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思想分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老子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柔弱胜强”“知人善任”等思想不仅是治国兴邦之谋略,而且对现代企业管理来说极具借鉴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易老思想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易老思想分析论文 篇1:

从“弱者道之用”到“柔弱胜刚强”

【摘要】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特别是早在几千年前,女性地位在老子视域中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老子看来,女性是神圣的,并将女性的品质升华到理论的高度,总结出一套女性哲学。本文意在追溯老子重视女性地位的根源,以及对《老子》一书中有关体现女性思想的文本分析,透视老子前无古人的女性观,足见老子是人类最早的女性主义思想家,而这种超前的女性思想必然对后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老子思想;女性;地位

老子思想精粹、深刻、超逸,包举古今,耐人寻味。其思想又以复合性及包容性为特征,为大家讲述了无为而至、处下不争、柔弱胜刚强等深刻的道理。透过老子讲述的深刻道理,在《老子》中又能鲜明地察觉到其深厚的女性意识。

老子提倡的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先河,独树一帜的思想被后世思想家们争相膜拜,孔子这样的圣人都曾两次向老子问礼。在老子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中,渗透了极其超前的女性思想,开创了世界女性思想之先河。老子高度赞扬女性,与后世的重男轻女的论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中国可以说女性文明始于老子。吕思勉就曾这样评价:“《老子》书辞意甚古,又全书之意,女权皆优于男权俱足证其时代之早。”

一、溯老子女性思想之根源

分析春秋晚期的社会状况,可以清晰地看到周王室及其分封的各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而远离都城的偏僻之地仍然存在明显的原始性,相对而言中央统治力度就很薄弱。在这些偏远之地尚存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而这些地区也就很可能存在母系氏族或保留母系氏族的遗风。而老子就出生在陈楚地区,春秋时属于陈国。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据杨义讲,老子应生于“楚苦县赖乡曲仁里”,之所以将老子家乡赖乡记做“厉乡”,可能是秦中人误听陈、楚口音所致。陈楚之地正是较为偏僻之处,存有母系氏族的遗风遗俗是极有可能的。

另外,在先秦诸子中,只有老子带有强烈的母性生殖崇拜的倾向。《水经注》卷二十三记载:“涡水又东经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支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涡也。涡水又东南屈经苦县故城南……又东注淮……”在这则珍贵的历史记录中,可以看到赖乡城以北有老子庙,再北有李母庙,都与涡水相邻。杨义据此也曾指出,老子生于母系社会,女性在社会中占有足够重要的地位。所以,女性在当时地位比较高。

母性社会生殖崇拜在《老子》中有充分体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牝原始字形“匕”,就是女性生殖器的形状,老子将女性的生殖器之门看作天地之根;“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正体现女性阴柔的特点,从而引出 “致虚守静、以柔克刚”的思想。老子在文中也经常提到“谷”。从上述《水经注》引文中看,也许与赖乡多山谷,山谷又有谷水流出有关系。那里的初民亦有“谷神”信仰。《大戴礼·易本命》:“丘陵为牡,溪谷为牝。”这就将老子从原始民俗中所汲取的玄牝信仰与溪谷信仰贯通了起来。即谷神为是玄牝。“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地、神、谷、万物、侯王,这一系列非常神圣的名字,只有谷神并列于其天地万物以及侯王,可见“谷神”信仰的神圣。从母性到“谷神”,老子触及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在寻找生生不息的母体。

陈鼓应在《老子评传》中认为,“上古时期”人类社会普遍存在过女性崇拜的文化现象。原始社会的女性崇拜包括女阴崇拜和女始祖崇拜。而女始祖崇拜就是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的时代。例如,女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的女始祖。《说文》中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认为女娲不仅是女始祖,而且是万物的创始者。《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至匠之?”这是关于女娲的最早文字记录,表明早在战国时期,女娲就以人类女始祖的形象在民间广泛流传了。这种女性崇拜作为一种文化通过种种形式流传了下来,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思想较多地继承了这一因子,并用其特有的哲学方式加以表现。

