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分析哲学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前提性根据,以确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历史必然性与价值合理性,同时,也是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问题进行理性的批判,以指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分析哲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想分析哲学管理论文 篇1: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

摘 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管理思想,比较了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需要充分吸收中国文化的精华,开拓创新。中国的管理思想的研究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研究对象模糊、缺乏史料的考证、不注重时代背景、对各种管理思想之间的关系缺乏梳理等。加强中国管理思想史学科的建设,能为中国管理思想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科技、人才支撑。

关键词:中国管理思想史;传统文化;管理方式;研究对象

中国的管理思想史是关于中国历代管理活动的一般原则的思想史,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文化典籍涉及多个方面,如治理国家、战争攻守、教化百姓、文化礼仪以及探究天理、人性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有些思想在当今仍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

从时间维度来看管理学,中国管理思想史包括了对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管理思想研究。其中出现的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和兵家的管理思想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都为现代管理思想打下深深地烙印。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逐步确立,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企业管理和改革实践不仅需要管理理论支持,更需要具体管理思想的指导。在引进西方管理思想的同时,我国的学者也开始致力于开发创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与总结新的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管理路子。

1984年,前国家经委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讨会,研讨会的召开对中国管理思想研究及其现代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后12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研究组织“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该专业学术团体主要从事发掘和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管理现代化服务。1984年,杨先举、覃家瑞合作编写的《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一书是由中国大陆出版,是中国第一部探讨中国文化遗产在现代经营管理方面应用的著作,中国古代的兵家管理思路独特,方法卓越,有关《孙子兵法》中诸如“庙算”、“七计”、“以正合,以奇胜”等的一些研究成果,其运筹和决策思想对发展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古代传统的管理思想,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开拓创新,在面对全球激烈的经济竞争时,我们才能使用新的管理战略与决策,在管理和实践中熟练运用,促使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进步。

(二)建立在企业管理研究思想上的中国近代管理思想。中国近代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封建制度瓦解没落,外国列强主义入侵,社会团体不断迭起的内外交困之中。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于特殊的环境中诞生的中国近代企业,其生存和发展的路径就是不断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后来形成的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所以中国近现代管理思想的研究基础集中表现在洋务运动,及之后的企业管理思想研究上。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下,19世纪60年代兴起了官办军用工业工业,但是清政府由于财政问题不得不放松对于工业的要求,致使民间资本参加的企业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这种“管督商办”的形式使很多商人失去了积极性。晚清洋务派“官商合作”的经济思想逐渐取代了“管督商办”,这种经济管理思想是近现代企业创始初期的开拓之举。其形式弊端也很明显,由于管理权仍在官府,官商矛盾不可避免。企业缺乏生命力使得这种管理思想的实践最终陷入困境。甲午战争后,洋务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面临着重大的改革问题,不得不转变经营方针,更多的官员和商人被发动起来,成立了具有更多民营性质的商办企业。

中国近现代管理思想,不仅是通过对企业管理活动的调研,反思了新式企业实践中诸多的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还要引进西方的先进管理方式,从多方面进行了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改革和提升。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现代管理思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企业制度发展完成了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但是由于国家商业体制目前的局限性,中国近代企业制度始终没有摆脱官办和管督商办的模式,使得我国近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之路复杂而曲折,近代企业的发展受到遏制且没有明确合适的发展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初期,国内开始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国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要求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欠发达,企业管理经验匮乏,管理技术缺乏系统性指导,所以便积极引进了前苏联的管理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党中央正确路线的指引下,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企业逐步贯彻落实新的管理理念,经济发展管理出现了新局面。改革开放后,基于以人性假设为主线索的西方管理思想理论渗透于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发生了演变,以学习、引进、发展西方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新一轮管理思想改革开始了。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深化和转变,科学性管理的指向不断向人文主义倾斜。组织文化管理模式不断应用,并影响着企业内部软实力,围绕服务宗旨、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最基本的文化要素进行经营管理,以共產主义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为主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思想导向,鼓舞调动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二、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指出,“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使得民族之间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差异、技术水平参差、社会制度区别,使得各个民族之间形成的管理思维模式、管理方式和管理风格蕴含强烈的地方特色。

