地将“想象会使语言生动”这一表达技巧,融进了学生对诗情诗境的感悟中,深化了他们对诗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12]

结束语:

总之,“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它的提出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不断探求,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吕俊华:《谈体会》,《百科知识》总625期。

[2]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做法》,《语文学习》1990年第9期。[3]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本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4]王尚文:《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5]毛光伟:《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5期。[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1980年版,第267页。[7]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44、45页

[8]朱熹,《朱子语录》。

[9]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

[10]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

篇3: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一、在朗读中触发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要在读中培养语感。教师要采取范读、齐读、诵读、配音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 触发学生的语感。

1.在读中体会音韵感。

古诗讲究韵律, 读来琅琅上口, 通过朗读, 能充分体会到其中的音韵美感。教师在指导朗读中要抓住音韵的平仄、节奏、停顿、重音、韵脚等的特点, 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 充分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感, 为深入感悟古诗的内蕴打下基础。

2.在读中体悟情味感。

诗言志。志即情感、态度、胸襟、气度、爱憎、情趣等。教师要在读中触发学生的情味感, 让学生的心靠近诗人的心, 让学生的情感融进诗人的情感。

二、在品味中体悟语感

古诗语言凝练, 一字一句包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含义。教学时应该把这些精美的语言瑰宝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高超本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僧敲月下门”的“敲”, 是品味古诗用词的典范。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诗歌的内涵, 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 学生语义感的训练得到落实。

三、在想象中深化语感

语感与想象是紧密联系着的, 加强想象的训练也是获得语感的重要方法。而诗歌离不开想象,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作者“心骛八极, 神游万里”, 在神奇的想象中创造出瑰丽的诗句。在古诗教学中应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想象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深化语感的培养。例如教学《锄禾》时, 让学生想象农民为一粒粮食所付出的艰辛。从播种、锄草、施肥、杀虫、收获到饭桌, 每一个环节都要付出多少汗水、多少心血, 让学生深深地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通过想象, 把诗歌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更加深入体会到诗的情意, 产生强烈的感情, 从而获得丰富的语感。

四、在意境中增强语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是主观的情思 (意) 与客观的自然景物或生活画面 (境) 相融合的艺术境界, 它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古诗讲究意境, 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在教学古诗时可通过图画、音乐、多媒体、语言描述等手段把学生带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之中, 让他们去认识、鉴赏、创造古诗的意境美, 陶冶情操, 增强语感。例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时, 我运用课件显示春天的美好景物, 然后用配乐的描述性语言再创春天的美好情境。“是啊, 春天的太阳温暖地普照大地, 在融融的春光中, 大地雪融冰消了;在暖暖的和风中, 小草快乐的舒茎展叶。没有春晖的深情抚爱, 哪有小草的茁壮成长?没有母亲的细心呵护, 哪有儿女的幸福温馨?”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内化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领悟到诗歌运用比喻手法的特殊效果。

篇4: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关键词:语感;积累;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12-01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这从应试角度讲那就是要培养语感。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不刻意去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所以,在这里边,培养语感相当重要。

语感怎样培养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及自己的思考,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来进行: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毫无兴趣,那你想他怎么可能听你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关于怎样培养兴趣,我觉得可以做这些尝试:首先,教师自己要对这门课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让学生感觉到你对这门课程的热情,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饱满的情绪,以此来吸引学生;其次,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不断地给课堂注入新鲜活力,比如多媒体的使用,开展课外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学习等等;另外也可多找一些有趣味性的材料让学生去训练,总之,我们应尽一切可能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二、积累知识,提高对字词的感受能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于初中学生,新课标要求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可是这里边又不仅仅说把这些字词记住了就可以,学生往往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培养语感。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简单的几个名词组合在一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如果我们去字典上找这些词的意思,你就不会发现文中所表现出的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现存的问题碰撞就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如果你已经积累了这方面的知识,那你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疑惑。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语文积累的知识越多,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就越透彻,就越能够对新问题产生感觉。所以,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对字词感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积累,从而提高语感。

三、反复诵读,提高整体感知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的语感,除了让他们自己留心生活外,最主要的就是语文教学。我们平时经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积累的言语材料达到一定程度时,最终就会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觉能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感受课文的语言,把这些优美的课文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材。新课标里要求学生要大量的阅读文章,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于课文中的文章则要求大声地诵读,使其反复刺激大脑,培养语感。除了这些,还要注意整体感知课文。我们的课文是一个整体,教师讲课时切忌把它割裂开来。

四、大量阅读,拓展视野,熏陶感染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应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半学期的教学,我发现有的学生还连读文章都没有学会。没有感情,呆板机械。这就需要我们去大量的阅读文章,培养自己的情操。可是我发现我们的很多学生的阅读量都相当的有限,他们认为语文总给人一种朦胧感,而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明朗化的东西。尤其到了期末,各科老师都感到任务重,所以往往通过发资料,抄题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正所谓“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在忙着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要大量的阅读文章”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因此,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大量地去阅读文章,这样才可能使自己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素养得到提高。

五、理性分析,增强语言实践能力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具备一定的语言感觉能力,否则人们将没有办法进行交流了。但是,由于我们后天所接受的教育不相同,这样就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的差异。一般来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就越强,语感素质就高。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就要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性分析,从而提高语言感受力。

篇5: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蛟尾小学 李红泉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朱作仁教授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充分体现出来。”如何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体现出语文课的特点呢?

