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思想政治分析论文

2022-07-03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声音、图像和文本结合在一起的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日益广泛运用,图文并茂,其特有的功能,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多媒体技术;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得到了运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日思想政治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日思想政治分析论文 篇1:

对中日关系的几点思考

【摘要】中日关系在大国关系中,一直备受瞩目。由于去年的特殊意义,更是让中日关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中日关系的现状究竟如何,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又会有怎样的走向,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日关系;睦邻友好

去年恰逢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作为战胜国,我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在10月1日国庆节以外的日子举行阅兵式,邀请外国首脑更是史无前例,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对于这段历史,这场胜利的重视。正如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博鳌论坛演讲中所说“这是值得人们纪念的重要年份,也是激发人们铭记历史、鉴往知来的重要时刻。”

中日关系现状究竟如何,是很多国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在艰难中前行的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地缘相近,原本应该人缘相亲,但是近年来中日关系一直在曲折前行——自2012年“钓鱼岛争端”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随着2013年底,再度上任的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更是使中日关系陷入了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谷,目前正在蜕变为亚太地区最危险和最不确定的双边关系。

1、纠结的历史认知

众所周知,中日关系中有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就是历史问题。中日两国的关系也常因对历史和对那场战争的分歧“一夜回到建交前”。

由于去年的特殊意义,不仅中国,全世界都在关注日本方面今年的态度或者说表现。2015年4月6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今年将采用的初中教科书审定结果,之前只有部分教科书篡改历史,而今年,他们在所有版本的教科书修改过程中,都对历史进行了篡改!而去年4月7日日本发布了2015年的外交蓝皮书,不提侵略战争,只讲日本这70年来对亚洲和世界人民所做的贡献。日方的这些举动,无疑会在今年再次给中日关系蒙上阴影。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安倍这个人。安倍出身政治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国会议员。但安倍说,此生最崇拜并视为榜样的,就是他的外祖父岸信介。那么岸信介是何许人也?他有几个身份。他是日本前首相,他是日本极右翼分子,他是亲美反华的铁杆鼓吹者,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二战甲级战犯!安倍在他的《美麗的日本》一书中说:“我的政治DNA更多地继承了岸信介的遗传”。

2、危险的安全博弈

和平宪法第九条是: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不会保持陆海空军和其他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

去年4月份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新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大幅放宽对外输出日本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去年的7月1日又正式通过关于“解禁集体自卫权”的重大修改。这是日本多年来试图摆脱战后体制束缚的努力中,取得的重大突破之一。对此可以简单的概括为:

以前:“你先打我,我才可以打你”;现在:“你不打我,我也可以打你”,甚至“你打我的朋友,我也可以打你”。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会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会带来哪些挑战和影响呢?主要两个方面。

一是达成制衡中国的目的。有专家称,未来一个针对中国的亚太“小北约”即将形成,日本将同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军事上进一步围堵中国,增强和巩固针对中国的“菱形包围圈”。

二是将加速日美军事一体化。

解禁集体自卫权还意味着将加速日美军事一体化,意味着日本在在台湾问题上单独或与美国一并实施干预。

在外交上,安倍第二任期推出名为“俯瞰地球仪”的外交政策。我们看一下安倍出访的对象就会发现他的挑选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一方面选择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与中国存在领土或海洋权益争端的国家,想要构建反华联盟;另一方面选择诸如缅甸、泰国等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通过提供无偿援助、贷款等方式,拉近与它们的距离,挑拨他们跟中国的关系,挖中国的外交墙角。

继2014年3月和7月中国国家领导人成功访问欧洲、中南美洲后,安倍紧随其后也分别出访这些国家和地区,被媒体笑称为“尾随外交”,也就是说“习大大去哪,他就去哪”。可见其与中国进行外交博弈的色彩十分浓重!

