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2022-04-15

摘要:网络带给大学生各种机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新媒体在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新媒体在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途径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篇1:

协同新媒体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摘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构建高效便利、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多元丰富的协同机制,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独特作用。试图从创新教育思路、拓展教育平台、提升教学能力、协同部门职能、丰富教学活动等五个方面来探索如何更好地应用新媒体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高校要把新媒体作为自身工作的增长点,既要创新教育理念,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又要基于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工作。利用新媒体整合思政教育资源,重构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创新观念,开拓思政教育新思路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支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融入新媒体教学环境,推动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路径的有效融合。教师要加大新媒体教学工具的利用,充分发挥新媒体作为信息载体传播功能的作用,为教师开展科研、课程制作、数据分析、教学运行提供高效服务。如充分利用智慧云、超星学习通、云班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利用微课、慕课等新媒体新技术开拓新思路,创新教学活动。

二、抢占新阵地,拓展思政教育新平台

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打造在大学生中具备较高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新媒体平台。应用新媒体新技术变知识的单向传递为双向互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新技

术手段的高度融合,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思政工作平台,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为师生提供一站式学习生活服务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平台不仅能较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还能在关键时刻发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网络舆论引导权。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在官方微信平台建设了“表白墙”“心灵树

洞”等网络平台,实时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成长节点和与学生的每一次谈心谈话,在保障学生隐私的基础上,供全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参考,真正实现“学生在哪里,我们就把阵地建设到哪里”的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三、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能力

新媒体背景下教育信息资源“波澜壮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能全面掌握这些信息。通过新媒体实现教育资源汇集和共享,发挥每一位教师在教育资源收集、制作、处理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教学能力。同时,新媒体时代,学生对很多知识、问题、现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主体功能明显弱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新形势新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更要侧重沟通、分享、引导,以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理论的感染性提升教育实效。

四、协调部门职能,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出发,将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地位,加强顶层设计和推动,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协调部门职能。与新媒体发展速度相比,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健全、完整的协同工作机制。部门与部门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紧密性不够,协同性不强,管理片面化,服务碎片化,工作效率不高,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没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在这方面有较为先进的经验。学校不仅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还专门委派一位副校长主抓“大思政”工作,主要负责协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相关的几大部门,如团委、学生工作处、就业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教育职能,整合不同机构和部门之间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构建协同并进,合作共赢的话语体系,形成部门与部门、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全面合作、相互配合的大思政教育局面。

五、创新教学方法与教育模式,丰富教学活动

在新媒体平台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视频资料、网络直播等“润物无声”的方式开展工作,既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度和高度,又能具备大学生喜欢的温度与热度,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冯刚在《着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中曾讲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置“要充分考虑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日渐多元多样的个性化差异化成长需求,准确把握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多贴近性、對象化、接地气的有效载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科学性,彰显实效性”。

适应新媒体新形势,结合高校学生特征,多部门协同,多学科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用新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新模式,创新教育新局面,推动教育改革,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冯刚.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5-01-03.

[2]吴霞.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

◎编辑 张 慧

作者:林芳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篇2:

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网络带给大学生各种机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新媒体在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新媒体在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途径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辅导员;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教育

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学阶段正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重要时期,网络带给大学生各种机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用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进行交流,表达各种思想和情感。各种信息通过网络迅速扩散。网络传输方式快捷、信息量巨大成为人们传播的载体,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高校辅导员工作也迎来了机遇,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人们研究的课题。

一、新媒体在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新媒体的类型很多,包括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形式多种多样,网站、博客、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网络报刊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发展,网络成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是新媒体的最先使用者,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获取更多新知识,扩展大学生的视野,使大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世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传统的面对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学生很难与辅导员坦露自己的内心,在网络空间中,人们之间完全平等交流,学生与教师自由对话,这种轻松的氛围便于师生之间表达心声,沟通情感,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成长。通过网络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在网络中体现出来,便于辅导员捕捉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在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途径

