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影视整合艺术特征探索论文

2022-04-30

摘要:中国传统元素经常被国内外各大服装设计师运用到其作品中,它具有丰富的服饰语言,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拥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色彩,是中国服饰文化绚烂的瑰宝。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俗影视整合艺术特征探索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民俗影视整合艺术特征探索论文 篇1:

釉泥塑的文化特征及其影像化生存

【摘要】“秀山泥塑”作为河南省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象,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成效依然是停留在传统工艺思想的基础之上,势必难以创新,难以发展。文中从“秀山泥塑”的艺术特征的角度,研究其在数字化时代的影像化生存,以此寻求新发展。

【关键词】秀山泥塑;艺术特征;影像化生存

泥塑属于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泥土是其主要的原料,大型泥塑则需要添加稻草或布料,以增强其坚固性,通常用手直接捏制成形,属于一种原生态艺术。人物和动物是泥塑造型的主要对象,有素色的、也有施彩的。被誉为“泥人李”的柘城李秀山泥塑与天津“泥人张”的泥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秀山泥塑是以塑造大型庙宇彩塑和小型艺术泥塑为主的一种民间工艺,已经有110多年的历史,其作品在造型、色彩以及神态上的表现,始终追求一种形神兼备、丰富多彩的艺术境界。

“泥人李”的第二代传人是李秀山的父亲李廷芳,他在进行泥塑创作时,将自家祖传的木雕花技术融入到泥塑艺术创造中,精准的比例关系、有力的骨骼表现、逼真的形态塑造、微妙的传神捕捉,使他的泥塑作品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李秀山是“泥人李”的第三代传人,痴迷于泥塑艺术,不断地探索、追求,将生活体验融入他的泥塑创作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一、秀山泥塑的艺术特征

(一)民俗生活化的题材

民间艺术的创作题材大部分反映的是浓重的民俗生活。“秀山泥塑”的创作题材分为大型宗教类的传统庙堂塑像和具有浓郁装饰趣味的小型生活泥塑。小型泥塑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农村的田间地头,反映真实的民俗民风。有时,也会塑造一些戏曲和民间故事中具有纪念意义的形象。“秀山泥塑”的小型生活泥塑主要分为婚嫁丧娶的民俗民风系列、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系列以及中国“四大名著”的人物系列等,而大型宗教造像主要是神话和民间传说,以佛教神像为主。其价值主要在于其民俗生活化的反映,纯真、质朴,富有民间气息,给人一种正统艺术难以体现的艺术美感。

(二)夸张而圆润的造型塑造

犹如原始社会的艺术一样,“秀山泥塑”也是以赞美生活、歌颂生活为主要目标,表现原始的乡土气息。“秀山泥塑”的造型以人物为主,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原特征。从整体来看,秀山泥塑是俗气、土气,但并不劣质、丑陋,反映的都是社会活动,这也是原始艺术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在“秀山泥塑”作品中最具有特色的是人物的那双大脚,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夸张而不夸大,变形而不走形。

如《欢天喜地》中仰脸吹唢呐的人,微微翘起的大拇指,高高抬起的大脚成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给人一种淳朴可爱,自然流畅的视觉效果。而另外一个人则半蹲着鼓着腮帮,双眼紧闭,一幅完全沉浸于音乐之中的模样,衣服褶皱的处理简洁、线条柔中带刚。李秀山认为作品进行适当的夸张变形,目的是为了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大脚与小脚既能形成强烈的对比,又能达到视觉上的平衡。这种造型的手法与现代动漫造型的手法有几分相似,大手大脚是动漫作品中常见的造型形象,目的也在于营造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三)艳丽而丰富的色彩表现

“秀山泥塑”的小型作品在色彩表现上,通常需要根据人物的服饰来确定。有的地方涂白色,有的地方需要涂黄色、粉红色等。色彩的表现具备了河南民间艺术特有的特征:艳丽而丰富。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艺术成分,如对比的手法和现代的装饰。“秀山泥塑”的色彩表现通常在不破坏主色调的前提下,根据人物的服饰来进行色彩的搭配,力求画面的整体效果,追求局部的色彩丰富性,这样的色彩表现既符合传统的审美习惯,又能满足现代的审美需求。

小型泥塑的色彩追求“三分塑,七分彩”。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画面的色调问题。其次上色时要留出较大的块面,当造型色彩与底色之间产生了强对比时,采用类似色进行小面积的调和,以此让画面产生对比与和谐的视觉审美。大型泥塑主要采用矿物质颜料,通常朱砂、石青和石绿为主要颜料,适当的添加金箔、银箔,以此增加作品的辉煌气势。大型泥塑的着色方法一般采用先在塑像平面上画出眼睛、眉毛等五官,或者是先雕刻出五官之后再上色。

“秀山泥塑”有时也会根据京剧戏剧作为题材来塑造形体,这样的形体色彩一般比较细腻充分,色彩清新淡雅。而表现民俗民风的生活类小型泥塑则喜欢采用固有色,艳丽而强烈的色彩搭配。秀山泥塑用色是在大型神像泥塑用色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一种鲜艳而协调的视觉感。

(四)兼容并包的工艺技法

秀山泥塑的工艺技法传承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授,代代相传而延续的,如“画人难画手,塑人难塑口”、“将无颈,女无肩”、“两手遮一面”、“远看色,近看花,不远不近看头发”,塑造动物则需要注意“丑龙哭凤笑狮子”等宝贵的经验。

李秀山的父亲——李廷芳,在多年艺术实践的经验基础上,将祖传的木工雕花技术融入到泥塑艺术之中,这使他的泥塑作品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秀山泥塑的工序复杂,需要经过和大泥、扎把子、上泥、调整和打磨、上色五道工序。这些工序说着容易,做着难,不仅要求创作者具有高超的艺术修养,而且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平静的心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创作条件。