3、对立的民族情绪

2014年9月9日刊登在华尔街日报的一个对中日两国民众所做的调查(这个调查由日本“言论NPO”和中国日报联合发起)中我们看到中日两国民众对对方持负面看法的是高高的两条线。在中国的1500多名受访者中,对日本持负面看法的占到87%。而关于对中国的印象,回答“不好”和“总体来说不太好”的日本人达到93.0%。可见,今天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确实互有敌意,而且这种情绪有一种不断被激化的趋势。这种民意也会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一股力量。

4、降温的双边经济

其实谈到中日关系,我们每个中国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尽管我们也知道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是很紧张的,我们也确实难以避免对这个民族有一些对立情绪,但是提到日本所生产的优质的商品,我们内心还是佩服,还是认同的!这从我们周围充斥的日本产品和去年春节中国人排队购买日本电饭锅和马桶盖的热情,我们不难发现“政冷经热“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日关系的状态。然而这种持续了很久“政冷经热”的局面随着两国关系的紧张开始出现松动。这能否说明中日关系将会从“政冷经热”走向“政冷经冷”我们尚不能太早下结论。但是这样的信号正在提示着我们,中日两国的矛盾的确在全方位持续升温。

以上四方面就是中日关系紧张状态的具体表现。这一切的原因何在呢?我们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二、中日矛盾持续升温的原因

1、日本民族心态的失衡

日本自1894年甲午海战以来一直保持对中国的心理优势,虽然二战失败,却不认为是被中国打败的,加上战后日本在经济上很快崛起,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仍然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强劲提升,日本感觉其“亚洲老大”的地位受到挑战,滋生了“战略焦虑”。

最新公布的GDP我们已经是日本的两倍还要多,本来我们预计要到今年才能达到,去年就已经超额完成了。加上中国用一带一路的发展,统合亚洲,日本的区域影响力再度受到冲击,而由我国发起的亚投行,更被看作是中日亚洲秩序之争。

可以说,今天的日本得了心理疾病,如果给这个病定义一个名字的话,就是“对于中国崛起的不适应症”。近年来的中日频繁对抗,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2、美国亚洲事务的制衡

中国的快速崛起不仅引起日本的不适应,也在给世界第一的美国造成压力。中美“崛起国”与“霸权国”的矛盾凸显了出来。中日关系,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确实难以摆脱“坐二望一”的这种“成长的烦恼”。

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崛起对其在亚太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将中国锁定为“亚太再平衡”的主要对象。但是现在美国想要由“反恐”转向“遏华”,他自己是力不从心的。所以美国急需要他在亚洲的好盟友日本来充当一个“马前卒”,把他想要制约中国的责任更多的转移或者说外包给日本,帮他一起遏制中国,这是很多时候中日博弈的症结所在。

三、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

一个对你友好和带来利益的国家,会因他是你的邻国而使这种利益倍增,而一个对你不友好和带来损害的国家,也会因为他是你的邻国而使这种伤害倍增。

我国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然而,带出的是“水”还是“血”取决于中日两国的共同努力。

希望日本能够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理念。我们再次敦促日本向同为战败国的德国学习,用虔诚的态度获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同中国一道,为亚洲,和世界人民带去福祗。

【作者简介】

张琳(1985—),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现任中国戏曲学院两办机要秘书。

作者:张琳

中日思想政治分析论文 篇2: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声音、图像和文本结合在一起的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日益广泛运用,图文并茂,其特有的功能,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多媒体技术;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得到了运用。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书本、粉笔、黑板的限制,改善了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有效的课堂导入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导入是教学中的关键,它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的导入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有时候兴趣爱好会对学生学习起到很大的动力作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就是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从网络上下载各种有效信息,根据教学需求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插入音频和视频,并适当地配合动画效果、颜色效果、图片效果,从视觉、感觉和听觉上为学生创造一种好的教学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感,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多媒体教学有效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学下去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二哲学《矛盾》的内容中,在课件的开头就插入一段美国NBA篮球比赛集锦,这段3分钟的视频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然后教师再结合视频慢慢地导入,教师明确美国NBA是代表世界上篮球的最高水平,被世界各国的篮球爱好者喜爱,但是现在NBA劳资之间发生了矛盾,由此逐步地引导学生向哲学的矛盾靠近,最终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理解哲学矛盾的内涵。

二、快捷的信息获取作用

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更便于信息的获取、知识的利用。传统教学由于条件的限制,获取知识非常的困难。在教学中往往通过实物展示给学生,而有些实物收集起来很困难,而且不可能收集的面面俱到,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快捷地获取想要的东西,而且应有尽有,在教学中能够集中展示给学生,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高一年级讲授《商品货币》这一章中的纸币时,如果收集各国的纸币耗时费力,完全收集齐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世界各国的纸币通过投影仪集中展示,能够让学生快速地了解到英镑、美元、法郎、越南盾、卢布等世界各国的纸币,再配上动画放映技术,使学生学知热情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学到了知识。