(一)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思维模式不同。中西方的管理思维模式有着很大不同,西方管理注重“精准”、“细致”等理性思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以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为代表的唯理哲学。它们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用实证检查、观察,通过数据来验证假设,将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推广,贯彻科学的原则。从理性角度出发认知事物,排除情感的因素,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事物构成因素的分解,找出规律,整理和分析达到对事物的认知。西方的管理思想是理性和明确的,以条文、规章等条条框框规范个人行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则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的管理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入世”,具有广泛的的涵盖性,即“劳心者治人”。在管理实践中,人起着主导作用,以道德伦理为辅助来对人进行约束,从自我管理的角度出发,倡导个人对自身、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的管理思想由人情贯穿,重“义”轻“利”,属于感性的思维方式。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管理思想有着双重的影响,既有促进其发展的利好因素,也有阻碍其发展的障碍成分。传统的管理思想必须经过不管的改进发展,去粗取精后才能更好的与市场经济相容。

(二)中西方的管理思想方式不同。西方管理方式仍然比较关注于科学性。西方管理科学崇尚,“个人中心主义”,其强调单方面个人的私人利益,提倡竞争精神,包括适者生存的淘汰法则。所以,平等的思想在西方社会深入人心,因为在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无法形成泾渭分明的等级关系。刚性管理为西方管理科学的主线,注重制度化,规范化,注重分析,避免滥用权力,最大程度提高管理效率。以工作为中心,以合同及规定原则所认定的契约关系进一步明确个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与西方的管理方式不同的是,中国的管理方式更具艺术性,以人伦关系和情感法则为中心,受传统道德和历史文化的制约。人伦结构分匹配了行为角色,赋予个人应尽的等同行为角色的义务和应享受的权利,其权利和义务因对应的人伦关系不同而不同,因此展现不同的行为习惯。中国管理方式多以较为柔和和人性化的方式进行,这是由中国的传统思想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更注重是人情管理和感情舒畅。中国追求社会稳定与和谐,通过提升修养,知行合一,管理方式效法自然,这种柔性管理注重人的情感,以人为本,更多采用以思想教育和政治熏陶为主的管理方式,甚少使用强制手段。刚柔管理并无优劣之分,二者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刚柔并济,才能真正发挥管理的科学作用与艺术之美。

(三)中西方管理思想的目标不同。由于中西方核心价值观以及主流价值体系的不同,其所引申出的价值管理对象和管理的目标也不尽相同。西方管理思想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发展起来,交易贸易促使商品的流通,也促进了以利益为重心的主流意识的形成。西方管理目的是通过提高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注重过程和细节。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西方管理的核心问题,以此获取更大的利润,整个管理过程都受“利”的支配,不受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西方的管理着重于细节的微观管理,对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运转,而相对忽略社会的宏观管理。

中国管理思想的理想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各得其所,各有所安、其乐融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都着重“大家”和奉献精神,不提倡“小家”和个人私利,核心集中在对“人”的个体修养的研究。中国管理思想注重团队合作,虽然要求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水平,以身作则,但是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管理循环状态则是提高管理质量的主要方式。

三、中国的管理思想史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遗留的思维惯性,中国管理思想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管理思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和革新,管理方式层出不穷,但是也存在某些问题。

(一)研究对象模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以“仁”和“礼”的管理思想为基础,进行解释和阐述。古代思想管理家的理论基础多借鉴文化史料,其阐释的主要是一国君王的封建制度管理,即“治国安邦”。古代管理思想的目标是社会的安定,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而近代管理思想主要研究的是企业的管理,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商业贸易活动。古代管理的管理背景环境是可以预期的,而现在管理则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因素及国家政策变动。古代管理对象的侧重点是人,如何判定一个人的修养本质,没有一个明确的论断。虽然人也是近代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其本质是追求人所带来的效益和最终结果,通过管理人把过程做好,对于管理者自身的修养标准并没有作以界定。由于管理学各个阶段的内涵和主体的差异性,相应的管理思想也不同。所以中国思想管理史的研究是从古代治国安邦的不断过渡成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及管理的,这两种管理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管理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应是何种思想,或者该不该去明确的划分对象主体,如何划分,划分后的结果预期等,这些都尚未得到解决。

