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房屋建筑课程设计论文

2022-04-24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等。【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整体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实践性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组织与安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房屋建筑课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房屋建筑课程设计论文 篇1:

适应高职教育的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教材建设研究

[摘要]适应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教育的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教材建设应突破学科体系的框架,把典型的房屋建造这个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 房屋建筑构造 教材 建设

一、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教材建设背景

在当前形势下,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既能增加各方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又能刺激居民消费、促进民生改善,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住建部人士证实房地产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住建部称我国大规模城镇化建设还将保持35年。“十一五”期间,广西将建立“四群四带”城镇化格局。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中,城镇化是一种重要的因素。上述这些,对高职教育培养建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加强教材建设,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部关于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提出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作为职业教育最有效的一种模式,在各国备受推崇,并且取到了良好的效果,是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

在重要的建筑业中,房屋建筑构造作为专业入门课程,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中起重要作用。原教材《房屋建筑学》第一版已经在全国水利高职院校中使用2年半,共7000册,反映是好的,但难免存在许多不妥之处。针对其尚保留着学科体系的缩影,工学结合特色不明显,模拟性、生产性不强等问题,其改革与创新已迫在眉睫。对此,应突破学科体系的框架,把典型的房屋建造这个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材名称改为《房屋建筑构造》较为适宜。

二、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教材建设内容

(一)指导思想

一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二是坚持与建筑行业企业合作,三是基于房屋建造这个工作过程为导向,四是力求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开发课程,以房屋建筑构造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材内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针对性、先进性和前瞻性;体现“双证书”制度;建立规定性、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实训教学机制;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注重素质教育、学生个性及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思路

保持《房屋建筑学》第一版“力求与水利水电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力争体现新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注重实用为主”的特点,在尊重原书主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添加案例导人和实训项目为手段,形成“教、学、做”结合以及理论、设计计算、实训一体化教材。教材内容选取以“四结合”为原则,即结合基础知识点、结合生产新技术、结合典型工程案例、结合行业规范及标准。

(三)成果呈现方式

修订后的教材反映当代建筑科学技术、文化的新成就,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符合学生身心和学习特点,以立体化形式呈现。最终建设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三、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教材建设特色及价值

第一,创新特色。教材开发由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向注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创新。

第二,建设价值。一是社会效益好。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既可使全国水利水电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全日制在校生5 000人以上受益,也可以作为自学考试、岗位技术培训的教材,还可以作为水利水电土建管理人员、建筑设计人员和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的阅读参考用书,为企业培养大量优秀的士建类技能型紧缺人才。二是人才效益好。依托企业以工学结合方式开展师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同时,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广、职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种能力强。三是示范辐射作用大。教材修订后各项建设水平均达到全国水利水电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系列教材示范教材的要求,能够带动衔接课程《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概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教材的发展完善,起到较大的示范辐射作用。

四、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教材建设基础

(一)已有教材基础

原教材《房屋建筑学》由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凌卫宁副教授主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张迪教授主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王付全副教授参编、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凌洪高工技术咨询,为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系列教材、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和中国高职教研会水利行业协作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2007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4000册,2008年7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4000册,目前已使用了7000册,得到全国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

(二)负责人概况

负责人始终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具有在本门学科前沿进行探索的能力和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手段的能力。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具有丰富的学科理论研究和专业教学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和教材撰写能力。近年来参加“国家精品课程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类的研讨培训会近10次,参加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评卷、建筑工程项目招标评标等行业工作多次。在建筑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在《广西教育》和《城市建设》等报刊上公开发表了15篇相关论文,主持或参与厅级、院级教改科研课题项目15项。负责人在建筑工程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实践工作,为项目的高质量策划组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成员概况

项目组成员均是从事区内外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教学与研究的人员,有丰富的工程实践、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也在建筑领域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项目组成员,团结协作,默契配合,来自区内外,能够及时有效的收集相关信息,促进本项目的研究开发。

