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我国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推进,各大民办高校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也成为大学公共课的重中之重。它作为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不仅对于提升该类院校的教育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1:

基于心理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心理资本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在发展和成长中,其所体现出的积极而主观的心理形态。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将其简单地作为一种问题进行教育,导致心理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将心理资本引入心理健教育中,可以为我国高校开展心理教育、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全新视角。文章主要针对基于心理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高校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资源;心理资本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7134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更加关注大学生群体所经常遇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和治疗,但是这种固化的心理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对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带来一定的阻碍。引入心理资本理念,可以为我国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新视角,其更加注重挖掘和关注群体和个体中的优秀品质,激发个体的心理潜能,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和适应社会,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1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几点问题

11教师观念存在误区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在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特别是一些教育者将心理教育视为问题教育,没有强调对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性,通过消极的方式和态度开展心理教育。

12教育形式枯燥单一

当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以个体咨询、健康讲座、理论课程等形式为主,注重向学生灌输生理和心理知识,教育形式枯燥而单一,虽然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也在尝试引入情境展示、案例分析等教学新形式,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利于提升心理教育的效果。

13教育内容有所偏离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对心理教育缺乏足够的理解和重视,只是简单地将其归纳为医学模式,学生与教师关系如同病人和医生,学生需要主动地向教师求助,或者教师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开展单独辅导,主要起到治疗的效果,而没有预防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简单的预防和治疗,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诉求。

14教育思维存在局限

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不仅关乎到学生健康发展,同时也与学生专业学习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教职员工的义务和责任。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基本是由专职教师承担,而其他教职员工却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同时,一些高校虽然制订了心理教育计划,但是却没有落实到具体层面中,内容也更多地倾向于心理问题的消除和排查方面,例如大学生群体经常遇见的情感问题、人际问题以及新生生活问题等,正是由于教育思维存在局限,导致教育偏离了既定目标。

2从心理资本视角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路径

21面向所有学生

高校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发挥心理教育的优势和职能,以所有学生为教育对象,对其心理资本进行有效开发,并且对心理存在问题的个别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和咨询。高校还要积极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措施和方法开展教育,为学生创设和谐积极的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以及积极乐观的精神,使其内心世界变得强大,以乐观积的态度应对生活中遇见的问题,满足学生精神和心理的发展诉求。高校还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生难以一帆风顺,挫折和压力如同吃饭和穿衣一样,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的时候,要消除负面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帮助学生战胜困难。

22加强渗透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较强系统性和复杂性的长期工程,不仅需要专业心理教师承担其教育重任,每一名高校教师都要主动承担相关教育任务,从专职教师到专业教师,从高校行政人员到辅导员,都要以心理资本为指导,将心理教育渗透各个领域和层面中,将专业教学与心理健康充分融合,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和开发,进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3注重资本开发

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资本开发,不能简单地按照传统固化模式开展教育。当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而在社會改革与创新的大背景下,各种西方不良思潮涌入我国社会,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心理资本提倡个体运用内在力量,克服以及预防心理冲突和矛盾,而内在力量主要是指个体所具备的心理潜能。因此,高校不仅要注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培养,无论是对个体而言还是社会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4教育形式多元

活动是人类发展和生活的重要方式,人的心理形态也主要是从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活动可以对学生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参与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增加学生正面的情感和思想体验。因此,高校要转变以往单一而固化的心理教育模式,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心理资本为核心开展心理科普讲座,并且积极举办各种团体实践活动,尤其是室外训练,要利用大学生群体的活力,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锻炼和拓展,通过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满足学生对心理教育的需求,预防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帮助学生实现价值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25更新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提倡人本理念,以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教育宗旨和目标。教育理念是高校开展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对教学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新时期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专业的心理教育职员,一定要以时代发展为基础,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以当代学生特点和需求为核心,通过积极而正面的教育观念,推动学生心理的良性发展。

26利用信息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学习以及生活状态,因此,高校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心理教育,发挥其优势,带给学生亲切感,将心理资本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提升心理教育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建立微信群,学生可以将心理问题发到群里,或者单独与教师进行微信交流,有助于学生排解心中的郁闷,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高校还要建立微信公众账号,定期推送一些积极的、乐观的、充满正能量的信息咨询,挖掘学生心理资本,在长期的渗透教育中,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3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新局势下,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其心理问题已经得到公众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引入心理资本理念,挖掘学生内心潜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而正面的心理态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韩淼心理资本视角下提升大学生竞争力的教育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6):50-53

[2]汤永利心理资本视角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16(3):6-7,10

[3]杨扬,巫程成心理资本视角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与辅导员职能联动性探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7(4):37-41