第三代传人李秀山是在继承了传统泥塑技法的基础上,并将民间年画、剪纸艺术的精华糅合在其作品中,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同时,他还不断地吸取国画、西洋画的艺术营养,让作品显得更加真实。

例如其作品《少女》,体现了中西方艺术风格的结合,服饰线条柔美,用线疏密有致,若有所思而平静淡雅的表情,眺望着前方,怀中还躺着一只温顺的小羊,微微地探出头来,似乎正在和后面的一只小羊对视,整个画面安详而神圣。

如在《娶亲》作品中,盖着红盖头的新娘虽然没有露面。但从整个场面和新娘的姿态上已经看出她内心的喜悦和紧张。整个作品中的线条非常细腻,主要采用了中国画的人物造型技法,人物的衣服褶皱疏密有致,体现了一种原始的艺术特色。

“秀山泥塑”的小型泥塑制作方法比较注重可塑性,直接用均匀和好的泥巴进行捏、塑。而民间庙宇中陈列的宗教神像,制作过程中需要掺杂一些稻草和麦秸等植物,以防止断裂。

二、“秀山泥塑”的保护与传承

无论是从社会性的角度还是艺术性的角度来看,“秀山泥塑”作品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具有原生态的地域文化面临失传的严峻考验,其发展和传承举步艰难,令人担忧。2007年,秀山泥塑成为了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2008年,柘城县人民政府拨款建立了秀山泥塑艺术馆。

秀山泥塑艺术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最重要的是,秀山泥塑艺术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秀山泥塑后继有人,如今的生意红红火火。秀山师傅的两个儿子都继承了他的泥塑传统手艺,就连年幼的孙子、孙女都能露两手。李家虽然只延续了祖孙三代,并非泥塑世家出身。第一代掌门人李茂功,13岁时开始学习雕花木匠工艺。第二代李廷芳,也掌握了雕花技艺,但迫于生计,开始拜师学泥塑。第三代传人李秀山学捏泥人如鱼得水,掌握了各种要领,并带领全家开始了泥人制作,兼作竹马、旱船、龙灯、戏服等,被誉为“泥人李”。秀山师傅根据每个儿子的特长,分别给他们分配了不同的工作任务。大儿子做泥塑已经—二十年了,工作经验丰富,技巧也比较精湛,主要负责庙宇的制作。而毕业于中央美院的二儿子,则主要负责泥塑的礼品开发研制,从艺术设计的角度,进行新作品的开发,不断发展创新思路。

以前,“秀山泥塑”采用家庭式小作坊,创作的思路相对比较狭隘,思想比较保守。而如今,通过不断地的学习、参观,逐渐地打破了固有的常规,并不断地整合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并对泥塑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开发再利用,使得秀山泥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不过,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古老技艺,却看不到泥塑艺术所内涵的文化价值,更看不到它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秀山泥塑的工艺是靠口口相传,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所以,对于秀山泥塑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为传统工艺赋予新的功能和价值,否则就会被淘汰。

三、“秀山泥塑”的影像化生存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民间艺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关注越来越淡薄,这就导致了民间艺术的日益淡化。国家不得不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并不佳,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宣告濒临后继无人的危机。近几年,随着数字影像学和动画的发展,一些民间艺术似乎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民间剪纸艺术、皮影艺术与动画相结合,采用数字影像化创作手法,发展成为剪纸动画、皮影动画,赋予了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以新的活力。

与以往的文字记录相比,影像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动态性,富有变化的影像可以再现民间艺术的原型。通过数字影像化处理的民间艺术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还符合现代人对动态艺术的审美需求。同时,民间艺术与数字影像化技术相结合,可以将民间艺术的宣传扩大化,传统的艺术宣传通常是区域性的,宣传的范围比较小,而影像化的民间艺术的宣传不再受地域的影像,在传递和交流上都非常便利,可信度高、传播性强。影像化创作受社会文化语境以及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秀山泥塑属于传统的造型艺术,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只需要在传统原生态艺术的基础上,把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和宣传的手段,就可以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传统艺术,这是一种新旧结合,兼容并蓄的创作思路。对于秀山泥塑的影像化生存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采用影像技术手段,挖掘“秀山泥塑”的新特点

利用影像技术创作出来的影视艺术,提供给观众的主要是形象、声音和字幕所组成的直观信息,具有文字符号不具有的特性,形象的信息传递更能给人一种亲切感,可谓“百闻不如一见”。

相对于传统的工艺技术,利用摄影技术、电脑三维造型技术制作的影像艺术可以真实的表现虚拟的事物,带给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秀山泥塑同影像艺术一样,都处于一个三度空间,可以任意发挥想象力,对物体的多个面进行塑造。不同的是,影像艺术具有更多的偶发性、可塑性。

用影像技术来传承民间艺术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摄影家谢子龙用相机真实的记录了土家族祭祀舞蹈“茅古斯”。西安成功的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民间影像节,以“民间叙事·影像世界”为主题,推动了我国民间影像艺术的发展。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主持了“数码影像技术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科研项目,得到了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及其专家的充分肯定。

秀山泥塑作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对象,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相对于一些较为平面化的民间艺术,如剪纸、皮影、年画来说,泥塑具有多视角的观察审视的优势,这有利于利用摄像机多角度的捕捉,以图片展示、视频讲解、网页宣传等现代化的数字媒体手段建立“秀山泥塑”数据库,形成相关系列的研究报告。以前,秀山泥塑的制作工艺主要是依靠口述的形式代代相传的。如今,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影像拍摄,记录下整个制作流程,为以后制作开发秀山泥塑虚拟场景和多媒体交互系统提供准备。并建立秀山泥塑民间艺术的数据库,发布共享资源。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对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不断地完善,为建立虚拟博物馆奠定基础,能大大提高秀山泥塑的文化价值。

