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酒店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自主”和“快乐”已逐渐成为当代教育中的关键词,也成了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作者通过对我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改革尝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探讨了自主体验式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期望学生在享受专业英语学习过程的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酒店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酒店管理论文 篇1: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酒店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增长,酒店业的发展速度正在逐步提高。在各国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酒店业越来越需要具有专业的酒店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高等职业学校的酒店相关专业是为培养专业的酒店人才而开设的,是输送酒店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为高效提高高职酒店教学质量,教师可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其中,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与感知中掌握酒店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酒店;体验式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体验式学习,其关注点在与体验的方式与体验感受,从切身经历中所获取的经验和体会,通过为学习者创设情境,以浸入式的学习体验,将学习者引入到知识中,让他们接受与感知知识内涵,实现自我内心世界的满足。目前,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与进步,酒店管理行业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酒店管理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有着充分的可行性。下面,本文就对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酒店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一、创设情境,开启体验

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酒店课堂中的应用,不仅要从课本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出发,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其日常生活,设计出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获得学习体验。情境是种具象化的景象或境地,将人们的内心引入到真实环境中,将引发人们的情感,实现情与境的统一。因此,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加入其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求知欲望,进一步领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高职酒店的学生,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成为酒店的相关人员,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酒店的氛围,以及掌握相应的酒店基本知识,教师应创设表演情境,由学生进行知识体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基本保证,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下进入师生共同参与的参与体验环节。所以,在表演之前,教师先科学、合理的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由学生选择相应的扮演角色,如酒店服务员、管理者、顾客等。接着,教师再利用现代化设备,将课堂模拟成为一个酒店,让学生在酒店预定与服务的教学中,體验酒店知识。在这样具有趣味情境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都会自觉主动的参与其中,深刻感知与体会知识,为高效学习奠定基础。

二、校企合作,增强体验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进入企业,达到锻炼自己的目标,以此为社会提供高学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学校与相关合作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发展的一系列合作,是针对高职院校人才能否进入企业而展开的一项教学方式。将企业搬到学校、让学生走进企业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人才质量的有效提升,也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且,在校企合作中,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酒店的相关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酒店经验以及相应技能,为未来的综合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

例如,在高职酒店教育中,可以建立酒店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的培养协议、确定培养目标和相应实训计划;或者,高职院校可以让企业参与到实训建设中,提供一些具有酒店技能的师傅,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酒店实用技术,为快速进入工作夯实基础。当然,需要教师多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讲解,方便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多元评价,强化体验

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参考,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很多教师所使用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意见比较模糊,无法利用评价来明确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向。对此,教师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开展酒店教学,以便给学生带来最真实的评价体验。另外,在校企模式中,还需要引入校企双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当然,也要重视学生实训过程的评价。过程的评价是当每个学习任务结束后,实训教师对学生学习任务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做好记录,来评定学生该科目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是“体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学科的性质特点,按照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科学性,在教学实施时创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体验中预感、剖析、应用、拓展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体验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在思考与实验中不断充实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方法与路径。在高职酒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不断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切实以学生的实际特点为基础,灵活运用体验式教学,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既为企业与社会提供所需人才,又能保障高职院校教学的高质量,最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李先跃,张丽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02):86-88.

[2]易云霞.体验式教学在酒店专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1.

作者:张诗慧

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酒店管理论文 篇2:

自主体验成就中职有效旅游英语课堂

摘 要: “自主”和“快乐”已逐渐成为当代教育中的关键词,也成了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作者通过对我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改革尝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探讨了自主体验式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期望学生在享受专业英语学习过程的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自主体验 旅游专业 英语教学