[4]彭熙探究心理资本开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49

[5]郭梦蝶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培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3):249

作者:李娟 沈妍 李小红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

试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我国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推进,各大民办高校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也成为大学公共课的重中之重。它作为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不仅对于提升该类院校的教育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为了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教学的改革,加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与对策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 .196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我国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它是培养未来优秀人才良好素质的基本条件。我国各大民办高校必须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在此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心理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因为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健康水平,为他们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去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教育水平无法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仍存在渚多问题,教学成果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1 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现存问题

民办学校是我国针对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而开设的教育机构,它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但是该类院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的研究却存在很多缺陷,这与民办高校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符。以下是我国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人际关系严重失调问题

民办大学生人际关系失调常常表现在与宿舍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人际交往困难等。东北某民办高校在对自己学校的学生进行相关心理测试后发现,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起心理问题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已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最突出因素。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代大学生看待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较为极端,以自我为中心,严重缺乏交往技能,有的甚至表现出不良的人格特点,比如性格暴躁易怒、不善于控制情绪,容易与人发生冲突等。

1.2 自我认知能力较差问题

民办学校内的学生独生子女率较普通大学而言过高,而且大部分人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这些学生任性、封闭的性格,并且没有很好的自我认知能力,遇事后不能冷静处理。许多学生不愿与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久而久之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精神分裂,心理健康状况极度下降。

1.3 入学适应不良问题

入学适应不良也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民办学校的管理较为严格,为新人学的学生做出了许多规章制度,对其要求较高。然而初入学的大学生刚走进新的环境,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茫然,不能很快适应学校的新生活,主要表现在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完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情绪不稳定等。我国教育部门对部分民办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大学中具有心理问题的人中一年级学生占了9.9%,超过了规定制度内的百分比,同时校心理咨询室内一二年级寻求帮助的人数较多。

1.4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不到位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然而目前,我国的许多民办大学中学校的教育条件和师生关系等体制存在较大问题。比如:学生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感情对立等现象使学生产生被排斥、受冷落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2 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措施

针对民办中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健康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下是从学校教学方面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而提出的对策。

2.1 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自觉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心理輔导技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开设课程,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理素质。

2.2 开展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和辅导是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其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方便的条件,我国各大民办高校可以设立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通信心理咨询、专栏心理咨询和现场心理咨询,也可以建立“心理辅导室”等组织,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辅导老师。只有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

2.3 举办专题讲座或对学生进行团辅工作.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能力

学校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利用课余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辅活动。比如,针对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个专题辅导,利用情绪感染、说服教育和行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改掉自己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的缺陷,并能很快融人到自己所处的班级之中,避免自己心理健康受损。

3 小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其身心发展。我国各大教育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特别是民办高校,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首要位置,在日常教学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为学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增添砖瓦!

参考文献:

【1】李利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B/OL】.中国论文网,2013.

【2】吴静.民办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对策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3,(2).

【3】 曾伏云.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作者:陈福利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3:

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探讨

摘 要: 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着许多特点。了解并根据这些新的特点进行教育管理,是独立学院做好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共同特点和教育管理的新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生 教育管理 工作方法

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院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级的二级学院。[1]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着许多新的特点。了解并根据这些新的特点进行教育管理,是独立学院做好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共同特点

1.学习方面,总体学习状况较差。

独立学院的生源是在高考第三批次录取的,在录取分数上,他们与第一、二批录取的分数有一定差距。在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在进入大学后他们有许多人也往往出现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情况。独立学院中虽然有部分学生自觉性较高,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难以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落实到行动上。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存在的心理压力,学生在学习时缺乏自信心和恒心、缺乏主动性和压力感,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极易出现得过且过的态度,再加上对课程学习提不起兴趣,很容易产生松懈、厌学的情绪,旷课、逃学甚至迷恋网络游戏的现象时有发生。表现在学习成绩边缘者居多,优秀的学生偏少;上网吧的学生居多,上自习的学生少;贪玩消磨时间的学生居多,目标明确、刻苦学习的学生少。还有一些学生表现为一进大学就彻底放松自己,把家长的嘱咐、老师的劝告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统统抛到了脑后。有些学生一进校门就进入“二人世界”,对同学和集体的事漠不关心,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都浪费掉了。有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依靠性非常强,不懂得为自己规划,最后,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