(二)缺乏史料的考证。中国的管理思想史于古代就初具雏形,到进入实践和发展的阶段不断融入西方管理思想是中国管理思想史的转折点。与西方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科学的管理理论不同,中国的管理思想大多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附带提出的副产品,这些理论的提出缺乏假设检验和模型运算,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我国在管理思想方面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但是迄今还没有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发掘和整理工作。

(三)不注重时代背景,缺乏管理领域间的关联思想研究。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管理思想涉及行政、经济、军事、文化管理等各方面,但是主要研究内容多集中在伦理规范和国家管理两方面。对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中国现代管理实践的研究只注意两者之间的演变联系,忽略了它们在研究方式方法上的差异和创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主张通过管理者自我修养的提高产生影响力,使被管理者从主观认可服从,从而外部的监督和管理成为辅助力量。而中国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往往忽略历史条件和背景,站在古代的视角对当代的管理思想做出牵强的解释。如果以当下的经验来对历史进行研究,会脱离思想史本身的含义,得到武断的结论。

四、对中国管理思想史研究的展望

商业全球化和信息化带给管理思想新的血液和影响,对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史实的层面,还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更为深刻的理解它。

(一)加强中国管理思想史学科的建设。由于国内学者对于中国管理思想的研究还集中在对于传统管理思想的挖掘,停留在资料收集阶段,缺乏进一步的考证和验证,而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应该系统分析各时期管理思想的来龙去脉。中国企业的管理尚在“思想”层面,缺乏管理科学的实践性理论,缺乏针对系统的理论支撑。我国还没有中国管理思想史这门学科的设置,导致中国管理思想史不能形成自己专业的队伍。中国管理思想史是一门管理学与史学相结合的学科,只有赋予中国管理思想史独立的学科地位,才能为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正确的借鉴西方的管理思想。对中国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必须从当代社会主义现代管理的发展现实出发,只有借鉴现实管理工作发展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其研究和开拓工作更具代表性和针对性。中国的历史条件决定,中国须在自身社会主义发展的现有基础上,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借鉴西方先进管理学科理论,调整和吸收,使其变成适合中国国情,符合现代经济的新的管理思想。管理不仅同经济、技术、文化相关联,而且和民族特色有着密切联系,这在管理的过程中尤为重要。中国管理思想史的研究除了探究历史的真相,更是通过历史来揭示未来。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研究管理思想各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理清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是中国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京文.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窺[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1): 4~ 7.

[2] 李孝迁. 兰克史学在晚清的传播[J]. 安徽史学,2009( 3): 22~ 29.

作者:刘丽

思想分析哲学管理论文 篇2:

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的意义与方法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前提性根据,以确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历史必然性与价值合理性,同时,也是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问题进行理性的批判,以指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前提性根据,可以一种特殊的思辨思维进行“对思想的思想”,通过反思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思维前提,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认识,从而不断地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并引导其现实的变革运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

哲学反思是以一种特殊的思辨思维进行的“对思想的思想”,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反思理论思维的前提,使人类不断地深化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认识,从而不断地更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并引导人类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反思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思维前提,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前提性根据,以确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可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并引导其现实的变革运动。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武装无产阶级及其人民群众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提高人们思想认识和科学思维水平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并正确认识世界和能动改造世界。用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全党和人民始终是工人阶级政党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起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之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甚至陷入某种程度的困境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导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实效性出现一定程度的缺失。如何摆脱困境,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社会地位,使之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这已经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要解决现存的问题,重新树立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信心,光是分析问题的具体根源和提出具体应变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哈贝马斯指出:“一切提出有效性要求的东西都必须为自己辩解”①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全面反思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断受到来自不同观念的挑战和质疑。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生活做辩护,即要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理由和合法性解释。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教育,其困境的思想根源在于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合法性”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质疑,在于人们对一切价值观教育的某种敌意态度,雅斯贝尔斯指出,这种敌意是“将精神活动的价值贬低为一种技术活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到底有没有存在的理由,这是需要分析和论证的。而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合法性”辩护,就要追本溯源,追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提性承诺。这就需要运用哲学思维方式,审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的逻辑前提,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蕴含并加以分析。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而“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②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前提性根据,以确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历史必然性与价值合理性,同时,也是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问题进行理性的批判,以指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存在合法性追问,一方面要解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背后的更深刻的本质,充分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另一方面要根据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动,重新审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既成认识,包括其出发点、根据、真理性标准、价值性尺度等,重新甄别和鉴定其前提性认知和价值取向,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论前提,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现实变革。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分析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哲学反思源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哲学介入的现实需求,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哲学反思,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哲学反思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解读、批判和导向意义。③第一,解读性意义。面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思想和实践现实,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以一定的理想性追求为参照,反思和追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深层本质,领悟和权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败得失并开发其新的历史可能性,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分析的首要的基本的价值内涵。第二,批判性意义。广义的批判是人类不断否定现状和追求未来的活动方式,凝聚了人类不断创新的本质力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作为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提性批判,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既有观念和既成事实的前提性审视和筛选,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第三,导向性意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哲学反思不仅要解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性前提以为其存在寻求合理性辩护,而且要批判地审视一切已经丧失合理性的前提,而这一切都蕴含了某种导向性,内在地预示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应然追求。