一、中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所遭遇的尴尬

《旅游英语》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旨在训练旅游从业人员英语会话技能和服务技能,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旅游、饭店等相关部门从事一线接待服务和基层管理等相关工作,并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发现专业英语的教学面临着这样的一种尴尬境地:第一,作为一项必备的重要技能,今后学生从事导游服务行业工作必须熟练掌握导游服务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英语课却是大部分学生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的一门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大多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兴趣,学习热情不高,一上英语课就睡觉、玩手机,甚至逃课,英语课成为被学生最冷落的一门课。更别提由于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结合紧密,专业词汇量大,难度高,令大部分学生望而生畏;第三,目前我校所有从事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并不是旅游专业,而是英语专业。他们对旅游、酒店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教师一边学一边教,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很多教师受到学生这种低落情绪的影响,逐渐出现教学倦怠,无心钻研教学和教法,出现了专业英语教学中师生的“彼此痛苦折磨”的现象;第四,旅游专业英语的教学由于缺少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基本停留在基本单词和句型的操练上,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与训练”;第五,在考核上,我们虽然采用了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但常常因为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不得不一再降低考核标准,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通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改变这种教学尴尬,笔者尝试引入自主体验式学习模式,期望通过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机会,运用仿真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体验法、案例研讨体验法,以及实地演练体验法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去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体会成功的喜悦,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自主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支撑

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最初由英语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体验式教学法,即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从活动的体验开始,继而得出初步结论,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最终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从体验学习的理论可以看出,体验学习的过程正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革命性地转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两个角色: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的接收终端,而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

三、自主体验式旅游专业英语学习的实施过程探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快乐学习的源泉。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课堂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践环境。比如旅游英语中的旅行社接待、旅行预订、机场接站服务、致欢迎词、入住宾馆等,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环境和内容将情景融入教学中。这就是体验式教学法的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设计阶段。这一部分主要由老师完成,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备课,不仅重视如何给学生设计预习学案,更重视在自主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好“引领”学生的工作。创设情感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和转变学生学习风貌。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播放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学期初,在学习旅游英语简介时,给学生播放大量关于张家界旅游景点的宣传片等相关资料,在了解旅游专业相关专业英语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导游英语学习的强烈兴趣,学习气氛高涨。有了主观能动性,学习就会变得轻松和愉悦起来。

创设学习情境,在于迎合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语言描述、板书图画、实物演示和PPT演示等方法创设情境。具体操作流程是:课前通过设置不同的预习任务,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完成任务,并进行预习展示。如通过多媒体和PPT演示文稿,把“机场接站服务”的学习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讨论接站服务中需要用到的相关词汇和服务用语,这些都为接下来的语言学习做好了初步准备工作。首先帮学生创设一个工作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模拟在此情境下应如何用英文表达:“假如你是中国国旅的一位导游,早上10点在桃花源机场等候一批来自美国的客人。”

“What to say to the guest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1.When you see the tour leader and the guests at the gate ...

2.When all the guests meet you at the airport ...

3.When the guest complains his terrible flight ...

4.How to make a self introduction?

学生在该环节中自主查阅资料、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开拓思路和开阔视野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担当引导和评判的角色,引导学生讨论并及时纠正。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情景体验阶段。这一环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共同观看并体验相关素材,体会不同情境下语言是如何应用的。如:在学习“导游在餐厅”这一单元时,教师将课前搜集的相关中国菜肴介绍、名称、图片、酒水知识英文、菜肴烹饪手法等相关专业词汇通过任务形式分发到各组,让学生做好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准备。同时,与学生一起模拟带客人去就餐情境,帮助学生归纳餐厅导游服务工作流程,并指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服务用语;又如:在学习有关“投诉处理”部分时,首先让同学们听一段有关投诉处理的英文音频。第一遍时让同学们听完整个对话,了解大意;然后把音频分段播放,以便学生逐一抓到重要语言点进行归纳;最后音频播放结束后,让同学们回答相关的问题或进行重点词汇与句型的听力填空,分组讨论并上台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得到语言点,并结合预习内容进行归纳。第二阶段是语言的积累与操练阶段。教师通过相关视频、录音的学习和模仿,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各项服务流程的理解,形成对服务用语在相应工作场景中的条件反射,通过反复的口语实操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第三个阶段是情景演绎,也是最为困难的一个步骤,属于语言的产出的过程。在结束一定时间的情境操练后,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情景模拟,采用小组合作(Group-work),或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role-play),采用模拟情景方式,完成服务工作流程的形式。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另外一种方法是小组竞赛通过将所学的语言进行巩固练习,通常适用在每次课前十分钟,这样既能达到温习语言的效果,又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复习。在这个环节的结束阶段,学生们需要分享互动体验的感受及对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这个环节活动的开展为完整的语言运用活动做了必要的铺垫。