1.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互联网将全世界连接在一起,网上的信息应有尽有,数字化传媒使信息的传播更自由,加强新媒体与教育的融合,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载体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做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利用新媒体,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服务水平。博客论坛、电话短信、QQ、微信、微博等方式了解学生个性差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双向沟通,建立班级QQ群,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好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坛是一种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的Internet电子信息服务,便于高校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话题及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态度。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辅导员利用博客,收集学生对班级的建议,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工作的针对性,辅导员可以撰写自己的生活感悟,让学生更加了解教师的看法,拉近师生距离,借助网络的互动性,创建网络平台,实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以辅导员为纽带组建“新媒体班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是中坚力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新媒体以最快的速度传播信息,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辅导员可以开通微博、微信等,以辅导员为纽带组建“新媒体班级”,真切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发展QQ 班级、微博班级、微信班级等,让所以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网络媒体的融合。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一部分,承担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工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对大学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技术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追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高校辅导员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接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备课时,选取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热点话题,将网络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网络时事的引入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灵震撼,冲击着学生的思想,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积极引导,引发学生自我反思,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相关的视频资料展现给学生,多媒体技术打破了沉寂的课堂教氛围,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给学生带来了生动的课堂体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提高了教学效率,教材中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潜移默化中,学生在思想意识中建立起正确、规范的行为标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提高新媒体应用意识,引入激励机制。作为大学辅导员要不断学习,积极接触新事物,开展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帮助辅导员树立起新媒体教育意识,引入激励机制,培养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开设培训班,帮助辅导员掌握新媒体技术,得心应手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争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完善辅导员评价机制,提高辅导员管理水平,应用新媒体,与时俱进,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转化大学生的网络习惯,建构师生互动平台,形成结构合理的网络教育阵地,建立网络互动社区,实现学校、院系、班级、社团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言论,促进理论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有效的网络管理制度,减少网络隐患,确保网络的健康发展。

总之,大学时期是道德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正视学生心理特点,利用新媒体技术,有效开展心理疏导,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針对性。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学生交流互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斌,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3)。

[2]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01)。

[3]苗彦恺,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作者:罗远恒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篇3:

浅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创新的探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微博、微信、自媒体等成为广受高校大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个阵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受众,有效抢占舆论先机、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打造新媒体思政教育阵地,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论文通过分析当前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现状,试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工作路径进行新的探索。

【關键词】思想政治;新媒体;创新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为我们指明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依据、新方向、新使命、新征程。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要想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脉搏,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宣传阵地,真正做到“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舆论引领。通过打造新媒体宣传教育阵地,凝聚广大青年大学生青春建功新时代。

2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常规路径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上的主要阵地,微信公众号有着明显优势。高校微信公众号以其运营主体的权威性、教育性,受众对象的吻合性、稳定性,信息传播的集中性、广泛性,信息功能的共享性、便捷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相比传统的教育方式,借助微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易触发学生的共鸣、共情,受到学生的认同与接纳。

近年来,新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手段,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在其使用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2.1 强化线上教育功能,线下互动有限

纵观目前国内高校微信公众号常规工作路径,存在着工作在线上、互动在线上的局面。一方面,高校微信公众号多以线上发布文章、新闻等方式在线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网上引领,在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结合的过程中,将新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局限在线上。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方式多局限在线上评论、在线投票等。

有限的线下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年大学生的参与感。在通过新媒体获得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中,大学生处于“旁观者” 和“被动接受”的地位与角色。而对于公众号本身而言,目前的网上评论、点赞、转发等线上互动方式又极为被动,既不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吸引受众群体对平台的长期关注,也不利于新媒体平台活力的提升,以及平台魅力的构建。同时,缺乏广泛的线下互动将无法有效地反馈新媒体思政教育成效,不利于高校新媒体思政阵地的自我更新与完善。

2.2 宣传方式扁平单一,静为主动为辅

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方式以文字为主,音频、视频、游戏等其他方式的宣传往往以补充的形式出现,更多是以传统纸媒和在线宣传方式结合的概念来抓住网上青年群体,扩大网络宣传。方式扁平单一,以静态的文字呈现为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态,是因为相较于音频、视频等动态呈现,文字这种宣传方式拥有制作难度最低、制作成本最低、技术门槛最低、制作效率最高的优势,适合于零基础的平台运营者,能够快速满足高校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需求。而影音等动态宣传方式恰恰相反,并且在清晰度、时长等方面还受到微信平台本身的技术限制,不利于初学者使用,而高效微信公众号的日常运营很少由专业的外包公司承办 ,通常为在新媒体运用方面业余的学生、老师来完成[1]。因此,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目前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方式趋于扁平化、单一化,缺少动态宣传方式。

