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专业课程设计论文

2022-04-24

[摘要]高职艺术院校具有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必然性,也面临多种制约因素。在文化多元发展背景下,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日益多样,高职艺术院校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和课程体系设计要根据多层次的职业发展需求进行架构,并注重实践教学的分类及认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艺术专业课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职艺术专业课程设计论文 篇1: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摘 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实用型艺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其课程设计应该贴合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造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包含着多方向课程内容,在很多高职院校中,都围绕造型这一基础课程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开设应该以企业需要为指引,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但是当前的造型基础课程体系存在较多的现实问题,并不满足新时期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因而需要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并予以实践,从而构建立足于新时期职业标准与社会需求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实践

人们常用一句俗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来形容基础的重要性,确实,基础决定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未来的发展潜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名人才,最为基础的便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而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基础便是最为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课程,也就是以造型为主的基础课程体系。造型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必备的基础技能,体现着一个设计人员的专业功底和专业素养。学校的培养人才计划需要一个完善而科学的体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设计也需要趋向于多元、多维和多能,并且要适应、对接社会岗位需要。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设计存在较多的问题,难以适应社会中职业岗位的变化。

1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校企合作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了“工学结合”的造型基础课程体系。但是纵观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虽然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显露出较多的现实性问题,如学生的基础能力不扎实、应用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艺术设计人才的长期培养。究其原因,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首先,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设置不合理。具体表现为:其一,课程的内容陈旧,不符合当前新时期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需求。艺术设计领域,设计理念随着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在不断快速地更新,但是用于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造型基础课程的内容却很陈旧,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课程理论都不太契合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其二,课程内容的具体设定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众所周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呈现一个由浅到深的递进规律,造型基础课程的设置也应该符合这一认识规律;但是很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并没有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盲目地将课程内容设定在较高或较低水准,从而导致课程对学生基础综合能力的培养作用并不突出。

其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下的培养方式不科学。具体表现为:其一,雖然校企合作、学工结合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理应覆盖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以及实训课程等等;但是现阶段,企业在艺术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中的参与度不高,因而所呈现的状态是学生的基础课程培养与核心课程培养完全是由学校承担的,这便导致校、企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脱节问题。其二,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的专职“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对教师的招聘偏向于学术型,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个体艺术专家难以接受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使得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理论”和“实操”的双轮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这样的培养方式,导致所培养出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是不健全的。

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

方向决定出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未来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的效果。所谓改革,即是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从而让课程体系更加贴近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社会企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状况。针对上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此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予以探讨。

2.1 更新造型设计理念,合理规划课程内容

首先,要更新造型基础课程体系中较为陈旧的理念和内容,从而以新理念、新内容培养新时期的艺术设计人才。陈旧的设计理念和理论内容只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走弯路,因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艺术语境和艺术审美,那些基于当前社会艺术语境和艺术审美所产生的艺术设计理念和艺术理论内容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另外,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对知识的消化理解能力合理规划不同阶段的基础课程内容,不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内容安排,只会起到拔苗助长或者阻碍学生能力提升的作用。所以,在造型基础课程体系设定之初,就要结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合理规划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内容,从容让学生从浅到深,由简到繁,逐步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

2.2 强化校企合作,改进培养方式

严格来说,校企合作培养是现阶段我国探索出的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但是在这一模式下,在对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具体培养进行落实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企业在基础课程教育中的参与度不高,对于这种情况,要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强化和深化。比如,将造型基础课程的培养分为“学校—企业—学校”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学校主要负责学生造型基础课程的理论培养,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进入企业开启第二阶段的学习;所以第二阶段是由企业主要负责对学生造型基础课程的培养和教育,是在学校理论培养的基础上,进行造型设计的简单应用,从而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二阶段学习结束后,学生返回学习,查漏补缺,继续完成对造型基础课程的深层次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对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教育的参与程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的机会,把造型的基础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另外,对于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具体落实和培养还需要教师来执行,因而,改进培养方式的前提是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为推进校企在造型基础课程培养中的合作奠定基础。