(二)建立数字化虚拟博物馆,扩大“秀山泥塑”的推广

秀山泥塑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个人泥塑博物馆,这是一种实物性的博物馆,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难以大范围的进行普及和宣传。但是,基于数字时代的虚拟博物馆则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让全国范围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人都能欣赏到秀山泥塑的艺术魅力,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构筑的虚拟博物馆,打破了实体博物馆的局限性,大大扩展了博物馆的延伸空间,最大限度的拓展了博物馆的功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虚拟博物馆既可以有信息资源的数字知识库,又有作品的展示传播平台。这样,既可以将秀山泥塑的传承经验以文字、视频讲授或网络交流的形式加以保护和传承,并能不断地扩大化。同时,秀山泥塑通过虚拟博物馆的推广和宣传,将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成为推进秀山泥塑的销售市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早在1995年的时候,卢浮宫建立官方网站并向大众开放,是第一家将藏品从展览馆搬到虚拟博物馆。并不断地提供多种语言的版本三维虚拟参观项目,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拥有最完备教育功能的虚拟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的建立不仅扩大了卢浮宫博物馆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而且能给实体博物馆带来更多的游客。秀山泥塑数字化虚拟博物馆的建立,不仅能拓展博物馆展示的空间和手段,经营方式也呈现出丰富多彩。针对于秀山泥塑,还可以在虚拟的数字博物馆里以3D动画的形式营造虚拟手工作坊,让爱好者进入虚拟作坊进行参观和制作,这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

(三)与影视动画相结合,推动“秀山泥塑”的新发展

民间艺术决定了动漫文化的生命基因,影响了动漫的人文精神、审美品格、题材来源和表现手法等,探讨民间艺术独特的民族特征,寻求动漫创作的出发点。同时,动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艺术传播媒介,因其具有跨媒介性、兼容性和受众广泛性的特点,承担着民间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实现民间艺术的经典化保存和大众化宣传,对民间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动漫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以一种通俗活泼的艺术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动漫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创意,而具有文化积淀的民间艺术正是动漫创意的源泉,将具有地域性的“秀山泥塑”引入动漫创作之中,有助于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在审美价值方面,秀山泥塑具有寓教于乐的社会价值,注重写意,具有中和之美和朴素之美。在艺术思维方面,秀山泥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永恒秩序和和谐统一。在审美风格上,秀山泥塑也在不断地追求一种意境美、道德美和意味美。这一些正是中国原创动漫应该具有的基本美学气质。

将民间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引进动漫创作之中,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剪纸动画、皮影动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各大院校也都纷纷将民间艺术纳入动漫教学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秀山泥塑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造型艺术,同样可以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动漫推广势必也会推动秀山泥塑新的生存新发展。同时,民间艺术与动漫艺术的结合,将有助于动漫民族化的发展。

著名导演张艺谋在他的电影作品《活着》中加入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增加了影片的色彩和趣味,使影片更加朴实厚重,这是电影与非物质文化之间的结合。与电影相比,动漫创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多的结合点,如“秀山泥塑”寓教于乐的生活化题材、圆润夸张的简洁化造型、浓郁艳丽的民俗化色彩都与动漫作品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相互借鉴,相互推进。

(四)与数字档案相结合,传承“秀山泥塑”的新文化

2011年,我国民间艺术专家冯骥才先生的“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建设及口述史方法论再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接下来的4年时间,冯老师将带领他的团队让濒危的模板年画通过资料库的形式得以完整保护,并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遗传。该项目的研究力求以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最完善的资料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木版年画的数据库建立,对秀山泥塑数字档案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秀山泥塑的经验传承主要是靠一代代的口口相传,将这些口述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功能、题材、体裁、材质、制作形式、作品等方面收集资料,并建立一整套数字化档案,以图片、文献、实物、视频等方式直观的展现秀山泥塑。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整合秀山泥塑与现代艺术,既能达到秀山泥塑的保护和传承,又能展现秀山泥塑的新文化。

数字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秀山泥塑的保护和传承,这种保护与传承不仅仅局限于家族式,而是可以扩大到社会的其他群体。

结语

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樊锦诗曾说过:“科学和技术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是最大限度延长文化遗产寿命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看来,影像化生存研究无处不在。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如何注入人文关怀;在人文关怀的建设中我们又应该如何推进科技的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秀山泥塑,虽然李秀山老人的两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业,推动着秀山泥塑的再发展,但是秀山泥塑也同样面临着数字化生存的需求。正如谢子龙在《关于保护发掘土家族民俗文化》中提到:“我用镜头记录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也许这些影像就是传承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保护、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将这些资源与影像化相结合,将会取得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双盈利。

作者:杜冬梅

民俗影视整合艺术特征探索论文 篇2:

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中国传统元素经常被国内外各大服装设计师运用到其作品中,它具有丰富的服饰语言,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拥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色彩,是中国服饰文化绚烂的瑰宝。通过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背景,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元素无时不刻地在向世人展示着民俗文化和历史传统以及民间道德风尚,体现着精深博大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充分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的艺术特征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传统元素 现代服饰设计 设计内涵

一、引言

同我国传统文化相关联的设计元素常出现在国际性的各种时装服饰展览上,从而以此来体现出服饰设计内涵所在。这不仅提高了服装的功能价值,加强了中国服装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服装的艺术价值。而且中国服装的传统元素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它使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时尚界无形之中打造出了民族服饰品牌,使国际影响力得到空前的提升。

