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论文

2022-04-22

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师德建设现状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师德建设在师德制度、培训和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借力新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师德建设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1: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的意义探析

摘 要:思想建设始终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思想建设发展的整体环境,以及高校思想建设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深入探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想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党的思想理论体系日臻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总结和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建设的新环境

思想建设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制约,因而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思想建设工作外部环境的改变,当前高校思想建设工作正处于新的发展环境。

首先是国家总体教育环境的改变。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信息网络的快速繁荣、多元文化的大量涌入等一系列现代性因素构成的大环境已经潜移默化地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已经由注重知识的学习与技术的掌握,转向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为主要目标,这不仅是国家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结果,以及未来文化发展、知识创新的发展趋势。

其次是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巨变。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文化要素,无一不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以文化融合或文化侵略的方式在各个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相互渗透,传统的生存模式正在发生着改变,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接受教育、获取信息、沟通交流、传播思想的基本方式,新媒体工具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青少年中,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会带来消极的后果,特别是在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校思想建设必须面对新的严峻形势。但同时新媒体也为高校思想建设提供了新方法,促进了思想建设工作的转变,因而在高校思想建设中打造新媒体平台,推进新媒体应用势在必行。

二、高校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是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对象,但高校思想建设面对的主体不仅仅是大学生,还包括高校教师、管理工作者等。因而在高校开展思想工作既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又要围绕高校教育的具体任务开展其他方面的思想建设工作。当前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如下三点。

1.坚持抓好党的思想建设,指导高校的党团组织发展。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放在思想建设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加强学习党的重要理论、思想并深入贯彻落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广大师生的思想武装,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落实各项实际行动的指南,应用于指导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职能,以理论成果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是各级党团组织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团组织建设是高校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中,必须坚持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创造性地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在群众中的重要作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优秀党员的模范性和示范性作用,把思想建设的主线贯穿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高校工作者的具体教育实践中,以及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党建工作的普遍性和实效性。

2.发挥文化理论创新和社会发展建设的智库作用,促进知识与文化的创新发展。高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而且是高水平人才的集结地,同时也是知识与文化创新的制高点。高校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方面,除了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人才外,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集中精英人才的智慧力量,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理论创新、决策咨询、应用研究、政策建言等智库的作用。高校智库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雄厚的研究基础等自身优势,可以有效的研究并解决现实问题,研究成果可以满足社会各方的需求,能够直接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高校智库所形成的辐射作用,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工作中提供支持,不断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長的决策咨询需求,同时高校人才智库也是党的理论发展创新的重要基地。加强高校人才思想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的思想文化阵地,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库作用,推动我国的文化发展、知识创新与社会进步。

3.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教育,承担教育青年的重要使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高校思想建设必须紧密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引领高校教育工作,将思想建设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少年成为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主力军,而高校则成为思想文化的主要集散地。根据青少年身心的成长特点,思想的多元化与文化的多样化容易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信念的教育,高校在履行教育青年的重要使命时,必须将文化育人与思想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和思想的侵蚀,掌握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理论武器,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鲜活的思想体系,要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建设工作的发展,就必须明确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建设工作的理论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形成科学的意识形态。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建设的灵魂。实践证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以坚持基本信仰和基本理论不动摇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大的生命力,是适应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论創新、与时俱进、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高校教育者的使命是向青年学生传授知识、传播思想,塑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领路人,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培养的水平。受教育者应先受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首先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的主导地位,自觉把教育学生成长成才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结合起来,以丰富的文化知识、优良的师德师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引导、鼓舞学生;把德育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坚守高校教育工作的思想文化阵地。在高校思想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是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建设的文化方向

推动文化建设发展是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目标和文化取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思想建设的理论核心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正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文化的指导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知识传播与创新的主要平台,而高校教育工作者是科学知识与先进思想文化的教育者和传播者,因此,必须着力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统领高校思想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校思想建设工作既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收、改造优秀外来文化丰富文化生活,同时必须提高接受文化挑战的意识,抵御文化全球化导致的多样复杂的西方文化侵略。因而,在高校思想建设中,不仅需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思想建设过程中理论发展的基本文化方向,即社会主义文化方向,使高校思想建设符合党领导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依托实现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和职责,是把思想建设融入高校中心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中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最新成果为指导核心,适时修订课程建设规划;注重以新媒体等现代性工具平台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引导青年学生关注时事动态,了解国内外形势,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与政策方针,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责任担当意识,时刻关注理论前沿问题,不断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要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引导青年学生认清新形势,树立大局意识,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思想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高校思想建设工作的整体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舞和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工作。

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不仅影响着学校教学科研的效果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且直接关系到当前国家知识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未来人才队伍的质量。只有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引导高层次人才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提高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新湘评论, 2016,(11).

