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有效途径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本文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文章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讨论:耐心引导,以身作则;地缘优势,特色教学;情景表演,亦娱亦学;经典诵读,培养语感;建立联系,贯通古今;实践教学,学以致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感有效途径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感有效途径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朗读可以认为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朗读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更好的语感。但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对此,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对于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观点,为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还要提升表达水平,但不论是语文写作水平,还是表达水平,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水平。通过语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水平,同时形成更好的语感,为学生语文课堂知识的学习奠定全面基础。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可以认为,要想学好语文课堂,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语文朗读水平。

1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

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朗读教学对于课堂内容教学的重要性,也都初步建立了一套朗读教学制度。这对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的重要性认识并不高,很多学校的朗读课都是走形式,在朗读课上学生是否真正进行课程朗读,老师根本不管,老师也基本不会负责对于具体的学生的朗读指导。这就导致朗科教学并没有真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整体来看,虽然当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都已经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构建了朗读课,但很多学校都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2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重要意义

2.1 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朗读课是学生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进行反复朗读的课堂。由此,通过反复的课堂朗读,将能够对于学生的语感培养带来积极作用。良好的语感会让小学生的发音更加标准,帮助其形成自信,让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更加自如地进行表达,由此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培养不再像以前一样只重视考试成绩,而是更多的重视学生的素养的培养。通过朗读课教学,对于一些经典的娇教学内容让学生反复进行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语文字词句的运用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文字词汇的内涵,在进行自我表达时,选择更加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2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写作水平

在朗读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深入到文章段落中,通过反复朗读揣摩,对于一些字词的含义提高理解与认识,由此帮助小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这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还能够相应的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字词的理解,提升语文课堂专业素养,由此提高学生的字词运用能力。这样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便能够运用更加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事实上,写作能力的提升与朗读能力之间关系密不可分。通过良好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断句,尤其是对于一些文笔优美的句子,通过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3.1 提高重视,设置专门的朗读时间

在未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首先各学校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应该真正重视起小学语文朗读课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设置朗读教学课程,还要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应用起来,由此通过朗读教学科,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各学校的情况,设置专门的语文朗读课时间。由此,为小学生朗读课教学提供专门的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朗读水平。这样,通过设置专门的时间,为小学生提供专门的朗读课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某一周期内学习的课堂内容,在朗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由此帮助提升朗读课课堂的教学效果。语文作为我国的一门传统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仅是关系到当前阶段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同时也关系到未来学生的成长和对语文内容的学习。所以,教师应当给予小学语文课堂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为朗读课教学提供方便。

3.2 做好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在朗读课教学中,由于很多小学生对于如何正确的朗读都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示范作用,由此对于小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帮助小学生提高朗读成绩。在当前的很多学校中,小学生各方面的因素限制,对于如何正确的朗读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在进行朗读时,教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引导,通过全面的朗读示范,帮助小学生正确掌握朗读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较难的段落,通过朗读教学,让小学生正确掌握一些难度的字词的发音,正确的断句方法等,由此帮助小学生提高朗读效果。通过教师的积极示范作用,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朗讀教学效果。这样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能够真正借助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个人语文朗读教学水平。

3.3创新教学,丰富朗读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创新朗读教学模式,结合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优化中小学朗读教学课堂。由此,结合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要求,完善小学语文朗读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在朗读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成熟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教学法,角色朗读法等,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分角色朗读,或者设置朗读情景。这样可以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参与教学中的积极性,提升朗读课堂教学效果。随着当前外部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小学生也会受到一些明显的影响,传统的朗读课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提升朗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更加积极的融入到教学中,由此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朗读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小学语文朗读课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本文结合当前朗读课堂教学现状,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如何提升小学朗读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这对于提升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贾兵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提高探析[J].甘肃教育,2018(22):98.

[2]张立新.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有效途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0):76-77.

[3]孟凡荣.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95+113.