三、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破教师的讲授式教学,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只有学生在教学中产生积极的主体意识,才能在教学中将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发挥到最大化,才能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配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思想政治课不同于物理课和化学课,没有实验,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少,再加上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以讲授为主,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人—机—人的互动,使学生能够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够发挥出来。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前年从先进地区学习过来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成功实践。

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认同作用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以老师的说教为主,老师的话便是真理,对于这些纯理论性的东西和空洞说教,学生缺乏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普遍没有认同感。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是只背理论和知识点,而忽视了思想政治课中的思想观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也不能够实现,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很好地树立起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一些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及一些反映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事迹用图片、视频、数据、声音的方式超时空地展示给学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用事實来说话,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认同感。例如,在讲授极端宗教势力的恐怖袭击时,如果没有多媒体技术,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认为暴徒的恐怖袭击活动离自己很遥远。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的恐怖袭击和恐怖爆炸活动的图片、数据、视频,血淋淋的事实就在学生的眼前,这样会在学生中间引起共鸣,能够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教师在讲授中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也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价值,将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引入政治教育的课堂,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增加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运用以来,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授课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听课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增强,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郑永芳.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作用[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3).

(作者单位 郭颖: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 兰继华:内蒙古自治区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誗编辑 鲁翠红

作者:郭颖 兰继华

中日思想政治分析论文 篇3:

高校日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

[摘  要:思政教育不是局限于一类特定课程,而要和高校各类课程相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日语课程在传授日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可以实现在专业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的目标。笔者将课本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尝试挖掘日语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对日语课程思政进行了研究和教学设计。

關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文化自信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eachingdesign,cultural confidence]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第1条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些政策说明思政教育不是局限于一门或一类特定课程,而是要融入高校各类课程当中,提升育人效果。如何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日语课程教学中,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1高校日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处于科技迅猛发展思想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加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造成强烈冲击。由于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缺乏辨别各类信息的能力,思想的不稳定性使其极易受到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信息的误导,因此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纵观近几年的学生,他们具有开放的视野渴望接触新鲜事物对于日本动漫、音乐、电影、游戏等文化非常感兴趣,但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认识稍显不足。他们在大量接触日本文化的环境下,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大学生是国之栋梁,他们的思想状况不仅关乎自身发展还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基于以上特征,有必要在日语课程当中融入民族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学会懂荣辱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思政”,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迷失方向,外语教学尤其如此。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对外信息交互的同时还完成了文化思想的交流,包括异文化的吸收和母语文化的自我认同与传播,只有具备坚定的思想素质和对母语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才能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坚守内心,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用外语传播中国声音。因此,文化多元性的特点使外语课堂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为合适的土壤。宋代朱熹的《朱子全书·论学》“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描述即包含了各门课程既要有内涵更要有外延的思想。高校日语课程具有课时占比较大、授课形式集中、教学内容丰富的特点,在传授日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对学生进行深层渗透,可以使日语知识的传授与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相得益彰。

2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知识主宰一切只强调日语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拥有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

为了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遵循日语课程自身的规律,结合课程知识内容,挖掘提炼蕴含的思政元素。可以通过中日两国语言文字对比,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在传统文化对比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日语专业知识剖析热点事件等途径,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设计,贯穿到教学活动,实现专业育人。

引入课外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只局限于教材,课外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也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导入课堂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建立开放性的课堂,通过“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而教师只发挥引导辅助的作用。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讨论、发表、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实践与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日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在日语教学中,笔者立足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并试着引入课外内容从以下方面进行课程思政设计:

3.1日语与汉字

假名、五十音图学习是日语学习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当中首先引导学生去观察“か”“イ”“お”等假名的写法,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假名的写法有什么特征?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观察假名特征思考假名是否是汉字有关联,然后教师讲解假名的由来,平假名源自汉字草书,片假名源自汉字楷书偏旁。结合一些视频及图片展示假名写法的演化过程,使学生深刻理解日本人如何假借汉字字形创造自己国家的文字,汉字对日本文字书写的影响。日语文字除罗马字多用于招牌或广告,一般文章中较少使用,日常使用的汉字、平假名、片假名都与汉字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还从中感受到汉字的力量、汉字之美。

