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和生活日趋全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作为需要被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从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殊儿童自身调适能力、特殊教育教育关爱特殊学生和改进教学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1:

乡村少年宫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意义解析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知道,农村地区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了农村地区儿童教育方面的特殊性。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将“乡村少年宫”的效用发挥出来,并且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发展动力。本文将主要从乡村少年宫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全方位的解析,以供业内人士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乡村;少年宫;特殊儿童;心理健康

在我国,少年宫是广大少年儿童开展政治教育和集体文化的活动场所,其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最终促进新式人才培养。但是,少年宫方面的资源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的,农村地区的少年儿童无法充分享受少年宫优秀资源。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就乡村少年宫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意义展开全面研究。

一、乡村少年宫有利于巩固特殊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我们都知道,在农村地区,特殊儿童主要是以留守儿童的形式而存在,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就会直接导致这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频率过低,所以自然就会导致亲情关系的淡化。基于互动、沟通比较少,这也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比较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多会产生自卑心理,并且表现出比较内向的性格特点,这就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乡村少年宫的出现就克服了这一方面存在的弊端,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交流提供支撑。我们会将城市少年宫的建设模式引入到乡村少年宫中,借鉴其活动形式,比如亲子科普展览、亲子运动会等,这样就可以让儿童與其父母共同参与到项目中来,实现其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流。乡村少年宫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为农村地区的少年儿童与父母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促进其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产生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少年宫还弥补了农村学校教育的短板,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可能会受互联网的影响比较大,这就导致其对网络游戏的抵抗力比较低,加上父母的家庭监管缺失,最终就会使其心灵受到负面影响。总之,我们必须要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策略,尤其是对于巩固感情方面要加以注意。

二、乡村少年宫有利于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城乡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置疑的。种种因素导致了留守儿童面临着比较艰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且农村的社会环境也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事实,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基本的监管,其比较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将其推向不良的发展环境。再就是,很多留守儿童没有主流的价值理念导向,这就可能会产生偏激、片面的价值观,这对其心理健康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都是极其不利的。另外,学校教育是提升留守儿童文化素质的主要支撑,但是很多的农村学校具有比较多的问题。虽然近些年,我国的农村经济、教育状况都有所改善,但是这些传统问题还是依然存在的。在其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坚持应试教育的理念,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很多的学生并不能达到老师预期的标准,这就会使师生关系处于比较僵化的状态,进而使学生产生忧郁、苦闷、恐惧、烦躁的负面情绪,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乡村少年宫有利于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

就农村少年宫的本质来讲,其还是以公益性项目而存在的,这也就会使其公益性目的进行扩充。我认为,其最基本的作用还是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逐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均衡。开展农村少年宫项目,这也就成为了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体现。农村少年宫对于这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传播文化、提高留守儿童的素养、增进他们之 间的情感交流,还能丰富这部分孩子的课余生活。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将更好地教育资源融入到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中,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素质教育资源,这对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四、乡村少年宫有利于推进全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尚未解决,这也就制约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基于此,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急切想解决的问题。但是,受经济发展的推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迁移,从而投身于城市建设中。但是,这就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老人照看,这就催生出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的成长是表现出矛盾特征的,父母监护方面比较缺乏、学校监管不全面、社会监护不力等,都可能会使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负面状况,比如安全无保、学业失助、品行失调等。一般来讲,农村地区时没有少年宫的,这也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缺少良好的教育资源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依托农村学校建立起农村少年宫,这会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并且还能够将城市教育资源补充到农村地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能够将社会注意力集中到留守儿童身上,从而更好地发挥少年宫的德育功能,有效推进农村教育的公平。

五、乡村少年宫有利于拓展特殊儿童知识空间

对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来讲,其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教育,但是,课堂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这就使其在获取知识方面处于劣势。同时,他们的活动空间也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学校内部空间和村庄内部空间。所以,农村少年宫的推行,可以让留守儿童增加更多的知识渠道,也能够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将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并且可以将新奇的知识传递给少年儿童,这会极大的扩展他们的视野,这也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对书本知识进行接受,从而为后期的文化学习和道德修养产生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儿童以留守儿童为主,长期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这就更决定了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必要性,这对农村地区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要从全方位的发展方向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最终能够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策略[J].四川水泥,2018,(1):193.

[2]叶荣源.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7,(32):173-174.

[3]厉建飞.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策略[J].中国房地产业,2018,(1):243.