作者:和丽娟

语感有效途径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如何提升学生《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兴趣

摘要:本文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文章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讨论:耐心引导,以身作则;地缘优势,特色教学;情景表演,亦娱亦学;经典诵读,培养语感;建立联系,贯通古今;实践教学,学以致用。

关键词: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古代汉语》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也肩负着传统中华优秀语言与文化的使命。但大多数学生认为《古代汉语》课程难学、难懂,言语陌生,枯燥乏味,犹如天书,缺乏社会实践的结合,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要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无疑是个挑战。以下从《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出发,谈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耐心引导,以身作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的人格力量的体现。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古代汉语》知识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学识服人,以德服人,以身立教。

具体而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让学生阅读古典文献。但很多学生课后很难自觉执行。因此,由于学时有限,可利用每周的读书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要求每周有专门时间用于交流读书心得),指定相关篇目,要求学生与教师一同阅读经典。我们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从句读,到字形、字义,以及注解,详细阅读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一部分。又如,在强调《说文解字》首创部首排序法的重要性的同时,教师可先背会540个部首,并会书写小篆字形,并掌握每个部首的字义。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体会到教师以身作则,对文献与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神及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志向。

二、地缘优势,特色教学

福建方言的纷繁复杂在全国是少有的,福建境内有七大方言区:闽东方言区、莆仙方言区、闽南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赣方言区、闽中方言区、闽西客家方言区。这些方言内部的复杂性、特殊性在全国方言中也是罕见的。闽语的存古性(如“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特征)也例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其中,闽南方言素有“古汉语的活化石”的美誉。华侨大学校区分别坐落于中国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和厦门市,处于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包围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

在古汉语课程授过程中,一些古汉语词义往往至今仍保留在闽语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方言作为例证,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母语的了解,也能加强对古汉语词义的认识。例如,古汉语“走”的意思为跑。除了通常教师采用的字形讲解(甲骨文、金文、小篆“走”),引用《说文》等字典辞书及相关文献作为辅证外,我们还会以闽语作为例子,让几位闽方言区的学生用方言读“走”tsau。只要有方言语感的学生,立即能意识到方言中的“走”为“跑”之义。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行走、走路”之义的则用“行”。这些都恰好与古汉语词汇中的语义相吻合。

因此,在课堂上偶尔使用方言,可以接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调节课堂气氛,亦能让非闽语区的学生感受闽语的魅力,从而对学校所处的区域产生好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通过用闽南语吟诵古诗词,让学生体会古音与闽音之间的联系。

三、情景表演,亦娱亦学

教材中的一些文选涉及的人物较多。若单纯采取教师讲授的形式,有些学生对故事情节印象不深,从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更是提不起兴致,无法跟随教师的思路阅读或记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选取了几篇文选,通过学生的情景表演,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了解。

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所选的《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为例,该文主要讲述庄公姑息养奸,纵容其弟,其弟骄纵欲夺王位,后庄公使计打败共叔段。但当中出现的人物关系,称谓比较多。有时容易让学生无法找到称谓与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郑伯与庄公,武姜与姜氏,公共段、段与大叔,子封与公子吕,等等。若直接从文段第一部分讲起,逐个解释,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而无自己的思考。因此,可采用先让学生找出文章所有人物及称谓的方式,再引导学生梳理出这些人物的称谓缘由,最后让几位学生分配角色,分别扮演文中出现的相关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在情景表演中,可以让学生用白话的形式进行。这样的好处是避免学生直接读教材、照本宣科的情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翻译文言语句。了解学生易出现的知识点错误,从而在表演之后有针对性地纠正这些错误。例如,有些学生在表演中直接将“羹”解释为汤或肉汤。这也是其他同学易出现的错误,通过抓典型,可以有效避免同类现象的出现。

通过这样的方式,有些学生对于古代文选改为话剧的形式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在学校举办的文化节中,有些学生还选用了来自《左传》或《战国策》的故事。这也是对教学成效的一种证明。

四、经典诵读,培养语感

作为古代的书面语体,古汉语记载了我国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然而,很多学生在未接触《古代汉语》这门课前,都自然而然地将它与中学文言文联系起来。而作为一门语言学课程,若过于偏重语言学知识点的讲授,必然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教材的选文看,前两册主要集中在先秦的文献,由于时代较久远,阅读难度较高,学生因为无法流畅阅读,相应地,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也很薄弱。

诵读是提高感性认识的有效途径。在反复诵读中,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达到“厚积薄发”。因此,在教学中,可特别在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诗经》)和楚辞的相关单元都设立了诵读环节。有时利用课前的10分钟,请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朗读相关段落。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还给予适当的奖励。

五、建立联系,贯通古今

《古代汉语》这门课似乎实践性不强,与学生个人的联系比较弱。学生往往认为没有切身的体会,也无实用价值。然而,现代汉语中有一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因此,古今汉语之间并非完全没有联系。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现代汉语知识储备,带动他们对古汉语的掌握,这需要一定的技巧。