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的理论能够赢得群众,在于理论本身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④但科学理论要深入人心,要大众化,还要通过教育的说服过程。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之所以产生出巨大的威力,无疑得益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贡献。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越深入越透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越有说服力,越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要着力解决的是人们的各种思想困惑,以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深入透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以理利人,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二,有助于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提供政策和导向。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哲学反思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决策者提供政策的学理性导向。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前提性问题的哲学审视,能够有助于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从而革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政策,引导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的自觉性。不经过理性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经过理性反思的教育生活也是不值得过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哲学分析是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生活的哲学反思,它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生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哲学反思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提供方法论的学理性指导。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一定的哲学观念的指导,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乔治.奈勒说:“那些不能用哲学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的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⑤第四,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敌对势力以意识形态领域作为突破口,千方百计地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以实现其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图谋。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使马克思主义非意识形态化”的学术倾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流行一种“政治淡化论”,甚至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也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的动摇。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⑥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哲学的反思,从哲学的高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质,科学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关系,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极大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有效发挥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五,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存在的合理性只是在必然性的追问下,才获得理性的确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是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由于理论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佳成了十分引人关注的问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改革的同时,也有人趁机提出在高校取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科学解答人们内心的困惑,就要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存在进行合法性追问。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理论深度入手。只有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哲学层面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打消人们内心的种种思想疑虑,从思想深处消除各种错误看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分析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最一般的概括和总结,即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提条件、基本理念、结构体系、实践范式做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深层次解读和分析。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思的方法

反思是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关于思想前提的思想追问和质疑。思想的前提是构成思想的根源和依据,是蕴藏在思想之中的构成思想自身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像“看不见的手”,对思想具有隐匿性和经验规范的强制性。“哲学反思就是要通过怀疑和批判,揭穿思想前提的隐匿性,打破思想前提的强制性,从而解放思想,创立思想,使思想实现逻辑层次的跃迁。”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哲学反思,其根本任务就是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概念或判断为对象,反思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反映存在的客观依据和价值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哲学反思具有前提性、批判性、思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首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哲学反思是思辨性的,它不是直接对经验的思考,而是对经验对象的“思想”的思考。其中,概念是思想的细胞,是反思的基础。其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哲学反思是批判性的,它要通过对思想的否定性思考,达到前提性的审视和批判。也就是说,要通过反思,对习以为常、不言而喻和“不证自明”的问题进行追问,以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思维”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存在”之间的矛盾,并对各种关于“存在”的错误“思想”进行批判。第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哲学反思还是综合性的,它要经过各种思想的相互撞击,使含混的思想得以澄清,使有用的思想得以凸现。第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哲学反思还是实践性的,它以思想为起点,以思想的真理性为终点,以促进实践的发展为检验标准;它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不仅要反思实践,还要批判实践,超越实践。总之,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哲学分析,就是要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的前提性反思,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行为的根据,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实提供理性的解读与分析、确证与辩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哲学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的要求,指引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的方向,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性与目的性、必然性与实然性以及应然性的统一,也体现了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般原理与具体实践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的现实要求。⑧