第四个环节是自主运用语言阶段。这个阶段分为课堂和课后两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脱离书本后的创造性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训练方式有:连贯对话、角色扮演、笔头作文、口头或笔头翻译等。这些训练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积极的语言小环境,调动和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如:完成了“接站服务”这个单元的学习后,我将会把学生带到导游模拟实训室,将实训室的大环境模拟成机场接站大厅,让学生自己自主预设工作单位、姓名、游客信息等,做好相关接团准备工作,使每组学生轮流扮演导服和领队、游客。不同情境演练使所有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工作场景,通过不断的体验将语言输入,最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和点评这次任务完成的得失,并总结此次体验的经验。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因此,在上述的四个环节中,学习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工作中的对象,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只有真实工作场景的模拟,没有传统课堂的严肃,多了灵动和和谐。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更能放松心情,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自主体验式专业英语学习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学习观。它视枯燥的学习过程为英语活动过程,变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为生动有趣的语言能力,主张以活动促进教学进展。这种英语学习形式以任务型教学开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工作实景,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保证了大多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融入度,也增强了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在提高英语学习有效性的同时,加强了职业习惯的养成。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由于体验式教学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介入得少,少部分学习能力低、动力不足的学生就会掉队,因而使学生学习水平的离散度增大;有的年轻教师无法很好地拿捏学生自主学习的度,课堂上常出现放任学生不管、课堂缺乏“导”的过程;此外,从时间上看,学生的情境体验和交际活动需要花费课堂上较多的时间,这样就会影响到其他教学内容的实施。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做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敏.情景教学——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2]程琪龙.体验式外语学习的认知功能探究[J].中国外语,2009.5.

[3]王羽清.体验式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导游英语》为例[J].科教导刊,2011.8.

[4]李亮.如何将情景教学法灵活运用于旅游英语课程[J].考试周刊,2010.2.

[5]宋云霞,杨敏.体验式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0.29.

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特点及教学对策研究》(编号ZJC20120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孙洁

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酒店管理论文 篇3:

“行动导向”理念下的高职景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文章引入“行动导向”理念,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就构建“行动导向”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梁柱式”实践教学目标体系、“3+X”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递进式”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同时,就实践教学管理及评估体系、实践教学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职教育 行动导向 景区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周国忠(1964- ),男,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系主任,副教授。(浙江杭州3112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6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类“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yb06134)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能将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为他们广泛地在社会生产实践第一线工作,既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这一类人才需求量巨大。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饭店管理和导游两个专业已经比较成熟,而作为旅游业另一大支柱产业的景区人才的培养则相对滞后。本文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建设为例,重点分析了如何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出发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上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在德国已经被普遍接受和推广,并日益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界所接受和推崇。在我国,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入,“行动导向”也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发展趋势。行动导向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从角色上说,“行动导向”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从教学过程的主宰者转化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咨询者;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说,“行动导向”强调培养学生形成解决特定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以特定工作岗位的职业活动为依据,综合各科的知识和技能,根据教学目标分类要求,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上讲,强调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形象、仿真的环境中,主动去思维和探索,评价和检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组织形式来说,“行动导向”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活动的实践。

二、景区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20世纪80年代德国企业界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这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对特定岗位职业活动的能力素质要求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高职人才并非绝对化的执行型人才,高职人才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而且非技术性的能力,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协调能力、生存能力、心理能力等则均构成合格高职人才的“关键能力”,它在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中所占比例已达到70%~80%。①

根据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职业活动要求的调查,我们发现,该专业的关键性能力可聚合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与环境适应能力四个方面,每一方面均由若干项技能素质组成。

1.基本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表达能力。这两项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也是其他任何能力实现和表现的辅助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人们掌握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要求;表达能力是进行信息沟通、思想情感表达的基本工具,主要包括中外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

2.专业能力。从调查分析的结果看,现代景区企业急需的是两类人才:一类是以景区、景点讲解为主的包括关键性岗位的高素质服务与管理人才,另一类是活动策划和市场推广人才。所以,这一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应包括景区导游能力、景区服务与管理能力、旅游活动策划能力、市场推广能力。然而,景区导游能力、景区管理能力、活动策划能力都是以景区资源和景区规划为前提进行的,因此,在专业技能中还应包括景区资源评价与规划的基础能力。