二、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意义及其优势

1.意义

由于服装文化中体现出的广泛的社会学意义,因此更多的设计师把传统文化结合到现代服装的设计中去。世界较为知名的一些品牌,也都隐约地承载着其传统民族文化的信息,从而以增添其特有的文化艺术魅力,体现了其特有的传统文化风韵。这一独特效果的产生,是各设计师受到其国家历史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这一方面提高了产品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及品位,另一方面还促使了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产生。此时,服装便将民族传统文化以可视的、物态的表现形式继承下来,并且能够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以更好的方式使传统元素传递下去。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去,还可以使人们在穿着不同服装的同时感受到服装原产国家特有的文化及其魅力。所以,服装设计师们在设计中,要涉及到服装本身在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在自己服装作品中的表现。

2.优势

注重历史文化内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阐释有五大优势:(1)作为对文化信息的载体,使得服装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殊的感染力;(2)因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服装从而更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个性;(3)借于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其服装品牌效应及其知名度将会迅速得到提高;(4)突出服饰的文化特点,能促进产品发展的持久性及其销售的长久性,进而能促进产品市场的占有和扩大;(5)随着传统文化信息注入到服装中去,服装作为一种商品其附加的价值也会有所提升。[1]

三、我国目前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传统民族文化象征着民族的凝聚力,是智慧的结晶,体现出民族的灵魂与精神。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土地和不竭之源。我国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在探索中认识到了这点,但是目前我国的服装设计师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于下列三个方面:

1.盲目跟风,摒弃传统,设计缺乏独特个性。我国设计界中模仿、跟风早已存在并且持续多年。现如今,不少服装设计师仍排斥、摒弃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却热衷于西方形式,纯粹表面的模仿,在服装设计上极力地去搞“拿来主义”,不但失去了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同时也失去了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风格,使自己的服装设计作品不荤不素、让人感到如嚼白腊。这样的服装设计作品自然是不可能达到消费者实际需求的。

2.把传统民族文化元素拿来进行机械地、简单地复古,却使设计的服装缺乏创意。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是继承传统,从而继承先人创新的艺术精神,绝对不是那样简单的和机械的复古。

3.设计只是单纯的为传统而去传统,使产品失去了消费市场。因此,设计师对引入传统民族文化元素时要明确定位设计,在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成新文化时,还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能走形而上学的老路。[2]

四、我国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具体措施

随着不同民族文化便利、频繁的交流,地域导致的界限也逐渐消褪,民族特色也随之逐渐消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只有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及美学存在的价值,并把它融入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去,这样才能产出有文化底蕴有内涵的作品,才能让我国的服装走上世界的舞台。

1.基于传统文化元素之上,来充分表现现代服装设计艺术的审美理念。只有了解了渊源悠长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结合传统,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设计作品。设计师要从观念上、情感上理解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相互融合的深刻意义和精神实质,捕捉时尚的热点,摆脱传统民族文化表象,探索深层次的精神底蕴,并将其绝妙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

2.运用现代设计整合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俱进永远是现代服装设计的主题,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不仅仅只在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将其寓意融于传统民族文化,创造出新的灵感并用现代的手法来表现它们。[3]

五、结语

中国现代服装设计中,由于传统民族文化的特定性、多样性,从而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艺术观。其与西方的美术存在很大不同,西方注重“写实”,而中国却注重在“传神”和追求超脱的意境,是神形兼备,是具体和抽象的完美结合,它使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韵味和审美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卓然.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2]王宏付.民族服饰色彩的继承与发展[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郭斐.从旗袍的变革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走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作者简介:孟庆波(1973.11—),男,党员,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研究”,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影视美术教研室,讲师

作者:孟庆波

民俗影视整合艺术特征探索论文 篇3:

民族乡村戏剧的生态语境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 福泉阳戏是福泉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福泉重要的民间文化形式,也是福泉历史进程中民族互动与文化交流交往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福泉阳戏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福泉阳戏保护与传承得到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初显成效。但是其传承也面临传承人才断层,缺少剧本整理、剧本创作或再度创作人才,以及阳戏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等困境,如何有效地传承发展,需要加强培养阳戏传承人及剧本创作人才,营造良好的阳戏文化生态,创新阳戏生产性保护机制等,让福泉阳戏“演”得更长,“传”得更久,“唱”得更远。

关键词: 福泉阳戏;传承;困境;发展对策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1.023

福泉阳戏是福泉文化艺术领域中重要的一个门类,是历史进程中民族互动与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福泉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作。福泉阳戏根据其戏班老者的描述、剧本内容的反映和研究学者们的论断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代代人的辛勤耕耘和创造,留下了众多阳戏剧本、剧目,也正是这些强有生命力的阳戏剧目,在福泉及周边区县一带通过广大民众接受与参与、艺人坚守而形成浩荡的情感巨流,让这戏剧经受历史考验,使之成为当代福泉文化宝库中的珍贵民间艺术遗产。福泉阳戏艺术、阳戏文化值得人们认真保护,必须弘扬,传承创新发展。

一、福泉阳戏是一种民间文化形式,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

福泉阳戏是戴着古老面具表演,保持早期阳戏演出特色的剧种,传承的阳戏由内坛和外坛两部分组成,它在贵州的阳戏中最具有代表性[1]。我们可以从杨光华的《且兰傩魂》一书中看到以福泉县阳戏为代表的贵州阳戏的基本面貌。福泉阳戏需要进行“还愿法事”和“保福科仪”来确立演出的神性空间,而且在福泉阳戏中还有开洪山、上刀山、下火海、刹铧顶鳌、含红铁、禄马椎杆等七项阳戏绝技。在阳戏中都以崇奉“三圣”为重要标志,而福泉阳戏的川主神是以二郎神独尊。福泉阳戏经典剧目丰富多样,主要有法事、文戏和武戏三种,而每种剧目都自成体系,各具风格。从《平越直隶州志》等地方历史文献典籍的记载表明福泉阳戏所蕴藏的艺术形态经与贵州地方民族的巫祀文化相互整合从而实现新的重构,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文艺。