具体说来,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哲学反思,即要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客观实际的考察,围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质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价值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认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论,进行前提性分析,以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最普遍规律,即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念的辩证关系。第一,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质论进行分析。从唯物史观出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社会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是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产生的重要途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是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且,从人的应然存在形式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作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深刻体现了人的本质特性。第二,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过程论进行分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最光辉的事业,它随着思想政治理论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贯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中国的新篇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在实践中,既要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又要更加注重把握其特殊规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特殊本质关系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规律,与无产阶级奋斗目标相适应的规律,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相适应的规律,与受教育者身心特点相适应的规律。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还包含有许多具体矛盾,由此决定了它必须遵循以下具体运行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和外化规律以及协调控制规律等。第三,要从价值论角度分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特点,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及其功能的价值论蕴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价值理想的凝结,其实现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价值的创造过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价值的前提预设下产生的,是价值预设的结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价值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能具有逻辑先在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能称之为价值功能。作为价值预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功能也是有前提性根据的,它是以人的发展需求为条件的。第四,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认识论分析,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认识论的前提性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由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一方面它是理论学习认知过程,另一方面它又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创新过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习认知过程,是指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理论并在实践中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的过程。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习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就是要分析理论学习的实质、阶段和机制等,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遵循学习的规律,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武装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创新过程,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客体及其实践活动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以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经验和现实实践经验做出新的理性升华。它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维方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政策和教育内容体系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创新过程也要遵循认识的基本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创造性劳动,形成理论,再用于指导实践。第五,要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方法论分析,揭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论内涵及其规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法、实践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和创新教学法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遵循的基本方法既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依其理论本性的客观要求,又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技巧。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工程,在当今国内与国际环境下,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机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注释:

①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2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85,284.

③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9.

⑤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35.

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7:33.

⑦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47,176.

⑧郝文武.作为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教育哲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3-39.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杨永清 吴冰洁

思想分析哲学管理论文 篇3:

老子思想中蕴含着怎样的管理智慧

【摘要】在老子的思想中,对于管理有着较为全面的阐述。其不局限于某一领域,也不是在讲具体的管理理论、技巧,而是可以归于形而上的管理哲学层面,所以适用性很广。尤其在《道德经》中,蕴含着大量管理方面的哲理,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老子 管理思想 现代管理

老子的《道德经》不仅有文学、哲学意义,更是蕴含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光芒。在《道德经》中,不乏大量有关管理方面的哲理,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企业管理中的“道”:企业应积极开展文化建设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其管理思想的中心。《道德经》围绕“道”而展开,是老子宇宙观、哲学观以及人生修养的一个基本概念。因此,要想从老子的智慧中汲取管理思想,首先要弄清“道”的含义。

《道德经》首章开篇讲的便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可以说出的道,并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称谓的名(名称),并不是永恒的名。在老子看来,“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说出的、实体的“道”,另一种是不可说出的、虚体的“道”。而在这种虚实之间,虚体的“道”比可以言说的“道”更加永恒。

“道”的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也颇具启示意义。在企业管理中,所谓的“非常道”之“道”便是企业的内在精髓——企业文化。在现代管理中,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管理学家都将企业文化看作企业的灵魂、企业进步发展的巨大精神推动力和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之所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不仅是其生存的灵魂,也代表着该企业的精神之气。而企业文化主要包含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两部分,企业的精神能够凝聚员工团结一致,而企业的价值观能够指导员工的行为选择,起到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不仅能够使其在精神上相互鼓励,在价值选择上也具有一致的趋向,这样的企业才是一个团结、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因而,在现代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必须十分重视这种“非常道”的建设,积极构建企业文化。

“无为而治”思想:企业管理者应当制定科学的领导策略

老子在《道德经》中进一步描述了“道”的特性,他认为“道”能够催生万物,是万物之核,但“道”却并不支配和主宰任何一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地生长,这便是“道法自然”。根据这一现象,老子又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即可以顺从自然的规律而任万物自然成长和发展,不需要对其做过多的干预。“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启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需要对决策的具体执行进行过多干预,这也就是鼓励执行者按规律办事,管理者无需步步指挥。