关于汉字对日本的影响还可以拓展为教材外的“今年的汉字”。每年年底,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都会在京都市的清水寺选出当年的“年度汉字”,用一个汉字对一年进行总结这是日本历来的传统活动。介绍完以上知识可以提问学生用一个汉字概括自己或国家一整年的大事件,对自己或者国家的一年进行概括和总结,通过此项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了解国家的重大事件,这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学生通过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和精妙之处以及汉字对日本社会的深刻影响,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2日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课本中出现了很多有关日本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用餐、接机、自我介绍、敬谦语等礼仪文化;茶道、寿司、天妇罗等饮食文化;歌舞伎、狂言、木偶净琉璃戏等传统表演艺术;盂兰盆节、新年等传统节日;寄木细工为代表的传统技艺。日本的这些传统文化有不少与中国文化有关联,如茶道中的点茶法源于宋代;演出能、狂言、木偶净琉璃戏这些日本传统表演艺术所使用的乐器大部分源自中国。此部分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传统文化对比来学习,通过比较两国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融入课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关于传统技艺,课本第11课讲到了日本的传统技艺“寄木細工”,这种日本传统技艺逐渐為人们所熟知并不断得到发展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寄木细工”可以让学生思考我国传统手工艺都有哪些,比如景泰蓝、玉雕、木版年画等,通过图片示例导入,视频讲解制作过程,深挖其中蕴含的浓厚的民族文化审美情趣及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技艺的认识,结合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告诫学生要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为榜样,要精益求精、忠于职守、修己以敬。

课本第五单元讲到了中日两国的新年,课文中出现了“初詣”“舞狮”“包饺子”等中日两国迎新年的传统活动。此部分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介绍让学生总结日本新年的传统活动,加深对异文化的理解。然后学生畅谈自己家乡的过年习俗,比如有哪些庆祝活动、有哪些传统美食以及各项活动背后的美好寓意,师生探讨春节对于中华儿女的特殊意义结合当前“洋节”兴起而传统节日“过时”的社会现象,启发学生在新时代守住“年味”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最后,将中日两国新年的异同进行比较,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这对增强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

3.3日语与社会热点事件

课本中有多课涉及到购物娱乐,学生学习单词和日常购物用语的同时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此前广为热议的“名媛拼单群”事件就暴露了当前社会一部分人的畸形价值观以及虚荣心,可以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典型事件。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在课前将图片及媒体事件报告发给学生,结合当前有些大学生觉得不买名牌衣服、大牌化妆品、苹果手机就会低人一等互相攀比的行为,让学生分组讨论此种行为的背后所体现出来的错误价值观,借此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名媛拼单群背后拼的是富有光鲜亮丽的人生,殊不知富有不仅仅指物质方面的丰富还包括精神充盈。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

3.4日语与中日友好情谊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古以来两国间流传着不少友好往来的美谈,在新冠疫情来袭之际,中日两国相互伸出援助之手共克时艰,谱写出许多感人诗篇。本部分通过去年疫情爆发之际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湖北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感人故事引出。予我“风月同天”,赠你“青山一道”,日本疫情爆发之时中国人民将祝福与鼓舞凝成寄语“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与物资一同送往邻国彰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与担当。“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诗句化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日两国借用雅致的汉诗借古喻今,将祝福与支持传递到两国人民手中,表达了两国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情谊。

此部分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搜集资料查找自古以来中日间的友好往来,通过课上案例讲解引发学生思考在当今时代中日友好交流往来的重要意义并在课上发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重温双方友好往来历程,弘扬友好和平精神,使学生明白我们要以史为鉴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中日友好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作为青年一代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肩负起和平发展的使命。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功能,承载着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与专业教育有机、有意、有效衔接和融合。日语课程教学应在立足日语语言教学的基础上,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逐课导入层层深化并挖掘其中内涵,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效应。由中日文字的密切联系,学生感受到我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中日传统文化对比学习,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使学生理解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通过社会热点事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使其健康成长;激发爱国情怀,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陈蓓.论“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基础日语》教学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8(34)156-157.

[3]刘彤.崔伟.日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元素的导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39-140.

作者简介

窦晓洁(1989—),女,汉族,河北新乐人,翻译硕士,河北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日语翻译,教学。

河北美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700

作者:窦晓洁

上一篇: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论文下一篇:海峡两岸服务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