五、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教材建设手段

项目组跟踪调查教材的使用情况、行业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课程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最新成果。分工如下:主编负责教材修订总策划、总协调、统稿;主审负责教材修订理论、实践研究和指导;副主编和参编负责教材使用的跟踪分析、修订、配套光盘和课程网络创作。最终形成立体化教材。

六、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教材建设成果

本立体化教材最终形成纸质教材,配套光盘(含电子教案、CAI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通过教学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较为完善的教学解决方案,以满足教学需要,摆脱低水平的、单一从事现成书本知识传授的模式,使教学真正成为一项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工作。

(责编 黎原)

作者:凌卫宁 方 崇

高职房屋建筑课程设计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摘 要】《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实践性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组织与安排。一门核心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方法技能、社会技能、创新技能,始终以“教学做”为主线,认真做好职业能力目标、技能训练目标、教学实施等的构思与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覆盖广。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具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建筑施工和施工组织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规程、标准的能力,加强对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施工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我们设计了本课程的三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包括:掌握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常规施工工艺流程; 掌握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的控制监控点;熟悉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技能目标包括: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能编写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现场技术指导能力。素质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教学应当立足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一线建筑施工管理人才的实际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教学做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从课程标准与实训标准相融合的原则,进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以突出专业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围绕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课程设计中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融合“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三、课程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根据房屋建筑的建造过程,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土方工程、基础工程、脚手架与垂直运输工程、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砌筑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等八大知识模块。在知识模块中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服务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高技能人才的,从事的岗位主要是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安全员、测量员、监理员等岗位,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教学做,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将其拓展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单列周施工实训”的教学模式。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在内容组织与安排上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房屋建筑的建造过程为载体确定主题知识模块,将教学内容按照房屋建筑物的施工过程进行划分。通过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现场实训与虚似仿真相配合,使得教学内容的组织更加合理和可操作。我们将8个教学模块的理论和实践

四、教學方法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课程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牵涉到的施工过程、施工工艺等环节多、逻辑性强。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快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一直是我们在思考、在探索的课题,根据本课程建设小组成员多年的教学摸索,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图片、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模拟营造实际工作环境。教学中我们根据所要讲述的课程内容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加以应用。同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自主开发了一个“建筑工程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室”,对于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体系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采用unity3d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的虚拟施工现场,能够让学生足不出户即能通过网络观看三维模拟的各种工程施工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条件有限的实际困难;其次项目采用Helix流媒体技术,还能将施工现场搬进课堂,使学生能够通过屏幕同步观看到建筑工地一线的工作情况。同样的采用Helix流媒体技术,实现课堂网上视频直播,使教师的授课范围不止局限在教室,而是延伸到无限的互联网终端,最大限度提供了课堂的开放度。

2.现场教学法

情境教学中模拟的施工现场毕竟不是真实的施工现场,它与真实的施工现场还是有很大的别,为了让学生能了解真实的施工环境,必要的施工现场教学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做法是将课堂教学中不易理解、工艺复杂、需要边演示边练习的环节(如在讲解一些施工过程中的验收内容和方法时),就安排在建筑工程实训中心内进行,这样老师就可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也可同步练习。

3.理论教学法

课堂理论教学的优点是教授信息量大、授课速度快;缺点是课堂教学内容往往很枯燥无味,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的机会和兴趣。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般采取将理论知识穿插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同时与情境教学法穿插应用,避免长时间的纯理论灌输式教学。

4.实训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就是通过在前期课堂教学中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再通过实践训练,在具体工作任务的驱动下,一方面根据实训项目中设置的一系列知识拓展点的引导,并在指导老师下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既有知识的再拓展,达到知识传授到目的;另一方面也通过项目实训达到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的目的。实践教学法主要安排在课内实践和课外集中实践阶段。

六、结语

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以职业活动为主导,以“教学做”为主线,以“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单列周施工实训”为主要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提高技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芳 邓彭勇 阳利君