福泉阳戏作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形式,其生存和展演深受所处地的区域文化影响。在西南地区自古盛行“淫祀”之风,《平越直隶州志》中记载:“平越夷俗,好巫信鬼,土苗尤甚。……每灾病力能祷者,则书愿贴祝于神,许酬阳戏。……今民间或疾或祟,即招巫祈赛驱之,曰禳傩。……”这或许是福泉阳戏得以持久性地生存传播的主要因素。阳戏属民俗表演范畴,其表现方式与其他民俗艺术具有共同点,比如阳戏的唱词与一般民歌唱词特征无多大区别,都采用比、赋、兴手法,其语言通俗。如《柳京引》“柳京姐来黄四娘,半边穿青半边黄。穿青或是柳京姐,穿黄或是黄氏娘。柳京下河洒菜薹,泥巴沙子推拢来。你要菜台拿把去,你要贪花半夜来。柳京下河洒被单,一水推去浪中间。心想留哥歇一夜,被单或在河那边。柳京下河洒汗衿,一水推去浪中间。汗衫流上不留下,奴家输不疏输身。柳京下河洒同蒿,一水推去浪中飘。那人吃得同蒿水,不害相思要害痨。”再如福泉阳戏法事中的说辞都与贵州民间很多仪式一样都由固定套语完成,如“造盘观茅”法事中有“不提茅草犹自可,提起茅草有根生”的唱词,与丧葬仪式公鸡“滚井”“主家拿你做滚井鸡。不提金鸡犹自可,提起金鸡有根生。”在新居落成仪式掌墨师唱大梁“不提大梁犹自可,提起大梁有根生。”等固定套语的说辞是一致的。

二、福泉阳戏历史久远、从业者众多,阳戏传承有较稳定的传承谱系,有利于长期传演

福泉阳戏源流,杨光华、杨启刚、余继平、吴电雷、王科本等学者都对福泉的阳戏及坛班做过调查,对阳戏名称及其源流都有阐述。杨光华先生根据龙昌镇邓启禹、聂仕学、徐大学、黄国昌(黄土哨阳戏坛第三十二代传人)和地松镇叶廷兴、张道龙(沙子坎阳戏坛第二十代传人)及城厢镇曾华祥(马田阳戏坛第五十四代传人)等老艺人口碑传称:福泉阳戏是明朝洪武初年随军从江浙一带传入平越的。[2]并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论证,杨光华先生认为福泉阳戏各坛的传入也有先后,结合史政材料,认为“龙昌镇黄土哨阳戏和道坪镇谷龙阳戏是同源异支,他们都是由徐胜将军带来平越的。徐胜与武德将军王先一起在平越卫城南门搭戏楼演阳戏,传到明朝中年,徐氏的一支后人迁移杨家林大水沟、黄土哨居住,并将阳戏带到黄土哨;而另一支到云南做官,又将阳戏带到云南,回籍后迁居道坪地心,把阳戏带到了地心,传承发展成后来的谷龙阳戏。”[2]福泉阳戏传承谱系情况,有的坛门的坛师传承是比较清楚,传承谱系也明晰,马田阳戏坛从邓法清、邓法林一直传到了五十四代,掌坛师为曾华祥;黄土哨阳戏坛从何法成和邓法林传了三十二代,现有邓法禹、徐法高、聂法祥和黄法德四位掌坛师;沙子坎阳戏坛从陈法宽、何法兴传至今有已经二十代,其坛师是叶法隆;地松镇街上阳戏坛从刘法清传至现在也有十七代,莫法榮系十七代掌坛师。谷龙阳戏坛从徐法通传至今第十七代掌坛师周法伦、周法兴手里。然而黄丝镇的大坪阳戏坛,藜山乡的尖山阳戏坛,龙昌镇的高堡阳戏坛、沙田阳戏坛,以及城厢镇的老羊坪阳戏坛、谷子铺阳戏坛、七星关阳戏坛,以及高石乡沙子坪阳戏坛等这些的传承体系就不太明晰,较难于梳理清楚。[2]杨启刚先生以福泉黄土哨阳戏坛做考察点,根据第三十六代传人、掌坛师聂仕学的介绍,福泉黄土哨阳戏源自明朝,并对当地知名艺人邓启宇、黄国昌、邱兆明、刘明书等,以及黄土哨阳戏班年龄在35岁至85岁之间的8名艺人进行采访,了解福泉阳戏演出情况及剧目等。余继平于2009年对福泉阳戏马田、黄土哨、沙子坎、谷龙、大坪、龙昌高堡、地松街上阳戏班进行过调查,对曾华祥、聂仕学、周昌志等人进行采访,他们都认同福泉阳戏的“江西说”,认为于明朝洪武年间传入,自认是“元皇起教”。福泉阳戏多信奉巫教,都供奉川主、药王、土主“三圣”像,娱神成份少,绝大多数是娱人的戏剧内容,唱腔高昂而优雅,动作大方而朴素,语言有趣而诙谐,发挥即兴表演,注意与观众逗乐、打浑营造欢乐的氛围等特色。[3]吴电雷从西南地区阳戏流布的宏观角度分析阳戏流传至今的主要因素在于受特种地理环境影响,并从“信巫摒医”传统,巫傩文化底蕴深厚,流行文化样式多样,坛班传承谱系明晰而稳定,以及因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从事这方面的人员文化水平等原因,加上各个历史时期民族人口的流动等诸多方面分析阳戏在此区域传播、盛行。其中统计了“福泉市阳戏班有城厢镇马田村曾华祥阳戏班54代,隆昌镇黄土哨徐法柱阳戏坛班32代,地松镇沙子坎张法兴阳戏坛班29代。其系统性的传承谱系,有助于阳戏维系传统地世代传演。”[4]