老子对远古女性崇拜的继承,大体可以总结为尚阴柔的哲学基调。其中,重阴、尚柔、守慈、好静、崇俭、谦下等特征,都是对女性特有品格、处世态度等的概括总结。

二、女性意识渗透于《老子》之中

“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概念:“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道”无法形容,却有一个母性形象。在《老子》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到 “道”的母性形象:“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全文,“母”字共出现七次,“父”字仅出现在《老子》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一处。足见老子思想对于女性的重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两处的“生”虽然陈鼓应先生在《老子评传》中认为是创生之意,但无论是创生与否,都包含着一种类似于母性而言,产生新个体的意味。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类似于从玄牝之门生出来的,故玄牝之门成为天地的根源,生生不息、永无止境。老子将女性形象推到了极高的地位。在老子《道德经》中,其五千言的主旨是讲述老子道论。然而,“道”的产生又被老子形象地称为出自母体,“牝”就是母性的标志性特征。“道”是伟大的其母更为伟大。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老子提倡母性的品质。在雄雌、先后、高下、有无等对立状态中,一般人多要称雄、争先、登高、据有;老子却要人守雌、取后、居下、重無。老子认为守雌要胜于称雄,取后要胜于争先。

老子尚水,常以水喻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又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阐述了水的几个特性:柔弱、善利万物、不争、力量胜过刚强者。柔弱是女性与生俱来的,老子借以观察,旁征博引。“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老子在此章中再次肯定了柔弱的强大力量,更将水与女性联系起来,以柔弱的形式包含内在强大的活力,有化解刚强冲击的深厚能力,表現阴柔优势,故老子对其大加赞美。在老子这种思想的熏陶之下,后代的文人墨客也都把水比做女性。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贾宝玉之口说出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散文作家朱自清在《梅雨潭》中把梅雨潭的水比喻成一个小姑娘,他说:“我掏一捧,便是吻着你了”等。那么这些是否又印证了老子关于女性与水的思想呢?

《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彰显母性与生俱来的慈祥,节俭,与人无争的品质。

老子哲学是一种女性化的生命哲学。清代学者魏源曾说:“老子主柔宾刚,而取牝取雌取母,取水之善下,其体用皆出于阴。”老子注重提炼和发挥了女性之德,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主阴哲学,创立了贯柔守慈的道家辩证法体系。

张智彦先生也曾说过:“如果说儒家思想更多是继承了父系氏族社会的传统的话,那么老子思想则是更多的继承了母系始祖文化的传统。”在老子的思想中,他更提倡女性的地位,希望女性特有的性格特点、处事方式得到社会的认可,将其升华为哲学思想而后去救世。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能意识到女性性格中的可取之处,在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仍然能大大提高女性的地位。

三、老子的女性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思想中的女性地位,细究起来的确很高。那是一种神圣、一种典范、一种需要使人效仿的高贵。但说到底,老子所提倡的女性思想又极其符合他的道论。一切顺其自然,从而做到不争、无为,进而产生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总之,老子从“弱者道之用”出发,强调“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致坚”,举起了“柔弱胜刚强”旗帜。在《老子》中“负阴而抱阳”“牝常以静胜牡”“知雄守雌”等贵柔尚阴的话语诸多。老子是将女性勤劳质朴、坚忍不拔、慈祥和亲切等美德哲理化,使其升华到思想原则,进而提出了“三宝说”。老子思想为提升女性意识,提高女性地位奠定了理论性的先导地位。多年实施“男女平等”的成果告诉大家,这条路还是很漫长的,始终要提倡女性地位和权力。

参考文献:

[1]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下编[M].上海:世界书局,1993:24.

[2]杨义.老子还原上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1:19.

[3]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40.

[4]魏源.老子本义[M].长沙:岳麓书社,2011:2

[5]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121.

[6]张再林,张兵.老子:人类最早的女性主义思想家——身道视域中的《老子》女性气质发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7]李明杰.中国古代传统女性地位之我见——浅析道教对妇女的尊崇思想[J].引进与咨询,2004,(2).