一、指导感情诵读

美学老人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在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时,可重读“静、清、绿、奇、秀、险”,而在体会作者感情时则可把重音移到六个“真”字上,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即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生愈读愈能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

二、通过比较揣摩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月光曲》一课,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老师把“纯熟”换成意思相近的“熟练”,让学生和原句比较,让学生推敲赏析,学生品出了“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还反映了熟练的程度。再如:一位教师教学《燕子》“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时,把句中的“痕”与“根”做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字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在边比较、边揣摩、边赏析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章中的一字一语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胡,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致有误失。”

三、联系生活体验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也越见深切。一些年代久远或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文章,如《草船借箭》《颐和园》等,教学中可联系电影、电视的有关镜头,或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其次,也可以引导学生拿生活中见到的同类事物,同课文描写的未曾见到过的事物做比照。如《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战斗”的情景,可启发学生拿生活中常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母鸡保护小鸡的情景来作比照,使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自觉地把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唤起想象参与

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所以,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含的情感。如一位教师教《草原》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欲流”和“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色将流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流入云际,岂不是矛盾了吗?”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说,“翠色欲流”是说那碧草绿得浓,绿色都快要溢出来了。那“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像茫茫的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接近。这就像照相一样,一个是特写镜头,照的是碧草绿得浓,另一个是全景镜头,照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边。学生从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了一个鲜明的画面,感受到了那种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学生能悟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这种语感的培养,来自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知,更是来自它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篇6: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学中的语感培养

通过阅读能够巩固所学词汇,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但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教师总是习惯上更多地把语言分割成词汇、句型和语法等几部分进行讲解,因此学生获得的语言也往往是被肢解得面目全非,缺乏生命力的语言,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语感。为此学生犹如迷失方向的小鸟,痛苦地飞行在阅读的上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直到最后完全放弃英语。可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现代教学法提出要从现代心理学和语言学出发,强调对课文的整理感知,建立语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那么什么是语感教学呢?语感教学,是以语言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语感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体系。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正如“音乐乐感”是音乐能力的核心一样,“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既然语感是可以培养的,那我们该怎样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并运用语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来指

导学生的语言学习呢?针对目前英语教学存在的误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重视英语语感作用的认识

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一谈到语感,学生往往很容易认为语感是一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事实上英语语感是指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语言感觉,以及在学习语言材料的过程中积累的语言经验。英语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用来指导语言实践,正如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因此要想学好用好英语,首先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所以无论从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还是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要想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英语学习效率,就要重视语感的作用。

二、语感实践与语法分析并重

语感实践是指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实际运用,也就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听、读、背、说等多种方式运用语言,这是形成语感的基础。但是仅仅进行实践还是不够的,还要使学生对语感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状态,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通过语法分析进行归纳总结,更好地为形成语感服务。语感实践和语法分析是语感训练的两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让学生把一些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层面,从而进入高一级层次的感性。

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随之不断提高。

三、抓好几个“结合”

1.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在语感训练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从而接受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内容、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2.语感训练与审美陶冶结合。在进行语感训练时,让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在感受形象和激发情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联系语境,领悟其使用的妙处。

四、运用多种方法培养语感

对英语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只有经过大量阅读,才能够体会到阅读材料中的思想,才能够进行正确的语言语法分析。而且阅读材料中的那些句式、修辞、表达方式等才能够被学生内化为自身的东西,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

(一)示范朗读法

教师示范朗读就是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可以由教师自己示范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用教学磁带代替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进行最美的体会。示范朗读最好是教师范读,教师正确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样本,可以让学生在倾听时了解阅读的语调、神态、动作等,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训练自己的语感。

(二)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就是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分不同的角色让不同的学生朗读。这样不仅训练了语感,也加深了对作品内容和主旨大意的理解和体会。

(三)分层次朗读

语感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形成的,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因此在进行训练时要制定一系列的计划,要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要设定明确的目标。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接受实际,正确地设置目标,分层次进行朗读。

(四)对比法朗读

教者可以对文章采取加减换改的办法,即根据情境的需要,适当地增加、删减、替换、修改的办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的妙处,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五)创造语境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听课状况,巧妙运用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在文章学完以后,再创设相似的情境,加以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

五、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

篇7:阅读教学与语感培养

这就是语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语感的培养。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教材,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反复推敲、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义。而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挥作品的感染作用。