高职房屋建筑课程设计论文 篇3: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摘  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专业课,随着信息技术及专业软件的发展,实际工作要求学生在懂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熟练操作软件,传统理论与软件实操分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求。而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将信息化教学设计扩展为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将理论与实操融合,为学生创设连贯、递进、线上线下融合、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一体化开放教学环境,打破学习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及时互动,把学生引向深度学习,课外可以随时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混合式教学;工程项目

前言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也有很大关系。传统课堂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听讲,不能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玩手机、睡觉机会较多。这些学生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屡受挫折的那部分学生,要想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行教学改革。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产生了。

课程设计

课前阶段,教师通过QQ、微信等多种信息化渠道,向学生分发对应的学情调查问卷、课前测试题、学习任务单、Mooc、建筑云课等在线学习资源,学生利用网络在指定时间段内完成课前任务及在线课程学习,提交问卷、测试题答案及问题到课程平台。教师通过在线课程平台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课中答疑做准备。

课中阶段,师生利用课件、在线课资源、软件等展开教学,以学生的问题为主,讨论研究问题,运用软件、动画等解决教学难点,用电子作品、表格训练结果进行教学评测,达到教学目标。

课后学习阶段,教师提供一定难度的课后测试、课后作业、课程报告等,提高学生拓展能力。学生利用线上课程视频复习巩固、完成作业、反思不足,利用QQ、微信、学习平台等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综合以上阶段,实时、全方位的教学测评系统平台,既帮助教师及时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保障。而且由于教学测评贯穿了课前、课中、课后,混合式教学中课程考核的方式也充分体现了多样性。每次课考核成绩由课前成绩、课堂过程表现、课堂实践效果、职业素养考核、课后作业成绩等组成,所有成绩由教学平台电脑端和手机移动端全过程信息采集,自动汇总生成。项目所有课程完成,汇总每次课的成绩,得到本项目最终的成绩。

课程内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知识点较多,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学习才能贴近造价岗位的要求。我们以学生宿舍楼实际项目为载体,按照施工图预算文件的形成顺序,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逐步分解,学习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的编制方法步骤,最终将各任务进行组合完成其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的第一项任务是收集编制依据,其主要依据有:工程建设设计文件、国家计价相关规范、地方计价标准、房屋建造施工的组织方案等。本任务第一个重点是识读房屋建筑施工图具体表达的内容(组成房屋的各建筑构配件的位置、形状、尺寸和材料做法)并找到它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相关性。要求学生根据国家制图标准和房屋建筑施工图的形成原理、表达方式,去识读建筑施工图各图的内容,再根据施工图之间的对正关系去找各施工图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找到各部分的位置、尺寸和材料做法。掌握了组成房屋的建筑构配件和结构构件的位置、形状、尺寸及材料做法,找到了各内容与计价项目的相关性,为建设工程项目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和取费打下了基础。然后,学习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定额》(2018)及施工方案对计价的影响。

任务二,计算基本基数,学习 “三线一面”、“门窗洞口面积”、“埋入砌体内的圈梁、过梁、构造柱体积”等基本基数的计算方法,为全面统筹计算、提高计算速度打基础。

任务三,计算分部分项工程,应用《201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附录A列出土方工程的清单项目、计算清单工程量、编制土方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应用《2018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第一章节对土方工程的清单项目划分相应的计价项目、计算计价项目工程量、套用相应预算定额取费项目基准价,分析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编制土方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计價表。然后依次计算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此部分融合软件教学,手算与软件计量对比学习。

最后,通过计价软件学习,汇总算出学生宿舍楼总的造价。

结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  吕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的教学方法[J].四川建材,2020,46(05):235-236.

基金项目:2017年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校级重点项目“深化产教融合,以项目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201703

作者:杜玲玲

上一篇:建筑装饰植物文化分析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设计单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