作者简介:

肖园园,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西北师范大学毕业,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赵英波,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体育教育硕士学位,就职于继电高中。

作者:肖园园 赵英波

易老思想分析论文 篇2:

论《老子》思想的现代管理学意义

【摘 要】 老子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柔弱胜强”“知人善任”等思想不仅是治国兴邦之谋略,而且对现代企业管理来说极具借鉴意义。

【关键词】 老子;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柔弱胜强

先哲老子的《老子》(又称《道德经》)是老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全面冷静地分析社会的各种矛盾后所作的恢宏巨作。在老子那里,哲学与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老子》中,大量的篇幅是讲人生、治国的,涉及到广泛的管理领域,这是历史的必然。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社会分裂,动乱不已,战事频繁,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面对残酷的现实,老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治国学说。正因为这样,《老子》本身才会有大量的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的内容,或者说《老子》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应用于包括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的许多方面。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南面术”实际包含了帝王的国家管理之术,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老子》看成是一部包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智慧之书,似乎也不为过。

一、“道法自然”:管理的基本规律

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基础和中心观念,认为“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生万物,又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普遍根据和内在本质,以此形成了其独特的思想体系。正如朱晓鹏指出的,老子在一定的历史和逻辑的条件下产生的关于世界本源的学说成为了其一切思想的基础,“‘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老子》中的‘道’字,虽然符号形式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中,却有不同的义涵。”也就是说,在老子那里,“道”作为最高本体使它不仅成为统摄宇宙和人生万事万物存在的最终基础,而且还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依据。老子并没有把作为本体的“道”看作是凝固不动的,他说:“反者,道之动。”(《老子》40章)“道”是永恒运动的,这是“变”;同时又表现为稳定的法则,这是“常”。“‘常’和‘变’这种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常变统一’和‘變中有常’”。当然,“道”这种运动变化总是依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其中的一个规律就是“反”,同时又会在一定条件下回到初始的根源状态。这也就是“反者,道之动”中“反”字所蕴涵的两种含义:相反对立与返本复初。

老子的上述“道”的本体论思想,尤其是有关“道”的运动变化规律的丰富意蕴成为老子整个思想学说的重要基础,也可以在管理学层面予以运用。譬如老子认为,宇宙间万种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循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而这种事物的运动变化所遵循的客观存在的规律具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自然。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在老子看来,无论是作为“道”的存在状态及“道”的运动,还是“道”作为万物产生存在和变化的根源,其存在和作用都是自然而然、无为自化、本来如此的,并不是有什么主宰、给予、作为的结果。因此,“道法自然”说的是道的本质就是遵循客观规律。

从现代企业管理来看,“道法自然”的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想办好一个企业,必须坚持“道法自然”的原则,也就是要顺应自然之道。在今天这个到处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各种事物的发展迅速快、变化莫测,企业管理者能否在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市场机制中把握好企业的发展方向,敏锐地能透过事物表面看到事物本质,了解其中的奥妙与发展规律,并且能够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营管理上的创新,这不仅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效能,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同样,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有战略家的眼光站在一个超脱于本企业甚至同类企业之外的高度上冷静、客观地从观察感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前提下去认识自己企业的运行之“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企业的运行之“道”实际上就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自然规律,因此做好企业的管理,首先就是要顺应企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自然规律,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

二、“柔弱胜强”:管理的辩证艺术

老子管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辩证管理。《老子》一书充满着辩证哲理。老子看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2章)“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42章),明确地指出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同时老子还首次认识到矛盾对立双方是存在着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老子的名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40章)老子发现对立统一,一切事物无不向其相反的方向变化,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58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22章)老子以其丰富的生活经验所透出的智慧来观察现实世界中种种事物的活动,发现常人所见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的里层。他认为,事物在对立关系中产生和存在,我们必须对事物的两端都加以观察,并从正面去透视负面的意义,因为对负面意义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老子不同于常人对事物的追求往往急功近利、只贪图眼前的喜好,而是从事物的底层来把握它的显象。正如观察到枝叶的繁盛,同时也注意到根底的牢固,认为有结实的根底,才能长出茂密的枝叶。同样,他认为在“曲”里面存在着“全”的道理,在“枉”里面存在着“直”的道理。