2.心理方面,普遍存在心理失落和自卑现象。

独立学院的学生入校成绩较低,思想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对自己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觉得自己没有考上名牌学校,比不上好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智力、能力等方面作出过低的评价,对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和毕业后工作待遇的怀疑,因而对自己未来的前途缺乏自信,出现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和烦躁不安的现象。而高额学费也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常常会产生回头看、自怨自艾的情况。一些学生入校前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对大学充满憧憬,入校后,原先的新鲜感逐渐消失,没有了高中阶段严格的督促,奋斗目标出现了空白,于是,或心理充满了失落和压抑,或有意放纵自己,容易产生松口气、混日子的想法,导致目标、理想和方向的迷失。

3.综合素质方面,特长突出,社会活动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独立学院许多学生从小受过特长教育,有愿望、有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以及社团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艺。在文艺汇演中,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在演讲比赛、卡拉OK大赛的领奖台上都可以看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身影。独立学院学生注重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培养潜力大,有望成为社会上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具备的复合型人才。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头脑灵活,重视社会实践,善于走出校园,寻求、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活动。在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活动中许多学生自主联系赞助商,由企业出资、出物,学生负责企业产品的宣传策划,既解决了开展活动的经费问题,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适应性。

总之,相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形成了自身的显著特点。如果不考虑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完全照搬公办高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不可能奏效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二、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

1.结合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根本保障。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应坚持正面引导和制度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严治校。为此,我们要完善学生管理体系,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大学生行为准则、文明校园建设实施细则、学风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促使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按国家政策规定的奖励外,独立学院还可针对性地特设若干奖项。在各种规章制度出台前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学生成达共识,使校方的管理意志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使学生由管理对象变为管理主体,从而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2.重视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正面作用,建立学校和家庭联合管理模式。

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的专门机构,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但是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管理,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家长的支持与配合。[2]家庭教育对人才的成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既有消极的一方面,表现在家庭教育容易使产生依赖心理、攀比心理,使人缺乏忧患意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家庭教育也有积极的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人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较好的经济条件,这使他们知识面较宽、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特长众多,这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为了解。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积极作用。与学生家长保持长期的、定期的联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提高自身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学校—家庭联合管理模式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和定期反馈情况的主动式关系,营造一种人性化加亲情的人文关怀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独立学院中有些学生自律意识较差,难于管理,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还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此,应通过多种渠道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与信息交流,比如与出现问题的学生家长及时通过电话进行联系,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争取家长对学院各项管理措施的理解和支持,协助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召开家长座谈会,直接向家长介绍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并听取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和希望,建立起学校、家庭共同育人的机制等。

3.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学风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体现。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它是看不见的规范,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优良学風的熏陶,能使每位学生具有高尚的理想和明确的目标,自尊自律自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操守,懂得承担责任,遵守纪律从而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建设优良学风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自控能力差,要使这一特殊群体成为合格的人才,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热爱学习、勤奋努力、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风气,使全院形成良好的风尚。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共同提高。一方面,要采取强制与自制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对于违反院规院纪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特别是考试违纪,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勤奋学习为荣、考试作弊为耻的观念。学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考风考纪教育。在考试之前,反复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强调违反考试纪律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和对今后发展的影响,对违纪学生决不姑息迁就,坚决严肃处理,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在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确立四年的总体奋斗目标,进而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即分别确定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使学生在大学的每一学期、每一学年都有经过努力又可实现的目标。目标确立后的重点在于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监控,每学期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找准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要始终强调学生以学为主,全面发展,不能让其他活动随意冲击学习。

4.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不同的层次,从一般的适应性问题到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都可能存在,其中真正的心理障碍的人数很少,而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存在不同的心理困惑、心理压力、心理矛盾。因此,以全院学生为服务对象,发展成长为主、预防治疗为辅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具体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我表现能力、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实现以全院学生为目标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一个必需的途径就是让心理学走进课堂。惟有如此,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规化、常规化、专业化。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青年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必修或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其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设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设学生心理信息员—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一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同学,建立心理档案并要求家长与学校配合,指导学生尽快走出心理误区。再次,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以全院学生为教育对象,分不同专题、不同时间举办各种心理健康讲座。如新生入学之际,以新生适应为主要内容,一年级以大学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为内容,二年级以大学生婚恋心理、生命与人生、职业生涯设计等为内容,三年级则以就业为主要内容。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思維活跃、生性好动的特点,多方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各项科技文化活动都应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既要注意把课内知识运用到科技活动中去,又要及时把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引进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此,可以设立专项奖励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使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朱彦明.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与突破[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52.

[2]王晓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思维创新[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7,(4):51.

[3]葛健.高校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与教育管理思路探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6):11.

作者:王存宏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下一篇:儿童水痘研究下的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