2.3 受众对象范围局限,传播方式被动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受众为关注此公众号的微信用户,这就使得它的受众范围受到微信用户基数的限制、关注粉丝量的限制。其次,在受众群外的传播依赖于关注者的分享与转发。可见其不论是受众群内还是受众群外,都是极为被动的一种传播方式。

3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创新

高校微信公众号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思政教育者应当正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媒体需求,充分挖掘微信公众号的拓展功能,使其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3.1 融合不同平台优势,打造线上线下的互动栏目

充分融合不同新媒体的优势,借助微信公众号,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主体栏目,促进微信公众号用户参与度的提高,提高用户参与感,增强用户体验。如利用“荔枝APP”“蜻蜓FM”等音频软件制作“朗读者微电台”,将学生录制的音频投稿等放在微信公众号上展示,通过“朗读者微电台”这一微信栏目,鼓励大学生踊跃参与到“青年大学习”的朗读中,增强线上线下互动。

在“青年大学习”推动过程中,最首要的一步便是对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汁原味的学习。“朗读者微电台”通过呼吁广大青年共同以朗读者身份,借助“荔枝APP”等音频制作平台,录制本人对理论知识的“诵读”,通过微信平台投稿发表来进行“传习”。从活动开展方式来看,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思政理论学习模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从思政教学方式来看,这种“诵读传习”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诵到读,从互相传诵到互相学习,从最初的为学习而读变为入脑、入心、入行的习惯,正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所在。

3.2 融合不同平台优势,打造动静结合的宣传品牌

通过借助“喜马拉雅”“美拍”“faceu”等零技术、门槛低、零制作成本的音视频制作软件,弥补微信平台本身在音视频动态制作方面的不足,让更为受大学生喜爱的音频、视频等多种动态宣传方式更为高效、便捷地覆盖到微信平台中。

相比文字而言,短视频是对大学生群体最具吸引力的,也更能形象生动地进行直接表达,但是高校新媒体平台运维通常是由視频制作方面非专业甚至是零基础的师生进行的。视频制作的技术难度和非专业的制作效率导致目前高校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仍以传统的文字为主。要改变这种状态,可以借助学生喜闻乐见又便于操作的“美拍”“Splice”等视频制作APP,即使是零基础的学生,也可在仅有一部手机的情况下,快速完成视频的拍摄与制作。在这个人人依赖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依靠这样一些不同平台来打造动静结合的宣传内容,在制作成本上更是有着绝对优势。

3.3 融合不同平台优势,打造自主传播的共享人气

通过“一直播”“美拍”“微博”等多种新媒体的信息分享转载等,共享各平台之间的人气,变高校微信公众号依赖受众传播的被动传播方式为主动的自主传播。

青年在哪里,思政教育就在哪里。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媒体阵地不再局限于微信公众号、微博,在更多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喜爱的新媒体平台上都能看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子。要打破当前微信公众号传播范围的局限性和传播方式的被动性,首先就要善于利用现有的新媒体阵地,通过互相转载等方式主动传播、扩大传播范围;其次,应当优化现有新媒体阵地结构,合理分工,让不同的新媒体阵地在思政宣传教育上各有特点,如将微信公众号打造成原汁原味学习理论的主阵地、微博作为话题引导和互动讨论的阵地促进学生思考与进一步自主学习、高校的“美拍”等视频账号可作为学生理论实践的线上基地,综合打造学而思、思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矩阵。

4 结语

在这个手机带来的移动碎片化信息共享时代,高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相比传统的课堂、板报等媒体手段更加贴近高校大学生的需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网络阵地,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有足够的网络敏感度,能够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新时代的学生需求、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客观地看待问题,积极地开拓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季海菊.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 南京社会科学, 2015(5):151-156.

作者:李晓妍

上一篇:内科护理学教学实践论文下一篇:资料库录像教材使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