老子又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7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之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78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老子》36章)老子常常以水为例来说明这种柔弱胜强的道理。水看似柔弱,却含有无比坚韧、攻无不克的威力。从水的种种品性我们可以看到:幼小的东西虽然是柔弱的,但却是充满生机的,可以在柔弱中壮大起来,而强大的东西则往往丧失生机而逐渐走向灭亡。处柔守弱不是简单的消极无为,而是以柔弱胜刚强的一种方法、路径。根据老子阐述的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在矛盾转化过程中,“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不争”“处下”才是常胜之道,积柔必定成刚,积弱必定成强。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管理领域的运用,就成为辩证管理。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间的矛盾运动,是管理主体控制管理客体以实现管理目标的运动过程。管理矛盾运动,存在于一切管理活动之中。管理活动中的矛盾,虽然都是对立的,但是往往也可以实现对立双方向着相反方向转化,即对立面的统一,从而化解矛盾。在管理活动中,管理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地被解决,在不断解决旧矛盾的同时又不断产生着新的管理矛盾。

辩证管理正是当今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刚性”管理强调外力、威慑,却不能长久、持续。作为一名现代管理者,第一,要懂得在管理实践中矛盾转化的原理,通过让矛盾进行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努力地让矛盾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变,防止或者减缓朝着不利的方向演变,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要了解“反者道之动”“柔弱胜刚强”这一规律,并在实践中努力地应用这一规律。如要积极听取员工中“反面的声音”,全面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为正确决策服务;要善于创造条件,使相互矛盾的因素向有利于实现管理目标的方向转化。第三,要认识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规律,立足于处柔守弱的价值取向,高度重视新生的充满生机的事物,摒弃垂死的失去生机的事物,从而达到真正的坚强、持续、长久。

三、“无为而治”:管理的最佳状态

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便是“自然”“无为”,即实行“无为而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57章)按照老子来看,管理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何谓无为?智者不以位为事,勇者不以位为暴,仁者不以位为患,可谓无为矣。夫无为,则得于一也。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在老子那里,“无为”即“自然”。因为既然自然是指自然而然、自己如此、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的意思,那就决非人类活动的结果,也不带任何主体意识、主观意图,是与“人为”相对立的。也就是说“自然”是指客观规律,是“道”的内在本质,它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老子认为,“无为”要“无违”,对任何事物,都应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可逆客观规律行事,不能用外界的意志去强制它、制约它。这种“无为而无不为”,自然而又自由的思想,正是《老子》哲学的深度所在。可以看到,“无为”就是“道法自然”原则在管理领域的集中体现,是“道法自然”原则在管理领域的实践运用。

自然無为的原则体现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首先就是要求管理者要做到“无为”。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17章)要达到“不知有之”的状态,只有实行“无为而治”。当然,这种让管理者的“无为”,并不是让所有员工也“无为”。管理者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分开主次,抓住重点,让员工可以自主工作、自我管理,从而实现“无不治”的目标。

要做到“无为而治”,首先要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老子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16章)作为管理者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并在管理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即“守”道,才能达到“万物将自化”的理想境界。其次要“善为”,而非“有为”。强调的是“无为则治,有为则伤”。老子的无为主义,并不是简单的反对一切“为”,而是提出了两种根本对立的“为”。一种指一般意义上特别是儒家推崇的“为”即“有为”,一种指道家提倡的“为”即“无为”。对于前一种“为”,老子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29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64章)对于后一种“为”,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60章)

从当前企业管理的实际来看,我们发现,虽然现在企业往往都有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但是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未随规章制度的完善而提高。一个企业如果只是拼命强调对员工的控制、监督,片面地迷信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的效用,而不注重发挥管理的柔性因素作用,不懂得利用一些管理技巧,举重若轻地从事工作,很可能是难以取得好的管理效果的。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有的企业表面上实行从严管理,形式化的条文很多,甚至处处强调量化管理,但实际上只是让员工忙于应对量化表,而不是潜心工作,以至于员工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就企业管理而言,只有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员工,减少各种人为干预,为员工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帮助员工发挥其潜能和积极性,才能够实现管理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曾宪年.老子的“无为”现代领导学思想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1(1):34-37.