3.创造能力。它是指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包括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等。

4.社会与环境适应能力。这一能力是对上述实践能力的补充和完善,是健全人才必需的社会能力要求,主要包括沟通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择业能力等。

通过上述关键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培养一专多能的“技能复合型”景区开发与管理人才目标。

三、“行动导向”理念下景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

实践教学体系是训练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必须要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体系纳入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② 几年来,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坚持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宗旨,紧紧围绕景区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以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能力培养课程的设计与改革,并充分体现到由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中。

1.景区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我们通过对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建立了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支撑的“梁柱式”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见图1)。继而通过对该专业职业能力的整合,初步形成了与理论教学相互匹配,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综合技能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3+X”模块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见图2)。

2.“递进式”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为了突出能力培养,我们力求将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到理论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实训、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要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

3.实践教学管理及评估体系。“行动导向”强调的是实践教学过程——学生的职业活动实践,因此,过程管理、任务管理、工作现场管理是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规范和质量,我们建立了致力于构建一个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以引导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重要内容的评价体系。如为强化对实习阶段的管理,我们制定了实习大纲,建立了实习生管理制度、实习手册填写制度、教师对实习单位的巡视制度、班主任定期与实习生的沟通制度、实习点学生自主管理制度、优秀实习生评比和报告制度、实习小结制度,还建立了实习情况反馈和评价的网络平台。最终根据学生的各项评价指标得分加权评定实习成绩。

四、“行动导向”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为了真正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将“行动导向”理念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中,保障“行动导向”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首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确保实践教学的时间。实践教学是直接训练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构建“行动导向”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强调实践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主导作用,确保实践教学时间。实际上,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并没有相互独立,两者相互渗透,实践教学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的升华和应用的过程,同样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实践的指导,特别是旅游管理与服务的理论知识大多来自于对实践的总结。然而,就我国当前高职教育而言,还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完全融合。因此,《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两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为此,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与理论教学时数比例达到0.93∶1,采取单元阶段实训、集中实习的方式,实践教学时间接近50%,实习时段为12个月。

2.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实践教学模块。“行动导向”强调教学直接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形成服务,所以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必须对特定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描述,围绕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必需、够用”的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围绕职业能力要求,设计最佳职业活动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为了避免各实践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各自为政、不成系统,甚至重复、矛盾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实践教学单元的整合进行实践教学模块的设计,当然这也涉及课程内容的链接和整合,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在教学实践环节上采用了“9+3”的模式,即以9门专业课程为核心,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训、实习(结合毕业设计)三个层次进行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建设规范的实训、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情境化的职业活动实践要求。“行动导向”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学生的“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实践者,依据教师设计的职业活动单元进行具体的职业活动实践,并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这种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对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景区与酒店存在很多差别,二者在实习内容、实习管理、实习指导、校企合作方式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③ 首先,校内实训场所的建设无法做到完全真实,也无法满足该专业的所有实训环节需要。因此,学院从实际出发,建设了景区博物馆,包括多媒体导游实训,旅游景区动态和静态展示,景区卡口服务与管理,景区解说系统和工艺品部分展示,常见岩石、矿物和植物标本展示,目的是满足学生对景区认知实训的需要。我们更注重的是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地选择基地,以基地建设的稳定性、规范性、高层次为基准,做到集中、就近实训,多点、分散实习。

4.建设一支精专业、强技能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行动导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成功实施,师资队伍是关键。我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抓了几项工作:一是深化教师的专业思想,让教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特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二是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关键(核心)课程建设,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描述;三是围绕核心课程,以课程群为基础建立教学团队;四是要求每位专业教师至少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并能承担实践教学和指导师任务;五是从制度上保证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一般为期一年)。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使教师自身知识、能力结构趋向合理,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为确保“行动导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注释]

①夏雨生.论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景区管理专业培养方案[J].旅游学刊,2002,17(3):71-74.

②蔡平,罗清德.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5):84-87.

③叶新才,黄远水.旅游景区生产实习管理研究[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5:154-157.

作者:周国忠

上一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税收政策论文下一篇:施工企业向质量管理要效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