3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实践方式

有了改革方向的指引,還需要具体的实践方式,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具体的改革实践该怎样落实,本文作出以下探讨。

3.1 以课堂和课后为抓手,改革重构造型基础课程体系

课堂与课后是学校培养的两大抓手,课堂上学生对造型基础课程的内容理解消化怎样,课后学生对造型基础课程内容的复习、预习和操作完成得如何,都会关系到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最终对学生的培养效果。因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在学校的培养阶段具体要以课堂与课后为抓手。具体说来,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适度展开造型设计的教学内容,并立足于夯实、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不顾课堂实际。除此之外,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也不仅仅局限在室内,为了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场所。比如在绘画造型教学中,学生需要观察、临摹客观物象,这样的教学内容便需要到室外开展,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课堂教学内容要具有连续性,而不能间断、跳跃,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做好造型教学规划,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对于课后时间的利用,也关系着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时间,如教师可以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通过复习、预习和实操的方式来完成,从而将课堂的教学与课后的教学相结合统一,使得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得到重构。

3.2 以实操与创新为目标,完善健全造型基础课程体系

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而且,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设定的目标也是如此。因而,在改革和实践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依然要以培养学生实操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造型基础课程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校企合作、学工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改进教学方式。比如可以将传统的学徒形式加以创新再次引入到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培养当中,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向学生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培育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探索创新的新时期艺术设计人才。具体而言,学校教师传授造型基础理论,企业师傅教会学生如何将理论运用到设计当中,从而让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推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4 结语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永无止境,因为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教学情况和教学矛盾在不断变化,同时社会中职业岗位的需求标准也在变化,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状况不断调整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旨在让其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探讨造型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和实践的方式,力求让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够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环境和特点,满足新时期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而培养出基础扎实、实操与创新能力突出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1(02).

[2] 朱俊.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艺海,2017(11):142-144.

[3] 王键.新时期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讨[J].教育观察(上),2016,5(04):90-91.

[4] 刘薇.设计素描课程改革实践初探——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群教学改革系列(一)[J].教育现代化,2018,5(49):117-120.

作者:古婷 张智铭

高职艺术专业课程设计论文 篇2:

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摘           要]  高职艺术院校具有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必然性,也面临多种制约因素。在文化多元发展背景下,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日益多样,高职艺术院校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和课程体系设计要根据多层次的职业发展需求进行架构,并注重实践教学的分类及认定。

[关    键   词]  学分制;高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艺术院校实行学分制已有较长的历程,其间断断续续,时兴时废。高职综合艺术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在2002年前后出现,由于受办学条件等因素限制,长期以来一直以实行传统学年制为主,辅之以部分选修课程。“十三五”以来,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中提出,要“推動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逐步实行学分制”,高职艺术院校也逐渐开启了全面推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尝试。

一、专业艺术教育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必然性

学分制的基础与前提是选课制,其思想核心是“学习自由”,强调人的个性张扬和自我形成。艺术教育的个性属性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使学分制改革成为新时期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一)艺术教育强调个性化表达

艺术教育注重个性化发展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鲜明的个性、富于表现力和创造力似乎是一个艺术人才的标志性素质能力。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本形态,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倡导多元化、包容性和发展的教学思想。艺术教育对个性化表达的需求与学分制注重自我发展、个性发展的诉求十分契合。

(二)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双重定位

高职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但其仍有培养精英艺术人才的职责。一方面,文化事业产业的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要求高职艺术教育结合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要求,承担培养大众化文艺从业人员的使命。另一方面,舞台表演艺术人才精英化培养仍是高职艺术教育不能舍弃的执着追求,也是其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兼顾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双重培养规格,更加要求高职艺术院校开展学分制探索,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就业取向培养人才。

(三)文化多元化发展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的艺术生产主要集中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领域,文化多元发展背景下,艺术产品的创意、策划、管理、传播等成为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1]。与之相适应,文化领域的就业岗位也越来越分化、细化、综合化,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触类旁通的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学分制改革,淡化专业、突出课程,厚实基础、拓宽口径,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高职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艺术院校推进学分制的制约因素