[2]朱晓鹏.智者的沉思:老子哲学思想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3]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熊礼汇.老子与现代管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潘乃樾.老子与现代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6]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张忆.《老子》白话今译[M].北京:中国书店,1992.

[8]刘康德.老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9]苏东水.中国管理通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0]胡祖光.东方管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1]战殿学.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2]颜世富.东方管理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13]张绪通.道学的管理要旨:人生的智慧与成功的大道[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14]张立文,张绪通,刘大椿.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5]赵曙明.东西方文化与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16]潘承烈.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

[17]孙耀军.东方管理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18]熊礼汇.庄子与现代管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9]冯沪祥.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20]田蕾.无为管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21]李躬圃.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22]陈荣耀.东方文明与现代管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

作者:罗来庚

易老思想分析论文 篇3:

对老子自然之道的辩证解读

摘要:在老子思想中,自然是道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原则,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人与万物都应当服从自然法则。但是万物是对自然之道的自觉服从,而人则是对自然的背离。老子试图以应然符合自然的方式,实现向道的复归,这实质是以人的自然性统摄社会性,颠倒了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关系。被后学者曲解为“道术”或“君王南面之术”。表现在发展论上,老子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与变化,却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和周期性,把事物发展的成熟阶段的自然性混同于原始的自然性,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循环论。因此对于老子的自然之道,需要我们辩证地批判和吸收,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老子;自然;应然;循环论;辨证否定

理解老子之道的关键性概念,也是把握老子整体思想的基础。老子对道的理解,首先来自于对自然界的观察,然后通过归纳的方法把自然从经验世界超越出来,赋予以道的概念,成为万物产生的源泉和根本依据。人相对与自然而言,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物,会产生各种情感、欲望及智慧。这对于自然之道而言,是违反自然的。因此老子要求人类通过节欲、寡欲乃至无欲的方式,来认识道,体会道和把握道,实现生命、社会向道的复归。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老子试图使人类由应然转变为自然,虽然恢复了人的自然本性,但是却违背了人的社会属性,违背了人本质特征。同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老子看到了事物在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的一致性,但是却没有看到事物发展中的自我否定性,也就忽视了事物自身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因此老子所讲的复归自然,实际上是从自然到自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是没有变化和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论。因此对于老子的自然之道,我们要辩证批判和吸收,而不应当全面肯定或者全盘否定。

一、自然与四大——老子自然的基本意涵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讲:“道法自然”,学界通行解释为“道以自然为法”,把自然作为道的基本属性,并且把自然与道视为统一层次。王弼注“道法自然”:“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1]65道不违自然,实际是道即自然。因为以自然为法的道,纯任自然之性而无所干预,因此道对于万物而言,是“辅万物之自然”(1)64章)。自然从其本源意义上看,就是作为道的基本属性而存在的“如其自身的状态”[2]74。

老子把道作为最高的实体,作为万物统一的根据,把自然作为道的根本属性。这一形上之道的根源仍然来自于现实世界,尤其是来自于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由现实层面逐步进入到超越层面。因此老子的自然之道,是通过经验归纳由自然天地上升到统一的自然之道,再由自然之道推广到人类世界的逻辑进路。

老子对现实自然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考察天地运行而得出的。天地涵盖了人以外的万物。老子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考察中得出天地的最基本特征:一是“不自生而故能长生”,二是“骤雨不终日”。不自生体现了自然的超越性,骤雨不终日,体现了自然的现实性。因此老子思想中的自然,是无所对待的形上本体与形下自然万物的统一。

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就在于不自生,反而能够长生。他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7章)不自生而长生,意思就是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反而能够长生。其原因在于天地的运行时没有自己的目的和意識,一切都是顺着万物本来的面貌来运行,万物各顺其性而生生不息,同时也使得天地成为长久的存在。因此从这一角度上看,自然无为是天地最基本的特征。天地所表现出来的柔弱不争、公正无私等特征也是天地自然无为的具体表现。