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却忽视了自悟自得,忽视了语感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见,语文大师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透彻理解,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培养是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和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读这段文字后,我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和联想:可以从“细雨如丝”中联想丝绵细密和柔软;由“贪婪地吮吸”联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由“伸展”联想到摆脱束缚后的轻松和舒畅。整段文字可以使人将春雨中的杨梅树想象成一个饥渴的婴儿,在母亲轻柔的抚摸和温暖的怀抱里,饱吸甘甜的乳汁时,那种急迫的动作以及欢快与舒畅的情绪。

这一段文字所展示给人的意境,饱含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是充满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但是高超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纸背”,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余地,否则“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狭长叶子的欢笑”便会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其中“贪婪”一词本为贬意,但用在此处,即使人对久经饥渴的婴儿在吮吸母乳时,那种天真而不加任何掩饰,那种急迫贪吃的稚气的样子顿生怜爱之情。

教学反思:

学生之所以能够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并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不是经过老师的分析和对词语的直接解释,而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语感中的联想和想象是学生在和言语对象接触的过程中,不是随意主观,而是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想象和联想使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鲜活的形象,动人的景物,丰富的情感,严密的逻辑,深刻的哲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美的愉悦,会在对言语的感受中源源不断,源源而来。

学生阅读得多,自然就会增加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课外选取各种体裁、各种内容以及饱含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文章,使学生努力从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种词汇、句式的特点,去感悟其表情达意上的“共鸣”。

篇8: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一、加强朗读, 强化语感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 通过朗读强化学生的语感,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努力激起对作品的深刻认识, 通过读与想的结合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如《春蚕》一课, 从文字上看, 是叙述养蚕的全过程, 表现了母亲的辛苦, 文采朴实, 词句简练, 但只要细细品味, 仔细琢磨, 就会发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伟大母亲的热情讴歌, 渗透着作者的爱。教学时, 应让学生多读, 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课文开头写着“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 给我们姐弟俩教交学费。”接着又写“春天一到……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在引导学生理解全句的意思后, 教师以充满深情的语调讲述, 让学生想想, 母亲为什么这样做?母亲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情感活动, 学生就不难从字里行间读出文章所表达的强烈感情, 同时学生也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

二、品味词句, 培养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 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品味, 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 《小壁虎借尾巴》一文, 写各种动物尾巴的动作, 都选用了一个恰当的动词, 小鱼用“摇”、老牛用“甩”、燕子用“摆”, 把这些动词互相调换行不行?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 并联系生活经验, 经过认真地比较, 就明白:还是原文准确、生动。又如, 《海上日出》一文中最后一句,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引导学生把原句变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这两句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但语气上有很大的区别, 前一句比后一句更具突出强调的意味和作用, 因而能够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像这样的分析、比较,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还培养了语感。再如, 《我家的猫》一课, 学生只体会到满月小猫的可爱, 而对第一部分写猫的性格古怪所表达的作者感情怎样, 大惑不解。这时, 教师就要抓住一些关键字词:“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整天睡大觉, 无忧无虑, 什么事也不过问。”一句中, 把“睡大觉”改成“睡懒觉”好不好?“……在稿纸上踩上几朵小梅花”改成“涂上几个小黑团”行吗?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较, 就不难看出作者是带着怎样感情来描写的。

三、再现情景, 训练语感

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 运用形象思维, 设置一些情景,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引起感情的共鸣。如, 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文, 可播放一段指导员为掩护书而壮烈牺牲的课件, 并配上教师的解说。学生在学文时动了情, 再观看课件, 聆听老师动情的解说, 感情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 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来眼泪。再比如, 教《望庐山瀑布》时, 利用课件创设情境, 首先指导学生观赏插图, 使学生留下关于瀑布的初步形象。接着, 运用文学语言, 对瀑布的情境加以艺术描绘:万丈高山, 一道瀑布从山崖上直泄下来, 一落千丈。静止的高山, 飞流的瀑布, 青翠的山, 银白的水, 多美啊……使学生感受到瀑布壮美的形象。为使学生更好地品味诗的美感, 放一段雄壮激昂的乐曲渲染气氛, 激发情感, 教师随着乐曲, 范读课文,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加深对作者所要表达的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的了解。诗中景物的描写, 寄情浓郁, 耐人寻味, 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把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才能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这种情景中的语感训练, 对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联系生活, 锤炼语感

言语感受与生活经验是直接相关的, 离开了生活的经验, 很难获得具体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果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有不少词, 特别是表示形状和动态的词, 光从词典中查出它的意义, 还是不能真正领悟和理解, 也是不可能获得语感。因为词典中的释义, 通常是高度概括出来的最基本的含义, 它不可能也没必要反映言词在各种场景下的意义、用途、特性以及色彩、形状等。例如, “袅娜”, 字典上释义是“柔软细长”。根据这个意思, 下面这个句子应该说是可以的, “一条袅娜的小蛇突然从树丛中爬出来。”但事实上, 这个句子很不恰当。要想获得“袅娜”的语感, 就必须联系生活经验:电视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 公园里迎风摆动的杨柳枝……这样, 对这个词就会有更具体、更生动的感受。

上一篇:卞之琳断章教案下一篇:2024年南京中考英语作文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