三、福泉阳戏保护与传承得到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初显成效

福泉阳戏与其它民间艺术一样,也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时遭到禁止,其道具、剧本也毁坏不少,民间艺人也在此背景下不敢提及,民众也不敢观看,福泉阳戏因而濒临灭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泉阳戏又得以恢复了生机,在众多民俗学家、文化学家,以北大等高校的倡导下,实施了民间文学抢救工程,先后在全国开展民间文学三集成的普查工作,福泉阳戏也是在此背景下,由肖云、哀文逵、王义三人于1987年在黄土哨被发现,而后才为世人所关注。1988年在省城贵阳举办“贵州傩艺术形态展”中,首次展示了福泉阳戏的面具与剧照。1990年,福泉的阳戏面具和阳戏表演剧照在北京“亚洲艺术节·中国(贵州)傩戏面具艺术展”上备受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学者关注。2007年,福泉阳戏列为贵州省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得到各级部门的立项保护。随后,在政府主导下开展了一系列阳戏保护与传承工作及活动,2008年召开了“中国贵州福泉阳戏学术研讨会”,2015年在福泉市隆重举办“福泉阳戏文化节”,2016年7月8日,在福泉市道坪镇谷龙村举行“贵州·福泉古城文化旅游阳戏文化节”,2016年10月1日,在贵阳市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隆重举行“太极养生·古城福泉”非遗周末聚活动,展演了福泉阳戏剧目,展示了几十具阳戏面具和几十本阳戏戏谱。在教育传承方面,2015年12月1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戏传承人周昌志福在泉飞小学传授民间文化课。以上举措对福泉阳戏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福泉阳戏研究成果初显成效,全面深入研究亟待加强。关于福泉阳戏研究的著作不多,只有杨光华先生的《且兰傩魂——贵州福泉阳戏》(人民出版社2008年),这是目前福泉阳戏最全面、最深入的著作。另外还有福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编的内部资料《福泉阳戏音乐》(2006年),以及2008年的《福泉阳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就学术论文而言,在中国知网上以阳戏为主题词检索到439篇,其中吴电雷[5]《中国西南地区阳戏剧目研究》依照阳戏流布的水系区域和不同的形态类型,对其剧目进行辑录整理,并作分析阐述,其中指出贵州福泉阳戏的重要特点是侧重历史演义方面的题材。吴秋林《阳戏的类型学研究》提出阳戏是贵州傩戏开始从神性戏剧走向人性戏剧的第一个类型;贵州的阳戏不仅仅是福泉有,但福泉的阳戏在贵州的阳戏中最具有代表性。[1]另外还有陈玉平、庹修明等学者在相关文章中有对福泉阳戏的论述。

以福泉阳戏来检索却发现研究的成果不多(见表1)。较早的是2003年,且只有一篇就是杨启刚《中国傩戏中仅存的阳戏——贵州福泉阳戏调查手记》,调查了福泉黄土哨阳戏坛的基本情况。2008年

有2篇,为王本科、杨坤的《福泉阳戏的艺术特征》,文章概说了阳戏的艺术形式、剧目、语言唱腔、面具雕刻;另外一篇是王本科的《传承六百余载的神韵——福泉阳戏面具艺术的象征性》,揭示福泉阳戏面具符号的象征性结构和特点和象征寓意。2009年有3篇,分别为石开忠先生的《福泉阳戏的仪式与象征》,具体剖析福泉阳戏各种仪式的社会象征意义;周国茂《福泉阳戏探究》文章指出福泉阳戏属傩戏范畴,为一种民俗表演,是一种区别于官方仪式的、表达世俗民众趋利、避害、求吉祥、保平安的民俗仪式活动;杨光华《浅谈福泉阳戏的源流及传承演变》概述福泉阳戏源流、传承、演变的发展历史。2010年2篇,为袁伊玲的《福泉阳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定位》,文中提出福泉阳戏为汉民族历史文化的“遗留物”,其剧目丰富多样,故事情节完整,文学艺术性强,程式化明显的特点,福泉阳戏的保护和发展应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地方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并举的框架之下,让保护、发展相辅相成。余继平《乌江流域阳戏的保护与传承——以开阳和福泉阳戏为例》,文中对福泉市七个阳戏班的136人做了统计,对其成员做了结构分析,并提出阳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认真、系统地研究阳戏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多方面、多角度地探讨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文化变迁,有助于探讨民族生态、生产活动、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礼仪节庆、信仰禁忌、语言文学、科技文艺等问题。2012年有2篇,其中金德谷《文化生态背景下的福泉阳戏传承与发展探析》分析了福泉阳戏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进而提出阳戏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符伟、陈开《地方戏曲展演文本的后现代特质》中指出福泉阳戏肃穆的神性与娱悦性花灯调是两类不同风格的文化类型,而今则相互交织出现。2013年只有1篇,为罗剑《建立中国西部阳戏文化带的设想》认为贵州福泉陽戏,是中国傩戏中仅存最为古老的阳戏,建议建立以福泉为中心、辐射湘、渝、川、滇等周边省区的中国西部阳戏文化,对阳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名称来历、历史渊源、流派、剧目、表演特点等方面理清各地阳戏的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05年有2篇,周永健《福泉阳戏中的川主神》,文中探讨了二郎神崇拜与福泉阳戏源流,认为川主作为福泉阳戏之傩神系谱之主神,其演化历程自然包含着阳戏传播与其渊源的相关重大文化内涵;彭福荣《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困境和对策——以贵州开阳、福泉阳戏为例》指出开阳和福泉等地阳戏传承心态有待调整,传承队伍结构欠佳,传承机会相对减少等严峻问题,在保护利用方面主要体现为政府主导的商业性开发、专家学者践行的经院性改造和民间艺人自发创新等保护行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除报刊杂志刊登福泉阳戏学术论著外,还散见于其他形式的呈现研究成果,如符少华的《浅议傩、荆楚傩祭与福泉阳戏》,胡天成的《重庆阳戏与福泉阳戏之比较研究》等,另外在2008年,福泉召开了“中国贵州福泉阳戏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们深入的探讨了福泉阳戏的源流、流行地域、表现形式、生存状态、传承与保护等问题,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福泉阳戏研究成果明显,但是还需要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强,对阳戏从名称来历、历史的渊源、流派、流布以及剧目、表演特点、陈设造型等方面进行理清,与其它姊妹艺术之间的互动、交融、吸收与流变,还有互为依存之文化现象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全面系统的研究。