本文是2017年度全国少先队研究课题《乡村少年宫助力特殊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号:2017LX93。

作者:庄琳琳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

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和生活日趋全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作为需要被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从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殊儿童自身调适能力、特殊教育教育关爱特殊学生和改进教学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食品不健康、化学药物泛滥或遗传因素等的影响,我国的特殊儿童数量在不断地增长。我们所说的特殊儿童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盲、聋、哑或智商上的智障儿童,还包括不同类型的问题儿童,比如多动儿童、自闭儿童或者学习能力缺陷儿童等。由于他们生理或心理上的种种缺陷或障碍,会使得他们的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健康的问题。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注重对特殊儿童障碍、技能的恢复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

特殊儿童群体中的孩子除了生理上存在某种缺陷,还有许多孩子在言行举止、情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的异常,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就会演变成心理疾病,比如多动症、自闭症、强迫症等。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如下。

(一)存在睡眠问题及躯体化症状。通常情况下,睡眠问题在兒童群体中很少出现,但是特殊儿童往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有时会出现失眠、梦魇等睡眠问题。另外,有些特殊儿童因为焦躁、不安等情绪会表现出一些躯体化症状,比如消化不良、头疼、腹痛等。

(二)情绪暴躁,对他人有严重的敌对情绪。由于特殊儿童生理或心理上的某些缺陷,他们经常感到压抑和自卑,可能会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或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而表现出敏感、焦虑、易怒,甚至情绪失控、大发脾气、破坏东西等。比如多动症儿童,虽然他们在生理和智力上没有缺陷,但是因为表现多动,可能容易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打骂,受到学生的嘲笑或歧视,使得他们对别人没有信任感,存在严重的敌对情绪,攻击性很强。

(三)存在严重自卑自闭症状。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一般人的不同,非常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也逃避进行正常的交际活动,不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尤其是盲童、聋哑等本身有交流障碍的孩子,他们总是因为自己交流上的缺陷而逃避和别人相处,长期以往他们就难以融入社会,很难和别人交流沟通,然后就表现出一些自闭症的症状。

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在当今社会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非常重要。重点是对师资队伍进行心理健康和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出有爱心、有耐心并且有教学能力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用爱感化学生,用寓教于乐、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

(二)引导特殊儿童增强自我调适能力。特殊儿童的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由自身认知能力和调适能力不足造成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比如“特殊儿童怎样正视自身缺陷”这个问题,有些融合学校的教师鼓励普通学生不要嘲笑和歧视特殊儿童,不要用“聋子”、“瞎子”、“白痴”等字眼来称呼他们,这固然对特殊儿童是一种保护方式,但是也应该引导鼓励特殊儿童正确地认知自己在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勇敢地使用助残仪器、配合教师、医生等的训练,才能勇敢地去接触社会。正如周婷婷在“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中”所说:“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健听人世界里,这20年来,从意识到自己是聋人,到忘记自己是聋人,再到面对自己是聋人,最后到忽略自己是聋人、同时也正视自己是聋人,经历了一番颇为矛盾、痛苦的心理历程”。

(三)要用足够的爱心、耐心对待特殊儿童。

1.用爱心抚慰特殊儿童受伤的心灵。对待特殊儿童的爱心要时时刻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爱护关心学生并不需要说多少大道理,有时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就能表达对特殊学生的关怀、肯定、鼓励,使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鼓舞。在实际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班内每个特殊儿童的性格、思想,并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差异和每个孩子本身的缺陷,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因材施教,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每个特殊学生身上的长处,不吝于给他们的任何细小进步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心,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进步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

2.用爱心感受特殊儿童敏感的心灵。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孩子的心灵都比较敏感,任何人、事、物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内心强烈的反应。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需要能够时刻洞察到特殊学生的每一个内心的变化,用爱心来体会他们的内心情感。并利用现实中的具体实例、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引导他们学会怎样正确判断和应对各种事件。

3.用爱心理解并感化特殊儿童叛逆的心灵。特殊儿童由于自卑而敏感的心灵,容易有叛逆的倾向。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并经常以鼓励、表扬的话语,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就感。还要充分理解他们身体或心理事实,不因他们本身的缺陷阻碍学习而责怪他们。比如有些在听力上存在障碍的儿童,他们听课主要依靠视觉等感官,使得他们眼睛等器官压力较大,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进度比较慢,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教师只有认识并理解了这些,才能从他们实际情况入手,为他们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有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四)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设计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的活动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融入到科学的文化知识教学中。促使学生尽可能直观地感受和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为特殊儿童创造出轻松、愉悦、积极的学习环境,这对帮助减少特殊儿童的自卑、厌学、敌对等情绪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培养特殊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注意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所有的特殊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让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和适应社会,所以需要注意将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不但设置各种教学活动来贯穿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在学生住宿或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特殊儿童才能将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主动自发地调适自己的心理以适应社会的实际情况。

三、结束语

最近几年来,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关注,使得教育质量和教学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进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不但要注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更要用爱心、耐心给予特殊儿童心理上的关怀、理解,为他们的学习成长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充满爱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同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飞.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雷江华.科营开展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09,(11).