[2]杨玉良.大学智库的使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

[3]周小华.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作者:姜学斌

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2:

对新媒体背景下师德建设实效性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师德建设现状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师德建设在师德制度、培训和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借力新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师德建设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 师德建设 微课程

“师德”是一个亘古而常新的话题,不管处于什么时代,师德问题都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2008年先后四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之后,我国更是将师德建设当作教师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十八大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国家重要的教育政策文件都将师德建设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更是明确指出要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教师培训必修模块。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个有”的殷切希望,明确指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

本文通过对陕西的关中、陕北和陕南的中小学师德建设现状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师德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地借力新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是对改善师德建设困境的有效尝试。

一、新媒体的显著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指出,基于网络而兴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广的最强势媒体。2011年以来,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IPTV、手机短信、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虚拟社区、电子邮箱、博客、播客等新媒体用户在中国持续增长、应用不断丰富,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指出微传播已是主流传播方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大行其道,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可见,新媒体本身也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它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真切地改变着人们的教育生活。新媒体有以下显著特点。

1.即时性与丰富性

同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相比,新媒体传递信息更快更及时,提供的信息也更丰富,不仅是信息内容的丰富,也指表达方式的丰富性,新媒体传递信息往往结合视频、音乐、图片、文字等复合形式出现,因此给信息接收者听觉、视觉等不同的感官刺激,信息接收者也比较容易对某一问题形成更清楚的认识。

2.个性化和互动性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声者。一个人通过QQ空间写日志、写说说、撰写微博和博客、发微信等方式实现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人”的大众传播,人人都掌握着话语权。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互动性,基于新媒体的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更是势不可挡,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

信息的即时性、丰富性、个性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四个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不是静态意义上的特征,而是体现在人们生活方式方方面面的动态变化。教育亦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在师德建设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可以尝试结合新媒体注入新的活力。

二、当前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对陕西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多所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访谈、个案分析等,获取了当前陕西师德建设的一手资料,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1.学校师德建设情况

(1)师德规范制定情况

从表1可知,在135名接受调查的教师中,高达94.8%的教师表示学校制定了师德规范,这说明学校非常重视师德规范的制定。

(2)师德规范履行情况

从表2可知,对师德规范履行情况不满意的教师占39.3%,其中选择“一般”的占35.6%,选择“形同虚设”的占3.7%。与表32的结果对比发现,有94.8%的学校制定了师德规范,但只有60.7%的学校能够认真履行,说明有些学校没有将制定的师德规范落到实处。

2.师德培训的情况

(1)整体评价

从表3可知,49.6%的教师对当前师德培训的效果不太满意,其中认为一般的占44.4%,不满意的占5.2%,这表明一半以上的教师希望能够提高师德培训的效果。

(2)职称对培训效果评价的影响

从表4可知,随着职称由低到高,满意度由60%逐渐下降到38.6%,与此同时不满意度由0%上升到30.7%。这说明对师德培训效果的评价受职称水平的影响,职称越高给予的负面评价越高。

(3)师德培训内容构成

从表5可知,近七成的教师表示接受过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接受过教师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师刚过五成,只有31.9%的教师学习过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这表明,有关教师心理素质及师德案例库的培训内容相对较少。

(4)师德培训形式

从表6可知,52.6%的教师认为目前师德培训形式缺乏吸引力,其中50.4%的教师选择“一般”,2.22%的教师选择“较弱”。这表明半数以上教师希望改变师德培训形式,以增强其吸引力。

3.师德评价方面

(1)奖励实施情况

从表7可知,74.8%的教师明确表示学校对师德高尚的教师是有奖励的,但仍有15.6%的教师选择了“没有”,选择不清楚的占9.6%,说明有些学校没有奖励机制或奖励的宣传力度不够。

(2)师德先进个人的公信力

从表8可知,30.4%的教师认为该校选举的师德先进个人,其师德水平一般,师德修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师德先进个人的引领作用