老子的“无为而治”并非纯粹放任自流和无所事事,其本质是寓“有形”于“无形”之中,寓“有为”于“无为”之中,正是因为把握住“道”,事物便会顺势而发展,因而无需强求。这看似无所作为,而实际上已经有所为。在遵循“道法自然”的规律后,便可“无为而无不为,天下垂拱而治”,就是说,只要依据事物的发展规律,管理者便不用再干预,顺其自然而发展,天下就可大治。而在现代管理中,管理者的“无为”主要是顺应职员自己的天性,发掘其潜能,发挥所长,这样企业也能够顺应规律而发展。故而老子又解释说:“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即贤德的人正是因为顺应自然不妄为,因而不会失败,贤德的人也不过分地强行把持,因而也就不会有过失。因此,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管理者将“无为”作为管理哲学,便意味着其不能过于专断地管理员工,否则可能会造成过失、导致失败。

首先,管理者应树立“无为而治”的文化理念,这是在企业管理中贯彻“无为而治”思想的根本。一个企业在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自己的经营理念,这包括文化理念、企业精神及价值观。老子“无为而治”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是让其顺应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创造一种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让员工能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发挥所长,这样才能做到人盡其才、各尽所能,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够凝聚员工的集体智慧,增强企业的战斗力与凝聚力。作为管理者,“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而是要通过组织活动、座谈等方式,加大与员工的交流,了解员工的特点与想法,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并引导员工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建立企业与员工同舟共济的文化氛围。

其次,应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和实用性强的企业运行机制,这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老子提出“无事取天下”的思想,其前提是领导者能够“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而现代企业管理中,则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制定出科学而正确的领导策略。一方面,管理者能够制定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管理者能够了解各部门及员工的特点,从而合理分配工作,确保每个部门和员工明确自己的任务。这种科学、可行的企业运行机制设计以及管理策略,是企业管理者“无为而治”的基础。

矛盾转化思想:企业管理者应正确看待企业的发展

老子较早就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以及互相转化的哲学命题,还提出了如何解决矛盾、取得优胜的策略和方法。在世界运行的万事万物之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弱与强、哀与骄、柔与刚、先与后、多与少的矛盾。表面看来,哀者往往受到欺辱,弱者力量不强,柔者在面对斗争矛盾时往往采取和缓的方式。这三者在矛盾的斗争中看似处于一种弱势状态:哀者虽然受到欺辱,但这种欺辱恰恰会激发其内部的正义感,从而形成同仇敌忾的氛围;弱者则因为处于一种不利地位而谨慎对待强者的进攻,时刻处于准备状态,不会有松懈或骄傲的情绪;而面对困境,柔者往往有着冷静的态度,这有利于其纵观全局,分析自身的利弊,从而选择出最优策略,因而老子提出“哀胜骄,弱胜强,柔胜刚”的结论。

老子的矛盾转化思想启示管理者,要正确看待企业的强与弱。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企业直面国际市场的竞争。与欧美国家中那些发展较为完善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若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可以采取“以弱胜强”的战略。面对双方之间的差异,管理者要正确看待国际企业强大、自身企业弱小的这一矛盾现实,同时也要看到积极光明的一面,以老子“哀者胜兮”的思想激励自己,团结员工,共同发展。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企业需要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面对激烈的国内竞争,企业也要努力化弱势为优势。同样,当企业自身处于强势位置时,也要居安思危,不骄不躁,更多地去思考如何补足劣势,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老子的矛盾转化思想中还蕴含着企业制胜的策略。在哀者与骄者、柔者与刚者、弱者与强者的斗争中,前者没有主动与后者争斗,也没有妄图去侵犯后者的利益,但前者却可以战胜后者,这其中蕴含着后发制人的胜者策略。在现代的企业关系中,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因此在商业竞争中,企业可以采取老子这种“后发制人”的竞争策略。哀者、弱者不争,但实际上却能够韬光养晦,逐渐增强自身的实力。这种不争的态度值得企业深入学习,专注于自身内部的发展。若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处于一种“不争”的状态,而其他企业却处于“争斗”的状态,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轻松胜出。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學)

【参考文献】

①田云刚:《老子人本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②张晓蓉:《老子思想的管理观解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年第8期。

责编/王妍卓 刘芋艺 美编/宋扬

作者:曹君

上一篇:公路建设成本控制论文下一篇:音乐院校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