四、福泉阳戏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尽管福泉阳戏保护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了良好氛围,但是这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的需求还远远不够,在当下市场经济环境下,保护和传承阳戏仍然存在诸多的突出问题:

一是严重缺乏福泉阳戏演职人员新生代,本地男女青年不是上学就是在外打工,学阳戏、演出阳戏的人寥寥无几,在家的也均是守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要演出一场阳戏也只有中老年人,排演一曲阳戏,要找一位年轻演员很是困难,这表明存在阳戏人才断层的问题。

二是严重缺少福泉阳戏剧本创作或再度创作者,目前各个阳戏班演出活动中全都采用的是老剧本、老剧目,这一方面有利于原真性传承,但另一方面却不利于外界参演展示,因为多数剧目表演下来就是几十分钟,对不了解阳戏的观众而言他们很难接受,所以在参加一些汇演时就得再度创作,老节目得浓缩精华,把握好节奏,压缩演出时间,在一些舞台汇演时间多在10分钟内。

三是缺乏创新的阳戏剧本,过去演出阳戏多是在传统经济和计划经济时代,农村有农忙和农闲之时,加上信息传播媒介少,娱乐形式较单一,观看阳戏就成了自娱自乐的主要活动,一般每年在农历正月、五月、六月进行阳戏正规演出,一场戏全部演出需四天四夜,所演出的阳戏基本上是《桃园结义》《斩华雄》《韩信追霸王》《二郎桃山救母》《二郎降孽龙》《安安送米》《姑嫂打柴》《柳毅传书》等剧目。如今是市场经济时代,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天天忙乎着,几乎没有农忙与农闲之分,表演活动也需要短小精干的小剧目。随着时代发展,人們娱乐需求也与时俱进,需要新时代阳戏内容,而这方面不仅自己市内没有剧本创作人才,而且在各新华书店、书摊市场都没有这方面的剧本消售。

四是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各类媒介如电视、电影、网络等广泛使用,阳戏已被严重边缘化,其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当地小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高中和大学,都是文化学习,艺术是学校专业的音乐课程,至于阳戏、傩戏等民间艺术的知识和内容在课本中很少有涉及或没有涉及。当地守巢老人也习惯听流行歌曲、看影视剧、跳坝坝舞等等,这都表现出阳戏的边缘化现象。要想对阳戏在群众中有一定的位置,这就得有好的、跟随时代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阳戏剧本和节目,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由此可见保护和传承福泉阳戏的工作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也是十分紧迫的。如何保护好福泉传统阳戏,使之创造性转化发展,更好地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福泉阳戏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加大力度抓紧培养一批阳戏传承及创作人员,更好地为福泉阳戏传承服务。福泉阳戏是一种基于巫术观念的仪式活动,是一种民俗表演,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部分,直接体现流行区域世代乡民的社会理想、道德伦理、以及人生志趣和审美观念,我们深化其研究是有助于多方面、多角度地探讨各民族互动与乡村戏剧文化多样性问题。因此,保护和传承阳戏,就是保护和传承福泉阳戏文化艺术的精华,建议各级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高度认识福泉阳戏的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把保护和传承福泉阳戏列入福泉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文化建设的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落到实处。同时,福泉阳戏的活态传承关键在传承人,阳戏传承人是福泉阳戏文化传承领域中的灵魂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核心。目前,福泉阳戏班的人员年岁偏高,一旦有传承者撒手人寰,就会给阳戏事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这需要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各界鼎力支持,以及传承人主体发挥,积极创造条件,保护好传承人,建成合理地传承梯队,保护好福泉阳戏班。与此同时,在当今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背景下,要尽快培养一批福泉阳戏剧本整理、剧本二度创作和原创人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吸取营养,采取“移植、改编、创作”三管齐下举措,丰富上演的剧目、伴奏音乐等内容,探索和创新道路。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协同相关高校院所组织精干团队深入各村寨进行摸底,弄清阳戏传承人、创作者等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落地培训项目,制定详细培养计划和设施方案,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阳戏人才速成班,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各个阳戏班培养一至二位阳戏剧本创作者,首先让村寨的阳戏演起来,传承下去;在市文化馆或者演义团体中鼓励和培养阳戏创作人员,开展福泉阳戏文化会演的创造性转化创作作品,如改编传统阳戏剧本成集阳戏、话剧、舞蹈于一体的新型作品,并借享各类展演、汇演等东风,向外宣传阳戏文化艺术魅力。另外,福泉市政府还应建立激励机制,长期开展巡演、汇演和展演等,在活动中不断发现和培养优秀戏师和优秀演员,使阳戏人才不断涌现;实施福泉阳戏等文化艺术精品工程,设立奖励基金,激发传承人、创作者的积极性,以提高阳戏演出及剧本创作质量,推出一批福泉阳戏节目和阳戏剧本精品。