从学年制到学分制,涉及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目前高职艺术院校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一)优质资源不足

学分制强调个体差异,因此所需求的教学资源比学年制大大增加。当前,高职艺术院校的课程、教师以及硬件资源仍有较多限制。首先是课程体系支撑不够,课程“仓库”储备不足,难以实现自由选择;其次,缺乏富裕的师资,特别是技能类教师偏少,教师的知识结构也难以支持其持续开出新课;最后,教学场地和设备等条件有“硬伤”,艺术类专业技能课程场地要求高,课程的场地需求在现实操作中很难调配。

(二)传统艺术教育观念的束缚

高职艺术院校的前身是已有半个世纪发展历程的中专艺校,沿袭着小而精的艺术教育传统,遵循着精英教育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规律[2]。这种培养精英艺术人才的教育思想仍较深地根植于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观念中。表现在教育方式上,则为注重“口传身授”的教育传统,追求“一脉相承,前呼后应”的教学模式[3];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则存在重专业技能、轻文化修养的惯性;表现在培养目标上,则有忽视学生专业基础及接受能力的差别,更多关注小部分学生发展可能的弊端。

(三)学生自我规划能力薄弱

学分制的主要目的是谋求个性化的自我发展,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为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然则高职艺术类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底子薄弱、自信心差、学习自主性不强等弱点,对自己擅长什么,今后希望从事的职业不甚了解,对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及知识结构要求更是不明了,也给推行学分制加大了难度。

三、基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架构

文化艺术生产的人力资源需求日益呈现多样性、多层次特点。高职艺术院校开展学分制改革,主旨是立足于学生主观发展愿望和个性特长差异,从满足行业企业对艺术职业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愿望出发,为学生成长为各种层次高端职业人才提供服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架构上,亟须突破划一的培养规格,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一)高职艺术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基本分类

根据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办学在整个专业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可能,结合毕业生的现实出路,可以将学生的职业诉求分成通过专升本继续深造和进入岗位立即就业型两大类。就业型的职业发展又可以分为:(1)单一岗位专业技能突出的技能专才型,如优秀的舞台表演艺术人才、服装设计师、摄影家、高级文献修复师等。这一类型学生即通常所说的尖子生,专业技能突出,学习能力拔尖。(2)具备两个岗位以上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如具备舞蹈功底的影视演员、具备书画技能的戏曲演员等。(3)兼具艺术专业技能与管理知识的艺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如艺术活动策划、群众文化指导、艺术培训管理等。[4]具备复合型能力的学生即使无法成长为某一领域的艺术大家,也可以致力于横向发展,在大艺术领域成就一番事业。学校要构建合理的学分制课程体系,努力赋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权利,为学生多样化成长意愿创造途径。学生既可以实现横向成才,从事大艺术工作,也能够驶上“立交桥”,纵向发展,成名成家。

(二)基于多职业目标选择的模块化课程设计

考虑到高职艺术院校所受的资源限制、学校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举、毕业生职业发展分类、学生自我规划能力薄弱等特殊因素,应尽可能实现课程模块化。课程的设置与选择,应设定为一组模块而非单门课的选择。如根据同一专业学生期待的就业方向不同,未来发展的差异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同,将相关的2门或以上的选修课捆绑在一起让学生选择。这样能够降低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既根据职业取向的不同来设计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系统性,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选择权利。模块化课程的设计应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两大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的模块设置主要针对学生的“专升本”意愿,设置专门的“专升本”模块和其他的综合素质提升模块;专业类课程重点根据职业岗位群中不同的岗位需求组成方向模块体系以及根据艺术技能专才、艺术技能复合型人才、艺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就业取向进行模块化课程设计。

(三)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思路

传统的高职艺术专业的课程模式为“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的三明治式课程组合,课程依附于专业存在,以培养精英艺术人才为目标。学分制改革应尽可能在专业大类的范畴里组织课程资源,立足于满足学生继续求学需要、岗位能力需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设計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设置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分类。根据高职综合性艺术院校格外注重实践的专业教学特性,在课程大类上,可设置必修课、选修课、职业岗位实践环节,其中必修课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分为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