表9可知,37.1%的教师表示学校层面的师德先进个人,其示范作用一般,与表8结果对比发现,这可能与师德先进个人本身的师德修养水平有关。

三、借力新媒体提升师德建设实效性的策略

1.借用新媒体,完善师德制度

调研情况显示,虽然大部分学校制定了师德制度规范,但有近一半的学校没有将制度规范落实到实处,如果制度规范不能践行到实践中来,那么就成为了摆设。

师德规范不能落实到实处,一是师德规范本身的制定存在问题,不够明晰、细化。如在某校的师德规范上明确规定,教师不能对学生言语暴力。但对这一条,没有过多的解释,因此甚至有学生因为教师在批评自己时“声音大”和教师发生冲突,认为教师对自己使用了言语暴力。二是制定师德规范时,往往是有话语权的领导,教师并不能参与其中,所以对师德规范本身的认同感较低。

因此,要借用新媒体的宣传优势,通过声音、图片、图像等多样的呈现方式,解读师德规范,并和教师实时互动,对一些有争议的内容要充分展开讨论,最终形成教师内心认可的操作细则。

2.开发师德微课程,满足师德培训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前面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师德培训不能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培训需求。微课程是新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微课因其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可移动性的优势,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它和传统课堂不同的地方在于,微课的教学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所以容易使观看者保持注意力。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面对师德培训“众口难调”的现状,可以由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组成的团队开发师德微课资源库,并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开发适合手机、平板电脑、PC等多种终端的自适化应用,满足教师的差异化学习条件,及多样化、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

3.注重互动性,打造师德榜样

对师德榜样可以在学校官方网站上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将关于师德榜样的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内容整合在一起,给大众视觉、听觉、触觉的多样感知。对榜样教师更加整体化的、细节式的报道,将极大地丰富传播内容、增强传播效果。学生现在普遍应用微博、微信等,学校可以设立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反馈和互动,这和传统的评价截然不同,以往的普遍做法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评选师德标兵,它是对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综合评价,但对其宣传往往停留在文字材料中,起不到应该达到的榜样效果。借用新媒体,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榜样教师值得大家学习之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和学生深度互动,对教师进行细化评价,例如评选备课最认真的教师、上课最有吸引力的教师、作业批改最认真的教师、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等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EB/OL]见中国社会科学学院网站:http://www.china.com.cn/zhibo/2014-06/25/content_32711561.htm.

[2] 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作者:国晓华(1980-),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硕士。]【责任编辑 郑雪凌】

作者:国晓华

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3:

对新媒体背景下师德建设实效性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师德建设现状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师德建设在师德制度、培训和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借力新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师德建设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 ; 师德建设 ; 微课程

【基金项目】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研究》(14WL18)阶段性成果。

“师德”是一个恒古而常新的话题,不管处于什么时代,师德问题都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2008年先后四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之后,我国更是将师德建设当作教师队伍建设的头大大事来抓,十八大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国家重要的教育政策文件都将师德建设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更是明确指出要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教师培训必修模块。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个有”的殷切希望。明确指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

从我国的这些重要政策文件来看,师德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陕西的关中、陕北和陕南的中小学师德建设现状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师德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遭遇到了一些瓶颈,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地借力新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是对改善师德建设困境的有效尝试。

一、新媒体的显著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指出,基于网络而兴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广的最强势媒体。2011年以来,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IPTV、手机短信、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虚拟社区、电子邮箱、博客、播客等新媒体用户在中国持续增长、应用不断丰富,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指出微传播已是主流传播方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大行其道,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1]可见,新媒体本身也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它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真切的改变着人们的教育生活。新媒体的显著特点有以下特征:

(一)即时性与丰富性

同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相比,新媒体传递信息更快更及时,提供的信息也更丰富性,不仅是信息内容的丰富,也指表达方式的丰富性,新媒体传递信息往往结合视频、音乐、图片、文字等复合形式出现,因此给接受信息者听觉、视觉等不同的感官刺激,信息接受者也比较容易对某一问题形成更清楚的认识。

(二)个性化和互动性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声者。一个人通过QQ空间写日志、写说说、撰写微博、博客,发微信等方式实现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人”的大众传播,人人都掌握着话语权。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互动性,基于新媒体的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更是势不可挡,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如2014年微信推出的红包摇一摇走红,2015年春晚微信摇一摇达110亿次,互动性、参与度前所未有。

信息的即时性、丰富性、个性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四个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不是静态意义上的特征,而是体现在人们生活方式方方面面的动态变化。教育亦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在师德建设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可以尝试结合新媒体注入新的活力。

二、当前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对陕西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多所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访谈、个案分析等,获取了当前陕西师德建设的一手资料,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科学结论。