天地柔弱不争,一方面表现为无限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争而莫能与之争。对于这两个方面特征,老子是通过对水的观察而揭示出来的。在老子思想中,水是自然界的一种物,但却是与道最为接近的东西。主要表现为:第一,水虽然处下不争却在流动中却生养和滋润了万物,因此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谦下不争而便利万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这就近似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8章)其次是柔弱。水虽然柔弱,却能够战胜刚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78章)由此老子得出一个结论:“柔弱胜刚强”。在老子看来,一切柔弱的事物,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蕴含着无限发展的潜能,能够战胜强大的事物。柔弱代表着生,刚强则代表着将要灭亡。所以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因此天地自然无为的特性,从老子对水的讨论中可以揭示出来。

天地的自然无为还表现出了公正无私的一面。天地本来如此,没有道德观念,也不会有私心,因此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而不会有一己之私意在里面。所以老子把天地比作风箱,把万物比作刍狗,天地没有仁德,也无所偏私,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5章)

天地不自生而长生体现了自然的超越性,但是自然又有现实性的一面。老子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23章)这里的自然,并不是涵盖万物的天地,而是具体的自然界。涵盖万物的天地,是由于自然无为而生养万物,使自己也得以长久,是天道无为。但是自然界的万物,则是有生有灭的。这体现了老子对天地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理解和把握。正是由于自然界具体事物的自然生灭才造就了天地的生生不息,从而由有限的自然进入到无限的自然。

因此,老子的自然,一方面体现了现实的自然界,包含了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现象,属于现实层面;另一方面则是从天地万物运行过程中得出的基本特性,这种特性包含了公正无私、柔弱不争等基本特征。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老子把自然这一特性所包含的种种内容称之为“道”,作为天地万物都应当遵循的根本法则。

道在老子思想中具有多重含义,作为本体意义上的道,是指道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作为宇宙生成意义上的道,是指道产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作为规律意义上的道,则是指万物都要遵循道的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0章)上述三种含义从根本性而言,都与自然性有关系。从自然的角度看,一是万物的生成正是因任自然的结果,构成了宇宙生成之道;二是自然所表现出的无为、柔弱不争和公正无私的特征正是实现和成就万物的根据,构成了宇宙本体之道;三是自然界的往复运动过程正是道的规律。正是在这种层面上,老子把天、地、人、道列为四大,而把自然作为最高准则:“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二、天地之自然与人之自然——本然与应然之间的对立

道不仅超越于万物,而且内在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存在的根据。这种超越而内在的特征,是通过德来实现的。老子在第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地万物由于德的作用而分有了道的种种属性,也就具备了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的品质。水是具有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特性的典型,除了水之外,老子还以山谷、树木等来证明其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的特性。二是具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运动。一切事物都来自于道,最终要复归于道。对于具体事物而言,一切事物来自于自然,最终要复归于自然。在这一过程中,一切事物都包含着自己的对立面,而事物最终的发展方向都是要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如有与无、生与死、善与恶、柔弱与刚强、公与私等。

人首先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物,因此人应当与天地万物相一致,应当顺应自然、服从自然,但是人又与天地万物不同,人有目的有意识有能动性。人不是消极顺应和服从自然,而是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因此马克思在指出人与动物不同的时候,以蜜蜂造蜂房为例,来说明人说具有的能动性。他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3]208

老子看到了人身上所包含的双重属性,是自然与应然的统一。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的人,是肉体生命的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76章)与天地万物一样,都要服从自然的法则。柔弱代表了生命的潜力,僵硬代表死亡的降临,任何人都要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人有目的、有意识、有智慧,会产生与自然不一致的态度和行为,也就会产生种种机巧和欲望。这在老子看来,是非自然的,属于人的应然状态。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应当效法自然、顺应自然、服从自然,由应然状态向自然状态转化,从而复归于道。要实现这一转化,在认识上,通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48章)的方式,达到对道的认识和体悟。在个人修养上,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44章),节制自己的欲望,使生命符合自然的要求。在社会关系上,做到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通过不争之德,从而达到“莫能与之争”的目的。