模块化课程设计主要通过公共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限定选修课实现:公共基础选修课分为专升本模块和综合素质提升模块;专业限选课模块由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体系或职业取向模块体系组成。专业任意选修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主要体现各专业交叉互通、渗透与结合的课程,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在这一课程体系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课程学分,根据个人意愿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完成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课程,选择多种就业与升学通道。

(四)突出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专业艺术教育格外强调实践的教学传统,现代艺术职业教育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视程度更甚。通过参加各种类别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不同的专业能力,从而更加明晰个人学习能力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关系。因此,必须将艺术类专业的各类创作、演出、比赛及社会艺术实践活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赋予各类专业竞赛、艺术展演、文化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合理的学分。在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根据专业艺术教育的实践类型对其进行分类,并制定实践学分认定制度。同时,还可制定奖励学分的认定与置换办法,允许在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拿取奖励学分,申请相关课程免修。专业技能优秀的学生通过学分奖励和置换可以更加注重于本专业技能的提高,向精英艺术人才发展。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体学习能力差异参加实践,将个人意志和意愿贯穿于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涛.文化多元发展背景下的高职艺术院校专业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2(14):10-13.

[2]王涛.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的问题剖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2(12):92-93.

[3]董峰.学分制:艺术院校的实践与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2):10-12.

[4]胡宁,万军.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5(18):75-78.

编辑 王 敏

作者:冯妮婷

高职艺术专业课程设计论文 篇3:

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摘 要:随着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和国际地位的稳步上升,中国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重建的需求日益迫切。非遗项目作为国家、民族文化形象的展现,当仁不让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在当前高职艺术类学生普遍文化自信缺失,非遗项目传承面临瓶颈的背景下,改革高职艺术类通识教育体系,从而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责任感,促进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艺术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在当下高职教育品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自信 非遗项目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一、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背景

1.高职艺术类学生文化自信缺失

文化自信是指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在当前高职院校重科学技术、轻人文素养的办学理念影响下,学生普遍素质教育不充分,产生了人文精神缺失,人格发展不全,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特别是高职艺术类学生,他们有着特殊的学习经历与个性特点,如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理想信念缺失等,产生了对主流文化认同、传统文化认识、外来文化理性批判缺乏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正视这个现象,通过艺术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从根源上提升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艺创作。

2.非遗项目传承面临瓶颈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民族文化形象的展现,维系着民族的认同与情感的凝聚。在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趋同的背景下,非遗项目的生存境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如今我国非遗项目生存空间狭小、传承人日益高龄化、社会支持不够、创新发展力不足,需要探索一种既符合非遗项目本身属性又符合时代发展的传承方式。非遗文化资源的活态属性决定了它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传统的拜师学艺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方式,学校教育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有着地域、实践教学经验及办学综合性等优势,传承非遗文化资源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非遗文化资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审美及创新思维,选择适当的方式,将其融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艺术学生职业迁移能力,促进高素质艺术应用人才的培养,赢得学校育人口碑。

3.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亟待改革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职艺术通识教育主要是解决艺术应用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社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目前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与本科生相应课程比较雷同,缺乏高职教育的应用性和特殊性,“上手快,后劲不足”是近些年用人单位对高职艺术类毕业生较为普遍的评价。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艺术综合人才的需求为高职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技能,还应该培养其职业迁移能力,这成为高职艺术通识教育中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意义

1.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点就是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①从代表国家、民族文化价值的非遗项目出发,将其引进在助力文化传承、培育人文品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高职艺术类通识教育,对传承文化基因、培养文化自信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将非遗项目纳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中,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具体的地域非遗项目,如常州梳篦、金坛刻纸、留青竹刻等,以及这些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审美情趣;然后,从具体非遗项目的技艺分析出发,与专业结合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特色,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再者,利用非遗项目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重构高职艺术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权,加强文化自信的培育。