(一)学校师德建设情况

(1)师德规范制定情况

从表1可知,在135名接受调查的教师中,高达94.8%的教师表示学校制定了师德规范,这说明学校非常重视师德规范的制定。

(2)师德规范履行情况

从表2可知,对师德规范履行情况不满意的教师占39.3%,其中选择“一般”的占35.6%,选择“形同虚设”的占3.7%。与表32的结果对比发现,有94.8%的学校制定了师德规范,但只有60.7%的学校能够认真履行,说明有些学校没有将制定的师德规范落到实处。

(二)师德培训的情况

(1)整体评价

从表3可知,49.6%的教师对当前师德培训的效果不太满意,其中认为一般的占44.4%,不满意的占5.2%,这表明一半多教师希望能够提高师德培训的效果。

(2)职称对培训效果评价的影响

从表4可知,随着职称由低到高,满意度由60%逐渐下降到38.6%;与此同时不满意度由0%上升到30.7%,这说明对师德培训效果的评价受职称水平的影响,职称越高给予的负面评价越高。

(3)师德培训内容构成

從表5可知,近七成的教师表示接受过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接受过教师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师刚过五成,只有31.9%的教师学习过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这表明,有关教师心理素质及师德案例库的培训内容相对较少。

(4)师德培训形式

从表6可知,52.6%的教师认为目前师德培训形式缺乏吸引力,其中50.4%的教师选择“一般”,2.22%的教师选择“较弱”。这表明半数多教师希望改变师德培训形式,以增强其吸引力。

(三)师德评价方面

(1)奖励实施情况

从表7可知,74.8%的教师明确表示学校对师德高尚的教师是有奖励的,但仍有15.6%的教师选择了“没有”,选择不清楚的占9.6%,说明有些学校没有奖励机制或奖励的宣传力度不够。

(2)师德先进个人的公信力

从表8可知,30.4%的教师认为该校选举的师德先进个人,其师德水平一般,师德修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师德先进个人的引领作用

表9可知,37.1%的教师表示学校层面的师德先进个人,其示范作用一般,与表8结果对比发现,这可能与师德先进个人本身的师德修养水平有关。

三、借力新媒体提升师德建设实效性的策略

基于新媒体技术而产生的网络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力的多元文化,它对权威和秩序的冲击相当大,在现实和虚拟空间的渗透力都强。[2]鉴于新媒体对现实教育空间的不可忽视的力量,需要以此拓宽师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借用新媒体,完善师德制度

根据调研情况虽然大部分学校制定了师德制度规范,但有近一半的学校没有将制度规范落实到实处,如果制度规范不能践行到实践中来,那么就成为了摆设。

师德规范不能落实到实处,有至少两个原因,一是师德规范本身的制定存在问题,不够明晰、细化。如在某校的师德规范上明确规定,教师不能对学生言语暴力。但对这一条,没有过多的解释,因此甚至有学生因为教师在批评自己时“声音大”和教师发生冲突,认为教师对自己使用了言语暴力。二是制定师德规范时,往往是有话语权的领导,教师并不能参与其中,所以对师德规范本身的认同感较低。

因此,要借用新媒体的宣传优势,通过声音、图片、图像等多样的呈现方式,解读师德规范,并和教师实时互动,对一些有争议的内容要充分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形成教师内心认可的操作细则。

(二)开发师德微课程,满足师德培训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前面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师德培训不能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培训需求。微课程是新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微课因其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可移动性的优势,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它和传统的课不同的地方在于,微课的教学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所以容易使观看者保持注意力。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面对师德培训“众口难调”的现状,可以由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组成的团队开发师德微课资源库,并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开发适合手机、平板电脑、PC等多种终端的自适化应用,满足教师的差异化学习条件,和多样化、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

(三)注重互动性,打造师德榜样

对师德榜样可以在学校官方网站上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将关于师德榜样的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内容整合在一起,给大众视觉、听觉、触觉的多样的感知。对榜样教师更加整体化的、细节式的报道,将极大地丰富了传播内容,增强传播效果。学生现在普遍应用微博、微信等,学校可以设立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反馈和互动,这和传统的评价截然不同,以往的普遍做法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评选师德标兵的,它是对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综合评价,但对其宣传往往停留在文字材料中,起不到应该达到的榜样效果,借用新媒体,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榜样教师值得大家学习之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和学生深度互动,对教师进行细化评价,例如评选备课最认真的教师、上课最有吸引力的教师、作业批改最认真的教师、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EB/OL]见中国社会科学学院网站:http://www.china.com.cn/zhibo/2014-06/25/content_327 11561.htm

[2]季海菊.《新媒體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2

作者简介:国晓华(1980—),女,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 研究方向:教学论、教师教育。

作者:国晓华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管理论文下一篇:内部控制与企业会计信息论文