老子思想中的自然,是“不塞其源,不禁其性”的自然,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盲从,顺自然而行。因此老子强调自然无为,而人也应当摒弃有为,通过无为的方式实现有为,从而实现人与道的统一,这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被众多研究者所肯定的,如徐复观说:“道家的宇宙论,实即道家的人性论。因为他把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安放在宇宙根源的处所,而要求与其一致。”[4]288朱晓鹏认为老子思想的逻辑理路是“借自然以明人事、发天道以建人文”[5]242。但是老子试图限制人的欲望、人的目的和意识,从而否定人在世界中的能动作用,以实现对道的复归。这不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可行的。

人是自然本能与情感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人一方面是自然物。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6]167与其他生物一样,人有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需要在与自然界的交互中不断得到满足:“人们……正如人和动物一样,他们首先要解决吃喝等等,也就是说,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7]405但是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性的形成,如人的阶级性、实践性、能动性、道德性以及精神属性等,是各种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60

既然人是现实的存在物,对于人本能的生理欲望,是不能消除掉的,只能通过理性引导的方式使之合乎人的需要。而对于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及理性等,只能是引导与发展,而不可能抑制或者消除。一旦消除了人的思想或者精神,人的生命就变成纯自然的生命,也就是纯任自然的生命了。这就背离了人的本质。张岱年先生看到了老子思想中自然与非自然之间的矛盾。他说:“无为的思想,是包含一种矛盾的。人的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实都是自然而然。有为本是人类生活自然之趋势。故而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以返于原始的自然,实乃违反人类生活之自然趋势。所以人为是自然,而去人为以返于自然,却正是反自然。欲返于过去之自然状态,正是不自然。”[9]303之所以产生这种矛盾,就在于老子把自然之道作为世界统一性的根据,在以道统合万物过程中,由于人的存在而产生了与自然之道的背离。因此老子试图使人类行为符合自然的方式来迎合统一性的道,但是却忽视了人本身的目的性、意识性。究其本质,是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把人放到自然属性之中。因此在具体实践上,老子虽然强调人要复归自然,但是却无法脱离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如不争之争,以不争的方式达到无不争的目的;无私之私,以过无私的方式成就私的目的。这都表明了老子强调人效法自然的不彻底性,在表面的无意识、无目的性下渗透了自己的目的和意识,这也正是老子之后的一些思想家把老子之道解释为“道术”或“君人南面之术”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自然和应然之间,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和应用,使二者保持一种必要的统一和张力,避免以自然来统摄应然,而是应当做到合自然与合目的的统一。

三、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循环论与辨证否定观的对立

老子思想中的自然,包含了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也就是事物在早期阶段的自然状态和成熟阶段的所呈现出的自然性特征。这两种自然,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老子看到了事物在早期阶段和成熟阶段某些特征的一致性,但是过程性上,事物的发展却成了一个由起点回到起点的自然过程,造成了循环论与辩证否定观的对立。

老子肯定世界存在的现实性,把万物都看做是自然的存在。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相互依存。在老子二章中,提到了五种依存形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包含了自然界的五种对立统一形式。第二,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不仅相互依存,而且还处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如福与祸不仅处于一种对立统一当中,而且相互之间处于一种转化过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公与私:“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7章)。第三,反者道之动。从事物发展的过程上来看,事物的发展都要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如有与无、生与死、柔弱与刚强等。其根本原因在于道作为最高的实体,是万物生成的根据,因此万物都要遵道而行,发展到最后,复归于道。而自然是道的根本属性,因此我们可以说万物来自于自然,最终复归于自然。

自然界与道是相一致的,人类与道既有一致性,也有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仍然体现在人的精神、行为及社会发展等各个层面。因此在人类世界,老子试图以自然的方式使人类达到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与道的一致。老子崇尚婴儿状态,因为婴儿虽然弱小,但是却是生命力最为旺盛:“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55章)婴儿状态是与道体相一致的状态。因此老子要求人类要像婴儿一样,时刻保持无知无欲的状态,那些阻碍人们质朴之性的机巧就不会产生了:“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3章)因此对于社会治理而言,统治者无为而治,百姓才会做到自然淳朴。