2.促进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其重技能、轻文化的传统,造成了一直以来对通识课程的轻视,对于艺术类专业来说阻碍了高素质艺术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非遗项目纳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完善,首先,借助代表性的地域非遗项目,以“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立足通识课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紧密结合非遗产业发展趋势,采用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现教学内容,助力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理念更新、内容拓展与模式革新;然后,参考非遗项目的深度推进进行课程设计,实现基于非遗项目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统一和渗透,助力与专业课程结构互补、内容连贯、层次递进的通识课程体系的形成,推进艺术类通识课程与艺术专业课程互助模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再者,将具体非遗项目工作流程导入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来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引入非遗研习中进行自主探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与产业的接軌培养基础能力,有效改变高职艺术类学生素养结构,促进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3.打造高职教育品牌

近年来,高职院校进行了数量与规模的扩张,但是品牌建设依然是高职院校要努力的方向。社会各阶层对非遗传承的重视程度的提升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高职院校有着地域、实践教学经验及办学综合性等各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意识地通过非遗项目的普及教育来增强艺术类专业特色,提升高职艺术类学生专业自信;然后,在“产教融合”的理念指导下,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助模式为突破口,培养出具有特定产业指向的艺术类应用型人才,促使高职教育“双精准”教育目标的实现;再者,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激发院校专家、教师对非遗项目的重视,对非遗项目进入艺术类通识课程系统的意义、价值、路径等进行系统的专项研究,促进非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同类院校中做出品牌,赢得业界口碑,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策略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研究分析,引入系统理论,从艺术类通识课程资源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结构、其外部环境的关系及价值研究出发,提出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策略,从而促进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高职艺术类学生文化自信、专业自信的重建与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1.教育理念构建

(1)以文化自信培育为主

明确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基于非遗项目的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应当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放在首位。

(2)以传统文化普及教育为主

厘清非遗项目进入课程体系的思路,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并传化为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

(3)以培养学生普适性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本

从通识教育的功能属性出发,改善非遗项目进入课程体系的无序状态,将非遗项目放入广阔的文化背景与知识视野中,以遵循非遗自身规律、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融入现代生活的原则进行课程资源的转化,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与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普适性能力与综合素质。

(4)与专业课程融合互助

基于具体的非遗项目,将通识普及化教育与专业深入化教育相结合,实现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形成与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互补、内容连贯、层次递进的通识课程体系。

2.教学改革探索

(1)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应用

将代表性的地域非遗项目进行按照教学理念的构建进行通识课程资源的转化,改善非遗引入课程时存在的无序状态,依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站在教与学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拓展。

(2)教学模式的更新与拓展

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及非遗产业发展趋势,采用项目导向、情景体验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接触非遗项目,产生深入探究的意愿。

(3)完善评价与管理体系

除了授课内容、方式的改革,还要注意课程的前期开发与后期总结。前期加强课程申报的管理工作,邀请业界的专家与学者参加,提出建设性意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后期根据教学情况考察调整课程方案与课程安排。

3.配套措施完善

(1)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非遗项目的特殊性,可以通过校内与非遗传承人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外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学习体验。

(2)完善通识教材体系

教材体系建设是育人的关键,教材的编写应当立足“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的问题,非遗项目纳入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视野下,教材的编写应当与行业发展动态、人才培养需求及教师的科研成果相挂钩,优化教材结构,完善教材叙述,补充教材内容,从而完善通识教材体系。

(3)构建通专协同机制

基于非遗项目本身的完整性,构建通专协同机制保障非遗项目的深度推进,实现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使通识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互补、内容连贯、层次递进,提升育人质量。

结语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非遗文化资源作为国家的文化身份及文化个性,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凭借非遗保护与传承上的地域优势、实践教学经验优势及办学综合性优势等成为了非遗项目传承的重要阵地。将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艺术通识课堂,使非遗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传承,对弘扬本土文化,培养高职艺术类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義。

注释:

①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日报重要报道汇编[Z].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张莹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王晶.我国高职通识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3.

[3]梁晨.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4]金心亦,段笔耕.高职院校引入非遗项目课程的现实性分析[J] .2017.

注:本文系2018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文化自信视域下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实践研究,编号: 18JY001。

作者:金心亦

上一篇: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管理论文下一篇:铁路工程项目财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