例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第一和第二单元(涉及词的本义、引申义、汉字结构等)通论的理论性较强。可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例如,可以首先提出让每位同学认识自己姓名。这种认识不是文字书写上的认识,而是每位同学名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汉字构造、来源的认识。尽管名字一直伴随他们近20年,但当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时,几乎没有一位同学能在不具备古汉语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即对自己姓名中出现的字形及词义做出分析。这样的提问方式,立刻让学生意识到古汉语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它与个人的联系。

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水道渠成地引出第一、二单元通论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有不少学生课后还交流自己名字字形及本义等相关问题。教师课后应做功课,通过查阅《说文》等相关文献,将班上所有学生的姓名都先做出分析。在课上,虽然由于时间限制,无法一一讲解,但可以举几个让同学们耳目一新的例子。例如,以同学名字中带“雅”的名字为例:

许慎《说文解字》:楚乌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谓之雅。从隹牙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楚乌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谓之雅。楚乌,乌属。其名楚乌。非荆楚之楚也。鸟部曰。 ,卑居也。卽此物也。郦善长曰。按小尔雅。纯黑返哺谓之慈乌。小而腹下白,不返哺者谓之雅乌。尔雅曰。鸒斯,卑居也。孙炎曰。卑居,楚乌。犍为舍人以为壁居。说文谓之雅。庄子曰雅贾。马融亦曰贾乌。按卑居之为壁居。如史记卑耳之山卽齐语壁耳之山。卑壁同十六部。卑俗作鹎,音匹。非也。雅之训亦云素也。正也。皆属假借。从隹。牙声。

从以上文献看,“雅”的本义当为乌鸦的一种。今天现代汉语中的义项:正确,合乎规范;高尚,美好;这些词义应当都属于假借义。因此,从同学名字所使用的“雅”词义来看,自然不会是本义,而应当是假借义。

因此,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词义虽然存在迥别的情况,但更多是存在联系的。要建立古今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一味强调学生不要犯“以今律古”的错误。

六、实践教学,学以致用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多方尝试,开展多种实践性活动,将藏书楼、各类书院、各种名胜古迹中当作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基地去,真实感受古代的氛围,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例如,通过校外联络,我校与厦门市华侨博物馆、泉州历史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均有相关的联络。在为期两周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会利用几天时间专门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实习基地。而结合古汉语学习的特点,通过参观实习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古代汉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古代汉语》在《孟子·告子上》一文中,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此处的“豆”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食器和礼器。大汶口遗址已有陶豆出土,流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时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尽管在课堂上,对“豆”的本义和假借义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大体了解了古器皿的大体外观,但是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通过参观华侨博物馆,在馆藏的近7000件文物中,包括历代青铜器、陶瓷器、古钱币、古字画、古代雕刻工艺品、外国陶瓷玻璃器皿。这些直观的认识无疑是课堂教学之外很好的补充,具备课堂教学无法完全达到的效果。总之,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兴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作者:袁碧霞

语感有效途径教学管理论文 篇3: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师素养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素养,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使语文教学真正有效地实施。本文通过理教师素养的内容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语文;高中;新课改;教师;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与教师息息相关,语文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自我的发展。高中语文课改的具体实施主要依靠语文教师,因此,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是成功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师适应新课改、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教师素养

本人认为教师素养具体包括人格素养、知识素养、教学管理素养和教研素养。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素养

1.人格素养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熏陶的。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把教学中的人文思想和理念传授给学生,其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素养。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因势利导,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使学生能自觉意识到,并按照教师所体现的道德规范来校正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反之,则会使学生的心灵或人格受到伤害。

2.知识素养

①专业知识。教师要教书育人,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是基础。高中语文教师应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宏观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熟悉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关注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教师在掌握精通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口语化、浅显的语言将基本知识表达出来,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点汇聚起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②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个教师素质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素质教育要求高中教师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即专业知识要精,而相关专业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如今正值信息时代,教师和学生都是同步接受信息,如果教师不及时更新知识,难免会在面对学生提问时陷入难堪之境。

③教育理论知识。广博的知识和视野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师应对来自学生和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同时也能使语文教师自身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当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语文教学实践积累更多的理论经验。多数学生会因为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感到“我能行”、“我很棒”,从而喜欢上语文课。事实上,这是老师将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教学中的结果。可见,只有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克服教育工作的盲目性,以便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症下药”,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教师教学管理素养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的学习方式,故应切实改变 “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观,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交流者,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技能,又培养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素养。

4.教师教研素养

教师应学会批判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参与到研究者的队伍中去,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并提高自己的教育实践。

总之,新课改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和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欣.新时期下语文教师素养探究[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2).

作者:王国相

上一篇:审计准则业务活动管理论文下一篇: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