[3]孟建芸.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

作者:龙尚华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3:

普通小学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摘要: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教育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特殊儿童,这些特殊儿童有着智力发育缓慢、好动等问题,这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普通小学中由于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因素特殊儿童的数量也不在少数,针对这些特殊儿童普通小学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要点进行解析,针对普通小学特殊儿童心理教育提出解决策略,能够促进普通小学的教育质量,减少普通小学特殊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进行学科教育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殊儿童不再仅仅指身体上存在缺陷的学生,更多地是指代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当今时代背景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帮助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在普通小学中的特殊儿童,如果不能进行正确引导,可能便会触发更大的心理疾病,对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特殊儿童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1特殊儿童心理健康要点解析

1.1智力发育尺度

在普通小学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智力发育相对迟缓的学生,这类学生其实就是特殊儿童的一种,主要表现在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对于环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适应性障碍,他们的智力落后,精神发育也相对比较迟缓。因而这类特殊儿童在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便会出现一些问题,可能对他人的语言理解比较缓慢,无法跟上他人的思维,从而便可能导致他们变得性格十分内向,畏惧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另外,由于他们的感知迟钝,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也不够牢固,思维以及概括能力都比较低,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这些都会为他们的正常学习以及生活造成极大的阻碍。针对这类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会对他们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仅仅进行说服性教育是不够的,应当对其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1.2多动症

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之中最为典型的除了智力的发育问题,还有一点便是多动症问题。许多小学生都十分好动,但是有些学生却更为过分,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几分钟甚至一两分钟便开始坐不住椅子,手脚甚至是整个身体就没有停下过运动,屁股下面就好像扎了钉子一样难安。让他们老老实实坐上十分钟都没有可能,这就是典型的多动症儿童。针对这类特殊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最主要的要关注他们的家庭,发现他们情绪方面的问题,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以后,多多关注他们的长处,要找到能够吸引他们的事物,从而改善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进步。

2普通小学特殊儿童心理教育展开策略

2.1引入心理辅导方法,改善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还是要采取正确的心理辅导方法,一方面针对智力低下的学生单靠几节心理健康课程是很难解决问题的,一定要将对这类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各个学科以及各项活动之中都潜移默化地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从而促进其思考,提升其自信心,对其智力才能更好地开发。另一方面针对多动症的特殊儿童来讲,普通小学教师应当制定一套完整的心理辅导机制,先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家庭状况予以了解,再尽可能地改变其教育环境,然后抓住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最后还要注重心理辅导的连续性,不能够进行一次辅导有所效果以后便停止了对特殊儿童的关注。由此,通过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的心理辅导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改善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其更好地发展进步。

2.2家校联合,积极沟通

学生不仅仅接受学校教育,家庭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特殊儿童出现问题的原因也不仅仅是由于学校的环境,家庭的环境也会成为问题的原因。经了解,一些普通高校多动症的学生一般家庭的问题都比较严重,有些特殊儿童是单亲家庭,还有一些常年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庭对孩子的监管便比较少。为此,普通小学的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家访,通过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及时反映学生的情况,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此同时,在课堂上要多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多夸赞,吸引其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减少其在课堂上的小动作;也可以通过一些典型人物帮助其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促进其主动学习。

结束语

特殊儿童在当下数量在逐渐增加,在普通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多关注学生的表现,不能忽视学生的问题,将其归咎于年龄等外界因素。针对存在智力问题以及多动症的特殊儿童一定要予以关注,及时了解他们问题的症结所在,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时候一定要引入心理健康辅导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说服式教育;同时教师要与家长进行联合,积极向家长反馈问题,及时沟通,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其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张仲梅.多元视角下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科學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12.

[2]秦杰菊.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J].中华少年,2019(10):8.

江苏省徐州市桃园路小学 221000

作者:冀雪珂

上一篇:中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下一篇:农村焦虑抑郁留守儿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