反映在社会历史层面,老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出现是历史的退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因为老子崇尚的是自然之道,而仁义礼智则属于人为制定,并且是背离了道之后,人类有了种种的机巧和智慧,也就产生了种种的欲望,才会用伦理道德对人的行为加以节制。因此老子主张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才能恢复人与社会的自然本性和自然状态。根据这种思路,老子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

老子试图以原初自然取代成熟自然,使人类无论在知识上、在修养上还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上,都回到自然状态,其实质是看到了人类自身及历史发展过程的肯定方面,但是却忽视了人类认识、人自身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自我否定性,导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循环论的矛盾。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过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曲折性、上升性和周期性。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及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规律”[10]484。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周期性和上升性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成熟到灭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事物内部通过不断的自我否定推动事物自身的不断发展,其外在表现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多次否定。其中第一个阶段代表了事物的产生,第二个阶段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是对第一阶段的自我异化过程,第三个阶段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成熟,事物经过不断地自我否定实现自身的成熟。其中,第三个阶段是从第一个阶段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第三个阶段包含了第一个阶段的内容,并且在形式上表现出一致性,但是在第三个阶段在内容上比第一个阶段更加成熟、丰富。因此恩格斯用麦粒-麦株-麦粒的过程来说明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作为普遍性规律,不仅仅在自然界中起作用,而且还贯穿到人自身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成长要经过婴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及老年等不同階段,在老年阶段会有某些童年的特征,另一方面却比童年更加成熟和深刻。表现在人类社会,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划分理论,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就是人类的童年阶段,经过不断自我异化最后实现人类社会的成熟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阶段,也会表现出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所有制、分配方式等,但是在生产力发展程度上更加高级。因此马克思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11]25老子一方面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强调任何事物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并且看到了事物发展最后阶段与初始阶段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但是却把转化看做是消极的、违背自然的。如人类思维领域,老子试图以消解知识来达到对道的认识;在社会领域,把人类文明的出现看做是对自然的违背。所以老子向往的社会,就是一个无知无欲、自然无为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这恰恰是一种退步,是违反辩证法的结果。究其根源,就在于老子虽然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与高级阶段中的一致性,却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看到了过程,却否定了过程,看到了异化,却试图以否定异化的方式来消除异化。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循环论和倒退论之中。因此,当代一些学者把老子的发展思想看做是“完全可以从否定之否定的观点来理解这些表述。”[12]17是对老子思想的片面肯定。

四、结语

老子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老子毕竟是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过程中,礼仪文明制度刚刚建立的时代,其思想不可避免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因此老子试图以道法自然的形式统一人与自然时,便出现了自然法则的绝对化和人的自觉性之间的矛盾,事物发展中原始自然与成熟自然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片面性。因此对于老子的自然之道,我们要在辩证批判的基础上对其吸收和借鉴。

一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要坚持合规律性与和目的性的统一。规律性与目的性是我们在改造世界中的基本原则。规律性是客观性原则,也就是与自然性相一致的原则;目的性是体现了人类改造世界的目的和意志,是价值性原则。这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客观规律,在利用自然的同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是在发展问题上,要正确看待发展与异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产生开始,经过不断的自我异化,最后实现自身的成熟。老子注重事物原始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一致性特征,却以事物发展的原始阶段来否定成熟阶段的丰富性,从而取消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所谓复归于道,实际上是复归原始之自然。因此我们辩证吸收老子自然思想,就要一方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也就是在原始阶段与成熟阶段的某种相似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上升性和周期性。如共产主义从社会形态上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在生产关系上,在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及社会地位当具有一致性,但是生产力水平在内涵和程度上,表现得更加发达和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同時,需要看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异化,通过不断地发展逐步消除各种异化现象,最终达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解放。

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13]具体到老子思想研究问题上,要使老子思想能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应当一方面在同情地了解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客观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和客观批判,保留精华,去除糟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老子思想中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一致的文化内容,如道法自然与生态保护,无欲思想中的廉政价值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其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注释:

(1) 本文所引老子《道德经》内容皆出自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下文索引只标注章节。

参考文献: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赵妙法.老子辩证法再认识与再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2000(4):14-18.

[13]习近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02).

[责任编辑:卢红学]

作者:王永灿

上一篇:董棕园林绿化论文下一篇:口译人才需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