(二)加强对福泉阳戏的理论研究,普及阳戏知识和技能,培育更多阳戏爱好者、观众,营造良好的阳戏文化生态。坚持立足福泉阳戏文化艺术精华,着力提升福泉城市及乡村人文品质,作为福泉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与社会各界一同抓好福泉阳戏培训、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定期开展福泉阳戏高层次的阳戏理论研究,加强学校教育、社会大众教育、传承人教育等工作。对剧本创作、演唱、道具和乐器打击等知识编成系列教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设置相关课程,或设置相关阳戏知识的篇章、内容,让不同阶段的学子习阳戏、知阳戏、演阳戏、赏阳戏、传承阳戏。还有对阳戏剧本的创作、表演、演唱及布景、舞美设计、配音等诸方面与时代潮流相适应进行改进,使之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阳戏自身吸引力,不断繁荣和发展。

(三)加强福泉阳戏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创造性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遵循福泉阳戏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阳戏及其资源转化为阳戏演艺产业及阳戏衍生产品,从而推动福泉阳戏生产性保护,充分发挥其在育民、惠民、富民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当地民众素质。福泉阳戏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把阳戏文化深度融合到文化旅游建设当中去,充分发挥福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采取多形式、多角度挖掘、演绎福泉历史文化,让文化得到传承。福泉市政府在打造“一台戏一桌菜”等有关文化旅游活动时让更多的福泉人参与其中。将阳戏文化创意产业化发展,需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心文化内涵和技艺作为市场竞争力,政府为其搭建相应平台,与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创建社会软环境,整合福泉市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以福泉阳戏为主的文化品牌,融入现代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做成系列型的阳戏文化创意产品。积极探索福泉阳戏文化产业化衍生品的综合开发,以福泉阳戏为创意源、为衍生核心,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上,产生不同类型和属性的产品,其产品类型多样化将跨越多种新型行业和传统行业。这样也能使福泉阳戏文化遗产元素在种种创意产品中得到传承和诠释。如可以开发制造出一系列可供售卖的服务或产品,或者用阳戏文化遗产文化形象注册的各类商品、服务音像制品、影视产品、书籍小说、各种儿童玩具、动漫形象模型、阳戏游戏、学生文具,还可以与饮料、食品、保健品以及鞋服饰品和箱包等产业融合,产生众多阳戏衍生文化产品,或者以阳戏文化形象授权的方式延伸到游艺场所、娱乐设施、主题咖啡馆、主题公园等旅游产业及服务行业等领域中,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展示福泉阳戏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福泉阳戏文化资源具体可以运用到民族工艺创意产品领域。一是充分利用福泉阳戏文化,如面具、阳戏道具服装、阳戏剧目情节等文化元素,展开传统染织、面塑、泥塑、石雕木雕等民间技艺,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观赏性、实用性的阳戏文化创意工艺品,让福泉阳戏及其民俗文化元素的产品逐渐向旅游市场、工艺品市场扩展,形成福泉文化产业的经典品牌。

二是开展以阳戏文化元素的影音动漫领域创意产品,福泉阳戏文化完全能够为电脑动画和游戏软件等数字娱乐业的发展与开拓方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开路先锋》《招财童子》《二郎领牲》《二郎锁孽龙》《李二郎劈山救母》《韩信追霸王》《古城会》《平贵回窑》《霸王别姬》《孟姜女》《柳毅传书》《金玲记》《张古董借妻回家》《三访亲》等阳戏传统文戏和武戏剧目,这些剧目故事情节完整,主题都十分明显,实际上都可以转化为影音动漫领域创意产品。

三是加强福泉阳戏文化(立足本地兼顾全国阳戏文化)传承展示项目基地、福泉阳戏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地展示阳戏传统文化品牌。阳戏主题公园以满足旅游者多樣化休闲娱乐需求,通过福泉阳戏艺术和阳戏文化资源创意转化为园林景观雕塑小品、雕塑亭廊,以及作为步道及细部景观等处的装饰处理,研发阳戏文化木雕木刻、多种材质阳戏人物形象雕像,阳戏文化元素的多种文创纪念品,虚拟现实阳戏演艺体验区等,让主题公园都融入与阳戏有关的福泉传统文化元素。同时还要以福泉阳戏文化遗产培训活动为重点,研发以音像出版、图书出版、论坛等为延伸产品,打造福泉文化遗产创意产业教育培训基地,甚至影视拍摄基地。当然开展这项项目建设,必须与相关产业联动,携手共建,抱团发展,比如与手工制造业、旅游业和影视传媒业对接,充分挖掘阳戏文化遗产的学术含量以及潜在的市场价值,从而进行文化产业培育,将积淀深厚的阳戏文化资源通过走产业化道路,将其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真正使阳戏文化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保证产业链的稳定性,形成文化品牌效应和阳戏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参考文献:

[1] 吴秋林阳戏的类型学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 杨光华浅谈福泉阳戏的源流及传承演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 余继平乌江流域阳戏的保护与传承——以开阳和福泉阳戏为例[J].艺术研究,2009(6)

[4] 吴电雷中国西南地区阳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 吴电雷中国西南地区阳戏剧目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责任编辑:蒲应秋)

作者:余继平曲静

上一篇:虚拟数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论文下一篇:地方债务财政风险法律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